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 生物圈2號簡介_第1頁
第一組 生物圈2號簡介_第2頁
第一組 生物圈2號簡介_第3頁
第一組 生物圈2號簡介_第4頁
第一組 生物圈2號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圈號介紹人:第一小組組員:李芝彥、劉云翔、楊順欣、趙嘉旭、王杭緣、呂函宇一、生物圈號的由來二、生物圈號的實驗背景三、生物圈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四、生物圈號的生活場景五、生物圈號的失敗原因00 生物圈2號(Biosphere 2)是美國建于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因把地球本身稱作生物圈1號而得此名,它的建造過程歷時8年,耗資1.5億美元。一、生物圈號的由來 生物圈2號計劃在密閉狀態(tài)下進行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研究,幫助人類了解地球是如何運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條件下,人類是否適合生存的問題。為了盡量貼近自然環(huán)境,該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區(qū)間,通過一

2、定的人工處理再利用。例如,實驗用的海水是將運進來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適當比例配制而成的。 二、生物圈號的實驗背景生物圈2號鳥瞰生物圈2號全景生物圈2號遠景夜幕下的生物圈2號 生物圈2號占地1.28公頃,地上部分為涂有粉劑的立體鋼架構型,配有雙層玻璃窗板;地面部分為焊接不銹鋼板,并用鋼墊密封。總體積約為180000m3。其內部主要由7種生態(tài)群落區(qū)和兩個大氣擴張室(也稱作“肺”)組成。 同時,為了減輕立體結構的負荷,生物圈2號的內部壓力略高于周圍大氣壓。生物圈2號有5個野生生物群落(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海洋、沼澤、沙漠)和兩個人工生物群落(集約農業(yè)區(qū)和居住區(qū))。它們以地球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間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3、為樣板 。 三、生物圈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01居住區(qū)農業(yè)區(qū)沙漠沼澤海洋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生物圈2號外景02“西肺”“南肺”農業(yè)區(qū)居住區(qū)熱帶雨林海洋沼澤熱帶草原沙漠生物圈2號內景 圈內共有約4000個物種,其中動物(包括:軟體、節(jié)肢、昆蟲、魚類、兩棲、爬行、鳥類 、哺乳等)、植物(包括浮游、苔蘚、蕨類、裸子和被子等)約3000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粘菌、真菌、微藻等)約1000種 。它們分別來自澳大利亞、非洲、南美、北美等地。 該系統(tǒng)內既有高大的樹木,也有矮小的灌木草叢植物,錯落有致、憩靜秀美。各個野生生物群落中的生境并不一致。生物群落間均有相對獨立的生態(tài)區(qū)將它們互相隔開 。三、生物圈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12農業(yè)

4、區(qū)外觀13“沙漠”區(qū)外觀14“海洋、沼澤、熱帶草原”區(qū)外觀15“熱帶雨林”區(qū)外觀11居住區(qū)外觀21廚房臥室餐廳22農業(yè)區(qū)內景23“沙漠”2425“海洋”26“熱帶草原”27“熱帶雨林”28“西肺”29“南肺”內部四、生物圈號的生活場景32工作人員馬克納爾遜33羅伊沃爾夫德博士在準備午餐 34工作人員馬克范塞勞 在“海底”抓魚35琳達利負責用生物方法治理害蟲,她正在往生物圈2號中釋放瓢蟲。36農業(yè)區(qū)的工作人員41生物圈2號施工工程測試室42生物圈2號控制中心43生物圈2號內部的管道44生物圈2號發(fā)電廠45海洋、沼澤和熱帶草原區(qū)模型46熱帶雨林區(qū)模型 氧氣未能順利循環(huán)是導致生物圈二號失敗的重要原因。 由于細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機質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氧氣;而細菌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經過化學作用,被生物圈二號的混凝土墻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環(huán),致使氧氣含量下降,不足以維持研究者的生命。 此外生物圈二號中降雨失控、多數動物滅絕、為植物傳播花粉的昆蟲全部死亡等也是生物圈二號失敗的原因。 五、生物圈號的失敗原因“生物圈2號”的失敗告誡我們:人類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這一處家園,逃離和束手待斃都是與事無補的。地球不是實驗室,只有善待和保護她才是我們真正的出路! 也許“生物圈2號”的失敗有技術上的失誤或設備上的欠缺,也許人們今后還會向“生物圈3號”、“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