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06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安徽卷)語文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 1至4頁,第n卷5 至頁。全卷滿分15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鐘??忌⒁馐马棧?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guī)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座位號、姓名,并認真核對答題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中“座位號、姓名、科類”與本人座位號、姓名、科類是否一致。2 .答第I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3 .答第n卷時,必須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結(jié)束,監(jiān)考員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
2、并收回。第I卷(選擇題,共 30分)(12 分,每小題 3 分 )1.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知往鑒今坐收漁人之利真知灼見迅雷不及掩耳捫心自問恭敬不如從命曲意逢迎畢其攻于一役A.養(yǎng)分舶來品憑心而論 B.渲泄擦邊球斷章取義 C.家具座上客明槍暗箭 D.簡煉侃大山披星戴月2.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茿 那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出版后, 受到中小學生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一時洛陽紙貴8 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利是不容分說的, 千里之外的問候, 只要一個短信瞬間就能完成。C.假以時日,我們可以巧立名目,開發(fā)大批新穎別致的旅游項目,為景區(qū)再添光彩。D.學習了他的先進事跡后,我們每一個青年都
3、應該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這項基金,是對公益林管理者發(fā)生的管理、撫育、保護和營造等支出給予一定補助 的專項資金。8 六年間, 我國航天技術(shù)完成了從單艙到三艙, 從無人到有人, 從“一人一天”到 “兩人五天”的進步。C.目前,我市已做出規(guī)劃,通過優(yōu)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務,多方引進資金,開拓經(jīng)濟 發(fā)展的新途徑。D.那些在各條戰(zhàn)線上以積極進取、不折不撓對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們尊敬和學習的對象。4. 在下面兩種情境下,用語最得體的一組是情境1 某同學的發(fā)言超時了,你作為主持人,需要終止他的發(fā)言。情境2 某同學正在發(fā)言,你作為主持人,需要插話,想打斷他。A.
4、對不起,已經(jīng)超時了。你停一下,我來說兩句。B.對不起,已經(jīng)超時了。不好意思,我打斷一下。C.已經(jīng)超時了,對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斷一下。D.已經(jīng)超時了,對不起。你停一下,我來說兩句。二、 ( 9 分,每小題 3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57題。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之一就是,在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問題上,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而西方文化則強調(diào),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中國文化的這種特色, 有時通過“天人合一”的命題表述出來。中國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對把天與人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而主張?zhí)烊藚f(xié)調(diào)、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問題,就其理論實質(zhì)而言, 是關(guān)于人與
5、自然的統(tǒng)一問題,或者說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統(tǒng)一問題。應當承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內(nèi)容十分復雜,其中既有正確的觀點,也有錯誤的觀點,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從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對民族文化的推進作用和深遠影響看, 我們應當大膽肯定。中國古代思想家關(guān)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最基本的涵義,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統(tǒng)一,關(guān)注人類行為與自然界的協(xié)調(diào)問題。 從這個意思上說,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價值的。恩格斯對自然和精神的統(tǒng)一問題,有過一系列精辟的論述。他說:“我們一天天地學會更加正確地理解自然規(guī)律, 學會認識我們對于自然界的慣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較近或比 較遠的影響。”他還說:“自然界
6、和精神是統(tǒng)一的。自然界不能是無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維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律,只要它們被正確地認識,必然是互相一致的?!倍鞲袼沟倪@些論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統(tǒng)一問題的豐富內(nèi)涵。根據(jù)恩格斯的這些論述,考察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難看出,這種思想有著深刻的合理性。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 人的行為與自然的協(xié)調(diào), 道德理性與 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于主客體之間、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guī)律之間關(guān)系的辯證思考。根據(jù)這種思想,人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 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 然、征服自然、破壞自然,而只能在順從自然規(guī)律的條件下去利用自然、調(diào)整自然,使
