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震勘探工理論題庫_高級_第1頁
石油地震勘探工理論題庫_高級_第2頁
石油地震勘探工理論題庫_高級_第3頁
石油地震勘探工理論題庫_高級_第4頁
石油地震勘探工理論題庫_高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震勘探工理論知識鑒定要素細目表行業(yè):石油天然氣 工種:地震勘探工 等級: 高級工 鑒定方式:理論知識行為領域代碼鑒定范圍鑒定比重代碼鑒 定 點重要程度備注基礎知識A30%(35:15:01)A石油地質知識(12:07:00)5%001石油的主要成分X002石油的非烴組成X003石油的物理性質X004油氣生成的物化條件X005天然氣的化學組成Y006油氣儲集層Y007石油與天然氣的運移Y008油氣藏成藏要素Y009油氣藏類型X010地震剖面概念X011巖石按粘結狀態(tài)的分類X012巖石的物理性質X013巖石的機械性質X014巖石的可鉆性X015巖石在壓縮下的破碎機理Y016巖石的密度Y017影響

2、巖石速度的主要因素Y018背斜與向斜X019斷層的概念XB地震勘探基礎知識(23:08:01)25%001地震波的類型X002三維觀測系統(tǒng)類型XJS003壓制干擾波的方法X004表層調查方法X005不同勘探階段目的Y006二維觀測系統(tǒng)表達方式XJS007二維觀測系統(tǒng)有關概念X008三維觀測系統(tǒng)主要參數(shù)XJS009石油物探測量概念X010泥漿比重的概念X011泥漿的上返速度概念X012三視圖之間的關系數(shù)X013循環(huán)泥漿概念X014復雜地形下鉆井要求X015激發(fā)巖性與有效波的關系X016炸藥與振幅的關系Y017炸藥與頻率的關系Z018炸藥與巖石的耦合關系X019光纜的傳導方式XJD020電纜線導體

3、性能X021電纜線導體要求X022電纜線物理性能X023電纜線護套作用X024覆蓋地震電纜線定義YJD025電纜線的絕緣電阻YJD026電纜線的工作電容YJD027地震電纜線串音XJD028地震電纜衰減系數(shù)XJD029地震電纜拉斷力YJD030地震電纜伸長率YJD031光纜的結構YJD032光纜的傳導方式XJD專業(yè)知識B70%(85:25:04)A鉆井(53:18:04)35%001尺寸公差概念X002上偏差概念Y003下偏差概念Y004基本尺寸概念X005液壓輔助元件過濾器的過濾精度確定方法Y006尺寸的概念Z007配合的分類X008確定尺寸公差的方法X009退火的目的Y010正火的概念Y0

4、11淬火的概念Y012回火的概念Y013鉆孔的概念X014彎曲的概念XJD015研磨的概念ZJD016氣焊的概念XJD017液壓流動系數(shù)概念Y018液動力概念X019液壓系統(tǒng)震動的原因XJD020液壓裝置噪聲的原因X021液壓系統(tǒng)爬行的原因X022液壓系統(tǒng)進氣的原因XJD023氣壓控制元件概念XJD024氣壓發(fā)生裝置概念X025空氣的壓縮性概念X026鉆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YJD027齒輪傳動的優(yōu)點X028鏈傳動的優(yōu)點X029鏈傳動的概念X030齒輪傳動的概念X031蝸桿傳動的概念X032蝸桿與蝸輪的關系X033防止油液污染的措施XJD034鉆機取力的步驟Z0352W-12.5/10型空壓機的保養(yǎng)方

5、法X036鉆機鏈輪箱的保養(yǎng)方法XJD037判斷液壓油缸活塞的移動速度的方法XJS038判斷鉆頭的切削速度的方法YJS039鉆機氣動系統(tǒng)的組成X040選擇鉆機液壓油的方法X041液壓動力元件概念X042液壓執(zhí)行元件分類X043液壓控制元件分類X044液壓輔助元件分類YJD045鉆機液壓卡緊的原因X046沖擊器的概念Z047鉆機系統(tǒng)的組成X048確定馬達扭矩的方法XJS049確定齒輪油泵功率的方法XJS050鉆機泥漿泵離合器打滑原因X051鉆機拉桿盤根刺水原因X052鉆機系統(tǒng)動作慢原因X053排除鉆機齒輪油泵異響的方法X054處理沙橋卡鉆的方法XJD055處理泥包卡鉆的方法XJD056換向閥工作次

