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原典導讀(3)_第1頁
《老子》原典導讀(3)_第2頁
《老子》原典導讀(3)_第3頁
《老子》原典導讀(3)_第4頁
《老子》原典導讀(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1 1):): 上德不德(通“得”,“不德”即不持其得),是以有德(“有德”即擁有) ;下德不失德(“不失德”即執(zhí)著其得),是以無德(“無德”即最終失去)。 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2 2):):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以為”即無心而為、自然而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有以為”即有心講無為,執(zhí)著于無為)。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3 3):):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仁是出于內(nèi)在的仁愛好惡之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義是出于宜或不宜的判斷)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伸出手臂)而扔(扔:強拉)之。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4 4):):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

2、禮。夫禮者,忠信之?。ㄋp),而亂之首。 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5 5):): 前識(指先知先識,)者,道之華(表面現(xiàn)象),而愚(愚昧)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立身敦厚),不居其??;處其實(立身篤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要點:第三十八章要點:1、“道”和“德”是老子一書的兩個重要概念。第一章,老子著重講“道”,本章著重講“德”,后人據(jù)此把第一至三十七章稱為“道經(jīng)”,把三十八至最后一章稱為“德經(jīng)”,合稱道德經(jīng)。2、“道”是全,“德”是偏,“上德”的特性是不執(zhí)于偏,但和“道”的全比,它仍只是“道”的一個方面。3、“道之華、愚之始”的“華”和“始”并非不好,但它們都只是“道”之表

3、,不是“道”之本。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二章(1 1):): 道生(化生)一,一生二(陰、陽),二生三(陰陽相合而成的和諧狀態(tài)),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背陰向陽,此指萬物中所蘊含的陰陽之氣),沖氣(陰陽之氣互相激蕩交融)以為和。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二章(2 2):):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不善),而王公以自稱。故物(也指人)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二章(3 3):): 強梁者(強悍勇敢者)不得其死(不得自然而死)。吾將以為教父(始)。 第四十二章要點:第四十二章要點:1、道是萬物之始,并與萬物合一。陰陽不獨立于萬物之外。2、“益之而損”如“揠苗助長”。

4、常人重“益”,以為可以通過“益”來增加幸福;老子重“損”,希望通過減少欲望、減少痛苦來增加幸福,無痛苦即幸福。3、“損”是要減少違反自然的人為。 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四章(1 1):): 名(名譽、名聲)與身(身體)孰親(珍愛)?身與貨(財貨)孰多(重要)?得(名利財貨)與亡(喪失自我)孰?。ㄊ棺约簯n慮)? 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四章(2 2):): 甚愛必大費(勞心費神);多藏必厚亡(損失更多)。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危險),可以長久。 第四十四章要點:第四十四章要點:1、老子拿名利、財貨來與身體(自我)對比,強調(diào)后者的重要性?!拔摇笔遣豢梢杂妹?、財貨來替代的,而“達官貴人”、“百萬富翁”是可

5、以替代的。2、“重生”重的是個體的生命和價值?!拔摇钡膯适怯捎诓恢?、不知止。 第四十七章第四十七章 : 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窗戶),見天道(自然之道)。其出彌(越)遠,其知彌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第四十七章第四十七章 要點:要點: 老子認為,道是最自然、最質(zhì)樸的。對于道的體悟,可以在自己的內(nèi)心來實現(xiàn)。出戶和窺牖,都意味著欲望和知識的增加,而這些恰恰妨礙了對道的認識。 第四十八章第四十八章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治理)天下者常以無事(清靜無為),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八章第四十八章 要點:要點:1、此章講“

6、為學”的弊端和“為道”的好處?!耙妗眲t盈、則滿,滿則虧、則不得?!皳p”是減損自己的欲望,從治理國家的角度,則是減少政令。2、人如果不減損自己的欲望,就會和各種人事發(fā)生沖突,最后導致禍害和災難。3、損比益更需要人戰(zhàn)勝自我的勇氣。 第五十章(第五十章(1 1):): 出生(出世為生)、入死(入地為死)。生之徒(壽終正寢者)十有三;死之徒(夭死者)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自己走向死路者),亦十有三。 第五十章(第五十章(2 2):):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對于自己的生命奉養(yǎng)過厚)。蓋聞善攝生(養(yǎng)生)者,陸行不遇兕(犀牛)虎,入軍不被(遭受)甲兵(兵器);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

7、刃。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沒有進入死亡之地)。 第五十章要點:第五十章要點:1、此章通過生死講無為。2、生命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過于奉養(yǎng)自己,追求長生,可能是適得其反。3、“善攝生者”并非真的是虎犀不傷,刀槍不入,而是說他們?nèi)犴槨⒉粡姾?,生活中遠離危險之地,自然無為地生活。 第五十八章(第五十八章(1 1):): 其政悶悶(昏昧,含有寬厚之意),其民淳淳(質(zhì)樸);其政察察(明察繁細),其民缺缺(奸詐狡猾)。 第五十八章(第五十八章(2 2):): 禍兮,福之所倚(靠近);福兮,禍之所伏(潛伏)。孰知其極(邊界)?其無正(準則)也。正(正常)復為奇(反常),善復為妖(惡)。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

8、十八章(第五十八章(3 3):): 是以圣人方(方正)而不割(傷害人),廉(有棱角、銳利)而不劌(gu刺傷) ,直而不肆(放肆),光(光亮)而不耀(不耀眼)。 第五十八章要點:第五十八章要點:1、物極則反是老子的一個基本思想。沒有純粹的福、也沒有純粹的禍。2、企圖辨識福禍、正奇、善妖的邊界而避免禍、奇、妖,從長遠和整體上看是無益的,徒勞的。3、方、廉、直、光和不割、不劌、不肆、不耀,體現(xiàn)了老子辯證做人、做事的思想;既不要無原則,也不要咄咄逼人。第六十章: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小魚)。 以道蒞(l治理)天下,其鬼不神(靈驗)。非其鬼不神,其神(神靈)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

9、兩不相傷(指鬼神和圣人都不擾亂和傷害百姓),故德交歸焉。本章要點:本章要點: 烹小魚不能過多翻動,否則小魚會爛;治理國家同理。 第六十四章(第六十四章(1 1):): 其安(安穩(wěn))易持(保持),其未兆(變化未顯露)易謀(謀劃)。其脆(脆弱)易判(分化),其微(微?。┮咨?消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細小的萌芽);九層之臺,起于累(堆積)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四章(第六十四章(2 2):): 民之從事,常于幾(幾乎、接近)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六十四章要點:第六十四章要點: 強調(diào)凡事都是從“小”開始,要慎始,更要慎終。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妄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不以求生之厚為務),是賢(好)于貴生。 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七章 :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