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48 頁 共 NUMPAGES48 頁2023年最新的李白詩詞10篇李白詩詞(1)/br使我不得開心顏。 【作者】 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shù)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于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游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fā)現(xiàn)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訟紛紜。其實,
2、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于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于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注釋: 瀛州:傳說中的海上三座神仙山之一,另兩座名蓬萊、方丈。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縣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縣北,天臺山的南面。鏡湖:又名鑒湖,在今浙江省紹興市南。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縣南。謝公屐:謝公,南朝詩人謝靈運。據(jù)南史謝靈運傳記載,他“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數(shù)十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目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后齒。”金銀臺:指神仙居所。白鹿:傳說中神仙所騎的神獸。 【賞析】: 李白在被排擠出長安的第二年,即天寶四年(
3、),準備由東魯(今山東省南部)南游越中時,寫了這首向朋友們表白自己心情的詩。全詩既寫夢境,也寫現(xiàn)實,構思縝密,極富想象,將神話傳說和實境奇幻地交織在一起。這是詩人迭遭失意后對神仙世界的向往,覺得只有夢境才更值得流連;然而夢總是要醒的,一旦接觸到現(xiàn)實,只能發(fā)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呼喊。全詩興到筆隨,酣暢淋漓地傾瀉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縛,只有李白這樣的偉大詩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氣勢。這首詩又題作別東魯諸公。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
4、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賞析: 名為餞別詩,而離情別緒卻并非重點,只因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抱負不能實現(xiàn),于是發(fā)出了深沉的喟嘆。全詩感情沉郁,狂放不羈,是太白詩中很有特色的詩篇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凋謝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予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賞析: 左遷:即貶官,降職。 王昌齡左遷龍標,其實他并無舛誤,以故在芙蓉樓送辛漸詩中表明自己的無辜:“洛了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后遙寄此詩,深表同情與安撫。 李白詩詞(2) 望廬山瀑布 早發(fā)白帝城 將進酒 送孟浩然之廣陵 贈汪倫 詠苧蘿山 塞下曲六首 靜夜思 望天門山
5、夜宿山寺 登金陵鳳凰臺 長相思二首 把酒問月 獨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薩蠻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行路難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荊門送別 夢游天姥吟留別 長干行 贈孟浩然 春思 軍行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蜀道難 長門怨 送友人 白頭吟 草書歌行 關山月 白馬篇 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難 春夜洛城聞笛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行路難 其二 子夜四時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風其二十四 月下獨酌其一 古風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遠 秋風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連理枝 金陵酒肆留別 北風行 憶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樂 塞上曲 白鳩辭 怨情 日
6、出入行 獨漉篇 山中問答 江南春懷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鸚鵡洲懷禰衡 勞勞亭 子夜四時歌:春歌 夜坐吟 子夜四時歌:秋歌 金門答蘇秀才 學古思邊 玉階怨 妾薄命 結客少年場行 子夜四時歌:冬歌 采蓮曲 飛龍引 謝公亭(蓋謝脁、范云之所游) 烏夜啼 久別離 送別 遠別離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有所思 臨江王節(jié)士歌 擬古其九 古風其二 古風其三 襄陽歌 上云樂 菩薩蠻 冬日歸舊山 哭宣城善釀紀叟 于闐采花 烏棲曲 句 南陵別兒童入京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 上李邕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斌下 贈從孫義興宰銘 江夏送倩公歸漢東 太華觀 獨坐敬亭山 清平樂 戰(zhàn)城南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古風
7、其十五 天馬歌 扶風豪士歌 玉壺吟 梁園吟 鳴皋歌送岑徵君 時梁園三尺雪. 長歌行 清平調詞三首 陽春歌 箜篌謠 胡無人 廣陵贈別 闕題 上清寶鼎詩 臨路歌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 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月下獨酌其二 過汪氏別業(yè)其一 南奔書懷 留別賈舍人至二首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沙丘城下寄杜甫 夜泊牛渚懷古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白纻辭 其一 幽州胡馬客歌 梁甫吟 行行游且獵篇 古風其二
