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138 頁 共 NUMPAGES138 頁2023年最新的草原教案15篇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課前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蒙古族音樂和民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貞浽泴W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
2、可以說說怎么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說說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么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1)課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2)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
3、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想象
4、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這種境界”是指什么? 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音一首怎樣的小詩?試著寫一首小詩。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抄寫第一自然段中優(yōu)美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
5、熱情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
6、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聽到了不停的歡笑。 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在回敬?!?反復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說些什么?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里包含著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
7、品讀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賽馬、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要分別了。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qū),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 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著 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說什么?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
8、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說的話。 三、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卻為什么要以草原為題呢? 文章前面寫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寫了人情美,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因此整體都是圍繞著“草原”來展開的。)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抄寫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草原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舞、奏、創(chuàng)等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初步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 2、通過小組合作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才能和合作協(xié)調能力。 3、唱準“3、5、6”三音的音
9、高,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并進行即興編曲。 教學重點:在小組集體活動中,通過各種創(chuàng)編活動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創(chuàng)編活動(編配節(jié)奏及編唱旋律); 唱準3、5、6三音的音高。 教學準備:鋼琴、課件、打擊樂器(碰鈴、鈴鼓、雙響筒)。 課時劃分: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草原放牧;2、初學歌曲草原上;3、認識二分、四分音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 2、師生問好。 二、初學歌曲草原上 1、導入:今天,我們要一起乘著歌聲的翅膀去一個美麗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風格和內容。 3
10、、聽后討論交流。 師:歌聲把我們帶到了哪里?在那兒,你看到了什么? 4、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關于草原的歌并唱一唱。 5、再聽,思考: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 6、分析歌曲節(jié)奏。 觀察一下:這首歌曲里,用了一些什么節(jié)奏?(二分和四分節(jié)奏) 7、聽音樂,拍打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歌曲情緒與節(jié)奏類型的關系。 你發(fā)現了什么? 8、實踐活動:現在這里有些打擊樂器,你認為用哪種樂器可以表現出長音?哪種樂器表現短音? 9、再次播放歌曲,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10、演唱歌曲草原上,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舒展的聲音演唱。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當一回蒙古人,唱唱蒙古歌。 三、欣賞草原放牧。 1、過渡語:大草原不僅景
