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解讀卡夫卡小說《騎桶者》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1.gif)
![多方面解讀卡夫卡小說《騎桶者》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2.gif)
![多方面解讀卡夫卡小說《騎桶者》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3.gif)
![多方面解讀卡夫卡小說《騎桶者》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4.gif)
![多方面解讀卡夫卡小說《騎桶者》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c237e76cb3788c2b74e893225c27c2b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方面解讀卡夫卡小說騎桶者一、知人論世:作家與文本卡夫卡是一個有著獨特經歷的作家,他的全身散發(fā)出一種憂郁與 孤獨,這與他的身世和人生經歷有關,解讀騎桶者必須關注到作 家與文本的關系。36歲的卡夫卡寫給父親又沒有膽量親手交給父親的一封長信里 的話“在我的眼里世界就分成三個部分。我,是個奴隸,生活在其中 的一個世界,受著種種法律的約束,這些法律是單為我發(fā)明的。而我, 不知為什么,卻始終不能完全守法。然后就是第二個世界,它離我的 世界無限遙遠,這就是您的世界,您行使著統(tǒng)治權,發(fā)號施令并且還 因您的命令得不到執(zhí)行煩惱生氣?!边@段話里可以看出,卡夫卡的一生都生活在強大的社會體制和“父親的陰影”中,他對于
2、這個 世界無所適從,恐慌和孤獨伴隨而來。他在另一封信里這樣陳述他和母親的關系:“母親對我的愛正如她對我的不理解一樣深,這種不理解融進了她的愛之中,因而,她也 許就更加無所顧忌,這是我目前所不能理解的?!蹦赣H給了他很多愛, 但他仍然不能去理解,他行走在自己孤獨的人生之中,他和世界有著 怎樣的不可圓融的關系,因而他的精神世界是多么孤獨,反映在作品 中的小人物往往是一個猥瑣的、 可憐的、被人遺棄承受種種壓力的悲劇之人卡夫卡還三次訂婚而又終生未娶,他在 1914年3月9日的日記 中寫道:“我一直多么熱烈地愛著菲莉斯。主要是出于我的作家工作 的考慮,是它擋住了我,因為我相信婚姻對這一工作是有危害的,我
3、何嘗不想結婚,但單身生活已在我現(xiàn)在生活的內部把它毀滅了?!彼h離了親情,遠離了愛情,遠離了這個世界,他偷偷地躲在心 靈的洞穴里,品嘗孤獨的滋味,在這種精神狀態(tài)下塑造的騎桶者就是 一個徹底的孤獨者形象,其背后隱藏的正是作家對面對強大的外部世 界的懦弱表現(xiàn),以及人類精神價值的追逐。擁有更為強烈的現(xiàn)代諷刺 和喧泄意義從而喚醒作品靈魂力量的意義, 通過騎桶者“飛翔”語象, 不斷強化內心情感與外部世界溝通的探索,展現(xiàn)和較量形成的矛盾, 從而實現(xiàn)了小說主題由單一到豐富、多義、深刻的提升。二、薩特的存在主義:“我”和“他人”的矛盾騎桶者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稱視角,“我”出場時,只有一個情節(jié):煤店借煤。非常簡單的
4、故事,但是敘述的故事速度極慢極慢,原因是小說從外部的敘述轉向“我”心理的描述,第一段“我必須快馬加鞭,在它們之間奔馳,在它們之間向煤店老板要求幫助”“我必須向他證明“我這回前去,必須像一個乞丐女主人因此趕忙決定”,這是物質嚴重匱乏的情況下呈現(xiàn)可憐的狀態(tài),急需煤的“我”,索取煤取暖過冬的焦慮和渴望的心理作了反復的渲染;文本 幾乎用極為夸張的手法凸顯“我”的生存困境,因為借煤多次,所以 煤店老板已經麻木,就逐漸呈現(xiàn)有產者的自私無情,可是在于僅剩一 點點希望的“我”看來,“煤店老板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陽”,“在十 誡之一不可殺人的光輝照耀下,也將不得不把一鏟煤投進我的煤 桶”,這是怎樣的自我寬慰心理??!
