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七上第11課先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教學設計_第1頁
北師大七上第11課先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教學設計_第2頁
北師大七上第11課先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教學設計_第3頁
北師大七上第11課先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教學設計_第4頁
北師大七上第11課先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1課 先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閱讀課文內(nèi)容,要求學生能陳述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修建的時間和位置以及編鐘出土的地點,以加強時空感。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知道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李冰父子,是中國古代先民智慧和創(chuàng)造的典范。依據(jù)示意圖說出都江堰的結構及作用,初步掌握識別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提高空間想像力。由課文內(nèi)容及提供的資料,了解編鐘的由來和音區(qū)的構成,提高閱讀觀察能力。過程與方法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學會利用教科書和其他資料中所提供的歷史信息,學會自主學習;運用學習小組的討論活動,讓學生學會交流學習體會,學會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通過

2、制作都江堰、編鐘及修堰的竹籠等模型以及互評活動,使學生既鍛煉動手能力,又提高鑒賞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對都江堰與長城的討論,提醒學生注意知識的聯(lián)系與比較,逐漸培養(yǎng)學生用辨證的觀點評價事物的學習習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感知先秦時期我國人民就顯示了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高度的智慧,感受祖國文明的源遠流長,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深厚感情。認識都江堰的社會價值,從而理解人類發(fā)展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提高熱愛大自然的環(huán)保意識。了解今天大江截流的方法借鑒了李冰在江中作堰的方法,也從李冰的工程維修制度中受到啟示。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作用和編鐘的構成。難點:都江堰的結構和運作

3、。教學方法:活動法,啟發(fā)法,談話法。教學準備:布置學生分組查找資料。要求學生做都江堰等模型。教學設計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都江堰主體工程概況2、都江堰主體工程的修建3、都江堰的維修4、都江堰的作用討論:都江堰與長城哪一個工程更偉大。(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二、神奇的編鐘(讓學生發(fā)表意見)1、什么是銅鐘,什么是編鐘2、編鐘神奇在哪里板書設計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主體工程概況 2、都江堰主體工程的修建 3、都江堰的維修 4、都江堰的作用二、神奇的編鐘 1、什么是銅鐘,什么是編鐘 2、編鐘神奇在哪里教學過程設計導入中國的江河很多,自然條件各異,自古以來洪水一直困擾著人類。那么,古代人民是如

4、何面對洪水的肆虐呢?下面,我們來了解兩千多年前四川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來戰(zhàn)勝水災的!(出標題解讀都江堰)講授新課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請同學們分組將課前查找的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從第一個內(nèi)容開始依次進行。先請第一組推選你們組的代表來介紹。第一組主講人:我們組主要是查找都江堰主體工程方面的內(nèi)容,現(xiàn)在我代表我們組將本組查找、了解到的內(nèi)容跟大家交流。(注:有一人主講,其他人可補充,拿模型或指圖講)第二組引言:我們組主要查找都江堰是如何修建的這方面內(nèi)容。主講人選講邊比劃:(1)指著圖講,按寶瓶口分水魚嘴飛河堰來講(2)實物 A模型 B大竹籠第三組引言:我們組維修的這方面內(nèi)

5、容(1)維修原則6字訣:深淘灘,低作堰(2)指圖或用實物講(榪槎模型)(3)實物:榪槎(macha)+木條+竹席+粘土第四組引言:我們組主要查找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內(nèi)容包括:(1)作用:灌溉、泄洪、天府之國 (2)智慧、創(chuàng)造 (3)維修 (4)環(huán)保 (5)今天的啟示(大江截流)老師注意聽并適時補充、講解、引導。關于主體工程老師準備如下資料,適時拾缺補漏:1、什么叫“堰”擋水低壩。2、為什么要修都江堰?因為修郡江堰前岷江是一條害河,岷江中游地區(qū)東旱西澇,為了灌溉農(nóng)田,變水害為水利,所以要修這個水利工程。3、為什么叫都江堰?名稱由來:古代一些灌溉工程,常以渠首修筑的堰來命名。都江堰古名叫“ 堰”,因境

