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媒介入文學批評的是與非_第1頁
關于傳媒介入文學批評的是與非_第2頁
關于傳媒介入文學批評的是與非_第3頁
關于傳媒介入文學批評的是與非_第4頁
關于傳媒介入文學批評的是與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傳媒介入文學批評的是與非論文摘要:傳媒介入文學批評,一直以來都飽受質疑。我們認為,應該辯證客觀地考察這一文學現(xiàn)象。一方面,必須看到傳媒批評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它催生了批評的平民化時代,構建了多元化的批評格局,建立了良性互動的批評機制;另一方面,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其局限性,諸如批評對象邊緣化,批評主體急躁化,批評風格低俗化,等等。最好的一種態(tài)度是,轉變既有的文學批評觀念,寬容地對待和合理地引導這種新型的文學批評方式。論文關鍵詞:傳媒文學批評意義局限傳媒時代的到來已經(jīng)不可逆轉地改變了學院派文學批評一統(tǒng)天下的既有格局,文學批評進入了一個眾聲喧嘩的傳媒批評時代。然而,一直以來,傳媒批評都飽受質疑。早

2、在幾年前,學界就把它視為洪水猛獸,指責傳媒批評是對學院批評的擠壓、蠶食,甚至對民族文化心理和社會審美心理造成了沖擊、損害,身兼“轉換批評主體,竊取批評話語權、“轉換價值標準,用評論制造新聞熱點、“轉換評論目的,理性闡釋成為文化消費的廣告、“轉換心理認同,誘使文藝評論和社會欣賞失足等等數(shù)宗罪狀。那么,與傳統(tǒng)的學院批評相比,傳媒批評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是是非非呢?一首先,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傳媒批評的勃興,對整個文學批評而言,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和不可替代的價值。1催生了批評的平民化時代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批評,作為意識形態(tài)或主流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一直被社會上所謂的“精英學者和專家所掌控與操縱著。這些專

3、業(yè)人士大都通曉西方晦澀的批評理論,他們有意識地運用一套嚴肅、理性的話語標準,最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動輒進展理論建構,把本應靈動飄逸的批評文章寫得極其專業(yè)化,有時候甚至玄乎得連他們自己都不知所云,以其相當?shù)摹皺嗤?,輕易就將一般民眾排擠在批評的大門之外。而在媒體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今天,文學批評的平民化時代到來了。平民化時代,顧名思義,就是民眾參與的空前廣泛性以及文學批評是從民眾自己的角度和視點出發(fā)的。首先,媒體的群眾化,使得普通民眾也擁有了自己的媒體,擁有了媒體就擁有了自由批評的時機。我們且不說報紙雜志已經(jīng)走人了尋常百姓家,特別是網(wǎng)絡的興起和的普及,已經(jīng)徹底地摧毀了文學批評的傳播壁壘,如今,只要你擁

4、有臺計算機和一個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就擁有了整個網(wǎng)絡媒體,擁有了批評權與交流權,隨時就可以參與文學批評,不受任何束縛和限制。在傳媒時代,只要你稍有文學修養(yǎng),無論你的地位上下、學問大小,你都可以對文學評頭論足,媒體面前人人平等。其次,為了獲取更多的承受者,如今的文學批評更多地是從民眾自己的視點切人,評說一般老百姓最感興趣的話題。批評不再居高臨下地板著臉孔進展說教了,也不再一味地追求高深的理論建構和深化的哲理闡釋了,你作為一個平民,完全可以從自己的立場根據(jù)自己的程度來發(fā)表對文學的看法,或結合生活體驗有感而發(fā),或就事論事點到為止,也或靈感閃現(xiàn)大放厥詞,一切都由著自己來。平民化時代的文學批評,擺脫了世俗功利的

5、束縛,僅聽從良知的召喚,胸中塊壘在心靈自由的狀態(tài)下噴薄而出,清澈見底。其中雖然大都比擬淺薄幼稚,但也不乏高品質的文字和“微言大義的篇章,因為在自由的土地上,怎么可以不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呢?2構建了多元化的批評格局文學批評需要在多元競爭中才能獲得良性有序的開展。以前,學院批評“一統(tǒng)天下,造成了批評界一枝獨秀而百花凋零的狀況,到處充滿的是板著面孔嚴肅說教的言論。傳媒批評興起以后,以自己獨有的特色,與學院批評形成分庭抗禮之勢。一方面,傳媒批評降低了文學批評的門檻,以批評媒介的便利化和批評內(nèi)容的通俗化,使文學批評走近普通群眾,呈現(xiàn)出一種基于平等對話交流的“眾聲喧嘩,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百家爭鳴,營造了一

