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談白居易和辛棄疾詞四首》教案_第1頁
2022年《談白居易和辛棄疾詞四首》教案_第2頁
2022年《談白居易和辛棄疾詞四首》教案_第3頁
2022年《談白居易和辛棄疾詞四首》教案_第4頁
2022年《談白居易和辛棄疾詞四首》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談白居易和辛棄疾詞四首教案教案目的 一 指導同學領(lǐng)悟在古代詩詞鑒賞中應(yīng)做到對所評論的對象,有深化的明白和精確的把 握;二 學習 “知人論事 ”的評析方法;三 引導同學透過 “情形交融 ”的現(xiàn)象對一些淺易古代詩詞做簡略評述;教案設(shè)想 一 這篇課文的難點在于:同學對四首詞的寫作背景和這篇評論的寫作目的不易懂得,因此在向同學布置自讀預(yù)習前,一方面要介紹一些有關(guān)的資料,一方面要提示同學閱讀時 要反復對比四首詞和評論文章;二 這篇課文中作者提出的“情形交融 ”的文學現(xiàn)象和 “知人論事 ”的評析方法均不難理 解,但是,對其涉及到的一些較高深的理論問題,可接受深化淺教的方法,使同學止于了 解,用于實踐即可,

2、達到能運用所學對一些淺易古代詩詞做簡略評述即可;三 支配二教時;第一教時 教案要點:導入課文,簡介四首詞的作者及四首詞的特點,簡介課文作者,反復誦讀課文,師生 共同解讀課文,學習課文 1、2 段;教案內(nèi)容與步驟:一激發(fā)感情,導入課文:古代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珍寶,是現(xiàn)代中國人應(yīng)當珍視、繼承、進展的一個重要 門類;在我們學習過的語文課中也有不少古代詩詞,大家也可能自學過一些古代詩詞;有 哪一位同學把自認為最值得舉薦給大家的,朗誦一首;(同學紛紛朗誦,然后老師選擇二 首簡短的書寫在黑板上)請大家把這二首詩(或詞)的突出優(yōu)點評說一下;(可分思想感 情、藝術(shù)特點,列出一、二條)小結(jié):這二首詩(或詞)

3、的最突出之處,就表現(xiàn)在有深刻 的思想感情和藝術(shù)特色上;看來評判古代詩詞是離不開這兩點的;今日我們要學習的談 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板書課題)就是評判和分析古代詩詞的一篇典范性的評論 文;(板書 “評論文 ”)二 四首詞及作者:白居易 772 846 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筮w下邽(今陜西渭南),遂為下邽人;白居易詩作近三千首,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諷諭詩是 其創(chuàng)作的精華,繼承和進展了我國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如賣炭翁(引導同學誦讀其1 / 6 中的一些句、段);感傷詩,如琵琶行(引導同學誦讀其中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盤”,“同是天際 ” )達到了高度的藝術(shù)水平;閑適詩表

4、現(xiàn)了詩人閑適閑適的生活樂趣(如本 課中的二首);雜律詩多是耐人吟味的抒情短章(引導同學背誦賦得古原草);辛棄疾 1140 1207 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誕生在金 人占據(jù)的北方,自幼受祖父抗敵報仇的訓練,始終未忘中原淪亡,國土分裂的恥辱;二十 二歲時參與抗金起義,后歸南宋,歷任地方官,此時期有大量豪爽詞作,抒發(fā)了政治抱負和憂國之情;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但均不被接受;1180 年受排斥、被開除;此后二十年間,大部分時間在鄉(xiāng)間閑居;他經(jīng)常一面縱情賞玩著山水田園風光和其中的恬適之趣,一面心靈深處又不停地涌起波瀾,時而為一生的抱負所興奮,時而因現(xiàn)實的無情而憤慨和 灰心,時而

5、又強自寬慰,作曠達之想,在這種感情起伏中過了后半生;本課中所列二首辛 詞,即屬于 1180 年后的清麗之作;辛詞收入稼軒詞有六百多首;三 課文作者及寫作背景:朱光潛 1897 1986 中國現(xiàn)代聞名美學家,安徽桐城人,曾先后在北京高校、四川大 學、武漢高校任教;生前任北京高校西語系教,中華金國美學學會名譽會長;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學史、美學拾穗集、談美書簡和藝文雜談等;本文收入藝文雜談出版于1981 年 12 月,是作者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發(fā)表的一系列美學論著之一;這篇文章是作者美學理論付諸實踐的一個典范之作;四 誦讀原詞:作者所選四首詞,均涉及“閑適 ”二字;請大家誦讀多遍之后,述談一下這四首詞在

