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_第1頁
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_第2頁
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_第3頁
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_第4頁
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41 頁 共 NUMPAGES41 頁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1一、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鈉的化合物屬元素化合物知識,是本章的重點。通過對本節(jié)的學習,不僅可以加深和穩(wěn)固上一節(jié)的知識,并為下一節(jié)堿金屬的學習奠定根底,故本節(jié)教材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鈉的化合物中,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學好本節(jié)內容還有著重要的實際指導應用意義。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的詳細內容和詳細學情,本節(jié)課共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過氧化鈉的性質;第二課時: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鑒別方法。以下我所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2.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掌握過氧化鈉的性質

2、并可以純熟的運用。通過對過氧化鈉用途的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才能。(2)過程與方法Na2O2與H2O、CO2的反響作為引領學生探究未知領域的手段。通過教學設計,授以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比照法、實驗探究法。(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在較自由的互動式、探究式的學習氣氛中,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實驗結果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形成勇于探究、擅長質疑的精神以及科學求真的價值觀。3.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過氧化鈉的性質(2)教學難點: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響。二、說學情1.知識儲藏:在初中階段,學生已學過燃燒的三要素,通過上節(jié)對金屬鈉的學習,學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熱情。2.學生特點:高一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實驗

3、技能均有限,雖對探究性實驗感興趣,但卻不一定可以積極地主動地去觀察、考慮和探究本質。故:本節(jié)課中,我將多設疑、多激疑引導,讓學生都能動起手來,把實驗作為探究未知領域的手段。三、說教法我的理念:建構理論鋪開課堂,由舊知引入新知,認知沖突或疑惑激發(fā)興趣。1.本節(jié)采用:“互動式”、“啟發(fā)討論式”的實驗引導分析p 的方法。2.實驗方面: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演示、學生兩人分組實驗。3.多媒體輔助教學、學案導學。宗旨:將課堂還給學生。四、說學法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現象提出猜想分析p 本質驗證假設得出結論。2.引導學生掌握實驗探究、比照討論的方法。3.引導學生學會由Na2O2的性質,分析p 用途。五、說教學過

4、程一共分為四個階段,引入探究階段、總結歸納階段、練習強化階段及課后穩(wěn)固階段?!疽腚A段】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根據情景設疑:“為什么可以著火?”喚醒學生舊知識中關于燃燒三要素的認識,并以此展開后續(xù)教學。情景化設疑:假設我們有了燃燒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該怎樣去生火呢?學生開展思維。從而引出吹氣是否可以生火?比照實驗驗證猜想:未經處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著火,加點固體物質,再吹,通過現象“生火”,從而引出吹氣能讓棉花著火的神奇物質:過氧化鈉及其物理性質?!咎骄侩A段】新疑問:有了過氧化鈉,吹氣是否就可以生火呢?引導分析p :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設計意圖:通過對著火點

5、的分析p ,引出必定為人呼出的氣體與Na2O2作用生火。新疑問:人呼出的氣體有CO2、H2O、O2、N2,到底是誰的作用呢?學生討論引出:空氣中也有大量的N2、O2,假設把包裹有Na2O2的棉花露置在空氣中,不能生火,從而引出生火的原因應是CO2、H2O與Na2O2作用生火。過渡:但是,CO2、H2O不是常見的滅火材料嗎?又如何去生火呢?實驗驗證解決懸疑1:探究CO2與Na2O2作用是否可以生火。學生演示實驗一:向集滿CO2的集氣瓶中投入包裹有Na2O2的棉花。結論:CO2與Na2O2作用可以生火,符合燃燒的三要素。引導分析p :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設計意圖:通過三要素O2的分析p ,推出N

6、a2O2與CO2反響的產物有O2,繼而分析p 得出產物Na2CO3;通過對著火點的分析p ,推出這個反響中能量的變化。過渡:CO2可以生火,水不是能滅火嗎?它在中間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呢?從而引入到對水的討論。實驗驗證解決懸疑2:探究H2O與Na2O2作用是否可以生火。學生演示實驗二:滴水生火結論:H2O與Na2O2作用可以生火,符合燃燒的三要素。引導分析p :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設計意圖:通過對燃燒三要素O2的分析p ,推出Na2O2與H2O反響的可能產物有O2,繼而分析p 得可能產物NaOH;通過對著火點的分析p ,推出這個反響中能量的變化。過渡:是否真是這樣呢?學生分組實驗:探究Na2O2

