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 -我的課件(沐風書苑)_第1頁
游褒禪山記 -我的課件(沐風書苑)_第2頁
游褒禪山記 -我的課件(沐風書苑)_第3頁
游褒禪山記 -我的課件(沐風書苑)_第4頁
游褒禪山記 -我的課件(沐風書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朗讀下面的名句朗讀下面的名句1 1、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王安石、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王安石半山春晚半山春晚即事即事)2 2、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書湖陰先生壁二首3 3、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郑浅U弑?;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

2、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游褒禪山記)4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游褒禪山記)1 1沐風書苑沐風書苑半途而返的游覽半途而返的游覽千古不易之美文千古不易之美文2 2沐風書苑沐風書苑游褒禪山記游褒禪山記王安石王安石3沐風書苑解題解題 1 1、記,古代的一種文體,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古代的一種文體,通過記事、記物、寫景、寫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情感或表達作者的見解,即情抒寫人來抒發(fā)作者的

3、情感或表達作者的見解,即情抒情,托物言志。有游記、碑記、奏記、雜記等。游情,托物言志。有游記、碑記、奏記、雜記等。游記,指記述游覽經(jīng)歷的文章。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記,指記述游覽經(jīng)歷的文章。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袁宏道的滿井游記。碑記是一種刻翁亭記、袁宏道的滿井游記。碑記是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記敘中兼有議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記敘中兼

4、有議論,如明代張溥的論,如明代張溥的五人墓碑記五人墓碑記4 4沐風書苑沐風書苑 2 2、寫作背景、寫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本文是王安石3434歲時在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歲時在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游記,篇游記,借游生議借游生議,說明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說明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十六年后(的態(tài)度。十六年后(10701070年),年),王安石拜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王安石拜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對,積極推行新法。

5、傳有“天變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的觀點是一致的。點是一致的。注釋:恤注釋:恤 x 憂慮憂慮5沐風書苑沐風書苑 登飛來峰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其人王安石其人6沐風書苑沐風書苑 雞鳴看日出是很壯麗的景致。在北宋仁宗時候,國家表雞鳴看日出是很壯麗的景致。在北宋仁宗時候,國家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面上平安無事,實

6、際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銳起來了。王安石作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一個進步的知識銳起來了。王安石作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一個進步的知識分子,他懷著要求變革現(xiàn)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分子,他懷著要求變革現(xiàn)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嶺塔頂,就聯(lián)想到雞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嶺塔頂,就聯(lián)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對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浮云遮望眼”這句看去很淺近,其這句看去很淺近,其實是用了典故。西漢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

7、人在實是用了典故。西漢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陸賈;陸賈;新新語語慎微篇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也。故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也。”)。唐朝。唐朝的李白就寫過兩句詩:的李白就寫過兩句詩:“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愁?!?見見登金陵鳳凰臺登金陵鳳凰臺)意思說自己離開長安是由于皇帝意思說自己離開長安是由于皇帝聽信了小人的讒言。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他說:我聽信了小人的讒言。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他說:我不怕浮云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

8、。這是不怕浮云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這是多么有氣魄的豪邁聲音多么有氣魄的豪邁聲音!后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做了宰相,后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做了宰相,任憑舊黨怎么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zhí)行新法。任憑舊黨怎么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zhí)行新法。 賞析賞析7沐風書苑沐風書苑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北陂杏花北陂杏花 王安石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v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v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注注】此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詩人親此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詩人親手創(chuàng)立的新法被一一廢止。陂:池塘

9、,這里指手創(chuàng)立的新法被一一廢止。陂:池塘,這里指池邊或池中小洲池邊或池中小洲 前人評價這首詩時說前人評價這首詩時說“安石移情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壯即寓閑淡之中世外,其悲壯即寓閑淡之中”。這。這種悲壯之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xiàn)的?種悲壯之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請簡要分析。 8沐風書苑沐風書苑答案示例一答案示例一 在詩中詩人用在詩中詩人用“作作雪雪”和和“成塵成塵”作喻作喻 ,形成,形成對對比比,再以,再以“縱被縱被”和和“絕勝絕勝”強強調了寧愿為理想獻身也不愿同流調了寧愿為理想獻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壯感情。合污的悲壯感情。 答案示例二答案示例二詩人詩人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以,以水邊的杏花自況。