6、“閑適”中隱含的深層意義;(老師在提出這個問題時,不要過多限定,不必反復“啟示 ”,讓學生只談點滴感受即可,如同學說不出所以然來,也不必硬性“擠壓 ”)五 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學習這兩段課文,第一要解讀;義,從而全面說明出來;第一段:“解讀 ”,即在讀書的基礎(chǔ)上,能夠懂得作者的寫作原作者用一句話交代了鑒賞對象和要點,概括了全篇的寫作宗旨(即,談寫作本文的目 的)1 “談一談白居易 情調(diào)的道理, ”有兩層意思: 1 展現(xiàn)自己熟悉 “道理 ”的依據(jù)(即,選擇典型的情節(jié)可以烘托誕生動詳細的氣氛和情調(diào)),因此,分析“四首詞 ”的內(nèi)容與特點 必是課文的主體;2通過鑒賞 “四首詞 ”,闡釋、概括了我國

7、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涉及的藝術(shù)原理(即 “道理 ”);2 “趁便也談一談詩詞的運用語言的精練;”這句話從語言運用的精練的角度道破了文學鑒賞的真諦:文學是語言的藝術(shù),離開對語言藝術(shù)的賞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鑒賞;2 / 6 (此處不必過多講道理,只要分清“語言的精練 語言運用的精練 語言的藝術(shù)這樣一個熟悉過程即可)其次段:作者分析白詞的第一首憶江南;這一段從字面上看,作者先是扼要敘述創(chuàng)作背景(“白居易在杭州和蘇州做了三年多的刺史 憶江南大致也是這時期做的;”);解說 “典型情節(jié) ”的內(nèi)容,分析其作用(“在北方回憶江南 由于夏洪仍沒有到來”);趁便點評語言特點(“舊詩詞的妙處在簡練 活現(xiàn)在眼前了 ”);此

8、處可提出 “情形交融 ”的問題,由于此種現(xiàn)象在詩詞中最為明顯,這首詞的“情形 ”中反映了作的樂趣;可以如下一段話作為此自然段的小結(jié);白居易以絢麗的顏色描畫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成為千古佳句,當然與詩人的文字功力分不開,更與他獨鐘江南的情結(jié)有關(guān) 他曾在那春意最濃的地方有過得以自慰的政績;當詩人離開江南身居風沙布滿的北國時,他重溫江南春色,回顧當年作為,自是人之常情,舊時景、往日情使香山居士亦不安靜了 他要濃墨重彩繪江南,他要引吭高歌憶江南;于是,“江花 ” “江水 ”亮麗千年不褪色,“能不憶江南 ”詠嘆千年有回聲;六 課后摸索題(作業(yè))1 背誦四首詞2 在反復熟讀已學過課文

9、的基礎(chǔ)上,談?wù)劙拙右椎谝皇自~是如何以以典型情節(jié)抒發(fā)情懷的;3 從其次段中選出三句你認為能代表朱光潛先生觀點的話;其次教時教案要點:復習第一教時內(nèi)容,檢查作業(yè),(師生共同回答上節(jié)課后摸索題);學習 37 段課文,歸納總結(jié)全課思想內(nèi)容、寫作特點;教案內(nèi)容與步驟:一復習舊課,檢查上節(jié)課作業(yè)1 本課是 “談白、辛的四首詞”,這四首詞均系典范之作,每個同學第一應(yīng)熟讀成誦;現(xiàn)在檢查一下背誦情形;(只要四個同學每人背誦一首,依據(jù)背誦情形,稍加評議即可)2 檢查 “白居易第一首詞是如何以典型情節(jié)抒發(fā)情懷的;”答案:作者第一從白詞的語言精練談起,認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全詞的精華,簡潔明白,有著

10、無窮的意趣;從中能看誕生命的流淌和春天的輝煌;作者認為,這是由于白居易在寫作時選取了典型情節(jié)、即選取了江花、江水這兩個意蘊豐富的意3 / 6 象(情節(jié)),恰當而又精確地渲染了江南明艷的春天,同時又給人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引人遐思;3 典型例句:“舊詩詞的妙處在簡練,” “簡練不等于簡潔;簡潔是一覽無余,簡練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 “有盡之言能傳無窮之意,訣竅就在言是經(jīng)過精選的,它有典型性,能代表或示意出很多其他的東西;”二、學習解讀課 37 段第三段:作者分析了白居易的另一首憶江南前一首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為全首的精華,這一首也有兩句表現(xiàn)了兩個情節(jié),即:“山寺月中尋桂子

