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構成教案(超級詳細)_第1頁
平面構成教案(超級詳細)_第2頁
平面構成教案(超級詳細)_第3頁
平面構成教案(超級詳細)_第4頁
平面構成教案(超級詳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平面構成教 案 授課班級:213/214 授課時間:2017下學期構成基礎課程編號總學時:60適用專業(yè):室內設計專業(yè)一、課程教學目標構成基礎是室內裝飾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以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為主要內容的教學體系,是以非具象性的抽象思考,對造型要素進行分解和構成的研究。以培養(yǎng)能力和素質為目的,它是以觀察、分析、表現(xiàn)走向探索,想象、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歷程,以適應日益發(fā)展的數字化環(huán)境和新媒體潮流,并為設計創(chuàng)意的表達、交流和實現(xiàn)提供良好的媒介。除鍛煉抽象思維能力之外,重點

2、訓練表現(xiàn)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形式美法則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培養(yǎng)造型意識和審美趣味。二、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平面構成第一節(jié)、平面構成的基本概念及內容一、概念要素二、視覺要素三、關系要素第二節(jié)、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一、重復構成形式二、近似構成形式三、漸變構成形式四、特異構成形式五、發(fā)射構成形式六、肌理構成形式第三節(jié)、平面構成的基本形式第四節(jié)、平面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色彩構成色彩構成概述一、色概念二、色表現(xiàn)三、色彩構成概念色彩的本質一、光源二、 光與色三、 色彩的產生第三節(jié) 色的屬性一、彩的范疇二、 色彩三屬性1、度(Valuc)2、相(Hue)3、 彩度(Chroma)三、色立體第四節(jié)、基本配色法一、

3、同類色配合二、鄰近色配合二、鄰近色配合四、互補色配合五、中性色配合第五節(jié) 色彩的對比與調和一、色彩對比的概念: 二、色彩對比的種類與基本規(guī)律:(1)同時對比:(2)順序對比(3)色相對比(4)明度對比(5)純度對比(6)冷暖對比(7)面積對比三、色彩的調和及調和理論第四節(jié) 色彩表現(xiàn)方法第五節(jié) 心理聯(lián)想色彩表現(xiàn)法一、色彩及心理二、色彩的聯(lián)想第三章 立體構成立體構成概述立體構成的基本形態(tài)要素立體構成的形式美感立體形態(tài)綜合造型裝置作品賞析 三、教學安排及方式課程主要內容上課課時課內外學時比作業(yè)量及要求實踐環(huán)節(jié)基本理論63:1以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為主,做相關練習平面構成 243:2色彩構成 303:2

4、立體構成121:1四、教學方法構成基礎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課程,其教學以課內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作品展示、示范等多種教學形式。指導學生學習一些優(yōu)秀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則的應用,色彩運用,色彩布局與色彩規(guī)律,鍛煉其抽象性思維及動手能力,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體現(xiàn)。五、考核及成績評定方式本課程的考核方式為出勤率與平時作業(yè)分數結合,比例為2080。六、教材及參考書目構成 主編 參考書目:平面構成設計 黃 剛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1年第一版);色彩構成設計 鐘蜀衍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 朝倉直已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藝術-設計的色彩構成朝

5、倉直已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平面構成教學大綱一、執(zhí) 教 者:張雨婷二、課 題:平面構成三、授課對象: 班學生( 人)四、授課時間: 學年第 學期 20 周共 60 課時五、課程的性質與設置目的1、課程性質:平面構成屬于我校室內裝飾藝術開設的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程。2、設置目的:平面構成是造型設計中的一項基礎內容,是一種最基本的造型活動。所謂“平面”是指造型活動在二維空間中進行,所謂“構成(Composition)”是將造型要素按照某種規(guī)律和法則組織、建構理想形態(tài)的造型行為,是一種科學的認識和創(chuàng)造的方法。構成在造型藝術領域里還有組織、建造、結構、構圖、造型等含義。概括來講,平面構

6、成就是在二維平面內創(chuàng)造理想形態(tài),或是將既有形態(tài)按照一定法則進行分解、組合,從而構成理想形態(tài)的造型設計基礎課程。平面構成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基礎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設計方法,拓展設計思維,為專業(yè)設計提供方法和途徑,同時也為各藝術設計領域提供技法支持,為今后的專業(yè)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3、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關系:本課程開設時間為一年級下學期,一年級上學期的課程為素描、色彩、中外美術史,所以本課程主要作用在于“啟下”,而“承上”的作用并不明顯。所謂“啟下”是指本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它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共性問題,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在以后的包裝設計、室內設計、廣

7、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標志設計、CIS設計等專業(yè)課程中有著較大地應用,尤其是在標志設計課程中更是有著直接的應用。因此,本課程的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各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和實踐。由于本課程的學習較為偏重于抽象的理性思辨,較少涉及到具體的專業(yè)設計項目或課題。所以,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加強應用實例的分析講解。通過實用的、有趣的、對不同專業(yè)課程有較強針對性的多種應用實例,來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也要求授課教師對相關專業(yè)課程的內容、特點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實踐經驗。4、學時分配:開設時間為第二學期,它是學生在進行專業(yè)課程學習之前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

8、礎課程。本課程總學時為60,周學時3,共20周。六、課程的基本要求平面構成的學習重點在于造型,它不是技術的訓練,也不是模仿性的學習,而是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方法,在設計造型的過程中,主動地根據所限制的條件,有意義地去組織與創(chuàng)造,在反復的練習中獲得能力的訓練和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本課程要求學生理解平面構成的基本理論;理解并掌握形式美的規(guī)律,能夠對設計作品進行正確地分析和思考;能夠在設計中熟練應用各項基本構成法則;能夠理解綜合構成中的具體方法并進行形象思維和設計創(chuàng)意。七、教學方法與手段本課程共劃分為四個單元,不同單元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四個單元的劃分及教學方法與手段: 第一單元本單元由第一、二、三

