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長征》教學實錄_第1頁
竇桂梅《長征》教學實錄_第2頁
竇桂梅《長征》教學實錄_第3頁
竇桂梅《長征》教學實錄_第4頁
竇桂梅《長征》教學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竇桂梅 ?長征?課堂實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冊 學生:長春市雙陽區(qū)實驗小學六年六班。 地點:長春市雙陽區(qū)影劇院。 說明:邀請課。 第一課時 師:六年六班的同學,你們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今年是二千年。六十六年前,也是這個時候,九月二十六號,紅軍準備開始萬里長征。在萬里長征這個征途上,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許許多多無數(shù)的英雄甘灑熱血。我們在以前講過的課文里,一定學過很多有關長征的故事。有沒有? 生:有。 師:誰能說一說? 生:?飛奪瀘定橋?。 師:你說說講的是什么內容? 生:講的是把瀘定橋的橋板卸下來,中國紅軍爬在鐵鏈上匍匐前進,最后終于勝利了。師:還有沒有? 生:還有?金

2、色的魚鉤?。是一位老班長為了給同志們釣魚自己活活餓死的事。生:還有?豐碑?。這篇文章寫一位老紅軍在大雪天為了其他戰(zhàn)友而活活凍死的事。 師:還有一篇課文?倔強的小紅軍?。也講的是一位小紅軍為了不拖累陳庚將軍生:也被餓死了。 師:犧牲在茫茫的草地上。那么,同學們剛剛講的都是課文用故事的記敘性寫出來,今天我們要學篇課文,它是以詩歌的形式來寫的。作者是誰? 生:毛澤東。 師:我們把課題齊讀一遍。 生:長征。 師:作為一個六年級的同學,我覺得很多的內容,包括這首詩的意思,不應該老師給你講,要靠自己來學。 師:昨天老師印了資料發(fā)給同學們,要讓你們調動自己的潛能來充分的自學。師:現(xiàn)在先檢查課文讀得怎么樣。

3、生:(讀略) 師:有一個發(fā)音不準確,“磅礴,讀。 生:磅礴。師:找一名男生讀。 生:(讀略) 師:這個“磅礴還沒讀好。我就當老師了,讀。 生:磅礴。(讀正確了) 師:讀得真不錯,還有一些內容,比方知識啦等等各方面的內容,自由匯報自學情況。 生:我知道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 師:對于毛澤東有關內容有沒有補充的。 生:我還知道在長征中,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師:從此長征有了一個轉折。(師掛掛圖) 生:我知道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了。 生:我還知道毛澤東寫?長征?對舉世聞名的長征作了生動的描寫和熱情的歌頌。毛澤東剛開始沒

4、有真正的起到革命領導人的作用,在遵義會議后才有了領導權。毛澤東在南昌起義后,領導了秋收起義。在1928年4月,朱德、陳毅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生:井岡山會師后毛澤東是黨代表,發(fā)動群眾舉行秋收起義。生:在1927年9月9日,他帶著人民舉行秋收起義。 師:同學們,你們剛剛講了那么多有關毛澤東的內容。真要介紹毛澤東的事例,你講一個月也講不完。偉大的領袖毛澤東,活在我們億萬人民心中,包括我們的爸爸、媽媽對毛澤東在心目中的崇拜地位是至高無上的。那個時代,包括我們現(xiàn)在對毛澤東的認識很多很多,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就先介紹到這。 師:我發(fā)現(xiàn)剛剛同學在介紹毛主席生平時,有一個特點就是注意圍繞課文有關的問題介紹作

5、者,這很好。今后我們一定要注意要圍繞課文有關的介紹,繼續(xù)匯報。生:這篇文章有兩個生字是“逶迤。“逶迤在這首詩中的意思是山連綿起伏的樣子。 師:好,這個生字老師沒有講過,誰能就這兩個生字再補充一下。 生:不知道“逶迤的“迤是個多音字。它有兩個音,一是可以組詞“逶迤;第二個音是蘆,可以組詞飛。 師:很好,同學們齊讀一遍這兩個字。 生:都是“旁。 師:形容山是什么樣。 生:連綿起伏。 師:非常好。現(xiàn)在你慢點講,老師也聽聽學學。 生:七律的意思是七言律詩的簡稱,要求7個字。 師:停。幫你翻譯一下,一句有幾個字。 生:個字。 師:一共有 生:句。 師:56個字,七八五十六。 生:雙句押韻,五六兩句對仗。

