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西方哲學史復習筆記緒 論一、哲學是什么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第一個使用philosophia指代哲學,意為“愛智慧”。古今中外,對哲學的定義五花八門,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羅素說,哲學的任何定義都是有爭議的,要弄明白哲學是什么,唯一的途徑就是去閱讀哲學本身。二、哲學史黑格爾:“哲學史就是哲學?!闭軐W史應該是研究哲學、哲學思想來龍去脈,各哲學家思想的前后繼承、發(fā)展、提高的過程。三、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是指從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哲學產(chǎn)生到19世紀中葉德國古典哲學終結這一漫長過程中歐洲各國的哲學思想?;揪€索和各發(fā)展階段的總體特點: 16世紀至18世紀上半葉前7世紀初或6世紀末 18世紀
2、末 19世紀上半葉西哲史的開端: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基督教哲學文藝復興時期西歐各國哲學18世紀法國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公元前7世紀初或6世紀末到公元5世紀5世紀到15世紀初1617世紀16世紀末至18世紀上半葉18世紀19世紀探討:萬物的本原問題,即有關客觀世界的自然哲學和本體論哲學。創(chuàng)造了數(shù)學方法、辯證法和邏輯。西方理性思維的萌芽時期。特征:樸素、直觀。探討:有關主觀精神世界的哲學,即心靈神學或一神論哲學。主要是形成于11世紀的經(jīng)院哲學。包括:教父哲學和經(jīng)院哲學。唯名論與唯實論的較量。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三大思潮:人文主義、自然哲學、宗教改革。探討: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兩大派別的斗爭。
3、特點:政治哲學兩個時期:早期啟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論和社會政治學說;后期百科全書派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探討:主體能動性與客觀制約性的關系。古典唯心主義: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古典唯物主義:費爾巴哈。第一章 古希臘羅馬哲學概述時間上:公元前6世紀公元5世紀哲學史上的地位: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文明講起,羅馬文明基本上繼承了希臘文明。恩格斯:“在希臘哲學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種觀點的胚胎、萌芽?!彼膫€發(fā)展階段:1、古希臘哲學的興起哲學家們注重對自然現(xiàn)象的研究,探討萬物的本原問題?!氨驹高@樣一種東西,萬物都從其中產(chǎn)生,最后又都復歸于它。正所謂現(xiàn)象永不停息地變化,而本體常住不變?!眮?/p>
4、里士多德2、古希臘哲學的繁榮探討物質(zhì)的結構問題,并轉向人和社會問題的思考。以德謨克利特為代表的唯物主義原子論 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唯心主義理念論3、古希臘哲學的高峰以往哲學的系統(tǒng)總結:亞里士多德哲學4、古希臘哲學的衰落和古羅馬哲學晚期,古希臘哲學走向衰落,失去了原有的生機和活力。古羅馬哲學是古希臘哲學的繼續(xù)。第一節(jié) 古希臘哲學的興起概述時間:公元前7或6世紀。地點:最早的希臘哲學產(chǎn)生于殖民地。概念地圖: “大希臘” 希臘本土 伊奧尼亞地區(qū) 地區(qū) 畢達哥拉斯學派 米利都學派 愛利亞學派 愛非斯學派一、米利都學派概述誕生于米利都城的米利都學派是古希臘最早的哲學派別。時間:公元前7至前6世紀。主要特征:
5、將哲學觀點與自然哲學觀點結合在一起,從物質(zhì)的某種具體形態(tài)中尋找萬物統(tǒng)一的始基。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亞里士多德:“那些最初從事哲學思考的人,大多數(shù)只把物質(zhì)性的東西當作萬物唯一的本原。萬物由它構成,開始由它產(chǎn)生,最后又化為它。他們認為這就是萬物的元素,也就是萬物的本原?!?(一)泰勒斯泰勒斯(約前624前547年),米利都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希臘的“七賢”之一,被尊為“哲學之父”。他曾準確地預測了日食,確定了一年為365天,據(jù)說他還發(fā)現(xiàn)了以影子長度計算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哲學命題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初始的基本元素?!八侨f物之原,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原因:水是
6、萬物不可缺少的養(yǎng)分;水是熱的來源;水是大地之母(地浮在水上)。評價:用水作為萬物的始基,形象地說明了整個自然界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發(fā)展的。它以一種非常樸素的形式,唯物而又辯證地解釋自然、說明世界。在當時,這是十分大膽而難能可貴的。因為它是突破傳統(tǒng)的神話宇宙論而用自然物質(zhì)本身來說明萬物本原的第一個常識。這表明,人們不再滿足于肉體感官所提供的種種具體印象,開始努力去探尋萬物背后最終的統(tǒng)一基礎,把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二)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約前610前546年),泰勒斯的學生,相傳他通曉天文、地理知識,曾繪制地圖和制作地球儀,還發(fā)明了日晷并用來測定東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哲學命題萬物
7、的本原是“無定形”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泰勒斯用水這種具體物質(zhì)形態(tài)來作為萬物始基不能解釋宇宙間紛呈復雜的現(xiàn)象(“一”無法解釋“多”)。但他同時看到,水作為萬物的始基,是由于它的無定形,而世界上有很多無定形的東西。于是他主張任何單一的或單純的自然物均不能成為萬物的本原,任何東西只要是無定形的都可以作為始基。評價:阿那克西曼德既堅持了泰勒斯的唯物主義方向,又比泰勒斯的思想前進了一步。因為“無定形”比誰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更易于解釋世界上多種多樣的事物。(三)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約前585前525),阿那克西曼德的學生,有淵博的天文地理知識,是第一個區(qū)分行星和恒星的人,并指出冰雹是由雨凍成的,虹