9、章組成,內容以理論為主,要求學生對所講內容理解即可。教學方法和手段:課堂上的一般性講授。第二單元本單元由第四、五章組成,內容以理論為主,但內容較為復雜,很多概念、法則不容易理解。教學方法和手段:課堂講授、范例講解、作品分析、作業(yè)個別輔導、作業(yè)集中講評(包括優(yōu)秀作業(yè)評點、作業(yè)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正方法的分析)等方法相互穿插結合進行教學。第三單元本單元由第六、七、八章組成,內容以構成法則為主,實踐操作性較強。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作業(yè)練習來反復推敲、印證從而逐步理解、消化所學知識,并在練習中認識設計工作的特點,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技法操作能力。教學方法和手段:課堂講授、范例講解、操作技法演示、

10、應用作品分析、作業(yè)個別輔導、作業(yè)集中講評(包括優(yōu)秀作業(yè)評點、作業(yè)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正方法的分析)等方法相互結合進行教學。第四單元本單元為第九章。內容主要為:通過具體的思維方法和構成手法的講解和練習來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創(chuàng)新性造型能力,掌握平面設計中的一些設計方法和專業(yè)技能。教學方法與手段:通過實例演示分析(針對具體內容選擇適當的設計作品)來進行課堂講授、作業(yè)個別輔導、作業(yè)集中講評(包括優(yōu)秀作業(yè)評點、作業(yè)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正方法的分析)、平面設計作品欣賞與分析。八、課程考核方式本課程為考試課,成績根據學生的平時作業(yè)成績來進行綜合評定。其中平時成績占80,課堂成績占60。由于本課程實

11、踐操作性較強的特點,平時成績根據平時作業(yè)和考勤,按百分制來進行綜合評定,最后按40進行計算??荚嚦煽兺ㄟ^命題考試按百分制來進行測定,考試時間為4學時,最后按60進行計算??荚囆问綖殚_卷,由主講教師根據學生所學專業(yè)的特點、所學重點內容來進行命題,工具、材料、繪制手法不限,一般須規(guī)定尺寸規(guī)格。將平時成績加上考試成績所得之和即為最后的課程成績。九、教材和參考書應用教材:平面構成 十、師資和教學環(huán)境要求1、師資要求本課程為專業(yè)基礎課,師資結構以講師和有兩年以上輔助教學經驗的助教共同組成。師生比為1:30。2、教學環(huán)境要求本課程對教學環(huán)境無特殊要求,某些課程內容需要在多媒體教室講授。十一、課程內容、課時

12、分配與考核目標第一單元:第一章概述1、設計、藝術設計、平面構成、2、包豪斯、構成、三大構成3、平面構成的特點、學習目的、學習方法重 點:本章第3部分課時分配:2學時考核目標:理解第二章包豪斯及其影響包豪斯介紹包豪斯的設計師和藝術家重 點:本章第1部分課時分配:2學時考核目標:了解第二單元:第三章基礎構成第一節(jié) 認識形態(tài)現(xiàn)實形態(tài)2、非現(xiàn)實形態(tài)第二節(jié) 基本形的創(chuàng)造形的概括 2、形的省略 3、形的組織第三節(jié) 造型要素點、線、面平面設計中的“點”形態(tài) 2、平面設計中的“線”形態(tài) 3、平面設計中的“面”形態(tài)第四節(jié) 骨格第五節(jié) 錯視尺度錯視 2、形狀錯視 3、空間錯視第六節(jié) 分解與重構形態(tài)的規(guī)則與不規(guī)則分

13、解 2、直線分解與曲線分解重 點:第三、四、五節(jié)作業(yè)形式及數量:a點、線、面的自由構成 數量:1張課時分配:12學時考核目標:學會第四章 形式美的規(guī)律對稱與平衡 2、對比與調和 3、變化與統(tǒng)一 4、 節(jié)奏與韻律重 點:本章第2、3部分難 點:本章1、2、3、4等部分作業(yè)形式及數量:a 點線面的對比與調和 b 變化與統(tǒng)一 數量:2張課時分配:12學時考核目標:掌握第三單元:第五章 設計法則 掌握第一節(jié) 重復基本形的重復 2、骨格的重復 3、各種要素的重復 4、重復骨格重復基本形的構成基本形的群化 6、重復骨格與重復基本形的關系 7、重復構成的基本類型第二節(jié) 近似基本形的近似 2、近似骨格第三節(jié)

14、漸變漸變的概念 2、基本形的漸變構成3、漸變的骨格 4、漸變構成中基本形與骨格的關系第四節(jié) 發(fā)射發(fā)射的概念 2、發(fā)射骨格的構造 3、發(fā)射骨格和基本形的關系第五節(jié) 特異特異的概念2、特異基本形3、特異骨格第六節(jié)聚散聚散的概念2、聚散的基本形3、聚散的編排方式重 點:本章全部內容難 點:第一、三、四、五節(jié)作業(yè)形式及數量:a重復骨格重復基本形(數量:1張)b群化構成(數量:1張)c重復骨格近似基本形(數量:1張)d發(fā)射骨格漸變基本形(數量:4張)f重復骨格特異基本形(數量:4張)g自由聚散-(數量:4張)課時分配:36學時考核目標:掌握并熟練應用第六章肌理技法探索色料的特殊用法2、工具的特殊用法3、

15、紙張的特殊用法4、電腦底紋設計重點難點:本章第2、3部分作業(yè)形式及數量:a視覺肌理b觸覺肌理數量:2張課時分配:12學時考核目標:掌握并熟練應用第七章 空間的表達空間的基本概念2、平面性空間3、幻覺性空間重 點:平面性空間、幻覺性空間。難 點:幻覺性空間。作業(yè)形式及數量:a矛盾空間、b模棱兩可空間數量:2張課時分配:12學時考核目標:掌握并熟練應用十二、作業(yè)形式與要求本課程作業(yè)主要為手工繪制,通過繪圖工具在紙張上用黑色顏料(或其它材料)繪制而成。作業(yè)的紙張性能和規(guī)格根據不同的作業(yè)內容做不同要求(同一作業(yè)要求學生按照統(tǒng)一的規(guī)格來制作),鼓勵學生勇于嘗試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索新的制作手法。作業(yè)的基

