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設計施工總說明_第1頁
03設計施工總說明_第2頁
03設計施工總說明_第3頁
03設計施工總說明_第4頁
03設計施工總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設計施工總說明一、工程概況烏江是溈水的一級支流,是寧鄉(xiāng)市四大河流之一,發(fā)源于湘鄉(xiāng)市的羚羊山麓,流經寧鄉(xiāng)市灰湯、資福、壩塘、夏鐸鋪、歷經鋪共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全長66km,其中寧鄉(xiāng)市境內干流長41km,于歷經鋪街道的南太湖村與溈江匯合。總流域面積587km2,其中寧鄉(xiāng)市境內380km2,平均縱坡降,上游河床寬6090m,兩岸高程為87.21m91.66m,中游河床寬60120m,兩岸高程為61.51m86.85m,下游河床高程6080m,兩岸高程為55.91m61.00m,沿干、支流兩岸地勢平坦,保護兩岸居民25.5萬人,是寧鄉(xiāng)市的主要產糧區(qū)之一。河道70年代進行過“裁彎取直”,取直河段長12.

2、42km。烏江寧鄉(xiāng)市治理工程一標段治理范圍:K6+25411+952,長5698m,位于寧鄉(xiāng)市壩塘鎮(zhèn)境內。二、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水利工程強制性條文(2020年版);3、防洪標準(GB50201-2014);4、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5、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L191-2008);6、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2013);7、堤防工程管理設計規(guī)程(SL/DT-2020);8、水工建筑物荷載設計規(guī)范( HYPERLINK /item.htm?id=544741277771&ns=1&abbucket=6 t _blank SL 74

3、4-2016);9、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規(guī)程(SL619-2013);10、河道整治設計規(guī)范(GB50707-2011);11、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GB 50288-2018);12、泵站設計規(guī)范(GB50265-2010);1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1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1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303-2017);1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流設計規(guī)范(SL623-2013);17、水閘設計規(guī)范(SL265-2016); 18、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設計規(guī)范(SL74-2019);19、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

4、久性設計規(guī)范(SL654-2014);20、疏浚與吹填工程技術規(guī)范(SL17-2014)。三、主要建設內容及規(guī)模烏江寧鄉(xiāng)市治理工程一標段主要工程內容:(1)堤防加固工程:對10+41011+952右岸堤防進行培厚加高,長1542m;(2)岸線整治工程:對6+25411+952左岸進行岸線整治,長5698m;(3)護坡護岸工程:對6+4536+720、7+2107+380、9+1109+350、11+05011+290、11+65011+750左岸和11+35011+620右岸采用四聯(lián)生態(tài)磚護坡+砼擋墻固腳,長1287m;11+84011+945右岸采用漿砌石護坡+砼擋腳固腳,長105m;(4)

5、疏浚與清障工程:對9+4009+620、11+44611+647左岸進行河道擴寬,對7+1147+216、11+05011+269和11+61911+743右岸洲灘進行疏挖;(5)治澇工程:新建排澇箱涵1處,新建排澇蓋板涵1處,重建排澇箱涵1處,改造排澇箱涵1處,重建排澇圓涵6處,改造排澇圓涵1處,新建機耕橋2處;(6)灌溉工程。因岸線邊坡和堤防邊坡整治對8處灌溉泵站拆除重建;(7)防汛道路工程。河道左岸新建砂石路面5698m,右岸新建砂石路面990m;砼路面恢復552m。四、工程等級和設計標準1、防洪工程等別和標準:烏江10+41021+151右岸、南竹山河左岸和白灘橋右岸橫堤所圍區(qū)域為防洪

6、保護圈,保護耕地面積1.19萬畝,保護人口0.48萬人,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和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68-2013),防洪圈為鄉(xiāng)村防護區(qū),堤防工程等別為等,工程規(guī)模為?。?)型,工程級別為5級,主要建筑物工程等級為5級,次要建筑物工程等級為5級,防洪標準采用10年一遇洪水標準(其余河段不設防)。2、治澇工程等別和標準:烏江兩岸各澇區(qū)的排澇面積均小于3萬畝,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治澇標準(SL723-2016)和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GB/T(50288-2018),排澇工程等