6、“律是按一定格律來寫的也稱律體詩。 師:非常好。他說的是要押韻,怎么押韻?1、2、4、6、8一般押韻,大家看看這首詩,在哪押韻?生:第一句的“難第二句的“閑第四句的“丸,第六句的“寒,第八句的“顏。 師:七律一般靚是一、二四:六句押韻,笫句也押韻,有時候可以不押韻,其中有一句可以不押韻,但是一般情況:也可以形容水,都用這個詞。所以我們今后寫作文不妨用一用。 師:注意寫法,先里后外,寫一下。 生:(寫二字) 師:好,還有沒有要匯報的? 生:我還知道“磷礴的“磅有兩個讀音,一個是“磅礴 的“磅,一個是磅,組詞“磅秤。 師:也就是你通過自學,認識了這篇課文的一個多音宇,非常好。你再強調一下,讓同學們

7、印象深刻些。 生:(重復發(fā)言) 生:我還知道“七律的意思,是七言律詩的簡稱。要求每首8句每行7字,雙句押韻。 師:停。這位同學,你是知道這首詩的體裁形式是什么? 生:七律。兩句有一個“五嶺逶迤騰細浪的“浪重復了。毛澤東接納了那位詩人的意見。 師:你看這位領袖虛心的接受了別人的意見,一看重復了是應該換下,這個人是位教授,山西的一個教授,改得好。這個知識你是怎么獲得的? 生:我是通過自己查詢資料知道的。 師:非常好,這是一種能力。同學們,就這首詩的背景、作者,以及這首詩的特點、體裁、格律,講的都很好,有沒有同學說我自學后,知道這首詩的大概意思?生:通過預習我知道了第一句詩的意思。就是說紅軍不怕長征

8、的困難,不管是萬水千山?!爸坏乳e說明他們什么困難也不怕。 師:有一個詞,意思沒有說出來。(出示小黑板)大家看,“等閑是什么意思?生:平平常常。 師:那么“只等閑,老師把“只的意思寫了下來,大家看看在這里應該是選擇哪個? 生:僅僅是。 師:就是這萬水千山,長征的困難,在我們紅軍的眼里僅僅是件平平常常的事。同桌之間互相講講。 生:(互相交流)。 生:我知道第二句意思。第二句毛澤東用了比喻的方式,把逶迤五嶺看做是一個小小的“浪花,把磅礴的烏蒙山看做是“泥丸一樣走過去,這樣寫突出紅軍英勇頑強的精神。師:非常好。但是有一點“五嶺就是指一座山嗎? 生:不是。 師:能不能講一講“五嶺指的是哪五嶺? 生:“五

9、嶺亦稱南嶺。橫臥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指許多山嶺。 師:說對了,到底是哪幾嶺? 生:大嶺騎田嶺。 師:非常好,是說這個嶺怎么樣? 生:逶迤。 師:用自己的話說是? 生:嶺連綿起伏。 師:非常好。誰能到黑板上畫一下,這五嶺,怎么叫連綿起伏? 生:(到黑板畫) 師:同學們,你們看,她畫這個“嶺,是嶺還是山? 生:山。(眾笑) 師:這可不是“五嶺逶迤,這是陡峭林立。誰能來畫一下,五嶺連綿起伏,你是怎么理解的,把抽象的文字變成畫面。 生:(到黑板畫) 師:這是一座嶺,不是五嶺。(笑聲) 生:(到黑板畫) 師:這是摞起的,不是“連綿起伏。(笑聲) 生:(到黑板畫) 師:經(jīng)過同學們的補充,有點意思

