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道德之間的論爭_第1頁
文學與道德之間的論爭_第2頁
文學與道德之間的論爭_第3頁
文學與道德之間的論爭_第4頁
文學與道德之間的論爭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學與道德之間的論爭一、文學與道德的概念界定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在一定的社會經(jīng)濟基礎上形成發(fā)展起來的,是一定時代社會生活的反映。文學往往通過具體生動感人的形象,而不是像哲學、社會科學那樣用抽象的概念去反映社會生活。文學作品不僅是人們學習語言的載體,同時也成為熏陶人們心靈、健全人們精神的手段。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具有三個特點:首先,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把從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鑄成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其次,始終離不開想象(幻想、聯(lián)想)和虛構;第三,始終伴隨著強烈的感情活動。道德是一種由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據(jù)人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范。道德具有歷史性、階級性和繼承性。道德規(guī)

2、范與法律既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即兩者都是行為規(guī)范,但兩者有明顯的區(qū)別。第一,作用途徑及約束力不同。法律是具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而道德是一種心靈的契約,只能靠人們自覺遵守,所以約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輿論來實現(xiàn)道德的力量;第二,形成方式不同。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確立的風俗規(guī)則,法律則是有國家制定的;第三,代表的利益不同。法律一般是當權者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眾在生活中的利益體現(xiàn),有一定差距,特別在階級社會中,道德與法律往往分別代表被統(tǒng)治者與統(tǒng)治者的利益,處于對立的地位。二、文學與道德之間的論爭(一)中國古代文學史:文學服務于道德是主流思想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文藝為道德服務的主張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兩

3、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詩的興觀群怨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多識于草木鳥獸之名1就已經(jīng)察覺到文學的道德教育作用。荀子認為,“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易,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2當然這里的聲樂,是指附上音樂的文學作品,因此可以說荀子己經(jīng)認識到文學以情感人的特點和文學的道德教育作用。但是,古人對文學的文藝性多持輕視態(tài)度??鬃诱f: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揚雄以文章為雕蟲小技,壯夫不為。國語、離騷、孫子兵法、史記以及許多詩文名著,據(jù)說都是不得志的賢者的發(fā)憤之作3兩漢以后出現(xiàn)了一些純文學的文論。如陸機的文賦,因為他純粹地從文學觀點去討論文學。齊

4、梁時有兩部重要的批評著作,恰好代表當時文學上兩種相反的觀點。一部是劉勰的文心雕龍,代表傳統(tǒng)的文必明道的思想,另外一部是錘噪的詩品代表重純文學的傾向。到了唐朝,白居易繼承了前人的理論,極力主張文學應起褒貶善惡、補察得失的作用,他在讀張籍古樂府中說:讀群學仙詩,可諷放佚群;詩群董公詩,可誨貪暴臣;讀群商女詩,可感悍婦仁;讀群勒齊詩,可勸薄夫淳。上可裨教化,舒之濟萬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宋以后,文學完全從屬于道德,為道德服務的地位。石介說:道德,文之本也。李漢說:文者,貫道之器也。理學家周敦頤認為文所以載道也。他們這里所說的道包括道德,但不單指道德,而是指封建統(tǒng)治階級提倡那一整套政治、倫理思想

5、。清末的革新派梁啟超等人,認為文學決定著道德的變化,所以斷言改革道德必先從改革文學開始。4綜上所述,中國文學史上,文學尚未具備獨立性,大部分時期服務于道德,到后來甚至成了道德的附庸。并且可以說,在中國方面,從周秦一直到現(xiàn)代西方文藝思潮的輸入,文藝都被認為是道德的附庸。這種思想是國民性的表現(xiàn)。中國民族向來偏重實用,他們不喜歡把文藝和實用分開,也猶如他們不喜歡離開人事實用而去講求玄理。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文論史上甚至近現(xiàn)代,文藝為道德服務的主張是當時的主流思想。(二)西方文論史:兩種觀點并存西方文論對于文學與道德的論爭的焦點是文學與道德是否具有一致性。有論者認為,文學與道德存在一致性。他們很重視文

