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_第1頁
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_第2頁
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_第3頁
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_第4頁
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2年第4期延安教育學院學報NO1412002總第38期Journal of Yanan Co llege of Educati on SUM NO138K 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董佩佩(寧波教育學院英語系浙江寧波315010摘要克拉申在第二語言習得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語言學家的普遍關注。雖然他的理論中的個別部分有極端化的一面,但他所強調的關于習得,輸入語,降低情感過濾的思想對我國的外語教學仍有指導意義。我國的外語教學工作者應根據實際情況,更深入地探索外語教學的途徑,以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關鍵詞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外語教學中圖分類號H31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

2、01(200204004205從20世紀六十年代起,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對兒童自然地毫不費力地習得語言越來越感興趣。同時由于第二語言和外語教學的需要,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迅速發(fā)展。八十年代以后,第二語言習得研究所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大,所探討的問題日趨深化。迄今為止,國外的研究者們提出的二語習得理論至少有40余種(L arsen F rec m an,1991,其中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D.K rashen提出的監(jiān)控理論是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最全面、最可接受的一種理論”(Rod E llis,1986。但K rashen的理論始終是外語理論界和教學界關注和爭論的中心。在我國,許多前輩與專家也作了認

3、真的研究,對此也是褒貶皆有。筆者只是想根據我國外語教學的實際,對K 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是否適合我國的外語教學談一點看法。一、K rashen和他的二語習得理論Stephen D,K rashen是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語言系教授。從七十年代中期以來,他一直從事語言習得理論方面的研究。二十多年來,克拉申發(fā)表的論文達九十多篇,出版的著作有八部之多。其主要論文大多發(fā)表在A pp lied L inguistics,T ESOL Q uarterly, L anguage learning,EL T,T he M odern L anguage等雜志上。1981年到1983年,珀蓋蒙出版社陸續(xù)出

4、版了克拉申的三部重要著作,第一部是第二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學習(Second L anguage A cquisiti on and Second L anguage L earning,首次系統(tǒng)而全面地闡述了關于成人第二語言習得的監(jiān)控理論,曾榮獲美國現代語言協(xié)會授予的1981年米爾登伯格獎(M ildenbergerM odel。第二部第二語言習得的原則與實踐(P rinci p les and P ractice in Second L anguage A cquisiti on,1982,主要探索了他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對第二語言教學的應用,進一步完善了其理論。第三部是與加利福尼亞愛爾溫加州

5、大學的荷蘭語、西班牙語教師泰勒(T racy D,T errel合作出版的以克拉申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法專著自然教學途徑(T he N atural A pp roach,1983。同年,牛津大學出版社還出版了克拉申與杜萊(D ulay、伯爾特(Burt合作的第二語言(L anguage Tw o。1985年,克拉申的一部最主要的理論專著輸入假設問題與含義收稿日期20020802作者簡介董佩佩(1954,女,寧波教育學院英語系講師。(Input H ypo thesis :Issues andI mp licati on 由L ongm an 出版社出版??死甑恼撐募皩W術專著曾在美國和國際學術組

6、織上四次獲得嘉獎。正如克拉申自己指出的那樣:“任何科學理論都是由一系列的假設組成的?!弊鳛槔碚撜Z言學的一部分,克拉申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由五個假設組成:11習得與學習區(qū)分假設(T he A cquisiti on -L earning D istincti on H ypo thesis 這是克拉申理論的出發(fā)點,是五個假設中最基本的假設。在這個假設中,克拉申將我們平時所說的“學習”概念一分為二,即“習得”(acquisiti on 與“學習”(learning 。在P rinci p le &P ractice in SecondL anguage A cquisiton 一書中,他提出

7、:“L anguage acquisiti on is a subconsci ous p rocess T he result of language acquisiti on ,acquited competence ,is also subconsci ous.O ther w ays of describing acquisiti on include i m p licit learning ,info r m al learning ,andnatural learning .In non -technical language ,acquisiti on is p icking

8、-up a language .”可見,克拉申的“習得”就是這種“下意識的,非正式的,自然的,甚至是拾遺式的語言學習過程?!蹦敲词裁词恰皩W習”呢?克拉申是這樣說的?!癢 ew illusetheter m learninghencefo rthtoreferconsci ous know 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 .know ing the rules ,being aw are of them ,and being able to talk about them .In non -technical ter m s ,learning isknow ing abo