8、十 古風其十八 古風其三十四 橫江詞其一 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 去婦詞 ( 一作顧況詩 ) 少年行其一 結襪子 沐浴子 上清寶鼎詩 句 句 句 經(jīng)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贈僧崖公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 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登黃山凌臺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越女詞其三 感興其一 天臺曉望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雪讒詩贈友人 贈清漳明府侄聿 鄴中贈王大 (一作鄴中王大勸入高鳳石門
9、山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別匡山 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地藏菩薩贊 句 闕題 棲賢寺 煉丹井 宿無相寺 荊州歌 楊叛兒 野田黃雀行 少年行其二 聽蜀僧浚彈琴 淥水曲 門有車馬客行 丁都護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無渡河 古風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協(xié)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擬 東海有勇婦 代關中有賢女 橫江詞其五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古風其一 釣灘 洛陽陌 桂殿秋 詠方廣詩 題樓山石筍 句 秀華亭 贈韋秘書子春 古意 酬張司馬贈墨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送別 越女詞其四 宣城見杜鵑花 九日登山 陪族叔當涂宰游
10、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登瓦官閣 越中覽古 經(jīng)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月下獨酌其三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感遇其一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江夏送友人 酬崔五郎中 留別金陵諸公 江夏行 悲歌行 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贈崔司戶文昆季 書情題蔡舍人雄 贈錢徵君少陽 (一作送趙云卿) 獻從叔當涂宰陽冰 題寶圌山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贈江油尉 桃源 普照寺 興唐寺 相逢行 尋雍尊師隱居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 白毫子歌 王昭君其一 王昭君其二 雉朝飛 古風其四 君馬黃 從軍行
11、 君子有所思行 獨不見 北上行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雙燕離 殷十一贈栗岡硯 烏牙寺 桃源 陽春曲 懼讒 贈裴十四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春日獨酌其一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望廬山瀑布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金陵鳳凰臺置酒 金陵其一 望黃鶴樓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奔亡道中其一 安州應城玉女湯作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自巴東舟行經(jīng)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秋下荊門 江行寄遠 月下獨酌其四 早望海霞邊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 友人會宿 越中秋懷 流夜郎聞酺不預 從軍行 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詞) 越女
12、詞其一 越女詞其二 五松山送殷淑 送梁四歸東平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寄崔侍御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北山獨酌寄韋六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東山吟 懷仙歌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淮海對雪贈傅靄 ( 一作淮南對雪贈孟浩然 ) 橫江詞其四 贈參寥子 贈崔郎中宗之 時謫官金陵 贈從弟冽 贈張相鎬其二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 贈別從甥高五 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小桃源 日出東南隅行 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 中山孺子妾歌 送別 發(fā)白馬 東武吟 ( 一作出東門后書懷留別翰林諸公 ) 紫騮馬 古風其三十五 飛龍引其二 古風其四十六 古風其五十九 禪房懷友人岑倫 相
13、逢行二首 長門怨二首 登高丘而望遠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金陵歌,送別范宣 憶秋浦桃花舊游,時竄夜郎 蔡氏五弄淥水曲 古風其五十六 古風其四十四 古風其四十八 春日行 司馬將軍歌 代隴上健兒陳安 古風其三十六 古風其四十 古風其三十一 古風其二十一 古風其十四 折楊柳 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 送賀賓客歸越 題舒州司空山瀑布 月夜金陵懷古 寒女吟 南陵五松山別荀七 觀魚潭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贈閭丘宿松 贈僧行融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 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 ( 一作春歸桃 陳情贈友人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贈崔侍郎 駕去溫泉后贈楊山人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笑歌行 (
