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水平能力測試復習資料 (一) 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一、依法執(zhí)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guī),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二、愛崗敬業(yè)。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
2、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fā)展。四、嚴謹治學。樹立優(yōu)良學風,刻苦鉆研業(yè)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五、團結協(xié)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chuàng)文明校風。六、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 七、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fā)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八、為人師表。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guī)范健康,舉止文明
3、禮貌,嚴于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八榮八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新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 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
4、綱要)印發(fā)兩周年之際,經中共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從2003年開始,將綱要印發(fā)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遵循以下原則:(1)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相協(xié)調、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相承接的原則。(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3)堅持知與行相統(tǒng)一的原則。(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是:(1)從增強
5、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3)從規(guī)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fā)展。3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3月22日公布,共10部分,28條。(三)變教學過程“五環(huán)節(jié)”為“三環(huán)節(jié)”“五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常規(guī)是與傳授系統(tǒng)知識的教學目的相對應的。其中,對各學科作業(yè)量的要求及課后輔導的規(guī)定導致教師將大量時間投入到課后,致使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大量的課后作業(yè)及教師大量的課后輔導和作業(yè)批改,形成了師生沉重負擔的惡性循環(huán)。
6、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標準在于學生的思維活動數(shù)量與質量。因此,教師的勞動前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新的教學常規(guī)要引導教師勞動前移,將時間投入到課前準備中去。上課是核心環(huán)節(jié),同時抓好備課和課后反思兩個環(huán)節(jié),變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為“三環(huán)節(jié)”。 1、備課??偟囊笫钦n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說課。對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教師(如新任教師、成熟教師、優(yōu)秀教師)可以有不同的備課要求,教案要因人而異;教案要留有發(fā)展的空間,注重實效。新課程下的教學常規(guī)應加大對備課組活動的管理,形成個人研究與集體研究相結合的備課制度。備課應該牢牢把握“個人領悟、集體研究、把握課標、重組資源”的原則,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最終能夠
7、形成具有教師個人風格的教案。譬如,在實踐中,有人提出“備課”要做到“五有”、“五備”:即腦中有“綱”(課程標準),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學生),心中有“數(shù)”(差異),手中有“法”(方法)。 2、上課。首先須把握總的教學目標:以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兼顧情意發(fā)展。關鍵在于教師要能激發(fā)學生思考,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將課堂是否體現(xiàn)接受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實踐學習作為考察教師教學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據(jù)。當然不是每一堂課都要體現(xiàn)所有這些特點,而應根據(jù)學科性質,達到學?,F(xiàn)有設施條件下的最優(yōu)化。也有人提出上課要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
8、核心,能力為目標。 3、課后反思。這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極為重要,須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也可寫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課可從三方面進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樣?學生是否獲得了“是什么”的知識(語言信息)、“怎么辦”的知識(智慧技能)、“怎么學”的知識(認知策略)。通過課后自我評價、自我診斷,總結成功與不足,尋找問題,以便改進提高。總之,每個學校教學管理者應該明白,教學常規(guī)是對教學過程中教師行為的一種“固化”。在今天,為了盡快建設一支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過多的“固化”了的教學行為,不僅對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利,更是束縛教師專業(yè)成長,妨礙創(chuàng)新型優(yōu)秀教師脫穎
9、而出的枷鎖。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差生轉化的策略 一、 嚴而有格,以身作則,是轉化差生的前提 二、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三 尋找他們的閃光點 四、好座次優(yōu)先留給差生五、愛是教育的起點六、溝通家長,促其進步 七、捕捉教育差生的最佳時機八、班級活動“優(yōu)先安排差生”。 走進新課程 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概念要點 課程:課程 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獲得的全部經驗。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科設置、教學活動、教學進
10、程、課外活動以及學校的環(huán)境和氛圍的影響。狹義的課程是指各級各類學校為了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而開設的學科及其目的、內容、范圍、活動、進程等的總和,它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之中。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因素動態(tài)交互作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對話式”教學教學中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以教材內容為“話題”或“談資”共同去生成和創(chuàng)造“文本”,去構造“意義”的過程。它既是一項“原則”又可以成為一種方法。從方法的角度講,它要求我們改變過去那種太多的“傳話”和“獨白”的方式,走向對話與交流,使“知識在對話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組,在共享中倍增”。二、問
11、答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答:基礎教育要與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答:具體目標是(1)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xiàn)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
12、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qū)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體現(xiàn)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編、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xiàn)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4)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5)改變課程評價過程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現(xiàn)狀,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13、0; 3、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及特點 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4、國家課程標準的地位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
14、課程的基礎。它體現(xiàn)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特點 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xiàn)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于培養(yǎng)學習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15、0; 、課程管理體制 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課程改革的組織和實施(精要) 、新課程對“課程與教學”的概念重逢(指南P8) ()課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是生成性的,課程是與學生經驗相關聯(lián)的 ()教學是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課程標準與大綱的區(qū)別(P32-P33) 答:課程標準分