9、ut a language,know n to mo st peop le as gramm ar o r rules.Som e synonym s include fo r m al know lede of a language ,o r exp licit learning .”在這里克拉申將“學習”與“習得”形成鮮明的對照?!皩W習”是指“有意識地,正式地,明確地學習語言的規(guī)則,即:語法?!备鶕睦碚?“習得”與“學習”是成人學會第二語言的兩條途徑。一是下意識地自然吸收,類似幼兒學母語,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語言。這個過程就是“語言習得”。另一條途徑即是通過有意識地學習,理解運用語言規(guī)則

10、,這也就是“語言學習”。在克拉申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兒童才具備自然吸收語言的能力。在過了“關鍵期”(critical peri od 之后,人們只能依靠自覺地學習,才能掌握第二語言。而克氏的理論卻提出:成年人仍然具有自然吸收語言的能力。要掌握一門第二語言,主要靠習得。學習可以獲得知識,而知識只對運用語言起監(jiān)測作用。21自然順序假設(T he N atural O rderH ypo thesis 克拉申在總結美國第二語言教學的經驗時發(fā)現:不管學習的第一語言(母語是什么,不管他們的文化背景多么不同,但他們掌握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語法的一般順序是大致相同的。即有些語法結構習得較早,有的語法結構習得

11、較晚。比如:英語中進行式“V +ing ”形式總是后被習得,而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加“S ”形式總是被習得??死暧孟卤碚f明了該順序(K rashen 1982:規(guī)則的過去式第三人稱單數S 所有格S助動詞(進行式,如He is going 冠詞(a,the 不規(guī)則的過去式ing 進行式名詞復數連系動詞(to be 這種自然順序是克拉申通過分析第二語言習得的實驗研究而得出來的,它啟示我們要按一定的客觀順序教學。31監(jiān)控假設(T he M onito r H ypo thesis 從區(qū)別語言習得與語言學習出發(fā),此假設認為只有“習得”才能引導學生“開始”用第二語言來表達,只有靠習得才能培養(yǎng)起語感(so

12、m eth ing sounds righ tand feels righ t ,才能流利地,順暢地運用“目的語”(the target language 進行交際。而語言學習只起監(jiān)控作用(monito r 用學會的語法規(guī)則來檢查語言的準確性。這種監(jiān)控可以發(fā)生在寫或說的之前或之后。如下圖所示:這一假設告訴我們:當學生用已習得的語言講話或寫作時,學習的知識可以是對說話或寫作形式上的修正。并且只有習得者既有充裕的時間且思想轉向語言形式,又知道有合適的規(guī)則,監(jiān)控才能產生。41輸入假設(T he Input H ypo thesis 這是怎樣習得的假設,在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中處于重要位置??死暝诙?/p>

13、本論著中強調“輸入”的重要性,因為它回答了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怎樣才能習得一種語言。在P rinci p le and P ractice inSecond L anguage A cquisiti on一書中,克拉申提出:“T he input hypo thesis runs counter to our usual pedagogical app roach in second and fo reign language teach ing.A s H atch has po inted out.our assump ti on has been that w e first le

14、arn structures,then p ractise using them in comm unicati on.and th is is how fluency develop s.T he input hypo thesis says the oppo site.It says w e acquire bygo ing fo r m eaningfirst and as a result,w e acquire structure!”在the Input H ypo thesis 一書中,他進一步闡述了這一觀點,如:“hum ans acquire language in only

15、one w ayby understanding m essage,o r by receiving comperhensible input.”在輸入假設中,克拉申一再強調的comp rehens 2ible input是指稍微高出學生現有水平的大量反復出現的輸入內容。例如:將學生現有的水平定為i,那么教學中所提供的語言輸入就是i+1(1是不定數,指稍多于學生可以接受的數量。輸入材料的深淺,以學生能夠理解為度。這種可理解的輸入應象母親向小孩所提供的語言。這種深淺的語言,學生很容易理解,理解了就能習得。51情感過濾假設(T he A ffective F ilter H ypo thesis這