7、別為等,工程規(guī)模為?。?)型,工程級別為5級,水稻區(qū)排澇標準為10年一遇3d暴雨3d末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旱作區(qū)排澇標準為10年一遇3d暴雨3d末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排澇流量小于5m3/s排澇建筑物工程等級為5級,排澇流量為520m3/s排澇建筑物工程等級為4級,排澇流量為20100m3/s排澇建筑物工程等級為3級。 3、灌溉工程等別和標準:本次灌溉工程主要涉及烏江兩岸的灌溉泵站,經調查,每個灌溉泵站灌溉面積均小于0.5萬畝,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和泵站設計規(guī)范(GB50265-2010),灌溉工程等別為等,工程規(guī)模為小(2)型,工程級別為5級,建筑物工程等級為

8、5級,設計防洪標準采用1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防洪標準采用30年一遇洪水標準。五、耐久性設計1、工程合理使用年限根據本項目工程等別及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SL654-2014)規(guī)定,本次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為30年,其中堤防合理使用年限為20年,建筑物(排澇涵、機耕橋和灌溉泵站)合理使用年限為30年。2、耐久性要求(1)本工程所處環(huán)境類別為二類或三類;(2)水泥宜選用質量穩(wěn)定的水泥,不宜使用早強水泥;(3)細骨料(人工砂、天然砂)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使用山砂、粗砂、特細砂應經過試驗論證,不應使用未淡化處理的海砂;混凝土用砂在開采、運輸、堆放和使用過程中,應采取防止遭受海

9、水污染或混用未經淡化處理海砂的粗砂;細骨料中硫酸鹽及硫化物含量(按SO3質量計)不應大于膠凝材料的1.0%;不應使用堿活性細骨料;(4)粗骨料(碎石、卵石)應級配合理、粒形良好、清潔、質地均勻堅硬、線脹系數小、吸水率低;對高強混凝土,選用較小的粗骨料粒徑,對無筋、少筋混凝土結構或大體積混凝土,可選用較大的粗骨料粒徑;粗骨料的含泥量,當最大骨料粒徑為20mm、40mm時不應大于1.0%,當最大骨料粒徑為80mm、150(120)mm時不應大于0.5%,不應含有泥塊;粗骨料中硫酸鹽及硫化物含量(按SO3質量計)不應大于膠凝材料的0.5%;不應使用堿活性細骨料;(5)外加劑應采用能明顯提高混凝土耐久

10、性且質量穩(wěn)定的產品,外加劑品種和混凝土中其他原材料的適應性應通過實驗確定;根據工程的環(huán)境條件和耐久性要求,混凝土中應適量摻加能提高混凝土抗?jié)B性、密實性和抗裂性、抗沖磨性的外加劑;采用無堿或低堿含量的外加劑;(6)凡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均可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未經處理的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不應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類型水在使用前應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7)用于筑堤、 筑壩的土料、石料及砂礫料等材料應具有或經加工處理后具有與其使用目的相適應的工程性質,并具有長期穩(wěn)定性。用于筑堤的土料應滿足下列要求:土料宜選用黏粒含量為10%35%、塑性指數為720的黏

11、性土;填筑土料含水率與最優(yōu)含水率的允許偏差為土3%;有機質含量(按質量計)不應大于5%超過此規(guī)定應進行論證。(8)施工縫、變形縫、誘導縫等的設置宜避開局部環(huán)境作用不利的部位,有利于防止有害物質的滲人;(9)混凝土結構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鋼筋主筋、箍筋和分布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鋼筋防銹、耐火以及與混凝土之間黏結力傳遞的要求,且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設計值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同時也不應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徑的1.25倍;(10)配筋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如下:(11)工程內項目抗凍等級為F50。六、主要建筑材料本工程施工用主要材料要求見下表7-1。表7.1 主要建筑材料指標要求材料名稱指標要求水泥未特殊交代