10、縱然被春風吹水邊的杏花自況。縱然被春風吹落水上,仍保持著純潔,遠勝于落水上,仍保持著純潔,遠勝于路邊的杏花,在車水馬龍中被碾路邊的杏花,在車水馬龍中被碾碎,化為污濁的塵土。流露出悲碎,化為污濁的塵土。流露出悲壯的情感,表現(xiàn)出壯的情感,表現(xiàn)出堅持自己的理堅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9沐風書苑沐風書苑桂枝香桂枝香金陵懷古金陵懷古王安石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11、。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時時猶唱,后庭遺曲。10沐風書苑沐風書苑 這是一首金陵懷古之詞。上片寫金陵之景,下片寫懷古之情。一開頭,用這是一首金陵懷古之詞。上片寫金陵之景,下片寫懷古之情。一開頭,用“登臨送目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四字領起,表明以下所寫為登高所見。映入眼簾的是晚秋季節(jié)特有的白練般清澈的江水和連錦不斷翠綠的山峰。船帆表明以下所寫為登高所見。映入眼簾的是晚秋季節(jié)特有

12、的白練般清澈的江水和連錦不斷翠綠的山峰。船帆飄動,酒旗迎風,云掩彩舟,白鷺騰空。這圖畫難述其美的江天景色使詩人極為贊賞也極為陶醉,同時也飄動,酒旗迎風,云掩彩舟,白鷺騰空。這圖畫難述其美的江天景色使詩人極為贊賞也極為陶醉,同時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換頭之后寫懷古: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帝王,爭奇斗勝地窮奢極欲,演出一幕幕觸目驚引起他深深的思考。換頭之后寫懷古: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帝王,爭奇斗勝地窮奢極欲,演出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亡國悲劇。千百年來,人們只是枉自嗟嘆六朝的興亡故事。但空嘆興亡,又有何益?詩人在這里表現(xiàn)心的亡國悲劇。千百年來,人們只是枉自嗟嘆六朝的興亡故事。但空嘆興亡,又有何益?詩人在這里表現(xiàn)了政

13、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偉的氣概。不僅批判了六朝亡國之君的荒淫誤國,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嘆興亡。了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偉的氣概。不僅批判了六朝亡國之君的荒淫誤國,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嘆興亡。六朝的往事都隨水逝去,空余寒煙芳草??杀氖?,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顧國家興亡,還沉溺于享樂,六朝的往事都隨水逝去,空余寒煙芳草。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顧國家興亡,還沉溺于享樂,吟唱著吟唱著后庭花后庭花這樣的亡國之曲。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反對這樣的亡國之曲。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反對“謾嗟謾嗟”六朝興廢,在北宋這積貧積弱的現(xiàn)六朝興廢,在北宋這積貧積弱的現(xiàn)實面前,要汲取歷史教訓,從政治上進行改革,免致奢華靡費導致國力衰

14、竭,重蹈六朝覆轍。實面前,要汲取歷史教訓,從政治上進行改革,免致奢華靡費導致國力衰竭,重蹈六朝覆轍。本詞以壯麗的山河為背景,歷述古今盛衰之感,立意高遠,筆力峭勁,體氣剛健,豪氣逼人。多處化本詞以壯麗的山河為背景,歷述古今盛衰之感,立意高遠,筆力峭勁,體氣剛健,豪氣逼人。多處化用前人詩句,不著痕跡,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用前人詩句,不著痕跡,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此詞抒發(fā)金陵懷古人之情,為作者別創(chuàng)一格、非同凡響的杰作,大約寫于作者再次罷相、出知江寧府此詞抒發(fā)金陵懷古人之情,為作者別創(chuàng)一格、非同凡響的杰作,大約寫于作者再次罷相、出知江寧府之時。詞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無聊之時移情自然風光的情懷。之時。

