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復習 蘇教版 探索光合作用及其過程 作業(yè)_第1頁
一輪復習 蘇教版 探索光合作用及其過程 作業(yè)_第2頁
一輪復習 蘇教版 探索光合作用及其過程 作業(yè)_第3頁
一輪復習 蘇教版 探索光合作用及其過程 作業(yè)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屆 一輪復習 蘇教版 探索光合作用及其過程 作業(yè)一、單項選擇題1(2022泰州高三質(zhì)檢)下列關于光合作用探究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希爾的實驗說明水的光解產(chǎn)生氧氣,且氧氣中的氧元素完全來自水B在恩格爾曼的實驗中,受到均勻光照,好氧菌分布在水綿帶狀葉綠體所有受光照部位C魯賓和卡門的實驗中,改變水中H218O的所占比例,植物釋放的18O2的所占比例也隨之改變D供給小球藻14CO2,葉綠體內(nèi)的三碳化合物首先出現(xiàn)14C答案A解析希爾的實驗說明水的光解產(chǎn)生氧氣,但沒有探究CO2的相關實驗,故不能說明植物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全部來自水,A錯誤。2厭氧型綠硫細菌以硫化物為氫供體進行光合作用,是最古老

2、的光合細菌之一。如圖表示綠硫細菌的光復合系統(tǒng)參與的代謝過程簡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綠硫細菌的光復合系統(tǒng)含有色素和蛋白質(zhì)B綠硫細菌能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其他生物提供氧氣和有機物C培養(yǎng)綠硫細菌時不需要通入氧氣也無需提供有機碳源D圖示過程實現(xiàn)了光能到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的轉(zhuǎn)化答案B解析厭氧型綠硫細菌以硫化物為氫供體進行光合作用,由圖可知,綠硫細菌光反應不產(chǎn)生氧氣,因此不能為其他生物提供氧氣,B錯誤。3葉綠體內(nèi)絕大多數(shù)蛋白質(zhì)由核基因編碼,少數(shù)由葉綠體基因編碼,其合成、加工與轉(zhuǎn)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乙蛋白通過類似胞吞過程從細胞質(zhì)進入葉綠體B甲蛋白可能和暗反應有關,乙蛋白可能和光反應有關C類囊

3、體蛋白質(zhì)由細胞質(zhì)和葉綠體中的核糖體合成D運至葉綠體不同部位的甲、乙蛋白都需經(jīng)過加工答案A解析甲、乙蛋白進入葉綠體沒有形成囊泡,不屬于胞吞作用,A錯誤;甲蛋白在葉綠體基質(zhì)中,可能和暗反應有關,乙蛋白在類囊體中,可能和光反應有關,B正確;運至葉綠體不同部位的甲、乙蛋白都是核基因編碼的,都需經(jīng)過加工,D正確。4(2022蘇州高三模擬)為探究葉綠體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動力,科學家在黑暗條件下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黑暗的目的是為了與光照作對照BpH4的緩沖液模擬的是葉綠體基質(zhì)的環(huán)境CADP和Pi形成ATP后進入類囊體腔內(nèi)D類囊體膜兩側的pH差是葉綠體形成ATP的動力答案

4、D解析實驗在黑暗中進行的目的是避免光照對ATP合成的影響,A錯誤;pH4的緩沖液模擬的是類囊體腔的環(huán)境,B錯誤;ADP和Pi形成ATP后進入葉綠體基質(zhì),C錯誤;實驗結果看出,pH平衡前,加入ADP和Pi能夠產(chǎn)生ATP,而平衡后加入ADP和Pi后不能產(chǎn)生ATP,說明葉綠體中ATP形成的原動力來自類囊體膜兩側的氫離子濃度差,D正確。5下圖為某陸生植物體內(nèi)碳流動示意圖。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過程需要消耗光反應提供的ATP和NADPHB葉肉細胞中的卡爾文循環(huán)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C在葉肉細胞中會發(fā)生由單糖合成二糖或多糖的過程D受阻時,的進行能緩解C3積累對卡爾文循環(huán)的抑制答案A解析過程二氧化碳的

