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課文高考題型檢測 人教版高二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課文高考題型檢測 人教版高二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課文高考題型檢測 人教版高二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課文高考題型檢測 人教版高二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課文高考題型檢測 人教版高二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課文高考題型檢測 人教版高二上冊 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課文高考題型檢測 湖南省汝城縣第一中學袁利盛 項脊軒記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予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

2、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乳:用乳汁喂養(yǎng) B某所,而母立于茲而:通“爾”,你 C一日,大母過余曰過:經(jīng)過 D比去,以手闔門比:等到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雞棲于廳而母立于茲 B以手闔門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C兒之成頃之,持一象笏至 D吾從板外相為應答庭中通南北為一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室僅方丈B墻往往而是 C令人長號不自禁D瞻顧遺跡 4請結(jié)合作

3、者的生平回答,為什么祖母平平常常一句話,會使作者“長號不自禁”呢?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譯文: (2)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 譯文: (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譯文: 6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這首詩有一個細節(jié),請找出來,并說說這個細節(jié)反映出來的詩人的心理。 7古詩文默寫。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2),。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ń鐡P州慢) (3),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杜牧阿房宮賦

4、) 五人墓碑記 嗟夫!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美顯,榮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

5、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對下列各句中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素不聞詩書之訓訓:教誨 B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視:察看 C且矯詔紛出矯:假托 D忠義暴于朝廷暴:顯露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佯狂不知所之者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B人皆得以隸使之 C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D項伯夜馳之沛公軍 3下面對選文的對比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出身寒微的五人與“易其志”的縉紳作對比,盛贊五人“激昂大義,蹈死不顧”的崇高精神。 B

6、將達官貴人的可恥行徑與五人的英勇就義作對比,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潔和死的意義的重大。 C將五人平庸活著的假設與仁人志士的“扼腕墓道”的現(xiàn)實作對比,突出五人慷慨赴死的深遠影響。 D將作者和同仁為五人樹碑立傳的義舉與閹黨肆無忌憚的惡行作對比,表明正義與邪惡勢不兩立。 4作者在本段中為“五人”假想了另一種死法,這樣寫有何目的?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譯文: (2)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 譯文: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譯文: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

7、女在,閑坐說玄宗。 紅花一般是表現(xiàn)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里卻有著重要的反襯作用。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其反襯作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7古詩文默寫。 (1)古之學者必有師。,。(韓愈師說)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宮賦) (3),。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泰山記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

8、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京師乘風雪自:自己。 B穿泰山西北谷穿:穿過。 C余始循以入循:沿著。 D磴幾不可登幾:幾乎。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正確的一組是()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余始循以入 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呒凹壬?,蒼山負雪 A兩個“以”字用法相同,兩個“及”字用法不同 B兩個“以”字用法不同,兩個“及”字用法相同 C兩個“以”字用法相同,兩個“及”字

9、用法也相同 D兩個“以”字用法不同,兩個“及”字用法也不同 3下列括號中都是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泰山) B余始循(西谷)以入 C越中嶺,復循西谷(進入),遂至其巔 D蒼山負雪,(雪)明燭天南 4登泰山觀日出,本段卻先繪一幅夕照圖,有何意圖?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譯文: (2)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 譯文: (3)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譯文: 6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樓感舊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題都城

10、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請指出這兩首詩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 內(nèi)容上: 寫法上: 7古詩文默寫。 (1)其間旦暮聞何物?。,往往取酒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2)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溫庭筠菩薩蠻) 病梅館記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chǎn)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惫桃?。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

11、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鬻:賣 B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夭:夭折 C悉埋于地悉:全部 D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誓:發(fā)誓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與例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以求重價 A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B以五年為

12、期,必復之全之 C辟病梅之館以貯之D有以文人畫土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 3“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的深刻含義是() A是作者一句評論,指出造成“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根源。 B這句評論充分表達了作者對那些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效勞的文人畫士的憎惡之情。 C這句滿含作者義憤的議論,無情的痛斥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摧殘人才的罪行。 D這句滿含作者義憤的議論,深切地抒發(fā)了作者對“江浙之梅皆病”卻無可奈何的慨嘆。 4試簡要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譯文: (2)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譯文: (3)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譯文:

13、 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首詩前兩句抒發(fā)了詩人不得已辭官還鄉(xiāng)時的無限愁思,而后兩句 7古詩文默寫。 (1)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龔自珍己亥雜詩) (2)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參考答案 項脊軒記 1C(看望)2A(都為“在”;B項分別是“用”和不譯;C項分別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和音節(jié)助詞;D分別是“對”和“成為”)3D(A今義:寺院的住持;古義:一丈見方。B往往,現(xiàn)代漢語是

14、副詞,表示某種情況時常存在或經(jīng)常發(fā)生;這里是“處處”之意。C今義:一種樂器;古義:大哭)4祖母的一句話,看似平常之語卻蘊含極深的叮嚀,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作者閱歷的豐富,作者的體會也愈加深刻,祖母之囑,言猶在耳,而自己考場連連失意,對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罢邦欉z跡”,怎不令人“長號不自禁”呢?5略6“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約客久候不到,燈蕊很長,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黑白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這種貌似閑逸,反映出詩人內(nèi)心十分的失望和焦躁。7(1)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2)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3)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

15、楚之精英。 五人墓碑記 1B(比較)2D(動詞,往)3D4作者通過一組對比宣揚了五人死后的榮耀,更重要的是說明了“五人之死”在精神方面所主生的積極影響。“四方之士”“過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正是表現(xiàn)對五人同情、仰慕乃至向他們學習的崇高感情,號召人們向“五人”學習,繼續(xù)跟閹黨余孽作斗爭。這是作者寫作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5略6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襯,突出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發(fā)相襯,蘊含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凄寂心境相襯,表現(xiàn)了宮女被冷落的哀怨情緒。7(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2)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3)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登泰山記 1B(自:介詞,相當于“從”)2D(在,介詞;相當于“而”,連詞;以及;等到)3B(應為“中谷”)4作者是用夕照來映襯日出,使之加倍感人,同時晚上的霧景是日出圖的必要準備,有助于推進文勢。夕照著力描繪了“靜”狀,日出有意繪出“動”態(tài),動靜相宜,相輔而又相承。5略6內(nèi)容上:都表達了作者由于見到與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觸發(fā)的對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傷。寫法上:都是在第三、四句點明題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與今年相比。7(1)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2)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3)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病梅館記 1B(屈,折)2C(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