16、為課程標準總綱和各科課程標準兩部分,前者是對一定學段的課程進行總體設計的綱領性文件,規(guī)定各級學校的課程目標、學科設置等;而后者是根據(jù)前者具體規(guī)定各科教學目標、教材綱要、教學要點等,前者稱教學計劃,后者稱教學大綱。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原則(P76) 答:實施原則有:()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與教師的有效指導之間的關系()要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之間的關系()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把信
17、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校本課程的本質(P107) 答:校本培訓就是一種學校擁有課程權利,主要由學校校長和教師在具體的學校進行課程開發(fā)的一種課程形態(tài)。 、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P199-201) 答:()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教師作為反思性實踐者()教師作為課程開發(fā)者()教師作為研究者 8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什么?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應體現(xiàn)時代要
18、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9、課程標準對教學改革的指導作用() 答: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從基礎
19、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具體體現(xiàn),是先進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的貫徹落實,它將指導我們在教材選擇、課時安排、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和方法的組合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 9、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合作學習的特征() 答“自主學習”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訂學習制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習者積極發(fā)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學習過程中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控,并做出相應的調試。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
20、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在教學過程中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 “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體、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 其特點:()主動性()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 、“解決問題”的內涵()
21、60; “解決問題”是指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的實際情景,激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索、促使他們能夠提出一定數(shù)量的、高質量的問題,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多向思維的意識及習慣,并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不是單一的,其答案也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樣的,即開放式的。 1、當前整個時代發(fā)展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同時代發(fā)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人,對于21世紀人類發(fā)展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
22、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tài)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和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fā)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fā)展,并能終身學習。 2、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與策略是什么? 第一,倡導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 第二,重建新的課程結構。 第三,體現(xiàn)課程內容的現(xiàn)代化。 &
23、#160; 第四,倡導建構的學習。 第五,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 第六,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 4、為什么說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tǒng)的應該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24、160; 8、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2)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3)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 4)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shù)厣鐣洕l(fā)展服務,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tǒng)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
25、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yè)技術課程。 9、什么是課程結構的均衡性?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 10、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
26、 11、新課程中的分科課程具有什么特點? 第一,在課程目標上,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太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摒棄了以往分科課程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從而使分科課程的目標也實現(xiàn)了由知識本位向學生發(fā)展位的轉向。 第二,在課程內容上選擇和組織上,注重體現(xiàn)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 12、這次課程改革設置了哪些綜合課程? 1)品德與生活(12年級);2)品德與社會(36年級);
27、3)科學(36年級);4)歷史與社會(79年級);5)科學(79年級);6)藝術(19年級);7)體育與健康(79年級) 13、實施綜合課程要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知識的鎖碎化問題。 第二,教師的知識和經驗問題。 第三,管理的問題。 14、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須課程,其
28、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15、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是什么?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 16、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是什么? 第一,整體性。第二,實踐性。第三,開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29、17、作為學習方式的“研究性學習”與作為課程的“研究性學習”,二者是什么關系?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xiàn)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 作為一種課程形態(tài),“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充分展開所提供的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具體地說,是在課程計劃中規(guī)定一定的課時數(shù),以更有利于不家務事從事“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30、60; 為使“研究性學習方式”盡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設置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再者,即使各門學科有效滲透了“研究性學習方式”,也有必要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 18、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我國基礎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面臨任務是: 第一,加強中小學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 第二,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31、; 第三,加信息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19、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系如何? 1)教材編寫必須依據(jù)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必須領會和掌握本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內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體現(xiàn)。 2)義務教育的課程標準應適應普能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 3)教材是對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chuàng)造,再組
32、織。 4)教材的編寫和實驗可以檢驗課程標準的合理性。 20、怎樣理解“課程標準”代替“教學大綱”? 第一,課程價值趨向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 第二,課程目標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第三,從只關注教師教學轉向關注課程實施過程。 第四,課