7、與H2O的反響學生根據現有儀器設計實驗方案,師生互動討論出方案后,進展實驗探究驗證猜想。同時,以實驗報告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并由觀察到的現象去分析p 產生現象的原因??梢詫嶒炁c理論相結合。本節(jié)課中,我是一步一個臺階的由舊知:燃燒的三要素、CO2、H2O能滅火引出新知Na2O2與H2O、CO2的反響,從而到達攻克難點?!究偨Y歸納】學生自主總結完成對Na2O2知識的整理。以一首小詩來完成對Na2O2知識的高度概括,并激發(fā)學生研究化學的興趣。小詩過氧化鈉色淡黃,與水反響可生氧;強氧化性能漂白,酚酞先紅后退場;二氧化碳也反響,密封保存記心上;防毒面具里供氧,航天潛水受贊揚!【練習強化】設置了不同難度的

8、習題,以根底的實驗現象,提升至雙線橋法表示電子的轉移。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參加少量的過氧化鈉粉末,振蕩,可觀察到的現象為A.溶液仍為無色B.溶液最終為紅色C.有氣泡產生,溶液最終為紅色D.有氣泡產生,溶液先變紅色最終為無色2.用雙線橋法表示Na2O2與CO2反響中電子的轉移,求出被氧化和被復原的原子個數之比?!菊n后穩(wěn)固】1.查閱資料完成科普小論文:我的Na2O2更精彩2.設置課后習題穩(wěn)固知識。課本:P31頁一、填空題:1二、選擇題:1.2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見證過神奇的吹氣能讓棉花著火,必然對Na2O2有著濃重的興趣,順勢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完成科普小論文,比拼“誰的Na2O2更精彩”。在這里,將學

9、習由課堂延伸到了課外,由學校延伸到消費與生活。六、說板書設計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2【教學目的】1、純熟掌握醇、酚、醛、羧酸等極為重要的烴的衍生物的化學性質、互相轉化關系;2、在純熟掌握這些根底知識的根底上,充分運用、挖掘題給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局R講解】一、官能團:基團指化合物分失去某種原子或原子團剩余部分,而官能團是一類特殊的基團,通常指主要決定有機物分子化學性質的原子或原子團,常見官能團有:X、O ONO2、OH、CHO、COH、NH2、 C=C 、CC 、RC(酰基)、ROCO(酰氧基)、RO(烴氧基)等。O O O考慮:1、HCOH應有幾種官能團?(4種、 C 、OH、COH

10、、CHO)OH2、 CHO能發(fā)生哪些化學反響?(常見)CH=CHCOOH(提示:屬于酚類、醛類、羧酸類、烯烴類)二、鹵代烴(RX)這兩個反響均可用于檢驗鹵代烴中鹵素原子,檢驗時一定要用硝酸酸化,再參加AgNO3溶液。三、乙 醇H H1、分子構造 HCCOH 用經典測定乙醇分子構造的實驗證明 H H 2、化學性質:(1)活潑金屬(Na、Mg、Al等)反響。根據其分子構造,哪個化學鍵斷裂?反響的根本類型?Na分別與水和乙醇反響哪個更劇烈?乙醇鈉水溶液呈酸性還是堿性?(2)與氫鹵酸反響制鹵代烴 (分析p 乙醇分子中幾號鍵斷裂)NaBr+H2SO4+C2H5OH CH3CH2Br+NaHSO4+H2O

