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學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學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學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學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標題】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解讀課程學科素養(yǎng)課標要點核心素養(yǎng)1隋唐選官制度的變化。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創(chuàng)新。3隋唐的賦稅制度。1了解科舉制度、賦稅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了解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建立與發(fā)展,理解其對加強君主專制所起到的作用。(唯物史觀)2了解中國古代分裂及統(tǒng)一時期的基本史實,理解制度建設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與穩(wěn)定的作用。(時空觀念、歷史解釋)3感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但也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形成了阻礙。(家國情懷)預習新知自主學習一、選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曹魏時,創(chuàng)立九品中正制,選官標準從初創(chuàng)時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

2、演變?yōu)槲鲿x時期主要看重家世。(2)隨著士族的沒落,這一制度無法繼續(xù)。2科舉制(1)隋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2)唐朝: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3)影響:科舉制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加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4)廢除: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緲媹D解史】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二、三省六部制1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

3、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它們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2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1)形成隋文帝時,中央正式確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時期,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又彼此制約。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有不妥者駁回;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2)影響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執(zhí)宰相之職,擴大任用宰相的范圍。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勢。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影響?!咎貏e提示】三省六部制的特點相權三分,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從而提高了行政效率;職掌分明;一定程度上節(jié)制君權。三、賦稅制度1魏晉時期: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

4、糧和絹帛。2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規(guī)定一夫一婦每年的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靖拍铌U釋】均田制北魏至唐中葉的一種土地制度,該制度對農民實行計口授田,對皇室、貴族、勛臣和官吏按等級分配土地和奴婢。作為中國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歷史的長河中歷時約三百年。3唐初:租庸調制(1)內容:將賦稅征收對象定為21至59歲的成年男子。除租、調外,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庸。(2)影響: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為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4唐中后期:兩稅法(1)原因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

5、地日益減少,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制也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降。(2)實施為了解決財政困難,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3)內容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為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4)影響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探究知識提升素養(yǎng)知識點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遷興趣探究閱讀圖文資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唐孟郊登科后史料一陽嘉元年(東漢順帝年號,公元132年),尚書令左雄議改察舉之制雄上言:“郡國孝廉,古之貢士。出則宰人,宣協(xié)風教。

6、若其面墻(無真才實學),則無所施用??鬃釉凰氖换?,禮稱強仕。請自今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副之端門,練其虛實,以觀異能,以美風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異行,自不拘年齒?!蹦税嘞驴U幾蕴贫庞油ǖ渚硪蝗x舉一史料二(隋朝)明確規(guī)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書省所屬吏部進行考核與此同時,選舉權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舉制??婆e制的特點是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首先設立秀才、明經等科一律按才學標準錄取隋煬帝時增設進士科,放寬錄取標準。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史料三入仕群體中寒門子弟所占比例變化表朝代東晉隋唐北宋比例4%172%245%461%數據來源于何懷宏選

7、舉社會(1)(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根據史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舉制的主要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改制的原因。(2)(歷史解釋)根據史料二,概括隋朝選官制度的特點。(3)(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根據史料三,分析科舉制取代察舉制的主要作用。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變化反映了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的什么趨勢?【答案】(1)內容:被舉薦者限年齡在40歲以上;察舉與考試相結合,有真才實學者方可任用;對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齡。原因:察舉制存在明顯弊端,如舉薦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親,以道德品質為主要依據,缺乏公正客觀的評價標準。(2)特點:官吏任免權和考核權收歸中央;以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逐步放寬錄取標準。(3

8、)主要作用: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促進了社會的公平公正。趨勢:中央集權不斷強化。史論拓展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變遷的規(guī)律總結(1)選官標準從家世門第到才學的變化,有利于選拔有才能的人為官,體現了選官制度化。(2)選拔方式從世襲、推薦、蔭親到考試選拔,客觀上體現了選官用人制度的公正、規(guī)范化。考向例題一科舉制的作用唐朝科舉不避時政,有價值的答卷相當于政治磋商活動中的種種提案。士人因而特別關心國運,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據時事一起作了數十篇模擬策試,爾后果然在科舉考試中被考官選中。這說明唐朝的科舉制()A有匡時濟世的功能B有詩歌取士的特征C有制約君權的職能D有民主議政的特點【答案】A【解析】據題干可知,白居易和元

9、稹根據時事做策論在科舉考試中被考官選中,說明科舉考試有匡時濟世的作用,故選A項。材料未提及以詩歌取士,B項錯誤;科舉制選賢任能,有維護皇權的作用,C項錯誤;科舉制是封建專制的重要組成部分,D項錯誤??偨Y提升科舉制的確立及演變歷程(1)隋朝:打破了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2)唐朝:使科舉考試成為定制,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提高了官僚機構行政效率。(3)北宋:科舉考試經過宋代改革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科舉考試的客觀性與公平性,為地主階級各階層通過公平的考試躋身仕途開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權的統(tǒng)治基礎進一步擴大。(4)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

10、想,使培養(yǎng)出來的人成為順從皇帝的奴仆;讀書人為了做官,拼命誦讀四書五經,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5)清末: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自此,在我國實行達1300年之久的科舉制度終結了??婆e制的作用(1)科舉制使一批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加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2)從察舉制到科舉制,官員選拔變得更加公開和公平,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逐漸走向成熟與完善。知識點2唐代賦稅制度的變化興趣探究閱讀圖文資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租庸調制示意圖唐代懷集庸調銀餅史料一賦役

11、之制課戶每丁租粟二石。共調隨鄉(xiāng)土產綾絹施各二文,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施者錦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凡丁歲役二旬,無事則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戶皆有優(yōu)復蠲免之制(諸皇宗籍屬宗正者,及諸親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子孫及諸色雜有職掌人)悉免課役。史料二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予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間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住而行商者,在所郡縣,稅三十之一,度所(取)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居人之稅,夏秋兩征之,欲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役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出入如舊式。其田畝之稅,率以大歷十四年(即公元779年)墾田之數為準而均征之。舊唐書(1)(史料實證)根據史料一歸納出該

12、稅制的四個特點。(2)(歷史解釋)史料二所反映的稅制在哪些方面比史料一所反映的稅制進步?【答案】(1)按丁征稅;以實物稅為主,或實物地租;納絹代役,稱為庸;貴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調的特權。(2)按土地和財產多少征稅,比按丁征稅合理,放松了對農民的控制;貴族、官僚、商人均要征稅,擴大了納稅面,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史論拓展?jié)h到隋唐時期封建賦稅制度規(guī)律總結(1)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步向以土地財產為主轉變(以兩稅法為標志),反映了封建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的松馳。(2)征稅時間由不定時逐漸發(fā)展為基本定時(以兩稅法為標志)。(3)稅種由繁雜逐漸演變?yōu)楹喕#?)農民由必須服徭役逐漸發(fā)展為納絹代役(以“庸”為標志)。考向例題二兩稅法的影響780年,宰相楊炎奏請?zhí)频伦趯嵭匈x稅制度改革,收稅“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古代賦稅制度逐漸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方向發(fā)展。這有利于()A促進農產品商品化B保證農民生產時間C放松人身依附關系D催生新的經濟因素【答案】C【解析】根據史料“逐漸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方向發(fā)展”可知,由向人征稅改為向地征稅,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進一步松弛,故C項正確??偨Y提升對兩稅法的評價(1)作用兩稅法統(tǒng)一了稅制,這樣既簡化了征課名目,又可使賦稅相對確定,保證了國家財政稅收;從制度上避免官吏亂攤派的可能。改變了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唯以資產為宗,放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