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文件匯編2_第1頁
煤礦安全文件匯編2_第2頁
煤礦安全文件匯編2_第3頁
煤礦安全文件匯編2_第4頁
煤礦安全文件匯編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60 XXXXXX煤礦Shi Chang Wan文件匯編技術管理篇二OO七八目 錄 TOC o h z t 標題 5,5,標題 6,6,標題 7,7,標題 8,8,標題 9,9 HYPERLINK l _Toc118976567 第三部份 技術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67 h 3 HYPERLINK l _Toc118976568 第一章 總 那么 PAGEREF _Toc118976568 h 3 HYPERLINK l _Toc118976569 第二章 平安技術審批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69 h 4 HYPERLI

2、NK l _Toc118976570 第三章 作業(yè)規(guī)程、平安技術措施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570 h 5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1 第四章 設計管理 PAGEREF _Toc118976571 h 7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2 第五章 中腰線管理 PAGEREF _Toc118976572 h 8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3 第六章、頂板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73 h 9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4 第七章、消費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

3、118976574 h 11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5 1 回采任務面初采或末采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575 h 11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6 2 礦壓任務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576 h 11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7 3 礦調度值班指點的任務職能及職責范圍 PAGEREF _Toc118976577 h 12 HYPERLINK l _Toc118976578 4 各類事故匯報程序 PAGEREF _Toc118976578 h 13 HYPERLINK l _T

4、oc118976579 第八章 地質丈量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79 h 14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0 1 消費平安聯(lián)絡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80 h 14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1 2 地測任務質量及事故分析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81 h 15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2 3 地質丈量資料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82 h 15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3 4 設備、工具、運用、發(fā)放、??刂贫?PAGE

5、REF _Toc118976583 h 16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4 5 地測資料技術報告等審批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84 h 17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5 6 中、腰線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85 h 17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6 7 貫穿、透窩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86 h 18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7 8 地質任務管理規(guī)定 PAGEREF _Toc118976587 h 19 HYPERLINK l _To

6、c118976588 9 地測任務質量獎懲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588 h 20 HYPERLINK l _Toc118976589 第九章 地測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89 h 22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0 第十章 機電、運輸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0 h 23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1 1 井下設備安裝驗收移交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1 h 23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2 2 入井設備檢查驗收及發(fā)放制度 PAGEREF

7、_Toc118976592 h 23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3 3 井下設備回收入廠檢查驗收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3 h 24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4 4 變電所變電站停送電操作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4 h 25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5 5 機電設備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5 h 28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6 6 電氣設備定期檢修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6 h 28 HYPERLINK

8、l _Toc118976597 7 油脂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7 h 28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8 8 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8 h 29 HYPERLINK l _Toc118976599 9 機電事故處置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599 h 29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0 10 絞車定期檢查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0 h 30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1 11 防爆檢查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

9、01 h 30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2 12 電氣實驗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2 h 31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3 13 配件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3 h 32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4 14 五小電器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4 h 32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5 15 電纜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5 h 33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6 16 設備運轉、維修、保

10、養(yǎng)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6 h 33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7 17 斜巷提升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7 h 33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8 18 提升機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8 h 35 HYPERLINK l _Toc118976609 19 礦燈日常充電檢查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09 h 36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0 20 防爆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10 h 37 HYP

11、ERLINK l _Toc118976611 21 設備包機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11 h 39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2 22 井下乳化泵站、噴霧站、噴霧泵的運用維護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12 h 40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3 23 壓風機運轉、維修保養(yǎng)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13 h 41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4 24 水泵運轉、維修保養(yǎng)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14 h 43 HYPERLINK l _Toc11897

12、6615 25 設備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18976615 h 44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6 26 礦井機電供電設備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616 h 44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7 27 用電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617 h 47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8 28 各類減速箱檢修安裝維護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618 h 49 HYPERLINK l _Toc118976619 29 關于定量補充新燈的規(guī)定 PAGEREF _Toc1

13、18976619 h 51 HYPERLINK l _Toc118976620 30 采掘機電設備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620 h 51 HYPERLINK l _Toc118976621 31 礦井部分通風機風電閉鎖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621 h 53 HYPERLINK l _Toc118976622 32 機電運輸質量規(guī)范化檢查、驗收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622 h 54 HYPERLINK l _Toc118976623 33 礦井小絞車管理方法 PAGEREF _Toc118976623 h 55第三部份 技術管理

14、制度第一章 總 那么第1條 為保證礦井平安消費,防止事故的發(fā)生,根據(jù)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文件及指令,結合本 礦礦井實踐制定本制度。第2條 煤礦技術任務是礦井平安消費最重要的任務,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必需仔細遵照執(zhí)行。第3條 礦總工程師是 礦全面技術任務的總擔任人,對總經理擔任。 礦副總工程師在總工程師的指點下,擔任分管技術任務并對總工程師擔任。 礦總工程師審定的技術方案和平安技術措施,由分管副總經理擔任組織實施。第4條 礦的消費技術、機電運輸、通風平安、地質丈量、根本建立等管理職能機構必需做好消費技術管理的各項根底任務,加強消費技術管理過程的指點、監(jiān)視、檢查和效力,制定或完善本部門消費技術

15、業(yè)務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任務質量規(guī)范,并仔細檢查考核。第5條 礦必需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和平安管理,真實加強和改善煤礦質量規(guī)范化任務,文明消費管理任務,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對口擔任,嚴厲考核、規(guī)范要嚴、獎罰清楚。建立健全質量規(guī)范化和文明消費管理的任務機制和考核機制。第6條 礦必需建立和完善消費、技術管理任務方案和任務總結制度。消費技術任務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采掘消費方案、采掘規(guī)劃、采掘接續(xù)、開辟延深及重點工程,單產單進與采掘機械化程度、支護任務與頂板管理、礦井設計與規(guī)程措施管理、質量規(guī)范化管理與文明消費、巷修任務與失修形狀、平安重點與平安管理。每季必需進展一次消費、技術任務安排和總結。第7條 消費