16、是關于不同情感與非母語習得關系的假設。情感過濾概念是D ulay和Burt在1977年提出的??耸蠐苏J為:雖然情感對習得機制并無影響,但情感因素起著阻礙或促進輸入傳到大腦語言習得器官的作用??死臧亚楦幸蛩胤秩?動力:動力大的學生習得更多;自信心:自信心強的人習得更多;焦慮程度:焦慮程度低有利于第二語言習得。由于成人情感過濾能力強于兒童,故輸入效果低于兒童。因此,要創(chuàng)造一種情感過濾程度低的環(huán)境,以排除心理障礙,降低情感過濾程度,作為輸入的前提和輸入效果的保證。綜合上述,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可概括為如下兩點:(1習得比學習更重要。(2為了能夠習得語言,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所提供的語言輸入

17、應該超出學習者的現有水平。其次,心理障礙應該小些,以便使輸入易于吸收。二、對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評價與看法克拉申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在歐美的語言教學界已得到普遍的承認與運用。在美國的成人學校對移民學生的第二語言教學中,這一理論的運用使教學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許多大學里的應用語言學,特別是外語教學法專業(yè),如T ESL或T ESOL領域,克拉申的這一理論已成為必修課題。許多語言學家對克拉申的理論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如Innovative A pp roaches一書的編者RobertW.B lair博士在介紹克拉申的論文T helry V ersus P ractice in L anguage T

18、raining的引言中寫道:“斯蒂文克拉申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里是位很受尊敬的學者。他著述甚多,且觀點簡明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論述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一篇題為語法檢測模式的論文中,他明確地提出學知與習得之區(qū)別。這為我們提供了理解區(qū)分新舊語言教學法的一把鑰匙?!奔又荽髮W的H anson Sm ith教授在談到克氏的二語習得理論時說:“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 on so far.Stephen K rashen is the N um ber O ne autho rity.”當然也有不少學者對K rashen的理論提出了不同看法。在

19、Beyond the M onito r M odel(1994這本書中就收集了十六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有影響的專家學者的論文,從不同角度對克氏的監(jiān)控理論進行了討論,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Kevin Gragg,Rod E llis,T eresnp ica.W illiam L ittlew o rd等。書中大部分論文的基調是“批判性”的。有的從理論基礎討論克拉申的模式:有的審視和探討了克拉申的基本假設:有的討論了克拉申理論對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實踐的影響;有的對二語習得是否需要一種整體的全面的理論提出質疑。對于這一現象,筆者認為,這是國內外學者在對二語習得三十余年的研究中,逐步走向理性,走向

20、成熟的表現。這對發(fā)展與完善二語習得理論,指導教學實踐都將起到很好的作用。三、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那么,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對我國的外語教學的影響又是如何呢?從八十年代克氏的理論引入我國以來,使我國的外語教學界打破了傳統(tǒng)的僵局。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要目標的交際教學法在我國中學、高校大面積地運用,實際上也是受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影響。因為這種交際教學法與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有著緊密的關系。通過交際進行語言教學,讓學生體驗真實情景下的語言交流。它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法只針對孤立的詞組和句型進行反復的機械操作,增強了趣味性和文化背景的知識性,豐富了課堂中的學生活動。但使用交際法的十幾年來,我

21、國外語教學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費時較多,收獲較少”已成為我國外語教學的真實寫照。面對現狀,人們冷靜地進行反思,分析我國外語教學成功的歷史與經驗以及失敗教訓,尤其對二語習得理論是否適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作了認真的思考,對有些問題基本已得到了共識。11是二語習得還是外語學習第二語言這個名稱出現以后,影響了許多非英語本族語的人對英語的看法。二十多年來,第二語言一詞在各類文獻中的使用頻率不斷增大,大有取代“外語”的趨勢。但事實上,第二語言與外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西方學者所說的第二語言指在母語以外,在官方、商業(yè)及社會中廣泛應用著的語言。在世界上,第二語言主要有這幾種模式。首先是移民模式,如一個中國人移居

22、美國,再講漢語就無法與人交流,因此必須學習英語。這時英語就是他的第二語言。其次是新加坡模式。多數新加坡人的母語是華語(即漢語或普通話,或為方言。而英語在該國是官方語言。因此,對新加坡人來說,英語是他們的第二語言。而外語作為一個語言學術語,是指母語以外,只在學校里學習而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很少有交際用途的語言。比如在中國學習英語,基本上靠在課堂里學習,平時用于交際的機會很少。因此對我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是外語。外語與第二語言雖然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兩者卻存在著明顯的差別。(1語言環(huán)境不同,第二語言學習者有廣泛的語言環(huán)境。由于是在目的語的環(huán)境里學習和生活,與周圍人的接觸給學習者提供了充足的語言環(huán)境。

