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平板載荷試驗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1.gif)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2.gif)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3.gif)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4.gif)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04e5cedb2a0ec2c769992af6994d8163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層平板載荷試驗一、適用范圍及檢測目的1載荷試驗適用于測定承壓板下應力主要影響范圍內巖土的承載力和變形特性。2淺層平板載荷試驗適用于判定淺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是否滿足設計要求。二、檢測工程量檢測數量在同一條件下每個場地不應少于3點。原位載何試驗承壓板規(guī)格設計要求檢測目的數量特征值0.5m23點不小于160Kpa如上述檢測依據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JGJ106-2003、J256-200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02、J220-2002)南京地區(qū)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DB32/112-95)四、檢測人員LJU/亠岡位姓名性別上崗證號持證項
2、目項目經理技術負責安全科長材料員測試員測試員五、檢測裝置、儀器及設備反力裝置加載反力裝置根據現場條件可以有壓重平臺反力裝置、地錨反力裝置等,南京市主要為壓重平臺反力裝置,該種裝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載量的倍;.壓重宜在檢測前一次加足,并均勻穩(wěn)固地放置于平臺上;.壓重施加于地基的壓應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倍。荷載、沉降測試裝置分級荷載的提供采用油壓千斤頂。當采用兩臺及兩臺以上千斤頂加載時應并聯同步工作。并使:采用的千斤頂型號、規(guī)格相同;千斤頂的合力中心應與樁軸線重合。荷載的測量可用荷載傳感器直接測定,或采用并聯于千斤頂油路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測定油壓,根據千斤頂率定
3、曲線換算荷載。并使:傳感器的測量誤差不大于1%,壓力表精度不小于級,試驗用壓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載時的壓力不應超過規(guī)定工作壓力的80%。.沉降測量采用位移傳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使:測量誤差不大于%Fs,分辨力不小于。根據本工程檢測要求,擬采用的主要儀器、設備參見附錄:用于本工程的主要儀器、設備。六、檢測條件(需委托方配合)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三倍。試坑的巖土應避免擾動,保持其原狀結構和天然濕度,并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試樁現場須保證220V照明電源,臨時停電應預先通知。每一巖基試驗點位置必須保證施工道路暢通,運輸道路保證4m以上,作業(yè)區(qū)道路保證6m以
4、上,試樁周邊10m之內無障礙物,上空無高壓電線、電纜,地下無各種有效市政管線。檢測時現場不得有重型機械、汽車,拖拉機,打樁機或其它非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較強振動。測試過程中若有與現場其它施工工序、項目等交叉,請建設、監(jiān)理方統一協調。七、現場檢測檢測流程加、卸載及沉降測讀測量系統的初始穩(wěn)定讀數觀測:加壓前,每隔10min讀數一次,連續(xù)三次讀數不變可開始試驗。加載方式為單循環(huán)加載,荷載逐級遞增直到破壞,然后分級卸載。加載分級進行,第一級加載值為預估設計荷載的1/5,以后每級為1/10。沉降量測讀:加載后間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后每隔30m
5、in測讀一次沉降。穩(wěn)定標準:連續(xù)兩小時每小時沉降量小于等于。卸載觀測:每級卸載為加載時的兩倍,如為奇數,第一級可為三倍。每級卸載后,隔10min測讀一次,測讀三次后可卸下一級荷載。全部卸載后,當測讀到半小時回彈量小于時,即認為穩(wěn)定。加、卸載時應使荷載傳遞均勻、連續(xù)、無沖擊,每級荷載在維持過程中的變化幅度不得超過分級荷載的10%。終止加載條件:出現下述現象之一時,即可終止加載:承壓板周邊的土出現明顯側向擠出,周邊巖土出現明顯隆起或徑向裂縫持續(xù)發(fā)展;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于前級荷載沉降量的5倍,荷載與沉降曲線出現明顯陡降;在某級荷載下24小時內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wěn)定標準;總沉降量與承壓板直徑(或寬度
6、)之比超過。八、資料收集及整理現場檢測前向委托方收集施工場地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樁身結構圖等?,F場檢測后整理、繪制、編寫以下資料、圖表:整理、匯總原始數據記錄表,繪制荷載-沉降(PS)曲線、沉降-時間對數(S-Lgt)曲線及其他輔助分析所需曲線(若需要),編寫階段性檢測報告(若需要)、出具最終正式檢測報告。九、檢測工期在試驗點達到試驗條件的前提下,試驗起始日期按招標文件或業(yè)主通知。無不可抗拒因素的影響時,日歷工期約天/點,試驗架進、退場約各需1天。正式檢測報告在現場作業(yè)結束后2日內提供,一式五份。十、檢測結果評價和檢測報告作為持力層承載力檢測結果的評價,應給出每個試驗點的承載力檢測值,并據此給
7、出單位工程同一條件下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結論。檢測報告應結論準確、用詞規(guī)范。檢測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委托方名稱,工程名稱、地點,建設、勘察、設計、監(jiān)理和施工單位,基礎、結構形式、層數、設計要求,檢測目的,檢測依據,檢測數量,檢測日期;地質條件描述;受檢地基土的位置和相關施工記錄;檢測方法,檢測儀器、設備,檢測過程敘述;受檢樁的檢測數據,實測與計算分析曲線,表格和匯總結果;與檢測內容相應的檢測結論。十一、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按檢測合同及檢測工作量,項目經理及項目成員制定檢測方案,精心組織設備進場、運輸、吊裝及檢測、轉運設備,嚴格執(zhí)行本中心安全操作規(guī)程,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2確保加載裝置及觀測系統安置準確、符合要求,保證檢測工作順利進行。3檢測、記錄過程必須專人值守,試驗時注意經常觀察試驗平臺等變化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4參加檢測的工作人員均應熟悉業(yè)務,持證上崗,檢測過程中應認真負責,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及本中心質量手冊進行質量控制,確保檢測科學、公正。5檢測施工過程中嚴格禁止項目無關人員進入施工作業(yè)區(qū)。6現場檢測時應接受并遵守公安、安全、環(huán)保及委托方、監(jiān)理方等對工程現場的各項合理要求、建議,并隨時接受監(jiān)督。十二、其他1.原始記錄按統一格式,用檔案筆填寫,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電腦鎮(zhèn)痛泵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電動汽車高壓直流繼電器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IO-Link信號燈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堆棧式CMOS圖像傳感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經典居間合同
- 農機作業(yè)服務合同
- 環(huán)保設施運營管理合同
- 熱長期供貨合同
- 安全監(jiān)控系統集成服務合同
- 政府與企業(yè)合作協議
- 《西方思想經典》課件
- 中醫(yī)診療設備種類目錄
- 戰(zhàn)略管理與倫理
-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課件
- 徐金桂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新講義
- 瀝青拌合設備結構認知
- GB/T 13234-2018用能單位節(jié)能量計算方法
- (課件)肝性腦病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第5課時 人民幣兌換
- 工程回訪記錄單
- 高考物理二輪專題課件:“配速法”解決擺線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