11、考慮:該反響用濃還是較濃的H2SO4?產物中NaHSO4能否寫成Na2SO4?為什么?(較濃,不能,都有是因為濃H2SO4的強氧化性,濃度不能太大,溫度不能太高)(3)氧化反響:燃燒現象?耗氧量與什么烴燃燒耗氧量一樣?催化氧化(脫氫):CH3CH2OH H2 CH2CHO +O2 CH3COOH(式量46) (式量44) (式量60)即有一個CH2OH最終氧化為COOH式量增大14強氧化劑氧化KMnO4/H+褪色(4)脫水反響:分子間脫水濃H2SO4、140(取代反響)分子內脫水濃H2SO4、170(消去反響)以上兩種情況是幾號鍵斷裂?考慮:以下反響是否屬于消去反響:A、CH2=CHCHCH+

12、HX B、CH2CHCOOHCH2=CCOOH+NH3X O NH2 CH3 CH3C、CH3COCH2C H CH2=CH +CH3COOH(以上均為消去反響)(4)酯化反響:斷裂幾號鍵?用什么事實證明?(同位素示蹤法)例:RCH=CHR+RCH=CHR RCH=CHR+RCH=CHR對于該反響 有兩種解釋:一是兩分子分別斷裂鍵重新結合成新分子,二是分別斷鍵再兩兩結合成新分子。請用簡單方法證明哪種 解釋正確。解:用RCD=CHR的烯烴進展實驗,假設生成RCD=CHR和RCD=CHR第一種解釋正確。假設生成RCD=CDR和RCH=CHR第 二種解釋正確。例: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響,可用如下過程表

13、示:OH即酯化反響本質經過中間體CH3COC2H5再轉化為酯和水,以上6個反響均為可OH逆反響,答復以下問題:18O(1)用CHCOH進展該實驗,18O可存在于哪些物質中(反響物和生成物),假設用CH3CH218OH進展該實驗,結果又如何?(2)請分別指出反響的根本類型。解析:(1)根據信息:酯化反響本質是C2H5OH分子中OH共價鍵斷裂,H原子加18O O到乙酸C氧上,C2H5O加到C碳原子上。即為加成反響,形成中間體18OHCH3COC2H5,根據同一碳原子連兩個OH是不穩(wěn)定的,脫水形成酯,在脫水時,OH可以由18OH提供羥基與另一羥基上的H或由OH提供羥基和18OH上的H脫水,O且時機是

14、均等的,因此,CH3C OC2H5和水中均含有18O,而反響本質是酯的水O O解,水解時,酯中斷裂的一定是CO,因此C一定上結合水中的OH,所以,在反響物中只有CH3C OOH存在18O。(2) 均為取代反響,均為加成反響,和均為消去反響。3、乙醇制法 傳統方法發(fā)酵法 (C6H10O5)n C6H12O6C2H5OH+CO2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考慮:有機物C9H10O2有如下轉化關系:(1)寫出以下物質的構造簡式A_C_ _F_(2)寫出以下反響的化學方程式C9H10O2A+BDAO(答:(1)A:CH3COOH、C:CH3COCH=CH2 FO OH CH3(

15、2)CH3 OCCH3+H2O +CH3COOHCH3四、苯酚:1、定義:現有CH3CH2、 CH2、C6H5、 、CH3 等烴基連接OH,哪些屬于酚類?2、化學性質(要從OH與苯環(huán)互相影響的角度去理解)(1)活潑金屬反響:請比較Na分別與水、 OH、CH3CH2OH反響劇烈程度,并解釋原因。最劇烈為水,最慢為乙醇,主要原因是: 對OH影響使OH更易(比乙醇)電離出H+??紤]:通常認為 為 吸電子基,而CH3CH2為斥電子基、由此請你分析p HONO2中NO2,為吸電子基還是斥電子基?(吸電子基、HNO3為強酸、即OH完全電離出H+)(2)強堿溶液反響表現苯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俗稱石炭酸。注意:苯

16、酚雖具有酸性,但不能稱為有機酸因它屬于酚類。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以上兩個性質均為取代反響,但均為側鏈取代(3)與濃溴水的反響OH OHBr該反響不需要特殊條件,但須濃溴水,可用于定性檢驗或定量測定苯酚,同時說明OH對苯環(huán)的影響,使苯環(huán)上的鄰、對位的H原子變得較活潑。(4)顯色反響 OH與Fe3+互相檢驗。6C6H5OH+Fe3+ Fe(C6H5O)63-+6H+(5)氧化反響 久置于空氣中變質(粉紅色)能使KMnO4/H+褪色 OH(6)縮聚反響:n OH+nHCHO CH2n+nH2OOH例:HO CH=CH 1mol與足量Br2或H2反響,需Br2和H2的量OH分別是多少?解

