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總復習—有機化學專題——鹵代烴,醇,酚_第1頁
高三總復習—有機化學專題——鹵代烴,醇,酚_第2頁
高三總復習—有機化學專題——鹵代烴,醇,酚_第3頁
高三總復習—有機化學專題——鹵代烴,醇,酚_第4頁
高三總復習—有機化學專題——鹵代烴,醇,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級化學科秋季(陳sir編)高三總復習有機化學專題第三講 鹵代烴,醇,酚一、知識要點1鹵代烴(1)鹵代烴是烴分子里的氫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通式可表示為RX(其中R表示烴基)。(2)官能團是鹵素原子。2飽和鹵代烴的性質(zhì)(1)物理性質(zhì):沸點:比同碳原子數(shù)的烷烴沸點要高; 溶解性:水中難溶,有機溶劑中易溶; 密度:一般一氟代烴、一氯代烴比水小,其余比水大。(2)化學性質(zhì):水解反應:RXNaOHROHNaX(R代表烴基); RCHXCH2X2NaOHRCH(OH)CH2OH2NaX。 消去反應:有機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如H2O、HBr等), 而生成含不

2、飽和鍵(如雙鍵或三鍵)的化合物的反應。 RCH2CH2XNaOHRCH=CH2NaXH2O; 3鹵代烴的獲取方法(1)不飽和烴與鹵素單質(zhì)、鹵化氫等的加成反應,如(2)取代反應:乙烷與Cl2:CH3CH3Cl2CH3CH2ClHCl; 苯與Br2: C2H5OH與HBr:C2H5OHHBrC2H5BrH2O。2醇、酚的概念(1)醇是羥基與烴基或苯環(huán)側(cè)鏈上的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飽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為CnH2n1OH(n1)。(2)酚是羥基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而形成的化合物,最簡單的酚為苯酚()。(3)醇的分類 2乙醇及醇類的物理性質(zhì)(1)乙醇:乙醇俗名為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

3、,易揮發(fā),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與水以任意比混溶。(2)醇類:溶解性:低級脂肪醇易溶于水。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沸點:a直鏈飽和一元醇的沸點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的遞增而逐漸升高。b醇分子間存在氫鍵,所以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近的醇和烷烴相比,沸點醇遠遠高于烷烴。3苯酚的物理性質(zhì)(1)純凈的苯酚是無色晶體,有特殊氣味,易被空氣氧化呈粉紅色。(2)苯酚常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當溫度高于65 時,能與水互溶,苯酚易溶于酒精。(3)苯酚有毒,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如果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洗滌。4醇和酚的化學性質(zhì)(1)由斷鍵方式理解醇的化學性質(zhì)如果將醇分子中的化學鍵進行標號如圖

4、所示,那么醇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化學鍵的斷裂情況如下表所示:反應斷裂的價鍵化學方程式(以乙醇為例)與活潑金屬反應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催化氧化反應2CH3CH2OHO22CH3CHO2H2O與氫鹵酸反應CH3CH2OHHBrCH3CH2BrH2O分子間脫水反應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分子內(nèi)脫水反應酯化反應(2)由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理解酚的化學性質(zhì)由于苯環(huán)對羥基的影響,酚羥基比醇羥基活潑;由于羥基對苯環(huán)的影響,苯酚中苯環(huán)上的氫比苯中的氫活潑。弱酸性:電離方程式為C6H5OHC6H5OH,俗稱石炭酸,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寫出苯酚與NaOH

5、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苯環(huán)上氫原子的取代反應: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為顯色反應: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利用這一反應可檢驗苯酚的存在。二、例題解析例題1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下列關于該物質(zhì)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物質(zhì)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可轉(zhuǎn)化為醇類 B該物質(zhì)能和AgN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AgBr沉淀C該物質(zhì)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 D該物質(zhì)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例題2由CH3CH2CH2Br制備CH3CH(OH)CH2OH,依次(從左至右)發(fā)生的反應類型和反應條件都正確的是()選項反應類型反應條件A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KOH醇溶液/加熱、KOH水溶液/加熱、常

