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定法》第五章 韓法_第1頁
紅林悟道《韓非子-定法》第五章 韓法_第2頁
紅林悟道《韓非子-定法》第五章 韓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紅林悟道韓非子-定法第五章韓法紅林悟道韓非子一定法上一章韓非子將“君術臣法”同時兼 備定位為君主成就帝王之業(yè)的必備工具。如此高的定位說明“術法同 在”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我們在理解韓非子關于君術與臣法在治國中孰重孰輕的答案時 一直在說兩者缺一不可,君術與臣法都是國家律法的重要組成局部。 君術約束君主,臣法規(guī)范臣子,君臣為治國主體,事物的主體規(guī)范了, 國家就能治理好,這就是韓非子“術法同在那么國治”的內在邏輯?,F(xiàn) 在看來,這樣的治國理念是多么的超前與偉大。我們說中國傳統(tǒng)經典,都是勸導與訓誡,上勸君主下訓臣民,而 這樣的經典是普世性。諸之百家、四書五經人人皆可讀,君主讀了考 量的是如何平天下,臣子讀

2、了考量的是如何治國,普通人讀了考量的 是如何是修身。教化世人,是傳統(tǒng)經典的價值與作用,承載傳統(tǒng)經典 的統(tǒng)治者的責任之一就是教化萬民,所以我們才會懲惡揚善,嚴打黑 惡勢力與嚴懲劣跡藝人就是這種責任的表現(xiàn)。韓非子將“術法同在”視為帝王之具,意在告訴君主君術與臣法 在成就帝王之業(yè)時重要性。帝王之業(yè),這是君主至高的夢想與榮耀, 縱觀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能夠稱得上是帝國的朝代不多,帝王之業(yè)的 基本表現(xiàn)就是開疆拓土,兼并異域,歸化異族,四方朝賀。取得帝王 之業(yè)的前提與基礎是強大的國力,而國治是國力強盛的前提與基礎,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很好理解韓非子所說的“術法同在帝王之具”。韓非子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后,也就是理

3、論上解決了 “術法同在那么 國治”的問題后,又從現(xiàn)實實事來繼續(xù)佐證其觀點。韓非子還是用一 問一答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說明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問者曰:“徒術 而無法,徒法而無術,其不可何哉? ”意思是:問話的人說:“只用 術而不用法,或只用法而不用術,這樣都不行,情形究竟如何呢? ”顯然第二個問題是緊隨著第一個問題,既然你說治國術法不可缺 一,那么假設缺一了會是什么樣呢?這個問題就不能再從理論上回答 了,因為第一個問題已經說明了,缺一治不好國,如果現(xiàn)在再重復就 顯得恬淡無力了。韓非子還是從申不害與公孫鞅社會實踐的實例來說 明缺一所產生的社會問題。韓非子回答道,對曰:“申不害,韓昭侯之佐也。韓者,晉之

4、別 國也。晉之故法未息,而韓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 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憲令,那么奸多。”意思是韓非回答說: “申不害是韓昭侯的輔佐大臣,韓國是從晉國分出來的二個國家。晉 國的舊法沒有廢除,而韓國的新法又已公布;晉君的舊法令沒有收回, 而韓君的新法令又已下達。申不害不專一地推行新法,不統(tǒng)一韓國的 法令,奸邪的事就增多了。韓非子先交待了一下歷史與社會背景,當時,申不害是韓國韓 昭侯的輔佐大臣,而韓國是由晉國分出來的。晉國(前1033年一前 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諸侯國,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 燮即位后改為晉。春秋時期,晉國兩次稱霸。晉平公以后,晉國 范、中行、智、

5、韓、趙、魏六卿之間斗爭激烈。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 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補完歷史課,我們再回到韓非子的回答中,三家分晉后,韓國 成為諸侯國正式成國,但此時在韓國晉國的律法還存在,新法公布 后,就出現(xiàn)了新舊律法不統(tǒng)一的局面,法今不一,臣子沒有了行為 規(guī)范與準那么,不知道應該遵循那一套法令,社會自然就會混亂,奸 邪就會產生。韓非子認為申不害作為君主的輔助大臣,雖然進言韓 昭侯行為君之術公布新法,卻沒有諫言君主統(tǒng)一法令推行韓國新法 廢除晉國舊法,致使國家法制混亂,這是“徒術而無法”的社會景 象?!締栒咴唬骸巴叫g而無法,徒法而無術,其不可何哉? 對曰: “申不害,韓昭侯之佐也。韓者,晉之別國也。晉之故法未息,而韓 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 一其憲令,那么奸多?!安簧闷浞?,不一其憲令,那么奸多?!边@就是混亂生事的根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