14、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口號 (一作口號留別金陵諸公 ) 別中都明府兄 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涇川送族弟 【金享】 洞庭醉後送絳州呂使君果流澧州 ( 果一作杲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 送楊山人歸嵩山 送范山人歸泰山 送韓侍御之廣德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對酒 放後遇恩不沾 題金陵王處士水亭 避地司空原言懷 感遇其二 酬崔侍御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時欲東游遂有此贈 江上望皖公山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金陵其二 宿
15、巫山下 金陵白楊十字巷 下途歸石門舊居 上三峽 蘇臺覽古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宿蝦湖 【蝦換魚旁】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紀南陵題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時贈別 金陵其三 過四皓墓 峴山懷古 蘇武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九日 九月十日即事 與謝良輔游涇川陵巖寺 登太白峰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fā)兵 焦山望松寥山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江上答崔宣城 感興其二 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 詠山樽二首 ( 此首一題詠柳少府山癭木樽 ) 觀放白鷹其一 擬古其三 擬古其六 獨酌 夏日山中 對酒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觀獵 詠槿 白田馬上聞鶯 自代內贈 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 出妓金陵子呈
16、盧六其一 越女詞其五 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送長沙陳太守其一 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 江夏送張丞 潯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 餞校書叔云 送二季之江東 江西送友人之羅浮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流夜郎至西塞驛寄裴隱 寄淮南友人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從弟宣州長史昭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金陵白下亭留別 留別西河劉少府 送楊少府赴選 金鄉(xiāng)送韋八之西京 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贈華州王司士 贈饒陽張司戶燧 贈溧陽宋少府陟 贈嵩山焦煉師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
17、十七丈奉國瑩上 贈宣州靈源寺仲浚公 贈友人其二 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 江夏贈韋南陵冰 贈柳圓 流夜郎贈辛判官 贈常侍御 哭晁卿衡 金陵新亭 鄒衍谷 金陵聽韓侍御吹笛 勞勞亭歌 在江寧縣南十五里. 古送別之所 橫江詞其六 少年行其三 ( 此詩嚴粲云是偽作 ) 邯鄲才人嫁為斯養(yǎng)卒婦 短歌行 千里思 樹中草 枯魚過河泣 上之回 怨歌行 長安見內人出嫁. 友人令余代為之 古風其十六 古風其十七 古風其二十二 古風其二十三 古風其五 古風其三十二 古風其四十一 山人勸酒 古風其四十九 古風其四十五 古風其四十七 古風其五十八 古風其五十四 湖邊采蓮婦 鳳凰曲 秋夕旅懷 代別情人 怨情 搗衣篇 三山望金陵
18、,寄殷淑 草創(chuàng)大還,贈柳官迪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張相公出鎮(zhèn)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 襄陽曲 夜坐吟 詠桂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寓言三首 贈黃山胡公求白鷴 落日憶山中 萬憤詞投魏郎中 古風其三十九 古風其五十七 鞠歌行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古風其四十二 古風其四十三 古風其三十七 古風其十九 古風其二十七 古風其六 古風其八 古風其九 古風其十 古風其十一 古風其十二 宮中行樂詞其一 宮中行樂詞其三 鳴雁行 陌上桑 出自薊北門行 秦女卷衣 宮中行樂詞其六 宮中行樂詞其八 入朝曲 ( 一作鼓吹入朝曲 ) 秋思 對酒行 估客行 ( 行一作樂 ) 橫江
19、詞其二 橫江詞其三 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 南都行 戲贈杜甫 送友生游峽中 春感 鞠歌行 會別離 初月 對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 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達曙歌吹,日晚乘醉 贈武十七諤 宿清溪主人 系尋陽上崔相渙其一 系尋陽上崔相渙其二 獄中上崔相渙 贈王漢陽 贈歷陽褚司馬 時此公為稚子舞故作是詩 贈宣城趙太守悅 巴陵贈賈舍人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贈友人其三 贈閭丘處士 贈僧朝美 淮陰書懷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寄弄月溪吳山人 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 贈郭季鷹 贈范金卿其二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僧伽歌 和盧侍御通塘曲 東魯見狄博通 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