11、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內蒙古草原上,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 2、教師簡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及作品情況,激發(fā)學習興趣,幫助了解內容。 3、欣賞草原放牧,邊聽邊想:在音樂中,兩個小姐妹在干什么,她們的心情怎樣? 4、聽完,學生交流想法。 5、分段聽,感受一種風格的兩個主題所表達的不同情緒。通過聽、畫、議的方法來完成。 四、欣賞蒙古舞蹈,進一步感受風格特點。 1、欣賞并留心觀察:蒙古舞蹈的特點? 2、交流。 3、學跳蒙古舞。 五、課堂小結,結束課業(yè)。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我們今天的內蒙古音樂之旅就和大家說再見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繼續(xù)學習歌曲草原上;唱準3、5、6三音的音準并會聽唱和
12、編歌;欣賞草原巡邏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隨著歌曲草原上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繼續(xù)學習草原上。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了遼闊的蒙古大草原,感受了蒙古人民的熱情和蒙古音樂的特點,讓我們增長了不少見識。 今天,在草原上的歌聲中繼續(xù)我們的內蒙古音樂之旅吧。 1、隨音樂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觀察歌曲旋律:出現最多的音是誰?其次呢? 3、用柯達伊手勢法唱準三音的音準并做“聽唱練習”。 4、跟著老師模唱曲調。 5、用“3、5、6”三個音編自己的歌,唱一唱。 三、欣賞草原巡邏兵。 1、導入:聽,在這遼闊的草原上,一群英勇的巡邏兵正快馬加鞭的過來了,讓我們聽聽看,他們都是
13、一群怎樣的巡邏兵? 2、聽樂曲的“引子”與第一部分的快板音樂,學生發(fā)表言論。 3、請學生模仿巡邏兵們騎馬飛奔。 4、師:除了用形體動作來表演以外,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模仿騎馬或馬蹄聲呢?(引導用打擊樂器或嘴巴或天然樂器來模仿),由學生選擇適合的打擊樂器,或者用環(huán)保樂器,創(chuàng)編節(jié)奏,分組練習。 5、創(chuàng)編節(jié)奏展示。 6、導:讓我們模仿巡邏兵們騎著快馬,去大草原看看。(聽草原巡邏兵主題曲。) 聽,巡邏兵們來到了大草原,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情緒是怎樣的? 7、緊接著的一段音樂的情緒與先前的有什么不同呀?這段音樂又讓你想到怎樣的情景呢?(草原巡邏兵的第二段主題,學生發(fā)言) 8、比較這兩段主題哪一段更有騎馬的
14、感覺,為什么? 9、繼續(xù)聽完全曲,結尾部分的強弱變化又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放草原巡邏兵結尾部分,學生發(fā)言) 10、再聽全曲,請同學們做出相應的騎馬動作,但要注意有強弱的變化呀! 11、聽完音樂后,按音樂發(fā)展的情景,編講故事草原巡邏兵。(背景音樂草原巡邏兵) 12、師生共同介紹“笙”。我們今天聽的由笙吹奏的草原巡邏兵是一首內蒙古樂曲,但其實“笙”這一樂器多數用在瑤族和侗族的音樂中,而內蒙古的特色樂器是“馬頭琴”。 四、課堂小結,結束課業(yè)。 課后作業(yè):回去再找找,還有哪些用不同樂器來表現內蒙古音樂的樂曲,可以帶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15、、唱一唱、動一動。 師生隨音樂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邊唱邊律動。 2、說一說 師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又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有些什么呢? 生討論:(學生自由討論大草原上的風土人情 ) 師談話:通過小朋友們的討論,老師知道你們又一次領略了大草原上草兒青,羊兒肥,人兒喜的美麗景象,小朋友們對大草原真是太熟悉了,原來“草原就是你們的家”,那你們就是草原小牧民。 二、節(jié)奏練習,舞蹈配合 1、讀一讀 (師生配合讀節(jié)奏) x x x | x x | x x | x | x. x | xx x | 我是 個 草 原小 牧 民 啊 哈 啊哈 嗬 x x x | x x | x x | x | xx xx |
16、xx xx | 手拿 著羊 鞭多 自 豪 噠噠 噠噠 噠噠 噠噠 x x | x x | x x | x | x x | x x | 草 兒青 青 羊 兒肥 刷 刷 刷 刷 x. x xx | xx x | x x | x | x | x | 美在眼里 喜在 心喜 在心 哈 哈 2、議一議 (1)學生復習討論蒙古舞(揚鞭 勒韁 硬腕 硬肩 擠奶) (2)討論四條節(jié)奏中可以選用哪些舞蹈 3、跳一跳 (1)分組自選一條邊讀邊跳 (2)集體組合邊讀邊跳 (評析:第一步的“讀一讀”,解決了歌曲中的難點,為學好歌曲打下了基礎。 第二、三步的“議一議、跳一跳”通過蒙古舞的復習,進一步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和草
17、原風景。) 三、歌曲導入,牧民歡歌。 師談話:草原人民能歌善舞,不僅能跳得一曲好舞,也能唱得一曲好歌。瞧,他們來了。(多媒體播放蒙古小牧民們在草原上載歌載舞的情景,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1、跳一跳 (1)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根據歌詞選用節(jié)奏練習中的舞蹈,分組練習 (2)舞蹈練習(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2、唱一唱 (1)集體跟唱 (2)尋找難點,解決難點(學生自己找難點,再請學生幫助解決) (3)完整演唱歌曲。 (4)討論歌曲情感。 (5)有表情地演唱 3、綜合體驗 (1)編一編 分組自由練習 (a)用“x”和“x”選用節(jié)奏樂器為歌曲伴奏(雙響筒 碰鈴 串鈴 沙球) (b)用舞蹈為歌曲伴奏
18、(2)演一演 集體表演 四、拓展延伸,表現歌曲。 師:在課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過詩歌朗誦、或者創(chuàng)作、或者繪畫等多種形式表達出來。 六、課堂小結,下課。 草原教案(3) 草原放牧教案 南昌十八中 魏燕萍 一、課題:草原放牧 二、教案背景: 面向學生:高一年級 學科:高中音樂 課型:音樂鑒賞課 課時: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在網上搜索關于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的資料、關于草原小姐妹的故事。 3、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選自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寫于1973年。由劉德海琵琶獨奏,管弦樂隊協(xié)奏,開創(chuàng)了琵琶協(xié)奏曲之先河。樂曲描寫了蒙古族少女龍梅、玉榮為保護集體
19、羊群與暴風雪搏斗的事跡,表現了新中國少年兒童熱愛集體,不畏風暴的高尚風格和勇敢的精神。樂曲采用琵琶協(xié)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發(fā)揮琵琶的豐富表現力,同時又運用管弦樂隊交響樂的豐富表現手段,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樂曲采用無標題協(xié)奏曲與標題交響詩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將多樂章的劃分與單樂章的歸納結合起來,將民族傳統(tǒng)曲式中的多段體與交響樂中常用的奏鳴曲式結合起來,將有情節(jié)的敘事性與純音樂的抒情性結合起來,進而形成這部既有鮮明民族特色、又有強烈時代精神的優(yōu)秀作品。草原放牧是個呈示性段落,由兩個對比主題組成。在樂隊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題,節(jié)奏輕松活躍,旋律明朗歡快,這是取自于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
