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石鐘山記蘇軾一、原文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面對)深潭,微風鼓(激蕩,掀動)浪,水石相搏(擊),聲如洪(大)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把)鐘磬置水中,雖(即使)大風浪不能鳴(使發(fā)出聲音)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舊址),得(得到)雙石于(在)潭上,扣(敲)而聆之,南聲函胡(同“含糊”),北音清越(清脆、悠揚),桴(鼓槌)止響(響聲)騰(傳播),余韻(聲音)徐(慢慢地)歇。自以為得之(得名的原因)矣。然是說也,余尤(更)疑之。石之鏗然(敲擊金石發(fā)出來的響亮聲音)有聲者(定語后置),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名作動,命名),何哉?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名作
2、動,乘船)行適(到)臨汝,而長子邁將赴(到去)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于是)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敲)之,硿硿焉(形容詞詞尾)。余固(本來)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極陡峭的)壁下。大石側(名狀,在旁邊)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陰森的樣子)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鳥鳴聲)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有人)曰此鸛鶴也。余方(正)心動(心驚)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形容鐘聲洪亮)如鐘鼓不絕(停息)。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裂縫),不知其淺深(偏義復詞,偏深,深度),微波入焉(兼詞,到那里),涵澹澎湃而
3、為(形成)此(這種聲音)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抵擋)中流,可坐百人,空中(中間空的)而多竅(窟窿),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前)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語氣詞)。因笑謂邁曰:“汝識(通“志”,記?。┲酰苦釁普撸芫巴踔疅o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賓語前置)事不目(名作狀,親眼)見耳(名作狀,親耳)聞,而臆斷(主觀推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大概)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在夜里)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雖然)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的原因)不傳也。而陋者乃(竟然)以斧斤考擊而求(尋求)之,自以為得其
4、實(事實真相)。余是以(因此)記之(賓語前置),蓋(發(fā)語詞)嘆酈元之簡(簡單),而笑李渤之陋(淺?。┮?。二、文言現(xiàn)象(一)通假字1.南聲函胡(通“含糊”,重濁模糊)3.汝識之乎(通“志”,記住)(二)古今異義1.空中而多竅古義:中間是空的 今義:天空中2.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古義:船工 今義:水軍3.自以為得其實古義:它的真相 今義:承上文轉折(三)詞類活用1.微風鼓浪(名詞作動詞,激起、掀起)2.而此獨以鐘名(名詞作動詞,命名)3.磔磔云霄間(名詞作動詞,磔磔地叫)4.噌吰如鐘鼓不絕(名詞作動詞,敲鐘;敲鼓)5.涵澹澎湃而為此也(形容詞作動詞,動蕩;沖擊)6.不知其淺深(形容詞作名詞,淺度
5、;深度)7.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名詞作狀語,乘船)8.大石側立千尺(名詞作狀語,在旁邊)9.夜泊絕壁之下(名詞作狀語,在夜里)10.事不目見耳聞(名詞作狀語,用眼睛;用耳朵)11.而臆斷其有無(名詞作狀語,用臆想)1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使動用法,使鳴)(四)一詞多義1.壁(1)鑿壁借光 (墻壁)(2)至絕壁下 (陡峭如墻的山崖)(3)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軍營,營壘)(4)項王軍壁垓下 (堅守營壘,筑營壘駐守)(5)小姐這壁坐 (邊,面)2.察(1)徐而察之 (仔細看,觀察)(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了解,弄清楚)(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考察后予以推舉)3.殆(1)以父母之遺體行
6、殆 (危險的事)(2)殆有神護者 (大概,恐怕)(3)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近于,幾乎,差不多)(4)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同“怠”,疲乏,倦?。ㄎ澹┨厥饩涫?.判斷句(1)噌咄者,周景王之無射也(2)襄坎鏜輅者,魏莊子之歌鐘也(3)此世所以不傳也 (4)所在皆是也(5)則山下皆石穴罅2.被動句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3.倒裝句(1)賓語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以記之(2)定語后置石之鏗然有聲者(3)狀語后置得雙石于潭上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而大聲發(fā)于水上三、翻譯水經(jīng)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
7、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fā)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元豐七年六月丁丑日,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觀察這座稱為“石鐘”的山。廟里的和尚叫小孩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
8、,發(fā)出的響聲,我本來就覺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獨自和蘇邁坐著小船來到絕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邊聳立著,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要向人撲過來;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中磔磔地鳴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噌地響著像鐘鼓的聲音連續(xù)不斷。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觀察,原來山腳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們的深淺,微微的水波涌進洞穴和裂縫,激蕩撞擊便產(chǎn)生這樣的聲音。船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