15、詞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無聊之時移情自然風光的情懷。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南朝古都金陵勝地,于一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吊古。他雖以登高望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南朝古都金陵勝地,于一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吊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罢薄ⅰ俺醭酢?、“肅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以下兩句,借六朝謝家名句以下兩句,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解道澄江凈如練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令人長憶謝玄暉”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一個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似練”,一個,一個“如簇如簇”,形勝已赫然而出。然后專寫江色,縱目

16、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shù)不清的帆,形勝已赫然而出。然后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shù)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帆檣為風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物為導引,而以人事為著落。一個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物為導引,而以人事為著落。一個“背背”字,一個字,一個“矗?!弊?,用得極字,用得極妙,把個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妙,把個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寫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寫景至此,全是

17、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安手鄄手邸?、“星河星河”兩句一聯(lián),頓增明麗之色。然而詞拍已到兩句一聯(lián),頓增明麗之色。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畫圖難足”一句,抒贊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范。一句,抒贊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范?!安手墼频手墼频?,寫日落之江天: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狀夕夜之洲渚。下片另換一幅筆墨,感嘆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繼亡覆的史實。寫的是悲恨榮辱,空貽后人憑吊之資;往下片另換一幅筆墨,感嘆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繼亡覆的史實。寫的是悲恨榮辱,空貽后人憑吊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凄碧,觸目驚心而已。事無痕,唯見秋草

18、凄碧,觸目驚心而已。“門外樓頭門外樓頭”,用杜牧,用杜牧臺城曲臺城曲句加以點染,亦簡凈有力。句加以點染,亦簡凈有力。詞至結語,更為奇妙,詞人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此處用典。詞至結語,更為奇妙,詞人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此處用典?!吧躺膛恢鰢蓿艚q唱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花!”此唐賢小杜于此唐賢小杜于“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之名時所吟之名句,詞人復加運用,便覺尺幅千里,饒有有余不盡之情致,而嗟嘆之意,千古彌永。句,詞人復加運用,便覺尺幅千里,饒有有余不盡之情致,而嗟嘆之意,千古

19、彌永。11沐風書苑沐風書苑 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字介甫,號半號半山山,因封荊國公,世稱,因封荊國公,世稱王王荊公荊公,卒謚,卒謚文文。北宋臨川。北宋臨川人,人,政治家、文學家政治家、文學家。 他兩度為相進行變法他兩度為相進行變法, ,強強調調“權時之變權時之變”,反對因,反對因循保守。列寧稱其為循保守。列寧稱其為“中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其人王安石名言王安石名言: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法,人言不足恤12沐風書苑沐風書苑 在文學上為宋朝一大家。其散在文學上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語言簡練,是文雄健峭拔,語言簡練,是“唐唐宋八大家

20、宋八大家”之一之一。代表作有。代表作有答答司馬諫議書司馬諫議書讀孟嘗君傳讀孟嘗君傳等。等。其詩歌長于說理,精于修辭,也其詩歌長于說理,精于修辭,也有情韻深婉之作,風格遒勁有力。如有情韻深婉之作,風格遒勁有力。如明妃曲明妃曲北陂杏花北陂杏花泊船瓜洲泊船瓜洲等。所作詞不多,卻等。所作詞不多,卻能能“一洗五代舊俗一洗五代舊俗”, ,不受前人綺靡風氣的影響。不受前人綺靡風氣的影響。桂枝香桂枝香 金陵懷古金陵懷古頗有名。頗有名。他的作品今存他的作品今存王臨川集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集拾遺。13沐風書苑沐風書苑聽范讀14沐風書苑第一段:15沐風書苑褒禪山,亦謂之華山,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唐浮圖

21、慧褒始舍舍于其于其址址,而而卒卒葬葬之之,以故以故其其后后名名之曰褒禪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之廬冢也。也。距距其院東五里其院東五里,所謂華陽洞者,所謂華陽洞者,以以其其乃乃華山之華山之陽名陽名之之也。也。距洞百余步,距洞百余步,有碑有碑仆仆道道,其其文文漫滅,獨漫滅,獨其其為文為文猶可猶可識識,曰:,曰:“花山花山”。今今言言“華華”如如“華實華實”之之“華華”者,者,蓋蓋音音謬謬也。也。 名作動名作動終,最后終,最后因為(這因為(這個)緣故個)緣故 名作動名作動 命名命名因為因為倒伏倒伏碑文碑文者者也,判斷句也,判斷句 動動詞詞文文字字辨辨認認念念大概大概