16、本要求:上色應均勻,畫面效果應整潔、工整、精細,署名形式規(guī)范(內容包括作業(yè)名稱、班級、姓名、指導教師)、按時交納作業(yè)。平面構成教案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學習目標: 通過本節(jié)學習了解平面構成以及是怎么發(fā)展的,能力目標: 以及掌握平面構成的基礎要素點、線、面以及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德育目標: 讓學生明白平面構成是培養(yǎng)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設計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教學重點點、線、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難 點點、線、面的形態(tài)及心理特征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

17、第一章 概述構成是一種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則將各種造型要素組合成美的形態(tài),其過程和結果稱為構成。更明確地說是研究視覺設計中最基本的造型(構成)要素形、色、體在二維或三維的空間里排列和組合形成的美的形態(tài),是從諸多的審美實踐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形式法則。 內容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大塊。 平面設計的過程是“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的綜合應用過程。第一節(jié) 平面構成的概念、用途與學習意義一、什么是平面構成 平面構成是一門視覺藝術,是在平面上運用視覺反應與知覺作用形成的一種視覺語言,按照一定的構成原理,將點、線、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進行排列、組合,構成具有裝飾美感的畫面,從而創(chuàng)造

18、出新的視覺形象。 平面構成則是以輪廓塑造形象,是將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二、平面構成的用途與學習意義用途 : 平面構成力求從點、線、面這些單個的視覺元素開始,通過構成訓練讓我們熟悉設計的“字”和“詞”,然后用材料和質感豐富視覺的感受,通過構圖、形式美法則、視覺心理等,去研究各種元素組合的形式和效果。構成的訓練,為平面設計搭建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它是設計的基礎。意義 : 創(chuàng)造性與活力是設計人員的必備素質。要進行有目的的視覺傳達和藝術創(chuàng)造,就必需掌握并應用視覺語言。學習平面構成的意義不僅在于解決平面排版的問題。它要解決兩大問題。1、設計者對形態(tài)的認識與再創(chuàng)造。2、學習和把握視

19、覺語言的基本規(guī)律及應用。二、平面構成設計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頭腦里存在的點、線、面、體。 視覺元素:是將概念元素體現(xiàn)在實際設計中,包括大小、形狀、色彩、肌理等。關系元素:是把視覺元素在畫面上進行組織、排列,是形成一個畫面的依據完成視覺傳達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間、重心等。 實用元素:是指設計所表達的內容、目的和功能。第二節(jié) 平面構成的造型要素平面構成的形象 一、形象(形態(tài))的分類 1、概念(形象)形態(tài)純粹形態(tài)(設計中的形) 有機形、幾何形 、偶然形 2、現(xiàn)實(形象)形態(tài) 自然形、人為形 二、形象的組成元素 形狀、大小 、色彩、肌理 二、形象的組成元素形狀 大小 色彩 肌理教學反思課 題平

20、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學習目標: 通過本節(jié)學習了解平面構成以及是怎么發(fā)展的,能力目標: 以及掌握平面構成的基礎要素點、線、面以及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德育目標: 讓學生明白平面構成是培養(yǎng)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設計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教學重點點、線、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難 點點、線、面的形態(tài)及心理特征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二章 包豪斯及其影響包豪斯-永恒的影響 1919年4月1日在德國魏馬成立的一所設計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設計人才而建立的學院。雖

21、然僅存14年,但對德國乃至世界的現(xiàn)代設計及其教育的影響不可估量。它在理論和實踐上奠定了現(xiàn)代設計教育體系,培養(yǎng)出大批優(yōu)秀的設計人才,成為20世紀初歐洲現(xiàn)代主義設計運動的發(fā)源地。 包豪斯是現(xiàn)代設計的搖籃,其所提倡和實踐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單純、簡潔、以幾何造型為主的工業(yè)化設計風格,被視為現(xiàn)代主義設計的經典風格,對20世紀的設計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第三章 基礎構成第一節(jié) 認識形態(tài)宇宙萬物都以構成的方式存在,大到宏觀中的星球、天體、小到化學元素、晶體的構造組合,均為形態(tài)構成的結果。在我們視覺能感知到的世界里,五官和肌膚能感知到的一切均以形態(tài)形式存在,甚至大腦的幻想和心靈感應也伴隨著形態(tài)而存在。由此我們

22、可以給形態(tài)一個定義:“形態(tài)是人們經驗體系內能夠被直接或間接感知到的形。由人的感知方式可把形態(tài)分為現(xiàn)實形態(tài)和非現(xiàn)實形態(tài)。 一、現(xiàn)實形態(tài) 在人的經驗體系中,能看到或觸摸到的,實際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的形態(tài)即為現(xiàn)實形態(tài)。現(xiàn)實形態(tài)被知覺系統(tǒng)感知為形狀、色彩和質感,因而被我們理解?,F(xiàn)實形態(tài)又可分為自然形態(tài)和人工形態(tài)兩大類 .二、非現(xiàn)實形態(tài) 非現(xiàn)實形態(tài),指人的視覺和觸覺不能直接感知的,在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形態(tài)即為非現(xiàn)實形態(tài)。非現(xiàn)實形態(tài)又分為概念形態(tài)和意幻形態(tài)兩大類。 概念形態(tài)是不能直接知覺的,表達抽象概念的形態(tài)。將事物抽象成概念,有利于對事物做本質的分析研究。概念形態(tài)必須轉化為可見的形態(tài)構成要素,視覺研究才具有可操

