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水研究報告生入學試題及題解_第1頁
華水研究報告生入學試題及題解_第2頁
華水研究報告生入學試題及題解_第3頁
華水研究報告生入學試題及題解_第4頁
華水研究報告生入學試題及題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第三篇研究生入學試題及題解、研究生入學試題水利電力大學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考試科目:工程水文學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只允許選擇一個答案 1、偏態(tài)系數(shù)Cs 0,說明隨機變量 。 a、出現(xiàn)大于均值的時機比出現(xiàn)小于均值的時機多 b、出現(xiàn)大于均值的時機比出現(xiàn)小于均值的時機少 c、出現(xiàn)大于均值的時機與出現(xiàn)小于均值的時機相等 d、出現(xiàn)小于均值的時機為零 2、減少抽樣誤差的途徑是 。 a、增大樣本容量 b、提高觀測精度 c、改良測驗儀器 d、提高資料的一致性3、由暴雨資料推求設計洪水時,一般假定 。 a、設計暴雨的頻率大于設計洪水的頻率 b、設計暴雨的頻率等于設計洪水的頻率 c、設

2、計暴雨的頻率小于設計洪水的頻率 d、設計暴雨的頻率大于、等于設計洪水的頻率4、降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勻是單位線變化的主要原因,當暴雨中心在上游時,所形成的單位線 。 a、峰值大,洪峰出現(xiàn)時間遲 b、峰值大,洪峰出現(xiàn)時間早 c、峰值小,洪峰出現(xiàn)時間早 d、峰值小,洪峰出現(xiàn)時間遲 5.在濕潤地區(qū)用蓄滿產(chǎn)流法計算的降雨徑流相關圖的上部表現(xiàn)為一組 。a、非平行直線 b、非平行曲線c、間距相等的平行直線d、間距相等的平行曲線二、填空題 (每題2分,共10分)1、包氣帶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的最大值稱為。 2、我國計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從時至;計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從時至時。 3、在洪水峰、量頻率計算中,洪

3、水資料的選樣采用方法。 4、流域匯流時間是指。 5、相關分析中兩變量具有冪函數(shù)(ya*b )的曲線關系,此時回歸方程中的參數(shù)一般采用的方法確定。三. 是非題 (每題2 分,共 10 分) 1、按照蓄滿產(chǎn)流的概念,僅在蓄滿的面積上產(chǎn)生凈雨。() 2、水文頻率計算中配線時,減小可以使頻率曲線變陡。() 3、在干旱地區(qū),當降雨滿足初損后,假設雨強i大于下滲率則開場產(chǎn)生地面徑流。() 4、納希瞬時單位線U0,t的參數(shù)n減小時,單位線U0,t的峰現(xiàn)時間提前。() 5、三點法配線只適用于估算不連續(xù)系列的統(tǒng)計參數(shù)。四. 問答題 (每題 10 分,共30 分)1、簡述暴雨資料充分時,由暴雨資料推求設計洪水的方

4、法步驟。 2、水文資料的三性審查指的是什么?如何審查資料的代表性? 3、由流量資料包含特大洪水推求設計洪水時,為什么要對特大洪水進展處理處理的容是什么五、計算題每題10分,共40分1、*流域年降雨量P與年徑流深R相關點據(jù)具有直線關系,并求得年雨量的均值=1300mm,=0.16;年徑流深的均值=780mm,=0.15,相關系數(shù)r=0.98。試求1當年降雨量為1400mm時,相應的年徑流深為多少?2當年徑流深為500mm時,相應的年降雨量為多少? 2、*水庫壩址處有19601992年實測洪水資料,其中最大的兩年洪峰流量為1480m3/s、1250 m3/s。此外洪水資料如下:1經(jīng)實地洪水調查,1

