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南巡狩與太湖東南部平原_第1頁
虞舜南巡狩與太湖東南部平原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虞舜南巡狩與太湖東南部平原文獻典籍中有關虞舜的傳說和記載,歷來為學術界所關注。隨著近年來考古資料的逐漸增多,結(jié)合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的研究成果,對于這些傳說,有可能作出一些新的探索。關于有虞氏的地望,史書大致有四種記載:孟子離婁下篇: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史記五帝本紀:“舜,冀州之人也。”史記正義所引孝經(jīng)援神契:“帝舜生于姚墟。”帝王世紀:“瞽叟妻曰握登,陶唐之世,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氏?!币陨?種記載是文獻中所見關于舜帝出生地的最早的記載,其中孟子、史記的史料價值大,所記比較可靠;孝經(jīng)援神契是兩漢之際出現(xiàn)的七緯之一,緯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荒誕不經(jīng)

2、,其中一部分自然科學知識和古史傳說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帝王世紀所出雖晚,但其博采經(jīng)傳雜記而成書,故亦有一定的史料意義。這幾種記載中提到舜帝的出生地有3個,即“諸馮”、“冀州”、“姚墟”。關于這3種說法歷代有多種解說1。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為有虞氏地望問題的討論增加了新的契機。李伯謙、田昌五、張敏等曾先后指出,分布于魯西、豫東地區(qū)的王油坊類型即是有虞氏文化2。筆者認為,魯西、豫東說既有豐富的典籍文獻之支撐,又有較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佐證,應該符合有虞氏地望的實際情況。關于虞舜去向歷來就有不同的說法,歸納諸說,主要有幾種觀點:1.陜南漢中地區(qū);2.湖南零陵(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區(qū));3.浙江會稽(今浙江杭嘉湖地

3、區(qū));4.江淮東部地區(qū)?!皾h中說”因只見于世本,為孤證,故暫置不論。湖南零陵區(qū)至今還未發(fā)現(xiàn)相當于夏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相當于龍山時期的有湘鄉(xiāng)岱子坪遺址第二、三期文化遺存,其中部分器物為長江中游龍山文化所常見,部分器物又與石峽文化同類器物相同或相近3。晚于夏時期的有零陵區(qū)菱角塘遺址,其文化遺存已與廣東、廣西東部和贛西南一帶的幾何印紋陶遺存相一致4。類似王油坊類型龍山文化遺存,或這一類文化因素的孓遺,在湘南地區(qū)根本不見,因而有虞氏部族遷徙湖南零陵之說,從考古學上無法予以證實5??紤]到新石器末期的全國大勢,我們并不否認虞舜部族可能也曾經(jīng)遷徙到了這個地區(qū)6,只是現(xiàn)在的考古發(fā)現(xiàn)并不支持我們的想法,這也

4、是需要我們在以后的考古發(fā)掘中引起注意的問題。江淮東部說以張敏為代表,他從文獻和考古兩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不僅分析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虞舜遷徙的原因,虞舜遷徙的路線,甚至是具體的生活場景,而且對與當?shù)匚幕煌笮纬傻男碌奈幕策M行了深入的研究,這為有虞氏的研究打開了新的視野7。鄒衡、李伯謙曾經(jīng)對有虞氏的去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只是囿于當時考古材料的缺乏,沒有得出一個最終的結(jié)論。首先提出有虞氏去向問題的是李伯謙先生。在論造律臺類型一文中,李先生指出:“比較大的可能是,造律臺類型一直延續(xù)下來,直到二里頭三期文化開始出現(xiàn)為止”8。鄒衡則認為,豫東的商邱地區(qū),“未必是二里頭文化的分布區(qū),由于同魯西南地

5、區(qū)接壤,也有可能是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圍”9。然而不論是二里頭文化,還是岳石文化,都不是王油坊類型龍山文化的后繼文化,它們之間的關系,正如李伯謙先生所指出的“是取代,不是繼承”。江淮東部興化南蕩和高郵周邶墩遺址的發(fā)掘以及點將臺文化的提出為最終解決有虞氏的去向問題提出了新的方向。南蕩遺存的文化內(nèi)涵與王油坊類型晚期文化遺存基本一致,從陶器來看,有的還有繼承和發(fā)展演變關系。因此我們認為,有虞氏部族曾經(jīng)遷徙到了江淮東部地區(qū)。近年來在太湖東南部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王油坊類型的文化因素又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它可能證明虞舜部族遷徙到了更遠的太湖東南部地區(qū)。這或許證明了史籍文獻和傳說中的舜遷會稽地區(qū)不為虛說。關于舜的族屬