16、、技術管理必需堅持平安高效、合理集中,以風定產、系統(tǒng)配套的原那么,必需堅持技術提高、工藝先進、設計先行、施工嚴謹?shù)脑敲?。嚴禁不按設計、審批、施工程序運作管理。第8條 建立健全消費技術信息統(tǒng)計和分析制度。消費技術、機電運輸、通風平安、地質丈量部門要加強消費技術管理運轉過程的統(tǒng)計分析,建立和完善消費、技術管理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報表制度。 第二章 平安技術審批制度第9條 平安技術是在煤礦消費全過程為保證平安消費所涉及的技術。常規(guī)內容包括平安技術開展規(guī)劃,平安技措方案,平安技術方案、設計,作業(yè)規(guī)程和平安技術措施。第10條 平安技術的制定要結合現(xiàn)場實踐,做到有超前性、針對性、順應性和可操作性。第11條

17、 平安技術按涉及的范圍、時效性、工程量,分為艱苦平安技術問題,重要平安技術問題,普通平安技術問題。第12條 對礦井消費環(huán)境有根本改善,工程實施后時效性長,工程量大,需經 礦董事會審批的屬艱苦平安技術問題。 對整個單位工程起作用,時間從單位工程開工至開工,需經 礦總工程師同意的屬重要平安技術問題。對工程部分起作用,不涉及消費平安系統(tǒng)構建,時間短的屬普通平安技術問題。第13條 艱苦平安技術的審批程序:由總工程師召開專題會義闡明工程的內容、目的和意義-業(yè)務部門做論證、設計優(yōu)化-由總工程師組織會審、簽字-報總經理審批-擬文呈報 礦董事會審批。第14條 艱苦平安技術問題包括以下內容:1、采區(qū)設計,開辟延

18、深設計;2、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報告;3、地面建筑物、河流、鐵路、防水等煤柱的留設及變卦; 4、調整全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措施;5、串聯(lián)通風措施;6、采用公用瓦斯巷處理采煤任務面瓦斯的措施;7、礦井災禍預防與處置方案;8、實驗涉及平安消費的新資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措施;9、平安技措工程方案;10、采面作業(yè)規(guī)程、一通三防措施,采面撤面、裝面平安技術措施,撤、裝面期間的一通三防管理措施;11、指定需求報批的其它平安技術設計、措施。第15條 重要平安技術審批程序:根據(jù)業(yè)務部門的施工圖設計或平安消費需求-施工單位普通為技術人員進展編制-業(yè)務部門審查合格-分管副總工程師組織會審-報總工程師

19、同意。第16條 重要平安技術包括以下內容1、采掘任務面作業(yè)規(guī)程;2、一通三防平安技術措施;3、普通平安技措工程設計,措施;4、巷道貫穿措施;5、涉及到一通三防的機電運輸平安技術措施。第17條 普通平安技術措施審批程序:根據(jù)現(xiàn)場平安消費需求或工程的部分變卦設計-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編制-業(yè)務部門審批涉及到一通三防的通風隊也要審批-分管副總工程師審批。第18條 普通平安技術包括以下內容1、采、掘、修、通任務的部分平安技術措施;2、機電、運輸平安技術措施;3、工程部分的變卦設計;4、作業(yè)規(guī)程的復審意見,補充措施;5、有關平安消費的正常預告、業(yè)務通知書、技術業(yè)務委托書。第19條 排放瓦斯和井下電氣焊措施不

20、能歸為以上三類,其審批程序如下:1、排放瓦斯措施審批程序:通風隊技術人員編制-分管副總工程師或總工程師組織排放地點的施工單位、 機電隊、安檢站、通風隊、救護隊、調度值班指點進展會審。2、井下電氣焊措施審批程序: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編制分管機電副總工程師或機電副總經理組織 機電隊、通風隊、安檢站會審,會審人員簽字-總工程師審批后-報總經理同意。第20條 具有平安技術編制審批權的人員為:業(yè)務部門擔任人、工程師、分管技術員、工區(qū)有專業(yè)技術職務的區(qū)長、副區(qū)長、主管技術員、專業(yè)技術員;分管平安消費的 礦副總工程師以上指點。 第三章 作業(yè)規(guī)程、平安技術措施管理方法第21條、嚴厲“一工程一措施 制度:采煤任務面

21、投產,掘進任務面開工,必需有同意的作業(yè)規(guī)程。其它工程開工前必需有經同意的平安技術措施。第22條、規(guī)程的內容應按“執(zhí)行闡明2006年版的要求。平安技術措施應包括以下內容: 1、概述:工程情況簡介,闡明緣由、用途。2、施工方法、工藝,作業(yè)方式,質量要求。3、平安技術措施。第23條、規(guī)程的編制由分管業(yè)務部門根據(jù)方案和接續(xù)情況,提早一個月給施工單位技術員安排。并書面通知有關業(yè)務部門提供資料:地測大隊提供地質闡明書、料想剖面圖等地質資料, 機電隊提供供電系統(tǒng)圖,通風隊提供通風系統(tǒng)圖、局扇安裝通風設計、風量計算根據(jù)、抽放系統(tǒng)圖。圖紙資料應在接通知后7天內提交到消費管理部,否那么對相關責任人罰款100 元。