6、個自由、平等、公開的批評氣氛。另一方面,傳媒批評不像傳統(tǒng)批評只盯著經(jīng)典名家,可以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當下的文學現(xiàn)象和文壇新秀,將公眾的文學閱讀狀況作為重要因素加以研究,彌補了學院批評疏于關注當下關注新人新作關注普通群眾的缺乏。在這種新型批評格局中,文學批評滑出既有的狹小圈子,成了所有文學愛好者廣泛參與的活動。草根們極盡所能,紛紛利用各種媒介,在各種可能的場合,積極地發(fā)出自己關于文學的各種聲音。一局部“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專家學者也紛紛走出書齋,開場關注最新的創(chuàng)作和文學現(xiàn)象,在電視、報刊、網(wǎng)絡、博客甚至短信上,用通俗的語言品評文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寫評論大為走俏,作家型批評家深受群眾歡送,如王蒙的

7、?行板如歌?、殘雪的?讀解博爾赫斯?、余華的?我是否能相信自己?、王朔的?無智者無為?等等,就在批評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一句話,如今的文學批評已經(jīng)根本上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合理場面,它既對應于媒介構成的多向度、多層面、穿插性和復合性,又開啟了批評創(chuàng)造的多樣性和閱讀解釋的無限可能性。3建立了良性互動的批評機制傳統(tǒng)意義上的作品一經(jīng)出版,作家的任務就隨之完成,可供讀者與作者之間交流感受、再次闡釋的時機微乎其微。文學批評也相對滯后,往往是作品出版好長一段時間之后,各種理性、嚴肅的評論文章才能見諸報刊。傳媒時代的到來,群眾媒介特別是網(wǎng)絡那么以其固有的便捷性、浸透性、導向性,加之無所不及的覆蓋率,很好地建立起

8、了作者與讀者的溝通平臺,使他們有了及時直接的互動交流。尤其是網(wǎng)絡博客的興起,由于大都設置了評論和留言功能,作者跟讀者的互動交流到達了空前的程度和頻度,在博客里進展文學評論,可以說是隨寫隨評,隨評隨改,幾趨同步。由此可見,在傳媒時代,信息的便捷交流,讓作者、讀者、批評家三方之間到達了前所未有的思想交融,形成了良性互動的最正確狀態(tài)。以前承受美學家所向往的文學承受的最高境界,在傳媒批評這里得以成功實現(xiàn)。這種互動機制,不但促使許多傳統(tǒng)作家創(chuàng)作出了更多有思想、有深度特別是與普通百姓生活親密相關的好作品,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文學批評借助于傳媒的便利,也可以立即發(fā)現(xiàn)新人新作,還較好地保障了新人的盡快成長。二

9、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的是,傳媒批評是一柄不折不扣的雙刃劍,其弊端和局限性也是相當突出的。1批評對象的邊緣化媒體影響下的文學批評,其突出表征為批評對象的邊緣化,傳統(tǒng)文學批評所追求的批評對象的重大、深化、高雅,逐步滑向非經(jīng)典性、非重大性、非正統(tǒng)性。我們知道,傳媒時代是群眾文化大行其道的時代,嚴肅高雅的文藝日趨邊緣化文化娛樂消費也呈現(xiàn)出鮮明的多元化特征,受這種文化氣氛的影響,或者準確地說,為了迎合這種文化的開展要求,傳媒批評所涉獵的范圍已非正統(tǒng)文學藝術所能界定,其批評領域涉及到群眾生活的各個層面,只要人們關心的文化現(xiàn)象和話題,從嚴肅高雅的文藝到卡通漫畫、電子游戲、網(wǎng)絡游戲、情色電影、通俗歌曲、武

10、俠小說等等,無不染指,傳統(tǒng)的雅俗之分,在傳媒批評面前失去了代表價值標準和等級秩序的意義。傳媒評論家們以獵人般銳利的目光穿越雅俗的藩籬,從中發(fā)現(xiàn)一切能吸引眼球的賣點。傳媒批評固然也研究文本,但是,早已不再止于正統(tǒng)、權威、經(jīng)典的文本。像?辭別薇安?、?武林外傳?、?鬼吹燈?、?明朝那些事?等等,在傳統(tǒng)中歷來屬于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開場成為傳媒關注的焦點,而過去權威的大作家那么很少談及。當然,傳媒批評最喜歡的,還是把批評的“觸角延伸到文本之外,去挖掘作者的婚戀家庭、生活習慣、癖好等等各種能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的“背后的故事。例如對張愛玲的研究,大多是關于她和漢奸胡蘭成故事的評論;對沈從文的研究,他與夫人

11、張兆和的婚戀占據(jù)評論文章的絕大多數(shù);對魯迅的評論,大局部都是圍繞他與許廣平、朱安的關系以及魯迅故土紹興的風土人情的。等等。這就是說,傳媒批評不但批評的是邊緣化的文本,而且,又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滑向了文本之外,離傳統(tǒng)文學批評提醒文學審美詩性的宗旨已經(jīng)漸行漸遠。2批評主體的急躁化曾經(jīng)的文學批評展示給我們的姿態(tài)是充滿生命體驗和有著深沉的文化底蘊,可是當文學批評進入傳媒時代以后,頤指氣使的媒體逐步攪亂了圈內(nèi)的和諧平衡關系,文學批評越來越脫離讀者、脫離文本、脫離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越來越淺薄急躁了。批評家們借媒體以博得虛名的欲望被空前激發(fā)起來,媒體為他們的出場和成名提供了機遇,而且無形中增