23、所學語言不僅輸入量大,而且自然真實。同時,由于目的語是當地的官方語言,電視、廣播、報紙等宣傳媒體中使用的也是他所學習的語言,這種真實環(huán)境的熏陶和“浸染”使學習能逐漸地,無意識地習得目的語。而外語學習卻沒有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2語言輸入量不同。由于第二語言學習者成天都是沉浸在所學語言的環(huán)境中,因此語言的輸入量十分充足。而外語教學通常是在課堂里進行,主要依靠教師與教材的輸入。再加上外語課時不足,因此語言輸入量非常有限。(3學習動機不同。在第二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中,語言學習者為了生存,往往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明顯的綜合性學習動機。而外語學習的情況則不同。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絕大多數人是為了應付升學、高考或獲

24、取文憑,帶有明顯的工具性學習動機。(4認知基礎不同。由于第二語言、外語與母語之間的關系不同,母語對另一語言的影響也不同。在歐美國家,由于學習者所學的第二語言多數是與其母語有著同源關系的語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語言特征使得他們學習中的“正遷移”遠遠超過“負遷移”。而漢語與英語屬于不同語系,文化傳統(tǒng)、思維形式、語言特征與目的語根本不同,因此中國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母語的“負遷移”大大超過“正遷移”。(5獲得語言交際能力不同。第二語言學習者由于生活在該語言社團之中,往往能達到與本族語言相似的程度。而外語學習者卻很難達到這種程度。綜合上述,筆者認為我國的外語學習與西方的第二語言學習有著完全不同的特

25、點。中國的外語教學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我國的外語教學界必須從我國外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對國外的教學理論,尤其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采取謹慎的態(tài)度。在吸收和借鑒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特殊性,從而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體系和切實有效的方法。21努力探討我國外語課堂教學的方法與規(guī)律在我國的環(huán)境里學習外語最普遍的場所是課堂。在課堂里是否能學好外語呢?L ong(1983曾指出:經過研究認為,無論學習環(huán)境優(yōu)越還是差劣,無論是以綜合測試還是以分項測試來衡量學習的效果,正規(guī)的教學對成年人及兒童、初學者及其它層次的學習者都是十分有益的。K rashen(1982等人的研究結論也是:對于成年人學

26、習外語而言,正式的學習比在大街上學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從我國外語教學的歷史來看,成功的外語人才主要是通過課堂培養(yǎng)出來的。要改變我國外語教學目前這種“費時低效”的現象,重點應探討課堂外語教學的方法與規(guī)律。(1提高輸入的數量與質量根據克拉申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是導致語言習得的關鍵。也就是說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從目前的語言水平i,通過包括“i+ 1”的語言輸入,才能達到“i+1”的水平。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能否做到向學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是關系到外語教學成敗的關鍵。要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還必須在增加語言輸入量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學中,除了充分

27、利用課內教學的時間外,我們還應大量增加學生課外聽和讀的數量,讓學生堅持每天3060分鐘的課外聽和讀,聽讀那些有吸引力的材料。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層次較高的學生,除教材外,還可以從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的文章中增加語言的輸入量。另外,在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的同時,我們還應注意提高輸入的質量。克拉申在1982年還曾提出:對于新的語言材料輸入,有兩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并吸收。一是教師采用簡明易懂的方法進行輸入,一是學生充分地利用上下文。他認為一個好的語言教師,無論學生目的語的能力如何,他都能使輸入的材料為學生所理解(趙小沛2001。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

28、水平,調控語言輸入的難度,提供適量的語言信息和語言知識,如語法知識、文化背景等。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充分利用他們本身已具有的語言能力,有效地推導有關聯的意義,達到正確地理解。(2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外語教學的重心幾乎全部都放在了教師“如何教”的問題上。人們普遍認為,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因此,一談起外語教學的成敗就自然地將其全部原因歸結為教學法問題。外語教學中重“教”輕“學”的傾向,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認知心理學的出現,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在學習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學習者本人心理的內在發(fā)展和他們的心智能力,而不是象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所主張的那樣是客觀刺激和強化的作用。根據教育學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大力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英語作為工具獲取信息的實用性,對學生加強學習動機教育,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同時要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及時對學生的進步鼓勵,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