22、第24條、由于現(xiàn)場施工條件發(fā)生變化,需求補充平安技術措施時,分管業(yè)務部門要及時安排施工單位技術員補充。第25條、回采任務面初次放頂、老頂來壓、過斷層、過破碎帶、過老窯、任務面收尾等必需事先制定縝密的平安技術措施。第26條、掘進任務面過老巷、斷層、應力集中區(qū)、冒落帶,巷道開門等事故多發(fā)地段,必需編制平安技術措施。第27條、巷道貫穿必需制定貫穿平安技術措施和調風措施,防止透水、防止有害氣體超限、防止通風系統(tǒng)混亂、防止著火、防止崩壞設備、防止貫穿傷人、防止冒頂傷人。平安貫穿對地測大隊的獎罰按以下規(guī)范執(zhí)行:巷道貫穿測距在50200m, 獎勵100元;200500m,獎勵300元;5001000m,獎勵

23、500元;10002000m, 獎勵800元;2000m以上獎勵1200元。誤差超越規(guī)定但不影響平安運用的,取消獎勵;呵斥永久缺陷或影響平安運用的,按以上規(guī)范對等處分。兌現(xiàn)程序為:地測大隊寫出書面貫穿總結消費管理部驗收分管副指點簽字最后報 礦考核辦公室核定財勞部兌現(xiàn)。第28條 采、掘、修規(guī)程措施由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編制,一通三防措施由通風隊技術人員編制,災禍預防與處置方案由消費管理部編制,重要的機電安裝措施由機電業(yè)務部門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由副總工程師組織業(yè)務部門編制。第29條 巷道揭煤措施必需由消費管理部編制措施,經總工程師組織會審后,報董事長或總經理同意后執(zhí)行。平安及時揭開突出煤層,獎勵有關人

24、員3000元,延誤揭煤時間、平安巖柱控制不準、誤揭煤以及發(fā)生突出事故不傷人,罰相關責任人2000元。第30條 規(guī)程及時效超越3個月的平安技術措施,每月由業(yè)務部門組織,副總工程師主持復審一次,并將復審意見報總工程師審批。第31條 規(guī)程措施審批權限按執(zhí)行。第32條 審批后的作業(yè)規(guī)程或措施由施工單位技術員與相關單位技術員給本單位員工傳達,并覆行簽字手續(xù),時效超越2月的規(guī)程措施每月必需傳達一次。分管指點、施工單位的管理干部、業(yè)務部門的技術人員,都要學習規(guī)程措施,熟習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防止違章指揮。第33條 安檢站參與一切規(guī)程措施的審批,對規(guī)程措施的傳達、貫徹、落實與執(zhí)行負有監(jiān)視責任。第34條 消費管理部

25、擔任組織編制采、掘、修作業(yè)規(guī)程及平安技術措施,并組織規(guī)程措施的審批。對規(guī)程措施的完好性、規(guī)范性編制質量等負管理責任,并對執(zhí)行情況進展督促、檢查。第35條 機電業(yè)務管理部門擔任組織編制機電、運輸平安技術措施,對措施的完好性、規(guī)范性編制質量等負管理責任,并對執(zhí)行情況進展督促、檢查。第36條 規(guī)程措施的編制人對規(guī)程措施編制的質量擔任。施工單位對規(guī)程措施的落實負直接責任,同時對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負有反映權。第37條 對規(guī)程、措施編制與審批不及時影響任務的,罰責任人100元,對規(guī)程、措施編制質量差責令返工重寫的罰責任人50元。第38條 對無規(guī)程、措施施工按三違進展處置,規(guī)程、措施編制不當、內容不全影響消費

26、或呵斥事故的對有關責任人按照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置。第39條 一切罰款由業(yè)務部門出據(jù)罰款條,經 礦考核辦企管部審定后,交由財勞部在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當月工資中扣出。第四章 設計管理第40條 設計任務應包括:礦井開辟延深工程設計,采區(qū)設計,采煤任務面設計,技術改造設計,與采掘工程配套的機電運輸、一通三防設計,重要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井下、地面規(guī)劃設計,地面建構物的單位工程設計,構配件加工圖的設計。第41條 設計部門必需根據(jù)礦井的大中小接續(xù)安排,作出設計方案并組織實施。第42 條 設計部門所需設計資料必需事先聯(lián)絡,提交委托書,并經總工程師簽字。1采區(qū)設計所需地質資料理應提早半年提交委托書,回采任務面所需地

27、質資料提早三月提交委托書,掘進所需地質資料提早一月提交委托書。2機電運輸設計提早一月提交委托書,所需機電運輸資料提早一周提交委托書。3所需通風資料提早一周提交委托書。第43條 地測大隊必需在原有勘探部門提交的礦井精粗查地質報告的根底上,根據(jù)礦井實際的地質資料,按工程的不同要求,編制消費地質報告或闡明書、地質素描。經總工程師同意后,提交設計部門運用。第44條 業(yè)務職能部門專業(yè)職能管理的工區(qū)承當專業(yè)管理范圍內的設計。第45條 采區(qū)設計、采煤任務面設計系統(tǒng)構建要有利于一通三防管理,優(yōu)化采、掘、機、運、通各系統(tǒng)。至少提出兩套以上方案進展技術經濟效果比較,在分管副總工程師和有關業(yè)務部門廣泛討論的根底上,

28、報總工程師審定。第46條 煤巷、半煤巷掘進應積極采用機械化運輸作業(yè)線,優(yōu)先采用先進的支護技術。第47條 施工過程中遇條件變化需求更改設計時,由業(yè)務部門提出更改方案,報總工程師同意后執(zhí)行。經總工程師同意的設計任何人無權私自變卦和修正。第48條 對完成設計任務成果優(yōu)良者給予以獎勵,不按時完成設計義務延誤施工,按有關規(guī)定對責任人進處分。 第49條 設計任務義務可以采用內部承包方式實施,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業(yè)務及考核部門將設計義務委托給部門或個人,簽定內部協(xié)議,明確有關責任及其報酬等事宜。第五章 中腰線管理第50條 各類巷道的開工,業(yè)務部門必需以委托書方式提早23天通知地測大隊,以便預備資料按要求放線。