6、內(nèi)有 水江入岷江而得名。蜀漢時 堰屬都安縣,因此又叫“都安堰”,都江堰這個名稱是南宋以后才有的。堰所在的縣名先后叫導江縣、灌洲、灌縣,1988年灌縣改建制為市,以堰名為都江堰市。4、都江堰修建時間、所處位置、修建主持人、名稱的由來。時間:戰(zhàn)國時期(約前256前251年,即距今2200多年)位置: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修建主持人:李冰父子5、主體工程及各自作用:第一步,寶瓶口引水工程;第二步,分水魚嘴分水工程;第三步,飛沙堰溢流排沙工程。6、主體工程設計的巧妙。 三大工程相輔相成,共同完成自動引水分流、調節(jié)兩江流量和防洪排沙的作用,既保證了灌溉區(qū)的用水需要,又防止和減輕了洪災的威脅,成為古代世界史

7、上科學治水的偉大壯舉和一大奇觀。關于修建老師準備如下資料,適時拾缺補漏:1、為什么要修寶瓶口,遇到什么問題,是如何克服的?只要打通玉壘山,使岷江水能夠暢通流向東邊,這樣既可以減少西邊的江水的流量,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泛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qū)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區(qū),灌溉那里的良田。這是治水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玉壘山山石堅硬,民工們用鐵具鑿、挖、撬,工程進度極其緩慢。后來,一個有經(jīng)驗的老民工建議,應當在巖石上開一些溝槽,然后放上柴草,點火燃燒,巖石在柴草的燃燒下就會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實踐證明這個辦法非常有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于在玉壘山開鑿了一個20米寬、40米高、8

8、0米長的口子,因形狀很像瓶口,因此叫“寶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過寶瓶口源源不斷地流向東部旱區(qū),這樣,東部的農(nóng)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終于完成了。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室瓶口,怎樣才能讓水更多地往東流入寶瓶口呢?從而引出要修分水魚嘴。2、為什么要修分水魚嘴,怎樣在江中修堅固的堰堤,為什么分水魚嘴要有彎度?為了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發(fā)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后,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在江心修筑分水堰是一項很艱巨的工程,因為江心水高

9、涌大,水流急速,筑成的堰提要很堅固,否則隨時都會被洪水沖走。開始修筑分水堰時,他們采用往江心拋石塊的辦法,結果沒有成功。因為,拋下去的石塊,經(jīng)不住洪水的沖擊,不斷地被洪水沖走。怎么辦?岷山一帶盛產(chǎn)大竹,當?shù)厝擞弥褡由w房、編竹籠來裝東西的方法,使李冰大受啟發(fā)。他請來許多竹工,讓他們編成長3丈、寬2尺的大竹籠,再往里面裝滿鵝卵石,然后讓民工將沉重的大竹籠一個一個地沉大江底。結果大竹籠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動,穩(wěn)穩(wěn)地固定在那里,周圍再用大石頭加固,就這樣分水大提終于建成。由于大提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魚嘴的建成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順流而下;東邊稱

10、為內(nèi)江,它流入室瓶口,江水經(jīng)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灌溉網(wǎng)。從此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災難,用竹籠裝卵石來截流的辦法也沿用至今。(請大家設想,分水魚嘴修成什么形狀好呢?教師提示:設想魚嘴兩邊如果修成直的,會是什么情況;如果修成彎的,有一定弧度,又會怎么樣?減緩水流速度、使江水流向寶瓶口)都江堰工程修到這,西澇東早的問題已解決,工程似乎可以完工了,但為何還要修飛沙堰?3、為什么還要修飛沙堰,堰的高度有講究嗎?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區(qū)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wěn)定的情況,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同樣采用竹

11、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筑,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jié)水量的作用。當內(nèi)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jīng)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室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nèi)江灌溉區(qū)免遭水災;同時,由于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chǎn)生了游渦,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至此,都江堰工程基本完成。關于維修老師準備如下資料,適時拾缺補漏:1、引言。兩千多年來,隨著時光流逝,中國乃至世界上許多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有的澳沒于黃沙,有的早已廢棄。如:古巴比倫王國兩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變?yōu)樯衬帕_馬帝國的人工渠道也早已荒廢,唯有都江堰歷久不衰,永葆青春,至今仍然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灌溉農(nóng)田達上千萬畝。這在世界水