6、序紊亂的原因Y057排除泥漿泵動力端異響的方法X058鉆機出工前的準備工作X059鉆機的操作要求XJD060鉆井過程中的檢查及注意事項XJD061山地鉆機操作使用X062山地鉆機的保養(yǎng)X063山地鉆機故障排除Y064動力頭的修理Y065分動箱的修理Y066泥漿泵的修理Y067液壓系統(tǒng)的修理X068氣控系統(tǒng)的修理X069銷連接裝配的要求XJD070花鍵連接的特點X071組裝滑動軸承的方法X072空壓機傳動軸的修理X073空氣壓縮機排氣不正常原因X074氣控系統(tǒng)的修理X075鉆機的組裝與試車YB爆炸(13:01:00)15%001爆炸機放炮操作流程XJD002爆炸機常見故障方法X003BOOMBO

7、X爆炸機操作面板介紹X004SHOTPROII爆炸機參數(shù)選擇方法X005SHOT PRO爆炸機操作面板介紹X006SHOT PRO譯碼器參數(shù)設置方法X007早爆的處理方法XJD008拒爆的處理方法X009爆炸機GPS導航系統(tǒng)簡介X010爆炸機測試方法X011電瓶充電中的故障排除方法X012爆炸機的維護保養(yǎng)方法X013無井口時間原因及排除方法XJD014天線故障排除方法YC放線(19:06:01)20%001查找地震電纜線斷路的方法XJS002排除地震電纜線斷路的方法X003電纜斷點儀的使用的方法XJS004組裝地震檢波器串的技術要求X005焊接地震電纜線插頭的方法X006檢波器串參數(shù)指標的測定

8、方式Z007檢波器阻尼系數(shù)對記錄的影響XJD008地震檢波器阻尼的三種狀態(tài)Y009地震檢波器阻尼系數(shù)的選用YJD010檢查地震檢波器串故障的方法XJD011排除地震檢波器串故障的方法XJD012地震檢波器串電阻值的計算方法XJS013檢波器的靈敏度影響因素X014檢波器測試儀的探頭極性X015測試檢波器的要求Y016檢波器測試儀的使用方法XJD017檢波器芯體工作原理X018焊接檢波器芯體要求X019三維勘探采集站及交叉站的擺放Y020特殊地表條件采集站的擺放YJD021特殊地表條件電源站的擺放XJD022排列助手的功能XJD023收工后地面電子設備的保養(yǎng)YJD024主放型采集站的結構X025

9、地震信號的數(shù)字化YJD026現(xiàn)代地震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XJDX核心要素,掌握;Y一般要素,熟悉;Z輔助要素,了解*題型代碼* 1:單選2:多選 3:判斷4:簡答 5:計算TA -A-001 3 3 3石油中氮含量很少,一般為千分之幾到萬分之幾。T/DD/TA -A-001 3 3 3石油主要由C、O兩種元素組成。T/D×D/正確答案:石油主要由C、H兩種元素組成。TA -A-001 3 1 1石油的主要成分( )。A、 C、H、O、S、N B、 C、H、O、S C、 C、H、O、N D、 C、H、S、NT/DAD/TA -A-001 3 1 1石油的主要成分中( )占8487%。

10、A、H B、O C、N D、C T/DDD/TA -A-001 3 1 2石油的主要成分中( )占1114%。A、H B、O C、N D、C T/DA D/TA -A-001 3 1 3石油的主要成分中( )總量僅占14%。A、 H、S、N B、 C、O、S C、 O、S、N D、 C、H、N T/DCD/TAA001 3 2 2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95% 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 )。A、烷烴B、環(huán)烷烴C、芳香烴D、烯烴T/DABCD/TAA001 3 2 2石油的化學組成是沒有一定的,隨產地不同而異。根據(jù)含烴的成分不同一般將石油分為烷烴基石油、混合基石油

