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望國際經濟學002_第1頁
李坤望國際經濟學002_第2頁
李坤望國際經濟學002_第3頁
李坤望國際經濟學002_第4頁
李坤望國際經濟學0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二章 古典貿易理論1本章結構古典貿易理論的演變勞動生產率差異與國際貿易 模型基本結構 絕對優(yōu)勢與比較優(yōu)勢李嘉圖比較成本理論的圖示古典貿易理論的驗證與評價2第一節(jié) 古典貿易理論的演變 一、亞當斯密對于國際貿易學說的貢獻 1.抨擊重商主義 國際分工 國際勞動生產率 2.提出絕對優(yōu)勢理論二、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yōu)勢理論3生產要素只有勞動一種;勞動在一國之內是完全同質的;勞動在一國之內可自由流動,在國際間不能流動;規(guī)模收益不變;商品和勞動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不考慮運輸成本和其他交易費用;兩國的生產函數不相同;兩國的消費者偏好相同。 第二節(jié) 勞動生產率差異與國際貿易一、模型基本結構4221模型(兩個國家

2、、兩種產品、一種要素)A和B兩國的X和Y 兩種產品的生產函數為: 5二、絕對優(yōu)勢與比較優(yōu)勢李嘉圖認為生產成本取決于勞動投入,商品的生產成本或價格與其勞動生產率成反比。A、B兩國生產技術差異的兩個實例: 6表2-1(b) 兩國的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量表2-1(a) 兩國的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量7表2-2(a) 兩國的勞動生產率表2-2(b) 兩國的勞動生產率8現(xiàn)在放棄1個單位處于絕對劣勢地位的部門生產,專業(yè)化分工后的凈效果為:表2-3(a) 國際分工后生產變化的凈效果表2-3(b) 國際分工后生產變化的凈效果9結論:李嘉圖的比較優(yōu)勢學說比斯密的絕對優(yōu)勢學說更具有普遍意義。只要兩國間存在成本上的差異,

3、即使其中一國處于全面的劣勢地位,國際貿易仍會發(fā)生,而且可以使所有國家獲利。 10三、李嘉圖比較成本理論的圖示 (一)生產可能性邊界(A國) 其中表示A國的勞動供應總量,第三個表達式代表充分就業(yè)條件。11A國的生產可能性邊界AAaxLaayLa斜率=-ay/ax生產點?相對價格線?消費均衡點?12對比一般貿易模型與李嘉圖比較優(yōu)勢模型1、生產可能性邊界圖12兩種生產要素一種生產要素132、相對價格線圖12相對價格與生產可能性邊界完全重合!143、社會無差異曲線兩個模型一樣15 A、B兩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圖2-116(二)封閉條件下的相對價格在封閉均衡狀態(tài)下,A、B兩國的相對價格由各自的生產可能性

4、邊界與社會無差異曲線相切決定: 17(三)國際均衡價格A國X商品過剩供給曲線的導出:圖2-2當PwPA時,A國完全專業(yè)化生產X產品,18圖2-2當Pw=P1PA時,A國在A點完全專業(yè)化生產X產品,出口X產品,在b圖中為 右邊曲線部分,X總產量不變,其出口量變化是由相對價格所造成的出口愿望的變動所引起。當Pw=PA時,A國可以在a圖生產可能性曲線AA上的任何一點進行生產,或進口或出口X產品,因而這一段過剩供給曲線水平,在橫軸上就是處于-XA與 之間。19A國過剩供給曲線與B國過剩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的國際均衡價格:由圖2-3和2-4可知國際均衡相對價格為位于,和之間。圖2-3圖2-420(四)貿易

5、后的一般均衡如下圖所示:貿易后A國完全專業(yè)化生產和出口X,進口Y;B國完全專業(yè)化生產和出口Y,進口X。 圖2-521(五)貿易利益從貿易前后社會無差異曲線的移動來判定:貿易后社會無差異曲線均向上移動,因此,貿易改善了兩國福利水平;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判定:以A國為例,開放后放棄1單位Y的生產,轉而生產X,再用X與B國交換Y,所得的Y商品數量為: 22第三節(jié) 古典貿易理論的驗證與評價邁克道格爾(MacDugall)對李嘉圖貿易理論的實證檢驗:以1937年為例,考察了美國與英國各行業(yè)的出口績效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表2- 4 邁克道格爾對李嘉圖貿易理論的檢驗結果23表2- 4 邁克道格爾對李嘉圖

6、貿易理論的檢驗結果(續(xù)表1)紙2.21.5煙卷1.70.5油氈1.90.33針織品1.80.33皮鞋1.40.33可樂1.90.2化纖1.50.224表2- 4 邁克道格爾對李嘉圖貿易理論的檢驗結果(續(xù)表2)棉制品1.50.11人造絲1.40.09啤酒2.00.06水泥1.10.09男式毛制品1.30.04人造奶油1.20.03毛衣1.40.004資料來源:邁克道格爾(1951)。 25斯特恩(Robert Stern)的實證檢驗:比較1950年和1959年兩個年份美、英兩國的勞動生產率與出口績效之間的關系,檢驗證明在1950年,所觀察的39個部門中,有33個部門支持假設檢驗,但到了1959年