6、,學者們的意見大體可以分為二種:一種認為舜屬于黃帝族,一種認為舜屬于東夷族。持黃帝族說的學者最為有力的證據(jù)是文獻中記載的有虞氏的世系,認為有虞氏既然“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那么舜出身于黃帝族無可置疑,更有學者從圖騰角度加以佐證,認為有虞氏以仁獸騶虞為圖騰,與黃帝族以獸為圖騰的特征相符。此外,持這一觀點者還對東夷族說所堅持的孟子中記載的舜為“東夷之人”的說法予以反駁,認為“東夷”的方位在古代是相對而言的,孟子所說東夷應指山西永濟。堅持東夷族說的學者也不在少數(shù),但對于“東夷”的確切地望卻又持不同的觀點,王暉認為“東夷”當指浙北上虞一帶,何崝認為指今魯西南和豫東北一帶,還有學者從論證黃河以東

7、都可稱“東夷”出發(fā),確定“東夷”應在今山西西南部一帶10。田昌五認為有虞氏就是居于豫東的東夷族11。通過上文對虞舜的地望和去向的分析,我們基本可以確定有虞氏屬東夷族,并且是居于魯西南和豫東北的東夷族12。在太湖東南部的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著虞舜傳說,這是一種和文本傳統(tǒng)同時存在的口頭傳統(tǒng),造成這種口頭傳統(tǒng)綿延不絕的一個重要原因,首先是這些地方至今依舊存在著與舜相關的“紀念物”或遺跡。說到浙江境內(nèi)有關虞舜的遺跡,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東南沿海兩個古老的縣名上虞、余姚。上虞與舜的關系十分密切。據(jù)郭沫若考證,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13。水經(jīng)注卷四十引晉太康三年地記云:“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百官從

8、之,故縣北有百官橋?!睍f記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甭肥贩Q:“舜之支庶或食上虞。”越中雜識又說:“虞舜支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稱國,故曰上虞而其地有歷山、舜井、象田、陶灶,皆其子孫象舜所居而名之者。舊以為舜生長于是,則附會矣。”關于余姚,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越州余姚縣有歷山、舜井?!痹涂たh志卷二十八又云:“舜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曰余姚。”顧頡剛先生說過:“余姚、上虞二縣名及百官地名,在西漢時已成立,它們何以名姚?又何以名虞?這里面當然有許多的原因”14。關于為什么會在許多地方出現(xiàn)舜的傳說,孔君詒曾經(jīng)提出過一種觀點:堯舜禹故事的原始地應該在江浙皖

9、一帶。因為舜是殷族,他的傳說隨著殷族的向北遷徙,所以才到了山東、山西一帶15這個觀點值得商榷,但至少說明了堯舜禹的故事在此地的延續(xù)性和廣泛性。在上虞、余姚一帶,除了縣名之外,與虞舜相關的地名還有很多。姚江,又稱舜江和舜水。宋代王十朋會稽風俗賦所云:“水有漁浦、三撫,地有姚邱、百官,里焉有粟,陶焉有灶,汲焉有井,祀焉有廟,皆其遺跡也。”據(jù)方志記載和民間傳聞:握登山,是舜母的生地;虹漾村、谷林,是舜的出生地;歷山,是舜耕種之地;漁浦湖(今白馬湖),是舜捕漁處;陶灶,是舜制陶處;粟里,是舜儲糧處;舜井,是舜避父母迫害處;百官橋(又名舜橋)、百官里、百官鎮(zhèn),是舜率百官避丹朱處;指石山,是舜登山處;姚邱