33、程管理從剛性轉向彈性。21、我國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大致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等各部分。在目標的陳述上,都包括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22、新頒布的課程標準有哪些主要特點?一、努力將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xiàn)在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二、突破學科中心三、改善學學習方式四、體現(xiàn)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育功能,評價建議有更弗的操作性五、為課程的實施提供了廣泛的空間24、為了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需要遵循哪些原則?第一,要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與教師的有效指導之間的關系。第二,要恰當處理學校結綜合實踐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活動具體展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
34、生成性主題之間的關系;第三,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第四,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第六,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 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25、本次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么?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xiàn)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其次,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再次,要致力于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26、新課程倡導什么樣的學生觀?一、學生是發(fā)展的人。二、學生是獨特的人。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27、怎樣理解學生是發(fā)展的人?第一,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堋5谌?、學生是處于發(fā)
35、展過程中的人。28、把學生看成是獨特的人的基本含義是什么?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29、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包含的基本含義是什么?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作。30、新型師生倫理關系需要從哪幾個方面去努力?第一,樹立教育民主思想第二,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第三,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31、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將發(fā)生哪些轉變?第一,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不家務事學習的促進者。第二,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
36、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第三,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第四,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會型的開放的教師。32、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的內涵是什么?第一,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第二,教師是不家務事人生的引路人。33、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發(fā)生哪些變化?第一,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第二,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第三,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第四,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34、教師尤其應該尊重哪六種學生?1)尊重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學生。2)尊重學業(yè)成績不良的學生。3)
37、尊重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35、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需要從哪幾個方面努力?1)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2)展現(xiàn)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3)完善個性,展現(xiàn)個人魅力。36、尊重學生,怎樣才能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1)不體罰學生;2)不辱罵學生;3)不大聲訓斥學生;4)不冷落學生;5)不羞辱、嘲笑學生;6)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37、怎樣贊嘗每一位學生?1)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2)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3)贊賞每一位學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善意;4)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38、怎樣幫助學生?1)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
38、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2)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3)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4)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5)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6)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7)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和性向。39、自主學習具有哪些特征?1)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訂學習制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2)學習者積極發(fā)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3)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4)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控,并做出相
39、應的調適。40、什么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相性學習,在合作學習 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 41、什么是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 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42、靈活開放與生成發(fā)展的課堂運行機制包括哪些內容?1)提前進入情境的“預演”機制。2)呈現(xiàn)材料,融入經驗的“體驗”機制。3)平等交往的“
40、對話”機制。4)見機而作的臨場應變機制。5)“場外交流”的信息溝通機制。6)課后反思的“回授”機制。43、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主動性;二、獨立性;三、獨特性;四、體驗性;五、問題性。44、現(xiàn)行的學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第一,以“分”為本,盛行分數(shù)管理。第二,以“章”為本,形式廣義泛濫。第四,以“權”為本,權力至上。45、面對新課程,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應如何重建?第一,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第二,建立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考評制度。46、當前課程評價發(fā)展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一、重視發(fā)展,淡化化別與選拔,實現(xiàn)評價功能的轉化。二、重綜合評
41、價,關注個人差異,實現(xiàn)評價指標的多元化。三、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xiàn)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四、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元化。五、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xiàn)評價重心的轉移。 47、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一)評價內容仍然過多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心理素質以及情緒、態(tài)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的考查; (二)評價標準仍然過多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發(fā)展的價值;
42、60; (三)評價方法仍以傳統(tǒng)的紙筆考試為主,仍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而很少采用體現(xiàn)新評價思想的、質性的評價手段與方法; (四)評價主體被評價者仍多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基本上沒有形成教師、家長、學生、管理者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 (五)評價重心仍過于關注結果,忽視被評價者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 48、新課程提出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么?