8、是照到云上的陽光所致。作文天文學家,他最了不起的看法是:月亮本身不發(fā)光,由于反射太陽光而發(fā)亮。哲學命題萬物的本原是氣解釋:氣是普遍存在的,世界為氣所包圍。氣具有運動的特征,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由“氣”的凝聚和分散的活動形成的。受熱時,其分散形成火;受冷時,氣就凝聚而形成風、暈、水、土和石頭,再由這些東西產(chǎn)生萬物。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是由這種永恒的運動而產(chǎn)生的。評價:他以具有特定性質(zhì)和形態(tài)的“氣”為本原,是對阿那克西曼德觀點的否定和對泰勒斯觀點的回復?!皻狻北取八备毡椤⒏挥谧兓?,克服了泰勒斯的局限性;比“無定形”更實在、更確切些,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的籠統(tǒng)性。阿那克西美尼的氣本原說綜合了他前輩的
9、認識成就,使人類認識有了一個新的提高。小節(jié):米利都學派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哲學派別,主要探討了萬物的本原問題,并試圖用發(fā)展變化的觀點說明世界,表現(xiàn)了哲學開端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性質(zhì)。他們提出的問題及其哲學觀點,為古希臘以后的哲學開拓了道路。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哲學是十分樸素和原始的。二、畢達哥拉斯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創(chuàng)立于希臘的殖民城邦意大利南部的克羅頓,因其創(chuàng)始人畢達哥拉斯而得名。畢達哥拉斯學派是一個宗教、政治、學術合一的團體,它尤其對數(shù)學、音樂進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如:發(fā)現(xiàn)了著名的畢達格拉斯定理(也叫勾股定理)、黃金分割率、音度之間的關系取決于琴弦長短的比例關系、天體星球之間的關系遵循
10、一定的數(shù)學規(guī)律等。(一)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約前580前500年),伊奧尼亞地區(qū)的薩摩斯島人。1、哲學命題數(shù)是萬物的始基解釋:一切事物的規(guī)定性都可以被歸結為數(shù)的規(guī)定性,數(shù)的規(guī)定性比物理屬性的“水”、“氣”更加普遍,任何事物都有數(shù)量,數(shù)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構成事物的元素,數(shù)的特征內(nèi)在于音階、天體和一切事物之中。所以,數(shù)是萬物的本原?!皵?shù)學的始基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薄皵?shù)是一切事物的本質(zhì)?!?數(shù)決定事物,數(shù)產(chǎn)生萬物,構成世界。數(shù)是如何產(chǎn)生萬物的?數(shù)有其根“一”,由數(shù)根“一”產(chǎn)生出一切數(shù),從而構成萬物。從數(shù)點線面體水、火、土、氣四種元素和一切可以感覺的物體。四種元素以各種方式相互轉化,于是創(chuàng)造出有生
11、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評價:這是在米利都學派之后對世界統(tǒng)一性問題的新探索。“數(shù)”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一切事物都離不開數(shù),都有數(shù)量的規(guī)定性。畢達哥拉斯拋開了前人推崇的“無定形”的做法,通過數(shù)的確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種“有定性”的最高原則,這一原則對后世西方哲學和科學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一觀點反映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已經(jīng)由質(zhì)進到量,由事物的具體形態(tài)進到事物的屬性數(shù)量,表明人們的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畢達哥拉斯看到了數(shù)量對事物的重要性,這是對人類認識發(fā)展的重大進步。但是,畢達哥拉斯把數(shù)等于事物,作為萬物的本原,這就把數(shù)抽象化、絕對化,數(shù)成了脫離和先于自然事物而存在的“實體”,是一種唯心主義傾向。2
12、、范疇思想范疇是構成事物的原則,“對立物是萬物的始基”。畢達哥拉斯列出了十大范疇:有限和無限、奇和偶、一和多、左和右、陰和陽、靜和動、直和曲、明和暗、善和惡、正方和長方。評價:對哲學思維有很大影響,第一次以成雙成對的方式提出了范疇的思想。3、靈魂學說基本信條:靈魂不死、靈魂輪回人分為靈魂和肉體兩部分,肉身會消亡,但靈魂可轉生。靈魂的轉世可以實現(xiàn)靈魂的完全凈化,從而實現(xiàn)靈魂的得救。這種靈肉分離的思想突破了希臘人傳統(tǒng)的靈肉統(tǒng)一的觀念,構成了源遠流長的西方唯靈主義的雛形。畢達哥拉斯的名言“什么最智慧?數(shù)。什么最美好?和諧?!薄安荒苤萍s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毙」?jié)畢達哥拉斯學派最主要的特征:以
13、人生為目的,以宗教為形式,以學術為手段。影響:從哲學上說,它是古典唯心主義的始祖,開辟了從主體角度研究人的理性的先河。西方一直到近代,走的基本上是數(shù)論的道路,它不僅影響了古希臘的思路,而且也影響到了近代西方科學與哲學的思路。三、愛非斯學派愛非斯學派是古希臘重要的唯物主義哲學派別,因產(chǎn)生于小亞細亞的愛非斯城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一)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約前540前480年)出身于愛非斯王族,為哲學而放棄王位。1、哲學命題萬物的本原是火“這個世界,對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樣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創(chuàng)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xiàn)在、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