10、,是舜葬處;象田山、象田嶺,是舜死后象為之耕田處;虞舜巡狩臺,是舜巡狩處;舜王廟,是祭祀舜的地方;還有舜王山、舜江,也都是用來紀念虞舜的。特別要提到的是舜王廟,比起其它紀念物來,它對傳說的影響就更要大得多。據(jù)乾隆浙江通志,虞舜廟在紹興府境內(nèi)有四座,一在余姚歷山,一在上虞百官,一在上虞梁湖北,此三座如今都已不復存在。另有一處,在會稽東南百里,即今紹興縣王壇鎮(zhèn)。歷史上,以這座舜王廟為中心,每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七日“舜王誕辰”前后的幾天里,紹興南部山區(qū)和與其毗鄰的上虞、嵊州、諸暨等地民眾十多萬人,常在此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除此之外,在嵊州市北部,距縣城13公里處有舜皇山村,舊時有舜皇廟、舜井。后因建造龍

11、皇水庫,廟、井均已為水淹沒。在蕭山的南部桃源鄉(xiāng)有舜湖,所在地的村落稱為“舜湖村”。在永康縣南部,有一處釜歷山,山巔有舜田、舜井、舜潭。正是以上這樣一大批與舜相關的紀念物(遺跡)的長期存在,為太湖東南部地區(qū)虞舜傳說圈的形成及其綿延不絕奠定了基礎,也成為我們研究虞舜文化的一個需要考慮的地區(qū)16。太湖東南部除了虞舜的傳說之外,還有關于防風氏的傳說。防風氏神話傳說處在華夏集團大舉南侵,武力征服與文化融和百越民族這一歷史時刻17。有關防風氏的記載古籍中并不多,散見于國語、史記、越絕書、述異記等,其中以國語魯語下交待得較詳細。國語魯語下第五云:“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后至,禹殺而戮之?!敝倌嵩唬骸埃ǚ?/p>

12、風氏),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為漆姓?!表f昭注曰:“群神,謂主山川之君,為群神之主,故謂之神也?!笔酚浛鬃邮兰遥嚎驮唬骸胺里L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集解韋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吳郡永安縣。'(馬因)案:晉太康元年改永安為武康縣,今屬吳興郡。為姓。(索隱音僖)。家語云姓漆,蓋誤。系本無漆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奔馔趺C曰:“周之初及當孔子之時,其名異也?!焙鬂h書張衡列傳:朝吾行于湯谷兮,從伯禹于稽山。湯谷,日所出也。孔安國注尚書:“禹代鯀為崇伯,故稱伯?!眳窃酱呵铮骸坝淼敲┥剑髸嬂韲?,故更名其山曰會稽”也。集群神之執(zhí)玉兮

13、,疾防風之食言。左傳曰:“禹合諸侯于涂山,執(zhí)玉帛者萬國?!眹Z仲尼曰:“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客曰:“敢問誰為神?”仲尼曰:“山川之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笔逞灾^后至也?!睍x書卷十五志第五:烏程臨安余杭武康故防風氏國。通典:“湖州,春秋時屬吳,吳滅屬越,越滅屬楚,古之防國焉?!碧藉居钣洠骸昂菸淇悼h,古防風氏之國,防風氏在縣東一十八里,先名封山,唐天寶六年敕改焉?!甭肥穱o乙載:“防風,厘姓,守封、禺之間,二山在今湖州之武康。”羅蘋注:“吳興記云:吳興西有風渚山,一曰風山,有風公廟,古防風國也。下有風渚,在今武康東十八里,天寶改曰防風山。禺山在其東二百步,

14、說文作禺山,禹十二代孫帝禺所居,皆妄。今錢塘之金鵝山,郡國志云:防風氏封此,山下有風渚。然謂古即瞞國者,又繆。”國名紀乙并列有汪芒,“即汪罔,說苑云:汪芒,厘姓。說文云:封山在吳楚間,汪芒之國,歷代故以為防風也?!钡侥壳盀橹?,浙江省各地已經(jīng)采錄的防風氏口承資料有21則,防風祠遺跡5處,基本都分布在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的范圍內(nèi)。其中以德清縣封山南麓的防風祠最著名,它始建于西晉元康初年,距今1700多年,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加以擴建,今已廢圯,僅存殿基,可看出規(guī)模極大。湖州市三合鄉(xiāng)還有與防風有關的封山、禺山、風諸湖(又稱下渚湖)、防風洞、防風井等遺跡18。通過以上文獻和口承資料,我們或許可以得出結(jié)論,