29、停頭要通知地測大隊收尺,復工要通知地測大隊復核。重要井巷工程開工還必需提早半月將施工圖交地測大隊。嚴禁無措施無設計放線開工。第51條 標定中腰線前,丈量人員必需對設計圖上的數(shù)據(jù)、幾何關系進展驗算、檢核,重要工程的設計導線、標定設計須經丈量技術員審查簽字確保無誤后,方可標定給線。第52條 巷道開工暫時中腰線,假設現(xiàn)場情況限制,可用羅盤儀標定。當巷道掘進出48米后必需用經緯儀重新標定。第53條 中腰線點要成組設置,每組點不得少于3個,點間距應不少于2米,最前面中腰線距迎頭的間隔 ,應在2530米。腰線也可2530米設置一個點,并在幫上劃出腰線,腰線至底板的高度要在規(guī)程措施中規(guī)定。延設中腰線時,必需

30、對所用的和新設的點進展檢查。巷道每進100米應檢測校正一次中腰線。第54條 最前一組中腰線點距迎頭的暫時中腰線,由施工單位擔任延線,各施工單位應建立延線制度。第55條 巷道中的測點和中腰線點,施工單位必需維護好,嚴禁敲動或用測點吊掛重物。如是錨噴巷道,噴砼前要加以維護,嚴禁噴覆。如遇測點損壞或有疑心時,施工擔任人或技術擔任人要及時告知地測大隊,否那么出現(xiàn)錯誤后果自傲,地測大隊的丈量人員假設不及時處置,出現(xiàn)錯誤由丈量人員擔任。第56條 地測大隊丈量人員給線時,施工單位要親密配合,擔任打眼、提供方便。給好線后該當場向施工單位現(xiàn)場人員交待清楚有關數(shù)據(jù),以便掌握施工。第57條 地測大隊的丈量人員對按中

31、腰線施工情況要經常檢查,發(fā)現(xiàn)未按線施工,要及時通知施工單位矯正。假設偏線嚴重可回絕給線,并立刻向業(yè)務部門和分管指點反映,拿出處置意見。第58條 假設中腰線呵斥偏向,但不影響運用,對單位處200元的罰款,并對相關責任人員各處100的罰款,對呵斥返工的那么對責任單位處5002000元的罰款,并對相關責任人處200500元的罰款。第59條 本制度從2004年1月起執(zhí)行。第六章、頂板管理制度 為了規(guī)范各施工單巷道頂板管理任務,杜絕冒頂事故的發(fā)生,特制定中嶺煤礦頂板管理制度,望各單位仔細執(zhí)行。一、中嶺煤礦籌備處、各礦建施工單位每月底必需組織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專題會議,對本月頂板管理問題進展總結、下月掘進施

32、工中將遇到的頂板管理重點分析安排,并作好會議紀要下發(fā)到各與會單位或個人。二、各單位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任務業(yè)規(guī)程必需將頂板管理作為專項措施進展編制設計。三、石門或穿層巷道施工前,應先出料想剖面圖,對巷道穿過的巖性進展預測描畫,同時應闡明頂板管理需求留意的問題。四、各掘進任務面必需在現(xiàn)場按措施規(guī)定備足預防頂板發(fā)生冒頂事故所需的資料、工具,否那么,不予施工。五、掘進任務面頂板發(fā)生變化,需求更改支護方式時,施工單位應先通知監(jiān)理部門和甲方到現(xiàn)場會審,確定需求更改支護方式后,由施工單位先報補充措施后再執(zhí)行;如因特殊緣由,監(jiān)理部門和甲方不能立刻到現(xiàn)場時,施工單位可以將“錨、網、噴結合支護改為架棚或砌碹支

33、護,但不能將架棚或砌碹支護改為“錨、網、噴結合支護。六、掘進任務面嚴禁空頂作業(yè),如每發(fā)生一次空頂作業(yè),按每米100.0元處分;同時,責令施工單位立刻停頭,先按措施補齊暫時支護或永久支護后,再掘進迎頭,停頭補支護時間不予計算順延工期。七、三岔門、四岔門、交岔點的施工必需先按確定的支護方式編制好措施,并在現(xiàn)場至少備足一天的施工所需資料后,方可開工,否那么,不予開工。八、架棚支護、砌碹支護巷道施工,必需在規(guī)程措施中明確規(guī)定好暫時支護、前探支護措施,前探梁或超前支護等應單獨設計加工,并運到現(xiàn)場存放后,方可施工。九、“錨、網、噴結合支護巷道,必需嚴厲按規(guī)程措施規(guī)定進展初噴和復噴,防止頂板長期暴露風化后發(fā)

34、生冒頂事故,如巷道頂板由于未初噴或復噴呵斥的冒頂事故,產生的隱蔽工程和順延工期由施工單位自傲。十、“錨、網、噴結合支護巷道必需按規(guī)程措施要求支設錨、網,假設發(fā)現(xiàn)一根錨桿角度不合格,應立刻責令施工單位補打,并按每棵10.0元進展處分,發(fā)現(xiàn)一塊網未聯(lián)接、壓接,應立刻責令施工單位用12#鐵絲每隔100200mm扭接或補網搭接,并按每塊網20.0元進展處分。嚴禁大鉆頭配小錨桿,即43mm錨桿必需用40mm鉆頭, 嚴禁將錨桿切斷或砸扁運用,如發(fā)現(xiàn),那么按每棵300.0元處分。十一、掘進任務面必需實行畫線打眼,保證巷道成形,巷道嚴禁欠挖,超挖按要求不得超越150mm。十二、錨桿支護巷道每2030m或每50

