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 熱點重點 復習視角+即時演練(一)長效熱點_第1頁
高考歷史 熱點重點 復習視角+即時演練(一)長效熱點_第2頁
高考歷史 熱點重點 復習視角+即時演練(一)長效熱點_第3頁
高考歷史 熱點重點 復習視角+即時演練(一)長效熱點_第4頁
高考歷史 熱點重點 復習視角+即時演練(一)長效熱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 6 -長效熱點長效熱點一:“民本”思想和“民生”問題【復習視角】梳理古今中外有關民生問題的重大舉措,借鑒解決民生問題的經驗教訓,是高考的重要命題角度,復習時重點關注以下幾個角度: 1理解中國古代民本思想及其實踐活動(老子主張“無為”;孔子提出“仁”,主張以德治民;墨子提出“兼愛”“非攻”;孟子提出“仁政”“民貴君輕”,反對苛政等) 。 2了解近代民生問題的提出、發(fā)展和實踐活動(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思想;孫中山提出民生主義,主張平均地權,新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中增加了“節(jié)制資本”;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不同時期提出了不同的土

2、地政策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3了解新中國解決民生問題的成功與失誤(建國之初農村土地改革;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革”進一步造成社會經濟的混亂;新時期以來實行改革開放,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4了解近現代西方解決民生問題的理論與實踐(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啟蒙運動中的“人民主權說”;美國羅斯福新政中的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措施;二戰(zhàn)后“福利”國家的建立等);蘇聯(lián)解決民生問題的探索(重視民生新經濟政策以固定的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忽視民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斯大林時期片面強調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造成農業(yè)、輕工業(yè)落后,影響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等)?!炯磿r演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3、材料一 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若能將平均地權做到,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則社會革命已成七八分了。孫中山全集材料二 二戰(zhàn)后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在西方國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為少數資本家所擁有,企業(yè)普通職工也擁有股票,資本家擁有企業(yè)全部所有權的情況已不存在;同時企業(yè)所有者退出了經營第一線,對企業(yè)的控制力下降,而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從事經營。戰(zhàn)后發(fā)達國家的社會福利與以往不同,已經從單純的救濟發(fā)展成為公民的社會權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證。齊世榮、吳于廑主編世界史現代卷材料三搞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廢除人民公社制度。開始的時候只有三分之

4、一的省干起來,第二年超過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這個發(fā)明權是農民的。鄧小平文選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要評價孫中山的民生主義。(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戰(zhàn)后世界資本主義有哪些發(fā)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產生這些發(fā)展變化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能夠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主要原因。(4)從上述孫中山的民生主義、西方社會的民生政策和鄧小平的富民措施中得出的共同結論有哪些?【答案】(1)民生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反映了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民生主義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無法實現,也不可能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2)發(fā)展變

5、化:企業(yè)所有權發(fā)生變化;企業(yè)經營管理方式發(fā)生變化;社會福利制度發(fā)生變化。原因:戰(zhàn)后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生產關系進行自我調整和改革以順應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戰(zhàn)后勞動者的維權意識加強。(3)主要原因:使農民獲得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經營管理上的過于集中和單一方式。(4)結論:為求國家的穩(wěn)定、社會的發(fā)展,必須關注民生;民生政策的調整必須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滿足國民社會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據。長效熱點二:社會轉型【復習視角】社會轉型是一個復雜的歷史變化過程,它反映了一個社會由初級到高級、由落后到先進的演變,它體現著時代不斷前進、

6、不斷進步的歷程。社會轉型不是簡單的某一社會現象的變化,而是包含著社會各方面,即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社會結構等方面整體、全面的發(fā)展與變遷,它是一種深刻的社會變動,一種具有戰(zhàn)略性的、影響社會全局的社會大變革。這種具有全局性的社會變動,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著復雜的社會矛盾、沖突與曲折,社會轉型有時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成功的。它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可能設想在一朝一日之內實現的。必須以科學的態(tài)度,冷靜地看待中國和世界的社會轉型。1從考查角度上看,圍繞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發(fā)生的與社會轉型問題相關的重大事件,是近三年高考歷史命題的切入點。2從考查內容上看,涉及百家爭鳴、辛亥革命、近代中國經濟結構

7、變動與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中外社會轉型時期的史實。3考向分析(1)歷史上重要的社會轉型期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精彩片段。它往往誘發(fā)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諸多方面的變革和革命,成為我們認識和把握歷史的關鍵。(2)命題者往往既會考查考生從整體史觀、文明史觀、近現代史觀等不同角度認識重大轉型事件的能力,又會考查考生對中外重大歷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較能力。【即時演練】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文明轉型,都伴隨著戰(zhàn)爭與流血,都伴隨著思想混亂和社會動蕩,都伴隨著國家民族關系的巨