15、防風氏分布的中心地在浙江省湖州市,而其活動地域涉及寧紹平原、上海和蘇南等太湖東南部廣大地區(qū)19。關于防風氏的族屬問題,學者多有論述。較有代表性的包括董楚平的東夷說20,方酉生的古越先祖說21和何光岳的先黃帝后東夷說22。根據(jù)目前所見考古資料,我們傾向于其為古越固有支系的意見23。研究防風氏的學者基本都認為防風氏部族在夏代以前已經(jīng)形成。但是在防風氏與具體考古學文化的指認上卻仁智互見,有的認為防風氏就是良渚文化的主體24;有的認為其產(chǎn)生于良渚文化鼎盛時期(或晚期),是良渚先民中一個大部族的首領25;有的認為防風氏自河姆渡文化始就已在太湖東南部繁衍生息,直到良渚文化末期被華夏族所滅26;還有的學者論

16、證防風氏本居山東,商周時才遷居到吳越地27。我們認為防風氏應該是在良渚文化末期開始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支活躍的力量的28。太湖東南部還有夏禹的傳說。越絕書卷八:“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笔酚浵谋居洠骸坝頄|巡守,至于會稽而崩?!蹦庸?jié)葬下:“葬于會稽之山?!币陨系膫髡f都涉及到一個地名會稽。以往研究的會稽地望涉及到浙江杭嘉湖平原、安徽涂山、山東、遼西、河南、河北等地。在對諸家觀點辨析以后,我們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存的先秦古籍中,絕大部分明確認定禹巡狩和歸葬的會稽位于江南。到了秦代,秦始皇“至錢唐,臨浙江”,“上會稽,祭大禹”。到了西漢,司馬遷年“二十而南游江、

17、淮,上會稽,探禹穴”。直到東漢,高誘注淮南子汜論訓才提出會稽在他的家鄉(xiāng)遼西的觀點,同時又并提“一說會稽山在太山下”的觀點。20世紀初楊向奎先生提出會稽本在山東的觀點后29,才又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一些贊同者。關于大禹和越的關系,有的學者認為越為禹后,夏族是在夏末商初隨著夏朝的敗亡而開始遷徙此地的。只是禹在此治水和歸葬此地的傳說不符合實際30。也有學者持相反的觀點,反對越為禹后說31。筆者認為,華夏族和越族本沒有直接的關系,在新石器時代末期,華夏部族為了徹底消滅各地的抵抗力量才來到了越地,也就把中原的文化因素帶到了越地,或許還開始統(tǒng)治了古越地,這從稍后的馬橋文化中含有較多的二里頭文化因素就可以看出。需要指

18、出的是:以上所述各傳說與實際地望的耦合上可能有所偏差,我們只能指定一個大致的位置。因為古代部族的生活區(qū)域經(jīng)常變動。尤其是在社會大重組的原始社會末期,再加上不同地域的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也會成為傳說豐富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實際生活區(qū)域當不會超過這一大致位置。四在太湖東南部平原上存在的最大的三個傳說是關于有虞氏、防風氏和夏禹氏的。那么為什么不同族屬的三個部族會同時出現(xiàn)于這個地區(qū)呢?我們認為:華夏族侵占了有虞氏在豫東南的居地后迫使有虞氏南遷,有虞氏先后到達了江淮平原東部和太湖東南部。在太湖東南部與本地固有的防風氏集團聯(lián)合形成了一股反抗夏族的強大力量,從而招致了夏族統(tǒng)治者

19、的誅殺。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這種觀點的合理性。1.良渚文化的滅亡與防風氏的關系良渚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古文化之一。然而,就其年代下限和消亡的真正原因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最近在湖州錢山漾遺址的發(fā)掘表明,良渚文化晚期之后,大致距今43004000年前后32,分布在太湖地區(qū)的是錢山漾類型文化遺存。它上承良渚文化晚期,是良渚文化的延續(xù)或后續(xù)。這樣,環(huán)太湖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就可以分為良渚文化晚期、以魚鰭足鼎及細頸為代表的文化遺存(即錢山漾類型文化遺存)和廣富林文化三種時代先后的文化遺存33。良渚文化的消亡原因,以前學術界先后出現(xiàn)了海侵說、特大洪水災害說、對外戰(zhàn)爭說和統(tǒng)治集團內(nèi)訌說等多種觀點。目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