17、析:C=C需1molBr2加成,而酚OH的鄰對位H能被Br2取代左側的酚只有鄰位2個H原子,而右側為二元酚,3個H原子均為鄰 、對位又需(2+3)molBr2,而1mol需3molH2,那么Br2為6mol,H2為7mol。五、乙醛與H2加成復原反響1、化學性質:(1)加成反響 HCN加成CH3CHO+HCNCH3CHCNOH自身加成 CH3CHO+CH2CHOCH3CHCH2CHOH OH(2)氧化反響燃燒銀鏡反響新制Cu(OH)2反響KMnO4/H+褪色乙醇催化氧化法2、制法 乙烯催化氧化法乙炔水化法例:醛可以和NaHSO3發(fā)生加成反響,生成水溶性 羥基磺酸鈉:O OHRCH+NaHSO3

18、 RCHSO3Na該反響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轉化(1)假設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雜質,可采用的試劑是_ _,別離方法是_(2)假設在CHCHSO3Na水溶液中別離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參加_,別離方法是OH_。解析:(1)溴苯相當于有機溶劑,甲醛溶解在其中,要除去甲醛,既要利用信息,又要用到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這一性質。由于醛能與NaHSO3加成,形成水溶性的離子化合物羥基磺酸鈉(顯然不能溶于有機溶劑),因此參加的試劑為飽和NaHSO3溶液,采用分液 方法除去雜質。(2)根據信息,醛與NaHSO3的反響為可逆反響,應明確:CH3CHSO3Na CH3CHO+NaSO3,要轉化

19、為乙醛顯然促使平衡向正方向挪動,OH只有減小NaHSO3濃度,只要利用NaHSO3的性質即可。因此向溶液中參加稀H2SO4(不能加鹽酸,為什么?)或NaOH,進展蒸餾即得乙醛。六、乙酸1、化學性質:(1)酸的通性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強。與醇形成酯(2)酯化反響 與酚(嚴格講應是乙酸酐)形成酯與纖維素形成酯(醋酸纖維)注意:乙酸與乙醇的酯化實驗應注意以下問題:參加試劑順序(密度大的參加到密度小的試劑中)濃H2SO4的作用(催化、吸水)加碎瓷片(防暴沸)長導管作用(兼起冷凝器作用)吸收乙酸乙酯試劑(飽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酯中的酸和醇,使于聞酯的氣味,減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羧酸低級脂

20、肪酸(1)乙酸的同系物 CnH2nO2 如HCOOH、CH3CH2COOH高級 脂肪酸,如:硬脂酸,軟脂酸(2)烯酸的同系物:最簡單的烯酸CH2=CHCOOH,高級脂肪酸:油酸(3)芳香酸,如 COOH(4)二元酸,如:COOH、HCOO COOH等,注意二元酸形成的酸式鹽溶解COOH度比正鹽小,類似于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O O O O考慮:CH3COH+HOCCH3CH3COCCH3+H2OOCH3C OO 稱之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稱為甲酸酐?CH3COO為什么?由此請你寫出硝酸酸酐的形成過程(HNO3的構造式HON O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

21、須是OH與OH之間脫水形成的物質才能稱為酸酐,O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連的H原子脫水,因此,不能稱為酸O O酐,甲酸酐應為:HCOCH。同理硝酸酐的形成為:O O O ONOH+HON = NON (N2O5)+H2OO O O O七、酯無機酸酯 (CH3CH2ONO2)1、分類 低級酯(CH3COOC2H5)有機酸酯 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油脂2、化學性質水解反響(取代反響)(1)條件無機酸或堿作催化劑;(2)水浴加熱;(3)可逆反響;(4)堿性條件水解程度大(為什么?)O O例:寫出CHCO COH與足量NaOH反響的化學方程式。解析:該有機物既屬于酯類,又屬于羧酸類,該酯在堿

