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淄博市中心血站姜其河輸血技術發(fā)展概況 n 人們對血液的應用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大體分三個主要階段:遠古時代的血液沐浴、血液飲用階段;近代的全血輸注階段;現代的成分輸血階段。n 1656年,血液輸入血管成功。1667年,人體嘗試接受輸入動物血。1817-1818年,人體間開始真正輸血,其中8例中3例輸入成功。從此輸血進入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直到本世紀初,1900年Landsteiner首先發(fā)現了紅細胞血型,這一劃時代的發(fā)現,使輸血變得安全、有效,從此輸血真正在臨床上使用,成為許多危重疾病的搶救手段。 n 但由于離體血液會凝固,因此人們開始探討抗凝劑。1914年出現了枸櫞酸鈉抗凝劑

2、。1943年發(fā)現了ACD保養(yǎng)液。因而使血液保存延長至21天。這就為世界各國建立血庫奠定了基礎,使輸血療法從幻想變?yōu)楝F實,并迅速推廣和不斷完善發(fā)展。臨床輸血的法律法規(guī)n 輸血不僅是一個臨床治療手段,更重要的是一個法律問題。為規(guī)范血液的管理,國家對于血液的采集、檢驗、儲存、發(fā)放、運輸和臨床輸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相應的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相約束、管理。 n 1998年10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以下簡稱獻血法),對臨床用血管理做出了具體的規(guī)定。第13條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對臨床用血必須核查。第15條和第16條明確了醫(yī)院節(jié)約用血、開源節(jié)流的責任,提倡擇期手術的病人自身儲血,親友、單位互助獻血,醫(yī)療機構要制定用血

3、計劃,合理用血,科學用血,推廣成分輸血,開展臨床用血新技術的研究。 n 1997年3月修訂的新刑法中,第334條和第335條對血液領域的犯罪做出了新的規(guī)定:在輸血工作中,對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血液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程,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醫(y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n 衛(wèi)生部1999年1月下發(fā)的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2000 年6月下發(fā)的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對臨床用血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 n 國務院2002年2月頒布的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第1

4、7條規(guī)定:疑是輸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yī)療機構應當通知該血液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n 醫(yī)源性感染。輸血和輸注血液制品是臨床治療和預防的重要手段,但又是多種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重要的途徑。血液雖經嚴格檢測仍有造成醫(yī)源性感染的危險,主要原因有: n(1)試劑檢測存在一定比例的漏檢率,可能會將一些檢測結果為陰性但帶有病毒的血液用于臨床輸注。n(2)獻血者處于感染的窗口期,抗體尚未產生或滴度過低,以至于漏檢。 n(3)由于醫(yī)學科學和人類對生命了解的局限性,可能造成因輸血感染一些未知的病毒。n(4)血液從采集到輸注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疏漏造成血液的細菌性污染,輸注此種血液可引發(fā)嚴重醫(yī)源性感染。

5、n 另外血污針頭刺傷也可造成醫(yī)源性感染。分析是何種原因造成的醫(yī)源性感染,可依照獻血法、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處理。 輸血技術n一、輸血的適應證n 為保證臨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合理用血,科學用血,防止血液的浪費,1999年1月,衛(wèi)生部頒布的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中明確規(guī)定,病人血紅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壓積低于30的屬于輸血適應證。此外輸注血小板、白細胞、血漿等也有其明確的適應證。n 輸血時要嚴格把握輸血適應癥,大力推廣成分輸血、大力提倡自身輸血。 n二、輸血申請n 病人需要輸血,經治醫(yī)師要認真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按照醫(yī)院規(guī)定履行申報手續(xù),由上級醫(yī)師核準簽字后報輸血科。一次用血量超過2000

6、ml的,要經輸血科醫(yī)師會診,由科主任簽字同意后報醫(yī)務處批準。急癥用血在事后補辦相應手續(xù)。 n三、輸血前告知n 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yī)師要向病人或家屬說明輸血目的、血液品種、可能發(fā)生的輸血反應和經血液途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輸血治療同意書入病歷。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病人的緊急輸血,應報醫(yī)院職能部門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 n 輸血前告知是臨床輸血的必備程序,也是衛(wèi)生部在有關規(guī)定中的明確要求,不可忽視。輸血前將不可避免的或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意外,詳盡、通俗的告知病人或家屬,體現了對病人合法權利的尊重,可以減輕醫(yī)務人員的壓力,也可以監(jiān)督臨床減少不