11、、( )。A、烯烴基石油B、環(huán)烷烴基石油C、芳烴基石油D、非烴石油T/DBCD/TAA002 3 3 2石油中非烴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氫化合物。 T/D×D/正確答案:石油中非烴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TAA002 3 3 2硫是石油中的一種有害雜質。 T/DD/TAA002 3 2 1石油中非烴化合物主要包括( )化合物。A、含硫、含氮、含氫B、含硫、含氮、含氧 C、含硫、含氮、含碳 D、含硫、含氫、含氧 T/DBD/TAA002 3 1 1石油中含量變化較大的非烴化合物是( )化合物,從萬分之幾到百分之幾。A、含氮 B、含硫 C、含碳 D、含氧 T/DBD/

12、TAA002 3 1 3含( )量常作為評價石油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它易對機器、管道、油罐、煉塔等金屬設備產生腐蝕。A、氮 B、硫 C、氫 D、氧 T/DBD/TAA002 3 1 3含氮化合物分為堿性和非堿性兩種,一般含量為( )。A、千分之幾至百分之幾 B、百分之幾至十分之幾 C、萬分之幾至千分之幾 D、十萬分之幾至萬分之幾T/DCD/TAA002 3 2 3石油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 )。A、吡啶B、吡咯C、喹啉D、胺類(RNH2)T/DABCDD/TAA002 3 2 3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 ),此外還含有少量脂肪酸。A、環(huán)烷酸B、硫醚C、酚類D、噻吩DACD/TAA003 3

13、3 3石油的粘度變化受化學組成、溫度、壓力及溶解氣量影響。 T/DD/TAA003 3 3 3石油易溶于有機溶劑和水。 T/D×D/正確答案:石油易溶于有機溶劑而難溶于水。TAA003 3 1 1石油一般以( )色為多。A、無 B、黑 C、淡黃色 D、黃褐色 T/DBD/TAA003 3 1 2石油中( )含量高,顏色淺。A、瀝青質 B、炭質 C、膠質 D、油質 T/DDD/TAA003 3 1 2石油中( )含量越高顏色越深A、飽和烴 B、碳質 C、油質 D、膠質瀝青質T/DDD/TAA003 3 1 2石油的密度與顏色有一定關系,一般( )石油密度小,反之則大。A、黑綠色 B、黑

14、色 C、淡色 D、黃褐色 T/DCD/TAA004 3 3 3放射性作用是促使有機質向油氣轉化的能源之一。 T/DD/TAA003 3 2 2屬于石油的物理性質是( )。A、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B、刺鼻的臭味C、在加熱條件下烷烴會發(fā)生碳鏈斷裂D、石油不溶于水DABDD/TAA003 3 2 3關于石油物理性質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石油是由具不同沸點的烴化合物混合而成,通過控制不同的溫度而可分別獲得不同的石油產品B、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機溶劑C、粘度大小決定著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動性能D、石油的顏色與原油中含有的膠質、瀝青質數(shù)量的多少沒有關系T/DABC D/TAA004 3 3

15、 3根據(jù)油氣有機成因理論,植物是生成油氣的最初來源。 T/D×D/正確答案:根據(jù)油氣有機成因理論,生物體是生成油氣的最初來源。TAA004 3 1 2油氣生成除需大量有機質提供物質條件外,還必須具備外部條件如( )等物化條件。A、溫度、壓力、催化劑、放射性 B、壓力、細菌、催化劑、放射性 C、溫度、壓力、細菌、催化劑、放射性 D、溫度、壓力、細菌、放射性T/DCD/TAA004 3 1 3沉積有機質向油氣轉化的過程,( )是最有效、最持久的作用因素。A、催化劑 B、細菌 C、壓力 D、溫度 T/DDD/TAA004 3 1 2對油氣生成來說,最有意義的是( )細菌。A、通性 B、特殊

16、 C、喜氧 D、厭氧T/DDD/TAA004 3 1 3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油氣藏分析看,石油生成、聚集成藏一般需不到( )。A、十萬年 B、一百萬年 C、一千萬年 D、一億年 T/DBD/TAA004 3 2 2屬于促使有機質轉化為油氣的條件是( )。A、熱力作用B、細菌作用C、催化作用D、壓力T/DABCDD/TAA004 3 2 3關于石油生成的物化條件描述正確的是( )。A、細菌能分解沉積物中的有機質B、溫度越高對油氣生成越有利C、沉積物中的有機質向石油或類似石油的物質轉化,催化劑是會起到一定的作用D、壓力越大,生油條件越好。T/DACD/TAA005 3 3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烴類。T/D