23、作性。這些轉變后的形態(tài)構成要素具有概念抽象、概括的品質,成為造型研究的基本要素。 蒙德里安的蘋果樹組圖 意幻形態(tài)指存在于人的夢幻、預測和意念之中的形態(tài),并非真實存在的客體。意幻形態(tài)往往與自然規(guī)律相悖而呈現(xiàn)出怪異、荒誕的面貌和理性特征。和概念形態(tài)一樣,意幻形態(tài)也必須以具體可視的面貌表現(xiàn),才能被我們理解。 達利作品我的漫無邊際的生活體驗、埃舍爾的作品凹與凸 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學習目標: 通過本節(jié)學習了解平面構成以及是怎么發(fā)展的,能力目標: 以及掌握平面構成的基礎要素點、線、面以及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德育目標: 讓學生明白平面構成是培養(yǎng)設

24、計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設計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教學重點點、線、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難 點點、線、面的形態(tài)及心理特征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二節(jié) 基本形的創(chuàng)造 造型設計領域中的“形”,是指那些通過人的知覺系統(tǒng),進行積極的視覺組織而建構的形,而不是客體本身所固有的。造型藝術中的形,應是具有高度組織水平的知覺整體,它從背景中清晰地顯示,形與形之間關系明確,并且每個“形”都有獨立的品格。雖然“形”是由基本造型要素組成,但并非是所有構成成分的總和。 一、形的概括 現(xiàn)實中借鑒的形紛繁復雜,作為設計元素進行運用

25、時,需要對其進行變化改造。在把握形的本質特征基礎上盡可能將其概括成簡單的甚至幾何化的形。形的概括過程也是抽象化的過程,如何在藝術實踐中把握形的概括,大師們的作品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典范,畢加索的作品公牛的變形過程二、形的省略 不完全的形往往意味著藝術上的更高階段。成熟的作品中反映出來的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的藝術魅力使人回味無窮。在形的創(chuàng)造中,如何通過形的省略使形式感和視覺沖擊力增強,是藝術家造型的重要任務。 三、形的組織 形的組合涉及到空間關系,圖形中形的組織,有“形”與“形”的空間關系問題,也有“圖與底”的關系問題。(一)、“圖與底”的空間關系 “圖與底”是由對比、襯托產生出的關系。在平面設計中

26、,“圖與底”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時甚至是反轉的關系?!皥D”有明確的形象感、視覺印象強烈、在畫面中較為突出?!暗住睕]有明確形象感、沒有形體輪廓、視覺印象模糊。 (1)“圖與底”的正負變化:限定黑白兩色表現(xiàn),設黑色為正形白色為負形,則有4種配置方式。白圖白底或黑圖黑底均不顯示圖形,稱作“消失”。黑底上的白圖稱為負形,白底上的黑圖成為正形;黑底上的白圖為“圖”黑底為“底”,白底上的黑圖為“圖”白底為“底”。如果圖形是實形,這時“底”就是實行周圍的空白的空間,這種形象就是“正形”。反之,如果圖形是“底”所包圍后形成的空白空間,這種形就叫做“負形”。 (2)兩個形相遇,則有幾種結合方式:分離 相遇 復

27、疊 透疊 聯(lián)合 減缺 差疊 重合 (二)、形的組合(1)共用組合:兩形相遇,便有共用的部分輪廓,即共用線或共用形。共用線使形與形之間的近似因素有機結合,因而使主題得以深化。 (2) 重疊組合:形象在相互遮擋中顯示出前后的位置關系,產生空間層次感,并使形與形之間互相牽制,產生凝聚、強化的作用。 (3)透疊組合:在透疊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的部分相互疊加,各自爭奪共同相交的部分,于是,我們面臨一種空間尺度的矛盾,到底是此還是彼。解決這矛盾必須假定圖形有一種透明性,即它們能相互滲透而彼此不被破壞。 (4) 移動組合(基本形的群化構成) 移動組合是由形與形之間一系列近似的變化組合而成的,是多種疊加的組

28、合。移動組合又是運動的知覺整體,顯示出同一物體在運行中的不同體位,以時空觀念的四維手法呈現(xiàn)出物像內在的變化特征。 (三)、分解形 分解的實質是“減”。從一個較大的形中切除一個個較小的形,分解后的形也會產生新的形象特征。將一個形直接切分則可產生若干近似的、新的形,將這些新的形象進行再組合,會產生出人意料的畫面效果。教學反思 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學習目標: 通過本節(jié)學習了解平面構成以及是怎么發(fā)展的,能力目標: 以及掌握平面構成的基礎要素點、線、面以及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德育目標: 讓學生明白平面構成是培養(yǎng)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設計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

29、教學重點點、線、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難 點點、線、面的形態(tài)及心理特征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三節(jié) 造型要素點 線 面平面構成的三要素:點、線、面 一、 點 點是相對較小的元素,它與面的概念是相互比較而形成的,同樣是一個圓,如果布滿整個作用,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幅構成中可以多處出現(xiàn),就可以理解為點。點: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視線,多點可以創(chuàng)造生動感。1.點的視覺特性:單一的點具有集中凝固視線的效用,容易形成視覺中心(圖1)。多點會創(chuàng)造生動感,大小各異就更加突出了。(圖2)連續(xù)的點會產生節(jié)奏、韻

30、律,點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間感。(圖3、4)點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表明位置和進行聚集,一個點在平面上,與其它元素相比,是最容易吸引人的視線的(如下圖)。2.點的構成形式(方法) 越小的形體越能給人以點的感覺(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為一種散點式的構成形式點的線化(2)將大小一致的點按一定的方向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列,給人的視覺留下一種由點的移動而產生線化的感覺 (3)以由大到小的點按一定的軌跡、方向進行變化,使之產生一種優(yōu)美的韻律感點的面化 (4)把點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進行有目的的排列,產生點的面化感覺 (5)將大小一致的點以相對的方向,逐漸重合,產生微妙的動態(tài)視覺二

