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專項練習_第1頁
電化學專項練習_第2頁
電化學專項練習_第3頁
電化學專項練習_第4頁
電化學專項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化學專項練習1.近來科學家研制了一種新型的乙醇電池 (DEFC),它用磺酸類質子作溶劑,在 200 c左右時供電,乙醇電 池比甲醇電池效率高出 32倍且更加安全。電池總反應式為 C2H5OH + 3O2=2CO2+3H2O,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A. C2H 50H在電池的負極上參加反應B . 1 mol乙醇被氧化轉移 6 mol電子C.在外電路中電子由負極沿導線流向正極D .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為4H + O2 + 4e =2H2O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右下圖裝置,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金屬銅析出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上發(fā)生的反應為:Cu2 +2

2、e =CuC.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溶解,溶液均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D. a和b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電壓足夠大時,Cu2+向銅電極移動.下圖是某太陽光伏電池示意圖。則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光伏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蹷.光伏電池是將太陽能轉變?yōu)殡娔蹸.電流從a流向bD.圖中N型半導體為正極,P型半導體為負極.下圖所示的電解池 I和II中,a、b、c和d均為Pt電極。電解過程中,電極 b和d上沒有氣體逸出,但質量均增大,且增重 bdo符合上述實驗結果的鹽溶液的選項是電解他I電解池口選項XYAMgSO4CuSO4BAgNO3Pb(NO3)2CFeSQAl2 (SO4)3DCuSO4AgN

3、O3.電解法處理酸性含銘廢水(主要含有Cr2O72 )時,以鐵板作陰、陽極,處理過程中存在反應 C2O72+6Fe2+ + 14H + 2Cr3+ +6Fe3+ + 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陽極反應為Fe- 2e=Fe2+B.電解過程中溶液 pH不會變化C.過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電路中每轉移12 mol電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還原.“天宮一號”飛行器在太空工作期間必須有源源不斷的電源供應。其供電原理是:白天太陽能帆板發(fā)電,第1頁共5頁將一部分電量直接供給天宮一號,另一部分電量儲存在饃氫電池里,供黑夜時使用。饃氫電池放電

4、時的總反應原理為 MH +NiO(OH)=M + Ni(OH) 2(M為氫化物電極的儲氫金屬,也可看做H2直接參加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充電時陰極區(qū)電解質溶液pH降低B.在使用過程中此電池要不斷補充水C.放電時NiO(OH)在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D.充電時陽極反應為 Ni(OH) 2-e +OH =NiO(OH) +H2O7.如圖為電解精煉粗銀(含Al、Zn、Pt、Au等雜質)的示意圖,其中b極有 少量無色氣體生成,該氣體遇空氣變紅棕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電解過程中,含有雜質的粗銀應是電極aB. b極生成氣體的電極反應式為NO3 +3e +4H + =NO T + 2H2OC

5、.當純銀片增重 2.16 g時,電路中通過 0.02 mol電子D.電解后Pt、Au以單質的形式沉積在 a極下方8.某固體酸燃料電池以CsHSO4固體為電解質傳遞H + ,其基本結構見下圖,2H2 +O2=2H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電子通過外電路從 b極流向a極B . b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O2+2H2O + 4e =4OHC.每轉移0.1 mol電子,便消耗 1.12 L的H2D. H *由a極通過固體酸電解質傳遞到b極9. LiFePO 4電池具有穩(wěn)定性高、 安全、對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電池總反應可表示為可用于電動汽車。電池反應為FePO4+Li放電 充電LiFePO 4,電池

6、的正極材料是 LiFePO 4,負極材料是石墨,含Li.導電固體為電解質。下列有關 LiFePO 4電池說法正確的是()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電解液的導電性B ,放電時電池內部 Li 卡向負極移動C.充電過程中,電池正極材料的質量增加D.放電時電池正極反應為FePO4+Li + + e =LiFePO 441源10.如下圖,a、b是石墨電極,通電一段時間后,b極附近溶液顯紅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Pt為陰極,Cu為陽極B . b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2H + + 2e =h2 TCuSO,溶液 滴有蛤酸的NaCl溶液C.電解過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漸增大D. Pt極上有6.4 g Cu析

7、出時,b極產生2.24 L(標準況)氣體11.鎂及其化合物一般無毒(或低毒)、無污染,鎂電池放電時電壓高且平穩(wěn),因此鎂電池越來越成為人們研制第2頁共5頁綠色電池的焦點。其中一種鎂電池的反應:xMg + Mo 3S4器由MgxMo3S4;在鎂電池放電時,下列說法JTLj 電錯誤的是()A .放電時,Mg 2十向正極遷移B .放電時,正極反應:Mo3S4+2xe =Mo3S4xC .充電時,MO3S4發(fā)生氧化反應D .充電時,陰極反應: xMg 2 + 2xe =xMg12.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丫為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B. X為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C. Y與濾紙接觸處有氧氣生成

