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的研究(共8頁)_第1頁
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的研究(共8頁)_第2頁
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的研究(共8頁)_第3頁
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的研究(共8頁)_第4頁
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的研究(共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南 京 師 大 心 理 學 院 論 文 封 面姓 名學 號專 業(yè)應用心理學課程名稱健康心理學授 課 時 間 20 20 學年 第 學期周學時學分論 文 題 目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的研究成 績備 注任課教師簽名(qin mng): 批 改 日 期:目錄(ml)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09267558 一、前言(qin yn) 大學生一般(ybn)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關系的研究【摘要(zhiyo)】: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對203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探查了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間的關系(gun x

2、)及其在性別、專業(yè)、年級、生源地方面的差異。結果表明: 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存在顯著負相關; 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別、專業(yè)上構成顯著差異; 其狀態(tài)焦慮在性別、生源地上構成顯著差異; 其特質焦慮在性別上構成顯著差異?!娟P鍵詞】: 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一、前言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 于1977年提出, 是其社會認知理論中的核心概念1。他在總結前人的研究時發(fā)現(xiàn), 過去的理論和研究主要注意人們的知識獲取或行為的反應類型方面,結果造成支配這些知識和行為之間相互促進作用的過程卻被忽視了。知識、轉換性操作及其所組成的技能是完成行為績效的必要條

3、件, 但并不是充分條件。Bandura認為, 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jié)系統(tǒng)中起主要作用, 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自我效能感是個體以自身為對象思維的一種方式, 是指個體對自己面對環(huán)境中的挑戰(zhàn)能否采取適應性行為的知覺或信念。按照這一理論, 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 其感覺、思維、行動都不同。就感受層面而言, 它往往與抑郁、焦慮等相聯(lián)系。自我效能感一般被認為是特定領域的概念, 但在此我們采用Schwarzer提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概念, 即個體應付各種不同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或面對新事物時的一種總體性的自信心2。焦慮是指個體由于預期不能達到目標,致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其失敗感、內疚感增加而形成

4、的緊張不安,且?guī)в锌謶指械那榫w狀態(tài)。它影響個體面對新事物、新環(huán)境時所產生的認知以及所采取的行動。焦慮是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危險因素之一,在正常人群中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不斷增長的趨勢,也是大學生群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消極情緒狀態(tài)3。這種情緒狀態(tài)會影響到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如不加以正確地調節(jié)也可能產生嚴重的心理疾患。20 世紀70 年代初,美國學者Spielberger 提出,焦慮按其表現(xiàn)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兩種4。狀態(tài)焦慮指認處于某一情境時產生的緊張,為時短暫、強度多變的心理狀態(tài),其焦慮感出現(xiàn)在一種特別的時刻:“我現(xiàn)在正感到焦慮”;特質焦慮是一種人格特質,是一種在不同時間、不

5、同境遇中都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行為形式,屬于一種長期的習慣焦慮:“我通常都感到焦慮”。有研究發(fā)現(xiàn), 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焦慮水平之間存在負相關5。本研究試圖探討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之間是否存在著這種負相關及它們在性別、專業(yè)、年級、生源地方面是否構成顯著差異。二、研究方法1. 研究(ynji)對象本研究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 對250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收回(shu hu)有效問卷203份。其中,68名男生, 135名女生;86名文科生, 117名理科生;63名大一學生, 48名大二學生, 92名大三學生;80名城市生源生, 123名農村生源生。2.研究(ynji)工具1一般自我

6、效能感問卷(GSES)用于測量一般自我效能感,由Schwarzer 等人編制、ZhangSchwarzer(1995)完成的中文譯本,共有10 個問題。被試在14 個等級上進行自我評定。修訂后的中文版本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Alpha 系數(shù)為081,折半系數(shù)為0.786。2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STAI)由Spielberger(1983)等人編制,由兩個分量表組成,第120 個項目為狀態(tài)焦慮量表(SAI),第2140 項目為特質焦慮量表(TAI)。每一條目為14 級記分,分別表示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的程度。中文版本經我國學者修訂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3.研究結果1. 大學生一般自我

7、效能感、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在不同性別、專業(yè)、年級和生源地上的差異狀況, 見表1。表 1 不同大學生在GSES和STA I上的結果比較注: * P .05, * * P .01。(1)在GSES上, 男性大學生的得分高于女性,理科大學生的得分高于文科, 經統(tǒng)計檢驗, 差異(chy)均顯著( P .05)。(2)在S-AI上, 男性大學生的得分高于女性,農村生源生的得分高于城市(chngsh)生源生, 經統(tǒng)計檢驗, 差異均顯著( P . 01, P .05)。(3)在T-AI上, 男性大學生的得分高于女性,經統(tǒng)計檢驗, 差異(chy)顯著( P .05)。2.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

8、慮之間的相關分析, 見表2。表二: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之案件的相關關系注: * * * P.001從表2可見, 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呈極其顯著負相關( P .001);狀態(tài)焦慮與特質焦慮呈極其顯著正相關( P .001)。三、討論1.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別、專業(yè)間存在顯著差異。表1 顯示, 男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顯著高于女大學生。這可能與男女性別角色的社會化有關, 也和傳統(tǒng)的社會文化觀念有關。傳統(tǒng)的社會文化觀念認為男性是主動的、理性的和有能力的, 而女性則被認為是被動的、情緒化的和富有同情心的。此外, 在我國社會生活中, 一直以來女性的社會地