43、 1)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標體系。 2)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而不僅僅依靠紙筆考試作為收集學生發(fā)展證據(jù)的手段。 3)考試只是學生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和其他評價的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描述學生發(fā)展的狀況。 49、新課程提出教師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么?
44、; 1)打破惟“學生學業(yè)成績”論教師工作業(yè)績的傳統(tǒng)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 2)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xiàn)多渠道信息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 3)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xiàn)、忽視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學論教”的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 50、新課程提出課程實施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么? 1)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2)以學校評價為基礎,促進新課程的實施與發(fā)展。
45、160;51、新課程提出考試的改革重點是什么? 1)在考試內容方面,應加強與社會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考試方式方面,倡導給予多次機會,綜合應用多種方法,打破用紙筆測驗的傳統(tǒng)做法。 3)在考試結果處理方面,要求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并按考試成績排名。 4)關于升學考試與招生制度,倡導改變將分數(shù)簡單相加作為惟五錄取標準的做法,應考慮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52、新課程倡導的發(fā)展形評價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一)評價的根本目的在
46、于促進發(fā)展。 (二)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 (三)體現(xiàn)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fā)展趨勢。 (四)評價內容綜合化,重視知識以外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評價標準分層化,關注被評價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發(fā)展的不同需求。 (五)評價方式多樣化,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適應綜合評價的需要。 (六)評價主體多元化,從單向轉為多向,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 (七)關注發(fā)展過程,將形成性
47、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fā)展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 54、在課程評價改革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要善于從以住的工作中總結經驗與教訓。 2)要善于借鑒和學習他人的經驗。 3)有效選擇工作的突破口,分層推進評價改革工作。 55、如何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1)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 2)選擇并設計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
48、;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fā)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 4)明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改進要點并制定改進計劃。 56、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素質的指標體系包括哪些方面? (1)道德品質。(2)學習能力。(3)交流與合作。(4)個性與情感。 57、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促進“全面發(fā)展”不等同于追求“全優(yōu)發(fā)展”。 第二,評價技術的有限性和教育追
49、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 58、新課程倡導質性的評價方法,有哪些意義? (1)質性的評價方法通常記錄了學生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內容,而不僅僅是一個分數(shù),不僅具體直觀地描述出學生發(fā)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而且較好全面反映了學生發(fā)展的狀況。這種評價方法對于新課程倡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2)因為質性的評價方法多以描述和記錄為主,即可真實、深入地再現(xiàn)學生發(fā)展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那么,質性的評價方法無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評價手段。因此,質性的評價方法對于促進學生 的發(fā)展扮演著舉足輕重
50、的角色。 62、反映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應包括哪些內容? (1)職業(yè)道德;(2)了解學生,尊重學生;(3)教學設計與實施;(4)交流與反思。 63、如何開展教師自評? (一)幫助教師對自評及其價值建立正確的認識,創(chuàng)設具有支持性的教師自評氛圍。 (二)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自評方法。 (三)慎用自評結果,不宜與獎懲掛鉤。 (四)與他評結合,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
51、160; 64、推行學生與家長參與教師評價的重要原則是什么? 重要原則之一,學習信任學生和家長。 重要原則之二,學習分析看待評價結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機會。 重要原則之三,校方應綜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結論。 重要原則之四,學生、家長參與教師評價時需要引導。
52、60; 65、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帶來了哪些變化? 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雙重功能。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這一視角的變化對我國現(xiàn)行的課堂教學、教師教學行為及其相關的教學管理等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全新的啟示。 首先,改變了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 其次,改變了教師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的方式。