22、因為因為錯錯誤誤山山腳腳是是山南水北山南水北16沐風書苑重點字詞重點字詞 舍舍: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 名名:名詞作動詞,命名,起名。:名詞作動詞,命名,起名。 乃乃;副詞,表判斷,有;副詞,表判斷,有“是是”之意。之意。 17沐風書苑為什么說為什么說“華(華( huhu )山)山”是是“音音謬謬”? 漢字最初無漢字最初無“花花”字,字,“花花”小小篆中寫成篆中寫成 ,像花形;,像花形;“花花”是是后起字,有此字后后起字,有此字后“花花”與與“華華”分分開,開,“華華”才讀才讀“huhu”。王安石認為。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碑文上的“花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是按照古音寫的

23、今字,仍然應讀仍然應讀“huhu”,而不應該讀成,而不應該讀成“huhu”。18沐風書苑1 1、請概括這一段的內容(每格一字):、請概括這一段的內容(每格一字): 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 名名 寺寺 洞洞 碑碑 2 2、第一段寫仆碑,為什么要特別提及仆碑上的、第一段寫仆碑,為什么要特別提及仆碑上的文字?文字? 說明褒禪山原來的名字,為文章后面議論說明褒禪山原來的名字,為文章后面議論“深深思慎取思慎取”提供依據(jù)。提供依據(jù)。 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19沐風書苑翻譯第二段:20沐風書苑其其下下平平曠曠,有泉,有泉側側出,而出,而記游者記游者甚甚眾

24、眾,所謂前洞也。,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有穴窈然窈然, 入之甚寒,問入之甚寒,問其其深深,則則其其好游者不能好游者不能窮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擁火火以以入,入,入之愈深,入之愈深, 其其進愈難,進愈難,而其而其見見愈奇。有愈奇。有怠怠而欲出者,而欲出者,曰:曰:“不出,火不出,火且盡且盡?!彼焖炫c之與之俱俱出。出。 空曠空曠名作狀名作狀從旁邊從旁邊多多幽深的樣子幽深的樣子形作名,深度形作名,深度那些那些動詞,走動詞,走到盡頭到盡頭而,連詞而,連詞代游洞者,代游洞者,我們我們懈怠將要將要完完于是于是一起一起動作名,動作名,所看到的所看到的21沐

25、風書苑蓋蓋余余所至所至,比好游者尚,比好游者尚不能不能十一十一,然,然視其左右,視其左右,來來而記而記之之者已少;蓋者已少;蓋其其又深,則又深,則其其至至又又加加少矣。少矣。方方是時,余之是時,余之力尚力尚足足以以入,火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明也。也。既既其其出,出,則則或咎或咎其其欲出者,而余亦悔欲出者,而余亦悔其其隨隨之之而不得而不得極極夫夫游之游之樂也。樂也。 大大概概所到的所到的(地方)(地方)不及,不及,不到不到代游蹤代游蹤那些到那些到的人的人更更當、正在當、正在體體力力還還用用來來形作動,形作動,照明照明已經(jīng)已經(jīng)有有人人埋埋怨怨自自己己他他享受盡,享受盡,形作動形作動22沐風書苑重點

26、字詞重點字詞 側:側: 窮:窮: 見:見: 至:至: 明:明: 極:極:名詞作狀語,從旁邊。名詞作狀語,從旁邊。動詞,走到盡頭。動詞,走到盡頭。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物。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物。動詞作名詞,到達的人動詞作名詞,到達的人。形容詞作動詞,照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23沐風書苑平曠平曠記游洞經(jīng)過記游洞經(jīng)過追記后洞中所見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并表示遺憾心情 前洞前洞后洞后洞記游者甚眾記游者甚眾窈、寒、深窈、寒、深記游者少記游者少第二段:記游洞的經(jīng)過第二段:記游洞的經(jīng)過悔悔敘敘24沐風書苑1 1、作者寫游洞經(jīng)過,主要用了對比的表、作者寫游洞