8、大調整。為獲取資源與市場,工業(yè)文明的先導國家以槍炮打開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國家的大門,迫使一切后進民族走上工業(yè)化之路。近代中國,為實現民族的平等和國家的發(fā)展,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型期,百年動蕩,內憂外患,血流成河。隨著人類社會的轉型,近代中國人們的生活和思想觀念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沙掷m(xù)發(fā)展與文明轉型(1)近代中國 “由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型”過程中,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各是什么?請簡要回答它們在推動中國社會轉型方面的意義。(2)請從教育、科技、文化、社會生活的嬗變方面各舉一例,說明中國社會向現代的轉型?!敬鸢浮浚?)事件: 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意義:辛亥革命:推翻

9、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君主專制統(tǒng)治,創(chuàng)建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臨時約法,奠定了民主共和的基石,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國社會結構開始了由傳統(tǒng)向現代的轉型。新文化運動:批判傳統(tǒng)禮教,動搖了傳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民主科學”推動了中國人的思想解放(促進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教育:新學堂的創(chuàng)設、留學大潮的涌動、科舉制度的廢除、新學制的建立等。科技:交通、通訊工具的改進(唐胥鐵路等)。文化:商務印書館與西書的翻譯和出版、申報與報刊業(yè)的繁榮、李善蘭與近代數理知識的傳入等。社會生活:社會習俗的變化(握手禮等)。(各舉一例即

10、可)長效熱點三:大國關系【復習視角】在復習中注意以下幾點:1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的矛盾斗爭或合作協(xié)同,都是國家利益的體現。(1)中日兩國關系源遠流長,從1972年兩國關系正?;两瘢瑑蓢P系主要是和平友好交往為主?,F在日本的右翼勢力復活,其一系列言論和行為也對中日關系造成了不和諧的影響。(2)中美關系從望廈條約到敵視新中國,在近現代史上有很多掠奪和干涉中國內政的事情發(fā)生。但從二戰(zhàn)期間兩國的配合及關系正?;_始后兩國的和平友好交流來看,兩國之間雖有一些矛盾和摩擦,但共同利益很多,合作協(xié)同也很多。(3)近現代史上中俄之間有過巨大矛盾,如沙俄割占中國北方領土和中蘇關系惡化等;但中俄之間有很多友好交往,如

11、幫助中共成立及國共合作、蘇聯(lián)紅軍消滅日本關東軍、過渡時期對中國的巨大援助、蘇聯(lián)解體后中俄之間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等。(4)戰(zhàn)后美蘇兩個主要的戰(zhàn)時盟國因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國家利益的不同開始反目。它們各自操控下的勢力集團不斷加強政治、經濟、軍事聯(lián)系,日益形成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性的嚴重對峙局面。這給整個國際關系帶來深刻影響,形成了戰(zhàn)后新的國際關系格局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的對立格局。2從考查角度上看,圍繞主要大國對外政策演變的歷史事件,是近三年高考的主要切入點。3從考查內容上看,中日關系、中俄關系、中美關系、美俄(蘇)關系中的諸多重大事件,以及與之相關的事件,成為近三年高考的熱點。4考向分析大國關系要注意

12、全球化視角,在經濟全球化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背景下,一些大國對外政策的變化以及中國的外交政策和成就,關注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等大國或大國集團歷史上的經濟、政治發(fā)展狀況、對外關系的發(fā)展變化?!炯磿r演練】中美關系是21世紀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從長遠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wěn)定的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的政府不大可能對中國的行為產生多少影響,更不用說對它的思想觀點了。但是,我們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驟來改善同北京的實際關系,這肯定是對我們有益的,同時也有利于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 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向國會提交的外交政策報告(1970年

13、2月)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初期,黨在對外關系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左”傾思想的嚴重干擾在一年多時間里,與我國建交或半建交的四十多個國家中,有近三十個國家同我國發(fā)生外交糾紛,其中有些是由于中國方面處理不當而引起的。這就使我國的國際形象受到損害,外事工作陷于困境1969年“五一”勞動節(jié),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會見一些外國駐華使節(jié),同他們進行友好的談話,實際上是傳達中國愿意同世界各國改善和發(fā)展關系的信息。不久中國就陸續(xù)派出一批駐外使節(jié),對過去主要由于中方的極左行動而損害雙邊關系的事件,主動進行修復工作。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材料三 我們兩國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兩國人民之間的來往

14、中斷了二十多年?,F在,經過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友好來往的大門終于打開了。 周恩來中美友好來往的大門終于打開了(1972年2月)材料四 近年來中美關系大事摘錄2001年4月1日,美國海軍偵察機在中國海南沿海空域撞毀我軍用飛機,導致飛行員王偉失蹤。我國政府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2001年12月27日,美國總統(tǒng)布什簽署命令,正式宣布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2010年1月29日,美國政府通知國會,計劃向臺灣出售總值達64億美元的武器,中國政府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2010年4月13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同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進行了會見,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