5、935年曾發(fā)生過流量為5100 m3/s的大洪水,1896年曾發(fā)生過流量為4800 m3/s的大洪水,依次為近150年以來的兩次最大的洪水。2經(jīng)文獻考證,1802年曾發(fā)生過流量為6500 m3/s的大洪水,為近200年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試用統(tǒng)一樣本法推求上述5項洪峰流量的經(jīng)歷頻率。3、試用下表所給*流域降雨資料推求該流域的逐日前期影響雨量Pa。該流域的最大土壤平均蓄水量Im=90mm,這段時期的流域蒸散發(fā)能力Em近似取為常量,Em=7.0mm/d,7月10日前曾發(fā)生大暴雨,故取7月10日Pa =Im。日期d1011121314151617181920雨量mm2.10.33.224.325.1

6、17.25.4 Pamm90.04、*流域面積為75.6Km2,兩個時段凈雨所形成的地面徑流過程如下表,試用本次雨洪資料分析時段長為t=3h、單位凈雨深為10mm的單位線。時間h 0 3 6 9 12 15 18地面徑流Qsm3/s 0 20 90 130 80 30 0地面凈雨Rsmm 20 30大學200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考試科目: 工程水文學一、選擇題 (每題 2 分,共 20 分) 1.土壤穩(wěn)定下滲階段降水補給地下徑流的水分主要是 。a、毛管水b、重力水c、簿膜水d、吸著水 2.附加比降i是洪水波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落洪時 。 a、i0 b、i0 c、i0 d、i0 3. *流域

7、面積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為15m 3/s,該流域多年平均徑流系數(shù)為 。a、0.55 b、0.45 c、0.65 d、0.68 4.用樣本的無偏估值公式計算統(tǒng)計參數(shù)時,則 。a、計算出的統(tǒng)計參數(shù)就是相應總體的統(tǒng)計參數(shù) b、計算出的統(tǒng)計參數(shù)近似等于相應總體的統(tǒng)計參數(shù) c、計算出的統(tǒng)計參數(shù)與相應總體的統(tǒng)計參數(shù)無關 d、以上三種說法都不對 5.*水文變量頻率曲線,當均值、不變,增大時,則該線 。a、呈順時針方向轉動 b、呈反時針方向轉動 c、兩端上抬、中部下降 d、向上平移 6.*水利工程,設計洪水的設計頻率為P,假設設計工程的壽命為L年,則在L年,工程不破壞的

8、概率為 。a、P b、1P c、LP d、(1P) L 7.流域中的湖泊圍墾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一般比圍墾前 。a、增大 b、減少 c、不變 d、不能肯定 8.中等流域的年徑流值一般較鄰近的小流域的年徑流值 。a、大 b、小 c、相等 d、大或相等 9.在等流時線法中,當凈雨歷時大于流域匯流時間m時,洪峰流量是由 。局部流域面積上的全部凈雨所形成b、全部流域面積上的局部凈雨所形成全部流域面積上的全部凈雨所形成 d、局部流域面積上的局部凈雨所形成10.降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勻是單位線變化的主要原因,一般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單位線比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單位線 。a、峰值小、洪峰出現(xiàn)時間遲 b、峰值大、

9、洪峰出現(xiàn)時間早 c、峰值小、洪峰出現(xiàn)時間早 d、峰值大、洪峰出現(xiàn)時間遲二、填空題 (每題 4 分,共 20 分) 1.降雨初期的損失包括_,_,_,_。 2.在一定的興利目標下,設計年徑流的設計保證率愈大,則相應的設計年徑流量就愈_,要求的水庫興利庫容就愈_。3.求后損率的公式中,各符號的意義和單位分別是:為_,P為_,R為_,I0為_,P0為_,tR為_。4.暴雨點面關系是_,它用于由設計點雨量推求_。 5.馬斯京根法用于洪水預報時,僅就該法而論,其預見期一般為_,該法經(jīng)處理后,預見期最長為_。三、問答題 (每題 10 分,共 20 分)1、重現(xiàn)期(T)與頻率(P)有何關系? P90的枯水年

10、,其重現(xiàn)期(T)為多少年 含義如何2、推求設計洪水過程線的同頻率放大法和同倍比放大法有何異同,簡要說明它們的適用條件 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40分1、*流域出口斷面以上的年降雨量P與年徑流深R成直線相關關系。,相關系數(shù),徑流深系列的均方差與降雨量系列均方差的比值為。1試求當年降雨量為1520mm時的年徑流深是多少?2如由R推求P時,其相關方程如何?當年徑流深為680mm時,其相應的年降雨量是多少? 2、*流域的流域面積F=412.2km2 ,已分析得1997年6月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凈雨過程及地面流量過程見下表,(1)分析該流域3h10mm凈雨單位線;(2)將3h10mm單位線轉換為6h10m