7、之更 符合人類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萬物都能生長發(fā)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會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認識、可以為我所用的客觀對象。這種思想長期實踐的結(jié)果,是達到自然界與人的統(tǒng)一,人的精神、行為與外在自然的統(tǒng)一,自我身心平衡與自然環(huán)境平衡的統(tǒng)一,以及由于這些統(tǒng)一而達到的天道與人道的統(tǒng)一,從而實現(xiàn)完滿和諧的精神追求。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對于解決當今世界由于工業(yè)化和無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帶來的自然環(huán)境被 污染、生態(tài)平衡遭破壞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對于我們今天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xiàn) 代化建設(shè),更有著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現(xiàn)實意義。(選自張岱年等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有刪改)5.下列關(guān)于“天人合一思想
8、”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它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與自然關(guān)系后形成的共識。B.它具有民族色彩鮮明、內(nèi)涵豐富深刻而內(nèi)容十分復雜的特點。 C.它已解決了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相統(tǒng)一的問題。D.它所關(guān)注的核心問題是人類如何廣泛地利用自然。6.下列對文中恩格斯有關(guān)論述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闡述了人類與自然界之間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問題。 B.提醒人們不要隨意干涉自然界的慣常行程。 C.認為思維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豐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7.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認識,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優(yōu)于西方文化的地方。B.現(xiàn)代人重視
9、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對現(xiàn)實及發(fā)展問題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著對其思想內(nèi)容的全盤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可解決當今世界因工業(yè)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題。齊民者,若今言平民也,蓋神農(nóng)為耒相,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 在 安民,富而教之?;五e日:“圣王在上而民不凍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力開其資財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一日不 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體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 民?”皇甫隆為敦煌,敦煌俗不曉作樓犁,
10、及種,人牛功力既費,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 樓犁,所省傭力過半,得谷加五 。又,敦煌谷,婦女作裙,攣縮 如羊腸,用布一匹。隆又 改之,所省復不覺。黃霸為穎川,使郵亭、鄉(xiāng)官皆畜雞豚,以贍鰥寡、貧窮者;及務耕桑, 節(jié)用,殖財,種樹。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xiāng)部書言,霸具為區(qū)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豚子,可以為祭。吏往,皆如言。李衡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柑橘千樹。臨卒,敕兒日:“吾州里有千頭木奴 ,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矣?!焙蟾涕俪?,歲得絹數(shù)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種植之不可已已也。 諺曰:治可移于官。”生之業(yè),靡不“一
11、年之計,莫如種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鬃釉唬骸熬蛹依? 然則家猶國,國猶家,其義一也。今采摘經(jīng)傳,爰及歌謠;詢 之老成,驗之行事;直自耕農(nóng),終于醯釀。資 畢書,號曰齊民要術(shù)。凡九十二篇,分為十卷,卷首皆有目錄。鄙意曉示家童,未敢聞之有識。故叮嚀周至,不尚浮辭。覽者無或嗤焉。(選自齊民要術(shù),有刪改)注加五:增加五成。攣縮:褶皺。 不贊:不計其數(shù)區(qū)處:分別處理。千頭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樹。醯酶(x h看):指釀造、腌制的方法。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 的一項是 A.詩書所述,要在安民要:關(guān)鍵。8 .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責:需要。C.詢之老成,驗之行事詢:詢問。D.
12、資生之業(yè),靡不畢書資:資財。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神農(nóng)為耒相,以利天下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B.李衡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C.家猶國,國猶家,其義一也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D.鄙意曉示家童,未敢間之 有識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舉皇浦隆治理敦煌、黃霸治理穎川的事例是為了說明:地方官獲得擁戴,是因 為能與百姓同甘共苦,甚至與他們共享家產(chǎn)。B.文中李衡、樊重種樹雖然是居家理財?shù)氖吕?,但結(jié)合全文看,舉這兩個例子的目的,與全書為民眾提供謀生之術(shù)的宗旨是一致的。C.作者廣泛搜集各種耕作、種植、加工技術(shù)的知
