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能量轉換_第1頁
細胞能量轉換_第2頁
細胞能量轉換_第3頁
細胞能量轉換_第4頁
細胞能量轉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細胞的能量轉換第一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可見線粒體是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第二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一、細胞內的供能物質糖類:最主要的供能物質脂肪:能量的濃縮貯存形式蛋白質:能量的來源之一第三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太陽能。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第四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太陽提供了生命生存的能源 太陽能(光能) 光合作用 植物(化學能) 食物 動物(化學能) 能量轉移并儲存于動植物的有機物(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中。第五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細胞內供能物質中

2、能量的流動 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 人(消化、吸收、運輸) 細胞 線粒體 ADP+Pi 二氧化碳和水 ATP 第六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細胞的能量利用形式 ATP高能磷酸鍵ATP表示為:A-P P P第七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ATP的作用: 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者 細胞能量轉換的中間攜帶者,即“能量貨幣”。 細胞的能量獲得、轉換、儲存和利用的樞紐。ATP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能量儲存于其高能磷酸鍵中,可去磷酸化釋放能量供細胞利用,又可磷酸化儲存能量。 去磷酸化 A-PPP = A-PP+Pi+1.72KJ 磷酸化第八張,PPT共三十三頁,

3、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食物中的能量如何轉換為 ATP? 食物(線粒體)ATP 細胞呼吸物質分解能量釋放能量轉移能量轉換ATP形成第九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細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 在氧氣的參與下,線粒體內分解各種大分子物質,產(chǎn)生二氧化碳,同時,分解代謝所釋放的能量儲存于ATP中,這一過程稱為細胞呼吸,又稱細胞氧化或生物氧化。第十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細胞呼吸(細胞氧化)過程:三羧酸循環(huán)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乙酰輔酶A的形成糖酵解圖示 細胞呼吸的四個主要步驟第十一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細胞呼吸的過程糖酵解乙酰輔酶

4、A的形成三羧酸循環(huán)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能量轉換ATP生成物質分解能量釋放第十二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細胞中能量的釋放和轉移分解過程:糖酵解 乙酰輔酶A的形成 三羧酸循環(huán) 物質分解, 能量逐步釋放出來第十三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輔酶A-酮戊二酸檸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草酰乙酸異檸檬酸蘋果酸順烏頭酸NADNADH2CO2NADNADH2CO2CO2NADNADH2NADH2NADFADFADH2NADH2NAD以葡萄糖為例,介紹細胞呼吸(能量轉換)的過程:糖酵解乙酰輔酶A的形成三羧酸循環(huán)第十四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一、糖酵解在

5、細胞質中進行經(jīng)過十幾步酶促化學反應結果:一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分子 NADH+H+ (葡萄糖中能量轉移到丙酮酸和 NADH中)第十五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乙酰輔酶A( CH3COSCOA)的生成: 在線粒體中進行。結果:2分子丙酮酸 2分子 CH3COSCOA 2分子 NADH+H+ 2分子 CO2(丙酮酸中能量轉移到CH3COSCOA和 NADH中)第十六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三羧酸循環(huán)第十七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三羧酸循環(huán)是物質氧化分解的中心。 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二十幾步酶促化學反應 。 結果: 2CH2COS

6、COA22CO2 23NADH+H+ 21FADH2 21ATP CH3COSCOA中能量轉移到NADH、FADH2 中第十八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至此,一分子葡萄糖已完全分解成分子CO2,能量已轉移到 NADH、FADH2、ATP中 即 G 10 NADH+H+ 2 FADH2 4ATP 6 CO2 下面的問題是 NADH、 FADH2中的能量如何轉移至ATP中。第十九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能量的轉換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因為: C6H12O6+6O2 6CO2+6H2O 前面產(chǎn)生的12對H必須進一步氧化為水,整個有氧氧化才告結束,但H不能與O2直接

7、結合,實際上H離解為 H+和e-(高能電子),電子經(jīng)過呼吸鏈傳遞,最終使1/2 O2還原為O2-與基質中的2H+化合生成水。這一過程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 電子傳遞鏈(呼吸鏈)相當于“放能裝置”; ATP酶復合體相當于“換能裝置”。第二十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呼吸鏈(電子傳遞鏈)呼吸鏈的本質是線粒體內膜上的些氧化還原酶系,可進行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完成電子的傳遞和能量的釋放。第二十一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FADH2 2e - 2e- 2e- 2e- 2e- 2e- 2e- 2e-簡示為:NADH FMN COQ B C1 C aa3 1/2O2 ADP+

8、Pi ATP ADP+Pi ATP ADP+Pi ATP呼吸鏈(respiratory chain) :線粒體內膜上一系列氫載體和電子載體蛋白,它們在內膜上有序地排列成相互關聯(lián)的鏈狀,稱為呼吸鏈。第二十二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呼吸鏈在傳遞電子時,是連續(xù)的進行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在這個過程中能量逐步釋放出來,有三個部位釋放的能量較高。即 部位 NADH COQ 12.2千卡 部位 b C1 9.9千卡 部位 aa3 O2 23.8千卡 第二十三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已知: 7.3千卡 ADP+Pi ATP 所以,上述三個部位的能量足夠形成一個 ATP,

9、 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1分子NADH 3ATP 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FADH2 2ATP第二十四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基粒與氧化磷酸化基粒(ATP酶復合體)是氧化磷酸化部位。 ADP+Pi ATP 稱為磷酸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動畫第二十五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基粒的結構:頭部(ATP酶復合體)柄部基片ADP+PiATP 頭部(ATP酶復合體)基粒 柄部 基片(插入膜中)動畫第二十六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12H 12H+12e-(經(jīng)呼吸鏈傳遞)同時: 12H+ + 6O2- 6H2O所以終反應式:C6H12O6+

10、6O2 6CO2+6H2O+能量 在體內細胞中的含義為: C6H12O6+6O2+36ADP+36Pi 6CO2+6H2O +36ATP+熱能底物水平磷酸化:由高能底物水解放能,直接將高能磷酸鏈從底物轉移到ADP上,使 ADP磷酸化生成 ATP的作用,稱為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高能電子在電子傳遞過程中釋放出的能量被F0F1ATP酶復合體用來催化 ADP磷酸化而合成 ATP,稱為氧化磷酸化。動畫第二十七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NADH 3ATP 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FADH2 2ATP 氧化磷酸化 所以 10NADH+2FADH2 3

11、4ATP 在糖酵解時,由底物水平磷酸化,產(chǎn)生2ATP(細胞質中產(chǎn)生); 在TAC時,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也產(chǎn)生2ATP。 細胞氧化 1分子葡萄糖 38分子 其中2分子ATP在細胞質中產(chǎn)生,線粒體中產(chǎn)生36分子ATP,其它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發(fā)掉。 動畫第二十八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動畫第二十九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細胞呼吸的特點: 1、本質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一系列酶促氧化還原反應。 2、產(chǎn)生的能量儲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鍵中。 3、能量是逐步釋放的。 4、恒溫(37攝氏度)恒壓條件下進行。 、反應過程需要水的參入。線粒體 細胞呼吸 ATP的產(chǎn)生功能第三十張,PPT共三十三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細胞呼吸的最終反應式: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與燃燒反應相比:化學反應相同 終產(chǎn)物相同 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