12、加了出場者的榮譽資本和社會地位。于是,不少人不再心無旁騖的潛心修煉自己的內(nèi)功,而開場主動向媒體獻媚,等待著媒體的垂青與照顧。一些企圖一夜成名的無名小卒或是有一定知名度又擔憂被冷落的中小名人,開場以“罵尤其是罵名人的評論方式活潑在媒體中。先是?十作家批判書?出籠,要把“獲取了不正當聲名的經(jīng)典作家拉下神壇;繼而是聲討余秋雨是“文革余孽而使豎子成名;九丹的?烏鴉?出版后被扣上“妓女文學的帽子;?悼詞?那么用以點帶面的方式,通過對20世紀許多名家的政治態(tài)度和生活作風進展揭短性評論,將批評界“罵風推向高潮。我們可以說,在當下文學批評看起來一片繁榮之時,其實很多人都在熱衷于大而化之的夸夸其談,已經(jīng)很少有批

13、評家可以耐心而細致地品讀或闡釋詳細的文學作品了,有些批評家甚至根本沒讀過詳細的作品,不知作品到底寫了什么,也能想當然地寫上洋洋萬言的“批評文字。批評主體的這種急躁化,使得文學批評成了一種不及物的活動,正在一步步遠離詳細的文學理論和扎實嚴謹?shù)拈喿x分析,而變得華而不實與好高騖遠。3批評風格的低俗化在商業(yè)化浪潮沖擊下,群眾媒介的價值功能開場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文學批評一旦被商業(yè)利益所左右,它想要繼續(xù)扮演文學藝術“守護神的角色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其批評重點已經(jīng)不再是對文學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解讀,不再是強化學術品質和理論含量,這些東西在傳媒時代已經(jīng)沒有了足夠的市常于是,有的傳媒批評開場靠捕捉低級興趣性的東

14、西來滿足世俗的偷窺心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直接滑向形而下的感官享受。比方,在對被定位為“當代?金瓶梅?的?廢都?的評論中,鋪天蓋地的傳媒批評最為關注的就是充滿其中的性描寫;衛(wèi)慧、棉棉等一干奉行身體寫作的“美女作家,在媒體的眼中就是最有炒作價值的作家;庸俗如木子美大肆宣揚自己一夜情經(jīng)歷的?遺情書?,竟然成了最受媒體追捧的對象,等等。今天的傳媒正在把文學批評變成一次性消費的文化快餐,關注的已經(jīng)不再是文學作品的內(nèi)在審美屬性和認識教益功能,而是以文學批評的名義,網(wǎng)羅其中一切能刺激讀者眼球的興奮點,情色和欲望成了他們翻開市場的“長矛和“掘金的利器。而處在高壓生活中的緊張和無所適從的現(xiàn)代民眾在日復一日的感官

15、刺激下,本能而又迫切地選擇了傳媒制造的這樣一種簡單、立竿見影的休閑方式,認為當下的形象性就是一切,當下的快樂就是價值。人們能動的審美追求便被異化為被動的感官享受。三應該說,傳媒批評的是非曲直,歷史自有公論,如今來進展評說定性,可能還為時尚早。任何一個事物的存在既有其歷史的合理性,又有其不可防止的時代局限性,這其實都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我們在這里來議論傳媒批評的是與非,是懷著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情的,既興奮,又焦慮。一方面,看到文學批評借助于傳媒的力量,使本來屬于專業(yè)圈和學院中的文學批評呈現(xiàn)出鮮明的平民化色彩,學院批評一統(tǒng)天下的舊格局被無情解構,作家與讀者、編輯記者與讀者觀眾之間的交流互動到達了一種理想

16、的境界,我們?yōu)槲膶W批評進入傳媒時代而興奮。是的,誰又可以否認傳媒的開展,其實就是文學批評的開展呢?但另一方面,看到傳媒批評漠視經(jīng)典文本甚至遠離了文學本身,放逐了學理的深度,在市場化浪潮的沖擊下呈現(xiàn)出來一種急躁化和低俗化的傾向,我們又充滿了焦慮。我們不禁要問,遠離了文學,還可以叫文學批評嗎?放逐了深度,還可以引導讀者閱讀、啟迪作家創(chuàng)作和促進文學理論的建立嗎?急躁成風,低俗成趣,文學批評家的社會良知和文學批評的社會擔當又在哪里?傳媒批評該如何開展?這已經(jīng)是我們這個時代應該考慮的一個緊迫課題。如今學界已經(jīng)形成的一個根本的共識是,傳媒時代的文學批評應該嚴守文學批評的邊界,盡可能地保持自己的精神品格,保持一種獨立的批判精神和價值標準,不要為市場經(jīng)濟的洪水所吞沒。要做到這一點,無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們覺得,批評主體素養(yǎng)的進步卻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只有批評主體的整體素質上去了,才有可能不受制于有形或無形的人情、面子、關系尤其是經(jīng)濟利益、功利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