7、必要和不合理的輸血。 n四、輸血前檢查 n(一)受血者輸血前病原體檢測 n 衛(wèi)生部統(tǒng)一制定的輸血治療同意書中列出了 九項檢查內容n (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n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n (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Anti-HBs)。 n (4)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n (5)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Anti-HBe)。 n (6)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Anti-HBc)。 n (7)丙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 n (8)艾滋病病毒抗體(Anti-HIVl2)。 n (9)梅毒。 n 受血者輸血前病原體檢測是防止醫(yī)療糾紛的重要措施。醫(yī)療機

8、構在檢測時,要認真執(zhí)行衛(wèi)生部1995年4月對體外免疫診斷試劑使用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艾滋病病毒抗體(Anti-HIVl2)及梅毒的診斷試劑,必須使用經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檢定并貼有“檢定合格”字樣防偽標簽的試劑,且在有效期內使用,有試劑質控的合格報告、試劑存放28冰箱中,酶標試劑需用酶標儀判讀結果,不得使用目測法。n 上述檢查應在輸血前結束。 n(二)受血者血標本的采集 n 醫(yī)務人員持輸血申請單當面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號、床號、血型和診斷;沒有輸血通知單,不能采集血標本,采血后必須在離開病人床

9、邊之前在試管上標明病人的姓名、住院號及標本采集日期,按照一人一次一管的順序,逐個完成,以確認受血者身份和受血者血標本的一致性。n 必須用輸血前3d內采集的標本做交叉配血試驗,溶血的標本一般不能使用。n(三)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n 輸血科對受血者和供血者進行ABO血型鑒定(正、反定型),并常規(guī)檢查病人Rh(D)血型(急癥搶救病人緊急輸血時可除外),正確無誤時進行交叉配血。n 交叉配血不合,有輸血史、妊娠史或短期需要多次接受輸血的病人,應做抗體篩選試驗。n 輸注全血、濃縮紅細胞、紅細胞懸液、洗滌紅細胞、冰凍紅細胞、濃縮白細胞、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等病人,應進行交叉配血試驗,機器單采濃縮血小板應ABO同

10、血型輸注。但機采血小板如有充紅現象時,亦應進行交叉配血實驗。n五、血液的核查n 血液核查是保證輸血安全的重要措施。絕大部分輸血引起的溶血性反應并非技術差錯,而是在標本、血液和病人的識別上出現問題。核查的內容、核查的方式以及參加核查的人員,衛(wèi)生部在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兩個重要的法規(guī)性文件中都有詳細的要求.n(一)入庫前核查n 根據衛(wèi)生部衛(wèi)醫(yī)發(fā)1999第6號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第7條規(guī)定,血液由血站進入醫(yī)療機構血庫之前,醫(yī)療機構要指定醫(yī)務人員(血庫)負責血液的收領、發(fā)放工作,要認真核查血袋包裝,核查內容包括:運輸條件是否符合冷鏈要求、物理外觀色澤無異常、血袋封閉及包裝是否

11、合格、標簽填寫是否清楚齊全。n 血袋標簽上應有七項內容:血站的名稱以及許可證號;獻血者的編號(或條形碼)、血型;血液品種;采血日期及時間;有效期及時間;血袋編號(或條形碼);儲存條件。血袋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衛(wèi)生標準和要求的應拒領拒受。n血液成分品種保存溫度、保存期如下:n1.濃縮紅細胞 (CRC) 4+2 ACD保養(yǎng)液:21天 CPD配方:28天 CPDA配方:35天n2.少白細胞紅細胞(LPRC) 4+2 (同CRC)n3.紅細胞懸液(SAGM) 4+2 (同CRC)n4.洗滌紅細胞(WRC) 4+2 24小時內輸注 5.冰凍紅細胞(FRC ) 4+2 解凍后24小時 內輸注 n6.手工分離濃縮