8、D. X與濾紙接觸處變紅色ZnSO4溶液隔膜表面皿(只允許80%通過)(滴加了 Na?SO的岫溶液)13. 2013年3月我國科學家報道了如圖所示的水溶液鋰離子電池體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a為電池的正極B,電池充電反應為 LiMn2O4=Li1-xMn2O4+xLiC.放電時,a極鋰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D.放電時,溶液中的Li+從b向a遷移LiMn:U.-LiLT快離于導悻 聚合物電解質14.用陽極X和陰極Y電解Z的水溶液,電解一段時間后,再加入 W,能使溶液恢復到電解前的狀態(tài),符合題意的一組是()選項XYZWACFeNaCIH2OBPtCuCuSO4CuSO 4溶液CCCH2SO4H2ODA

9、gFeAgNO 3AgNO 3晶體15.右圖是某同學設計的驗證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關閉K2、打開K1,試管內兩極都有氣泡產生B.關閉K2、打開K1, 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左側試管收集到的氣體比右側略多,則a為負極,b為正極C.關閉K2,打開Ki, 一段時間后,用拇指堵住試管移出燒杯,向試管內滴入酚儆,發(fā)現左側試管內溶液變紅色,則a為負極,b為正極D.關閉K2,打開Ki, 一段時間后,再關閉 Ki,打開K2,電流表指針不會偏轉16.下圖所示裝置中,甲、乙、丙三個燒杯依次分別盛放100 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 CuSO4溶液和100 g 10.00%的

10、K2SO4溶液,電極均為石墨電極。第3頁共5頁K2SO4的質量分數為10.47%,乙接通電源,經過一段時間后,測得丙中中c電極質量增加。據此回答問題:(1)電源的N端為 極;列式計算電極b上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2)電極b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4)電極c的質量變化是 g。.圖中的A為直流電源,B為滲透飽和氯化鈉溶液和酚酬:試液的濾紙,C為電鍍槽,接通電路后,發(fā)現B上的c點顯紅色。請?zhí)羁眨?(1)電源A中a點為 極。(2)濾紙B上發(fā)生的總反應方程式為 。(3)欲在電鍍槽中實現鐵上鍍鋅,接通K點,使c、d兩點短路,則電極 e上發(fā)生的反應為 , 電極f上發(fā)生的反應為 , 槽中盛放的電鍍液可

11、以是 或(只要求填兩種電解質 溶液)。.甲、乙兩位學生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測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兩人均使用鎂片與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 電極放入6 mol I?H2SO4溶液中,乙同學將電極放入 6 mol 的NaOH溶液中,如下圖所示。(1)如果甲、乙同學均認為若構成原電池的電極材料都是金屬,則構成負極材料的金屬應比構成正極材料的金屬活潑,則甲會判斷出 的活動性更強,而乙會判斷出 的活動性更強(填元素符號)。(2)由此實驗,可得到哪些正確的結論? (填字母)。A .利用原電池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介質B .鎂的金屬性不一定比鋁的金屬性強C.該實驗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已過時,已沒

12、有實用價值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的對象復雜,反應受條件影響較大,因此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上述實驗也反過來證明了 “直接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的做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請你提出另一個判斷原電池正、 負極的可行的實驗方案 。(如可靠,此空可不填)參考答案第4頁共5頁題號12345678答案BDBDBDCD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DBCACCD16.答案 (1)正(2)4OH -4e =2h10+ Q T(3)水減少的質量:10.00%100 gx 147% 4.5 g生成 Q 的體積: -45g一丁X 1X 22.4 L - mol1 =2

13、.8 L18 g mol 2(4)16解析 由題中信息c的電極質量增加知:c極上析出銅,故 c為陰極,d為陽極,e為陰極,f為陽極。(1)N為正極,M為負極,a為陰極,b為陽極。(2)甲燒杯中b極上發(fā)生反應為 4OH-4e =2HO+ QT。 電解&SQ溶液實際上是電解水,設電解水的質量為3 則100 g X 10.00%= (100 g 0X10.47%,解得m 4.5 g ,即0.25 mol H 2O,每電解2 mol H 2O轉移4 mol電子,故整個裝置發(fā)生電極反應轉移0.5 mol電子,產生 Q的體積為 V= n , Vn= x 22.4 L , mol 1 =42.8 L 。 (4)c 極上析出銅的質量為 0.5 mol x 64 g - mol1= 16 g。18.答案 (1)Mg Al (2)AD(3)不可靠將兩種金屬連上電流表后插入電解質溶液中,構成原電池,利用電流表測定電流的方向,從而判斷電子的流動方向,由此確定原電池的正、負極解析 本題采用相同金屬材料和不同電解質溶液進行原電池反應,并得出有關結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