31、、線 線是具有位置、方向與和長度的一種幾何體,可以把它理解為點運動后形成的。與點強調位置與聚集不同,線更強調方向與外形。線:線可以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這點在平面設計中應用很廣,尤為重要。畫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線形來實現(xiàn)的,優(yōu)雅的線型多為曲線。1.線的視覺特性:垂直的線剛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線靜止、安定;斜線飛躍、積極。(圖1)曲線優(yōu)雅、動感,(圖2)曲折線不安定,(圖3)粗線穩(wěn)重踏實,前進感。(圖4)細線銳利、速度、柔弱感。 直線具有男性的特征,它有力度、相對穩(wěn)定,水平的直線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地平線。曲線則具有女性化的特點,具有柔軟、優(yōu)雅和病態(tài)的感覺。2線的錯視(以下的直線都有彎或者不平行的錯

32、覺)3.線的構成形式 線是點移動的軌跡(1) 面化的線(等距的密集排列)(2)疏密變化的線(按不同距離排列)透視空間的視覺效果 (3)粗細變化空間,虛實空間的視覺效果(4)錯覺化的線(將原來較為規(guī)范的線條排列作一些切換變化)(5)立體化的線(6)不規(guī)則的線 線可以構成面(只要線出現(xiàn)了封閉,就是一個面了)線可以突出形,勾線具有美化作用曲線的整齊排列會使人感覺流暢,讓人想象到頭發(fā)、羽絮、流水等,有強烈的心里暗示作用,而曲線的不整齊排列會使人感覺混亂、無秩以及自由。三、 面 與點相比,它是一個平面中相對較大的元素,點強調位置關系,面強調形狀和面積,請注意這里的面積是講的畫面不同色彩間的比例關系。1.

33、面的構成形式 它體現(xiàn)了充實、厚重、整體、穩(wěn)定的視覺效果 (1) 幾何形的面,表現(xiàn)規(guī)則、平穩(wěn)、較為理性的視覺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體以面的形式出現(xiàn)后,給人以更為生動、厚實的視覺效果 (3)有機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態(tài)(4)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潑而富有哲理性(5)人造形的面,較為理性的人文特點 點和面之間沒有絕對的區(qū)分,在需要位置關系更多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點,在需要強調形狀面積的時候,我們把它看為面。群化的面能夠產生層次感,所謂群化,就是一大堆,一群群的,想象一下一只綿羊和一大群綿羊相比,就能明白什么是群化了。 面可以進一步成為體,即體化的面(不能再講了,再講就是立體

34、設計的范圍,如下圖)作業(yè): 1作10*10的點的構成 4張 2作10*10的線的構成 4張 3作10*10的面的構成 4張 4作30*30的點.線.面的構成 點、線、面命題組合構成(以表現(xiàn)情感、感覺、音樂、心理狀態(tài)、視覺因素、抽象因素為主,如以喜悅、悲傷、熱戀、心神不定、溫柔、煩躁、鄉(xiāng)間音樂之旋律、爵士樂等為題)注重點、線、面構成表達主題的形式效果和主次關系。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掌握骨格與基本形這兩個平面構成的基礎概念及其構成方法,熟練掌握骨格與基本形在平面構成中的作用及其意義,并將其應用到標志設計中教學重點骨格與基本形這兩個平面構成

35、的基礎概念及其構成方法難 點骨格在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四節(jié) 骨格 我們在設計中常借助骨格來構成某種圖形。骨格有助于我們在畫面中排列基本形,使畫面形成有規(guī)律、有秩序的構成。骨格支配著構成單元的排列方法,可決定每個組成單位的距離和空間。骨格-規(guī)律性骨格-作用性骨格 無作用性骨格非規(guī)律性骨格規(guī)律性骨格有精確嚴謹的骨格線,有秩序的排列。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強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復、漸變、發(fā)射等骨格。在平面構成上規(guī)律性骨格應用較多。骨格線的確定一般采取正方形格式,便于基本形方向

36、的變換,構成靈活多樣。也可用長方、斜向、水平錯位、波形曲線等格式 作用性骨格每個單元的基本形必須控制在骨格線內,在固定空間內,按整體需要安排基本形。 基本形可在骨格組成的空間位置中作位置、方向、正負的變化,甚至越出骨格線,超越骨格線部分需切除,基本形產生變化。(有時骨格線不一定都表現(xiàn)出來,可在整體構圖中作靈活取舍,使基本形彼此聯(lián)合,產生豐富的變化。)無作用性骨格是將基本形單元安排在骨格線的交叉點上。基本形可以有大小方向的變化,并產生形的聯(lián)結。當形象構成完成后,將其骨格線去掉。無作用性骨格的表現(xiàn)方法,主要靠基本形的大小不同,形成疏密關系的變化,特別是表現(xiàn)漸變效果,使畫面呈現(xiàn)較強的韻律感。 非規(guī)律

37、性骨格在規(guī)律性骨格的基礎上加以變動,使其成為無規(guī)則的多邊形。是比較自由的構成,有很大的隨意性?;拘螁卧赏ㄟ^無規(guī)律性骨格形成比較自由、隨意的構成形式。非規(guī)律性骨格的構成盡量簡潔,否則基本形在畫面內的構成就會顯得雜亂無章。在平面構成上非規(guī)律性骨格應用較少。 可見骨格與不可見骨格:可見骨格是骨格線和基本形明確地表現(xiàn)在構圖中,有明確的空間劃分;不可見骨格是畫面中見不到骨格線,只是作為基本形編排的依據。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學習目標: 通過本節(jié)學習了解平面構成以及是怎么發(fā)展的,能力目標: 以及掌握平面構成的基礎要素點、線、面以及在平面設計中的