5、固定不需要消耗光反應提供的ATP和NADPH,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消耗光反應提供的ATP和NADPH,A錯誤;在葉肉細胞中會發(fā)生由單糖合成二糖或多糖的過程,由圖可知,葉綠體基質(zhì)中會進行葡萄糖合成淀粉的過程,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進行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過程,C正確;圖中蔗糖輸出受阻時,則進入葉綠體的Pi減少,磷酸丙糖大量積累,過多的磷酸丙糖將用于合成淀粉,即合成淀粉能緩解C3積累對卡爾文循環(huán)的抑制,D正確。6(2022揚州高三期中)下圖為植物的葉肉細胞中葉綠體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PS和PS都是由蛋白質(zhì)和光合色素組成的復合物,具有吸收、傳遞和轉(zhuǎn)化光能的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表示了分布在葉綠體

6、內(nèi)膜上的PS、PS和ATP合酶系統(tǒng)B自然界中能發(fā)生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都具有圖中所示的結構CATP合酶可將H逆濃度梯度跨膜轉(zhuǎn)運從而促進ADP和Pi合成ATPD圖示結構上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換是光能活躍的化學能穩(wěn)定的化學能答案B解析PS和PS都是由蛋白質(zhì)和光合色素組成的復合物,分布在葉綠體類囊體膜上,A錯誤;自然界中能發(fā)生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具有葉綠體,如藍細菌,B正確;H順濃度梯度轉(zhuǎn)運出類囊體并產(chǎn)生能量,促進ADP和Pi合成ATP,C錯誤;圖示為光反應階段,其能量轉(zhuǎn)換是光能活躍的化學能,D錯誤。7景天酸代謝(CAM)途徑屬于某些植物特有的CO2固定方式:夜晚氣孔開放,通過一系列反應將CO2固定于蘋

7、果酸,并儲存在液泡中(甲);白天氣孔關閉,蘋果酸運出液泡后放出CO2,供葉綠體的暗反應(乙)利用。下列關于這類植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夜晚,葉肉細胞能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B景天酸代謝途徑的出現(xiàn),可能與植物適應干旱條件有關C給植物提供14C標記的14CO2,14C可以出現(xiàn)在OAA、蘋果酸、C3和有機物中D在上午某一時刻,突然降低外界的CO2濃度,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短時間內(nèi)不變答案A解析在夜晚,葉肉細胞只能通過細胞呼吸產(chǎn)生ATP,即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A錯誤;具有景天酸代謝途徑的植物,氣孔白天關閉,可以減少蒸騰作用,夜晚氣孔張開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條件,B

8、正確;晚上氣孔開放,14CO2進入細胞后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與PEP結合生成OAA,然后再轉(zhuǎn)化為蘋果酸而被固定。白天蘋果酸運出液泡后放出14CO2,14CO2首先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三碳化合物,隨后三碳化合物被還原生成有機物,即14CO214C3(14CH2O),C正確;由于該植物白天氣孔關閉,所以在上午某一時刻,突然降低外界的CO2濃度,對于該葉肉細胞來說,其暗反應不受影響,即C3的含量不受影響,D正確。8小麥體內(nèi)只有一條固定CO2的途徑卡爾文循環(huán),也稱為C3途徑;甘蔗除了具有C3途徑外,還有另外一條途徑,即C4途徑。比較甘蔗和小麥的葉片結構發(fā)現(xiàn),小麥的維管束鞘細胞不含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全過程在葉

9、肉細胞葉綠體中完成。而甘蔗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基粒發(fā)達,維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中無基粒。甘蔗細胞暗反應中CO2固定過程如下圖所示,能有效利用較低濃度的CO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干旱環(huán)境小麥光合作用速率比甘蔗大B甘蔗葉肉細胞不能通過卡爾文循環(huán)產(chǎn)生有機物C甘蔗、小麥光反應的場所發(fā)生在葉肉細胞中D甘蔗、小麥暗反應過程中CO2的受體不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小麥體內(nèi)只有一條固定CO2的途徑,即卡爾文循環(huán);甘蔗除了具有C3途徑外,還有C4途徑,能有效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因此在干旱環(huán)境中,小麥葉片氣孔關閉,吸收CO2較少,小麥光合作用速率比甘蔗小,A錯誤;由圖可知:甘蔗有機物的生成是在維管束鞘細胞中經(jīng)過卡爾