13、識,目的是為平民提供一部謀生致富 的讀物,所以把這本書命名為齊民要術(shù) 。D.作者把全書分為十卷,在每卷開頭標上目錄,并詳盡交代相關(guān)內(nèi)容,不追求詞藻的華麗,用意是讓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讀懂。第n卷(非選擇題 共120分)考生注意事項: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的答題卡上書寫答案,在試題卷上書寫作答無效。四、(23分)11 .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圣王在上而民不凍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力開其資財之道也。譯文: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譯文:12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
14、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飲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熬凵⒋掖摇?一句,在內(nèi)容上強調(diào)什么?在上片的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答: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具體說明。答:13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早歲哪知世事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鏡中衰鬢已先斑。 , 。 (陸游書憤) ,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 。 (劉禹錫石頭城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天上人間。(李 煜浪淘沙)五、(2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題。行吟閣
15、遐想黃秋耘前幾天,翻出一張舊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東湖旁邊的行吟閣。這張已經(jīng)開始有點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憶。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廣州,路過武漢。在一個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東湖,在行吟 閣和屈原紀念館一帶盤桓了大半天。不知道為什么,對于屈原,我有一種“曠百世而相感”的特別感情。從少年時代起,我 就愛讀離騷,每讀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時候,總是“唏噓而不可禁”。不過,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離騷的真諦,還是在直接受到聞一多先生的教誨以后。說起來,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在北平清華大學讀書,聞一多先生主講的楚辭是我最喜歡的功課之一。聞
16、先生上課是不拘形式的,別的教師都在日間上課, 他偏偏把課程排到晚間。我還記得,每當華燈初上,或者皓月當頭,他總是帶著微醺的感情,步入教 室,口里高吟著:“士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方可為真名士! ”接著,他就邊朗誦, 邊講解,邊發(fā)揮。時而悲歌慷慨,熱淚縱橫;時而酣暢淋漓,擊節(jié)贊賞。與其說聞先生是以 淵博學識、翔實的考證、獨到的見解吸引著我們,毋寧說他是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沉的悲憫情懷感動著我們。1935至1936年間,敵人的鐵蹄已經(jīng)越過了長城。那時候,幾千里 錦繡河山,幾十座繁榮城市,都已經(jīng)遭受踐踏。舊時在那些暫時還沒有淪陷的國土上,南瞻北望,又何處不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艱難的歲月跟屈
17、原的時代是多么相像??!因此, 聞先生的孤憤高吟、長歌當哭,就更容易引發(fā)我們的共鳴同感了。有時候,我甚至感覺到: 在聞先生的靈魂里就活著一個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且說我那天來到了行吟閣畔,東湖兩岸,積雪茫茫,素裹紅裝,江山如畫,四顧無人, 萬籟俱寂,連幾里外水鳥振翅的聲音都聽得到。我參觀過屈原紀念館之后,又在矗立湖濱的屈原像前憑吊一番。我仿佛看到這位項上掛著花環(huán)、腰間佩著長劍、足下穿著芒鞋的古代詩人,披發(fā)佇立,蹙額低吟:“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著破舊的長袍、飄拂著長髯、背著雙手的聞一多先生,昂首仰天, 血脈債張,作獅子吼:“有一句話說出
18、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著火,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 你猜想透火山的緘默?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后來這兩個形象就合而為一 ,何者是屈原,何者為聞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 我無意以古人喻后人, 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觸到與屈原有關(guān)的事物,總是情不自禁地聯(lián)想起聞一多先生的風貌。的確,他們雖然相隔兩千多年,但無論是對人民的熱愛,對祖國 的忠貞,還是斗志的堅強,死事的壯烈,都是頗有些相似的。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 想:聞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幾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閣上,屈原館中,另辟一室,陳列先 生的衣冠遺物、著作手稿以及金石創(chuàng)作, 使這古今兩位偉大的受國詩人相得益彰,也
19、許不見得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吧。作為一個景仰聞一多先生的學生,我是殷切地期望著的。14 .作者在行吟閣畔產(chǎn)生了哪些“遐想”?請簡要概括。(6分)15 .結(jié)合原文內(nèi)容,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1)作者對屈原“曠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答:(2答:16 .屈原與聞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為一”,原因是什么? ( 4分)答:17 .文中畫線部分所描寫的自然環(huán)境有什么特征?這樣描寫起什么作用? (6分)(1)特征:(2)作用:六、(15分)18 .請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礎(chǔ)上,將下面一則手機短信壓縮到15字以內(nèi)。(3分)我正在車上,環(huán)境嘈雜,通話不方便。9點到達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會給你打電
