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八章考試文章課件_第1頁
老子八章考試文章課件_第2頁
老子八章考試文章課件_第3頁
老子八章考試文章課件_第4頁
老子八章考試文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老子八章第1頁,共26頁。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擇下而居,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fā)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第2頁,共26頁。注釋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圣人是道的體現(xiàn)者,因為

2、圣人的言行有類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處眾人之所惡:即居處于眾人所不愿去的地方。幾于道:幾,接近。即接近于道。淵:沉靜、深沉。與,善仁:與,指與別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養(yǎng)之人。政,善治:為政善于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動,善時:行為動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時機。尤:怨咎、過失、罪過。第3頁,共26頁。解析這一章以自然界的水來作比喻,以水性來比喻道德高尚的。水有三個特點:一是柔,二是潤澤萬物而不爭,三是處卑下之地。認為最完善的人性就應(yīng)該具備這三個特點,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要有服務(wù)精神。與人相交,沒有必要去爭利爭名。更重要的是,還愿意去別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一句話,就是能忍辱負重,任勞

3、任怨,去幫助別人,為他人服務(wù),為他人提供便利。為什么這樣的品性是最善的呢?在老子看來,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卑下之地,最接近“道”。德行高尚的人具備了水的這樣的品性就是最善的。德行高尚的人行事的態(tài)度怎樣呢?行事的方式又是怎樣呢?老子并列舉出七個“善”字,那就是善于擇地而居,善于保持沉靜心態(tài),善于真誠待人,善于誠信做事,善于精簡為政,善于發(fā)揮所長,善于抓住時機。只要做到這些,別人就沒有什么怨尤了。第4頁,共26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追求色彩繽紛的生活,使人眼花繚亂,也將使人視覺遲鈍;追求五音刺激,使人

4、暢享美音,也將使人聽覺失靈;追求五味享受,使人飽口福,也將使人味覺功能退化;追求騎馬狩獵的快樂,使人心情暢快,也將使人放蕩發(fā)狂;追求稀罕的物品,使人滿足心欲,也將使人行為失范。因此,圣人只求吃食物飽腹,不求聲色享樂,所以,人應(yīng)摒棄外物的欲望,保證安定知足生活。第5頁,共26頁。注釋五色:指青、黃、赤、白、黑。 目盲:比喻眼花繚亂。五音:指宮、商、角、徵、羽。耳聾:比喻聽覺不靈敏。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口爽:意思是味覺失靈,生了口病。古代以爽為口病的專用名詞。 畋獵:打獵獲取動物。行妨:傷害操行。妨,妨害、傷害。為腹不為目:只求溫飽安寧,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第6頁,共26頁。解析在這里

5、,老子針對統(tǒng)治者貪欲奢侈、縱情聲色的生活寫了這幾句話,其目的是揭露統(tǒng)治者的奢靡生活,勸誡他們回到自然安定的生活狀態(tài)中來。老子反對的是統(tǒng)治者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反對普通民眾的文明生活。他沒有把精神文明與物質(zhì)文明對立起來,沒有否定文明進步。他希望構(gòu)建一種寧靜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貪俗的生活。如果一個人越貪圖外在的世俗生活,心靈就越容易空虛。所以,老子提醒人們要摒棄外界物欲的誘惑,保持內(nèi)心的安足清靜。現(xiàn)在,現(xiàn)代文明高度發(fā)達,一些人沉迷聲色物欲不能自拔,價值觀、道德觀出了嚴重問題,老子的思想就是清涼劑,對這些人或許有一點警示作用。第7頁,共26頁。三、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

6、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古代懂得道行的人,深邃通達,玄遠深刻,一般人看不懂,正因為難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強形容描述:謹慎、猶豫啊,好像冬季在江河上步行;警覺戒備啊,好像害怕周圍四方的鄰居;恭敬嚴肅啊,好像去做客人;放松自己,行動瀟灑啊,像冰河消融;淳樸、誠懇啊,像未加工的材料;心懷曠達啊,像深幽山谷;有涵養(yǎng),包容一切啊,像渾濁的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

7、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第8頁,共26頁。注釋微:至小無內(nèi)。容:形容、描述。豫:謹慎、猶豫容狀。猶:謹慎自持?;欤喊荩B(yǎng)一切。解析“道”玄妙精深、恍惚難定的。一般人難以把握“道”,而得“道”的高人與一般人不同。他們的風(fēng)貌、他們的人格都與沒得“道”的人不同。從得“道”的人的風(fēng)貌、人格可以感知“道”,但難以言說。得“道”人靜謐幽深、難以理解。老子也只是勉強描述一番。但是他們能很好地處理靜動,非常有創(chuàng)造力。第9頁,共26頁。四、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

8、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從另個角度看問題,才能夠周全,做人也一樣)委曲卻能得到保全,彎曲卻能得到伸展,低洼卻能得到充盈,破舊卻能生出新的,看似取得少卻能獲得多,貪圖多得卻將產(chǎn)生迷惑。因此圣人堅守無為原則作為典范。不自我張揚,所以能看得明白;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所以能功勛卓著;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久。惟有不與世相爭,天下才沒有誰能與之相爭。古人所說的“曲則全”等話,怎么會是空話呢?它確實是能夠達到的。第10頁,共26頁。注釋枉:屈、彎曲。 敝:凋敝。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式:法式,范式。 見:同現(xiàn)。明:彰明。 伐:夸第11頁,共26頁。解析老子從生