35、0根錨桿必需測試一次錨桿拉力,每次不少于3根,錨固力必需到達要求,否那么,對不到達要求的必需補打、補測,以保證支護強度。十三、巷道貫穿施工時,施工單位必需進展至少兩次貫穿丈量,并于貫穿前20m在現(xiàn)場標定貫穿點位置及間隔 。十四、貫穿措施中應明確編制對貫穿點的加固處置措施,并在距貫穿前10m以上時由籌備處組織監(jiān)理部門、貫穿施工單位和透點加固單位到現(xiàn)場對加固情況進展驗收,確認透點加固結實后,方可貫穿。十五、巷道貫穿后,施工單位必需先對透點進展處置,在24小時內將透點永久支護完善,防止透點大面積暴露發(fā)生冒頂事故。十六、掘進任務面當月每發(fā)生一次體積大于10m3的冒頂事故時,當月工程質量降一檔執(zhí)行,發(fā)生

36、兩次含兩次以上體積大于10m3的冒頂事故時,當月工程質量視為不合格品。十七、掘進任務面每發(fā)生一次體積大于10m3的冒頂事故時,在冒頂發(fā)生24小時內必需由中嶺煤礦平安部組織有關人員進展冒頂事故分析,并按事故責任對各單位或個人進展處分,冒頂發(fā)生的隱蔽工程量和工期按事故責任分別承當。十八、掘進任務面發(fā)生冒頂事故在4小時內不能處置好的,施工單位工程部必需安排工程部管理人員跟班到現(xiàn)場組織處置,10小時內未處置好的,籌備處甲方和監(jiān)理部門應安排人員跟班到現(xiàn)場協(xié)助組織處置,直到冒頂處置完為止。第七章、消費管理方法1 回采任務面初采或末采管理方法一、施工單位在任務面初采或末采前10天必需編制有針對性初采或末采措

37、施,并貫徹履行簽字手續(xù)。二、初采或末采期間,礦指點必需跟班現(xiàn)場指揮,確保措施現(xiàn)場落實兌現(xiàn)。三、消費管理部在任務面初采或末采期間,實行三班礦壓監(jiān)測監(jiān)控,并建立礦壓觀測檔案,統(tǒng)計分析總結資料上報總工程師和指點。四、任務面初采或末采終了,由總工程師,采煤副總、消費管理部、 機電隊、施工單位、通風隊、安檢隊等參與,對該階段任務進展系統(tǒng)總結分析,并建立檔案資料。2 礦壓任務管理方法一、管理制度1、礦壓人員必需嚴厲按照崗位責任制履行其任務職責。2、礦壓人員所測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擔任。任務中不得弄虛作假,否那么,將按違反 礦規(guī)章,從嚴處置。3、對所測數(shù)據(jù)必需每天做表報送有關指點及施工單位。4、對每天觀測的情況,應

38、及時向部指點匯報,發(fā)現(xiàn)問題要立刻通知施工單位進展整改。5、礦壓儀器損壞或儀器讀數(shù)不準數(shù)據(jù)不清的,必需及時修繕或改換;對人為呵斥礦壓儀器損壞或儀器讀數(shù)不準數(shù)據(jù)不清的,對責任人按儀器原值2倍處分。二、監(jiān)測規(guī)定1、回采任務面原那么上必需每班有人跟班監(jiān)測,特殊情況時,每天至少有一個班跟班監(jiān)測。2、對錨網支護的巷道每3050米或每300根錨桿測試一次,抗拔力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必需找出緣由,督促施工單位整改。3、對巷道圍巖變化較大的地點或估計受采動影響范圍的巷道必需設點定期進展觀測。觀測結果及時整理匯報。4、錨桿拉力原那么上不作破壞性拉力實驗作破壞性拉力測試時必需經消費管理部部長贊同,當?shù)竭_設計要求以上23

39、t就停頓抗拉測試。5、礦壓人員入井后必需檢查采面或巷道的支護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匯報處置。6、對安檢人員確定危險地點的觀測必需經消費管理部部長的答應,并有平安設防措施,方能進入觀測。7、對觀測的情況必需每月定期總結分析,寫出觀測結果,進展存檔。8、消費管理部必需建立和完善各采面、巷道礦壓資料檔案。3 礦調度值班指點的任務職能及職責范圍1、礦值班指點職責:對當天平安消費全權擔任。擔任督促和指點當班調度員仔細履行職責;擔任當天的平安消費組織指揮協(xié)調任務;對當天平安消費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組織處置。需專業(yè)分管指點協(xié)調的,值班指點應及時通知專業(yè)分管指點協(xié)同處置。2、消費事故處置:事故影響到達1小時

40、,事故單位的值班人員必需立刻匯報本單位主管指點;事故單位的擔任人必需立刻趕赴現(xiàn)場組織處置;事故影響到達2小時,值班指點或專業(yè)分管指點與業(yè)務部門擔任人應到現(xiàn)場組織指揮;影響時間達4小時,專業(yè)分管指點必需趕赴事故現(xiàn)場組織指揮,并將事故情況隨時匯報調度室。未按本規(guī)定履行職責者,視為“三違,將按有關規(guī)定從重處置。3、平安事故處置:發(fā)生平安事故時,值班指點必需立刻通知相關職能部門擔任人及分管指點,并要求30分鐘內趕到調度室情況緊急時必需10分鐘趕到;制定平安搶險措施方案,并組織實施。4 各類事故匯報程序一、瓦斯煤塵事故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總工程師、總礦長、機電礦長、安檢站長、消費礦長、消費管理部部長、

41、通風、安檢、事故單位擔任人、 機電、運輸系統(tǒng)擔任人、工會主席。二、頂板管理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消費礦長、總工程師、礦長、安檢、消費、事故單位擔任人、 機電、運輸系統(tǒng)擔任人、工會主席。三、井下火災事故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總工程師、礦長、機電、安檢、消費、通風隊、消費礦長、事故單位擔任人、工會主席、辦公室主任。四、水災事故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總工程師、礦長、消費礦長、事故單位擔任人、機電、救工會主席。五、機運事故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礦長、總工程師、消費礦長、機電、工會主席、。六、其它事故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消費礦長、總工程師、礦長、事故單位擔任人、安檢副總工程師、機電隊、工會主席。七、主