10、文循環(huán)合成的,而葉肉細胞只進行C4途徑,不形成有機物,故甘蔗葉肉細胞不能通過卡爾文循環(huán)產(chǎn)生有機物,B正確;甘蔗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基粒發(fā)達,維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中無基粒;小麥光合作用的全過程在葉肉細胞葉綠體中完成,故甘蔗、小麥光反應的場所都發(fā)生在葉肉細胞中,C正確;由圖可知,甘蔗暗反應過程中CO2可以與PEP結合生成C4,也可與C5結合生成C3,故暗反應過程中CO2的受體是PEP和C5,小麥暗反應過程中CO2的受體是C5,故兩個過程中CO2的受體不完全相同,D正確。二、多項選擇題9光合作用的過程十分復雜,它包括一系列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可以概括地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如圖為某高等植物細胞光合作

11、用過程示意圖,a、b、c、d、e、f分別表示光合作用不同階段中的物質(zhì)。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的膜結構為葉綠體的內(nèi)膜,膜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四種色素B物質(zhì)b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并供給ADP和Pi反應合成ATP所需的能量Cdf為暗反應中C3的還原過程,物質(zhì)c為該過程的進行提供的物質(zhì)是氫D若將圖中的光照撤離,則短時間內(nèi)d、e的含量將增加,f的含量將降低答案BC解析由圖示信息可知,圖中為光合作用過程,所以膜結構為葉綠體的類囊體膜,膜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四種色素,A錯誤;物質(zhì)b為H,其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供給ADP和Pi反應合成ATP所需的能量,B正確;df為暗反應中C3的還原過程,物質(zhì)c(NADP

12、H)為該過程的進行提供的物質(zhì)是氫,C正確;若將圖中的光照撤離,則短時間內(nèi)光反應停止,使df過程減慢,而ed過程繼續(xù)進行,所以d的含量將增加,e、f的含量將減少,D錯誤。10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對某甜瓜品種進行“低溫鍛煉對冷脅迫下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該酶能減緩植株的衰老)活性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實驗。設置了如下三組實驗:T1(晝夜1510 ),T2(晝夜105 )和CK(晝夜2515 )。低溫鍛煉十天后,將三組幼苗同時進行低溫脅迫處理,測定各項生化指標,結果如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低溫鍛煉能防止甜瓜幼苗在冷脅迫下葉綠素的分解,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B在冷脅迫下,經(jīng)低溫鍛煉的處理組SOD活

13、性逐漸下降,但仍高于未經(jīng)低溫鍛煉的CK組C幼苗經(jīng)過低溫鍛煉后使清除自由基的機制起作用,增強其對冷脅迫環(huán)境下的適應能力D未鍛煉的CK組冷脅迫后SOD活性降低是由于其空間結構發(fā)生了改變答案AD解析在低溫脅迫下,T1和T2組甜瓜幼苗細胞中葉綠素含量均低于CK組,說明低溫鍛煉不能防止甜瓜幼苗在冷脅迫下葉綠素的分解,A錯誤;低溫會使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間結構不改變,故未鍛煉的CK組冷脅迫后SOD活性降低,不是其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導致的,D錯誤。11(2022鹽城高三月考)陽光穿過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它會隨太陽的運動和枝葉的擺動而移動。如圖表示一株生長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CO

14、2和釋放O2的有關曲線,此曲線說明()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已經(jīng)進行B“光斑”照射開始后,光反應和暗反應迅速同步增加C“光斑”照射后,O2釋放速率的變化說明暗反應對光反應有抑制作用DCO2曲線ab段的變化說明進行暗反應與光照無關答案AC解析“光斑”照射前,有O2釋放,說明已經(jīng)進行光合作用,A正確;“光斑”照射開始后,O2釋放速率急劇增大,CO2吸收速率相對較慢,說明光反應和暗反應不是同步增加的,B錯誤;光斑照射后,氧氣的釋放量下降,說明暗反應對光反應有抑制作用,C正確;ab段“光斑”移開,光照減弱,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下降,說明暗反應的進行與光照有關,D錯誤。三、非選擇題12下圖1是某植物葉