38、應用。德育目標: 讓學生明白平面構成是培養(yǎng)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設計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教學重點點、線、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難 點點、線、面的形態(tài)及心理特征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五節(jié) 錯視 錯視,就是眼睛對形態(tài)的視覺把握和判斷與所觀察物體的現(xiàn)實特征有誤差的現(xiàn)象。 錯視導致視覺映像與客觀真實的矛盾狀況,因而使知覺系統(tǒng)疑惑。由這種特殊刺激導致的視覺緊張激起心靈探索的欲望,使人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錯視總是伴隨眼睛對形態(tài)的觀察而產生,作為一種普遍的視覺現(xiàn)象對造型設計有極大影響,設計師都想創(chuàng)造出既可以預測

39、控制又能夠誘導視覺美感的作品。在造型設計中,我們必須研究錯視的規(guī)律性,利用錯視的原理,使設計方案更精密、巧妙和富于創(chuàng)意。一、尺度錯視:尺度錯視就是視覺對形的尺度判斷與形的真實尺度不符的現(xiàn)象。尺度錯視又叫大小錯視。 (一)長度的錯視長度相等的線段,由于所處環(huán)境差異或誘導因素不同,使視覺辨識產生錯覺,感覺它們并不相等。 (二)面積的錯視面積相同的圖形,由于圖底關系不同或是周圍形的誘導因素不一,產生面積上并不相同的視覺感受。另外,向某一點集中的線形成潛在的透視結構,由于近大遠小的透視規(guī)律的影響,使得同等大的形,由于處于不同的空間位置而產生視覺上大小不等的錯視。 (三)角度與弧度錯視由于周圍誘導因素不

40、同,致使相等的角或弧度看起來并不相等。 二、形狀錯視:視覺對形狀的認知與形的真實狀況不符的現(xiàn)象即為形狀錯視。產生形狀錯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扭曲錯視由于相關因素的誘導、干擾,或是由于背景環(huán)境的影響,會導致形的視覺映像發(fā)生變化,使形狀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扭曲現(xiàn)象。(二)由于本身或背景環(huán)境的線型誘導,會導致形狀的變化或產生某種動感。三、空間錯視:由于視覺判斷的出發(fā)點不同,使得形象在空間中的位置或圖底之間產生矛盾的現(xiàn)象,即為空間錯視。(一)空間立體的錯視由于觀看方向的改變,或是由于注目點的轉移,形在空間中的位置也隨之改變,產生忽遠忽近、忽前忽后,摸棱兩可的變化。(二)矛盾空間是真實空間里不存在的,

41、只有在假象空間中才存在,存在著不和理性的空間。(三)圖底反轉視線在圖與底之間切換,使圖和底的意義產生變化,相互轉化的現(xiàn)象。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基本形平面構成的基礎概念及其構成方法,熟練掌握基本形在平面構成中的作用及其意義,并將其應用到標志設計中教學重點基本形這兩個平面構成的基礎概念及其構成方法難 點骨格在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四章 形式美的規(guī)律 在自然界中,各種事物都以完美的狀態(tài)存在,悅目人們的視線,美化人們的心

42、靈,這些美麗的事物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長結構,符合數學秩序的規(guī)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長結構從小到大、從密到疏、從中心向外漸次擴散,都具有優(yōu)美的比例關系和較強的韻律。這些美的因素,通過人們的視覺器官接受以后,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視覺經驗。 對稱與平衡 變化與統(tǒng)一 對比與調和 節(jié)奏與韻律 對稱:指將中心兩側或多側的形態(tài),在位置、方向上作互為相對形式的構成。這種形式帶來的視覺感受趨于安定和端莊,顯示出規(guī)范、嚴謹有序、安靜、平和的形式特征。 如中國漢代畫像磚上的圖案構成、唐代銅鏡上的紋樣構成、我國傳統(tǒng)的建筑(特別是宮殿、廟宇的建筑)形式、歐洲中世紀哥特

43、式教堂門窗的布局.我國民間結婚用的雙“喜”字、新年時家家大門上貼的門對以及一些獎章、標徽的設計等都采用了對稱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對稱美的形式也隨處可見,如人的身體構造,從五官的位置到人的軀干四肢都是對稱的、蝴蝶的雙翅、各種樹木、果實、花卉的生長結構都呈現(xiàn)出對稱的形式美感 平衡:形式的美感特征在于畫面多個重心相互作用,對整體的和諧完美起效應,使作品看上去舒適,各組成部分穿插得當。它不像對稱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穩(wěn)定的中心線上而給人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感覺,它的形式比較自由、活潑,畫面達到一種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在平面設計中,平衡的形式沒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以構成的整個印象給我們以平衡之美,因而會有較高

44、的自由度。如運動的人體、飛翔的鳥、奔馳的獸、水流激浪都是平衡的形式。表現(xiàn)這種平衡美的時候,保持形象的動勢和重心的平穩(wěn)即可。 變化:在構成中強調突出各元素的特點,使畫面具有豐富多彩的不同差異性,即為變化。在變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從整體。變化法則的使用不僅僅是為了變化而變化,它要為畫面整體效果的傳達服務。變化過多易雜亂無章,無變化又死板無趣。變化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形體的變化,如大小、高低、粗細、曲直;方向的變化,如正反、旋轉、內外;空間的變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變化,如深淺、濃淡等都可產生多樣化的視覺表現(xiàn)。 統(tǒng)一:統(tǒng)一是一種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設計者對畫面整體美感進行調整和把握的主要方

45、法和意圖。在此,我們要強調平面設計中的統(tǒng)一不是對二維平面上靜止狀態(tài)下多種要素機械而類似的重復,而是指多種相異的視覺要素間的和諧相構。統(tǒng)一原理在設計構成中的美學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對設計整體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現(xiàn)在對那些復雜、富有變化的狀態(tài)所構成的有秩序的組合之中。 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掌握重復構成和近似構成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學重點基本形重復近似和骨骼重復近似難 點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五章 設計法則第