11、m單位線。表: *流域1995年8月的一次暴雨洪水資料時段(t=3h) 01234567地面徑流(m3/s)018186290240150320凈雨 h(mm) 18 63、試用下表所給*流域降雨資料推求該流域的逐日前期影響雨量Pa。該流域的最大土壤平均蓄水量Im=80mm,這段時期的流域蒸散發(fā)能力Em近似取為常量,Em=6.0mm/d,7月5日前曾發(fā)生大暴雨,故取7月5日Pa =Im。時間月. 日雨量mm) Pa (mm) 7. 5 6.5 80.067 3.289 3.810 24.311 27.612 13.2131415 9.6 4、已求得*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設計面暴雨量分別為

12、336mm、560mm 和690mm,并選定典型暴雨過程如下表,試用同頻率控制放大法推求該流域百年一遇的設計暴雨過程。時段(t=12h)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雨量mm151320100 508060100 0 300 12 5大學2002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考試科目: 工程水文學一、填空題每題1分,共20分1、配線法進展頻率計算時,判斷配線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則是。 2、降雨量累積曲線上,每個時段的平均坡度代表該時段的。3、用等流時線法和單位線法進展匯流計算時,法已經(jīng)直接反映了流域和河網(wǎng)的調蓄作用。4、*流域發(fā)生一次歷時T=3h的降雨過程,平均降雨強

13、度大于上土層的下滲能力=4.0mm/h。下土層的下滲能力為=2.5mm/h,不考慮其他損失,則此次降雨產(chǎn)生的壤中流為。5、在洪水的峰、量相關分析中,隨著洪量統(tǒng)計歷時的加長,相關程度。6、合成流量法的預見期決定于上游各站中傳播時間的一個。 7、相應水位是河段上、下游站*一洪水波上。8、初損后損法中的初損是指,而在后損階段,當降雨強度小于后期平均下滲強度()時,其后期平均下滲強度為。 9、蓄滿產(chǎn)流模式和超滲產(chǎn)流模式,產(chǎn)生地面徑流的條件均是。10、干旱地區(qū)降雨量少,年蒸發(fā)系數(shù)較大,其徑流系數(shù)較濕潤地區(qū)。11、在自然界水的小循環(huán)中,降雨的水汽來源主要為。 12、降雨初期的損失包括、。13、相關分析中,

14、兩變量的相關線代表了系。 14、對水文系列的三性審查是指、。 15、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主要靠補充,其消耗途徑主要有和。16、土壤水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為、等類型。 17、瞬時單位線方程式中的n、K由實測暴雨洪水資料的和求得。 18、按蓄滿產(chǎn)流方式,當流域*處蓄滿后,對于非超滲雨時段的降雨所形成的總凈雨深R,地面凈雨深Rs, 地下凈雨深Rg之間的關系是。19、蒸散發(fā)能力Em反映了等氣象因素的作用。20、在北半球形成的反氣旋,近地面的氣流由高壓區(qū)向外側輻散,并在高壓區(qū)呈旋轉。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設計年徑流量隨設計頻率。 a. 增大而減?。?b. 增大而增大; c. 增大而不變; d

15、. 減小而不變。 2、在等流時線法中,當凈雨歷時tc小于流域匯流歷時m時,洪峰流量是。a.全部流域面積上的局部凈雨所形成b.局部流域面積上的局部凈雨所形成c.局部流域面積上的全部凈雨所形成d.全部流域面積上的全部凈雨所形成3、凈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勻是單位線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單位線比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單位線( )。a.峰值小,洪峰出現(xiàn)時間早 b. 峰值大,洪峰出現(xiàn)時間早c.峰值小,洪峰出現(xiàn)時間遲 d. 峰值大,洪峰出現(xiàn)時間遲4、*流域的流域蓄水容量Im=80mm,土壤蓄水量消退系數(shù)K=0.90,根據(jù)前期影響雨量Pa的計算公式和第t日雨量Pt =20mm, Pa,t =70mm