27、經(jīng)過,主要用了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F(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主要有五重對比:主要有五重對比: 前洞的平曠前洞的平曠后洞的窈然后洞的窈然 前洞記游者甚眾前洞記游者甚眾 后洞的來而記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后洞的來而記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余所至余所至”之淺之淺“好游者好游者”所至所至 進洞時進洞時“其見愈奇其見愈奇”的欣喜的欣喜 出洞后因出洞后因“不得極夫游之樂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的懊悔(5 5)略寫前洞,詳寫后洞。)略寫前洞,詳寫后洞。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25沐風書苑 褒禪山位于安徽省境內,風景秀美。主要景點褒禪山位于安徽省境內,風景秀美。主要景點是是“一寺二洞一

28、寺二洞”。前洞有。前洞有“華陽華陽”等石刻文字;后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稱洞又稱“碑洞碑洞”。26沐風書苑翻譯第三段:翻譯第三段:27沐風書苑于是于是余有余有嘆嘆焉。焉。古人古人之觀之觀于于天地、山川、草木、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蟲魚、鳥獸,往往有,往往有得得,以以其其求思求思 之之深,深,而無不在也。夫夷而無不在也。夫夷以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之奇?zhèn)?、瑰怪、瑰怪、非常之觀非常之觀,常在于,常在于險遠險遠, ,而人之所罕至而人之所罕至焉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對于這對于這種情況種情況語氣詞語氣詞取取獨獨觀觀察

29、察心得,心得,收獲收獲因因為為他他們們而的的 奇異奇異雄偉雄偉不同尋常不同尋常的景象的景象險阻僻遠險阻僻遠的地方的地方28沐風書苑有志矣,有志矣,不隨不隨以以止也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而又不隨以怠,至于至于幽暗昏惑幽暗昏惑而無物而無物以以相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足以至至焉焉,于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志也,而不能至者,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可以無悔矣,其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所得也!也! 而幫助幫助足夠足夠用來用來在在志向,這里引申為主觀努力難

30、道得到的東西,心得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作名詞古今異義古今異義29沐風書苑重點字詞重點字詞 于是于是: 非常非常: 險遠險遠: 至于至于: 幽暗昏惑幽暗昏惑:古今異義。古:不同尋常。今:程古今異義。古:不同尋常。今:程度副詞,很,十分。度副詞,很,十分。形容詞作名詞,險阻僻遠的地方。形容詞作名詞,險阻僻遠的地方。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叫人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迷亂的地方。 古今異義。古:到達。今:表示另古今異義。古:到達。今:表示另提一事的連詞。提一事的連詞。古今異義。古:對于這種情況。古今異義。古:對于這種情況。30沐風書苑 作者游洞的心得是什么?是怎樣闡述作者游洞的心得是什

31、么?是怎樣闡述的?的?心得:盡吾志心得:盡吾志 無悔矣無悔矣闡述:闡述:從古人從古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導出立志的重要性;導出立志的重要性;游覽的奇觀常在游覽的奇觀常在險遠,有志、力、物才能到達;險遠,有志、力、物才能到達;“有有力而不能至力而不能至”與與“盡志而不能至盡志而不能至”對比,對比,得出盡志無悔的心得。得出盡志無悔的心得。第三段:寫游洞的心得第三段:寫游洞的心得 議議31沐風書苑翻譯第四段32沐風書苑余余于于仆碑,又仆碑,又以以悲悲夫夫古書古書之之不存,后世之不存,后世之謬謬其其傳傳而而莫能莫能名名者,何可者,何可勝道勝道也哉!也哉!此此所以學者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不

32、可以不深思而思而慎取慎取之也。之也。對于對于因因感嘆感嘆取獨取獨動作名,流傳的文字名作動,說清名作動,說清盡盡 說說的的緣故緣故古今異義,古今異義,治學的人治學的人謹慎地選擇形容詞使動33沐風書苑重點字詞重點字詞 謬謬: 傳傳: 名名: 所以所以: 學者學者:弄錯,使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說清楚,名詞作動詞。說清楚,名詞作動詞。由結構助詞由結構助詞“所所”和介詞和介詞“以以”組組成,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成,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原的原因因”。古今異義。古:求學的人,讀書古今異義。古:求學的人,讀書人。今: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