10、了。大家看看我畫的,我畫的也不一定對,我又不是畫家。(師畫)“五嶺是說山座連著一座,遠遠看去連在一起,起伏不平,連綿起伏。 師:看下句“烏蒙磅礴走泥丸。剛剛這位同學講的時候,沒有講“磅礴指的是什么? 生:“磅礴是形容山的氣勢十分雄偉。 師:哪座山? 生:烏蒙山。 師:在哪? 生:貴州、云南兩省之間。 師:你知道這座山海拔多少嗎?你知道嗎? 生:不知道。 師:我知道,可我不告訴你,誰預習后知道了? 生:盤旋七十余里。 師:是盤旋七十余里。我問你多高? 生:海拔1000米以上。 師:不準確。 生:海拔2220米多高。 師:對了。2000多米,烏蒙山高不高? 生:高。 師:險不險? 生:險。 師:前

11、面的五嶺連綿起伏,烏蒙山氣勢磅礴,應該怎么表示,想不想再試試? 生:(到黑板畫)(笑聲) 師:像丘陵,還是山包。不過有點意思了。 生:(到黑板畫) 師:有點意思了,我?guī)湍阊a充一下,實際上就是說山高。(師畫)雄偉不雄偉? 生:雄偉。 師:這一句同學們理解的差不多了,我們做個小練習。(出示練習題)你看,前半句把什么比作翻著細小浪花? 生:把五嶺比作翻著的細小浪花。 師:這五嶺那么大,連綿起伏,在紅軍的眼里只不過是眼前翻著的什么? 生:細小浪花。 師:第二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烏蒙山比作小小的泥丸。 師:把烏蒙山比作腳下滾動著的小泥丸。天哪,2000多米高的山,在紅軍的眼里就感覺是腳下的一個什

12、么? 生:小泥丸。 師:繼續(xù)匯報。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是說紅軍在過金沙江時“暖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當時天氣炎熱,紅軍喝水之后,心里就感覺非常暖;還有一個他們在過金沙江時,沒費一槍彈,所以他們心里很快樂,也覺得暖。第二句“大渡橋橫鐵索寒,在過大渡橋時,大渡橋非常險,他們犧牲了很多人,很艱難地過去所以心里“寒。 師:你說天很熱,戰(zhàn)士們喝了金沙江水,有這種可能,但是大家看“水拍云崖暖給人感覺怎么樣? 生:很暖。 師:還有你說沒費槍炮,挺好,能在詩歌里理解。后面說“大渡橋橫鐵索寒,就她的發(fā)言你滿意嗎? 生:不滿意。 師:誰想來補充?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個“寒字表現(xiàn)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師

13、:你能不能說說當時的情況,當時橋上就剩什么了? 生:鐵索。 師:多少根? 生:13根。 師:只剩13根鐵索了。大家想想,當時橋下河水湍急,這13根鐵索要攀沿過去難不難? 生:難。 生:鐵索指的是大渡河上的瀘定橋,經(jīng)過時只剩下13根鐵索,橫指橫跨在東西兩岸。這兩句概括了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和飛奪瀘定橋兩次戰(zhàn)斗。 師:對。 生:“大渡的“寒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因為紅軍在過大渡河時是五月末,那時金沙江的水很涼,使得夜晚下雨天氣很涼,紅軍戰(zhàn)士也感覺冷。第二個意思是他們在強渡大河時,左邊是高人云霄的陡壁,山腰是終年不化的積雪,銀光耀眼,寒光襲人,當紅軍過盧定橋時,只剩下13根鐵索。下面河流洶

14、涌澎湃,這使紅軍戰(zhàn)土感到心驚膽寒。 師:很不錯。大家讀這兩句。“金沙和“大渡剛剛那個同學說格律時,以分成兩聯(lián)。上面叫首聯(lián),這個叫頷聯(lián),勁聯(lián),尾聯(lián)。大家看上面寫“紅閑,能不能把我們走過的千山,涉過的萬水都寫出來。只選了兩個代表。千山的代表的是什么? 生:五嶺,烏蒙山。 師:萬水寫的是什么? 生:金沙江,大渡河。 師:我們感到五嶺這么多,烏山這么陡,長征真難呀!可在紅軍人眼里變成了什么? 生:細浪,泥丸。 生:“更喜這兩句是說大無畏的紅軍尤其喜歡岷山的千里積雪,全體紅軍通過這座大山后,個個笑逐顏開?!跋沧置鑼懠t軍爬過大雪山后的心情,它既寫出了紅軍戰(zhàn)勝的雪山,又使大自然富有藝術的美感。而最后的“三軍

