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_第1頁
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 頁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 甘薯小象甲,又名甘薯蟻象、甘薯小象鼻蟲,是甘薯生長期和貯存期的重要害蟲。薯塊被害后,呈蜂窩狀,變?yōu)楹谏蚝诤稚?,并誘發(fā)病害,造成腐爛,導致甘薯減產15%20%,嚴峻時可達30%50%,甚至絕產。本文總結了甘薯小象甲的生活習性、傳播途徑、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盼望能夠關心農戶們更好的防治該蟲害。 1、生活習性 甘薯小象甲在浙江1年發(fā)生34代。世代交替現(xiàn)象存在,春末夏初成蟲較多,秋冬幼蟲和蛹居多。無明顯生理滯育期,只要條件合適,全年都可發(fā)生。以成蟲、幼蟲、蛹越冬,很少以卵越冬。成蟲在薯塊、薯蔓莖葉、田間雜草

2、、土縫、磚石下或甘薯窖內越冬,幼蟲和蛹在田間或窖內薯塊及薯莖內越冬。在34月溫度達到8時,成蟲開頭活動,18條件下活躍,雨天、大風不利成蟲活動,暖和、干燥、風力小則有利成蟲活動。 甘薯小象甲成蟲怕強光,故白天多隱藏在藤蔓枯葉下等隱藏處,在早晨和傍晚活動。成蟲爬行力量強,并有肯定的飛行力量,可作短距離集中,一般能飛36m,借助風力可達2km以上,有假死性和趨甜性,耐饑力強,可連續(xù)150天左右。初羽化時體乳白色而軟,匿居薯塊內,35天后,體色變深,體軀變硬,爬出取食活動。成蟲晝夜均可活動、取食。白天藏在葉背面,為害主脈、葉梗和莖,也潛藏在地面裂縫里為害薯梗,黃昏爬出地面活動。羽化后57天,開頭交尾

3、,一生交尾多次。交配后210天開頭產卵。卵產于外露薯塊表皮下居多。產卵時先以口器將皮層咬成圓形或長圓形小孔,卯產其中。通常一孔1卵,偶有23粒。產卵期15115天,每雌蟲一生可產30200粒。產卵最適溫度為2732。成蟲壽命很長,在浙江樂清,第13代平均為2535天,第4代(越冬)可達170天;卵期為515天。 甘薯小象甲幼蟲整個階段都生活于薯塊或藤頭內。幼蟲孵出后即在薯塊和藤頭向內蛀食成彎曲的隧道,蟲體后方堆滿白色或褐色蟲糞。幼蟲在薯蔓內蛀食,一般向下鉆蛀成較直的隧道,并致被害處漸漸膨大,部分還可經薯蒂蛀入薯塊。每個隧道中一般僅有1頭幼蟲,每個薯塊少的有12頭,多的100頭以上。幼蟲期最短1

4、4天,最長32天,一般1826天,幼蟲老熟在隧道末端化蛹,或向外蛀食到達皮層,咬一圓形羽化孔,然后在其四周化蛹。蛹期618天,一般714天。 2、傳播途徑 2.1 自然傳播 成蟲爬行力量強,并有肯定的飛行力量,可作短距離集中,一般能飛36m,借助風力可達2km以上。 2.2 人為傳檣 成蟲雖具翅但不善飛行,幼蟲則終生匿居在潛道中,不能自由遷移,主要以各蟲態(tài)隨種薯或薯苗的調運而遠距離傳播。其次,運載過有蟲薯塊及薯苗的工具和包裝物在使用后未經徹底消毒處理,也可攜帶隱蔽其內的成蟲,傳至他處。 3、發(fā)生規(guī)律 春季氣溫回升后,越冬蟲開頭活動。越冬成蟲于4月中下旬為外出活動盛期,第1代成蟲在6月中旬7月上