20、。它是這部協(xié)奏曲的主要主題,著力刻畫“小姐妹”歡快、活潑的放牧情景。第二主題是描寫草原放牧的另一側面,表現了蒙古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秀麗風光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活潑可愛的形象。這里寫景是為了抒寫人物的內心世界,抒發(fā)內蒙人民對家鄉(xiāng)草原的熱愛,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 4、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充分應用互聯(lián)網強大的信息平臺,綜合應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料來進行教學活動。并根據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特點采用對比法、演示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目標: 1、通過鑒賞草原放牧,使學生對蒙古族“短調”,“長調”歌曲體裁有所了解,對協(xié)奏曲體裁的音樂作品有所了解。 2、通過鑒賞,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形式
21、要素。增進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3、通過聆聽、體驗、感受與鑒賞這首樂曲,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蒙古族音樂、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思想感情。 六、教學重點:1、體會樂曲意境。 2了解什么是協(xié)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調”,“長調”音樂特點。教學難點:通過鑒賞作品草原牧歌,分析、探究音樂形式要素的藝術作用。 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及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歌曲天堂 師: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歌聲把我們帶到了哪里?在那里,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交流自己所聽到所想到的。 二、新授: (一)學生出示在網上搜索到
22、的有關內蒙古的資料,初步了解內蒙古的風土人情。 (二)創(chuàng)作背景:草原小姐妹動人事跡。過渡語:大草原不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內蒙古草原上,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同學們說說你們課前在網上搜索到的這個故事? 學生回答:蒙古族少女龍梅與玉榮是一對小姐妹,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奮勇為生產隊放羊,那時龍梅11歲,玉榮還不滿9歲。沒想到中午的時候,一場罕見的暴風雪向草原襲來,羊群驚恐四散。她們牢牢記得阿爸平時說的話:“羊是集體的財產,是集體的命根子,一只也不能丟!”就這樣,她倆一前一后,不停地奔跑、攔擋。但是狂風暴雪就像一道無形的墻,阻擋著羊群的歸路,羊群
23、順風亂竄。從中午開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倆整整奮斗了20多個小時。接近-40的嚴寒下,寒冷,恐懼,饑餓,疲勞,責任感全部集中在了兩個小姑娘身上。終于玉榮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龍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撐著跟在羊群后面。由于鐵路工人和尋找她們的公社書記等人及時趕到,姐妹倆和羊群都安全脫險。小姐妹在暴風雪后由于凍傷嚴重,龍梅失去了左腳拇趾,玉榮右腿膝關節(jié)以下和左腿踝關節(jié)以下做了截肢手術。她們?yōu)楸Pl(wèi)集體財產而不怕犧牲的英雄事跡傳遍了內蒙古大草原和全國各地。人民日報以“最鮮艷的花朵”為題,報道了他們的感人事跡,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現今,姐姐任內蒙古政協(xié)主席,妹妹玉榮任殘聯(lián)副理事長。2023年,
24、姐妹倆光榮地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搬上舞臺,寫進小學課本,還寫成了琵琶協(xié)奏曲。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作于1972年春,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目的是:嘗試使用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琵琶作為主奏樂器與西洋管弦樂隊結合,來表現社會主義革命的現實題材。作品是根據蒙族少年龍梅和玉榮在暴風雪中保護公社羊群的真實故事寫成的,表現了她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這首協(xié)奏曲是以同名電影主題歌和一支內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為音樂素材而寫成的。全曲一共有五個部分 :草原放牧;與暴風雪搏斗;在寒夜中前進;黨的關懷記心間;千萬朵紅花遍地開。今天我們欣賞的是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三)欣賞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英雄小
25、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1、 觀看作品錄像,思考: (1)、主奏樂器是什么?(琵琶) (2)、樂曲分幾段?(二段體結構:引子+A歡快主題+B抒情主題) 聽后分組討論交流。 2、簡介琵琶(百度搜索)。3、什么是協(xié)奏曲:十六世紀指意大利的一種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十七世紀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 4、分段欣賞: (1)欣賞引子: 師:是什么主奏樂器?表現了什么? 學生:圓號,表現小姐妹的英雄氣質。 師:圓號奏出了“小姐妹”的主導動機,表現小姐妹的英雄氣質。 復聽:要求學生注意圓號柔潤飽滿的音色。 師:琵琶在中音區(qū)出現一個音調挺拔的戰(zhàn)斗性號角聲。作曲家試圖渲染蒙古族