15、交換了意見達成共識。(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美關系走向緩和的原因。(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導致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來往中斷了二十多年”的美國對華政策。(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所說的中美雙方為打開“友好來往的大門”,經過了哪些“共同努力”?(4)根據材料四指出,近年來中美關系表現出怎樣的態(tài)勢?反映了當今國際形勢具有什么特點?【答案】(1)中國方面原因:糾正“文革”初期在外交方面的極左政策;中蘇關系嚴重惡化,蘇聯(lián)陳兵中國北部邊境,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tǒng)一;擴大和改善國際交往,提高國際戰(zhàn)略地位。美國方面原因:陷于侵越戰(zhàn)爭泥潭;在美蘇全球爭霸中處于守勢

16、;遏制中國政策失??;不得不承認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趨勢,中國成為國際關系中的重要力量。(2)政策:敵視新中國,采取政治上不承認、經濟封鎖和軍事遏制的政策;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入侵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3)共同努力: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美國總統(tǒng)特使基辛格秘密訪華;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4)態(tài)勢:合作與沖突交織。特點:和平與動蕩、緩和與緊張并存。長效熱點四:近代化【復習視角】1719世紀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的進行,給封建思想制度以巨大的沖擊,資產階級以人文主義和啟蒙思想為思想武器,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到19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隨之而來的是在經濟領域的工業(yè)革命,這大大

17、推動了世界向近代化的邁進。中國由于封建體系的束縛,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舉步維艱,但最終沒能阻擋這一歷史洪流。綜觀中國的近代化歷程,近代化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化,核心是工業(yè)化。中國的工業(yè)化既存在缺乏資金、技術、人才、思想準備等先天的不利條件,也面臨著外國資本主義破壞、封建專制主義阻撓和官僚資本主義壓制等政治障礙,更缺乏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從而造成近代中國沒能實現近代化。1.從考查角度上看,圍繞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發(fā)生的與中外近代化相關的重大事件,是近三年高考命題的切入點。2.從考查內容上看,涉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新航路開辟、兩次工業(yè)革命、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中外近代化史實。3.考向分析(1)以近代

18、化的視角分析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出現的重大變化及其發(fā)展過程、特點、原因和影響;正確認識中外近代化的艱難歷程和進步意義;對比中外社會近代化的顯著差異。(2)經濟上的工業(yè)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民主化、科學化,從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命題者往往以此為切入點,以形式多樣的問題將中國近現代的熱點問題聯(lián)系起來,關注國家社會的發(fā)展,考查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炯磿r演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錢乘旦教授長期從事各國現代化比較研究,在現代化理論的創(chuàng)建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在世界現代化歷程一書中,他以現代化為主題,把世界近現代史劃分為這

19、樣幾個階段:現代化準備或醞釀階段(1415世紀);現代化啟動階段(1618世紀);現代化在西方國家成熟與發(fā)展階段(18世紀晚期以后);現代化的全球擴張階段(19世紀);現代社會出現新的轉型跡象(20世紀中葉以后)。(1)現代化的準備階段起源于中世紀晚期,距今約六七百年。中世紀晚期在西歐出現了一系列事件導致一個共同的指向,即不斷瓦解西歐傳統(tǒng)的農業(yè)文明。這些事件有哪些?(2)現代化的啟動階段,即現代化過程在西方國家發(fā)起。錢乘旦認為,西方國家現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領域首先邁出的,政治條件的成熟給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前提,而且從一開始現代化就是一個世界現象。請結合英國的史實說明錢乘旦的觀點。(3)現代化在西

20、方國家的成熟與發(fā)展階段,社會進入全方位的變化,實現了全面的社會轉型。請概括指出變化的領域及其主要特征。(4)現代化的全球擴張階段,即現代化在全球的擴散,使“世界體系”形成,非西方國家在應對西方擴張的時候也開始了現代化進程。請結合中國的史實說明上述觀點。(5)二戰(zhàn)后,發(fā)達國家出現了明顯的跡象,標志著“現代社會”正在發(fā)生轉型。請以20世紀90年代美國和西歐的史實來說明這一觀點?!敬鸢浮浚?)事件:農奴制瓦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地理大發(fā)現、商業(yè)精神的擴展、民族國家的形成等。(2)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光榮革命)較早克服了專制王權;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為英國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合適社會環(huán)境;英國早期殖民擴張把

21、許多國家卷進“世界體系”。(3)領域及其主要特征:經濟方面的工業(yè)化、市場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法治化;社會方面的世俗化、城市化;文化方面的商業(yè)化、大眾化等。(4)19世紀中期以來中國逐步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隨著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和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最終確立;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推動了中國的經濟工業(yè)化進程,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新文化運動推動了中國思想解放的進程。(5)美國出現“新經濟”,信息、知識的重要性日益增長,服務業(yè)成為主導性經濟部門;歐盟成立,出現了超國家的政治設置,民族國家遭遇挑戰(zhàn)。美歐主導下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社會變動趨勢也很明顯。長效熱點五:民主法制建設【復習視角】在復習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命題往往以政策或文獻、制度為切入點,運用材料進行對比分析。2該熱點與修憲、依法治國等時政熱點聯(lián)系緊密,值得關注。3該熱點涉及古今中外,體系完整,便于學科內綜合?!炯磿r演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