16、,可得Pa,t+1為( )。a. 90mm b. 81mm c. 83mm d. 80mm 5、決定土壤穩(wěn)定入滲率fc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 降雨強度 b. 降雨初期土壤含水量c. 降雨歷時 d. 土壤特性 6、*流域面積為10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為15 m3/s,則多年平均徑流系數(shù)為 ( )。 a. 0.45 b. 0.55 c. 0.65 d. 0.68 7、地形雨多發(fā)生在。 a. 沙丘盆地 b .平原湖區(qū) c. .山地的迎風坡 d. .山地的背風坡8、設計頻率P=1%的洪水是指。 a. 大于等于這樣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出現(xiàn)一次 b. 大于等于這樣的洪水

17、平均100年可能出現(xiàn)一次 c. 小于等于這樣的洪水必然每隔100年出現(xiàn)一次 d. 小于等于這樣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現(xiàn)一次9、假設t和T分別為原單位線和所求單位線的時段長,s(t)表示s曲線,s(t-T) 為相對s(t)移后一個T的s曲線,則所求時段單位線q (T,t)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a. b. c. d. 10、對于一定河段,附加比降影響洪水波變形,就洪峰而言,下述哪種說法是對的 a. 附加比降愈大,洪水波變形愈大,傳播時間愈短 b. 附加比降愈大,洪水波變形愈大,傳播時間愈長 c. 附加比降愈小,洪水波變形愈大,傳播時間愈長 d. 附加比降愈小,洪水波變形愈小,傳播時間愈短三、問答題 (

18、每題 10 分,共 20 分)1、*河段已查明在N年中有a項特大洪水,其中個發(fā)生在實測系列n年,在特大洪水處理時,對這種不連續(xù)系列的統(tǒng)計參數(shù)和的計算,我國廣泛采用如下的計算公式:式中,為特大洪水,為一般洪水。試分析該公式包括一些什么假定?這些假定與實際情況符合嗎?為什么? 2、說明統(tǒng)計參數(shù)、和的意義及其對頻率曲線的影響。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40分1、*流域設有甲、乙、丙、丁4個雨量站如下列圖,測得1996年5月一次降雨的各站降雨量如下表。試在下列圖上繪出泰森多邊形,標出各雨量站代表的面積,并在下表中計算該次降雨的流域平均降雨量。丙oO乙O丁o甲*流域1996年5月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計算表

19、雨量站控制面積km2權重降雨量mm甲站1218.5乙站3824.3丙站3235.7丁站3025.4合計112103.92.*流域的流域面積F=263.7km2,已分析得1997年6月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凈雨過程及地面流量過程見下表,(1)分析該流域3h10mm凈雨單位線;(2)將已分析的3h10mm凈雨單位線轉換為6h10mm單位線。*流域1997年6月的一次暴雨洪水資料時段t=3h0 1 2 3 4 5 6 7 8 910地面流量m3/s 0 30145135102 7547 31 16 5 0凈雨mm18 63、*水庫壩址斷面處有1958年至1995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資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

20、流量分別為7500 m3/s、4900 m3/s和3800 m3/s。由洪水調查知道,自1835年到1957年間,發(fā)生過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為9700 m3/s,并且可以肯定,調查期沒有漏掉6000 m3/s以上的洪水,試計算各次洪水的經(jīng)歷頻率,并說明理由。4、*河上斷面測得一次洪水過程如下表,該次洪水開場時間為8月12日8時,下斷面流量為460 m3/s,區(qū)間無支流匯入,分析求得該河段馬斯京根流量演算系數(shù)為:C0=0.167,C1=0.666,C2=0.167。試推求下斷面流量過程。時間上斷面入流m3/s下斷面出流m3/s日時12846046014650201450132286082120