53、 再次,改變了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認識。 66、課程資源的篩選機制和原則是什么? 第一個篩子是教育哲學,即課程資源要有利于實現(xiàn)教育的理想和辦學宗旨反映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和進步方向。第二個篩子是學習理論,即課程資源要與學生學習的內容條件相一致,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需求。第三個篩子是教學理論,即課程資源要與教師教育教學修養(yǎng)的現(xiàn)實水平相適應。 67、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途徑是什么? 第一,開展當代社會調查,不斷地跟蹤和預測社會
54、需要的發(fā)展動向,以確定或揭示有效參與社會生活和把握社會把給予的機遇而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 第二,審查學生在日常活動中以及為實現(xiàn)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從中獲益的各種課程資源; 第三,開發(fā)和利用課程實施的各種條件,包括圖書館、實驗室和各種活動場館、專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設; 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學生的情況,以了解他們已經具備和尚未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及素質并據(jù)此確定制訂教學計劃的基礎。 第五,鑒別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包括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各種機構、各種生產和服務行業(yè)的專門人才等資源;
55、 第六,建立課程資源管理數(shù)據(jù)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68、怎樣理解國家課程? 國家課程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統(tǒng)一課程,它體現(xiàn)國家意志,是專門為未來公民接受基礎教育所要達到的共同素質而開發(fā)的課程。國家課程的開發(fā)主要是根據(jù)不同教育階段的性質與培養(yǎng)目標,制定各個領域或科目的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編寫教科書。它是一個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的主體部分,涵蓋的課程門類和所占課時比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決定一個國家基礎教育質量方面起著
56、舉足輕重的作用。 69、怎樣理解地方課程? 地方課程是在國家規(guī)定的各個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內,由省一級的教育行政部門或其授權的教育部門依據(jù)當?shù)氐恼?、經濟、文化、民族等發(fā)展需要而開發(fā)的課程。地方課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反映基礎教育的地域特點、增強課程的地方適應性方面,有著重要價值。 70、怎樣理解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充分利用當?shù)厣鐓^(qū)和學校
57、的課程資源,根據(jù)學校的辦學思想而開發(fā)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主要依據(jù)國家教育方針、國家或地方課程計劃、學校教育哲學、學生需求評估以及學校課程資源,強調以學校為主體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滿足學校師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特別是使學生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難以滿足的那部分發(fā)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滿足。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計劃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71、怎樣理解課程資源的含義? 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和直接的條件。例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58、觀以及培養(yǎng)目標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課程的要素來源。它們的特點是作用于課程,并且能夠成為課程的要素。 72、校外課程資源主要有哪些? 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以及鄉(xiāng)士資源等。 75、校內課程資源主要有哪些? 校內課程資源包括各種館室、禮堂、球場、宿舍、景點綠地、學校網站、信息中心。 73
59、、課程改革為什么要強調課程資源的作用? 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適應性,不僅設置了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框架,而且強調學校和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形成具有良好適應性的豐富教學模式。這些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資源的狀況。 對于學校教師而言,不僅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需要大量的課程資源的支持,而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也離不開廣泛的課程資源的支持,特別是像 綜合實踐活動,它雖然是
60、國家規(guī)定課程名稱和課時、制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但具體實施的內容和形式則完全要由學校來決定,是在實踐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這就需要對課程資源有充分的認識和便捷的獲取途徑。否則,課程改革的許多目標就會落空。 74、開發(fā)和利用教學活動資源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1)調查研究學生的興趣類型、活動方式和手段; 2
61、)確定學生的現(xiàn)在發(fā)展基礎和差異; 3)為學生提供反饋資料。 4)安排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 5)制定參考性的技能清單。 &
62、#160; 6)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 7)發(fā)揮網絡資源的作用。 75、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1)驗證、修訂并正式頒各學科課程標準。 2)形成教材編寫,
63、審定和選用的有效機制。 3)形成三級課程管理的具體工作機制。 4)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 5)初步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6)促進廣大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專業(yè)水平。 76、校本課程開發(fā)需要具備
64、哪些條件? 1)具有明確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 2)具有民主開放的學校組織機構。 3)具有鉆研精神和專業(yè)技能的教師隊伍。