12、血小板(PC-1) 22+2 n制備后24小時(普通袋)或5天(輕震蕩)(專用袋制備)n7.機器單采濃縮血小板(PC-2) 22+2 (同PC-1)n8.機器單采濃縮白細胞懸液(GRAN) 22+2 制備后24小時內輸注 n9.新鮮液體血漿 (FLP) 4+2 24小時內輸注n10.新鮮冰凍血漿(FFP) -20以下保存, 一年 n11.普通冰凍血漿(FP) -20以下保存, 四年n12.冷沉淀 -20以下保存, 一年n13.全血 4+2 同(CRC)n14.其他制劑按相應規(guī)定執(zhí)行 n(二)發(fā)血時核查 n 發(fā)血時,輸血科工作人員與取血的臨床醫(yī)護人員雙方共同進行第2次查對,內容是:病人姓名、性別

13、、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試驗結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觀等,準確無誤時,雙方共同簽字后發(fā)出。 n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血液應當拒發(fā)拒取:標簽破損、字跡不清;血袋有破損、漏血;血液中有明顯凝塊;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溶血;紅細胞層呈紫紅色;過期或其他須查證的情況。n 血液發(fā)出后,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樣儲存于26冰箱,保存時間不少于7d,以便對輸血不良反應追查原因。血液發(fā)出后不得退回。n (三)輸血前核查 n 輸血前由兩名醫(yī)護人員進行第3次核查,內容是: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

14、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準確無誤后方可輸血。 n(四)床前核查 n 輸血時由兩名醫(y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病人床邊進行最后一次核查,內容是: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無誤后,使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n六、輸血 n 輸血前常規(guī)給予非那根和地塞米松預防溶血性輸血反應的做法,一直存在爭議,預防效果不確切,但非溶血性輸血反應發(fā)生后,立即停止輸血并及時給予非那根和地塞米松,可使臨床癥狀迅速得到緩解,其治療作用是明確的。n 輸血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xù)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靜脈注

15、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xù)輸注。n 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道,及時報告上級醫(yī)師,在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做輸血后的核查:n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記錄;n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n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n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并測定相關抗體效價,如發(fā)現特殊抗體,應進一步鑒定;n如懷疑細菌污染型輸血反應,

16、要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n盡早檢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尿血紅蛋白;n懷疑為溶血性反應,必要時在反應發(fā)生后5-7h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n七、其他形式的輸血n 術前自身儲血由輸血科負責采血和儲血,經治醫(yī)師負責輸血過程的醫(yī)療監(jiān)護。手術室內的自身輸血由麻醉科醫(yī)師負責。n 親友互助獻血由經治醫(yī)師對家屬進行動員,在輸血科填寫登記表,到血站無償獻血,由血站進行血液的初、復檢,并負責調配合格血液。n 治療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漿置換等,由經治醫(yī)師申請,輸血科或有關科室參加制定治療方案并負責實施,由輸血科(血庫)和經治醫(yī)師負責病人治療過程的監(jiān)護。n 新生兒溶血病需要換血治療的,由經治醫(yī)師申請,主治醫(yī)師核準,并經病

17、人家屬或監(jiān)護人簽字同意,由血站提供適合的血液,換血由主治醫(yī)師和輸血科人員共同實施。輸血護理 n 臨床護士對安全輸血起著重要的把關作用,雖然輸血是醫(yī)生、護士和輸血科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但護士是實施過程的具體執(zhí)行者, 如果護士具有豐富的輸血知識,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能一絲不茍的按照安全輸血的護理常規(guī)操作,避免任何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的疏忽,可以防止意外的出現。 n一、輸血途徑 n 最常用而簡易的輸血途徑是靜脈內輸血。成人以肘窩前的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頭靜脈為最常用,其次是內踝前上方的大隱靜脈和手背靜脈。嬰兒和兒童較常用的是手背靜脈和大隱靜脈,1歲以下的嬰兒可用頭皮靜脈。下肢的靜脈壁較厚,容易出現痙攣,應