17、D/TAA005 3 3 2油溶氣是指溶解于水中的天然氣。 T/D×D/正確答案:油溶氣是指溶解于油中的天然氣。TAA005 3 1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烴類,通常( )占優(yōu)勢。A、丁烷 B、丙烷 C、乙烷 D、甲烷T/DDD/TAA005 3 1 2天然氣中的非烴氣體有( )、CO2、H2S、H2、CO、SO2、Hg蒸氣等。A、O2 B、N2 C、CH4 D、C2H6 T/DBD/TAA005 3 1 1天然氣按成因可分為( )。A、有機成因氣、無機成因氣 B、有機成因氣和混合成因氣 C、無機成因氣和混合成因氣 D、有機成因氣、無機成因氣和混合成因氣T/DDD/TAA005 3 1

18、 2在圈閉中僅有天然氣而單獨聚集的氣藏稱為( )。A、氣頂氣 B、氣藏氣 C、凝析氣 D、煤層氣T/DBD/TAA005 3 2 2按天然氣存在相態(tài)可分為( )。A、氣藏氣B、溶解氣C、凝析氣D、氣體水合物T/DABCDD/TAA005 3 2 2天然氣按生儲蓋組合分類,可分為( )。A、自生自儲天然氣B、新生古儲天然氣C、新生新儲天然氣D、古生新儲天然氣T/DABDD/TAA006 3 3 2衡量儲層好壞的參數(shù)是它的儲集性能孔隙性,滲濾能力滲透性。T/DD/TAA006 3 3 3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油氣儲量,大約58%的石油和75%的天然氣儲存在變質巖中。T/D×D/正確答案:世界上已

19、發(fā)現(xiàn)的油氣儲量,大約58%的石油和75%的天然氣儲存在碎屑巖中。 TAA006 3 1 1能夠容納和滲濾流體的巖層稱為( )。A、生油層 B、儲集層 C、蓋層 D、油層T/DBD/TAA006 3 1 1分布最廣、最重要的儲層有( )、礫巖類、碳酸鹽巖類。A、砂巖類 B、變質巖類 C、泥巖類 D、火山巖類T/DAD/TAA006 3 1 3巖石因構造收縮作用產生的孔隙叫做( )。A、裂縫性孔隙 B、粒內孔隙 C、粒間孔隙 D、溶蝕孔隙T/DAD/TAA006 3 1 3我國中、新生代陸相盆地的油氣儲層絕大多數(shù)為( )。A、巖漿巖 B、碎屑巖 C、變質巖 D、基巖T/DBD/TAA006 3 2

20、 2影響碎屑巖儲集層孔隙率的因素有( )。A、顆粒大小及分選程度B、顆粒的排列方式及形狀C、膠結物D、碎屑成分T/DABCD/TAA006 3 2 3與碎屑巖儲集空間相比,關于碳酸鹽巖的儲集空間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次生孔隙發(fā)育B、裂隙發(fā)育C、滲透率變化大D、孔隙率變化大T/DABDD/TAA007 3 3 3油氣在地下的一切運動稱為油氣運移。T/DD/TAA007 3 3 1油氣運移的基本方式是擴散。T/D×D/正確答案:油氣運移的基本方式是擴散和滲濾。TAA007 3 1 2為了表征油氣生成后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階段的運移特點,運移可分( )種。A、四 B、三 C、二 D、

21、五T/DCD/TAA007 3 1 1油氣進入儲集層以后的一切運移稱為( )運移。A、四次 B、三次 C、二次 D、五次T/DCD/TAA007 3 1 1油氣運移的基本方式是( )。A、擴散和滲濾 B、擴散 C、滲濾 D、漂移T/DAD/TAA007 3 1 3油氣究竟以何種相態(tài)運移,取決于( )及油、氣、水的相對含量等。A、溫度、壓力、孔隙大小 B、溫度、壓力、粘度 C、溫度、孔隙大小、粘度 D、壓力、孔隙大小、粘度T/DAD/TAA007 3 2 3油氣的二次運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靜壓力B、動壓力C、水動力D、浮力T/D BCDD/TAA007 3 2 3關于油、氣運移說法正