15、是指古時分左、中、右三軍,此后統(tǒng)稱全軍。他們過雪山后,喜的原因有,他們一方面感到過去所嘗的辛苦生活已去而感到快活,而他們能夠勝利的到達目的的沒有犧牲而感到欣慰。讀到這兩句,我也替紅軍而感到快樂,為他們的勝利而感到喜悅。 師:掌聲鼓勵。(掌聲)你讀讀好嗎?把自己的學習收獲體會讀出來。 生:“更喜 師:什么事情都沒有完美的。你就有一點沒講,“三軍的意思,你說的古時候,左、中、右三軍,那么這里的“三軍指什么? 生:“三軍指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隊。 師:對了,是海、陸、空三軍嗎?(笑聲) 生:不是。 師:同學們,你們非常了不起,我覺得你們自學能力非常強。你看我一點也沒講,只是稍微的攙扶了一下,同學們就

16、把這首請的作者,背景根底知識,詩的意思根本上了解了。你們真了不起,現(xiàn)在給一點時間,你就看剛剛同學匯報沒有,你認為哪里你薄弱,你沒有復習到或者哪個地方的意思不準,還需要再查一查,你自己就抓緊時間補習一下。另外,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生:我不懂的是為什么大渡橋橫鐵索就寒呢? , 師:這個問題在上課時那個同學已經(jīng)說過了,可能還沒有太深的理解。下課后同學、老師再幫你,好嗎? 生:好。 生:為什么說“金沙暖呢? 師:這個問題那個同學也講了,不過我們課文還沒學完,一會兒,進一步體會時,請再仔細琢磨。 生:我不明白爬“雪山,過草地本來是很辛苦,艱難的,可為什么紅軍戰(zhàn)土還是喜歡雪山,過草地呢? 師:

17、是呀,為什么他們還喜歡呢?雪山多高? 生:海拔近4500米。 師:我看的資料是3咖米,總之雪山是非常高,比烏蒙山更高,這里卻用“更喜,這個問題提的太好了,咱們一會兒幫她解決。第二課時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上堂課,你們第一次實現(xiàn)了自我超越,很了不起,同時,你們也向竇老師提出了很多難題。竇老師在讀書時也像你們那樣,總問“為什么。你比方說,老師在學這首詩時,“紅難,我想這個“難字指過山難過水難嗎?不如把這個問題也參加你們的問題當中,來研究研究,好不好。 生:好。 師:你們說我們單學這首詩,把詩里的宇、詞、句子弄清楚了,就到此為止了,行不行? 生:不行。 師:應該怎么辦? 生:深入的

18、理解。 師:對了,深入的理解,進一步體會課文也就是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感情呀!這是最重要的。我們讀詩是為了什么,讀它是為了感受它,提升我們自己。我們應該深入的來領會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內涵以及表達的豐富的感情。同學們,怎 么做,我們才能到達剛剛上堂課和這堂課所要表達的兩個不同的境界呢?你們說,剛剛這首詩的內容都理解了,這還不夠,要想往高層次走,領會課文內容,我們應該怎么辦? 生:要抓住重點詞。 師:可以,對了。 生:抓住重點的詞加上自己的感受。 師:可以反復去朗讀,反復的去吟誦。還有沒有? 生:抓住作者寫作當時的情況。 師:要聯(lián)系當時當?shù)氐那榫?,設身處地進入場景去體會、感受。把你的心放在課文中去體會,

19、這樣,一邊想一邊會出現(xiàn)電影畫面。還可以獲得真實的作者感受。很好。同學們,老師沒告訴,你們就自己體會出了,我們再歸納一下:要深入地體會感情,體會文章的中心,我們可以把心放在情景中去設身處地的去聯(lián)想。你就是當時紅軍中的一個人,與作者心相通,與文中人物相通;第二,我們還可 以抓住重點的詞去體會。第三種我們反復的去吟誦去朗讀來感受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F(xiàn)在怎么辦,你就在下面小組合作或自己也可以讀一讀,找找資料,你看看有沒有新的感受,一會兒找同學講講,好不好? 生:(自由討論)放歌曲?長征?輔助學生體會詩的感情) 師:有感受嗎?想要說話嗎? 生:想。 師:不要著急,再讀這首詩,一會再說。 生:聽完音樂