21、1418102015401421290810301485020630、研究生入學試題題解水利電力大學200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答案考試科目:工程水文學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只允許選擇一個答案1、b 2、 a 3、 b 4、 d 5、c二、填空題 (每題2分,共10分)1、田間持水量2、0,24;8,8 3、年最大值法4、凈雨從流域最遠以點流達出口斷面所經(jīng)歷的時間5、線性化,即三. 是非題 (每題2 分,共 10 分)1、 2、* 3、 4、 5、*四. 問答題 (每題 10 分,共30 分)1、答:1暴雨資料的三性審查;2暴雨資料年最大值法選樣;3特大暴雨移植;4暴雨系列平率計算;5

22、成果合理性分析;6由設計暴雨推求設計凈雨;7單位線法由設計凈雨推求設計洪水。2、答:水文資料的三性審查是指:可靠性審查、一致性審查和代表性審查。審查資料的代表性,一般是與更長的參證系列進展比擬,即用與設計變量N年關系密切的長期觀測資料的參證變量N年論證,N年的參證變量系列與N年的參證變量系列的概率分布比擬接近。也可有用水文變化的周期性論證,即設計變量系列應包含幾個豐、中、枯交替年組。 3、答:系列中參加特大洪水后,系列成為不連續(xù)系列,不能象連續(xù)系列一樣進展經(jīng)歷頻率和統(tǒng)計參數(shù)的計算,故必須進展處理。處理的容是:對經(jīng)歷頻率的計算進展處理,用統(tǒng)一樣本法或獨立樣本法;對統(tǒng)計參數(shù)進展處理,如用三點法配線

23、。五、計算題每題10分,共40分1、解:1由年降雨量求年徑流量相關方程:相關方程:R=0.551P+63.4年雨量 P=1400 mm時,則R=0.551*1400+63.4=834.8 mm1由年徑流量求年降雨量相關方程:相關方程:年徑流量 R=500 mm時,則P=1.742*500-58.9=812.1 mm2、解:N1=200年,N2=150年,n=1992-1960+1=33年序號 Qm (m3/s)M1M2 m 16500 0.498 15100 0.622 24800 1.325 11480 2.941 21250 5.882解:1求流域土壤蓄水量日消退系數(shù)2按下式推求逐日的Pa

24、日期d1011121314151617181920雨量mm2.10.33.224.325.117.25.4 Pa mm90.084.978.372.566.864.681.990.090.083.076.54、解:時間h QSm3/s RSmm20mm產(chǎn)生QS(m3/s30mm產(chǎn)生QS(m3/s單位線q (m3/s) 0 0 20 0 3 20 20 0 0 30 6 90 60 30 10 9 130 40 90 30 12 80 20 60 20 15 39 0 30 10 18 0 0 0合計350合50 mm70合10mm大學200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答案考試科目: 工程水文學一.

25、選擇題 (每題 2 分,共 20 分) 1. b ; 2. c ; 3. b ; 4. b 5. c 6. d ; 7. a ; 8. b ; 9. b ; 10. b二. 填空題 (每題 4 分,共 20 分) 1.植物截留,填洼,入滲下滲,蒸發(fā) 2.小,大平均后滲率mm/h,次降雨量mm,次降雨地面徑流深mm,初損量mm,后期不產(chǎn)流的雨量mm,后期產(chǎn)流歷時h 暴雨中心的點雨量與相應的流域面雨量之間的關系,推求設計面雨量 5.零,一個時段t 三. 問答題 (每題 10 分,共 20 分)1、答:對暴雨和洪水P50%,;對枯水P50%,;對于P=90%的枯水年,重現(xiàn)期年,它表示小于等于P=90

26、%的枯水流量在長時期平均10年出現(xiàn)一次。2、答:同倍比放大法推求設計洪水過程一般只能使峰或*一控制時段的量符合設計要求。按峰放大時,適用于以峰為控制的水利工程;按量放大時,適用于調節(jié)性能很好的大型水利工程。同頻率放大法推求設計洪水過程的最大特點是洪峰和各時段洪量均符合同一個設計頻率,該法適用于峰量均起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40分1、解:1,P=1520mm時,R=996.2mm1,R=680mm時,P=1220.9mm 2、解:1分析該流域3h10mm凈雨單位線,計算見下表 3h10mm單位線分析計算表時段=3h Q(m3/s R(mm)Qs1(m3/s)Qs1(m3/s