12、時,本工程所采用的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和細度指標應滿足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的規(guī)定。細集料本工程可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推薦采用中砂,其細度模數FM=3.02.3。砂的顆粒級配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2006)的要求;砂含泥量等技術指標應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SL677-2014)的要求。粗集料本工程可采用卵石和碎石,粗集料粒徑不應超過鋼筋凈距的2/3、構件斷面最小邊長的1/4或素混凝土板厚的1/2.應嚴格控制各級集料的超、遜徑含量。粗集料的顆粒級配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2006)的要求;粗集料

13、的壓碎指標值宜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SL677-2014)的要求;粗集料的其他技術指標值應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SL677-2014)的要求。塊石塊石料應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磨性,本工程要求塊石料強度不低于MU35。塊石料外形要求方正,大小不下于25cm,疊砌面凹入深度不應大于25mm,質量不宜小于30kg。鋼筋圖紙中未特殊交代時本工程鋼筋采用HPB300級和HRB400級熱軋鋼筋,鋼筋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鋼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GB/T222-2006)的規(guī)定。當鋼筋彎芯直徑彎曲180后鋼筋彎曲部位不得產生裂紋、列斷或起層現(xiàn)象。商品砼商品砼所需的原材料必須符合相

14、關標準要求。商品砼的水灰比宜為0.40.6,砂率宜為3845%,最小水泥用量宜為300kg/m3。摻用引氣劑型的商品砼的含氣量不宜大于4%。摻粉煤灰的商品砼配合比設計,必須經過試配確定,并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七、堤防設計一般說明1、堤防設計筑堤土料要求(1)均質土堤土料黏粒含量為10%-35%,塑性指數為7-20的黏性土;滲透系數不大于110-4cm/s;(2)填筑土料含水率與最優(yōu)含水率允許偏差為3%;(3)填筑土料有機質含量(按質量計)5%。2、堤防設計壓實標準(1)粘性土壓實標準:壓實度0.94;(2)無粘性土土堤填筑標準按相對密度確定,相對密度0.60。3、堤防工程施工(1)基礎清基根據

15、現(xiàn)場情況采用機械和人工清理。清基邊界在設計基面邊線外50cm以上,基面的淤泥、腐殖土、泥炭土等不合格土和草皮、雜植土等雜物必須清除。清基深度一般為30-50cm清基棄土堆放在業(yè)主指定的場地堆放。4、堤防填筑作業(yè)要求:(1)地面起伏不平時,應按水平分層從低處開始分層填筑,不允許順坡鋪填,堤防橫斷上地面坡度陡于1:5.0時,應將地面坡度削至不陡于1:5;(2)對老堤加高培厚處理時,應清除結合部位的各種雜物,將老堤坡鏟成臺階狀,再分層填筑、碾壓;(3)作業(yè)面應分層統(tǒng)一鋪土、碾壓,并配備人員和平土機具進行整平作業(yè),不允許出現(xiàn)界溝;如堤身設有平臺,平臺與堤身應同步分層填筑。(4)堤防鋪土厚度應控制在25

16、-30cm,土塊粒徑小于10cm。(5)碾壓機械走向應平行堤軸線方向,碾壓搭接寬度,平行堤軸線方向不小于0.5m,垂直堤軸線方向不小于3m。八、岸線整治工程設計說明1、岸線整治前,先對邊坡進行砍青除雜;2、岸線整治后邊坡坡比應不陡于1:1.5,且需保證岸線順直、順暢;3、岸線整治開挖土方就近用于防汛道路路基回填,平均運距23km;多余的土方運至棄渣場;4、擾動土體撒草籽處理。九、護坡護岸工程設計說明1、四聯(lián)生態(tài)磚護坡施工(1)準備場地:鋪放墊子前土基表面必須壓實整平。從技術上或美觀上講嚴格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若場地土質較差,不好壓實或整平,則可用一層碎石墊層。整平好的表面上不能走人或機器,影響