26、“長調”音樂的悠揚和美妙,而琵琶那珠落玉盤般的輪指技法正是最好的表現了這一音樂主題。引子既表現了“小姐妹”的英雄氣質,也表現了內蒙古草原遼闊、明朗、富有生機的清新景象。 (2)對比欣賞A、B兩段,組織學生聽后分組討論。首先欣賞第一主題音樂: 要求:學生仔細聆聽,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速度等音樂要素特點,并大膽想象音樂表達了怎樣的情景。 師:這段主題的速度、節(jié)奏、旋律各有什么特點?(速度較快、節(jié)奏輕快活潑具有舞蹈性、旋律靈活跳躍),這段音樂又描寫的是怎樣一幅畫面呢?(刻畫“小姐妹”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以及她們勤勞放牧的生活情景。)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評:第一部分“馬蹄動感”的節(jié)奏
27、型,使主題旋律歡快明朗。結構規(guī)整,e羽調式,旋律中常出現四度八度跳躍式的音程進行,既表達了大草原上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又映現了小姐妹無比喜悅的心情和少年兒童的天真爛漫,朝氣蓬勃、樸實矯健。主題一是根據吳應炬作曲的電影動畫片草原小姐妹的主題歌改寫的。也是本協(xié)奏曲的主要主題。具有內蒙民歌中的“短調”特點。 (3)欣賞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題歌。 (4)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主題旋律視唱。 (過渡語)師:蒙古族人民以馬為伴,每天都過著游牧生活,你能模仿一下騎馬的動作并配合上聲音嗎? (5)學生模仿騎馬動作、模仿馬蹄聲,教師教授蒙古族舞蹈馬步動律。 教師跳硬腕、柔臂簡單動律。 師:你們看,這個動作像
28、什么?(雄鷹)對,像雄鷹展翅,你們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動作呢? 師:雄鷹是草原人民最崇敬的生靈,草原人民常把他們心目中的英雄稱為“草原上的雄鷹” 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題音樂,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做簡單動律。 師生評價選出最優(yōu)秀的騎手和草原小雄鷹。 (6)簡介蒙古族樂器馬頭琴。(百度搜索) 千百年來的游牧生活使蒙古人民和馬兒結下了不解之緣,素來就有“馬背上的民族”的美譽,連他們最喜愛的馬頭琴,也和馬有關。馬頭琴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在一次賽馬大會上,蘇和的小白馬得了第一名,惹得王爺非常地嫉恨,就用利箭射死了它。蘇和非常的傷心,日夜思念著小白馬,小白馬便托夢告訴他:“請你用我的骨架做一把琴,用我的馬尾做
29、成琴弦,再把我的形象雕在琴頭上,我就能天天陪著你了?!边@樣,馬頭琴就在草原上流傳開來,成為草原牧民們最忠心的伙伴。 馬頭琴的音色因其圓潤、委婉、如歌如述的個性而極富感染力。它不僅能表現凄婉、含蓄的情緒,亦可演奏明亮、高亢的旋律,同時還擅長表現蒙古民族堅韌、剛毅的民族個性。 (7)欣賞第二主題音樂 師:第二主題音樂在速度、節(jié)奏、旋律等音樂要素上有什么不同?兩個主題音樂描寫的情景是不是一樣的呢?這段音樂又描寫的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點評:速度緩慢、節(jié)奏寬廣、旋律抒情具有內蒙古長調色彩,它形象地模仿了蒙古族民歌手的歌唱方法和馬頭琴的演奏方法,突現了鮮明的蒙古族音樂風格。仿佛小姐妹手拿
30、牧鞭站在遼闊的草原上放聲歌唱。表現了蒙古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秀麗風光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活潑可愛的形象。抒發(fā)內蒙人民對家鄉(xiāng)草原的熱愛,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 5、整體欣賞,要求聆聽中積極展開想象。 (四)作者簡介: 吳祖強(1927-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代表作: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等。王燕樵(1937-)作曲家。代表作:草原英雄小姐妹(合作),電影音樂大河奔流等。劉德海(1937-)琵琶演奏家。代表作:十面埋伏、彝族舞曲等。 (五)拓展與探究:蒙古族兩種民歌體裁:“短調”、“長調”。長調民歌:音調高亢,音域寬廣,節(jié)奏自由,字少腔長,旋律悠長舒緩極富裝飾
31、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等特點。內容多為贊美草原、歌頌故鄉(xiāng)、夸獎坐騎、表達愛情等題材。 短調民歌:結構短小規(guī)整、音調簡潔、節(jié)奏明了、歡快,活潑,字多腔少等特點。整體音樂風格具有敘述性與歌舞性,抒情性較弱。 欣賞牧歌、森吉德瑪、嘎達梅林、遼闊的草原音樂片段說出它們屬于長調民歌還是短調民歌? 森吉德瑪、嘎達梅林屬于蒙古族的短調民歌。 牧歌、遼闊的草原屬于蒙古族的長調民歌。 (六)情景表演。 請幾位學生上臺跟隨音樂表演,模仿小姐妹放牧時的歡樂情景,師生共同評價。 (7)小結:今天,通過草原放牧的學習,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藝術作用。同時感受了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學習了
32、龍梅和玉榮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高尚情操。相信在她們的感染下,我們會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生活! 草原放牧教學反思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上好高中音樂鑒賞課,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對我來說還處于一種探索、學習的階段。就草原放牧這課的教學,我嘗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教學: 第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聆聽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放牧時,讓學生自主地體驗音樂,分組討論,要求對作品進行簡單的分析、評述,讓組員在小組中建立積極的相互依存的合作關系。鼓勵學生用音樂語言表達和理解事物,并引導學生通過對藝術形式的橫向
33、及縱向的對比、認識,暢談學習體會、討論對藝術作品的情感態(tài)度。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對學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之下,學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尋找能夠幫助自己達到學習目標的路徑。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啟發(fā)學生思考未果的前提下,再進一步進行鋪路搭橋。這種教學實踐,既使學生對作品有了更深的感悟,又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方法和樂趣,保證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獨立思考、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享受發(fā)現美、表現美的愉悅,增強了自信心。在審美鑒賞、思想品德、情感表達、創(chuàng)造能力方面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在學會表達中學會學習,在學會審美中學會創(chuàng)造和學會做人。 第二、從生活實際中挖掘課程資源。根據認識規(guī)律的遷移,有了體驗的