65、 4)具有科學的課程評價體制。 5)具有基本的辦學經費和必備的教育設施與設備。 77、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及設計流程是什么? 第一項,成立校本課程發(fā)展委員員。 第二項,確定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的依據(jù)。第一,國家或地方教育主管
66、部門指導性文件;第二,學校教育哲學或辦學宗旨;第三,學生需求的評估;第四,社會學校課程資源的評估。 第三項,校本課程總體目標。 第四項,校本課程總體結構。 第五項,課程綱要的撰寫。 78、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必要性是什么? 第一,校本課程是我國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校本課程開發(fā)可以彌被國家課程開發(fā)的不足。 第二,校本課程開發(fā)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fā)展需求。&
67、#160; 第三,校本課程開發(fā)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第四,校本課程開發(fā)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 79、校本課程開發(fā)活動的具體方式有哪些? 1)課程選擇;2)課程改編;3)課程整合;4)課程補充;5)課程拓展;6)課程新編。
68、 80、校本課程實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校本課程的原型評價;2)校本課程的試驗;3)選擇校本課程的教學方法;4)校本課程的時間安排。 81、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的制訂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需要評估,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總體目標,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課程開發(fā)的基本程序,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管理條例。 82、怎樣理解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
69、的直接因素來源。主要是形成課程的因素來源與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 83、學校課程管理的原則是什么? 1)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2)堅持權利與責任相統(tǒng)一。
70、160; 3)正確處理好三類課程的關系。 4)充分利用和開發(fā)校內外課程資源。 84、學校課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1)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fā)展。
71、 2)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3)實現(xiàn)學校的課程創(chuàng)新,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85、發(fā)展性課程評價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主體,學生、教師和學校成為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的主要考察對象,因此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主要包括:
72、60; 1)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體系。2)促進教師發(fā)展的評價體系。3)促進學校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教師職稱考試新課程案例類試題大全 1、案例“老師,我能不用書中的原話嗎?” 一位教師在教學兩條小溪的對話時,老師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我能不用書中的原話嗎?”老師和藹地問:“為什么呢?”“因為書中的原話太長,我背不下來,如拿著書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說出了原因?!澳愕囊庖姾芎茫米约旱脑拋肀硌莅??!崩蠋煾吲d地撫摸了一下孩子的頭。果然,這個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問題:請評價一下這位老師的做法。參考答案師生平等關系的形成是課堂民主的具體體現(xiàn),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學習的伙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xiàn)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步形成2、案例“不是果敢,是殘忍。”一個青年教師在進行公開課伊犁草原漫記教學時,課文第二段第三層寫秋天獵人獵熊的果敢,但一名學生沒有按要求歸納獵人果敢的特點,而是說獵人殘忍,同時指出獵人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原本課文中這一段是歌頌獵人的,學生卻痛斥獵人的獵熊行為,這是教師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這位教師并不因為學生當著聽課教師的面提出不同的觀點而氣惱或逃避,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自己意見。最后全班學生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蒙臺梭利教育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特殊兒童早期干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通信系統(tǒng)制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教師領導力》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統(tǒng)計學原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環(huán)境工程項目管理與概預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梅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油畫速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小學德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宏觀經濟學原理(全英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匯編
- 浙江大學2011–2012學年冬季學期《高級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分析》課程期末考試試卷
-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體驗式學習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華僑大學
- 手術保護性約束
- AQ4230-2013 糧食平房倉粉塵防爆安全規(guī)范
- 建筑節(jié)能與綠色建筑監(jiān)理細則
- 2024法務部門合規(guī)風險管理實踐模板
- 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診斷英語試題
- 學??蒲刑幪庨L述職報告范文
- 護理文書書寫規(guī)范
- 2023-2024學年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八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LS/T 1234-2023植物油儲存品質判定規(guī)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