42、扇忽然停風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總工程師、機電、安檢、消費礦長、通風、停風影響區(qū)域的單位擔任人。八、局扇忽然停風匯報順序 礦值班指點、通風、 機電、安檢、停風影響單位擔任人。第八章 地質丈量管理制度1 消費平安聯(lián)絡制度1、凡井巷貫穿和掘進巷道透峒室,老巷老塘或向水,火,瓦斯等危險邊境掘進時,必需在巖巷剩下15-20米時,煤巷剩下20-30米時 ,綜掘剩下50米時,丈量人員必需向施工單位及有關部門發(fā)出貫穿通知單,并在現(xiàn)場標出透點位置,以便采取平安措施。2、當采掘任務面經過其它巷道或危險區(qū)的上下方,其間距小于25米時,丈量部門應向有關單位發(fā)出平安通知單。附平面,剖面圖尺寸3、在掘進任務面貫穿另一井

43、巷時,必需有準確的是在兩任務面相距50米時,地測部門必需下達通知書,余20米時地測下停頭通知書,施工單位必需只準從一個任務面向前貫穿。4、石門穿層巷道要揭煤時,地質人員必需嚴控制掌握所揭煤層的層位和到迎頭的間隔 及 進展情況變化。迎頭到揭煤最少間隔 為15米時,必需停頭打鉆查明層位的實踐間隔 和煤層賦存情況,根據(jù)鉆探成果整理,繪制平,剖面圖紙,提供應有關部門指點做揭煤任務的詳細安排。5、凡接近巷道轉向,變坡,地質構造變化,突水預兆,瓦斯變化等特對情況時,地測人員除及時深化現(xiàn)場 掌握第一手資料外,應三班向施工單位了解情況,以便及時時做好效力。6、及時按旬進尺和月進尺填報上圖,定期交換。2 地測任

44、務質量及事故分析制度1、地質,丈量,繪圖,三量,儲量等必需嚴厲按規(guī)程和地測質量規(guī)范化的有關規(guī)定要求任務,每項任務必需保證任務質量,隊里每月必需對地測任務進展一次全面檢查,對不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的必需重做。2、各組長或技術擔任人對各自范圍內的業(yè)務任務,要經常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分析處置或限期落實整改措施。3、對檢查出的質量問體,除立刻反工外,要組織有關人員討論分析,找出緣由,接受教訓。地測人員必需按時,按要求發(fā)放地質預告,采掘任務面情況預告及透窩通知單,一旦誤揭煤層,找錯層位,突水誤透等艱苦責任事故,隊里必需嚴肅處置,落實責任者。3 地質丈量資料管理制度 1、地質丈量圖紙資料必需設有專人管理,擔任保管,

45、發(fā)放,借閱,復制運用的管理任務。資料保管必需符合防火,防潮,防盜的要求。2、凡提交礦內各單位運用的圖紙資料,必需經過地質或丈量擔任人審核,隊長簽字,報礦總工程師審查同意,方能提供。礦內各單位需求暫時索取地測資料或數(shù)據(jù),須經地質或丈量擔任人審查允許,個人不得隨意提供。3、凡上報的地測資料,必需經礦總工程師同意后方能報出.其數(shù)據(jù)必需以地測部門提供的為準,其它部門不得恣意提供。4、外單位借閱,索取地測資料時,必需持有單位引見信,經礦總工程師同意,并辦理有關登記手續(xù)。凡借閱資料、圖紙,均不得轉抄、復制。只需單份的圖紙資料不得外借。5、外單位索取、轉抄、復制地測圖紙資料時,必需列出清單,經 礦總工程師同

46、意,方能提供,并收取書本資料費。凡索取、轉抄、復制的圖紙資料,都要注明復制、轉抄、索取日期,其嚴密責任由素取、轉抄、復制單位擔任。6、向國外提供地測資料圖紙,要按國家規(guī)范協(xié)作和交流工程,嚴厲控制范圍、份數(shù)。同時要嚴厲按照國家嚴密規(guī)定,經 礦總工程師審查同意,上報主管部門。7、地測人員本人運用的地測圖紙資料,必需維護好,留意嚴密,不得損壞、喪失,否那么必需清查責任嚴肅處置。 8、一切地測資料 包括數(shù)據(jù)、臺帳、卡片、圖紙等的保管業(yè)務分門別類,查找方便,有目錄 、索引。 4 設備、工具、運用、發(fā)放、??刂贫?、地測儀器,工具必需妥善保管,建立技術檔案,檔案中應填寫儀器、工具稱號、制造廠名、規(guī)格、型號

47、、單價、由來及時間等,要有歷次檢查、校正、損壞和修繕的記錄,運用等級的闡明等。2、地測儀器工具必需有專人保管,定期或根據(jù)需求進展檢校,并填寫檢記錄卡片。3、儀器工具必需存放在清潔、枯燥、通風良好且變化不大的室內。儀器箱內應放置枯燥劑,并有專人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霉銹等景象,需查明緣由立刻處置。4、儀器設備運用前,操作者必需掌握儀器設備的構造、性能原理即使用方法,不熟習決不談能亂動。搬運時輕拿輕放,不許碰撞,不能座壓儀器設備箱架。5、儀器工具運用前后,均應進展檢查,性能正常,精防確可靠,方能運用。用后必需擦凈、涼干、經檢查驗収后方能入庫。6、經緯儀、全站儀、井下防爆全站儀、水準儀、繪圖儀、無氨曬圖機等