46、一節(jié) 重復 重復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設計中,相同的形象出現(xiàn)過兩次以上,重復是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手法,以加強給人的印象,造成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感,使畫面統(tǒng)一。所謂相同,在重復的構成中主要是指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復中的基本形:用來重復的形狀稱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為一個單位,然后以重復的手法進行設計,基本形不宜復雜,以簡單為主。 重復的類型: 1.基本形的重復:在構成設計中使用同一個基本形構成的圖面叫基本形的重復,這種重復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 2.方向的重復:形狀在構成中有著明顯一致的方向性。 3.骨格的重復:如果骨格每一單位的形狀和面積均完全相等,這就是一個重復的骨格,重復的骨格是規(guī)律的骨格的

47、一種,最簡單的一種。 4.形狀的重復:形狀是最常用的重復元素,在整個構成中重復的形狀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變動。 5.大小重復:相似或相同的形狀,在大小上進行重復。 6.色彩重復:在色彩相同的條件下,形狀、大小可有所變動。 7.肌理的重復:在肌理相同的條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變動。教學反思 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掌握重復構成和近似構成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學重點基本形重復近似和骨骼重復近似難 點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

48、師生活動第二節(jié) 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狀、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著共同特征,它表現(xiàn)了在統(tǒng)一中呈現(xiàn)生動變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產生了重復感。近似程度小就會破壞統(tǒng)一。 近似的分類: 1.形狀的近似:兩個形象如果屬同一族類,它們的形狀均是近似的,如同人類的形象一樣。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復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說骨格單位的形狀、大小有一定變化,是近似的。 近似基本形可用下列方法得到: 1關聯(lián)即一組基本形,同屬于一個類型,一個品種、或有相似的功能,都能成為近似的基本形。例如我國古代相傳至今的“百壽”“百?!?。一百個“壽”和 “福”字,有篆書,隸書,草書。它們彼此間有形狀

49、和大小的變動,但都表達了“壽”和“?!钡囊饽?,所以都列入近似范圍。 2.相加相減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形相加(聯(lián)合)或相減(減缺),由于加減的方向、位置、大小、比例不同而獲得一系列近似的形。 作業(yè):重復、近似要求:1、作業(yè)尺寸30X30cm,紙張尺寸40X40cm. 2、基本形的重復或近似 3、基本形可有大小、正負、方向的變化。 4、畫面邊框可做處理。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掌握漸變構成構成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學重點漸變的形式和種類難 點漸變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

50、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與時間安排)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三節(jié) 漸變 漸變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極為常見。它是一種符合發(fā)展規(guī)律的自然現(xiàn)象,如一天的時間從零時到24時,人從幼年、青年、壯年到老年,樹木從小苗到參天大樹,植物樹葉由大到小的排列,火車從起點到終點等,包括季節(jié)的更替,月亮的盈虧,水紋的運動等都是漸變現(xiàn)象,就像是畫一幅畫,從第一筆開始到最后完成,都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都屬于有秩序的漸變現(xiàn)象。 漸變是一種變化運動的規(guī)律,它是對應的形象經過逐漸的規(guī)律性過渡而相互轉換的過程。 漸變構成是指將基本單元逐漸地、循序地、有秩序變動的集合表現(xiàn)。它給人以節(jié)奏、韻律的美。在設計中漸變的構成,

51、顯示出漸增漸減進展的速度感,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被經常應用。 作漸變處理時,特別要注意形象的過渡性,保持整體節(jié)奏。漸變的程度在設計中非常重要,漸變的程度太大,速度太快,就容易失去漸變所特有的規(guī)律性的效果,給人以不連貫和視覺上的躍動感。反之,如果漸變的程度太慢,則會產生重復之感,但有時慢的漸變在設計中會顯示出細致的效果。 漸變的類型1、形狀的漸變 從一種形象逐漸過渡到另一種形象的過程,就是形象漸變。 形狀可以由完整漸變到殘缺,也可以由簡單漸變到復雜,由抽象漸變到具像等。 2、 大小和間隔的漸變 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排列,基本形的間隔漸變會產生遠近深度及空間感。當基本形變大時就感到離我們較近

52、,變小時感到離我們遠,這樣的大小漸變就產生了遠近的深度感。除了使線的間隔有秩序的漸變外,也可以使線的間隔相等,而線的粗細從窄到寬,或同時將線的粗細變化從寬到窄,其間隔則相對的從小到大。 3、方向漸變 基本形的方向,通過平面旋轉,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逐漸變動.不改變基本形的形狀,造成平面空間中的旋轉感。 基本形按照一定規(guī)律在空間旋轉時,產生從正面到側面、再到背面的逐漸變動,其形狀由寬逐漸變窄,直至成為一線。4、位置漸變 基本形作位置漸變時須用骨格,因為基本形在做位置漸變時超出骨格的部分會被切除掉?;拘卧谟凶饔眯缘墓歉裰?,有規(guī)律地作上下、左右或對角線方向的平面移動,從而產生位置的漸變。 5、 虛實漸變

53、即正形與負形的漸變,也稱“圖”與“底”的漸變。是用黑白正負變換的手法,將一個形的虛形漸變?yōu)榱硪粋€形的實形。 這種漸變方式巧妙地利用共用邊緣線,完成空間與圖形的轉換,中間過渡地帶有似是而非的特點。設計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漸變的速度,“圖與底”的漸變速度不宜太快,太快容易引起視覺跳動,應以一種自然的、不知不覺的轉換,構成虛虛實實變化莫測的視覺空間。 漸變的編排可由上而下或者由左而右的平行進展。也可由中間向四周漸變排列的擴張進展,或者依照曲折方向有秩序地漸變。 在具體設計時,可以把以上介紹的漸變結構,重復組合成為一個更大結構。 漸變的骨格 使骨格單位的空間、形狀、大小按一定比例(等比或等差級數數列)做有