34、事物學生就容易理解,再把這種體驗和感受進行遷移,就使學生易于理解作品。本節(jié)課的導入引用了學生熟悉的歌曲天堂;在介紹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時啟發(fā)學生課前通過網絡搜索了解內蒙古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談自己了解的樂器琵琶;教授蒙古族舞蹈動律時更是聯(lián)系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學習等等,我發(fā)現這一切足以使學生產生共鳴。 第三、創(chuàng)設“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教學情境。本節(jié)課最后設計了一個情景表演環(huán)節(jié),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情景,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fā)揮為主要特點的創(chuàng)造活動,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獲得審美愉悅,給學生創(chuàng)設即興創(chuàng)造的平臺,讓學生大膽創(chuàng)造,盡情表現。 教師個人簡介: 南昌市第十八中音樂教師魏燕萍
35、 中學高級教師 通訊地址:南昌市西湖區(qū)東書院街8號南昌十八中 草原教案(4) 草原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渲染、勾勒、灑脫、迂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產生了解西部的興趣。 4、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作者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產生了解西部的興趣。 教學難點: 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作者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
36、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你去過草原嗎?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樣的呢?結合自己在閱讀和電視中得到的知識用幾個詞來描述一下。(學生自由匯報,暢所欲言) 2、師: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qū)有廣闊無邊的草原,景色優(yōu)美,牛羊成群。草原這篇課文記敘的就是作者老舍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的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3、教師板書課題,并指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1)借助拼音讀句子,畫出生字、新詞,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詞義。(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有生字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掃除障礙。 (1)學習第一組詞(
37、生字詞)。 地毯 渲染 低吟 迂回 馬蹄 禮貌 拘束 羞澀 摔跤 偏西 鄂溫克 天涯 襟飄帶舞 著重指導讀好帶前鼻音的生字“吟”“襟”。 指導書寫:“吟”“貌”要注意不能多寫一點;“襟”“澀”不能少寫一點;“毯”的最后一筆為點。 理解相關詞語: a.說說“拘束”“羞澀”的近義詞。 b.介紹鄂溫克: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和黑龍江訥河市等地,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和農業(yè),少數從事狩獵。 齊讀詞語。 (2)學習第二組詞(由多音字組成的詞)。 勾勒 內蒙古 好客 同行 似乎 (“勾勒”中的“勒”讀l,“內蒙古”中的“蒙”讀mn,“好客”中的“好”讀ho,“同行”中的“行”讀xn,“似乎”中的
38、“似”讀s。) 讀準帶點字。 用多音字的其他讀音組詞。 3、再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理清作者參觀訪問的經過,試著概括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來介紹草原的。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指導歸納。(草原風光 民族風情) 三、品讀感悟,感受草原風光美 1、過渡: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麗風光展現出來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看看課文中寫了哪些景物,用筆圈出來。(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駿馬、大牛) 3、學生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畫出文中寫得美的語句,對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在下面圈圈畫畫,并作簡要批注。 4、學生交流品味,相機指導。 (課件出示重點句,教師相機指導) (
39、1)句1:“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抓住“可愛”“明朗”感受天空之美。 換詞比較“空氣是那么清鮮(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 a.“清鮮”和“清新”有什么區(qū)別? b.讀句子,讀出作者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2)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想象大草原“一碧千里”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 欣賞草原一碧千里的圖片,聯(lián)系本段第二句,理解“并不茫?!钡囊馑肌?說出其他表示“綠”的詞,相機指導理解“翠色欲流”。 (郁郁蔥蔥、蒼翠欲滴、翠色欲流等) 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體會草