17、其平整度;(2)鋪設土工布:鋪放墊子前必須要鋪設符合當地土質要求的反濾土工布,最好用編織的土工布。土工布在大多數情況下能代替碎石過濾層,但是鋪面系統(tǒng)承受波浪荷載時碎石墊層就不能省略。土工布允許水滲出來,減少鋪面系統(tǒng)上的揚壓力,同時又防止發(fā)生地基土的管涌現(xiàn)象。在兩張墊子接縫處要避免發(fā)生兩張土工布的搭接,所以土工布在墊子四邊都要伸出至少30公分;(3)鋪設塊體: 分段鋪設,每10m 一個工作段,在一個工作段內先施工C25砼擋腳,再鋪設生態(tài)磚,正式鋪裝之前,在坡面上由下往上進行預排列,生態(tài)磚長度方向順水流方向,通過預排列,計算出一個工作段所用的生態(tài)磚數量,定出第一塊磚安放的準確位置然后用精密儀器定出

18、平行、垂直河道方向的兩條控制線,掛線開始鋪設。從左或右下角沿著水流方向開始鋪設兩排,再順45度角斜向上鋪裝,切忌沿垂直河道方向鋪裝,不然會產生累積誤差。生態(tài)護坡磚下邊沿用素混凝土帶連接C25砼擋腳,上邊沿用素混凝土帶連接壓頂。生態(tài)護坡區(qū)鋪裝完之后再澆筑上下兩條混凝土帶;(4)填縫:經受波浪沖擊的邊坡上鋪好塊后空隙內填滿級配碎石,可大大提高鋪面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正常水位以下的開孔式塊體孔內也最好填級配碎石,兩塊護坡墊之間用鎖扣連接即可;(5)撒草籽:正常水面以上塊體表面可以攤鋪一層天然草籽適合當地氣候環(huán)境的花草;(6)護坡壓頂采用C25 混凝土澆筑壓頂,現(xiàn)澆時將頂部的一塊塊體和鋼絞線一并澆筑。2、漿

19、砌石護坡漿砌石采用人工砌筑,塊石料由5t自卸汽車從塊石料場運至施工段,再由人工抬入施工點砌筑。護腳基座擋土墻砌筑砂漿標號為M7.5,砌筑采用座漿法。岸坡防護漿砌石護腳擋墻基礎承載力要求120kpa以上。要求采用M7.5級水泥砂漿砌毛石,毛石必須合格,要求無風化、無裂縫,中部最小厚度不小于200mm,毛石強度不低于MU40;嚴格按坐漿法施工,保證砂漿飽滿,砌體自重必須達到22KN/m;砌體不應出現(xiàn)垂直通縫,避免通長的水平通縫;泄水孔孔徑50mmPVC管,間距2m,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向外坡度5,出口位于常水位以上。填料夯實在砌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后進行,并分層夯實;擋墻頂用水泥砂漿抹平,厚度

20、20mm。墻后回填土壓實度大于92%。人工砌筑完后用M10砂漿勾縫,縫間砂漿要求飽滿。漿砌石擋土墻每隔15m分縫,縫寬20mm,內以瀝青杉板嵌固。3、砼擋墻砌筑采用0.4m移動式拌和機拌制混凝土,砼采用手推車運輸經溜筒入倉,人工平倉,用平板震動器(條件允許時采用振動梁)和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炷磷o腳和擋墻按10m設伸縮縫一條,在地基條件改變處增設變形縫,變形縫、伸縮縫為2.0cm寬,內充填瀝青杉木板十、疏浚與清障工程設計說明1、基本原則和目標(1)一般不調整河道現(xiàn)狀的縱坡,對河岸灘地疏挖至設計高程,挖砂形成的棄渣堆進行順河向疏挖,使各分段內河道縱坡基本一致;(2)結合河岸護砌,對淤積河床、

21、垮塌河岸進行疏挖,使河段上、下游行洪斷面基本一致;(3)部分河段有路面已硬化的鄉(xiāng)村道路沿河而行,河道拓寬時盡量不影響原道路及橋梁為原則。(4)主河槽治理以清理河道內淤泥等為主,對卡水河段拓挖至與上下游斷面一致。2、疏浚段底板高程及邊坡由于疏浚河道將改變河道河勢,引起水流的變化,產生對河床的再造影響,因此疏浚段底板高程應結合現(xiàn)狀河床線型,采取自然坡度,嚴禁開挖成平底形狀,防止開挖河道變成渠化河床。根據河段上下游斷面及該段設計縱坡,對于河道斷面的河底高程低于設計河底高程的,采用現(xiàn)狀河底高程,對高于設計河底高程的按設計高程給予疏挖以達到設計高程。根據地質專業(yè)提供的疏挖穩(wěn)定邊坡和疏浚與吹填工程技術規(guī)范