33、人,人。今: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有專門學問的人。有專門學問的人。34沐風書苑“古書之不存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相照應?“其文漫滅其文漫滅”“后世之謬其傳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話相照應?“今言今言華華如如華實華實之之華華者,蓋音謬者,蓋音謬也也”。35沐風書苑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演繹而來的?這一觀點是怎樣演繹而來的? 仆仆 碑碑其文漫滅其文漫滅音音 謬謬古書之不存古書之不存謬謬 其其 傳傳何可何可勝道勝道也哉也哉觀點: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觀點: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邏輯邏輯嚴密嚴密第四段

34、:寫由仆碑而得的感悟第四段:寫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議議36沐風書苑翻譯第五段:翻譯第五段:37沐風書苑四人者:四人者:廬陵廬陵蕭蕭君圭君圭君玉君玉,長樂王回深,長樂王回深父父,余弟安,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臨川王某王某記。記。 籍貫籍貫姓姓名名字字 38沐風書苑第五段:第五段:補敘同游者補敘同游者 同游者的姓名沒有出現(xiàn)在正文里,而是記在同游者的姓名沒有出現(xiàn)在正文里,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段文字中,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jié),這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jié),這也是古人寫游記常用的格式。也是古人寫游記常用的格式。 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

35、,字君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某記。川人王某記。39沐風書苑課文內容總結:課文內容總結:40沐風書苑說山識碑說山識碑 得名的緣由得名的緣由(第一段)慧空禪院(第一段)慧空禪院 華陽洞華陽洞 仆碑(識謬)仆碑(識謬) 考據(jù)考據(jù) 踐行踐行探幽記游探幽記游 前洞前洞 后洞后洞 出洞(悔隨)出洞(悔隨)(第二段)(第二段) (第三段)盡吾志,可以無悔(第三段)盡吾志,可以無悔 頓悟頓悟 (第四段)(第四段)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不可以不深

36、思而慎取 敘敘事事記記游游感事言志感事言志四人同游四人同游 補記作結補記作結(第五段)(第五段)41沐風書苑 寫作特點寫作特點 42沐風書苑1 1、因事明理,敘議結合、因事明理,敘議結合 43沐風書苑2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谝徊糠值谝徊糠?記游記游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議論議論 1. 1.介紹褒禪山概況介紹褒禪山概況 略略2.2.記華山洞經(jīng)過記華山洞經(jīng)過詳詳山山碑碑略略詳詳前洞和后洞概況前洞和后洞概況 游后洞經(jīng)過游后洞經(jīng)過 前洞前洞后洞后洞經(jīng)過經(jīng)過補敘經(jīng)過、補敘經(jīng)過、寫心情寫心情華山洞的心得華山洞的心得 借仆碑抒發(fā)感慨借仆碑抒發(fā)感慨 議志議志 議力議力議物議物略略略略略略

37、略略略略詳詳詳詳詳詳詳詳詳詳 44沐風書苑3 3、文筆簡潔,語言凝煉、文筆簡潔,語言凝煉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人之所罕至焉 精要得當、平實深刻、言簡意豐精要得當、平實深刻、言簡意豐 45沐風書苑 1 1、慧褒始、慧褒始舍舍于其址于其址 2 2、以故其后、以故其后名名之曰之曰“褒褒禪禪” 3 3、距其院、距其院東東五里五里 4 4、有泉、有泉側側出出 5 5、入之甚寒,問其、入之甚寒,問其深深 6

38、6、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名者者 7 7、火尚足以、火尚足以明明也也 8 8、后世之、后世之謬謬其其傳傳而莫能而莫能名者名者名作動,筑舍定居名作動,筑舍定居名作動,命名名作動,命名名作狀,往東名作狀,往東名作狀,從旁邊名作狀,從旁邊形作名,深度形作名,深度名作動名作動,識其本名,識其本名,說明白說明白形作動,照明形作動,照明謬,使動用法,弄錯,謬,使動用法,弄錯,使使錯。傳,動作名,錯。傳,動作名,流傳的文字流傳的文字詞類活用詞類活用課堂練習課堂練習46沐風書苑非常非常于是于是至于至于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于是余有