22、確的是( )。A、異常高壓是油氣初次運移的潛動力B、初次運移的方向取決于油氣初次運移的驅使因素和通道特征C、油氣的二次運移首先必須具有一定的油氣飽和度D、二次運移的方向取決于油氣運移的驅使因素和通道特征T/D ABCD/TAA008 3 1 1油氣成藏要素包括( )、運移、圈閉、聚集、保存等要素。A、生油層、儲集層 B、儲集層、蓋層 C、生油層、儲集層、蓋層 D、生油層、蓋層T/DCD/TAA008 3 1 2蓋層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油氣的( )。A、圈閉與聚集 B、聚集與保存 C、運移與圈閉 D、運移、保存T/DBD/TAA008 3 1 2生、儲、蓋組合正常式組合為( )。A、儲下、生中、蓋上

23、 B、生下、儲中、蓋上 C、生下、蓋中、儲上 D、蓋下、儲中、生上T/DBD/TAA008 3 2 2油氣藏成藏的基本條件是( )。A、充足的油氣源條件B、有利的生儲蓋組合C、有效的圈閉D、必要的保存條件T/D ABCDD/TAA008 3 2 3屬于良好的油氣藏保存條件是( )。A、地殼運動不劇烈B、水動力活動、巖漿活動強C、水動力活動、巖漿活動弱D、埋深不太淺T/D ACDD/TAA008 3 3 2生油條件是油氣藏形成的物質基礎。T/DD/TAA008 3 3 2油氣的運移是油氣由分散狀態(tài)到聚集狀態(tài)的途徑之一。T/D×D/正確答案:油氣的運移是油氣由分散狀態(tài)到聚集狀態(tài)的唯一途徑

24、。TAA009 3 3 3油氣藏按烴類組成分:油藏、氣藏兩種。T/D×D/正確答案:油氣藏按烴類組成分:油藏、油氣藏、氣藏、凝析氣藏TAA009 3 3 3背斜油氣藏的形成條件和形態(tài)都較復雜。T/D×D/正確答案:背斜油氣藏的形成條件和形態(tài)都較簡單。TAA009 3 1 1油氣藏的分類按形態(tài)分( )。A、層狀油氣藏、塊狀油氣藏、 規(guī)則油氣藏B、層狀油氣藏、塊狀油氣藏、不規(guī)則油氣藏 C、塊狀油氣藏、不規(guī)則油氣藏 、規(guī)則油氣藏D、層狀油氣藏、不規(guī)則油氣藏、規(guī)則油氣藏T/DBD/TAA009 3 1 2斷層油氣藏屬于( )。A、層狀油氣藏 B、塊狀油氣藏 C、背斜油氣藏 D、不規(guī)

25、則油氣藏T/DDD/TAA009 3 1 3古潛山油氣藏屬于( )。A、層狀油氣藏 B、塊狀油氣藏 C、斷層油氣藏 D、不規(guī)則油氣藏T/DBD/TAA009 3 1 1背斜油氣藏屬于( )。A、層狀油氣藏 B、塊狀油氣藏 C、斷層油氣藏 D、不規(guī)則油氣藏T/DAD/TAA009 3 2 3縱向上斷層帶具有的封閉性取決于( )。A、斷層性質及斷面產狀B、斷開地層巖性C、斷層帶內流體活動D、斷層的大小T/D ABCD/TAA009 3 2 3屬于構造油氣藏的是( )。A、背斜油氣藏B、斷層油氣藏C、古潛山油氣藏D、構造裂縫油氣藏T/D ABDD/TAA010 3 1 1地球大約是( )億年前形成的

26、,其內部結構可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A、36B、46C、50D、30T/DBD/TAA010 3 1 2地殼的平均厚度()。A、約為33千米B、約為6千米C、小于巖石圈的平均厚度D、大于巖石圈的平均厚度T/DCD/TAA010 3 1 2地球是一個由不同狀態(tài)與不同物質的同心圈層所組成的球體,其中外三圈包括( )。A、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B、大氣圈、水圈和植物圈C、大氣圈、水圈和陸地圈D、大氣圈、水圈和地殼T/DAD/TAA010 3 2 2關于地球內部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有( )。A、地殼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大B、地殼和地幔合稱巖石圈C、軟流層呈熔融狀態(tài)D、外核的物質狀態(tài)為固態(tài)T/DACD/