22、(SL17-2014)規(guī)定,設計疏挖邊坡取不陡于1:3。十一、建筑物工程設計說明本工程涉及建筑物主要有涵閘、泵站、小橋等項目。工程施工前在圍堰保護下進行砼澆筑。其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要求如下:1、漿砌石拆除、砼拆除漿砌石拆除采用人工拆除,人工挑選可利用石料就近堆放,棄料采用 1m反鏟挖掘機挖裝,5t 自卸汽車運輸至大堤外坡腳護腳或用于填塘固基、壓浸平臺。原有砼采用液壓巖石破碎機配合人工拆除,再用 1m反鏟挖掘機裝 5t 自卸汽車運輸,全部運至大堤外坡腳護腳或用于填塘固基、壓浸平臺。2、土方開挖土方開挖采用 1m3 反鏟挖掘機開挖,74kw推土機推運,開挖土料部分直接用于進出口圍堰填筑,部分堆置于

23、回填部位附近,以備自身回填之用。棄料直接用8t 自卸汽車運至棄碴場。3、砼澆筑采用0.4m3移動式拌和機拌制混凝土,采用手推車運輸經溜筒入倉,人工平倉,2.2KW振搗器搗密。材料要求:水泥為P.O3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石料級配應符合設計要求,質地堅硬、清潔,堆放良好,不能混雜放置。施工前準備工作:各項目砼施工前要清好基礎,排干基坑積水,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炷潦┕こ绦颍簢栏窨刂剖┕こ绦颍弦坏拦ば蝌炇蘸细窈?,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砼拌制-灌筑砼-振搗-光面。質量要求:砼拌制應充分,振搗要密實,澆入倉內的砼應隨澆隨平倉不能堆積。砼澆筑后要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低于14天。施工規(guī)范:要求依照水工

24、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SD266-98)進行施工。4、漿砌石砌筑漿砌石為涵閘進出口護坡和擋土墻。砌筑塊石料全部從塊石料場購買,砌筑砂漿采用復合水泥,砌筑砂漿采用 0.2m移動式拌和機拌制,手推車運轉人工挑運至作業(yè)面,人工漿砌塊石。5、土方回填土方回填部分利用自身開挖料,采用 74KW 推土機推運至填筑倉面;不足料從附近土料場取土,采用 1m反鏟挖裝,8t 自卸汽車運輸至填筑倉面。74KW 推土機平料,鋪土層厚度 2530cm,輔以人工攤鋪邊角部位,采用羊足碾壓實,碾壓方向應平行于堤線方向。對于下層邊角或結合部位用人工夯實或蛙式打夯機夯實,確保接合部位的施工質量。施工期間填筑面應注意排水。土方回填與剛

25、性建筑物相接時還應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物周邊回填土方,宜在建筑物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50%70%的情況下施工;填土前,應清除建筑物表面的乳皮、粉塵及油污等;對表面的外露鐵件宜割除;填筑時,須先將建筑物表面濕潤,邊涂泥漿、邊鋪土、邊夯實,涂漿高度應與鋪土厚度一致,并應與下部涂層銜接;嚴禁泥漿干固后再鋪土、夯實;建筑物兩側填土,應保持均衡上升。6、鋼筋制安鋼筋采用機械彎勾,按設計要求布筋,鋼筋的搭接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可采用焊接或綁扎。7、預制涵管安裝預制砼圓涵涵管直接從廠家購買質量合格的產品進行安裝。涵管可采用自制三角架手動葫蘆起吊下管法將管節(jié)緩慢下入槽內。安裝校正后,在承插口處抹上水泥砂漿封閉,在回填