20、歸京 送楊山人歸天臺 送友人游梅湖 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 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別東林寺僧 別韋少府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寄上吳王其一 別魯頌 早過漆林渡寄萬巨 題情深樹寄象公 寄當涂趙少府炎 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早春寄王漢陽 寄王漢陽 送王孝廉覲省 送鞠十少府 送儲邕之武昌 酬談少府 酬宇文少府見贈桃竹書筒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 送楊燕之東魯 金陵送張十一再游東吳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 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四 巴女詞 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代美人愁鏡其一 代美人愁鏡其二
21、 寄遠其十一 長信宮 嘲魯儒 寄遠其三 白胡桃 巫山枕障 流夜郎題葵葉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白鷺鷥 洗腳亭 醉題王漢陽廳 山中與幽人對酌 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廳 待酒不至 擬古其四 擬古其五 效古其一 憶東山二首 紫藤樹 擬古其八 擬古其十一 感遇其三 江上秋懷 酬裴侍御留岫師彈琴見寄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 答從弟幼成過西園見贈 酬崔十五見招 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 宴鄭參卿山池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其一 登錦城散花樓 登峨嵋山 登新平樓 謁老君廟 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 楚江黃龍磯南宴楊執(zhí)戟治樓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慈姥竹 丹陽湖 奔亡道中其二 太
22、原早秋 過崔八丈水亭 上元夫人 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鸚鵡洲 金陵望漢江 姑孰溪 廬江主人婦 魯中都東樓醉起作 牛渚磯 靈墟山 尋山僧不遇作 過汪氏別業(yè)其二 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銅井西五里 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 九日龍山歌 大庭庫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同友人舟行游臺越作 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 侍從游宿溫泉宮作 邯鄲南亭觀妓 春日游羅敷潭 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 東魯門泛舟其二 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贈別 【此水旁】 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 秋夕書懷 感興其五 感興其三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觀放
23、白鷹其二 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田園言懷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南軒松 望月有懷 重憶一首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 擬古其七 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 擬古其二 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時于落星石上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清溪半夜聞笛 廬山東林寺夜懷 觀胡人吹笛 ( 觀一作聽 ) 題宛溪館 題東溪公幽居 題元丹丘山居 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 瑩禪師房觀山海圖 寄遠其四 寄遠其五 寄遠其六 寄遠其七 寄遠其八 嵩山采菖蒲者 春怨 代贈遠 陌上贈美人 閨情 代秋情 代寄情楚詞體 寄遠其一 秋浦寄內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二 在潯陽非所寄內 送張秀才從軍 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
24、郭南月橋卻回 灞陵行送別 送賀監(jiān)歸四明應制 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 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 送殷淑三首 送侯十一 答友人贈烏紗帽 送舍弟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 送郗昂謫巴中 書情寄從弟州長史昭 【都者換分】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 夜別張五 寄上吳王其二 寄上吳王其三 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 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江夏別宋之悌 南陽送客 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王景】 留別龔處士 別儲邕之剡中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別山僧 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嵩陽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時凝弟在席 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瑯琊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其一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其二
25、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贈韋侍御黃裳其二 贈薛校書 贈何七判官昌浩 贈徐安宜 贈任城盧主簿 山鷓鴣詞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別 贈瑕丘王少府 贈臨縣令皓弟 時被訟停官 【名水旁】 贈新平少年 贈崔侍郎 (郎一作御) 戲贈鄭溧陽 贈張公洲革處士 秋山寄衛(wèi)慰張卿及王徵君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 春日獨坐寄鄭明府 贈友人其一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贈漢陽輔錄事其一 贈漢陽輔錄事其二 系尋陽上崔相渙其三 聞謝楊兒吟猛虎詞因此有贈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贈易秀才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 江上贈竇長史 贈崔秋浦其二 贈崔秋浦其三 望