18、盡可能選用上肢靜脈。頭頸部和上肢有活動性出血灶的,應選用下肢靜脈,下肢、盆腔、腹部有活動性出血灶的,應選用上肢靜脈。此外,動脈內輸血和子宮內輸血在必要時也可選用。 n 成人常用的是12號輸血針頭,大量輸血時可選用較粗的針頭, 病人靜脈較細或兒科病人要選用較細的針頭。 n二、血液加溫 n 取回的血液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儲血。血液在室溫停留的時間不宜超過30min。冷藏血(4)在室溫輸血過程中,溫度將逐步提高,進入靜脈時,可以達到1525。一般輸血速度下(510mlmin),輸入10002000ml冷藏血對病人體溫沒有重要影響。大量快速輸血時,對血液要加溫,同時加溫輸血的肢體,對病人適當保溫。如:

19、輸血量超過2000ml,輸血速度大于50mlmin,新生兒溶血癥換血,病人體內存在強冷凝集素。加溫血液必須有專人操作并嚴密觀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有: n(1)將血袋置于3537水浴箱中,輕輕搖動血袋,不斷測試水溫,15min左右取出。 n(2)加溫的血液控制在32,水溫不得超過37,以免造成紅細胞破壞引起急性溶血反應。n(3)加溫過的血液應盡快輸入,不得再次放入冷藏箱保存。n(4)有條件的可以使用血液專用加溫器。 n三、輸血速度n 一般情況下,輸血速度是510mlmin。輸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開始較慢,約2mlmin,嚴密觀察病情變化,15min后適當加快速度。年老體弱、嬰幼兒、肺功能障

20、礙者,輸血速度要慢,約為1-2ml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輸血時,速度可達到50100mlmin。加壓輸血能夠提高輸血的速度,可以用血壓計的袖帶圍繞血袋,打氣使袖帶充脹加壓,也可以把血袋卷起來用手擠壓,但血袋內的空氣必須很少,有條件的還可以采用專用的加壓輸血器。n 不論在什么情況下,1袋血應在4h內輸完。如室溫較高,可以適當加快。n四、濾器n 目前臨床常用的過濾器是一種安裝于輸血器漏斗內的篩網式濾網,其孔徑為170200um,過濾面積為2434cm2,可以濾除血液和血液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細胞和纖維蛋白,但不能濾過血液中的微聚體。n 為預防已經產生白細胞,血小板抗體的病人發(fā)生輸血

21、反應,輸注濾除白細胞的血液,一般白細胞去除率為99.9的過濾器使一個單位血液中殘存白細胞為2.5 106個,可以明顯減少發(fā)熱性輸血反應。 n五、和其他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 n 除了生理鹽水以外,血液中不能加入任何藥物,其原因是;藥物加入血液后,可能因此改變血液的pH、離子濃度和滲透壓而使血液中的成分變性,甚至出現溶血,藥物本身也可能出現化學變化;藥物加入會掩蓋輸血反應的表現,特別是溶血反應;加入藥物使血袋變?yōu)殚_放式,增加了污染機會;輸血的速度有一定限制,藥物不能迅速達到有效的濃度,影響治療效果 .n六、輸血過程觀察n 輸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如針頭移位、針座與接管松脫,也可以出現輸血反應,嚴重

22、時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尤其在輸血剛剛開始的15min之內,因此在輸血的全過程護士都要留在病人身邊嚴密觀察。常見的輸血反應有發(fā)熱反應、過敏反應、細菌污染反應以及溶血反應。這些反應的表現多為發(fā)熱寒戰(zhàn)、支氣管痙攣、心悸、煩躁不安、大汗、惡心嘔吐等,反應的發(fā)生機理和治療在此不再涉及。n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n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道;n立即通知值班醫(yī)師和輸血科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記錄。n七、輸血心理護理n (1)初次接受輸血的病人,可能會有一些局限、片面的認識,即使經常接受輸血的病人,也可能因輸血反應而產生一些心理影響,護士應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預防,使病人保持平穩(wěn)、安定的情緒,有利于安全輸血。 n(2)對精神高度緊張的病人,在輸血前和輸血過程中,護士應與其主動交談,勤巡視,多觀察,滿足其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