11、,郡亭枕上看潮頭”;(聯(lián)系復習舊課中其次個問題,讓同學再談“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豐富的意象的作用)第一首中的兩句突出的 “景”,這一首兩句中一個“尋 ”一個 “看”是憶其當年的活動,突出的是一個“動”字!由此引申開去,說明白居易憶江南的緣由除了那里的湖山秀美,仍在于他在那里干出了不菲的政績;而其政績不菲恰與“尋桂子 ” “看潮頭 ”有直接關(guān)系;由于這樣的“情幽 ”與“閑適 ”之舉是建立在作為一州之長的刺史的政清事簡的基礎(chǔ)上的,他并非腐敗無能不理政事;作者評析第一首詞時為了突出渲染江南的春光明媚,運用了南方、北方景象的對比方法;在評析其次首時,就是通過反復的引用來比照其相像之處,從中

12、闡釋出深盡含義;如引白居易另兩首相關(guān)的詩和他人關(guān)于桂樹落子傳奇的記載,都是為了分析白居易的心情,也都示意了他的政清事簡;而引李頎的名句就是為了類此說明,白居易政清事簡,閑適自得,布滿了山林之樂;可見對兩首詞的評析,朱先生所用 同;(此處可強導同學進行比較)第四段:“模式 ”大體相像,方法又各有不此段開頭之前與第三段之間有一空行,這一空行是否是把全文分成兩大部分的標志:(不是;只是表示前后是評析兩個不同詩人的分界)從這一段開頭,作者開頭評析辛棄疾的兩首詞,連續(xù)論證開頭第段中提出的中心論 點;第四段作者評析了辛詞鷓鴣天,側(cè)重論證了典型情節(jié)和氣氛、情調(diào)的關(guān)系;分析 此段必先留意作者評析時如何抓住“情

13、形交融 ”這一特點進入這首詞的;朱先生先確定這首“詩才顯 詞上闋的 “景”(即早春農(nóng)事),然后分析下闋參進人的情調(diào),人的活動,并強調(diào)了 得有憤慨 ”,這事實上是說在寫景中逐步透出了“情調(diào) ”,而這情調(diào)的透出,就在寫景的連續(xù) 中顯現(xiàn)出來;這就是情形交融在一起了;作者在這首詞的分析中顯現(xiàn)出敏捷的目光;除此之外,作者在這段中仍特殊提到了“知人論事 ”的分析方法;實事求是地分析了辛 4 / 6 棄疾這個人在當時社會條件的所思所為;然后再扣住這些論其詞作的思想感情,盡顯其情 節(jié)和情調(diào)的貼切、融洽;提問:此段中作者引摸魚兒、祝英臺近兩首詞的用意是什么;(同學回答)第五段:讓同學分析語言的精練之處,品味作者

14、是如何把全段的重點放在詞作語言所傳達的意 境上;問題如下:1 “明月別枝驚鵲 ”的“別”字,朱先生的分析與別人的不同,大多數(shù)專家以為:“別枝為別 一枝,詞意謂鵲因月明,驚飛不定,從這一枝跳到另一枝;”讓同學辨別、分析一下;2 為什么說 “明月別枝驚鵲 ”比“月落烏啼 ”說得更生動?3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為什么倒裝了更好;最終老師歸納;第五段:這一段重點說明詞作語言的精練之處;明示詞作語言也可傳達深遠意境;(此段不做 細分析,留給同學運用前幾段所學學問,自己加以分析)第六段:作者歸納總結(jié)了全文論述的中心;通過情形交融 藝術(shù)形象 情節(jié) 典型性,確定了選擇典型情節(jié)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語言精練的標準是廣博的代表性和豐富的 示意性;(照料了開頭)第七段:旁及了與語言的精練相關(guān)的詩詞的語言仍要有豐富的音樂性的問題,提示人們鑒賞詩 詞音樂性也很重要;三、總結(jié):1 本文論述中心:通過四首詞的評析,論述了選擇典型的情節(jié)可以烘托生動詳細的氣 氛和情節(jié)的道理;論述了語言精練對詩詞的重要性;2 本文在寫作上,作者依照從字面上遵循了,先扼要敘述創(chuàng)作背景,再解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