27、TAA010 3 2 2關于內力和外力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外力作用不斷削低地面,不會使地面變高B、內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內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態(tài)的形成都與內、外力作用有關T/DBCDD/TAA010 3 3 1地殼指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體硬殼,屬于巖石圈的上部。T/DD/TAA010 3 3 2地殼體積占整個地球體積的5。T/D×D/正確答案:地殼體積占整個地球體積的0.5。TAA011 3 1 1碎屑巖主要是由( )。A、碎屑物質組成 B、粘土礦物組成C、巖石分解后產生的 D、花崗巖變質形成T/DAD/TAA011 3 1 2

28、粘土巖主要是由( )。A、碎屑物質組成 B、粘土礦物物質組成 C、巖石分解后產生的 D、花崗巖變質成T/DBD/T/A-A-011 3 1 2化學巖主要是由( )。A、碎屑物質組成 B、粘土礦物物質組成 C、巖石分解后產生的溶液、膠體熔液以及有機物在水盆地中經化學或生物化學作用而形成D、花崗巖變質成T/DCD/T/A-A-011 3 2 2沉積物的主要來源有( )物質。A、陸源B、生物源C、深源D、宇宙源T/DABCDD/T/A-A-011 3 2 1巖石按其成因分類,可分為( )。A、巖漿巖B、沉積巖C、火成巖D、變質巖T/DABDD/T/A-A-011 3 2 1巖石按其成因分類,可分為(

29、 )。A、巖漿巖B、沉積巖C、火成巖D、變質巖T/DABDD/T/A-A-011 3 3 1沉積巖占地表的66%,為地表的主要巖類。T/DD/T/A-A-011 3 3 2鹽類礦產和可燃有機能源礦產幾乎全部蘊藏在巖漿巖層中。T/D×D/正確答案:鹽類礦產和可燃有機能源礦產幾乎全部蘊藏在沉積巖層中。T/A-A-012 3 1 1巖體的強度小于巖石的強度主要是由于( )。A、巖體中含有大量的不連續(xù)面B、巖體中含有水C、巖體為非均勻質材料D、巖石的彈性模量比巖體的大T/DAD/T/A-A-012 3 1 2巖體的尺寸效應是指( )。A、巖體的力學參數(shù)與試件的尺寸沒有什么關系B、巖體的力學參

30、數(shù)隨試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現(xiàn)象C、巖體的力學參數(shù)隨試件的增大而減少的現(xiàn)象D、巖體的強度比巖石的小T/DCD/T/A-A-012 3 1 2影響巖體質量的主要因素為( )。A、巖石類型、埋深B、巖石類型、含水量、溫度C、巖體的完整性和巖石的強度D、巖體的完整性、巖石強度、裂隙密度、埋深T/DCD/T/A-A-012 3 2 3關于巖石初始應力的描述錯誤是( )。A、垂直應力一定大于水平應力B、構造應力以水平應力為主C、自重應力以壓應力為主D、自重應力和構造應力分布范圍基本一致T/DACDD/T/A-A-012 3 2 2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包括()。A、孔隙性 B、密度C、滲透性D、風化變質 T/DA

31、BCD/T/A-A-012 3 3 1孔隙度與巖石力學性質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空隙度大,巖石力學性質就差。T/DD/T/A-A-012 3 3 2巖石的重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性質之一,一般用強度和重度兩個指標表示。T/D×D/正確答案:巖石的重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性質之一,一般用密度和重度兩個指標表示。T/A-A-013 3 1 2巖漿的化學成分若以氧化物表示,以( )的含量為最大。A、SiO2 B、MgO C、FeO D、K2O T/DAD/TAA013 3 1 1火成巖中以( )為主。A、沉積巖B、巖漿巖C、變質巖 D、花崗巖 T/DBD/TAA013 3 1 2火山氣體主要是從( )中

32、分離出來的。A、巖石B、巖漿 C、沉積巖D、變質巖T/DBD/TAA013 3 2 2根據(jù)產狀的不同,巖漿巖可以分為( )。A、深成巖B、淺成巖C、花崗巖D、噴出巖T/DABDD/TAA013 3 2 3巖漿巖的結構分為( )三大類。A、全晶質結構B、玻璃質結構C、半晶質結構D、熔融結構T/DABCD/TAA013 3 3 1巖漿具極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內部壓力。T/DD/TAA013 3 3 2火山噴發(fā)強度主要決定于外因。T/D×D/正確答案:火山噴發(fā)強度主要決定于內因,即巖漿成分。TAA014 3 1 1沉積巖的結構可分為:碎屑結構、泥質結構、( )及生物結構四種類型。A、斑狀結構