54、規(guī)律的變化,即為漸變骨格。 大部分重復骨格均可變動成為漸變骨格。漸變骨格本身就可以成為完美的構成。在漸變設計中,常用的規(guī)律有下面數種: (1)等差級數數列 又稱為算術級數,在編排中等差數列各項之差(公差)必定相等。如1、2、3、4,5,6,或者10、8、6、4、2。產生漸增或漸減的變化效果。在構成的秩序上,不會形成急劇的增減現(xiàn)象。 等比級數數列 又稱為幾何級數,用公比依次乘上前項,就可造成等比數列。例如公比為2,即得1、2、4、8、16、32、。 以等比級數數列編排的漸變設計,能產生較強的韻律感。 植物生長級數數列 也稱費波納齊數列,大自然中植物發(fā)芽、抽葉的成長過程,都帶有很美的數學級數的規(guī)律

55、。它就是后一項等于前二項之和,即l、1、2、3、5、8、13、 2l、34。 (4)調和級數數列 調和級數數列為1、1/2、1/3、1/1/n. 以調和數列編排的漸變設計產生的節(jié)奏較為緩慢。漸變構成中基本形與骨格的關系 1、將漸變基本形納入重復骨格中。在重復的基本方格中納入漸變的基本形,有秩序的編排構成。 2、將重復的基本形納入漸變骨格中。 漸變骨格單位中的重復基本形,彼此間會產生分離,相接、覆疊、透疊、 聯(lián)合等變化,填入黑白兩色或用線條表現(xiàn),均能產生強烈的節(jié)奏。3、將漸變的基本形納入漸變骨格中。 重復骨格可容納多種漸變基本形,而漸變骨格對基本形則有較多限制。一般以漸變骨格中引輔助線填色的方法

56、,得到基本形,易于出效果。如果一定要在漸變骨格中容納基本形,基本形以簡單為宜,同時隨骨格產生尺度漸變。 作業(yè):形狀漸變一張1、紙張尺寸40X40cm2、原始圖形采用英文大寫字母3、做12個漸變步驟4、要求12個漸變過程中有3個具體形象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掌握發(fā)射構成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學重點發(fā)射的形式和種類難 點發(fā)射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四節(jié) 發(fā) 射一、導入 發(fā)射的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中廣泛存在,隨處可見,太陽的光芒、

57、水中的漣漪,盛開的花朵、貝殼的螺紋和蜘蛛網等都形成的是發(fā)射狀圖形。 發(fā)射骨格的種類二、新授 根據發(fā)射方向的不同,在構成形式上,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現(xiàn),歸納起來有離心式、向心式、同心式、多心式、移心式幾種形式,在實際設計中,常多種形式結合使用。1、離心式發(fā)射 這是一種發(fā)射點在中央部位,發(fā)射線向外方向發(fā)射的構成形式。 它是發(fā)射骨格中,應用較多的一種發(fā)射形式。 該構成形式的特點是基本單元從中心或附近開始向外面各個方向擴散,常用骨格線有直線、曲線、折線、弧線等。 2、向心式發(fā)射 是與離心式方向相反的發(fā)射骨格。其發(fā)射點在外部,從周圍向中心發(fā)射的一種構成形式。 該構成形式的特點是基本單元由外向內收進。而中心并

58、非所有骨格的交集點,而是所有骨格的彎曲指向點,各級骨格線彎折并指向中心。 常用骨格線有向內折線、向內弧線等。 3、同心式發(fā)射 同心發(fā)射是以一個焦點為中心,基本單元一層一層地圍繞著同一個中心展開,骨格線形之間的間隔可等寬、漸變或寬窄隨意變化。 常用骨格線有圓形、方形、螺旋形等。 4、移心式發(fā)射 發(fā)射點根據需要,按照一定的動勢,有秩序地漸次移動位置,形成有規(guī)律的變化。 5、多心式發(fā)射 在一幅作品中,以數個點進行發(fā)射,有的是發(fā)射線互相銜接,組成單純性的發(fā)射構成。這種構成效果具有明顯的起伏狀態(tài),空間感較強。 該構成形式的特點是畫面有兩個以上的中心,基本單元依托這些中心以放射群形式體現(xiàn)。 發(fā)射骨格和基本

59、形的關系發(fā)射骨格內納入基本形,即把重復或漸變的基本形納入發(fā)射骨格內。 在一般情況下基本形只能納入較為簡單的發(fā)射骨格內。采用有作用或無作用性處理均可,但必須使基本形的排列清晰、有序。 作業(yè)形式及數量:d發(fā)射骨格漸變基本形(數量:4張)師:回顧知識生:回憶知識回答問題師:邊講解邊進行板書生:認真聽講,思考問題師:播放幻燈片邊講解生:觀看并思考教學反思課 題平面構成課型新課班級213/214授課時間檢查簽名檢查時間教學目標掌握特異構成形式法則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學重點特異構成和對比構成的形式和種類難 點特異構成和對比構成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教法與學法教法: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課時

60、安排 課時4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師生活動第五節(jié) 特 異一、導入在自然界中,美的形式規(guī)律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有秩序的美,這種美在自然中是大的和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另外還有一種就是打破常規(guī)的美。特異就是一種打破常規(guī)的美。一、定義特異,就是指在整體有秩序的安排中,出現(xiàn)一些異質形象,有意地打破整體的秩序。這些少數個別的與整體程序不符的形象顯得突出,吸引觀者的注意。在生活中,這種特異的變化比比皆是,如:綠葉叢中的一朵紅花、星空中的一輪明月、鮮花叢中的幾只蝴蝶、一群年輕學生中的一位老教師等,都是特異現(xiàn)象的例子。二、特異產生的條件1、特異的產生必須要有一個相對的“環(huán)境場”(就是畫面中強烈的秩序感和規(guī)律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