9、位較低, 社會對女性有許多歧視。這些影響因素都會在人們的性別角色社會化過程中產生(chnshng)作用, 使男性有較多的優(yōu)越感, 從而使其自我效能感較高, 相反,女性的自我效能感則因此較低。理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顯著高于文科生, 反應了理科生心理應激能力、心理調節(jié)能力和社會適應性比文科生強, 這是因為理科專業(y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 使其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知, 選擇的行為方式可以更好地發(fā)展他們的能力, 獲得了更強的自信。而文科生學的多是人文知識, 他們更注重內心體驗, 更為敏感,更為內向, 更為清高, 這有礙他們客觀地、真實地看待自己, 導致其自我效能感較低。2. 大學生的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

10、慮在性別間均存在(cnzi)顯著差異。表1顯示, 男大學生的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顯著高于女大學生, 這與以往的研究不太一致。隨著(su zhe)社會的發(fā)展, 科技的進步, 競爭變得愈來愈激烈,相對女性來說, 男性大學生承擔的責任、面對的壓力更加重大, 上學的時候他們就會常??紤]就業(yè)的問題甚至是工作后的生活情景, 比如買房子之類,但這些對女性的影響卻不是很明顯。另外, 男性的成就欲望比女性也會高些,所以他們在潛意識中會為自己的未來擔心、焦慮。 3. 師范大學生的狀態(tài)焦慮在生源地上存在顯著差異。表1顯示, 農村生源的大學生的狀態(tài)焦慮顯著高于城市生源的大學生。原因首先是經濟狀況的差異, 大部分農村生

11、生源的大學生的家庭狀況比城市生源的大學生差, 這使他們體驗到更大的壓力。找一個理想的工作,盡快自立, 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是許多農村生源的大學生的心愿,但目前的就業(yè)形勢使得他們對未來就業(yè)產生許多擔憂。其次, 農村生源大學生的社會支持水平較低, 缺乏可利用的支持因素,使其對社會支持的感受顯著低于城市生源的大學生, 因而在面對壓力時無法獲得及時必要的心理支持, 從而使他們體驗到更多的焦慮。4.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存在顯著負相關。表2顯示, 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之間的確存在負相關, 這與Bandura關于自我效能感的理論推斷一致, 也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自

12、我效能感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能否成功達到某一標準的知覺。因此, 自我效能感涉及個人處理各種生活事件的能力, 同時, 自我效能感也涉及個體在處理各種生活事件時所產生的情緒。本研究表明, 焦慮的被試通常自我效能感較低, 或者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試不容易產生焦慮??梢赃@樣理解, 焦慮的被試在生活中容易產生無助感, 因而他們會在認知上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四、結論與建議1. 結論(1)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xionng)感和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均存在顯著負相關。(2)理科大學生一般(ybn)自我效能感高于文科生。(3)農村生源的大學生狀態(tài)焦慮水平(shupng)高于城市生源的大學生。2.建議 大學生

13、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焦慮情緒呈顯著的負相關,這與班杜拉關于自我效能感的理論推論十分吻合。根據(jù)心理學的原理,滿足感或焦慮感都是建立在個體對現(xiàn)實的行為結果評價基礎上的,滿足感和焦慮感可以激勵或阻止個體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和努力,不同的效能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相反,自我效能感高者善于處理各種生活事件, 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嘗試克服, 不容易產生焦慮或只產生適度的焦慮。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的自我效能感對于減輕他們的焦慮情緒、降低焦慮體驗、促進其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提高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降低其焦慮體驗, 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提高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有著重大的意義。具體的做法中, 最主要的是

14、增強個體自我效能信念中的積極因素,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1)增加成功體驗。個體在生活中要建立適當?shù)哪繕? 把目標具體為子計劃任務, 從而保證在一定時間內能夠完成, 從而獲得成就感, 逐漸的積累, 最終體驗到成功的感覺。(2)正確地認識自我, 確立合理的成績標準。個體應對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有較為客觀的認識,從而對自己不至于要求過高, 以致難以體驗到成就感, 或者要求過低, 致使體驗到的成功對自我效能感毫無意義。(3)積極地控制自我, 保持明確的動機, 積極的情緒體驗。經常對自我信念進行分析, 控制消極的想法, 保持個體在活動中的努力程度、面對挫折和失敗時對活動的持久力和耐力。在遭遇失敗時

15、, 看到或想像其他與自己相似的人的成功, 觀察學習榜樣有效的應對策略, 從而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4)努力改善同周圍人的關系, 保持良好的交往狀態(tài)。親密的社會支持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給個體以安全感, 使個體體驗到較高的自我效能, 不僅能增強個體的自信, 降低個體的焦慮, 而且也可以遷移到其他活動領域。參考文獻1 B andura A.Self 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 ehaviora ChangeJ .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84):191-215.2 Schwarze rR, A risti B. Op timistic Self B eliefs: Assessmen 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 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 J .Word Psychology:1997, 3( 1-2): 177-190.3(鄭曉華, 李延如. 狀態(tài)) 特質焦慮問卷 J.中國心理衛(wèi)生(xn l wi shn)雜志,199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