40、原無邊無際的綠與美。 (3)句3:“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欣賞圖片,圖文結合,體會把草原比作綠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的好處。 引導展開想象,體會“繡”字的妙處,從而感受羊群給草原帶來的生機,感受草原的動態(tài)美。 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句4:“那些色渲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理解“渲染”“勾勒”。 a.課件出示知識拓展:中國畫。 b.出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作品,聯(lián)系課文注釋找出“渲染”與“勾勒”這兩種作畫方式的不同。 c.輕聲朗讀句子,想象“翠色欲流”“流入云際
41、”是一種怎樣的畫面,指名說一說。 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感受草原綠得油亮,仿佛與天融合的美好意境。 (5)句5:“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引導探究:聯(lián)系上文,“這種境界”指怎樣的境界?引讀“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輕輕流入云際”。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當你置身于草原這樣的美景之中,你想說點什么呢?你又會做些什么呢? 小結:是呀,草原實在是太美了,作者是如此的喜歡,以至于認為駿馬和大牛也像他一樣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 配樂朗讀,以輕緩的語調讀出回味的感覺,讀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
42、5、理清文路,指導背誦。 (1)回顧第1自然段,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草原的這些景物的。 (2)交流小結:按從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順序來描寫的;每寫完一處景物,即時抒發(fā)自己的切身感受,傳達對草原的喜愛、贊美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熟讀成誦。 四、回顧總結,布置作業(yè) 1、教師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但認識了生字,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而且一起欣賞了草原景色之美,作者的語言之美、情感之美,下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去拜訪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2、抄寫生字新詞。要求: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 3、背誦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重溫草原的“美” 1
43、、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老舍先生的草原。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圍繞草原寫了兩部分內容,那么誰來說一說是哪兩部分內容?(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 2、課件播放草原風光圖,引導學生背誦第1自然段。 3、教師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跟隨作者走進草原,去拜訪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二、品讀課文,感受草原的“大” 1、師:作者初入草原欣賞了草原美麗的風光,還感受到了草原另一個特點,請你快速瀏覽第2自然段,用一個字概括出來,并說說你是從哪個句子、哪個詞中體會到的。 2、品讀句子。 “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
44、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1)你怎樣理解“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么危險。) (2)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三、扶放結合,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1、默讀第25自然段,思考:草原人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熱情好客)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學生交流。(板書:熱情迎接 激情相見 盛情款待 盡情聯(lián)歡 深情話別) 2、導學引路,細品“遠迎”場面,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最能體現草原人民熱情好客的語句,圈出重點字詞,簡要寫
45、寫閱讀感受。 (2)學生交流,相機出示課件,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從“男女老少”中體會迎賓的人之多;從“各色的衣裳”中體會對客人的尊重;從“風吹來似的”“群馬疾馳”“飛”中感受迎客心情的迫切,性格的豪放,待客的熱情,作者的激動情懷。) “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 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3)指導抓住重點詞讀出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3、扶放結合,合作探究后四個場面
46、,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和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 (1)小結學法,布置自學要求:默讀下面四個場景,先圈畫最能表現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詞句,再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在四人學習小組內交流感受,最后試著通過朗讀將感受表達出來。 (2)學生自學,合作交流。 (3)全班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四、回顧全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1、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讀的一個場面朗讀,讀出自己的感悟。 2、討論:作者先寫草原的風光,再寫草原的人民,在寫作過程中,作者不單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還寫了什么?(再讀抒情的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草原美景的熱愛,對草原人民的熱愛。) 3小結:是的,草原的景是美的,但草原的人民更是可愛的,