27、) q(m3/s) 0 0 18 0 0 1 18 6 18 0 4.4 2 186180 6100.0 3 290 230 60127.8 4 240 163 77 90.6 5 150 96 54 53.3 6 32 0 32 0 7 0 0合計 916 376.1 (2)將3h10mm單位線轉換為6h10mm單位線,計算見下表6h10mm單位線計算表時段t=3h01234567q(m3/s)04.4100127.890.653.30q(m3/s)04.4100127.890.653.306h20mm過程線04.4104.4227.8218.4143.953.306h10mm單位線02.2

28、5.2113.9109.272.026.703、解:逐日前期影響雨量Pa計算表時間月. 日雨量mm Pa (mm) 7. 5 6.5 80.06 80.07 3.2 74.08 71.49 3.8 66.110 24.3 64.711 27.6 80.012 13.2 80.013 80.014 74.015 9.6 68.54、解:典型暴雨各歷時雨量統(tǒng)計:P1d=160mm; P3d=320mm; P7d=395mm;計算放大系數(shù):典型暴雨同頻率放大計算表時段(t=12h)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雨量mm)151320100 508060100 0 300 1

29、2 5倍比k1.731.731.731.731.731.401.402.102.101.401.401.731.731.73設計雨量mm26.122.534.617.3070.0112126210 042.0 020.88.7大學200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考試科目: 工程水文學答案一、填空題每題1分,共20分1. 理論頻率曲線與經(jīng)歷頻點配合最正確 2. 各時段的平均降雨強度 3. 單位線 4. 4.5mm 5. 低 6. 最短的一個 7. 同一相位點的水位 8. 產(chǎn)流之前的損失雨量 9. 降雨強大大于入滲強度10. 小 11. 局部蒸發(fā)的水汽 12. 植物截留蒸發(fā)下滲填洼 13. 兩隨機

30、變量間的平均 14. 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15. 下滲雨水土壤蒸發(fā)植物散發(fā) 16. 薄膜水懸著水毛管水重力水 17. 一階原點矩二階原點矩 18. R=Rg 19. 溫度濕度日照 20. 順時針旋轉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 a 2. c 3. c 4.d 5. d 6. a 7. c 8. b 9. c 10. a三、問答題 (每題 10 分,共 20 分)1、答:公式中包含兩條假定:1;2。如果在N-n的缺測年份,通過洪水調查,確實沒有漏掉特大洪水,這種假定認為是正確的。2、答:均值表示系列的平均情況,代表系列水平的上下。如果和一定時,增大,頻率曲線抬高變陡。變差系數(shù)表示變數(shù)在

31、均值兩邊分布的離散程度。如果和一定時,增大,則頻率曲線有順時針轉動趨勢。偏態(tài)系數(shù)表示變數(shù)在均值兩邊分布是否對稱和不對稱程度的參數(shù)。=0,為正態(tài)分布;0為正偏態(tài)分布;0為負偏態(tài)分布。如果和一定時,增大,則頻率曲線頭部變陡,尾部變平,中部向下。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40分1、解:丙oO乙O丁o甲*流域1996年5月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計算表雨量站控制面積km2權重降雨量mm權雨量mm甲站120.10718.52.0乙站380.33924.38.2丙站320.28635.710.2丁站300.26825.46.8合計1121.000103.927.2此次降雨的流域平均雨量為27.2mm。2、解:單位線分析計算表時段t=3h地面流量m3/s凈雨mm18mm產(chǎn)生地面流量m3/s6mm產(chǎn)生地面流量m3/s單位線qm3/s001800130630016.721451351075.03135904550.04102723040.0575512428.3647301716.7731211011.7816975.0950301000 =SUM(ABOVE) 586 =SUM(ABOVE) 24 =SUM(ABOVE) 438 =SUM(ABOVE) 146 =SUM(ABOVE) 243.4單位線檢驗: 3h10mm單位線轉化為6h10mm單位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