39、嘆焉于是余有嘆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請他,于是他來了請他,于是他來了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至于顛覆,理固宜然至于顛覆,理固宜然非常好非常好至于小李,你就別管了至于小李,你就別管了不同尋常不同尋常意外的事故意外的事故十分十分對于這種情況對于這種情況在此在此順承連詞順承連詞至至到到于于引出處所引出處所到了到了的結局的結局 以致于以致于另提一事另提一事古今異義古今異義47沐風書苑十一十一學者學者所以所以數(shù)數(shù) 字字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治學的人治學的人表結果表結果的原因的原因用來用來的(表憑借)的(表憑借)古今異義

40、古今異義回上層48沐風書苑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以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由山由山以以上五六里上五六里余與四人擁火余與四人擁火以以入入火尚足火尚足以以明也明也夷夷以以近,則游者眾,險近,則游者眾,險以以遠,則至者少遠,則至者少無物無物以以相之相之又又以以悲夫古書之不存悲夫古書之不存以以因為因為因為因為而而修飾修飾用來用來表并列,而表并列,而連詞,用來連詞,用來因為因為以的用法以的用法回上層49沐風書苑于于在在在在對于對于對于對于比比向向被被于的用法于的用法始舍始舍于于其址其址于于人為可譏人為可譏于于是余有嘆焉是余有嘆焉余余于于仆碑仆碑師不必賢師不必賢于于弟子弟子求救

41、求救于于孫將軍孫將軍君幸君幸于于趙王趙王回上層50沐風書苑1 1、以故、以故其其后名之曰后名之曰2 2、距、距其其院東五里院東五里3 3、獨、獨其其為文猶可識為文猶可識 4 4、問、問其其深,深, 則則其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好游者不能窮也5 5、蓋、蓋其其又深,又深, 6 6、以、以其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求思之深而無不在7、其其孰能譏之乎?孰能譏之乎?其“ ”“ ”字的用法字的用法代詞,那,指褒禪埋葬時間代詞,那,指褒禪埋葬時間代詞,這,指慧空禪院代詞,這,指慧空禪院代詞,它,指仆碑代詞,它,指仆碑 代詞,它,指洞穴代詞,它,指洞穴代詞,它,指后洞代詞,它,指后洞代詞,他們,指古人代詞,他們,指古人

42、代詞,那些,指好游者代詞,那些,指好游者語氣副詞,加強反問語氣,語氣副詞,加強反問語氣,難道難道51沐風書苑8 8、而余亦悔、而余亦悔其其之之9 9、既、既其其出出1010、視、視其其左右左右1111、后世之謬、后世之謬其其傳傳1212、咎、咎其其欲出者欲出者1313、吾、吾其其還也還也1414、其其可怪也歟可怪也歟1515、路漫漫路漫漫其其修遠兮修遠兮 1616、有二僧,有二僧,其其一貧,其一富一貧,其一富 代詞,指自己代詞,指自己助詞,無實在意義助詞,無實在意義代詞,它,指洞壁代詞,它,指洞壁代詞,那些代詞,那些 代詞,那些代詞,那些 其“ ”“ ”字的用法字的用法語氣副詞,表商量語氣,還是語氣副詞,表商量語氣,還是副詞,加強反問語氣,難道副詞,加強反問語氣,難道代詞,其中代詞,其中助詞,調節(jié)音節(jié),無義助詞,調節(jié)音節(jié),無義52沐風書苑1717、亦各言、亦各言其其志也志也1818、其其真無馬邪?真無馬邪?其其真不知馬也?真不知馬也?1919、有蔣氏者,專、有蔣氏者,專其其利三世矣利三世矣2020、安陵君、安陵君其其許寡人許寡人2121、爾、爾其其無忘乃父之志無忘乃父之志2222、其其皆出于此乎皆出于此乎2323、其其業(yè)有不精業(yè)有不精心不若余之專耳心不若余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