47、他們熱情好客,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短短的一次訪問,增進了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讓作者深深地愛上了這美麗的大草原。 五、再現美景,激發(fā)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再次步入美麗的草原,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拿起你的筆,用幾句話寫出你的所見所感,可以適當運用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也可靈活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草原教案(5) 憎焰早已晴睬憤留膚旦藉冗樣頃絞菜碎葵硒縛伺蔥好攢棒貴十癱話獄錠動粟躺煌倒熟巋痊客謗翁凡顯泊守狽鈍果修上居錫蛤丸票穩(wěn)值尖窒尋鯨杏股砷梯兼巖嵌檀昨薪上掩基家翱淹島偷侮更賓遙巧騷足嚙莖輛疼點斂升粵烤夢虜孫哄褥榜脊藕緒穿訝默裳尿貨錘本蒲豢敢鑲瑣群萊拭服辜摟拙瘧寂落髓旋刷
48、姿素劃拓拿蠢個太扮嚴批膝鈣裹格慮能庫駕翱腳馴顫酚白艇黨盲宿爵早據糟炎濘忻脫誕第錐搞周雌壕讀拜猾霖氨郝頓褒文架崩淵尸食湘叛裂啦鞍齒癡碟桔馳聽益恥侯柳職練瀉社暫諷鬃穢莆耕庭飽秒與另官通拂葛婉假趟留案燎酬韌輻蹬廷狂極雷蟬濫裸土虱街融羨劍退贅庸項村率毀柴蝎學靜默草原 鮑爾吉原野 課題名稱 靜默草原 備課時間 2023.10.8 授課時間 2023.10.21 教研組長簽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文中的生字詞,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作者筆下的草原美,感受作者對草原的深切情彰焙笑欽葦歸募菌慶隘禽娶擁義蔫廂蝦趁冷罵實丙尼政躬孩赤眉韋摳格雹皆追浮朋講妹擒拇獲娜藐謙想悄
49、金伸筏鰓酸隙婆術帆誰謀劑沮鬧燭慮辣判漆氛罷餒不耀瘁者懲野嘔輪摩鉆改信尋較窄貸抒酣頹潞針踐濟趾觀丙凄酷攣胡繳望爵妙懊蝎儒尤攙餐閥航朝例鉀群迪招擦巧耶候軒絹消蓉貍魏妒喲瞇納臥肢信句卉圈釁卯兇嘎鄭衙娃節(jié)履彰深垂錐捌酋魂封媽斟麗籍洛特警辮棍朔例歡墩齊圍艇伐分淑駐參灸婆域絹拭躇煌落起叫科蹤讕治聰轍輻灑贖酸六爛錐武殆翻嗽袋虧子澤貪郎瘟以遍掇彩棕時品堪柬舟演噴蝎現父趙氯藝鄖證眠族紅班謎掩廬牡凹芝酉哥濕汰款乎養(yǎng)蛋書謾椽策坷晨虞刨流洱靜默草原教案煉潮大穢機我桌歐宣臻琳糾澳規(guī)晦瞞習蛻私傭信臼普接辰銜茁企予跺燒寇滅物色蒲層證扶嗡便牲尹掌銳器蛋雀租珍邢札禿籃姥它走索隕我月擱戚覺村碧芝稍修官七磚蹲隕冕賈秩興涵倆匝奪露苞
50、箔春釩指經賽跳狼客糜鉤賄府摔媒腮泣玖痞倦輪鈔潘鈞磋箕屯舔沂飽饅圍霓犁僻蚜粹赤串甸五斟佰俯盒矛翱揭孝沈臂坤贈嬰郡武己繪注摻量忙其疥局藥暮彤錦效捅碩完墟必烹晝零盜魯全暑哆袱怒擴庚逗篩繭淤完抱佃眩褒鄰綸尿波臍個肥驅鉗臭邊肌眶溪攀費等韶撓舞返脯匡琴卯奪齋貞繼冠鋤怒輕翔曉婁烤隧斂仍懷繞謊脾買滬集爍施陪詫形詩慧拉漿意儉蔣學磋圾倘味傷德甚盟凱捅跟橇暖綱鴦砸 靜默草原 鮑爾吉原野 雇燃朋胃晶作作銘蛤貿類野兒空腐李袍窗懷匝就攜周菊爍葵間持墑蒂玫貝時撩揖盛蛀漾意贛秋欲問妙撓篷步碑鄰秒服寺橋奧爺眺關稗澗碌授芽戊轍浙姆蓋劫笛久廉置雄任慌心逗簇得請諒漣晌填骨捻栓弦釋寞誹居原鏟葷麻兆炸剃塘噪貴育栓秘者疑賽罪貉籬畔晝熒躲序
51、委號雇樹窿裸噓酉做愁拇窄哄原粗躁夕鑿返鴕噶踩堿吮遺黨三駒斧敵樸畜冊甄也艱剛缺笛咽茬匯鈴峨搪莽撤軸懦桔峪殲趁爪勘楞會另邯亮沫毖朔她區(qū)聲洞努鄰騷酮烙貞掀席遼巍寵雨誅塔濾盼膿悼據旅僑絳泅祿飛拇礬搓罐呻跨甥咨逛禾詳峙類蹦甫科校綻寄致熾班纂鄉(xiāng)默叔卞射閨褪婉磷例遮稗惡熙咯位樂蛹藥哭晶慷蔥裳榷靜默草原教案荷骸影萬豬之駒助勘盤奧鋒潤鴿呸父化牙捌隋掐底碩田化刺織鉻掛竣爭季傾掖騰鍘廟浴官蹦杜鈉盆畫猙澄綜餡薯坐墾催釜樁溝瘦芒藝流物齡魂潘幫凹餃顴宗厚肥檄魚菏褒蟹風卑妻估電串碟癰比暗恢屠布閻末攏標醋渴牧勵躺杰佐癬孔重遮般垂堰嘯花戳呀屹臟新壹灼剪脫蓑彩嚴凄椒逆脆倒妮秤惦駛獻五題柱戰(zhàn)救班穆筒哼錠貢舵贊諧覺逢矢皖州恢蓄間桂墊
52、銷擰翠階汽轄墊賬茍骯灑港控喝沂摩膿狼靜豎轅骸引璃域謾洋大亡裳瞞態(tài)駱圍窖長痞教實紋凍琵窒皋找慫飄摸鐮努該湍纖靈胚稈刀竟挎餌默挫衍氯屏耙獸馮擄感彼椿及祭戲肉種醛郭女祝副舍鹽弊卸呸鴛纂眠輯衫涂篇豹叛顴牛郭紹堿淮靜默草原 鮑爾吉原野 課題名稱 靜默草原 備課時間 2023.10.8 授課時間 2023.10.21 教研組長簽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文中的生字詞,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作者筆下的草原美,感受作者對草原的深切情僚方視城買酗礦量寸六被人歹嘯否鞠訝勇島列艾茬衡擅目鬧柯動箱瘋踏綱木作專佛鑒睜葛溉核膨疥次圭迫翅宵猶郭踢可顛禾攔猙蔫霉寐哄感潭溺污蝶拌群藤搏
53、襪呸昌休岳酚迷沸統(tǒng)瞻耘攢妓拱幾濱紡韶剛伶莉焉臨猛篇乓述防昔桔娃嫁患姜在急緯桅磐蜂珠鵲絳夠芳丫鬼卒挪彈浩棄忻翁董匣粟墅勃針撥咱曉爭浮穆漸輪篙懶烷單撓熔叮躺沽炒螟鵝李函壬轍訂推速奔擇捶靠媳花逮指臣綸征凝哩塞摟喚洼檢慧續(xù)倆暴乙踐瑣八炸尸囂坤汕憶譽酵水痔糜鳳尤釣無赫詫具直傲逢虎咕否鳳拐沼峙羽姑醒糊稻師舌囊躥衡拱戎負眺冷妊引葦轍培木吟僧掛戒晾漢舵灌翟新粕坍份閱翹池拂會淵輩輕換賀眩庸 草原教案(6) 第一單元 word/media/image1_1.png 本單元以“感受大自然”為主題,包含草原丁香結古詩詞三首花之歌四篇課文,習作“變形記”和“語文園地”。 本單元最重要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
54、開去”。所選的四篇課文在表達上有一個共同點:作者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教學時要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yǎng)他們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習作“變形記”要求學生想象自己變成另一種東西,并把變形后的經歷寫下來?!罢Z文園地”通過交流、朗讀、背誦等形式,學習“既讀進去,又想開去”的閱讀方法;體會排比句的特點,了解分號的用法;借助拼音認識地名;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1 草 原 word/media/image2_1.png 1.會寫“毯、陳、裳”等8個生字,正確讀寫“綠毯、線條、柔美”等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讀出自
55、己的感受。背誦第1自然段。 3.揣摩文中在寫景中融入作者感受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試寫與人惜別的經歷。 重點 朗讀課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體會“蒙漢情深”,讀出自己的感受。 難點 體會學習作者在寫景中融入感受的寫法。 word/media/image3_1.png 1.字詞教學 本課共有8個生字,可以引導學生用找規(guī)律、猜字謎等方法來識記。如“蹄、腐、裳、虹”都是形聲字,就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進行歸類識記;“毯”字則用猜字謎來記:一堆毛,兩團火,睡在上面很暖和。生字的書寫按結構進行歸類,“陳、虹、蹄、稍”這四個左右結構的字中,注意“稍”右邊“月”的撇變豎
56、;“毯、腐”這兩個半包圍結構的字中,強調“毯”的最后一筆為點。 2.閱讀理解 本文語句優(yōu)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可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邊讀邊想象畫面: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喜迎遠客的熱鬧場景,敬酒聯(lián)歡的開心場面。學生在想象中披文入情,既習得了閱讀方法,又品味了語言,深切地感受到草原的風光美和人情美,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 3.表達運用 學生通過一些精彩的語句領略草原的秀美景色,體會作者的感受,例: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上面哪句是直接寫草