5、物質嚴重缺乏,又希冀得到同情 的心理恰恰引起人們的共鳴,其中包含了作者對“我”的關心和同情。 尤其文本中“我”的三次“喊”,會“飛”的木桶讓“我”停留在空 中,“我”聲嘶力竭的喊,可是那么無力,第一次描寫喊叫的聲音,“那急切的聲音裹在呼出的熱氣里,在嚴寒中顯得格外沉濁”,第二 次沒做很多的描寫,只是迫不及待丟下兩句話:“是我啊,一個老主顧;向來守信用;只是眼下沒錢了?!钡谌蚊鑼懞敖械穆曇簦昂?冷所引起的眼淚模糊了我的眼睛,請你們抬頭看看,你們就會發(fā)現(xiàn) 我的,雖然在“我”已經極盡全力,喊出了所有的聲音,但 在他人聽來,卻是那么地微弱,似乎聽到了,有似乎沒聽到,聲音存 乎隱約之中,這是“我”的
6、幻覺,還是地面上的人因為隔閡而產生的 幻覺呢?總之表達的是一種不確定性,“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邊上” “是的,有人” “沒有人,街上空空的”反反復復的認 定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在求助中的孤獨、恐慌和無奈,顯得那么 真實,以致于令人心酸落淚。人與人之間缺少愛與溝通,世界因而冰冷,世界因而更需要煤, 于是“煤”帶了一層隱喻意義,它是溫暖、希望、力量或是安全。對 此第一段環(huán)境描寫早有暗示:窗外的樹木呆立在嚴霜中;天空成了一 面銀灰色的盾牌,擋住向蒼天求助的人。為“我”夢幻般的呼喊做好 了鋪墊,把虛構嵌入到現(xiàn)實中,這些真實細膩的細節(jié)最終是為了反襯 整體生存處境的荒誕和神秘。最終卡夫卡展示給我們的
7、是一個陌生的 世界,這個陌生的世界最終隱喻了現(xiàn)代人對自己生存的世界的陌生 感,隱喻了現(xiàn)代人流放在自己家園中的宿命??梢哉f,作者的敘述表面上是冷靜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內心已 經對“我”有深切的同情,他的表達目的不再限于具體事件,而已經 凸現(xiàn)了愛與溝通的匱乏,以及心靈的饑餓主題,在這篇小說里,“我” 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重要視點。小說試圖從“我”出發(fā),一以貫之,探求人的自我意識,以此去 探索人的存在的“內在依據”,研究人的存在狀況,在存在主義作家 眼里,世界是孤獨、荒謬的,人生是不幸、痛苦的。除“我”之外, 另外在場還有“他人”,而“他人”是存在于我的視線之下。海德格 爾認為,他人不是“在我之外的全體
8、余數(shù),而這個我則是從全部余數(shù) 中兀然特立;他人倒是我們本身多半與之無別、 我們也在其中的那些 人?!奔热凰伺c我們無別,即與我一樣的具有此在式的存在方式的 存在者?!肮餐嗽谶@個術語標志這樣一種存在:他人作為世界之內 的存在者就是向這種存在開放?!蹦敲?,以在世的方式在世界中的“他 人”是如何從周圍世界來照面的呢?文本中“煤店老板”和“煤店老板娘”兩個人物,他們是有產者, “而煤店老板正在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寫字;為了把多余的熱氣排出 去,地窖的門是開著的”,“她平靜地呼吸著,一面編制毛衣,一面 舒服地背靠著火爐取暖”,“當她半是蔑視半是滿足地在空中揮動著 手轉身向店鋪走去時”,這些句子綜合起來看
9、,可以看得出他們對自 己的生活狀態(tài)是感到愜意滿足的,在物質上,他們與“我”拉開了距 離,有了不平等的處境,而在精神呢,能否保持平等關系呢?小說結 尾處,當“我”被扇到冰山區(qū)域時,留下一句恨恨的話:“你這個壞 女人!我求你給我一鏟最次的煤你都不肯?!笨梢赃@樣說,“我”和有產者之間因為物質條件不一樣,而產生 了精神上的距離。盡管煤店老板曾幫助過“我”,或“同情”過“我”, 但是久而久之,“對于我通常的請求已經麻木不仁”,也就是說有產者不能從根本去體會、理解窮困者的生存狀態(tài),最后人最初的自私 和冷漠都會占據了全部心靈,因而讓世界陌生化,他們倆的出現(xiàn),作 者沒有做過多的譴責和控訴,文中不斷地強調視聽的
10、虛幻性。 他們夫 妻倆看到我了嗎?聽到“我”的喊聲嗎?對話實際上只在煤店老板與 老板娘之間進行。在他們夫妻的對話中,“我”雖然在喊話,但“我” 根本沒有和他們進行實質性的交流,“我”與他們的談話籠罩著一層 虛幻的色彩??梢娢液屠习迥锏木嚯x不僅是位置上的距離還有精神上 的距離。人物是否真實并不重要,作為構造現(xiàn)實世界的人物之一,可以理解是一種符號。作為符號去理解的話,它總是具有一定象征意義。我們所要追尋的就是一種意義,他們的出現(xiàn),無疑烘托了 “我”的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無論“我”如何想盡辦法,施展技能,“我”可以哀求,“我”可以“必須像乞丐,“我”如何承諾,也無法喚起現(xiàn)實世界對“我”的關注,“我”被疏