9、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的聲音,同先前噌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我于是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凡事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根據(jù)主觀猜測去推斷它的有或沒有(正不正確),可以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說得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夜晚乘著小船??吭趹已陆^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漁人和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而淺陋的人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記下以上的經(jīng)過,是因為嘆惜酈
10、道元的解釋過于簡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釋太淺陋了。四、理解性默寫1.石鐘山記一文,蘇軾用一個定語從句“ , ”來否定唐代李渤對石鐘山名字來歷的看法。2.石鐘山記中除卻酈道元“言之不詳”的原因外,石鐘山得名緣由沒能流傳下來,還因為“ , ; ?!?.蘇軾在石鐘山記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后,總結出一個結論: , , ?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點明了全篇的主旨。4.石鐘山記中,酈道元認為石鐘山得名的原因是“ , , , 。5.石鐘山記記載,蘇軾為了探究石鐘山命名的原因,與兒子一起泛舟絕壁下,見到: , , 。運用比喻的手法刻畫出石頭形狀怪異,渲染出陰森恐怖的氣氛。6.石鐘山記中,蘇軾探尋完畢石鐘
11、山命名的來歷后,用一個賓語前置句“ ”表明了自己輕松愉悅的心情。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2.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3.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4.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5.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6.古之人不余欺也。五、同步練習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秦武王卒,無子,諸弟爭立。魏冉最賢,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為將軍,衛(wèi)咸陽。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昭王七年,魏冉為秦相
12、。昭王十四年,魏冉舉白起,使代向壽將而攻韓、魏,敗之伊闕,虜魏將公孫喜。明年,又取楚之宛、葉。魏冉謝病免相,以客卿壽燭為相。其明年,燭免,復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復益封陶,號曰穰侯。穰侯封四歲,為秦將攻魏。魏獻河東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內(nèi),取城大小六十余。昭王十九年,魏冉復相秦,六歲而免。免二歲,復相秦。四歲,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舉也,相善。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昭王三十二年,穰侯為相國,將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圍大梁。梁大夫須賈說穰侯曰:“臣聞魏之長吏謂魏王曰:夫秦何厭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王必勿聽也。臣聞魏氏
13、悉其百縣勝甲以上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梁七仞之城,臣以為湯、武復生,不易攻也。夫輕背楚、趙之兵,陵七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者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罷,陶邑必亡,則前功必棄矣。原君熟慮之而無行危。”穰侯曰:“善。”乃罷梁圍。明年,魏背秦,與齊從親。秦使穰侯伐魏,斬首四萬,走魏將暴鳶,得魏三縣。穰侯益封。昭王三十四年,穰侯與白起、客卿胡陽復攻趙、韓、魏,破芒卯於華陽下,取魏之卷、蔡陽、長社,趙氏觀津。且與趙觀津,益趙以兵,伐齊。齊襄王懼,使蘇代為齊陰遺穰侯書曰:“臣聞往來者言曰秦將益趙甲四萬以伐齊,夫三晉之相與也,秦之深仇也。今破齊以肥趙
14、,不利于秦。夫齊,罷國也,以天下攻齊,如以千鈞之弩決潰筴也,必死,安能弊晉、楚?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計,穰侯智而習于事,必不益趙甲四萬以代齊矣。”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歸。陶邑與秦不接,西構于魏,東連于齊。穰侯欲以通大梁,與秦為一體也。昭王三十六年,相國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齊取剛、壽,以廣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謂張祿先生,譏穰侯之伐齊,乃越三晉以攻齊也,以此時奸說秦昭王:“夫穰侯越韓、魏而攻齊綱、壽,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于秦。”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專制,穰侯擅權于諸侯,涇陽君、高陵君之屬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國,令涇陽之屬皆出關,就封邑。穰侯出關,輜車千乘有余
15、。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復收陶為郡。太史公曰:穰侯,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于天下,天下皆西鄉(xiāng)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說,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于羈旅之臣乎!(選自史記穰侯列傳,有刪改)注:季君: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壯與大臣、公子等謀反。季君,即公子壯,在爭奪君位中為大臣及武王后等擁立,稱號為“季君”。向壽:時為秦將,親韓。三晉:指趙、韓、魏三國。奸說:請求進說;奸,通“干”,求。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B.誅季君之亂