22、性條件下水解,形成乙酸與酚,因此1mol需3molNaOH。O O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例:某式量不超過300的高級脂肪酸與乙酸完全酯化后其式量為原來的1.14倍,假設與足量溴 水反響后 其式量為原來的1.54倍,請確定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解析:由于能與乙酸酯化,證明為羥基酸如何確定羥基數目?抓住M300和酯化后式O量為原來的1.14倍,設含 一個醇OH,那么ROH+CH3COOHMOCCH3+H2O(式量M) (式量M+42)M=300 假設成立。再設烴基含y個不飽和度那么 y=1那么該酸的化學式應為CnH2n

23、-2O3 得出n=18為C17H32(OH)COOH.考慮:式量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與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測其準確的式量。(提示: x=3,即有3個不飽和度, 其通式為CnH2n-6O2,14n6+32280,n=18,準確式量就為278)【才能訓練】1、化合物A 的同分異構體B中無甲基,但有酚羥基符合此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有_種,從構造上看,這些同分異構體可屬于_類,寫出每類同分異構體中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構造簡式_ _。2、有機物A的分子量為128,燃燒只生成CO2和H2O。(1)寫出A的可能分子式5種_、_、_、_、_。(2)假設A能與純堿溶液反響

24、,分子構造有含一個六 元碳環(huán),環(huán)上的一個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產物為B的同分異構體甚多 ,其中含有一個六元碳環(huán)和一個NO2的同分異構有(寫構造簡式)_3、某鏈烴 CnHm屬烷、烯或炔烴中的一種,使假設干克該烴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燒,生成xLCO2和1L水蒸氣(120 1.03105Pa)試根據x的不同取值范圍來確定該烴所屬類型及其分子內所含碳原子n值?!静拍苡柧毚鸢浮?、27種,烯酚或環(huán)酚類。和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2)3、當 x1為烷烴,當x=1為烯烴,當1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3教學目的知識目的:1.掌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2

25、.理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概念。3.理解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才能目的:1.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才能。2.培養(yǎng)學生分析p 推理才能。情感目的:由電解質在水分子作用下,能電離出陰陽離子,體會大千世界陰陽共存,互相對立統一,彼此依賴的和諧美。教學過程今天學習的內容是:“電離平衡”知識。1.弱電解質電離過程(用圖像分析p 建立)2.當那么弱電解質電離處于平衡狀態(tài),叫“電離平衡”,此時溶液中的電解質分子數、離子數保持恒定,各自濃度保持恒定。3.與化學平衡比較(1)電離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即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過程和離子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過程仍在進展,只是其速率相等。(2)此平衡也是有條件的平衡:當條件改變,平衡被破壞

26、,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發(fā)生挪動。(3)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A.內因的主導因素。B.外國有:溫度: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向電離方向挪動。濃度:問題討論:在 的平衡體系中:參加 :參加 :參加 :各離子分子濃度如何變化: 、 、 、 溶液 如何變化?(“變高”,“變低”,“不變”)(4)電離平衡常數()一元弱酸:(3)一元弱堿電離平衡常數化是溫度函數,溫度不變K不變。 值越大,該弱電解質較易電離,其對應的弱酸弱堿較強; 值越小,該弱電解質越難電離,其對應的弱酸弱堿越弱;即 值大小可判斷弱電解質相對強弱。多元弱酸是分步電離的,一級電離程度較大,產生 ,對二級、三級電離

27、產生抑制作用。如:隨堂練習1.足量鎂和一定量的鹽酸反響,為減慢反響速率,但又不影響 的總量,可向鹽酸中參加以下物質中的( )A. B. C. D.2. 是比碳酸還要弱的酸,為了進步氯水中 的濃度,可參加( )A. B. C. D.3.濃度和體積都一樣的鹽酸和醋酸,在一樣條件下分別與足量 固體(顆粒大小均一樣)反響,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A.鹽酸的反響速率大于醋酸的反響速率B.鹽酸的反響速率等于醋酸的反響速率C.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D.鹽酸和醋酸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樣多4.以下表達中可說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強的是( )A.溶液導電性酸甲大于酸乙B.鈉鹽溶液的堿性在一樣物質的量濃度時,酸甲