14、的分寸上熄滅?!苯忉專汉绽死卣J為,唯有自身運動,而又不失去自己,并且永遠運動的東西,才能作為萬物的本原。在一切事物中,火最富于運動和變化。比起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氣,或更富于靈活性、易變性,因而更符合始基的特征?;鹗侨绾萎a(chǎn)生萬物的?赫拉克利特用凝聚和分散兩種方式來描述事物的形成及其變化過程:當火凝聚就形成氣,氣凝聚形成水,水凝聚形成土,這是下降的運動;相反,當土分散就形成水,水分散形成氣,氣分散就回到火,這是上升的運動。宇宙萬物就是經(jīng)過分散和凝聚這兩個過程的運動而形成的。評價:赫拉克利特堅持從世界自身去說明世界。那作為活火的世界,其一切存在物都是有生有滅的,而且其生滅變化是按照一定的
15、分寸進行的。這就在不斷轉化的“無定形”原則中加入了“有定性”的原則,從而實現(xiàn)了米利都學派和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兩種對立哲學原則的綜合。他強調(diào)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運動變化的,表現(xiàn)出強烈的辯證思維的特點。2、辯證法思想(1)流變思想赫拉克利特:“萬物皆變,無物常住?!?“我們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薄拔覀兗忍みM又不踏進同一條河,我們既存在又不存在?!笨死佐敚骸叭艘淮我膊荒芴と胪粭l河流?!焙绽死卣J為,不變是隱藏在變化之中的和諧。瞬間的穩(wěn)定性與永恒的不變性是同變化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的弟子克拉底魯把這種運動變化的思想向前推進了一步,用絕對運動來否認相對靜止,從而陷入了一種相對主義的詭辯論,克拉
16、底魯也就成為古希臘最早的詭辯論代表。評價:赫拉克利特的流變思想肯定了運動變化的普遍性和絕對性,正確地描述了世界萬物的辯證發(fā)展圖景。他把事物的運動變化作為萬物的一個根本特性,作為一條普遍的規(guī)律明確地提了出來,這一點是前無古人的。(2)規(guī)律的思想“邏各斯”(Logos)“邏各斯”原意是“話語”,這里有規(guī)律、命運、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世間萬物運動不止,而它們所遵循的那條規(guī)律不僅是永恒地存在著,而且是不變的,他把這種規(guī)律叫做“邏各斯”?;鹁褪前凑铡斑壐魉埂眮韯?chuàng)造萬物的?!斑壐魉埂钡膬蓚€基本特性:普遍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必然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必須服從和遵循的。評價:“邏各斯”是赫拉克利特的一
17、個極其重要的思想,“邏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創(chuàng)舉,對于西方形而上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他認為,“邏各斯”是萬物產(chǎn)生發(fā)展和滅亡的普遍規(guī)律,是一切存在物必須遵從、不能違抗的規(guī)律。他強調(diào)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運動變化的,表現(xiàn)出強烈的辯證思維的特征。(3)對立面統(tǒng)一和斗爭的思想“相互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diào)造成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斗爭所產(chǎn)生的?!薄霸谖覀兩砩希c死、醒與夢、少與老,都是始終同一的東西。后者變化了,就成為前者,前者再變化,又成為后者?!焙绽死卣J為,事物的內(nèi)部存在著對立面,事物追求對立,正是這種對立面的斗爭產(chǎn)生了運動,產(chǎn)生出統(tǒng)一與和諧,事物運動變化的根
18、據(jù)就是對立面的斗爭。同時,相反的方面相輔相成:“疾病使健康舒服,壞使好舒服,餓使飽舒服,疲勞使休息舒服?!痹u價:赫拉克利特辯證法的核心,就是對立面的統(tǒng)一和斗爭的思想,這是他對辯證法的最大貢獻。辯證法思想小節(jié):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法是比較豐富的,他把古希臘自發(fā)辯證法發(fā)展到了高峰。因此,他被公認為辯證法的奠基人。黑格爾說:“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哲學的理念第一次以它的思辨形式出現(xiàn)了?!钡珡目傮w上看,他的辯證法還是自發(fā)的、樸素的,還只是一種萌芽。他對事物運動變化的認識還停留在經(jīng)驗描述的程度上,而且關于運動變化的思想還帶有循環(huán)論的色彩。3、認識論思想古希臘哲學對于認識論問題的討論,是從赫拉克利特開始的,這是他
19、對古希臘哲學的有一個貢獻。赫拉克利特認為,對世界的認識要依靠眼睛和耳朵等感官去看、去聽、去感覺,此外還應該運用思想和理智,只有運用思想和理智才能把握“邏各斯”。評價:在認識論問題上,赫拉克利特既要感性,又要理性;感性認識在先,同時也強調(diào)理性的作用,但理性主義的傾向似乎突出一些。赫拉克利特名言:“看不見的聯(lián)系比看得見的聯(lián)系更牢固?!薄皯嵟且造`魂的傷害為代價的?!薄芭c心作斗爭是很困難的,因為每一個愿望都是以靈魂為代價換來的。”四、愛利亞學派愛利亞學派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典型的唯心主義哲學派別,產(chǎn)生于意大利南部的愛利亞城。該學派的發(fā)展歷時一個世紀,經(jīng)過了三代,思想先驅(qū)是克塞諾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門尼
20、德和芝諾。(一)克塞諾芬尼克塞諾芬尼(約前565前473年),愛利亞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出生于伊奧尼亞的科羅封城。他是第一個對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臘神話進行公開批判的人,從根本上動搖了神話世界觀。他開創(chuàng)了歸謬法這種邏輯論證的方式。思想介紹:1、 對傳統(tǒng)的希臘神話進行嘲笑、攻擊,貶抑多神論的種種謬誤。2、 反對“神人同形同性”的觀念。3、 最重要的思想“一神論”他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神,“神永遠保持在同一個地方,根本不動”,它無所不包,全知全能,不生不滅。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要受神的支配,都是神的體現(xiàn),神化身在這些事物中,而整個世界則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這個統(tǒng)一的整體就是唯一的神?!坝幸粋€唯一的神,是諸神和人
21、類中間最偉大的;它無論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神是全視、全知、全聞的?!痹u價:克塞諾芬尼把整個存在、整個宇宙看成是始基,進而又把這個唯一的宇宙說成是神。(神宇宙存在始基)這種對于神的概念,實際上是對超感性的本質(zhì)的認識。他的“唯一的”、“不動的”神的思想,直接影響和啟發(fā)了巴門尼德。(二)巴門尼德巴門尼德(約前540前470年),愛利亞學派的中堅人物,出身于愛利亞的豪門望族。1、巴門尼德的“存在”“存在”是巴門尼德哲學的基本范疇,也是古希臘哲學的核心范疇之一。巴門尼德的整個哲學就建立在“存在”的基礎上。(1)“存在”的詞源分析巴門尼德用三個希臘文表達“存在”is 、being 、to be