20、后,我非常沖動,我談談第一句“紅軍不怕遠征難這個“難字。這個“難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包含自然的難。他們爬雪山,過草地,穿單衣、草鞋,在路上躲過了敵的圍追堵截。我非常佩服他們。 師:也就是說你著重體會了這個難字,就這個問題,還有誰有所理解。 生:通過聽音樂對第一句感受很深?!半y字不僅表達了自然的難,而且表達了黨中央內部的難。 師:停。黨中央內部的難,說的挺好的,說中央內部的難怎么難? 生:有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與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 師:排斥誰? 生:毛澤東。 師:還有補充嗎? 生:剛剛兩位同學說的兩點難,還有一點難,紅軍過草地還面對國民黨的圍追堵截,這一點是最難的。 師:太好了。同學們這一個

21、“難就如同學們剛剛講的那樣天上有蔣介石的飛機在轟炸,地上有蔣介石的步兵在圍追堵截。我們的紅軍歷經(jīng)“千山萬水,再有黨中央的分裂,真是難上加難。但是,同學們,紅軍的答復是什么? 生:不怕。 師:紅軍的答復多么堅決,誰來試試讀一下。 生:(讀略) 師:往下談。 生:第二句詩,紅軍戰(zhàn)士們把五嶺看做是一個小小的細浪,把“烏蒙看做小小的“泥丸,就說明他們非常樂觀、頑強。我與他們一比差遠了,平時我遇到一道難題就不愿做,說明我不夠頑強,我要向紅軍戰(zhàn)士學習,繼續(xù)努力。 師:說得太好了,讀一讀,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生:(讀略) 師:多么樂觀的紅軍隊伍啊,詩中用了多么新穎的比喻,想象也非常的奇特,把紅軍的藐視困難具

22、體的形象化。(指騰細浪)再讀這一句。 生:(讀略)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這句話可以看出紅軍戰(zhàn)土非常的樂觀、從“更字表達出前邊五嶺、烏蒙都是喜了,眼前的岷山千里雪就更喜了,為什么呢?因為戰(zhàn)土最大的快樂就是戰(zhàn)爭,因為戰(zhàn)土的職責就是攻克天險。 師:剛剛有個同學不明白“更喜是什么意思?聽了她的發(fā)言,你明白點沒有? 生:沒有。 生:前幾句的大渡河、金沙江過去了是可喜的?!案册荷角Ю镅┦钦f他們把岷山千里雪地過 生:紅軍戰(zhàn)士翻過岷山覺得一點都不難。 師:哪不難呀19陽F常難呀!不是很輕 生:“更喜有兩層意思,一是翻過岷山的雪山草地,開始了新局面。二是意思。 師:太好了。 師:全班再讀一遍。 生:(齊讀)

23、生:“金抄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愉快心情?!敖鹕乘脑蒲屡澝馈!按蠖蓸驒M鐵索寒意味著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是長征我知道了紅軍大無畏的精神。 師:誰能講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生:1935年紅軍到金沙扛抓了兩個俘虜過了金沙江。 師:這個“暖既指當時的自然環(huán)境,暖。誰來讀讀這句詩? 生:(讀略) 師:這個“寒字,我們先觀看電影放錄像)一場惡戰(zhàn),終于以我們,我們回過頭做一個練習:1 鐵索橋上橋下 那場面真叫人 生:鐵索橋上只剩下十三根鐵索。 師:橋下呢? 生:橋下水流湍急。 生:橋頭燃燒起艄熊大火。 師:橋頭的敵人怎么樣? 生:火力很猛。 師:紅軍怎么樣? 生:紅軍英勇奮戰(zhàn)。 師:場面怎么樣? 生

24、:場面真叫人心驚膽寒呀! 師:同學們,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激戰(zhàn),一場惡戰(zhàn)。剛剛看寫像,已經(jīng)看到了實際上鐵索寒光閃,殺聲震天響。當毛主席率領大部隊走過瀘定橋的時候,彌漫的硝煙還沒有散去,鐵索上還滴著戰(zhàn)士們的鮮血。毛主席凝視著根根鐵索,回憶著戰(zhàn)士們奪橋時悲壯的場面,摘下軍帽,向犧牲的戰(zhàn)士低頭默哀。此時的毛主席,心情多么沉重,強渡大渡河的勝利,萬里長征的勝利,正是紅軍戰(zhàn)士用一條條生命鋪就的道路!你們再次吟誦這首詩時,你們的感受一定很深很深。 生:(齊誦) 師:“大渡橋橫鐵索寒現(xiàn)在讓我們回憶起來,都有點心驚膽寒。這個寒是我們強渡大渡河時,氣溫那么冷,感覺到了嗎?是我們看到了13根鐵索的寒嗎? 生:不是。