28、的鈉鹽比酸乙的鈉鹽弱C.酸甲中非金屬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屬元素化合價高D.酸甲能與酸乙的銨鹽反響有酸乙生成5.有兩種一元弱酸的鈉鹽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現將這兩種鹽的溶液中分別通入適量的 ,發(fā)生如下反響:和 的酸性強弱比較,正確的選項是( )A. 較弱 B. 較弱 C.兩者一樣 D.無法比較總結、擴展1.化學平衡知識與電離平衡知識對照比較。2.一元弱酸弱堿中 與 的求法:弱電酸中 濃度: (酸為弱酸物質的量濃度)弱堿中 濃度: (堿為弱堿物質的量濃度)3.討論 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劑)4.擴展難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存在著電離平衡。在常溫下,溶液中各離子濃度以它們的系數為方次的乘積是一個常數,

29、該常數叫溶度各( )。例如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積大于、等于溶度積時出現沉淀,反之沉淀溶解。(1)某 溶液中 ,如需生成 沉淀,應調整溶液的 使之大于 。(2)要使0.2mol/L 溶液中的 沉淀較為完全(使 濃度降低至原來的千分之一),那么應向溶液里參加 溶液,使溶液 為 。布置作業(yè)第二課時P60一、填空題:2.3.4.P61四、板書設計第二課時一、電解質,非電解質1.定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紤] , 在水溶液中,不導電,它屬于非電解質嗎?為什么? 溶于水能導電,那么氨氣是電解質嗎?為什么?共價化合物在液態(tài)時,能否導電?為什么?2.電解質導電本質,電

30、解質溶液導電才能強弱的原因是什么?二、強電解質,弱電解質1.區(qū)分電解質強弱的根據:電解質在溶液中“電離才能”的大小。2.電離方程式:電離方程式書寫也不同(1)強電解質:(2)弱電解質:3.強弱電解質與構造關系。(1)強電解質構造:強堿,鹽等離子化合物(低價金屬氧化物強酸,極性共價化合物;(2)弱電解質構造:弱酸,弱堿具有極性共價位的共價化合物。三、弱電解質電離平衡1.電離平衡定義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濃度),當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和離子重新結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時,電離過程就到達了平衡狀態(tài),這叫做電離平衡。2.電離平衡與化學平衡比較“等”:電離速率與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岸ā保弘x子、

31、分子的濃度保持一定?!皠印保弘婋x過程與離子結合成分子過程始終在進展?!白儭保簻囟?、濃度等條件變化,平衡就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3.影響電離平衡的外界因素(1)溫度:溫度升高,電離平衡向右挪動,電離程度增大。溫度降低,電離平衡向左挪動,電離程度減小。(2)濃度:電解質溶液濃度越大,平衡向右挪動,電離程度減小;電解質溶液濃度越小,平衡向左挪動,電離程度增大;4.電離平衡常數(1)一元弱酸電離平衡常數:(2)一元弱堿電離平衡常數:(3)多元弱酸是分步電離,每步各有電離常數。如:(4)電離平衡常數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而與濃度無關。(5)K的意義:K值越大,弱電解質較易電離,其對應弱酸、弱

32、堿較強。K值越小,弱電解質較難電離,其對應弱酸、弱堿較弱。探究活動鈉與飽和 溶液反響,描繪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并運用電離平衡知識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將鈉投入到盛有飽和 溶液的試管中會產生什么現象呢?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原因1.將鈉投入到盛有飽和 溶液的試管中2.向試管中參加足量的水提示:在高一學過鈉與水的反響,在這時學生可以準確的描繪鈉與水的反響現象。如:立即與水反響,浮在水面,四處游動,發(fā)出“嘶嘶”響聲,最的溶成閃亮小球。對于 溶解度很小也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知識。因此在總結實驗現象時,一般不存在問題。此題的重點在現象的解釋上,即用初中學過的溶解平衡與剛學過的電離平衡等知識來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33、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同學進展分組討論、代表發(fā)言。得出鈉與水反響生成的氫氧化鈉極易溶于水,在水中全部電離,以Na+與OH-形式存在。而 溶于水后,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濃度增大后,電離平衡向左邊挪動, 濃度減小,所以 的量會增加,而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質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所以會析出 沉淀。高三化學實驗教案2022范文4教學重點: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挪動。2.鹽類水解的應用。教學難點:鹽類水解的應用。教學設計:【復習】師生共同復習穩(wěn)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1)根據鹽類水解規(guī)律分析p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2)以下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

