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高中教學論文 論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教學中_第1頁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高中教學論文 論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教學中_第2頁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高中教學論文 論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教學中_第3頁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高中教學論文 論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教學中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摘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多元化思潮不斷沖擊和影響著當代青少年學生;他們在心理上也在不斷地接受著方方面面的壓力和挑戰(zhàn)。他們能否健康成長,尤其是在心理上能否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fā)展和壯大。作為當代青年教師應在這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歷史,作為其學科的特點,在這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我們應結合當前實際,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好教材,積極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而服務。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歷史教學 滲透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就業(yè)壓力的不斷增大、家長期望值的逐步提高,當代中學生在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承

2、受著比以往更大的心理壓力,由此產生了諸如自負、偏執(zhí)、依賴、逆反、抑郁、冷漠等等種種錯綜復雜的心理問題。近年來中學生傷人與自傷的惡性事件屢見報端,這都不同程度地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因此,加強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目前,在學校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相對還比較薄弱的情況下,各門學科在實際教學中有機滲透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意義重大。作為當代中學青年歷史教師,對自己就應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歷史教材和課堂教學實踐中豐富的資源,有機滲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利用歷史學科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行為是心理的動機,學生有什么樣的行為取決于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以心理素質教育是學生心理健康教

3、育的前提和基礎。1、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階段,他們也在規(guī)劃著自己的未來。此時,最需要認同效法的對象,來鼓勵他們建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堅持為理想奮斗的勇氣。歷史課中歷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感化學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歷史名人為典范,如鄧世昌以不屈之精神抗擊日本;孫中山以不懈之毅力引領中國民主革命;周恩來以無窮的個人魅力帶領新中國走向世界舞臺;蘇格拉底以不朽的哲學智慧啟迪人類;馬克思以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開辟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找出自己內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對象,就能激發(fā)起中學生“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壯志,點燃學生立志的熱誠,建立堅定的信心。2、培養(yǎng)

4、學生競爭意識。歷史與現實有著密切的聯系,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延續(xù),是正在譜寫著的歷史。歷史又是由一個個的歷史事件組成,這些細小的歷史事件告訴人們,社會上沒有和風細雨輕歌曼舞的競爭。中國古代有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隨著時代的進步,競爭越發(fā)激烈。每個學生都要學會適應客觀環(huán)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進一步提高生命的質量。3、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提高學生受挫折力。當代中學生一般在長輩幾乎過度精心的呵護下成長,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當學習中碰到困難時,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就表現為悲觀、失望,甚至退縮,意志崩潰。歷史告訴我們,現實是殘酷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擁有頑強的

5、意志才能順利地走過人生中的磨難與坎坷。牛頓、愛迪生、拿破侖、林肯等克服重重困難、種種不足,正是憑著頑強的意志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一部中國近代史浸潤了辛酸血淚,寫滿了挫折、艱難,當然更顯現了挫折中的抗爭,記錄了剛性的中華民族精神。如鴉片戰(zhàn)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失敗,南京、馬關、辛丑等喪權辱國的條約的簽訂,無不使民族遭受空前災難。但中國人民并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發(fā)憤圖強,奮勇前進。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真正從具體的事例中汲取到自己所缺少的東西。4、培養(yǎng)學生包容心態(tài)和開放意識。 “一個不學歷史的人,他的經驗來自于自己的經歷、見聞;一個學歷史的人,他的經驗除來自于自己的經歷、見聞外,也從人類幾千年

6、的歷史中吸取經驗”。學習歷史,對學生總結人生經驗,把握自己的人生,十分重要。它能打破學生原本相對狹窄的認知體系,拓寬視野,為某些自我封閉的學生打開心扉提供內在動力。尚書云:“有容,德乃大”。周易曰:“君子以厚德載物”。論語說得更明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負荊請罪等歷史典故告訴我們要有包容之心,不要把戰(zhàn)勝對手當成成功的標志,其實真正的制勝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敵為友。通過這樣的歷史課堂教學,有機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在思想深處構建包容之心態(tài)、開始走出開放、接納的第一步。二、利用多樣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素質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素質,最重要的是

7、把歷史教學中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認同,進而讓學生把歷史事件中抽象的道理內化成自身的觀點或行為。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對學生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日臻完備,歷史教學資料也越來越多。在教學中,應當廣泛利用這些設備和資源,讓歷史“重演”,使學生體驗到更多的感性認識,產生感情的共鳴,以至“觀史如身在其中”。 在講美蘇爭鋒和當代國際局勢變化時,為使歷史知識更貼近生活,融入學生生活,可以給學生播放大國崛起之大道行思,讓學生討論中國在當今世界局勢中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zhàn)?從而激發(fā)學生參

8、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和主動性。在課堂上多開展討論、合作、探究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討論中加強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合作,在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學會與別人和睦相處,從而改善人際關系。在講抗日戰(zhàn)爭時,為了使學生更深刻認識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給學生播放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視頻,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我們如何對待這段歷史?還有諸如對斯大林模式的評價、對羅斯福新政與中國當代的改革開放進行比較等進行探究。在課外,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點燃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熱情,消除厭學情緒。如可以開展“課前三分鐘說史”(說與當堂歷史課內容相關的史實或故事)、課下交流“歷史上的今天”、思考“給本課添加附標題”、嘗試“給家長講歷史

9、”、觀看辯論課、演講比賽課、歷史劇表演課等活動,效果都非常理想。既提高了學生的學史興趣,又加強了同學間的交流、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密切了相互間的情感。還可以帶領同學參觀當地的烈士陵園,讓學生走進歷史遺跡、名人故居等“歷史”場所增加直觀認識,去切身感悟歷史,這對當今大部分在鋼筋水泥修筑的高樓大廈中成長起來學生來說,都會有更深切的體會。同時、適時、適當地展開歷史活動課,可以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身心上的愉悅感。三、教師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如今絕大部

10、分歷史教師由于受到自身專業(yè)的熏陶,已練就了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有自己豐富的個性,鮮明的風格,愛崗敬業(yè),默默奉獻。但由于歷史學科在中學階段長期以來是一門“小科”,于是歷史教師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們既要容忍他人的一些偏見,又要承受激烈競爭帶來的各種壓力,長期以來,他們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而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否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只有教師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所以在當今歷史性轉變時期,歷史教師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性格開朗,樂觀,有朝氣;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對挑戰(zhàn),面對困難和挫折,做生活的強者。此外,教師也要塑造良好的講臺形象。儀表樸實大方、莊重文雅;教風扎實嚴謹、一絲不茍;語言準確精煉、富有感情;板書條理清晰、工整優(yōu)美等。通過這些良好的形象可以折射教師巨大的感染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人格力量,使學生從教師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從而給學生以正確的導向??傊鳛闅v史教師應積極地利用歷史學科的特有優(yōu)勢和潛能,充分彰顯歷史教師的人格魅力,在進行成才教育的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