6、學凈感情、勸善懲惡的作用,但是和中國古代文論不同的是,一些西方美學家試圖弄清文學與道德關系的本質(zhì),從思辨哲學的角度探討美與善的內(nèi)在聯(lián)系。4柏拉圖主張美與善的統(tǒng)一,尤其強調(diào)文學的美善結(jié)合,但他認為,引人向善是一件不易的事,須借助于形式靈活的文學作品。讓她們用故事來形成兒童的心靈,比起用手來形成他們的身體,還要費更多的心血。5菲利普錫德尼爵士在為詩一辯中認為表現(xiàn)美德、惡性或其他內(nèi)容并能夠寓教于樂的虛構形象是詩人的根本標志。雪萊認為“詩歌遵循道德行事,因而具有道德效益。中世紀一千多年的文藝在意象之后隱寓一種宗教理想或道德教訓。作家如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都相信文藝和道德是密切相關的。而認為為文藝而文

7、藝典型代表是亞里士多德,他與老師柏拉圖持有相反的意見,評詩的標準和政治及其他技藝的標準絕不相同。政治標準并不能評價文學,文學有其自身的標準與特點。克羅齊認為:藝術活動不是一種道德活動,直覺即藝術,一個審美的意象顯現(xiàn)出一個道德上可褒可貶的行為,但是這個意象本身在道德上是無所謂褒貶的。6雨果提出:為文藝而文藝的口號,他堅持文學的純文學性,不能因為道德的介入而消去文學的藝術性??梢娍闯?,西方文論史上關于文學與道德的論爭還是比較激烈的,兩種觀點并存。三、辯證看待文學與德育的關系現(xiàn)代社會仍然存在著文學與道德的論爭,比如人民文學舉辦的首屆論壇上就文學最高目標是道德倫理還是藝術品質(zhì)問題展開了討論。學者們從不

8、同角度闡述各自觀點。有論者認為把文學的最高目標定為道德是狹隘的,文學不等于道德,趣味也不等于尺度。有論者認為,文學倫理同時兩種意義,一是作為社會存在的作家的道德倫理,也就是對社會,對人性的關懷,另一種是作為主體性存在的文學自身特征,是指合乎文學邏輯的形式與技巧的追求,而這兩種存在并不矛盾,都是作家對文學負責的精神。7還有論者認為,中國儒家的傳教說,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悲劇凈化說,古羅馬賀拉斯的寓教于樂說等,都把文學視為對人進行道德倫理教育的一種途徑,文學的價值在于維護社會群體發(fā)展的需要。8朱光潛認為,文藝對人的影響深廣是因為文藝是情感的自由發(fā)展區(qū)域,情感的勢力比理智更強大。他強調(diào)在美感經(jīng)驗發(fā)生之

9、前,文藝與道德關系是緊密的。并用文藝與道德的關系作為標準,將作品分為三類:一有道德目的者;二一般人所認為不道德者;三有道德影響者。有道德目的者:就是作者有意要在作品中寓道德教訓I。一般人認為不道德的作品通常指材料或內(nèi)容中有不道德的事跡。有道德影響是指讀者讀過一種藝術作品之后在氣質(zhì)或思想方面發(fā)生較好的變化。還有學者從文學的內(nèi)涵和特征來分析文學與道德存在的一致性。他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具有潛在道德內(nèi)質(zhì)的精神活動。道德傾向同其他思想傾向與藝術成分一樣,是一種決定文學作品優(yōu)劣成敗的因素。以一定的道德標準來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的思想內(nèi)涵中體現(xiàn)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以這種道德情操來感染讀者,這是文學優(yōu)秀品格的顯著標志,是文學道德價值的基本輪廓。文學活動中的歷史主義和倫理主義、歷史尺度、歷史邏輯和道德邏輯、歷史價值和道德價值、審美因素和道德因素,本來應當是和諧的、統(tǒng)一的,人為地割裂勢必造成創(chuàng)作的畸形。有論者認為,文學有諸多功能,其中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德育功能,小說的唯一存在理由在于提供了一種,偉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