6、溫B消去反應、加成反應、取代反應NaOH醇溶液/加熱、常溫、NaOH水溶液/加熱C氧化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加熱、KOH醇溶液/加熱、KOH水溶液/加熱D消去反應、加成反應、水解反應NaOH水溶液/加熱、常溫、NaOH醇溶液/加熱例題3已知:RCH=CH2HXA、B、C、D、E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其中A、B分別是化學式為C3H7Cl的兩種同分異構體。根據(jù)圖中各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填寫下列空白:(1)A、B、C、D、E的結構簡式:A_、B_、C_、D_、E_。(2)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E_;BD_;CE_。例題4(選修5P551)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醇類的是()AC3H7OH BC6H5CH2O

7、H CC6H5OH 例題5下列關于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酚類是指羥基直接連在苯環(huán)上的化合物B酚類都具有弱酸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和NaOH溶液反應C酚類都可以和濃溴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利用該反應可以檢驗酚D分子中含有羥基和苯環(huán)的含氧衍生物都屬于酚類例題6下列四種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如下所示,均含有多個官能團,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雙選) () A屬于酚類,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CO2 B屬于酚類,能使FeCl3溶液顯紫色C1 mol 最多能與2 mol Br2發(fā)生反應 D屬于醇類,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例題7A和B兩種物質(zhì)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們都能跟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A不溶于NaOH

8、溶液,而B能溶于NaOH溶液。B能使適量溴水褪色,并產(chǎn)生白色沉淀,A不能。B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有兩種結構。(1)寫出A和B的結構簡式。A:_,B:_。(2)寫出B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3)A與金屬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等量H2,分別需A、B、H2O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練習1從溴乙烷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制備方案中最好的是()ACH3CH2Br CH3CH2OHCH2=CH2CH2BrCH2BrBCH3CH2BrCH2BrCH2BrCCH3CH2BrCH2=CH2CH3CH2BrCH2BrCH2BrDCH3CH2Br CH2=CH2CH2BrCH

9、2Br練習2下面是以環(huán)戊烷為原料制備環(huán)戊二烯的合成路線:其中,反應的產(chǎn)物名稱是_,反應的反應試劑和反應條件是_,反應的反應類型是_。練習3(2012上海,九)氯丁橡膠M是理想的電線電纜材料,工業(yè)上可由有機化工原料A或E制得,其合成路線如右圖所示已知:由E二聚得到完成下列填空:(1)A的名稱是_,反應的反應類型是_。(2)寫出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3)為研究物質(zhì)的芳香性,將E三聚、四聚成環(huán)狀化合物,寫出它們的結構簡式: _。鑒別這兩個環(huán)狀化合物的試劑為_。(4)以下是由A制備工程塑料PB的原料之一1,4丁二醇(BDO)的合成路線:寫出上述由A制備BDO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練習4由羥基分別跟

10、下列基團相互結合所構成的化合物中,屬于醇類的是_,屬于酚類的是_。練習5莽草酸是合成治療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藥物達菲的重要原料。已知莽草酸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這種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莽草酸的分子式為C6H10O5B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莽草酸遇FeCl3溶液顯紫色D1 mol莽草酸與足量氫氧化鈉反應,最多消耗氫氧化鈉4 mol練習6下列物質(zhì)中,既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又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同時可以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練習72012山東理綜,33(1)(2)(3)合成P(一種抗氧劑)的路線如下: A和F互為同分異構體,A分子中有三個甲基,F(xiàn)分子中只有一個甲基。(1)AB

11、的反應類型為_。B經(jīng)催化加氫生成G(C4H10),G的化學名稱是_。(2)A與濃HBr溶液一起共熱生成H,H的結構簡式為_。(3)實驗室中檢驗C可選擇下列試劑中的_。a鹽酸 bFeCl3溶液 cNaHCO3溶液 d濃溴水三、課后作業(yè)一、單項選擇題1全氟丙烷(C3F8)是一種溫室氣體。下列有關全氟丙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全氟丙烷的電子式為B相同壓強下的沸點:C3F8C3H8CC3F8分子中三個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線上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極性鍵又有非極性鍵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調(diào)味品的主要成分 B75%(體積分數(shù))的乙醇溶液常用于醫(yī)療消毒C乙醇和乙酸都能發(fā)生氧化反應 D乙醇和