26、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宣城哭蔣徵君華 雜言用投丹陽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戰(zhàn)城南 送袁明府任長沙 送客歸吳 望夫石 暖酒 元丹丘歌 秋思 高句驪 宮中行樂詞其七 宮中行樂詞其二 來日大難 大堤曲 黃葛篇 鳳吹笙曲 ( 一作鳳笙篇 送別 ) 白纻辭 其二 白纻辭 其三 古風其二十八 古風其二十九 雉子斑 ( 一作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 ) 幽澗泉 古風其五十三 古風其五十 與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夜下征虜亭 春日醉起言志 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馀論,后見王直 白鼻騧 少年子 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送于十八應四子
27、舉落第還嵩山 醉后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捶碎黃鶴樓(此詩楊慎 游南陽清泠泉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 贈劉都使 醉后贈王歷陽(歷陽,和州也) 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時久病初起作 杭州送裴大澤赴廬州長史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走筆贈獨孤駙馬 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 句 見野草中有曰白頭翁者 姑孰十詠(一作李赤詩)姑孰溪 姑孰十詠望夫山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 古風其五十一 古風其五十二 古風其五十五 古風其三十 古風其三十三 古風其三十八 古風其十三 古風其二十五 古風其二十六 宮中行樂詞其四 宮中行樂詞其五 空城雀 擬古 鳳臺曲 豫章行 胡無人行 題許宜
28、平庵壁 題峰頂寺 曉晴 庭前晚開花 宣州長史弟昭贈余琴溪中雙舞鶴詩以言志 醉後贈從甥高鎮(zhèn) 贈秋浦柳少府 贈崔秋浦其一 贈裴司馬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 贈盧司戶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二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對雪醉後贈王歷陽 新林浦阻風寄友人 贈崔咨議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口號贈徵君鴻 此公時被征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 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上竹 贈盧徵君昆弟 贈郭將軍 玉真仙人詞 清溪行 ( 一作宣州清溪 ) 贈范金卿其一 送薛九被讒去魯 送族弟凝至晏 單父三十里 【土固】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 贈別鄭判官 送張舍人之江東 送當
29、涂趙少府赴長蘆 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留別王司馬嵩 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 流夜郎永華寺寄潯陽群官 江上寄巴東故人 望漢陽柳色寄王宰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一作送族弟【金 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錄畢歸北海 【錄竹 送紀秀才游越 送蔡山人 送長沙陳太守其二 送李青歸華陽川 送竇司馬貶宜春 送羽林陶將軍 送侄良攜二妓赴會稽戲有此贈 送張遙之壽陽幕府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 送崔度還吳 度故人禮部員外國輔之子 送白利從金吾董將軍西征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一(一作同王昌齡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二 南流夜郎寄內 思邊 浣紗石上女
30、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三 贈內 寄遠其二 平虜將軍妻 雜詩 寄遠其九 寄遠其十 題江夏修靜寺 春日獨酌其二 自遣 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秋夜獨坐懷故山 效古其二 擬古其一 魯東門觀刈蒲 覽鏡書懷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感興其四 擬古其十二 擬古其十 感興其六 感遇其四 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 東魯門泛舟其一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其二 游謝氏山亭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杜陵絕句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游水西簡鄭明府 銅官山醉後絕句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宴陶家亭子 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 天門山 望夫山 謝公宅 凌歊臺 桓公井 商山四皓 入彭蠡經(jīng)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