48、貴重設備,應配備有一定技術程度的人員管理運用。并每年對儀器設備檢定一次,合格的方可繼續(xù)運用,需求修繕的要及時修繕,需求報廢的每年底要及時辦理報廢手續(xù)。7、儀器工具發(fā)生喪失或損壞時,必需及時清查處置,如屬于嚴重儀器事故,必需寫出專題儀器事故報上級處置 ,并接受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fā)生 。 8、儀器工具外借時,必需經單位指點贊同,方可按手續(xù)借出。借出及返還時,均該當面進展檢查,如返還時有損壞,應照價賠償。 5 地測資料技術報告等審批制度1、丈量成果必需有兩人上計算、校正、保證資料準確無誤。2、地測資料提供終了后,必需經編制,描圖,審核技術擔任人審核、隊長簽字后再經地測副總工程師及礦總工程師審閱

49、贊同后方能曬圖運用。3、凡地測隊提交本礦運用的圖紙、資料,必需經地測擔任人審核贊同,礦總工程師同意后方能提供。4、地測圖紙資料必需設專人保管,建立借閱、轉抄、復制登記。5、各科摘引資料必需嚴厲檢查、校正后方可運用。 6、凡上報的地測資料,包括:圖表文件等必需經隊長審核贊同后,報地測副總工程師及礦總工程師同意方可報出。7、凡屬交換性質的圖件,需以舊換新,不交舊的,停發(fā)新的,特殊情況經隊長贊同后方可發(fā)放,為防止圖紙外流,對喪失圖紙者清查責任。 6 中、腰線管理制度 為使我礦掘進巷道規(guī)范,施工單位便于規(guī)范施工,地測部門又便于中腰線管理任務,根據(jù)煤礦平安規(guī)程,煤礦丈量規(guī)程之規(guī)定,并結合我礦實踐制定本管

50、理制度。1、各類巷道的開工,通知部門必需以礦總工程師簽批的委托書、開工通知書、便函或施工技術措施等方式,提早2-3天通知地測部門,以便預備資料按要求放線,停頭、復工也應及時通知地測部門,以保證有足夠的圖紙復核及測算時間。嚴禁無書面通知書、無措施、無方案安排給線開工。2、標定中、腰線前,丈量人員必需對開工措施和設計圖紙上的數(shù)據(jù)、幾何關系進展驗算、檢核、重要工程的設計導線,標定遲設計須經丈量擔任人審查簽字,確保無誤方可標定給線。3、主要巷道的中、腰線必需用經緯儀和水準儀標定,次要巷道的中、腰線,在滿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可用羅盤儀和半圓儀標定。4、井下標定必需準確,誤差不得超越規(guī)定,標線資料數(shù)據(jù)必需

51、準確無誤。對現(xiàn)場標定元素進展校核確認無誤后方可遷站,否那么必需重標。未按此程序進展標線者,一次罰款20元。如標錯線呵斥經濟損失,由當事人承當,并分析處置。標線后30-40米時,必需對新標的線進展復測,否那么罰組長20元,并立刻復測。5、標定中線應成組設置,每組中線點不得少于4個,點間距不得小于2米,如遇特術情況既巷道不夠長或頂板破碎不宜打頂板樁時,點間距可以不大于2米,但是放完中線后,必需用油漆沿中線方向在巷道頂板上不延續(xù)標注6-10米。否那么 對參與延中線的人員分責任大小給予罰款10-20元。最前一個中線點距迎頭40米以內,由施工單位自行延線指揮掘進如在40米之內中線有松動或巷道變坡 中腰線

52、不能運用時,施工單位應及時通知地測部門給予校正或延掛中腰線。超越40米時,施工單位不論中腰線能否可用,都應及時通知地測部門去延掛中腰線。同時,丈量組長也應隨時加強聯(lián)絡,掌握中腰線至迎頭的情況。隨時延掛中腰線。每40米打一個腰線樁,否那么每超1米罰丈量組長10元,組長不在由副組長擔任。6、各施工單位要建立班組長技術員延線制度,擔任延伸中腰線至迎頭40米以內的中腰線,以便施工,否那么呵斥巷道偏向,責任由施工單位擔任。7、巷道中的測點和中腰線點,施工單位應妥善維護,嚴禁敲打或吊掛重物。如對延掛的中腰線點有疑問時,施工單位要及時告知丈量人員,否那么出現(xiàn)過失由施工單位擔任。施工單位破壞中腰線點的,每發(fā)現(xiàn)

53、一次扣進尺5米。8、施工單位在丈量給線時,應親密配合、協(xié)作打眼、提供方便。丈量給好線后該當場向施工單位交待清楚情況,以便掌握施工。9、丈量人員對巷道施工情況應經常檢查,發(fā)現(xiàn)未按線施工,要及時向有關指點或部門匯報。如遇巷道偏線嚴重而無法延線和影響工程運用的,可回絕給線,并立刻向有關指點反映,確定處置意見。未經技術部門或總工程師贊同,任何人不得擅自改線或借線。7 貫穿、透窩管理制度1、進展重要貫穿丈量前,必需按編制貫穿丈量設計書,按規(guī)定的程序報批并按同意的貫穿設計進展實測、計算、復測、復算 。2、貫穿丈量任務至少應獨立進展兩次,最后取其算術或加權平均值作為標定最后一次方位的起算數(shù)據(jù)。 3、一切貫穿

54、工程都應繪制1:200或1:500大比例尺貫穿施工圖掛調度室,每天收尺填圖一次,嚴厲掌握工程進展情況。4、貫穿工程兩任務面的間隔 在巖巷中剩下15-20米,煤巖巷中剩下20-30米之前,丈量必需以書面方式報送 礦總工程師,分管掘進的副總 礦長副總工和安檢、通風、消費技術、施工單位等部門,并在現(xiàn)場標出透點位置及控制間隔 。5、采、掘、修任務面接近老巷、老空、小窖、老窖及煤柱邊境或進入危險區(qū)20-30米前,地測部門須以書面方式向 礦總工程師、分管副總 礦長和安檢、通風、消費技術、施工單位等部門,并在現(xiàn)場標出位置和控制間隔 。6、當掘進巷道從其它巷道、任務面或危險區(qū)的上方或下方經過時,其間距小于25