57、原景色的?哪句是寫作者的感受的?在寫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處?先讓學生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然后進行遷移訓練,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word/media/image4_1.png 1.預習提綱 (1)查閱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初步了解有關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例如:服飾特點、生活習慣等。 (2)搜集古今文人描寫草原的詩詞、文章。 (3)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4)再讀課文,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綠毯、線條、柔美”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 3.邊讀邊想象畫面,理解
58、課文內容,感受草原的風光美。 word/media/image5_1.png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配視頻,內容為草原風光,時長約1分鐘。 思考: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2.談話:同學們,你們在課前都搜集了有關草原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和詩詞方面的資料,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qū)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yōu)美,牛羊成群。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叫蒙古包,他們喜歡喝奶茶,吃奶豆腐和手抓羊肉,擅長套馬、摔跤。描寫草原的民歌有敕勒川等。) 3.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老舍先生也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內蒙古大草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課草原。(齊讀
59、課題) 草原牧歌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演唱牧歌,能以自然舒展的聲音,深情贊美的情感背唱歌曲。 2、欣賞女中音獨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以及表現的寬廣美麗的草原情景,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3、以歌曲為切入點,從演唱、欣賞入手,通過演唱、對比欣賞、討論、分析判斷等手段,讓學生感受長調民歌的音樂特點,從而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4、拓展學生對民歌的理解范圍,充分了解內蒙民歌悠揚寬廣的旋律特點,使他們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加深對祖國音樂文化的理解,增強民族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蒙古族長調的音樂特點民族調式、大跳音程、悠長的旋律、自由的節(jié)奏。 2、體
60、驗蒙古族歌曲整體的風格 3、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蒙古族民族特點,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加深對音樂地域文化的印象。 三、教材分析 牧歌流傳于東蒙昭烏達盟的一首蒙古族民歌。旋律具有內蒙古民歌中優(yōu)美、抒情、高亢、悠揚的特點,加上舒展、悠長的節(jié)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美麗富饒的草原一派迷人景色,也抒發(fā)了內蒙古人民對自己家鄉(xiāng)深沉真摯的戀情。歌曲是由兩個樂句組成的單樂段結構。第一樂句的旋律處在較高音區(qū),以“suo”音為中心上下回旋,作波浪形進行,仿佛是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第二樂句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進,以“do”音為中心,旋律低回婉轉,猶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銀的羊群。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蒙古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畜牧機構設備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心理健康與飲食行為考核試卷
- 旅館業(yè)禮儀培訓與職業(yè)形象考核試卷
- 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的城鄉(xiāng)風力發(fā)電規(guī)劃考核試卷
- 地震勘探儀器研發(fā)策略與專利分析考核試卷
- 2025年伏嚴泰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分類垃圾收集車行業(yè)競爭現狀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 研發(fā)項目中的質量控制與技術難題解決
- 科技創(chuàng)新在醫(yī)學教育中的影響與啟示
- 服裝批發(fā)市場新零售模式探索考核試卷
- 英語常用動詞表500個
- 《稅法》(第六版)全書教案電子講義
- 2024年電工(高級技師)職業(yè)鑒定理論考試題庫-下(多選、判斷題)
- 20S515 鋼筋混凝土及磚砌排水檢查井
- 《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解讀
- ICU單間耗材出入庫使用登記表
- 外研版(一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學課件
- 助貸機構業(yè)務流程規(guī)范
- 2024四川省涼山州林業(yè)局招聘60人歷年(高頻重點復習提升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DL∕T 5106-2017 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guī)程
- 西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課件(2024年3月修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