5、旬盛發(fā);第2代成蟲89月初盛發(fā);第3代成蟲在9月下旬10月上旬盛發(fā)。 甘薯扦插后,越冬代成蟲遷入薯藤上取食產卵,遷入的高峰期在扦插后7d左右,產卵盛期比遷入高峰期遲712d。一般8月中旬前成蟲在薯藤和藤蒂上為害產卵,以后各代成蟲鉆入薯塊上產卵繁殖為害。 成蟲多產卵在1.52mm深處,少數(shù)產在莖蔓上,散產,每處12粒,每頭雌蟲可產卵100200粒,幼蟲共4齡,歷期1520d。老熟幼蟲在隧道末端或表皮下化蛹,蛹期610d。 甘薯小象甲發(fā)生量和為害程度與氣候地形關系親密,凡干旱年份,造成薯壟開裂,有利于成蟲鉆到薯塊上產卵,暖冬和向陽山坡有利于成蟲越冬,因此為害較重。輪作比連作地受害輕;遲插甘薯比早插

6、輕;土層深、基肥足比土層淺、肥不足、生長差園地為害輕;曬絲率高的品種比曬絲率低的品種輕。由于輪作和遲播地蟲口基數(shù)少,土層深、肥料足、生長好的薯塊不易外露;曬絲率高的品種質地硬,小象甲不易鉆入,所以受害輕。 4、防治措施 4.1 加強檢疫 嚴禁從疫區(qū)調運種薯、種苗,對從外調運種薯、種苗要嚴格檢疫,一旦發(fā)覺檢疫對象要全部燒毀。 4.2 農業(yè)防治 4.2.1 清潔田園。甘薯收獲后,準時拾凈臭薯、壞薯、遺株、殘蔓,集中漚肥,并在肥堆撒石灰粉,削減越冬蟲源和傳播。 4.2.2 選栽抗蟲品種。提早在8月間收獲,能避開嚴峻發(fā)生為害期,可減輕或避開損失。 4.2.3 輪作和培土。嚴峻為害區(qū)用玉米、水稻、豆類等

7、非寄主作物大面積輪作1年以上,水旱輪作可壓低其為害,采納黏重土摻沙,沙土加泥,多施有機肥,準時灌水等措施,防止土地龜裂,適期培土可削減薯塊外露,削減成蟲侵入產卵為害的機會。 4.3 生物防治 提倡采納甘薯小象甲性誘劑誘殺雄性成蟲,以壓低田間蟲口基數(shù)為主。制作誘捕器,用可樂瓶改制。在瓶中部鉆1對直徑約3cm的小口,將鐵絲從瓶蓋直接穿入。其使用方法:在鐵絲上懸掛1個橡皮塞誘芯(鐵絲兩頭要打彎作鉤狀),在瓶底盛上5cm左右的洗衣粉水層。將誘捕器掛在1根固定在田中離地4050cm高的木棍或竹竿上。667m2可懸掛2只誘捕器,采納棋盤式或梅花式排列。每個月?lián)Q1次誘芯,每35天換1次洗衣粉水,以防發(fā)臭。在

8、使用過程中誘捕器必需綁牢,以防大風、大雨將其打落。 留意事項:除用于誘殺害蟲外,切勿將誘芯隨便放置,換回的誘芯必需帶回家中銷毀。 4.4 化學防治 4.4.1 誘殺成蟲。用鮮薯蔓扎成小團(200g左右)或薯片分別在40%毒死蜱乳劑500倍液、50%殺螟松乳劑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劑液中浸36小時或1224小時,撈起晾干,制成毒餌放于薯地上誘殺成蟲,可收到良好效果。誘殺應于甘薯收后成蟲越冬前(初冬)或甘薯種前成蟲越冬后活動時(早春)進行。初冬可用鮮薯蔓毒餌,早春宜用薯片毒餌。一般勻稱放置5060片(團)/667m2,置于預先挖好的小穴內,并在其上掩蓋碎瓦片或草團。 4.4.2 插前浸苗。把將要扦插的薯苗在上述任一種藥液中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