33、B、化學結構C、碎裂結構D、散體結構T/DBD/TAA014 3 1 2沉積巖的化學成分與( )基本相似。A、變質巖 B、碎屑巖 C、粘土巖D、火成巖 T/DDD/TAA014 3 1 2碎屑巖、粘土巖屬于( )。A、變質巖 B、巖漿巖C、火成巖D、沉積巖T/DDD/TAA014 3 2 1屬于沉積巖( )。A、礫巖B、頁巖C、花崗巖D、砂巖T/DABDD/TAA014 3 2 1母巖的風化可分為( )階段。A、破碎B、飽和硅鋁C、酸性硅鋁D、鋁鐵土 T/DABCDD/TAA014 3 3 1粘土巖是介于碎屑巖和化學巖之間的過渡巖石。T/DD/TAA014 3 3 2粘土巖類礦物成分以碎屑礦物

34、為主。T/D×D/正確答案:粘土巖類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為主。TAA015 3 1 1變質巖是( )而形成的。A、由地殼內部高溫熔融狀的巖漿冷凝 B、自然營力(如風、水生物)的作用下 C、沉積巖或巖漿巖經過高溫高壓的作用發(fā)生變質D、沉積巖經過高溫高壓的作用發(fā)生變質T/DCD/TAA015 3 1 2變質巖的礦物成分主要取決于原巖的化學成分和( )。A、溫度條件B、變質條件C、時間條件D、壓力條件T/DBD/TAA015 3 1 2變質巖組成的地殼大致占地殼的( )。A、5%B、10%C、15%D、0.5%T/DCD/TAA015 3 2 2屬于變質巖的是( )。A、板巖B、片麻巖C、砂

35、巖D、大理巖T/DABDD/TAA015 3 2 2影響變質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溫度B、壓力C、具化學活動性的流體D、時間T/DACBDD/TAA015 3 3 2變質巖的原生礦物和新生礦物在一定的變質作用條件下都是穩(wěn)定礦物。T/DD/TAA015 3 3 2變質作用過程中壓力增大有利于分子體積大,比重大的礦物生成。T/D×D/正確答案:變質作用過程中壓力增大有利于分子體積小,比重大的礦物生成。TAA016 3 1 2沉積巖的密度變化范圍為( )。A、2.63.5g/cm3 B、1.23.0g/cm3 C、1.72.7g/cm3 D、2.43.1g/cm3T/D B D/TA

36、A016 3 1 2沉積巖的密度常見值范圍為( )。A、2.63.5g/cm3 B、1.23.0g/cm3 C、1.72.7g/cm3 D、2.43.1g/cm3T/D C D/TAA016 3 1 2巖漿巖的密度變化范圍為( )。A、2.63.5g/cm3 B、1.23.0g/cm3 C、1.72.7g/cm3 D、2.43.1g/cm3T/D A D/TAA016 3 2 2巖石的密度大小主要取決于( )。A、巖石的成分和含量B、巖石的埋藏深度C、巖石的膠結物D、巖石的孔隙度和孔隙充填物T/DABDD/TAA016 3 2 2同一種巖石,埋藏深度越大,其( )。A、速度低B、密度越大C、膠

37、結物高D、速度越高T/DBDD/ TAA016 3 3 2巖石的密度決定了巖石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T/DD/TAA016 3 3 2在埋藏深度大致相同時,時代較老的沉積巖的密度要小于時代較新的沉積巖的密度。T/ D×D/正確答案:在埋藏深度大致相同時,時代較老的沉積巖的密度要大于時代較新的沉積巖的密度。TAA016 3 3 2碳酸鹽巖的密度主要由其巖性決定。T/D×D/正確答案:碳酸鹽巖的密度并不主要由其巖性決定。TAA017 3 1 2一般情況下,沉積巖的速度( )巖漿巖和變質巖的速度。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接近于T/D B D/TAA017 3 1 2一般情