11、離和被驅趕,這是世界、時代的悲哀!因此作者無須為兩夫妻做立體的具象描述, 無須為他們傾注更多的情感態(tài)度,他們只是反映了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世界的自然存在。 因而,“我”最終被隔離,逃避到一個比這更寒冷的神秘地方一一冰山區(qū)域。三、冰山視角:小說最后一句視點是這樣變化的,小說的敘述人一直是“我”, 都是從“我”的視角來寫的,但在“我浮升到冰山區(qū)域,永遠消失, 不復再見”的這一刻,小說的視點其實已經從“我”轉化為地上人的 視點。“我”每天都可以見到自己,不會永遠消失,只有從地面人的 視點來看,“我”才會永遠消失。這是一種孩子賭氣的話,表達了與 這個世界的決裂?!拔摇钡奶颖芑蚴菦Q裂,都是被動的,因為老板娘
12、身上的圍裙起了一種力量作用,它代表世俗,“我”無法在冷酷的現(xiàn)實世界生存,最后升騰,走向另一種絕望。在老板夫婦的陪襯之下,“我”的內心世界顯得更加真實,而結 尾所寫的一個人騎著空空的煤桶“浮升到冰山區(qū)域,永遠消失”的情 景描繪的都是這種幻象世界。正如德國大作家托馬斯 ?曼所說:“他是一個夢幻者,他起草完成的作品都帶著夢的性質,它們模仿夢生活奇妙的影子戲一一的不合邏輯、惴惴不安的愚蠢,叫人好笑?!钡切^之余,你會驚嘆卡夫卡的幻象世界看似不合邏輯,卻并非虛妄,它恰恰揭示了人類生存的更本真的圖景, 是人的境遇的更 深刻反映。騎桶者情節(jié)簡單,仍然保留了傳統(tǒng)故事的敘述筆法:需要煤 而去借煤,借煤不成,被
13、扇到冰山區(qū)域。這是小說“零度”形式的表 現(xiàn),按照有序的敘述結構,獲得完整的清晰的情節(jié)印象,其中人物的 心理世界描摹真實,符合常規(guī)。在小說中,人物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 焦慮、渴望、憤激、埋怨等等真實的心理獲得可能性,符合常情,具 有一定的可信度。四、復調理論:復調原是音樂術語,它是由“兩段或兩段以上同時進行、相 關但又有區(qū)別的聲部所組成”,兩個或以上的聲部“雖然完美地結合 在一起,卻仍保留各自的獨立性”。后來出現(xiàn)在文藝里,成了創(chuàng)作的 一個概念??ǚ蚩T桶者 復調形式表現(xiàn)在小說中出現(xiàn)對于“我” 煤的乞求作出反應的兩種聲音:煤老板和煤老板娘。煤店老板的同情 與煤店老板娘的冷淡形成了一種反差,極為鮮明,但作者并非借此加 以褒貶,而是匯聚了不同的聲音,呈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性,具有了一 種反諷的作用,對世界的荒謬性進行諧謔諷刺,瑞恰慈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2.1.2《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8課《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6年級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6-2一次函數(shù)(1)》
- 五年級小數(shù)口算練習題
- 華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菱形的性質》聽評課記錄2
- 蘇教版一年級口算練習題
- 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練習
-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口算練習共7天
- 電動車管理及安全協(xié)議書范本
- 走好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黃相懷)課件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guī)則論
- 《腰椎間盤突出》課件
- 漢聲數(shù)學圖畫電子版4冊含媽媽手冊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統(tǒng)計2500g早教
- simotion輪切解決方案與應用手冊
- 柴油發(fā)電機運行檢查記錄表格
- 典范英語-2備課材料2a課件
- DSC曲線反映PET得結晶度
- 科學素養(yǎng)全稿ppt課件(完整版)
- 建筑智能化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