34、的是A. B. C. D.【設疑】影響鹽類水解的內在因素有哪些?【講解】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驹O疑】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講解】(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響,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參加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挪動而促使水解,假設加酸那么抑制水解。【設疑】如何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講解】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guī)律分析

35、p ?!罢l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guī)判斷根據。分析p :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設疑】如何比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講解】“越弱越水解”例題:分析p 溶液與 溶液的堿性強弱? 的酸性比 酸性強。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溶液堿性強于 溶液堿性?!驹O疑】如何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講解】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1)大小比較: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p 。如:在 溶液中,;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p 。如:在 溶液中,;不同溶液中同一

36、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旌先芤褐懈麟x子濃度比較,要進展綜合分析p ,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應用“電荷守恒”分析p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恒原理有:應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p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在 溶液中:【例題】在 溶液中存在的以下關系中不正確的選項是:A.B.C.D.【講解】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a.電荷守恒,即(1)b.物料守恒,即晶體中:在溶

37、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種: , 及 (2)將(2)-(1)得隨堂練習1.在 溶液中存在的以下關系不正確的選項是( )A.B.C.D.2.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熱攪拌下參加一種試劑過濾后,再參加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A. B. C. D.3.以下各物質中,指定微粒的物質的量為1:1的是( )A. 中的 和 B. 的純水中 和C. 中電子和中子 D.明礬溶液中 與4.以下溶液加熱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質固體的是( )A. B. C. D.總結、擴展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1)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 溶液

38、中混有的 。3.擴展泡沫滅火劑包括 溶液(約1mol/L), 溶液(約1mol/L)及起泡劑。使用時發(fā)生的化學反響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比約是 。假設用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假設用固體 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泡沫滅火器內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鋁溶液,鐵筒里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溶液盛在鐵筒里的原因是 。板書設計:1.水解的一般規(guī)律(1)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為鹽溶液性質(酸性或堿性)的常規(guī)分析p 方法。(2)越弱越水解。堿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堿陽離子濃度越小。酸越弱,酸根陰

39、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根離子濃度越小。(3)水解是微弱的。(4)都強不水解。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1)溫度(實驗1)(2)溶液的酸、堿性(實驗2)3.鹽類水解利用(1)應用水解知識,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 溶液中混有雜質 。方法:加熱,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4.典型例題5.擴展探究實驗本節(jié)教學中以“是否鹽溶液都顯中性?”為設問,以實驗探究形式引入教學,在本節(jié)課后,也可做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如:在理解正鹽溶液的酸堿性的本質后,提出問題“酸式鹽的水溶液是否都顯酸性?”用pH試紙分別測 NaHSO4、

40、NaHSO3、 NaHCO3三種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討論分析p 原因。分析p :結果是有的酸式鹽顯酸性,有的酸式鹽卻顯堿性,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討論分析p ,拓寬知識面,活潑學生思維。探究習題一題多變原題 :在氯化銨溶液中,以下關系正確的選項是( )(A) Cl-NH4+H+OH- (B) NH4+ Cl-H+OH-(C) Cl-=NH4+H+OH- (D) NH4+= Cl-H+OH-變題一:100毫升0.1摩/升鹽酸與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 Cl-NH4+H+OH- (B) NH4+Cl-H+OH-(C) Cl-=NH4+H+OH- (D) NH4+=Cl-H+OH-變題二:將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和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選項是( )(A) NH4+Cl-H+OH- (B) NH4+Cl-OH-H+(B) Cl-N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