55、米的,丈量人員應向有關指點和單位發(fā)出平安通知書,并附平、剖面圖,標明凈巖煤柱,以便采取平安措施。7、在丈量人員下達平安貫穿通知書后,生長技術、安檢、通風、調度、機運及施工單位等必需深化現(xiàn)場,了解情況,加強管理,嚴厲按平安技術措施要求施工,確保巷道平安,準確貫穿或順利經過。由消費技術部組織驗收。8、重要井巷貫穿后,本隊應按貫穿設計精度要務虛測分析,寫出總結報分管指點和上級部門備。8 地質任務管理規(guī)定礦井地質任務是煤礦消費建立的一項重要技術根底任務,礦井的一切采掘任務必需以可靠的地質資料為根據(jù),它從礦井根本建立開場直到礦井開采終了。因此,必需加強礦井地質任務,更好的研討與處理煤礦消費中的各種地質問

56、題,以順應煤礦消費建立的需求。為此,特制定本管理規(guī)定: 1、地質人員必需嚴厲執(zhí)行國家和上級部門公布的有關地質、資源管理、地質災禍防治和礦井防治水的法律、法規(guī)、技術政策,執(zhí)行行業(yè)和企業(yè)制定的技術規(guī)定和實施細那么等。 2、消費技術部門下函,按業(yè)務聯(lián)絡制度,地質工程技術人員必需為礦井工程設計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在制度規(guī)定的時間內,地質人員接到設計或消費技術部門委托書后3年半5年半提供準確的礦井開辟延深地質報;2年半提供采區(qū)地質闡明書;715天提供任務面掘進闡明書、地質闡明書和回采闡明書。其它井巷工程、防治水和防治瓦斯工程所需的地質資料,應根據(jù)要求及時提供。 3、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那么。對掘

57、進前方有疑的老窖,采空區(qū)、積水區(qū)及石門揭煤時,地質人員必需提交鉆探設計,報告地測副總及總工程師同意后方可交給施工單位編制打鉆及平安措施。 4、在施工單位打鉆前,地測人員必需標出打鉆方位及傾角開鉆后進展跟班并復查其鉆孔方位及傾角能否正確。在跟班過程中嚴厲記錄煤巖層及瓦斯、水等的變化情況,鉆探終了后及時分析有關資料,提出施工意見,并在圖上及現(xiàn)場標定控制間隔 。5、采掘巷修任務面忽然遇層位變化或地質核定斷層突水時,施工單位應及時通知地測部門,地測部門接到通知后必需立刻派人下井,觀測搜集、分析資料、編制圖件,提出處置意見,向分管副總和總工程師匯報研討處置。施工單位對地測部門所進展的觀測任務應提供方便,

58、配合其任務如打探眼等。6、必需根據(jù)掘進度和設計任務面范圍,研討分析地質資料,現(xiàn)場編錄緊跟迎頭,提供的地質資料必需滿足采掘設計的需求,假設因地質資料不可用,呵斥工程返工或浪費的須仔細分析總結緣由,呵斥艱苦經濟損失的,必需承當相應的責任。7、擔任查明礦井各種充水要素和周邊小煤窖情況,為制定防治水措施及合理布置采面提供根據(jù)。防治淹井及小窖越界開采要挾礦井。8、擔任向指點或有關部門提供危及人身和礦井消費的自燃或人為災禍如滑坡、泥石流等,以采取防備措施,防止惡性事故的發(fā)生。9 地測任務質量獎懲方法 礦井地測任務是煤礦消費 、平安、建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術根底任務。為了加強礦井地測管理任務和各崗位責任

59、制的貫徹落實,特編制此獎懲 方法。一.地質任務質量獎懲規(guī)定1、礦井地質觀測做到及時、完好、準確、一致、描畫的地質景象內容完好 、數(shù)據(jù)準確、字跡明晰、表達確切、圖文結合、重點突出、反映客觀。在當月任務中未發(fā)生誤揭煤層、誤地質構造判別(包括斷層性質、煤巖層位等),誤透水、誤穿小煤窖及古窖等。按時提交各種地質資料,較好的滿足消費需求,預測預告及時發(fā)放,資料可靠。每月按掘進進尺嘉獎地質人員5元/米。2、假設地質人員每月未及時搜集地質資料和發(fā)放預測預告,給消費、平安帶來嚴重要挾的,并呵斥工程浪費的,取消當月嘉獎,對呵斥浪費的工程按100元/米處分。呵斥嚴重事故的,由 礦組織分析處置。3、地測質量規(guī)范化任

60、務在檢查驗收中達部級規(guī)范的,每月嘉獎全隊2000元。地質人員在任務中提出合理化建議口頭或書面或廣泛采用新實際、新技術、新方法,在任務中成果顯著的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礦另給予重獎。二.丈量任務質量獎懲規(guī)定1、丈量任務嚴厲按的要求,當月無中、腰線管理錯誤,按時延掛中、腰線和復測、復算導線資料。對施工單位不按中、腰線施工進展檢查匯報調度室和消費技術部。并及時提供有關丈量資料及圖紙,做到“圖紙、資料、現(xiàn)場三一致。到達以上規(guī)范的每月嘉獎丈量人員5元/米。2、貫穿透窩的獎懲按同一同算坐標點測至兩掘進任務面的最短間隔 思索,1小于2000米的導線,每貫穿一個工程,經檢查驗收滿足精度誤差允許要求的。假設是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