25、 師:還有我們戰(zhàn)士的鮮血流在那里,我們戰(zhàn)士的生命隨著湍急的河水流走了,但是紅軍戰(zhàn)士沒有白白的犧牲,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二萬五千里長征人民會永遠記住的,這些在大渡河上犧牲的這些戰(zhàn)士們。我們再讀這一句。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情感已升華) 師:現(xiàn)在看整首詩,有一句還沒有談?!叭f水千山只等閑。所有的困難,所有的山和水,在紅軍的眼里算得了什么呢?一個“不怕一個“只等閑兩個不同的角度,表現(xiàn)了紅軍那種藐視敵人,那種革命的樂觀的、向上的態(tài)度,一個頂天立地的高大紅軍形象。這一句該怎么讀? 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師:下面的話已經(jīng)作了充分的說明,通過剛剛的感受和體會,我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長

26、征不愧是一首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偉大的革命樂觀主義的頌歌。你們一定能背下來。下面就帶著你的感受,朗誦這首詩。 生:(齊朗誦) 師:看得出,這節(jié)課同學們感受確實比上堂課深。同學們,你們很了不起,你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第二次超越,現(xiàn)在你再讀一讀這首詩,看看你還有沒有新的感受,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見解,新的信息,看誰有第三次超越。 生:我想答復上節(jié)課那位同學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毛主席不寫更喜千里大草地。因為在過草地之后,紅軍還有漫長的革命道路要走,而且還面對艱難險阻,而過了岷山之后,就沒有什么困難了,所以毛主席寫了“更喜岷山千里雪。 師:那個同學明白了?我還有一種感覺,更喜岷山千里雪他不說“更喜千里大草地。這雪呀

27、,有一種意境,潔白高曠,代表一種象征,這里用“千里雪不單單寫因為馬上到六盤山。這里還有一種意境,展示紅軍的輝煌前景,一望無垠,一片潔白,也象征我們的勝利勇往直前。 生:通過查閱資料和我的分析,我知道這首詩正是這一代紅軍形象光芒寫照和熱情的頌歌,它集中表現(xiàn)了紅軍的英雄氣概,同時也生動描寫了長征的壯闊和驚險的場面,它是一篇不朽的好詩、史詩,是革命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合的典范。 師:隨著人生經(jīng)歷的成長,你一定會感悟的更深。 生: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師:同學們,歷時一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有多少內容要寫,可作者只用了八句,就非常概括、氣勢磅礴的將軍隊長征的經(jīng)歷濃縮于一首詩,具有非

28、常高的藝術概括力。而且本詩主題非常鮮明,結構也非常嚴謹,“盡開顏和“只等閑“不怕和“更喜照應,運用了夸張比喻,非常傳神,使人們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自始至終心里洋溢著豪邁的情感,令人振奮的情懷。不過最后老師還要送給大家一首詞,這是在紅軍登上了岷山之后,最后一座山,毛澤東寫的。大家試著讀。 清乎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頂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師:今天回去,就請同學們再次自學這首詞,然后搜集信息,去體會這長征中最后一次過山時,毛澤東的心情。還是用我們這堂課學習的方法,你深入進行體會?,F(xiàn)在全體起立,讓我們再一次飽

29、含深情地背誦這首詩,給在座的老師。久久的回味和更深的鼓舞。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 師:下課。 生:老師再見。 課后發(fā)言:語文主體教學的構建與闡釋 竇桂梅 一、理解依據(jù): 有這么一句話評價以往語文課的教學:把聰明的教笨了,把笨的教傻了,把傻的教“死了!針對語文教學的弊端以及社會對語文的嘖嘖批判,我向我的學生提出三個問題: 1、過去五年語文學習存在什么問題? 2、學語文究竟是為了什么? 3、怎樣學好語文?在給學生提供古今中外一些名師、專家一些關于學習語文的觀點材料后,讓學生展開討