12、乙酸之間能發(fā)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和皂化反應互為逆反應3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乙醇可以被氧化為乙酸,二者都能發(fā)生酯化反應B乙醇易燃燒,污染小,只能在實驗室中作燃料C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用于區(qū)分食用乙醇和燃料乙醇,因為煤油具有特殊氣味D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餾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凡是分子中有OH的化合物都是醇 B羥基與氫氧根離子具有相同的化學式和結構式C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機化合物一定是烴D醇與酚具有相同的官能團,但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zhì)5有機物CH3CH=CHCl能發(fā)生的反應有()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去反應使溴水褪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與AgNO3溶液生

13、成白色沉淀聚合反應A以上反應均可發(fā)生 B只有不能發(fā)生 C只有不能發(fā)生 D只有不能發(fā)生6分子式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中,與FeCl3溶液混合后顯紫色和不顯紫色的物質(zhì)分別有 ()A2種和1種 B2種和3種 C3種和2種 D3種和1種7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時,需要經(jīng)過下列哪幾步反應()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二、雙項選擇題8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不屬于芳香烴 B該有機物不含官能團 C分子式為C14H8Cl5 D1 mol該物質(zhì)能與6 mol H2加成9L多巴是治療帕金森氏癥的藥物。關于L多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14、()A其分子式為C9H11O4N B核磁共振氫譜上共有8個峰C能與酸、堿反應生成鹽 D不能與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10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非甾體雌激素物質(zhì),主要用于治療雌激素低下癥及激素平衡失調(diào)所引起的功能性出血等,如圖所示分別取1 mol己烯雌酚進行4個實驗。下列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預測與實際情況吻合的是 ()A中生成7 mol H2O B中無CO2生成 C中最多消耗4 mol Br2 D中發(fā)生消去反應三、非選擇題11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CH2=CH2Br2BrCH2CH2Br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狀態(tài)無色液體無色液體無色液體密度/gcm30.792.

15、20.71沸點/78.513234.6熔點/1309116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應有:乙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在140 脫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備1,2二溴乙烷的裝置如下圖所示: 有關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1)在此制備實驗中,要盡可能迅速地把反應溫度提高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引發(fā)反應 b加快反應速度 c防止乙醇揮發(fā) d減少副產(chǎn)物乙醚生成(2)在裝置C中應加入_,其目的是吸收反應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氣體;(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水 b濃硫酸 c氫氧化鈉溶液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3)判斷該制備反應已經(jīng)結束的最簡單方法是_;(4)將1,2二溴乙烷粗產(chǎn)品

16、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chǎn)物應在_層(填“上”或“下”);(5)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最好用_洗滌除去;(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水 b氫氧化鈉溶液 c碘化鈉溶液 d乙醇(6)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副產(chǎn)物乙醚,可用_的方法除去;(7)反應過程中應用冷水冷卻裝置D,其主要目的是_;但又不能過度冷卻(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12已知:CH3CH=CH2HBrCH3CHBrCH3(主要產(chǎn)物),1 mol某烴A充分燃燒后可以得到8 mol CO2和4 mol H2O。該烴A在不同條件下能發(fā)生如下圖所示的一系列變化。(1)A的化學式:_,A的結構簡式:_。(2)上述反應中,是_反應,是_反應。(填反應類型)(3)寫出C、D、E、H物質(zhì)的結構簡式:C_,D_,E_,H_。(4)寫出D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13有機物A是烴,有機物B易溶于水,且1 mol B能與足量的鈉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的H2 11.2 L,但不能與NaHCO3溶液反應,已知A通過如下轉(zhuǎn)化關系(有關反應條件已略去)制得化學式為C4H8O2的酯E,且當DE時,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加28。請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_,結構簡式_。(2)A的官能團名稱_,B的官能團名稱_。(3)反應的反應類型為_,反應的反應類型為_。(4)4.4 g C物質(zhì)完全燃燒消耗_ mol氧氣。(5)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用結構簡式表示):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