20、話,你也可以給我打電話。19 .請圍繞“節(jié)約”這一話題,用“少一點,多一點”的句式寫三句話,每句話的前后要整齊勻稱。(6分)(3) 20 .請從下列歷史人物或文學形象中任選一組,說明你更喜歡其中哪一位,并陳述理由。(6分)第1組:孔子與莊子第2組:項羽與劉邦第3組:李白與杜甫第4組:林黛玉與薛寶釵【要求】對所選組中兩個人物或形象進行比較。不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七、(60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自然是一本書,社會是一本書,父母是一本書,老師是一本書,同學是一本書,自己是 一書本人生經(jīng)歷中,各種接觸、交流的過程都是“讀”的過程。讀是面對,讀是探索,讀是為 解,讀是感悟,讀是品
21、味,讀是溝通,讀是超越請以“讀”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咀⒁狻克鶎憙?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書寫 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得抄襲。參考答案:1 C ( A 項中的 “憑” 應為 “平” , B 項中 “渲” 應為 “宣” , D 項中的 “攻” 應為 “功” ,“簡煉”是“簡練”的異形詞,就目前來看,不能算錯。 )2 A (“洛陽紙貴”比喻著作風行一時?!安蝗莘终f”不容許分辯說明。“巧立名目”變法兒定出些名目來達到某種不正當?shù)哪康摹?“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發(fā)生的原因。 )3 C ( A 項應為“公益林管理者所發(fā)生的管理、撫育、保護和營造等支出的費
22、用” 。 B項“完成”與“進步”不搭配。D項不折不撓的精神”)4 B5 B6 D7 D8 D (“資”,憑借、獲取。這里指用來謀生的方法。)9 B (兩個“于”是介詞,在。 A項“以”,前句是連詞“來”,后句是“因為”。C項 “其” ,前句是代詞“他們” ,后句是語氣詞“一定” 。 D 項“之” ,前句是代詞,后句是助 詞。 )10 A (“共享家產(chǎn)”錯,原文沒有這個意思)附譯文 : : (來不及,以后補上)“齊民”的意思,就是今天所說的一般百姓(齊等無有貴賤,故謂之齊民) 。神農(nóng)發(fā)明耒耜一類的農(nóng)具, 是讓天下的百姓得到好處。 殷商、 周代的強大, 按照 詩、 書的記述,關(guān)鍵是在讓老百姓安樂,
23、 老百姓富有了后就可以進行教化。 晁錯說: “圣明的君王在位之上,而老百姓有不受凍挨餓的原因, 并不是國君自己能耕種而使老百姓能有飯吃, 國君自己能織布而使百姓能有衣服穿,關(guān)鍵是能為他們開辟獲取財富的途徑(或方法) 。11 .圣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凍不挨餓的原因,不是君王能親自耕種使他們有飯吃,親自織布使他們有衣穿,而是能為他們開辟增加財富的途徑。然而歲月久了, 它們 (指所種樹木) 都派上了用場。 先前嘲笑他的人, 都來向他請教。12 強調(diào)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nèi)容之間起承上啟下。(意思答對即可)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xiàn)離別之苦,下片
24、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xiàn)思念之切。(意思答對即可)鑒賞資料:作為辛派詞人,我們提起劉過,總喜歡將他與“金戈鐵馬” 、 “整頓乾坤” 、 “誓斬樓蘭”聯(lián)系在一起,豪放粗獷是其詞的當行本色。但他有些詞卻寫得蘊藉含蓄,委婉動人。這反而更使人覺得他是真豪杰, 覺出他的真性情來。 聯(lián)想到魯迅先生所言: “無情未必真豪杰” ,愈 覺此言不虛。盧梅坡,南宋詩人, 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jié)的朋友, 這首詞是劉過為他送別時寫的。 它描寫了送別的,尤其是送別后劉過對友人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寫得情真意切,饒有余味。漢樂府橫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詞人“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
25、“吹梅角遠”化用李詞,寫在春天的時候他們攜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遠,寫笛聲悠長。一個“遠”字,展現(xiàn)了他們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 這兩句詞, 不僅形象地再現(xiàn)了他們歡會的場面, 還巧妙地暗示了他們歡會時間的短暫,不過是從秋到春,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線。如果說“泛菊”二句暗示了他們歡會的時間,那么, “同在京城”則明確地交代了他們聚會的地點。短短十二個字,就把他們聚會的節(jié)令、地點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謂構(gòu)思縝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寫“散” ,寫?zhàn)T行時惜別心情。 “聚散匆匆”是關(guān)鍵句,是本詞的題眼,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聚”字結(jié)上, “散”字啟下, “匆匆”二字,表示他們不論是對“聚”還是“散” ,都感到時間短暫,一種友情難以暢敘的遺憾襲上心頭。 “云邊”二句具體寫“散” 。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后,如云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合作合同
- 施工現(xiàn)場卸料風險點告知卡
- 職場技能提升的家庭作業(yè)實踐案例
- 家庭健康教育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索
- 科技展會中的人工智能與用戶體驗研究報告
- 二手房銷售合同樣本大全
- 臨時倉儲設(shè)備租賃合同2025
- 二手房買賣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范本
- 產(chǎn)品銷售獨家代理合同樣本
- 中介代理辦公租賃合同
- 2024東莞市勞動局制定的勞動合同范本
- 2024年大學本科課程教育心理學教案(全冊完整版)
- 三甲醫(yī)院面試自我介紹課件
- 公務員2010年國考《申論》真題卷及答案(地市級)
- 2023-2024學年福建省廈門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 2025屆上海交大南洋中學語文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環(huán)保局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方案策劃方案
- 主題二任務二 《探究身邊信息技術(shù)的奧秘》 教學設(shè)計 2023-2024學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術(shù)七年級上冊
- 人教八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Section A (1a-2d)》教學課件
- 2023年版《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解讀課件
- 電工班三級安全教育內(nèi)容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