30、論、暢所欲言。最后我們共同歸結為三點: (1)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做幾道習題,也不僅僅是為了能寫幾篇文章,更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個好分數(shù),而是為了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質,提高自己的人文修養(yǎng)。一言以蔽之,掌握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知識與技能,又通過語文來培養(yǎng)健全人格,使其具有良好的現(xiàn)代素質的人。 (2)閱讀的內容必須是公認的好文章。 (3)學好語文的主要途徑是靠自己讀書,靠自己作文,靠自己領悟,靠自己修煉;學語文主要不能靠老師的講解,而要靠自己不斷積累,多讀多寫,自立成才。 就這樣,“誦讀千古關文,飽覽影視精品,縱橫網(wǎng)絡時代,培養(yǎng)中華巨人成了我班語文教學的口號。具體說明就是通過語文的學習,要有海納百川的

31、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人文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一任務就需要有一個表達“科學、民主、個性的教學模式,才能把小學階段識學、閱讀、寫作、情感、靈性這些根底夯實。 二、模式的構建: 幾年來,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教學要著眼于人的開展這一目標,我本著:“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原那么,以“積淀、感悟、創(chuàng)造三位一體的教學整體結構框架,意在宏觀上表達教學活動的整體性及各要素的內部關系。并確定了語文課堂的根本操作模式,袁在定出教學活動的有序性和可行性,從而讓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將自己潛在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美好人性囚子開發(fā)出來,并不斷完善自己,打好一生的精神底于。下面

32、以?長征?為例談一談。 語文課堂教學中操作程序: (一)自學交流 “自學交流是在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的根底上獨立閱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過程,這是學生語文中第一次超越自我的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本上獨立完成以下任務: 1匯報整個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要在正確流利朗讀全文的根底上弄清?長征?講了什么。 2匯報有關背景資料。力所能及地查閱有關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 3匯報基硅知識掌握的情況,要水學生在自讀時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及能力解決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新詞等根底知識。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及精彩之處。 由此看來,學生們進行的自讀匯報不是放任自由的濫讀、瞎讀,而是按一定學習方法和認知規(guī)律主動獲取知識,

33、主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二)點撥謗導 “點拔謗導是教師學生自學艾流后的點撥。疑點、難點、關鍵之處的開竅性的指導,又是學生在第一次自學習、自悟根底上進一步的指點升發(fā)。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學生更好地進行下一輪自我超越構建平臺。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做以下工作: 導法:學生要進入第二次自我學、自我超越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抓住教學的重點,明確進一步學習的目標,然后教給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最正確思路,幫助學生深化認識,實現(xiàn)“自奮其力、 “自改其知的境界。例如教學?長征?這一課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入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要與作者或文中的人物思想產(chǎn)生共鳴,并動心、動情。最好的方法一是

34、閱讀時把心放在課文中去設身處地去讀,去想,二是可反復朗讀體會感情。(教師可通過一些電化手段,促使學生能最快地到達這種境界。三是抓重點詞句,體會情感。需要說明的是教師的指導不是僅這一次就沒有了,而應是隨時隨地的去拉學生一把,助學生一臂之力?!皩灤┱麄€過程。例如導疑:學生把自讀時遇到 的問題提出來后,教師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引導學生有層次、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疑難。再比方導情:教師要用動情的語言去鼓勵學生,鼓舞學生,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努力喚醒、撥動學生的心弦,實現(xiàn)學生、教師、作者的情感共鳴。教學時首先做到“課即始,情即生。其次“課進行,情更濃。比方感悟“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寒,教師運用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語言渲染就是到達傳情、激情的目的。 由此,教學中教師必須從“獨奏者的角度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通過動之以情,授之以法,誘之以思,使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茅塞頓開,如魚得水,變死學為活學。 (三)展現(xiàn)“超越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在自學交流后以及教師點撥后進行一種體悟課文的過程。即第一次超越自己的過程。它不是把課文機械化地按宇、詞、句、段等進行技術化、“復雜化地裝卸與分解,而是在反復朗讀中整體感受課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