12、利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是什么原因使都江堰歷久不衰?其奧秘何在?(除了合理的位置、科學巧妙的設計和牢固的修建這些因素外,還與長期的維修是分不開的!)2、維修的原則。深淘灘,低作堰。3、是如何維修的?(1)用淘河床挖出的砂石培高、加固堤岸,一舉兩得。(好聰明!) (2)寶瓶口的沙不能淘得過深也不能太淺。(3)每年維修時,要砌好分水魚嘴因這里易被江水沖損。4、維修都江堰的具體做法。為了充分發(fā)揮都江堰的功效,保障都江堰工程的質量,李冰還建立了維修制度。每年進行維修,以除掉江中淤積的泥沙,對工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損壞部分進行修筑。時間選擇在每年的10月底霜降時節(jié)進行維修,因為這時岷江的流水量最小,最容易控制。李

13、冰就抓住這一時期,組織民工進行搶修。首先在魚嘴西側用一種稱為“榪槎”的截流裝置,將外江水截流,使江水全部注入內(nèi)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里淤積的泥沙?!皹q槎”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臨時性截流裝置,是由三根大木樁用竹索綁成的三腳架,中設平臺,平臺上用竹籠裝卵石壓穩(wěn)。把適當數(shù)量的“榪槎”橫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橫、豎木頭,國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擋住水流,不致滲漏。一般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維修完畢。這時再把“榪槎”移到內(nèi)江,讓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內(nèi)江河床,進行平水槽和飛沙堰的維修工程。在維修過程中,李冰還總結了維修的實踐經(jīng)驗,提出了維修的六字口訣,這就是“深淘灘,低做堰”。意思是說在

14、淘挖淤積在江底的泥沙時要盡量淘深些,以免河谷比較淺,流水量太小,難以滿足灌溉的需要;而修筑飛沙堰時,堰頂則盡量要修筑得低一些,以便在洪水季節(jié)能夠泄出比較多的水量,保證在玉壘山東岸的成都平原不出現(xiàn)洪水災難,使人民免除水患,邊上安定的生活。關于作用老師準備如下資料,適時拾缺補漏:1、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造福了當?shù)氐娜嗣瘛?、22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類,至今可灌溉土地千萬畝,發(fā)揮了巨大的社會價值,成為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效益最好、歷史最久的水利工程。所以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在2000年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古代文化遺產(chǎn)”名錄。3、都江堰地點選擇恰當,工程布局合

15、理,配套嚴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個系統(tǒng)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當時條件那么艱苦,而人們還能造出規(guī)模這么大、效益這么好的工程,真?zhèn)ゴ?!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重在疏導,體現(xiàn)了古代先民戰(zhàn)勝自然、讓自然為人類服務的能力。我們充分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創(chuàng)造力。4、從都江堰化水害為水利,我們應該明白人類發(fā)展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善待大自然,愛護大自然。如果人類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護,最終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我們要樹立環(huán)保意識,盡自己的一分力,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去保護大自然,讓大自然為人類造福。小結各組的發(fā)言老師:同學們查找了解到的內(nèi)容很豐富也相當完整,真不錯!老師將

16、同學們的介紹進行小結。(電腦出示:修前寶瓶口分水魚嘴飛沙堰全景等圖)評價各組表現(xiàn)原則:內(nèi)容、科學、全面、表達、合作、風度。辯論老師:由于都江堰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巧妙,不僅使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引以為榮,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贊賞,許多外賓參觀了都江堰后情不自禁地說:都江堰是中華民族勤奮智慧的象征,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這樣偉大的水利工程,不愧為文明古國!江澤民、李鵬對都江堰也給了很高的評價。(電腦出示江澤民、李鵬的評價)秦國及后來的秦朝有三大工程:都江堰、長城、靈渠。我們知道,長城也是很偉大的,那么,都江堰與長城相比到底哪個更偉大?請同學們議論一下,并推選出代表來發(fā)言。請注意:回答的同學要求先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再說明理由。(學生討論略)老師:同學們討論很熱烈,老師認為兩種觀點都有道理,老師認為都江堰偉大,長城也很偉大,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定論。大家激烈的討論,說明了兩者各有千秋,兩者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更說明了我國先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的創(chuàng)造力!我國先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除了在都江堰和長城上體現(xiàn)出來外,在音樂方面也可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請大家欣賞音樂。(出音樂金楚雄風)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出編鐘及題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