22、,即“是”的意思。巴門尼德抽掉了事物的一切感性特征和數(shù)量規(guī)定,而把萬物所具有的最普遍的特性抽象出來,形成一個最一般的概念“存在”,他把“存在”看成一個沒有任何性質(zhì)和狀態(tài),與任何事物沒有聯(lián)系的,不生不滅、唯一不動的純存在物。而與此相區(qū)別的一切處于運動流變之中的事物則被他稱為“非存在”。注意:“存在”與“存在物”是不同的,因為具體的存在物是變化的。(2)“存在”之本原分析宇宙的本原應當有什么特性?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萬物都依賴它而存在;本原必定是自因的?!按嬖凇钡奶匦浴按嬖凇笔俏ㄒ坏模瑳]有部分、不可分割;“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滅;“存在”是不變不動的(3)基本命題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存
23、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是對邏輯同一律的最初的、最經(jīng)典的表述。分析:巴門尼德的這個命題是針對赫拉克利特的,赫拉克利特在闡述他的辯證法思想時,提出了“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著名命題。其實,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是從現(xiàn)實上,對具體的感性事物而言的;而巴門尼德是從邏輯上,就萬物的本原而言的,本原不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評價:意義把存在當作本原的思路,表現(xiàn)了人類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體現(xiàn)了人類認識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深化和進步。局限把存在看作是最真實的東西,而把運動、變化的客觀事物看作是非存在、不真實的東西,否認了物質(zhì)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是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2、巴門尼德的認識論(1
24、)提出了兩種認識的理論:意見即低級的感性認識 真理即高級的理性認識評價:巴門尼德看到了感覺與理性的區(qū)別,并認為理性高于感覺,真理高于意見,主張對意見加以體驗,這是值得肯定的。但總的來說,他更強調(diào)理性,貶低感覺,認為對“存在”的認識才能通向“真理”。(2)命題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作為思想和作為存在是一回事?!?“作為思想和思想對象是一件事情?!睋Q句話說,“能夠設想的東西和能夠存在的東西是同一的”,存在只能依靠思想而被認識。評價:雖然“存在”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并非客觀物質(zhì)世界的存在,但他明確提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并肯定了二者的統(tǒng)一性,仍然是對人類認識的一個重要貢獻。(三)芝諾芝諾(約前490前
25、430年),愛利亞學派又一代表,巴門尼德的學生。他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使用邏輯推理揭露矛盾的哲學家,被亞里士多德稱為“辯論術的創(chuàng)始人”。1、論證目的如果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運動的存在,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2、論證重心存在是“一”不是“多”;存在是“靜”不是“動”3、四個著名悖論(1)“二分法” (2)“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3)“飛矢不動” (4)運動場評價:四個論證表明芝諾看到了運動所包含的矛盾??墒牵麉s從運動所包含的這種矛盾性中,作出了否定運動的實在性的結論。在他看來,既然承認運動就必然會陷入矛盾,而矛盾是不合理的,所以運動是不真實的。芝諾不懂得,正是由于運動所具有的矛盾性,它才是真實
26、的?!斑\動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簡單的機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夠?qū)崿F(xiàn),也只是因為物體在同一瞬間既在一個地方又在另一個地方,既在同一個地方又不在同一個地方。這種矛盾的連續(xù)產(chǎn)生和同時解決正好就是運動?!倍鞲袼挂饬x芝諾在論證中,客觀上接觸到了一系列辯證法的問題及其核心問題矛盾。這對人們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對辯證思維的發(fā)展有積極的意義。貢獻他的論證方法即通過利用對方議論中的矛盾并克服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在古希臘被稱為“辯證法”,這是他的貢獻。黑格爾說,“芝諾是辯證法的創(chuàng)始人?!钡诙?jié) 古希臘哲學的繁榮概述 公元前5至4世紀,是古希臘城邦民主奴隸制發(fā)展和繁榮時期。希波戰(zhàn)爭后,希臘進入伯里克利統(tǒng)治時期,雅典奴隸制
27、民主政治達到極盛。在這種背景下,哲學繁榮起來。哲學繁榮表現(xiàn):(1)出現(xiàn)了許多哲學派別,其中最主要的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唯物主義和柏拉圖的理念論唯心主義,形成了兩條哲學路線的對立。最大的三個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2)哲學探討的重點開始從自然哲學轉移到了人生和社會的深層問題上來,而不單純考慮自然世界的問題了。一、原子論哲學原子論者最早從物體的內(nèi)部結構來探討世界的本原。原子論的思想先驅(qū)是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薩戈拉,他們的理論為原子論的創(chuàng)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一)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約前492前432年)出生于西西里島,古希臘哲學家、自然科學家和醫(yī)生。他的哲學思想受到畢達哥拉斯學派