15、肉細胞在白天與夜晚糖類代謝途徑的簡圖,圖2枝條上的葉片生長狀況相同,其形態(tài)學上、下端均保持完整,枝條尖端生長需要消耗韌皮部運輸來的大量有機物?;卮鹣铝袉栴}(1)磷酸丙糖(TP)是卡爾文循環(huán)最初合成的糖類,CO2合成TP的反應主要包括_(填反應的名稱),合成TP的具體場所是_。據(jù)圖1分析,寫出TP在葉肉細胞內(nèi)合成淀粉的兩種途徑:_,_。(2)白天在葉綠體中常見顆粒狀的大淀粉粒,而夜間則會消失,原因是_。(3)有研究發(fā)現(xiàn)該植物光合產(chǎn)物的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環(huán)割枝條的韌皮部可阻斷葉片中有機物的運輸。欲對這一結論進行驗證,以上圖2的甲、乙葉片為實驗材料(甲為對照組、乙為實驗組),應選擇_(填“A”“B

16、”或“C”)進行韌皮部環(huán)割處理,實驗測量的指標包括_(答出兩種即可)。答案(1)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葉綠體基質(zhì)在葉綠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ADPG合成淀粉運出葉綠體合成蔗糖后再轉(zhuǎn)化為ADPG,ADPG再轉(zhuǎn)入葉綠體合成淀粉(2)白天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與積累淀粉;夜間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且淀粉會分解運出葉綠體(3)B葉片的光合速率、蔗糖和淀粉的含量解析(3)要想驗證植物光合產(chǎn)物的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可以環(huán)割枝條的韌皮部來阻斷葉片中有機物的運輸。若甲、乙葉片為實驗材料,其中甲為對照組、乙為實驗組。由于枝條尖端生長需要消耗韌皮部運輸來的大量有機物,故選擇B進行韌皮部環(huán)割處理,這樣甲合成的有機物

17、可以運輸,而乙葉片的有機物不可運輸,作為實驗組,最后測量葉片的光合速率、蔗糖和淀粉的含量,來驗證植物光合產(chǎn)物的積累是否會抑制光合作用。13綠色植物中RuBP羧化酶(Rubisco)具有雙重活性,當O2/CO2偏高時,光呼吸的過程會加強。光呼吸是在光的驅(qū)動下將碳水化合物氧化生成CO2和水的一個生化過程,是一個高耗能的反應(如圖1所示)。過氧化物酶體為單層膜細胞器,有特定的功能,負責將光合作用的副產(chǎn)物C2(乙醇酸)氧化為乙醛酸和過氧化氫?;卮鹣铝袉栴}:(1)據(jù)圖1中的信息,綠色植物在Rubisco催化下_與C5反應,形成的_中的C原子最終進入線粒體放出CO2,完成光呼吸的過程。參與此過程的細胞器有

18、_。研究發(fā)現(xiàn),光合產(chǎn)物1/3以上要消耗在光呼吸底物上。據(jù)上述信息推測,細胞中CO2濃度倍增可以使光合產(chǎn)物的積累增加,原因是_。(2)水稻、小麥等C3植物的光呼吸顯著,而高粱、玉米等C4植物的光呼吸消耗有機物很少,C4途徑如圖2所示。與C3植物相比,C4植物葉肉細胞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具有一種特殊的PEP羧化酶,它催化CO2和C3反應形成C4(蘋果酸)。C4進入維管束鞘細胞,生成CO2和C3(丙酮酸),其中的CO2參與_,C3(丙酮酸)回到葉肉細胞中,進行循環(huán)利用。根據(jù)圖中信息推測,PEP羧化酶比Rubisco酶對CO2的親和力_。葉肉細胞包圍在維管束鞘細胞四周,形成花環(huán)狀結構。根據(jù)此結構特點,進一步推測C4植物光呼吸比C3植物低很多的原因:_,從而使CO2在與O2競爭Rubisco中有優(yōu)勢,抑制光呼吸。(3)科學家利用水稻自身的三個基因,即GLO(乙醇酸氧化酶基因)、OXO(草酸氧化酶基因)和CAT(過氧化氫酶基因),成功構建了一條新的光呼吸支路,簡稱GOC支路。通過多轉(zhuǎn)基因技術成功將GOC支路導入水稻并定位至葉綠體中,由此使光呼吸產(chǎn)生的部分乙醇酸直接在葉綠體內(nèi)被催化為草酸并最終完全分解為CO2,從而形成一種類似C4植物的光合CO2濃縮機制,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chǎn)量(如圖3)。請根據(jù)上述材料,闡明GO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