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件-自然災害及其特點_第1頁
地理課件-自然災害及其特點_第2頁
地理課件-自然災害及其特點_第3頁
地理課件-自然災害及其特點_第4頁
地理課件-自然災害及其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自然災害概述 第一節(jié) 自然災害及其特點第一課時自然災害及其影響一、自然災害:1、定義:2、形成條件:是指由于自然異常變化而引起的,并對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現(xiàn)象。一是要有自然異變作為誘因二是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wěn)資源破壞事件現(xiàn)象自然異常變化 自然屬性 社會屬性自然災害圖示【合作探究】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災害,哪些不是?為什么?(1)1952年9月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發(fā),水蒸氣和硫磺氣構成的氣柱有幾百米高,噴出的火山熔巖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島。(2)1996年8月10日,菲律賓的坎拉翁火山突然

2、向空中噴出1 500多米高的黑色煙柱,致使當時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國際登山隊的4名隊員死亡。答:不屬自然災害。只發(fā)生了自然異變事件,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wěn)、資源破壞。答:是自然災害,既以自然異變(火山噴發(fā))為誘因,還造成人員死亡的災情。 (4)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fā)生爆炸,當場炸死31人,大量強輻射物質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萬人處于核輻射的危險 中,數(shù)以百萬計的居民得了嚴重的放射病。(3)據(jù)史料記載,晉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蕩然。答:屬自然災害。既以自然異變?yōu)檎T因,還造瓦木等財產損失。 答:不屬自然災害。雖

3、然造成了人員傷亡,但不是以自然異變?yōu)檎T因,而是人為原因產生的事故。 讀課本P4 探索.發(fā)生在無人區(qū)的地震;.撒哈拉沙漠中的嚴重干旱;.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襲海島,迫使島上居民遷移;.城市地區(qū)連降暴雨,造成交通堵塞,企業(yè)停工減產上述現(xiàn)象哪些屬于自然災害.否,只有自然異變;.是,屬于氣象災害中的干旱災害;.是,屬于海洋災害中的海平面上升;.是,屬于氣象災害中的洪澇災害 【學法指導】 判斷自然災害的技巧:一、是誘因為自然異變;二、是否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wěn)、資源破壞。三自然災害的分類1按照災害特點和災害管理與減災系統(tǒng)的不同將自然災害劃分為七類:地震災害 地質災害氣象災害 洪澇災害海洋災害 農

4、業(yè)災害林業(yè)災害(1)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概念:地震災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災害 地質災害指因異常地質活動,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社會遭到破壞的災害事件。種類:滑坡 泥石流 地面沉降 崩塌 地裂縫 塌陷 火山 凍融 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鹽堿化等特點:有的是漸發(fā)的,有的是突發(fā)的(2)氣象災害與洪澇災害概念:氣象災害指大氣異?;顒訉θ祟惖纳敭a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洪澇災害指洪災和澇災,洪災指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濫所造成的災害,澇災指因降水過多農田被淹,造成作物減產以致絕收的災害。種類:熱帶氣旋 干旱 寒潮 暴風雪龍卷風干熱風 冷害 霜凍 雹災等。特點:影響范圍廣 持續(xù)時間長 造成損失重等

5、(3)海洋災害概念:海洋災害指因海洋自然環(huán)境發(fā)生異常變化,導致在海上或海岸帶附近發(fā)生的災害。種類:風暴潮 海嘯 赤潮 潮災 海浪 海冰 海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 海水回灌等。特點:突發(fā)性災害多,嚴重時危害到沿海以內的 縱深地區(qū)。(4)生物災害(農業(yè)災害和林業(yè)災害)概念:生物災害指因有害的草蟲 鼠等生物引發(fā)的災害。種類:病蟲害 鼠害 農業(yè)氣象災害 農業(yè)環(huán)境災害 森林火災等(5)人為自然災害:由人類活動引起如過渡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 過量開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注意:上列災害成因僅指起主導作用的因素而言,實際上,太陽與其他天體的影響地球的整體運動與變化及由各個圈層的活動所造成的彼此間的相互影響等

6、,對每一個圈層自然災害的產生都會發(fā)生一定的作用。 2.按照成因將自然災害分為以下五類: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氣象災害與洪澇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農業(yè)災害和林業(yè)災害)人為自然災害由巖石圈變異活動引起由大氣圈變異活動引起由水圈變異活動引起由生物圈變異活動引起由人類活動引起二、自然災害的影響:1.人員傷亡2.財產損失3.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破壞生理傷害(死亡、傷殘等)心理和精神傷害(恐慌、憂愁、痛苦等)(1)兩方面(2)影響因素災害的強度年齡、性別、收入、健康狀況個人對災害的應急反應不同人員傷亡不同婦女、兒童、老人、殘障人易受自然災害的損傷青壯年男性則是相對不易受災害損傷的群體1.人員傷亡表現(xiàn)防災設施和防災準

7、備2.財產損失直接財產損失:自然災害對作物、牲畜、林木、房 屋、道 路、機場、船 舶、廠礦、 文物古跡等財產造成損毀間接財產損失:停產停工、交通通信中斷等導致物 資生產流通、商貿金融、社會結構 和管理等方面的損失注意:間接經(jīng)濟損失通常數(shù)倍于直接經(jīng)濟損失。3.自然資源與環(huán)境破壞(1)特殊性:資源損失的災情相對于人員、財產的損失災情來說具有滯后性和隱蔽 (2)對不同類型自然資源破壞的差異: 屬性被破壞后情況礦產資源等非可再生受災被毀后無法或很難恢復生物資源可再生總體上屬于可再生資源,但一個物種滅絕后,就永遠消失而不會再生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可再生一旦受災,將導致森林被毀、土壤破壞、草地退化等環(huán)境

8、問題,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破壞具有滯后性和隱蔽性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異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破壞注意:自然災害的影響四自然災害的特點1.自然災害嚴重的危害性發(fā)生次數(shù)多 造成的損失大 危害嚴重與災害的頻率 災害的強度 受災地區(qū)的人口密度等因素有關。同學們看課本P7 閱讀2.自然災害的突發(fā)性和漸發(fā)性3.自然災害的廣泛性和區(qū)域性廣泛性:分布范圍廣,只要有人類活動,災害就可能發(fā)生區(qū)域性:相對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區(qū)和一些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中。最多:日本較少:巴西從地區(qū)看最多:亞洲(板塊交界處)較少:澳大利亞 西歐從國家看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孟加拉國洪災1.它位于河流入???,地勢低洼,易積水 2北部是喜瑪拉雅山脈 該國恰處于山脈的迎風坡 多降水(西南季風,水汽豐富)4.自然災害的聯(lián)系性串發(fā)性災害鏈寒潮 低溫 霜凍并發(fā)性災害鏈地震建筑物倒塌地裂滑坡泥石流崩塌海嘯火災人畜傷亡財產損失疫病蔓延串發(fā)并發(fā)災害鏈暴雨 洪水 泥石流 內澇5.自然災害的周期性和不重復性周期性:干旱 洪水 地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