28、和巴門尼德的影響。1、本體論“四根說”(root)恩培多克勒第一次明確地把本原理解為構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他認為世界的本原有四種水、火、土、氣。他們不是產(chǎn)生的,所以也不消滅;“四根”之間是不可轉化的,它們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質(zhì);“四根”按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而形成各種不同的事物。評價:恩培多克勒比起前人只用一種元素來說明各種事物形成的理論,畢竟是一個一個進步?!八母f”較能說明說明世界的多樣性的問題,即世界萬物無所不變,但構成這些事物的元素永恒不變,較好地解決了“一”和“多”的問題?!八母f”標志著愛利亞學派的“一”在與自然哲學相結合的努力中一開始分化為“多”。2、“愛恨”說問題:“四根”是如何結合、
29、交換構成萬物的呢?兩種對立的力量“愛”與“恨”,在這兩種力量的推動下,四種元素不斷結合和分離,從而產(chǎn)生了世界萬物,形成了世界的運動變化?!皭邸笔且环N結合的力量,它使四根組合而生成萬物;“恨”是一種分離的力量,它使四根分解而解散事物。3、認識論流射說恩培多克勒是第一個創(chuàng)立了較為系統(tǒng)的認識論的哲學家,他提出了“流射說”,哲學史上也稱為“同類相知說”。他認為,一切事物都不斷地發(fā)出一種“流射”,而人們的感官有無數(shù)的“孔道”,當“流射”通過與它相適應的感官孔道時,就產(chǎn)生了感覺。并且,“流射”只有通過與它同類的感官孔道,才能產(chǎn)生感覺。“我們是以自己的土來看土,用自己的水來看水,用自己的氣來看神圣的氣,用自
30、己的火來看毀滅性的火;更用我們的愛來看世界的愛,用我們的可厭的恨來看它的恨?!痹u價:直觀形象,顯得粗糙。“流射說”是最早的認識發(fā)生說,而且具有唯物論感覺論的特征?!巴愊嘀睂嶋H包含了認識得以發(fā)生的根據(jù)在于認識主體與認識對象之間在本體上一致的思想。(二)阿那克薩戈拉阿那克薩戈拉(約前500前428年),伊奧尼亞的克拉左美奈人,在雅典居住了30年。他是第一個在希臘本土講授哲學的人,由此希臘哲學的重心第一次由殖民地轉移到希臘本土。他的思想淵源是米利都學派,尤其受到阿那克西美尼的影響,同時他也熟知愛利亞學派的哲學觀點。1、本原學說“種子說”(seed)阿那克薩戈拉也看到了一無法說明多的困境,他既反對
31、一種本原生成萬物的觀點,也不同意幾種元素構成萬物的觀點。他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同類的部分”構成的,所謂“同類的部分”就是“種子”,它是萬物的始基,世界萬物是由不同的種子混合而成的。而某一事物的特殊性質(zhì)是由組成該事物的占優(yōu)勢的那類種子決定的。種子的規(guī)定性:種子的數(shù)量和種類無限多。所有種子永恒存在,不生不滅。種子無限可分。種子體積微小而不被我們察覺。2、“奴斯(Nous)”說“奴斯”即心靈、理性、理智?!芭埂本哂腥缦绿匦裕核菬o限的、獨立自為的。它是萬物中最精細最純的,具有支配一切的力量;Nous是一切運動的源泉,萬物的形成都是Nous推動的結果?!靶撵`是萬物中最稀最純的,對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
32、洞見和最大的力量。對于一切具有靈魂的東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心靈都有支配力。因此心靈也能支配整個漩渦運動,他推動了這個運動?!贝嬖诨蚍谴嬖诘臇|西都是由它安排的。它洞察一切,是認識者。評價:肯定“心靈”是外在于事物的東西,是加給事物以運動力量的東西。在西方哲學史上,阿那克薩戈拉第一次明確地把心靈作為事物運動的支配力量,使物質(zhì)與意識(精神)對立起來,把意志、目的作為世界和歷史發(fā)展中的一個動力和要素,從而開始了古希臘哲學從自然到哲學向雅典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唯心主義哲學的過渡。3、認識論“異類相知說” (1)阿那克薩戈拉強調(diào)認識中的感性基礎作用,認為認識必須從感覺開始;但這種感覺是由主體與對象的相反性質(zhì)
33、而得到的,即所謂的“異類相知說”。 (2)他看到了感性與理性的區(qū)別,同時看到了理性認識的重要性,認為只有憑借理性才能認識到事物的“同類的部分”。(三)德謨克利特德謨克利特(約前460前370年)出生于希臘色雷斯的阿布德拉,一位“博學之人”,其學說涉及哲學、邏輯學、天文學、幾何學、數(shù)學、物理學、倫理學和文學等,被譽為希臘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公開的無神論者。1、本體論原子論思想“原子”在希臘語中原意為“不可分”。原子有以下特性:絕對充實,沒有空隙,具有不可入性。原子在數(shù)量上無限,沒有質(zhì)的差異,只有形狀、次序和位置的不同。原子是不生不滅的、不可分的。觀點:一切事物的本原都是原子
34、和虛空,世界就是由原子和虛空共同組成的;原子在虛空中按照必然性運動著,由于原子之間互相推動(作直線運動),形成漩渦運動,使原子彼此發(fā)生碰撞而結合在一起,構成世界萬物。原子的分離則使各種物質(zhì)現(xiàn)象消失。什么是“虛空”?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為原子提供活動條件。虛空也是原子構成事物中的間隙,在每個由原子構成的事物中,原子與原子之間是有間隙的。德謨克利特把充實性的原子當作“存在”,而把非充實性的虛空作為“非存在”。評價:重要意義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取得的重大成就。他不是用人們直接觀察到的某一種具體的物體作為萬物的本原,而用比較抽象的原子,來說明自然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基礎,這是對客觀世界認識深
35、入的表現(xiàn),使希臘早期唯物主義哲學向前推進了一步。深遠影響特別是影響了近代科學的形成。原子論對后來原子科學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價值。缺陷由于歷史的局限,原子論還只是一種天才的猜測,他沒有為原子的運動指出最后的來源。2、認識論“影像說”德謨克利特認為,感覺是認識的源泉,而感覺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外界事物的表面經(jīng)常流射出極微小的、帶有該物體形象的“影像”,這些影像通過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靈便產(chǎn)生感覺和思想。兩種認識學說:(1)“暗昧的認識”通過感覺獲得的知識。(2)“真實的認識”通過理性獲得的知識。評價:“影像說”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德謨克利特看到了感性和理性的不同,肯定了理性在認識中的作用,但是他沒有認
36、識到這兩者的辯證關系,陷入了思想的矛盾中。3、倫理思想幸福就是快樂對于人來說更重要的精神、靈魂的快樂,精神的完善可以彌補軀體的不足。真正的幸福、高尚的快樂,不是沉溺于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和情欲。達到靈魂的寧靜和快樂,不為任何恐懼、迷信和其他感情所打擾,這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才是人要追求的真正幸福。為此,德謨克利特主張“節(jié)制”,認為適度、“恰當?shù)谋壤睂σ磺惺挛锒际呛玫?。“卑劣地、愚蠢地、放縱地、邪惡地活著,與其說是活得不好,不如說是慢性死亡。”“應該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學習?!?“醫(yī)學醫(yī)好身體的疾病,哲學解除靈魂的煩惱?!薄皯摪研乃挤旁谀軌蜣k到的事情上,滿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東西。不要光是看著那些被嫉