26、之前要進行通水試驗。8、岸線與剛性建筑物(涵閘、堤內埋管、混凝土防滲墻等)連接時,施工應滿足下列要求, 1)建筑物周邊土方回填,宜在建筑物強度分別達到設計強度50%(受壓構件)、70%(受彎構件)的情況下施工; 2)填筑前,應清除建筑物表面乳皮、粉塵、油污,外露鐵件應用水泥砂漿覆蓋保護。 3)填筑時,應先將建筑物表面濕潤、邊涂泥漿、邊鋪土、邊夯實;涂漿高度與鋪土厚度一致,涂層厚度為3-5mm。 4)建筑物兩側填土,應保持均衡對稱上升,貼邊填筑用夯具夯實,鋪土層厚度為15-20cm 。十二、防汛道路設計一般說明1、設計筑堤土料要求(1)均質土堤土料黏粒含量為10%-35%,塑性指數為7-20的黏

27、性土;滲透系數不大于110-4cm/s;(2)填筑土料含水率與最優(yōu)含水率允許偏差為3%;(3)填筑土料有機質含量(按質量計)5%。2、設計壓實標準(1)粘性土壓實標準:壓實度0.94;(2)無粘性土土堤填筑標準按相對密度確定,相對密度0.60。3、基礎清基根據現(xiàn)場情況采用機械和人工清理。清基邊界在設計基面邊線外50cm以上,基面的淤泥、腐殖土、泥炭土等不合格土和草皮、雜植土等雜物必須清除。清基深度一般為30-50cm清基棄土堆放在業(yè)主指定的場地堆放。4、填筑作業(yè)要求(1)地面起伏不平時,應按水平分層從低處開始分層填筑,不允許順坡鋪填,堤防橫斷上地面坡度陡于1:5.0時,應將地面坡度削至不陡于1

28、:5;(2)作業(yè)面應分層統(tǒng)一鋪土、碾壓,并配備人員和平土機具進行整平作業(yè),不允許出現(xiàn)界溝;如堤身設有平臺,平臺與堤身應同步分層填筑。(4)鋪土厚度應控制在25-30cm,土塊粒徑小于10cm。(5)碾壓機械走向應平行堤軸線方向,碾壓搭接寬度,平行堤軸線方向不小于0.5m,垂直道路軸線方向不小于3m。5、防汛道路線路要求防汛道路控制路線最小彎道半徑不小于20m,最大綜合路坡不大于10%,防汛道路壓實度不應小于0.94;已有防汛道路的河段路線基本與原道路一致,岸線段根據治導線確定。十三、其它注意事項(1)工程施工前應設置警示標志及安全防護設施,保證施工作業(yè)人員施工安全,同時禁止非施工車輛、人員進入

29、施工現(xiàn)場;(2)土方開挖應從上至下根據地質情況,按相關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的坡比開挖,保證開挖面施工安全,防止邊坡坍塌,開挖土方不應堆放在堤頂;高邊坡土方開挖應按3.5-4.5m設置開挖平臺,并做好排水溝及邊坡防雨水沖刷措施;(3)水邊作業(yè)人員應佩戴救生衣等防落水設施,保證人身安全。十四、結構的一般說明1、鋼筋保護層厚度 除圖中注明外,受力縱筋的砼最小保護層厚度按表10-1取用。表10-1 受力縱筋的砼最小保護層厚度 單位:mm項次構件類別環(huán)境條件類別一類二類三類1板、墻2025302梁、柱、墩3035453截面厚度2.5m的底板及墩墻/4050注:本工程環(huán)境條件類別為二類; 板、墻中分布鋼筋的砼保護

30、層厚度不應小于上表中相應數值減10mm 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鋼筋端頭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2、鋼筋錨固長度除圖中注明外,滿足鋼筋砼結構抗震要求,鋼筋錨固長度IaE=1.05Ia,式中Ia不小于表10-2中數值,且不小于250mm。表10-2 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Ia序號鋼筋參數砼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1HPB30040d35d30d25d25d2HRB400/RRB40050d40d35d35d注:d為鋼筋直徑; HPB300級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Ia值不包括彎鉤長度; 當H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于25mm時,表中數值乘以1.1。十五、施工組織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