7、,這一關系有所削弱。 26本章小結 古典貿易理論起源于亞當斯密,后經李嘉圖和穆勒的發(fā)展和補充,日趨完善。亞當斯密從各國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角度解釋了國際貿易的基礎,李嘉圖則更進一步,從更一般的意義上,論證了各國依據勞動成本的相對差異(比較優(yōu)勢)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古典貿易理論,從本質上講,是從生產技術差異的角度,來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影響的。只不過,在古典生產函數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因此,生產技術差異就具體化為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勞動生產率差異就是國際貿易的一個重要起因。27習題1、國際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過程中發(fā)生的經濟

8、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科學。 ( )2、國際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分支學科,是建立在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基礎上的。( )283、國際經濟學經歷了重商主義、自由貿易和現(xiàn)代國際經濟學理論多層面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它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不斷增加而逐漸完善起來的。 ( )4、國際貿易理論分析不涉及貨幣因素,考慮各國貨幣制度的差異與關系的影響。( )295、大多數國際貿易理論都是一種靜態(tài)或比較靜態(tài)分析,時間因素在國際貿易理論中較多體現(xiàn)。 ( )6、沒有貿易價格差的存在,就不會發(fā)生國際貿易。 30單選1、國際經濟學在研究資源配置時,作為劃分界限的基本經濟單位是A、企業(yè) B、個人C、政府 D、國家 312、從國際經濟資

9、源流動的難度看,最容易流動的要素是A、商品 B、資本C、人員 D、技術 323、若貿易的開展導致社會無差異曲線向遠離坐標原點的方向移動,則判定貿易對該國是A、有益 B、有害C、不變 D、不能判斷 334、消費點在同一條社會無差異曲線上移動,表示整個國家的福利水平A、增加 B、減少C、不變 D、不能判斷 345、在封閉經濟條件下,下列不屬于一國經濟一般均衡的條件的是A、生產達到均衡 B、消費達到均衡C、市場出清 D、貨幣市場達到均衡 356、國際貿易建立的基礎是A、絕對價格 B、相對價格C、不變價格 D、以上三種都不是 367、在封閉經濟條件下,A國X商品的相對價格低于B國X商品的相對價格,我們

10、稱A國在X商品上具有A、絕對優(yōu)勢 B、比較優(yōu)勢C、沒有優(yōu)勢 D、以上三種都不是 378、一國從國際貿易中所獲利益的多寡取決于A、市場占有率 B、技術優(yōu)勢C、競爭優(yōu)勢 D、貿易條件 P3138第二章1、根據比較優(yōu)勢進行貿易可以使所有貿易國的消費超出其貿易前的生產可能性邊界。 ( )2、在機會成本遞增條件下,比較優(yōu)勢理論仍然有效,參加貿易的國家仍然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益,國際分工也能達到完全專業(yè)化的程度。 393、比較優(yōu)勢理論中,技術的絕對差異會導致各國之間的相互貿易。 ( )4、技術的相對差異是各國形成比較成本的基礎。絕對技術差異是相對技術差異的特例或特殊形式。 ( )5、在古典國際貿易中,生產要

11、素指的是勞動和資本。 40單項選擇題 1、甲國生產手表需6個勞動日,生產自行車需9個勞動日,乙國生產手表需12個勞動日,生產自行車需10個勞動日,根據比較成本說 A、甲國生產和出口自行車,生產和出口手表 B、乙國進口手表,進口自行車C、甲國生產出口手表,乙國生產出口自行車 D、甲國生產出口自行車,乙國生產出口手表 412、在比較利益模型中,兩種參與貿易商品的國際比價A、在兩國貿易前的兩種商品的國內比價之上B、在兩國貿易前的兩種商品的國內比價之下C、在兩國貿易前的兩種商品的國內比價之間D、與貿易前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內比價相同 423、比較利益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驅動力是A、勞動生產率的差異 B、技

12、術水平的差異C、產品品質的差異 D、價格的差異 434、在絕對利益理論與比較利益理論中,機會成本假定是 A、遞增 B、遞減 C、先遞增后遞減 D、不變 在一般國際貿易理論中?445、當兩國之間存在國際貿易時A、生產仍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但消費超出了生產可能性邊界B、生產仍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但消費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之內C、生產與消費都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之外D、生產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之外,但消費仍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 456、假定有兩個國家A與B,生產兩種產品X與Y。A國生產X產品有比較優(yōu)勢的條件是A、生產1單位X物品所放棄的Y物品比B國少B、生產1單位X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投入比B國少C、生產1單位X物品所需要的資本投入比B國少D、生產1單位X物品所需要的一切投入都比B國少 467、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政策主張是A、自由貿易政策 B、保護貿易政策C、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 D、保護幼稚產業(yè)政策 478、絕對技術差異論的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