37、妒、被羨慕的人,思想上跟著那些人跑。倒是應該把眼光放到生活貧困的人身上,想想他們的痛苦,這樣,就會感到自己的現(xiàn)狀很不錯、很值得羨慕了就不會老是貪心不足,給自己的靈魂造成苦惱了?!痹u價:德謨克利特提出了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倫理學思想,其中心問題探討的是人們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他的倫理學說既反對禁欲主義,又縱欲主義,主張節(jié)制物欲,追求精神上的幸福,這是一種合理的幸福論,在倫理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后來許多哲學家都有影響。二、智者學派在古希臘時期,智者主要是指那些能言善辯,并且向青年傳授修辭學、雄辯術和辯證法的人,后來智者逐漸變成詭辯論者的同義語。智者們主要活動于公元前4世紀前后,在歷史上,智者派
38、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理論學派,它一般都有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的思想傾向,因此也被稱為詭辯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羅塔哥拉和高爾吉亞。蘇格拉底稱智者為“批發(fā)或者零售靈魂的糧食的人”。亞里士多德:“智者的技術就是毫無實在內(nèi)容的似是而非的智慧,智者就是靠一種似是而非的智慧賺錢的人?!保ㄒ唬┢樟_塔哥拉普羅塔哥拉(約前490前421年)出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第一個自稱“智者”的人,也是第一個采用所謂“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方法” 的人,他還是希臘語法的奠基人,西方社會契約論的先驅(qū)者。他制定了修辭學、雄辯術的一般規(guī)律,為后來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形式邏輯奠定了基礎。1、理論的相對性“一切理論都有兩種對立的說法?!?、感覺主義的認
39、識論普羅塔哥拉肯定感覺是一切知識的來源,他甚至認為“知識都是感覺”,在他看來,人的各種感覺都是真實的、無誤的,感覺就是事物的真相,由感覺得到的都是真理,因而成為知識。3、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薄笆挛飳τ谀憔褪撬蚰愠尸F(xiàn)的樣子,對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現(xiàn)的樣子。”分析:他把人的感覺當作了事物存在與否的標準,從而取消了事物的客觀規(guī)定性。評價:普羅塔哥拉的感覺論及其命題無疑帶有主觀唯心主義和相對主義的傾向。但是,“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命題,突出了認識的主體,反映了古希臘哲學由研究客體到研究主體的轉變。同時,它抬高了人的地位,貶低了神的地
40、位,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的精神。(二)高爾吉亞高爾吉亞(約前485前380年)是智者學派的又一代表人物,恩培多克勒的學生。學說特點:語言的否定性三個著名命題:無物存在意思是“一切皆無”,針對的是巴門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這一命題。即使有物存在,也無法認識意思是“一切都不可知”,針對巴門尼德“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的命題。即使可以認識,也無法告訴別人意思是“一切都不可言”,針對巴門尼德把思維與存在統(tǒng)一于“邏各斯”。評價:高爾吉亞提出的這三個命題和論證,是針對巴門尼德的“存在”命題的,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在論證中涉及的一些范疇及其關系,對邏輯學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這三個命題
41、否認客觀事物、否認人的認識能力,甚至否認思想交流,從而陷入了極端的懷疑主義、不可知論。三、蘇格拉底哲學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述而不作,性格倔強、人品高尚、好學善思,是對西方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道德圣賢,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蘇格拉底的哲學貢獻哲學研究上的轉向開始注意人的倫理道德問題,研究與人類社會有關的事情,如美、丑、善、正義等。改變了哲學家只研究自然,研究人以外的對象的缺陷。“是蘇格拉底第一個把哲學從天空召喚下來,使它立足于城邦,并將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倫理、善和惡。”西塞羅1、基本概念“善”(1)善是目的。善是說明事物“為什么”
42、的原因。整個宇宙都服從一個目的,一個“善”的原則。蘇格拉底的神學目的論“目的論”認為一切事物都貫穿一種神圣的目的,都有神意。正是由于神的存在和力量,才把世界萬物設計得如此之好,如此完美無缺,并且追求著最好的目的,從而使世界成為一個有秩序、有意志、統(tǒng)一的整體?!氨热缫驗檠劬κ呛軏赡鄣?,就用眼瞼來保護它,好像兩扇門似的,當必要用視覺時就打開,而在睡覺時就閉上。又使睫毛長得像簾幕,免得風傷害眼睛。在眼睛上面用眉毛做一個遮檐,使頭上流下的汗不會妨礙它?!边@些論證成為西方思想史上關于上帝存在的設計論證明的最初雛形。正是由于這種神學目的論的信念,蘇格拉底至死都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神圣使命感。他說:“哲學家的事
43、業(yè)完全在于使靈魂從身體中解脫和分離出來?!币虼?,“一個真正把一生貢獻給哲學的人在臨死前感到歡樂是很自然的,他會充滿自信地認為當今生結束以后,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能發(fā)現(xiàn)最偉大的幸福?!碧K格拉底的神學目的論思想,直接影響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并對中世紀的哲學和神學都產(chǎn)生過不少影響。(2)善是美德。命題“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認為,“善”就是“美德”,美德即關于善的概念的知識。在他看來,德行本身就是知識,知識是美德的充要條件。善就是知識,沒有人愿意為惡,作惡的人是由于他們無知。評價:蘇格拉底的美德論把道德與認識、知識與行為結合起來,肯定道德知識對道德行為指導作用,主張靠教育培養(yǎng)人的美德,由此,蘇格拉底強調(diào)