38、況下,巖漿巖的速度( )沉積巖的速度。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接近于T/D A D/TAA017 3 1 2一般情況下,變質巖的速度( )沉積巖的速度。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接近于T/D A D/TAA017 3 1 2沉積巖內,砂巖的速度( )。A、較低 B、較高 C、高于碳酸鹽巖 D、高于石膏巖和鹽巖T/D A D/TAA017 3 2 2巖石按類可分為( )。A、沉積巖B、巖漿巖 C、變質巖 D、石灰?guī)rT/DABCD/TAA017 3 2 2巖漿巖主要包括( )玄武巖等。A、花崗巖B、輝長巖C、閃長巖 D、輝綠巖T/DABCDD/TAA017 3 3 2一般情況下

39、,巖石的密度越大,速度越高。T/DD/TAA017 3 3 2巖石的速度與埋藏深度無關。T/ D×D/正確答案:巖石的速度與埋藏深度有關。TAA017 3 3 2巖石中含有油氣時一般速度不會降低。T/ D×D/正確答案:巖石中含有油氣時一般速度會降低。TAA017 3 3 2巖石的孔隙度越大,速度越低。T/DD/TAA018 3 1 2我們常說的鼻狀構造是( )構造。A、背斜 B、向斜 C、斷層 D、不整合T/D A D/TAA018 3 1 2一個新地層包圍老地層并向上的地層彎曲是( )構造。A、背斜 B、向斜 C、斷層 D、不整合T/D A D/TAA018 3 1 2

40、一個新地層被老地層包圍并向下的地層彎曲是( )構造。A、背斜 B、向斜 C、斷層 D、不整合T/D B D/TAA018 3 2 2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在含油氣區(qū),有時一個完整的背斜構造就會形成一個油氣田B、在含油氣區(qū),有時一個完整的向斜構造就會形成一個油氣田 C、在含油氣區(qū),有時一個完整的向斷層構成構造就會形成一個油氣田 D、在含油氣區(qū),有時一個完整的向不整合造構就會形成一個油氣田T/DBCDD/TAA018 3 2 2背斜和向斜的區(qū)分主要從( )兩方面進行區(qū)分。A、巖層彎曲形態(tài)B、巖層的新老關系C、根據(jù)地形判別D、根據(jù)巖性判別T/DABD/TAA018 3 2 2半背斜構造又叫鼻狀

41、構造,在有遮擋的條件下是較好的儲油構造。T/DD/TAA018 3 2 2在含油氣區(qū),有時一個完整的背斜構造就會形成一個油氣田。T/DD/TAA018 3 2 2背斜構造由核部到翼部地層逐漸變新。T/DD/TAA018 3 2 2向斜構造由核部到翼部地層逐漸變新。T/ D×D/正確答案:向斜構造由翼部到核部地層逐漸變新。TAA019 3 1 2巖層在地質運動的影響下發(fā)生破裂,且破裂面兩側的巖層沿著破裂面發(fā)生顯著位移的構造現(xiàn)象稱為( )。A、背斜 B、向斜 C、斷層 D、不整合T/D C D/TAA019 3 1 2凡是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為( )。A、逆斷層 B、正斷層

42、C、走滑斷層 D、不確定T/D B D/TAA019 3 1 2凡是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為( )。A、逆斷層 B、正斷層 C、走滑斷層 D、不確定T/D A D/TAA019 3 1 2凡是兩盤無明顯升降,只在水平方向上出現(xiàn)錯動的斷層為( )。A、逆斷層 B、正斷層 C、走滑斷層 D、不確定T/D C D/TAA019 3 2 2按斷層面產狀與巖層產狀的關系分類可分為( )。A、走向斷層B、傾向斷層C、斜向斷層D、順層斷層T/DABCDD/TAA019 3 2 2按斷層面走向與褶皺軸向或區(qū)域線之間的關系分類可分為( )。A、縱斷層B、橫斷層C、斜斷層D、平行斷層T/DABCD/TA

43、A019 3 3 2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為逆斷層。T/ D×D/正確答案: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為正斷層。TAA019 3 3 2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為正斷層。T/ D×D/正確答案: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為逆斷層。TAA019 3 3 2大的正斷層往往控制盆地的發(fā)育過程。T/D D/TAA019 3 3 2斷層面往往是油氣運移的通道。T/D D/TAB001 3 3 2當上層的波阻抗小于下層的波阻抗時,反射系數(shù)為負。 T/D×D/正確答案:當上層的波阻抗小于下層的波阻抗時,反射系數(shù)為正。TAB001 3 3 1當?shù)叵麓嬖趶姴ㄗ杩菇缑鏁r,可能產生多種形式的多次反射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