16、/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C.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D.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客卿,古代官名。秦,有客卿之官。請其他諸侯國的人來秦國做官,其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故稱。春秋戰(zhàn)國時泛指在本國做官的外國人。唐代鴻臚卿亦稱“客卿”。B.武安君,古代封號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最早出自西周,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可
17、號“武安”,白起曾被秦封“武安君”,李牧亦曾被趙惠王封為“趙武安君”?!熬笔乔浯蠓虻囊环N爵號,是貴族權勢的等級符號,擁有爵級者,構成了一個高貴的階層。C.封邑,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的領地或食邑,以供住宿、齋戒沐浴、收取賦稅,是古代君主對臣下的一種物質獎勵。被封邑的人可以在封邑范圍內(nèi)自由制定政策,實現(xiàn)自治。D.稽首,是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其次曰“頓首”,再次曰“空首”,這三種拜禮均為正拜。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穰侯勇毅果敢,手段殺伐。秦武王死后擁立昭王即位,平定大臣叛亂,驅逐武王后出國,消滅了參與謀反的宗室子弟,聲威
18、一時震動秦國。B.魏冉攻城略地,戰(zhàn)績卓著。率軍攻打魏國,奪取了河內(nèi)、蔡陽等地;攻打齊國,奪取了剛、壽兩城。C.魏冉四任秦相,位高權重。魏冉深受宣太后寵信,幾次免相沒多久即恢復相位,位高權重可見一斑。D.穰侯富于王室,權高遭妒。魏人范睢諫言免除穰侯相位,穰侯只能出關回到自己的封地,死后封地也被秦國收回改設為郡。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秦何厭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2)夫齊,罷國也,以天下攻齊,如以千鈞之弩決潰筴也,必死,安能弊晉、楚?5. 魏冉被封為穰侯,四次為相,攻城略地,戰(zhàn)績卓著。這樣一位權勢赫赫的人物何以 “身折勢奪而以憂
19、死”呢?請簡要說明。(3分)1.D 原句“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yōu)檎!保ㄋ?jīng)平定了季君公子壯及一些大臣們的叛亂,并且把武王后驅逐到魏國,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圖謀不軌的全部誅滅,魏冉的聲威一時震動秦國。當時昭王年紀還輕,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讓魏冉執(zhí)掌大權。)2.C被封邑的人只能在封邑范圍內(nèi)制定一些不違背國家利益的政策。3.B “昭王三十六年,相國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齊取剛、壽”,“欲”,想要,并非事實。4.(1)秦國哪有什么滿足的時候呢?現(xiàn)在又使芒卯敗逃,開進了北宅,這并不是敢于進攻魏都,而是威脅大王要求多多割讓土地。(4分 要
20、點:“何之有”賓語前置句式1分,“走”使動用法1分,句意通順2分)(2)齊國是個勢單力薄的疲弱之國,率領天下諸侯的兵力攻打齊國,就如同用千鈞強弓去沖開潰爛的癰疽,齊國必亡無疑,怎么能使三晉和楚國削弱呢?(4分 要點:判斷句1分,“罷”通假字、“弊”使動用法1分,句意通順2分)5.(1)他憑著自己與昭王的特殊關系在秦國獨攬大權,“擅權于諸侯”,“富于王室”,對秦王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2)他假秦國的武力專注于討伐魏、齊等其他國家,但是目的都是為了“以廣其陶邑”,經(jīng)營自家的地盤,擴大自己的勢力,這是與秦孝公之后的歷代秦王著眼于統(tǒng)一中國的戰(zhàn)略目標背道而馳。(3)魏人范睢進讒言,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因而
21、,穰侯的垮臺具有必然性。(3分,每個要點1分,言之成理即可)參考譯文:穰侯,是秦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弟弟,姓魏,名冉。武王死后,沒有兒子,所以立武王的弟弟為國君,就是昭王。他的弟弟們爭相繼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擁立昭王。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為將軍,衛(wèi)戍咸陽。他曾經(jīng)平定了季君公子壯及一些大臣們的叛亂,并且把武王后驅逐到魏國,把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圖謀不軌的全部誅滅,魏冉的聲威一時震動秦國。當時昭王年紀還輕,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讓魏冉執(zhí)掌大權。昭王七年(前300),樗里子死去,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趙國人樓緩來秦國任相,這對趙國顯然不利,于是趙國派仇液到秦國游說,請求讓魏冉擔任秦相。仇液即將上路,他的門客宋公對仇液說:“假如秦王不聽從您的勸說,樓緩必定怨恨您。您不如對樓緩說請為您打算,我勸說秦王任用魏冉為相將會有所保留。秦王見趙國使者請求任用魏冉并不急切,必感奇怪,將會不聽從您的勸說。您這么說了,如果事情不成功(秦王乃用樓緩為相),會讓樓緩感激您;如果事情成功了(秦王任用魏冉為相),那么魏冉當然會感激您了。于是,仇液聽從了宋公的意見。秦國果然免掉了樓緩,魏冉做了丞相。秦昭王要誅殺呂禮,呂禮逃到齊國。昭王十四年(前293),魏冉舉用白起為將軍,派他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平面直角坐標系典型例題含答案
- 溫州屋面擠塑板施工方案
- 2025南昌房屋租賃合同
- 2024版居家養(yǎng)老服務站合作合同書
- 冠狀動脈造影術前術后護理
- 醫(yī)療器械生產(chǎn)后風險措施
- 乙方版崗位協(xié)議書格式
- 羽毛球館柴油罐使用指南
- 銀行業(yè)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系統(tǒng)施工協(xié)議
- 大型辦公樓電力系統(tǒng)施工合同
- JCT2381-2016 修補砂漿標準
- 新加坡學習匯報
-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基礎課程
- 辦公大樓物業(yè)服務投標方案(完整技術標)
-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 中國營養(yǎng)科學全書
- 針灸推拿試題(附參考答案)
- 《機械制圖》說課課件-畫組合體視圖的方法和步驟
- 2023-2024學年成都市錦江區(qū)四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答案
- (完整版)初中英語語法專練動名詞Word版含答案
- 醫(yī)院人才培養(yǎng)和梯隊建設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