44、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這些都是有價值的思想。蘇格拉底也被認為是道德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但是,他把道德與知識完全等同起來的觀點顯然是片面的,亞里士多德曾批判過他的這種說法,認為他再把理性看作知識時,取消了靈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與性格,這是不對的。3、“精神助產(chǎn)術”蘇格拉底在同人們討論各種知識和道德的問題時,形成了“問答法”這一著名的求知方法。這一方法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從人們感興趣的、具體的東西開始,然后通過詰難是對方陷入矛盾,在引導他們離開特殊的事例去思考、認識那些普遍的原則。具體有四個環(huán)節(jié):“譏諷”引導對方說出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然后不斷揭露對方觀點中的矛盾,迫使對方否定自己原來的看法,承認
45、自己一無所知?!爸a(chǎn)術”幫助對方把已經(jīng)潛藏在自己意識中的真理呈現(xiàn)出來,就像接生婆把已存在母腹中的胎兒接出來一樣?!皻w納”前面的一答一問,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歸納的過程?!跋露x”通過歸納形成概念,并對其本質(zhì)特征作出準確的說明。評價:這一方法在當時被稱為“辯證法”,其實質(zhì)是從一種特殊中尋求一般的歸納方法。合理之處對人類認識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它要求認識不能僅停留在個別、具體的事物上,而應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概念;這個方法運用的過程是啟發(fā)式的,可以說是西方啟發(fā)式教育的先導?!坝袃蓸訓|西完全可以歸功于蘇格拉底,這就是歸納論證和一般定義,這兩種東西都是科學的出發(fā)點?!眮喞锸慷嗟?、“人啊,要認識你自己”神
46、之所以說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智慧,不在于他知道的比別人多,而在于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自知其無知”。蘇格拉底是要告誡人們認識自己的無知,你應該知道你自己。四、小蘇格拉底學派1、麥加拉派麥加拉派是一個詭辯學派,代表人物是歐幾里得和歐布里得。他們繼承了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認為知識就是善,善是唯一的存在,是事物永恒的本質(zhì)。所有的運動、變化都是不真實的。詭辯論題“說謊者”、“隱藏者”、“有角的人”、“谷堆”和“禿頭”等。這些詭辯利用了概念的靈活性和語言中的矛盾,但也揭露了事物、認識中的一些矛盾,對邏輯學和辯證思維的發(fā)展是有積極意義的。2、居勒尼派居勒尼派是快樂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阿里斯底波。這個學派把蘇格
47、拉底的“善”規(guī)定為快樂,其原則是“善即快樂”。3、犬儒學派犬儒學派是一種節(jié)制的人生哲學,它蔑視一切禮教和傳統(tǒng),“犬儒”是指他們的生活方式。這個學派主張抑制自己的欲望,隨一切無所求,棄絕一切,宣揚人們應該像狗一樣采取一種最簡單粗陋的生活方式,回到“自然狀態(tài)”。其代表人物第歐根尼,被稱為“木桶里的哲學家”。五、柏拉圖的理念論柏拉圖(前427前347年)是希臘哲學史上最大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創(chuàng)立“阿加米德學園”(Academy)。代表作有理想國、會飲篇、申辯篇、斐多篇、巴門尼德篇和智者篇等。柏拉圖的影響:柏拉圖在古希臘哲學史上建立了一個包括本體論、認識論、自然學說、倫理學、國家學說
48、、美學等龐大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而整個體系的理論基礎就是理念論。后來的許多客觀唯心主義者的哲學,都可以從柏拉圖的理念論中找到其思想淵源。尼采認為兩千年的西方哲學只是柏拉圖哲學的注釋。“柏拉圖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圖的,或者是反柏拉圖的,但任何時候都不是非柏拉圖的。”波普爾(一)理念論1、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思想承接柏拉圖直接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從具體事物背后去探尋事物本體、一般定義的歸納論證方法。不同之處在于:蘇格拉底主要是局限于倫理領域來探尋一般定義的,探討的是美德、正義、善等一類的概念;而柏拉圖則把理念擴大到一切方面,認為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都有自己的理念作為自己的根據(jù)。普遍概念
49、是否客觀化、實體化。2、理念論柏拉圖用“型”、“形式”、“理式”、“觀念”、“相”來指一類事物的本質(zhì)或共同性,也就是蘇格拉底所尋求的絕對的、永恒不變的概念?!袄砟睢本褪菢酥疽活悅€別事物共同性的東西,也就是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它是物的所有這些本質(zhì)特征的總和。(1)理念的四個層次的含義:萬物的本體存在;萬物的目的;事物的種、類、共相;萬物的模型。(2)理念的特性:不變性和永恒性;絕對性;客觀性和實體性;完善性和目的性。“理念”與“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概念是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一般”,它是客觀事物在我們腦中的反映,不是獨立存在的;理念已經(jīng)超出了這種概念的一般性,而將抽象的本質(zhì)歸結為一種獨立的
50、客觀存在了。(3)理念與感性事物的關系“摹仿說”與“分有說”理念是第一性的,具體的可感事物“分有”理念、“摹仿”理念,是理念派生出來的。感性事物不僅是因理念而得名,而且因理念而存在。兩者的關系:原本與摹本的關系,本體與現(xiàn)象的關系,派生與非派生的關系。所謂“摹仿說”,就是認為理念是原本、模型,個別事物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所謂“分有說”,就是認為個別事物的存在是分有了理念的結果。理念論認為,我們感知的現(xiàn)實世界只不過是概念的一個摹本,因此真實可靠的知識就是概念的知識。我們的感覺不是真正的知識,世界上絕對不變、絕對正確的知識只有概念的知識。(4)理念的等級最低級的是具體事物的理念,如:“桌子”、“