9、活經(jīng)驗出發(fā)的角度,闡釋的他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先用了六句講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變化的辯證法思想,用“委屈”與“保全”、“彎曲”與“伸直”、不滿和盈溢、“破舊”與“新生”、“少得”與“多得”、“貪多”與“迷惑”六對關(guān)系闡明正反陰陽轉(zhuǎn)化的道理。接著指出做人“四不”原則,即“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隨之得出結(jié)論:不爭。老子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可能遇到各種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先采取退讓、不爭的辦法,通過等待,靜觀來等待事情發(fā)生變化,然后抓住時機,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第12頁,共26頁。五、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

10、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抬起腳后跟想提升自己的高度,卻會站不穩(wěn)。把正常的兩步并作一步走路,卻走不快。不自我張揚,所以能看得明白,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是非彰明。自我夸耀的人卻沒有功勞。自大自滿的人卻不能長久。如果從“道”的方面來說:上面的行為都是多余、累贅的,就如同剩飯、贅瘤。所以萬物(連神靈)都討厭它,所以得道的人不做這樣的事情。第13頁,共26頁。注釋跂:踮起腳后跟站立叫做“跂”??纾簝刹讲⒆饕徊阶呗贰J牵赫_。彰:彰顯。伐:夸耀。矜:自滿,自夸。贅:多出的瘤子。惡:討厭。第14頁,共26頁。解析這一章包含有辯證法的觀點,“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

11、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這些行為和結(jié)果是對立的、相互矛盾的,這樣的行為卻產(chǎn)生了對立的結(jié)果,這就是一種辯證的觀點。但是這些做法卻是錯誤的,讓圣人討厭的,因為這樣做事輕浮的、急躁冒進的。老子反對輕浮、急躁冒進的做法,認為這是反自然的、不可待的。第15頁,共26頁。六、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于行車,不留轍跡;善于言談,不留話柄;善于計數(shù),不用籌碼;善于守門,不用栓梢,而人

12、不能打開;善于結(jié)繩,不用繩索捆人,而人不能解開。因此,圣人經(jīng)常善于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jīng)常善于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這就事所謂的內(nèi)藏聰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惡人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鑒。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鑒作用,雖然聰明,其實糊涂,這叫精深微妙的道理。第16頁,共26頁。注釋轍跡:軌跡,行車時車輪留下的痕跡。瑕謫:過失、缺點、疵病。一說,話柄。數(shù):計算?;I策:古時人們用作計算的器具。關(guān)楗:栓梢。即栓。約,指用繩捆物。襲明:內(nèi)藏智慧聰明。襲,覆蓋之意。資:取資、借鑒的意思要妙:精要玄妙,深遠奧秘。第17頁,共26頁。解析這一章說明的道理:一是善的行為是符合“道

13、”的,是一定因循自然的。所以只有符合“道”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善”。二是從“道”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上沒有“棄人”和“棄物”。所謂的“棄人”只是沒有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所謂的“棄物”也只是使用的場合不適當。這些思想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首先,做事一定要道法自然,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事則成,違背自然規(guī)律,事則敗。其次,仔細客觀公正對待人、物,給予他們合適位置和發(fā)展空間。這就是“道”的智慧,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大智慧。第18頁,共26頁。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19頁,共26頁。能夠認識、理解別人的人是智慧的人。能夠認識、正確評

14、判自己的人是聰明人。能夠戰(zhàn)勝別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夠克服自身弱點的人是堅強的人。知道滿足的人是富有的人。意志堅強奮勇前進的人是有志氣的人。始終不丟失“道”的人是能長久保持本心的人,形體消亡了精神與道一樣長存的人是真正生命長久的人。第20頁,共26頁。認識別人的才能和弱點,從而正確地運用和必要地制約、更好地開發(fā),這稱為智慧;反觀自身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究竟有多大能力,最易失誤的是什么,這稱為有自知之明。能夠擊敗敵手,超越他人的功績,這可以證明你能力卓絕;而能夠不斷戰(zhàn)勝自己的不良欲望、惡劣習(xí)性,超越自我,更上一層樓,才是真正的強者。懂得安于寧靜、內(nèi)心滿足、平安喜樂、祥和自然就是最大的財富。能夠堅持自

15、己的信念,克服重重險難奮勇前進的人才算有志氣。在任何情況下不忘記自己的根本,不迷失自己的本心,才能長久地保存自己。就算身體遭到毀滅,精神仍源遠流長才是真正的生命長久。第21頁,共26頁。注釋強:剛強,果斷。強行: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死而不亡:身雖死道猶存。第22頁,共26頁。解析老子談對他人和對自己的方法和態(tài)度:要“知人”,就是要了解別人、認識別人,要“自知”,就是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要“勝人”,就是要勝過別人,征服別人,要“自勝” ,就是要勝過自己,征服自己。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智慧的人,明智的人,有力量的人,自強的人。做到這些的人,方稱的上有精神的人,人活的是精神,因精神而永存。第23頁,共26頁。八、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大意誠實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完善的不辯解,辯解的是不完善的。有智慧的人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知的人不智慧。圣人從不吝嗇,幫助了別人,自己更充足,他給予了別人,自己更豐富。天道是,施利于萬物,卻不加害它們。圣人之道是,幫助他人,不與他人相爭。第24頁,共26頁。注釋信:真實。美:美妙,漂亮。辯:巧辯。知:同“智”。積:吝嗇。第25頁,共26頁。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