51、床”等數(shù)學或科學方面的理念,如:“圓”、“方”、“一”、“動”、“靜”等藝術或道德方面的理念,“美”、“正義”、“節(jié)制”、“勇敢”等最高等級的理念是“善”。善是創(chuàng)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和源泉。(5)柏拉圖關于兩個世界的劃分1、“可見世界”由具體事物組成的、我們的肉眼可以看得見的物質(zhì)世界。即“現(xiàn)象世界”。2、“可知識界”一個由理念組成的世界。即“理念世界”。柏拉圖的觀點:“美的東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由于美本身?!薄皠澰谏匙由系娜切慰梢阅ㄈィ切蔚挠^念,不受時空限制留存了下來?!痹u價:柏拉圖已明確注意到了個別與一般、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問題,并用一般、共性的東西作為萬物的本原。這不僅是對蘇格拉底思想的
52、發(fā)展,而且是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進步,標志著古希臘哲學已經(jīng)完成了由自然哲學向本來意義的哲學的過渡。但是,柏拉圖對理念的解釋是唯心主義的,脫離了感性事物的基礎,把“一般”概念絕對化、客觀化、實體化,以這樣一個空洞抽象的實體作為本原來說明世界萬物,必然陷入到客觀唯心主義的泥潭中。(二)認識論“回憶說”1、“回憶說”柏拉圖認為,知識的特點是先天概念,靈魂和理性是先于肉體而存在的,而且是不朽的。靈魂在墮入肉體之前,就有對理念的認識。當靈魂進入肉體后,因受到肉體的遮蔽暫時忘記了原有的理念知識;以后靈魂借助于個別事物的刺激,通過感覺的誘導,將暫時忘記了的理念知識回憶起來?!盎貞洝本褪侵匦碌玫皆械闹R,它
53、是靈魂的凈化和提升。所以,認識是“回憶”,一切研究、一切學習也都只是“回憶”?!岸囱ū扔鳌倍赐馐挛镏诙蠢锏挠跋裾缋砟钪诳筛惺挛铮砟钫纭疤枴币粯邮刮覀兡芏匆娨磺?。人的靈魂是通過“轉向”即反思來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的。2、認識的四個等級(可靠性依次遞增): 想象(對事物影像的認識)意見 可見世界 信念(對事物的認識) 理智(對數(shù)理對象的認識)知識 可知世界 理性(對純粹理念的認識)評價:柏拉圖否定認識的對象是客觀事物,否定感覺經(jīng)驗是知識的來源(但他承認感覺經(jīng)驗是刺激理念的回憶的媒介),把知識看成是靈魂先天固有的,這是一種典型的唯心主義先驗論。(三)政治學說理想國柏拉圖提出了西方最早最完備的理
54、想國理論,他以斯巴達為藍本,設計了一個等級分明的理想共和國。評價:柏拉圖的理想國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剝削階級國家理論,反映了雅典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理想,其目的是論證貴族奴隸主統(tǒng)治的合理性。但他提出的統(tǒng)治者應該懂哲學,用哲學頭腦領導國家的思想是可取的。第三節(jié) 古希臘哲學的高峰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出身于希臘北部馬其頓王國的色雷斯。公元前335年,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創(chuàng)立“呂克昂”學園,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古代最博學、最深邃的思想巨擘,其著述內(nèi)容涉及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心理學、哲學、邏輯學、倫理學、政治學、美學等各個方面,是一位集大成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馬克思稱
55、他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也稱他為“最博學的人物”。代表著作有形而上學、工具篇、物理學、論靈魂、政治學、修辭學等。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薄罢軐W之發(fā)展為科學,確切地說是從蘇格拉底的觀點進展到科學的觀點。哲學之作為科學是從柏拉圖開始而由亞里士多德完成的。他比起別的思想家來,應該可以叫做人類的導師?!焙诟駹杹喞锸慷嗟抡軐W的特點:亞里士多德在概括當時自然科學成果的基礎上,對前人的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既批判地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唯物主義,又批判地吸收了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建立起自己的哲學體系,創(chuàng)造了古希臘哲學的高峰?;咎攸c:動搖性和調(diào)和性。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之間,表現(xiàn)出折中主義的傾向。(一)第一哲學第一哲學就是形而上學,研究的是世界的本原問題。1、實體說(1)實體的基本含義是指萬物存在、變化的基礎和主體,它是由“始基”或本原的概念發(fā)展而來的。(2)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錦綸切片行業(yè)競爭格局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銅礦采選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蜂窩紙板市場運營狀況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藥學教育發(fā)展模式及未來投資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聚碳酸酯pc行業(yè)運行狀況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粗雜糧行業(yè)競爭格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空氣污染治理設備市場經(jīng)營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碼垛機器人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幼兒健康有營養(yǎng)的蔬菜教案(12篇)
- 中國傳媒大學《電子與電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弗汽車品牌全案策略及營銷推廣方案
- 04J008 擋土墻(重力式 衡重式 懸臂式)
- 《哈佛經(jīng)典談判術》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質(zhì)量管理小組活動準則TCAQ10201-2020
- 扶梯人行道檢驗驗收作業(yè)指導書
- GB/T 41855-2022小型游樂設施轉椅
- 2023年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20308-2020產(chǎn)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矩陣模型
- 男孩女孩動起來健康運動知識PPT模板
- 鐵路道岔知識課件
- 自考公共關系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