31、樂題詩書游覽之 望木瓜山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秋登巴陵望洞庭 奔亡道中其三 奔亡道中其四 奔亡道中其五 郢門秋懷 至鴨欄驛上白馬磯贈裴侍御 荊門浮舟望蜀江 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 王右軍 姑孰十詠天門山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 秋日與張少府、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 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 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 初出金門,尋王侍御不遇,詠壁上鸚鵡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贈段七娘 別內赴征三首 雨后望月 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嘗驅牛經(jīng)堂下, 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 舍利弗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登廬山五老峰 送族弟綰從軍安西 與諸公送陳
32、郎將歸衡陽 摩多樓子 本文來自: 八斗詩詞大庫 ) 詳文參考: 李白詩詞(3)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此詩從“天山雪”開始,點明“塞下”,渲染邊地苦寒 ?!拔逶隆痹趦鹊貙偈⑹睿焐缴杏小把?。但這里的雪已不是飛雪,而是積雪。雖然沒有滿空飄舞的雪花(“無花”),卻只覺寒氣逼人。仲夏五月“無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時(尤其冬季)可想而知其嚴寒。這兩句是舉輕而見重 ,舉隅而反三,語淡意渾。同時 ,“無花”雙關不見花開之意,這層意思緊啟三句“笛中聞折柳 ”?!罢哿奔凑蹢盍氖》Q。這句表面看是寫邊地聞笛
33、,言外之意指眼前無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聞 ”?;髁的舜禾斓南笳?,“無花”兼無柳 ,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五六句緊承前意,突出軍旅生活的緊張。寫出“金鼓”,則烘托出緊張氣氛 ,軍紀嚴肅可知 。只言“曉戰(zhàn)”,則整日之行軍、戰(zhàn)斗也不言而喻。晚上只能抱著馬鞍打盹兒,更見軍中生活之緊張。本來,宵眠枕玉鞍也許更合軍中習慣,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緊張狀態(tài)尤為突出,似乎一當報警,“抱鞍”者就可翻身上馬,奮勇出擊 。以上六句全寫邊塞生活之艱苦 ,末二句卻陡轉。這里用了西漢傅介子的故事 。由于樓蘭(西域國名)王貪財,屢殺前往西域的漢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
34、此詩末二句借此表達了邊塞將士的愛國激情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愿字與“直為”,語氣慷慨激昂,足以振起全篇。這結尾的雄勁有力 ,得益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沒有那樣一個艱苦的背景,則不足以顯如此卓絕之精神 。關山月 李 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開頭四句,可以說是一首包含著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原來這是就征人角度說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東望,所看到明月從天山升起。天山雖不靠海,卻有橫亙在天山上的云海。詩人將人們印象中似乎只是在大海上空才更常見的云月蒼
35、茫的景象,與雄渾磅礴的天山組合到一起,顯得新奇而壯觀 。接下去“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氣勢比前兩句更為廣闊。長風、明月、天山、玉門關,構成一幅萬里邊塞圖。這表面上似乎只是寫了自然景象,卻是征人東望所見,那種懷念鄉(xiāng)土的情緒就顯而易見了。中間四句是再現(xiàn)征戰(zhàn)的景象。下,指出兵。漢高祖劉邦領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圍困了七天。而青海灣一帶,則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zhàn)之地。邊地烽火不息,使得從來出征的戰(zhàn)士,幾乎見不到有人生還故鄉(xiāng)。這四句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描寫的對象由邊塞過渡到戰(zhàn)爭,由戰(zhàn)爭過渡到征戍者。后四句寫戰(zhàn)士們望著邊地的景象,思念家鄉(xiāng),臉上多現(xiàn)出愁苦的表情,他們推想自
36、家高樓上的妻子,在此蒼茫月夜,一定也是嘆息不已 。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并在這樣的思索中 ,把眼前的思鄉(xiāng)離別之情融合進去,從而展開更深遠的意境,這是其它一些詩人所難以企及的。 客中行 李 白蒲桃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行”原為樂府歌曲的一種。 開始兩句都是描寫一杯美酒。這是一杯蒲桃美酒,在釀造時特別加進郁金草去 ,此刻它便泛出陣陣特殊的醉香,酒的顏色也變成金黃發(fā)亮,在精致的玉碗中,它沉甸甸地如同一片閃閃的琥珀。這樣的美酒 ,這樣的酣飲顯然并非對月獨坐的小酌,而必然是一席盛宴,由此不難想見這場歡宴盛況。前兩句的鋪陣既點出了主人的盛情相待,同時又為詩人的客
37、中的興感作了極好的鋪墊。這在后兩句的抒情中,被有力地揭示出來了。詩人醉眼中只有酒,后兩句的抒情,也直接從酒生發(fā)。李白象是在回答主人的殷勤詢問,他說 :“很好了,再不要什么了,只要你能讓我這作客的喝個痛快,喝他個一醉方休,我就把你這里當做我的家,忘記自己是身在他鄉(xiāng)啦 !”話是說得不拘禮節(jié),甚而使人感到未免粗野,然而它真率,沒有絲毫惺惺作態(tài),它親切動人,詩人豪爽狂放的性格與形象躍然紙上。送友人 李 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詩的首二句不僅僅是對宣城地理環(huán)境的客觀描寫,其中也包含有詩人對寓居之地的深厚的感情。在送友人的特定時刻提
38、起,還應當包含有對彼此在山青水秀的這座名城共處過的一段難忘時光的留戀。從全詩看,詩人是與友人騎馬同行,出城來到郊外,青山白水都是眼前所見景色。但詩人將這番景色鑄成工致的聯(lián)語(青山白水,北郭東城),又產生了一種深長的意味。山依著城,水戀著城;水畢竟要流去,青山卻依然留駐,這難道不正是一種依依惜別之情的象征?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出第二聯(lián)的惜別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贝说刈鲃e,是直敘眼前正在發(fā)生的事 ,而“一”字的嵌入,加強了感慨唱嘆之情,使詩句頓生神采。而孤蓬,在詩歌中都是飄泊游子的象征,但“孤”字更強調分離、離群的意義。加之友人此行前路迢遠(“萬里征”),惜別之情豈不沉重 ,復雜的離緒,
39、全含在唱嘆的聲情和蘊藉的意象中?!案≡朴巫右?,落日故人情 ?!彼坪跚皟删溧祰@猶嫌未足,詩人又推出一組惜別的意象?!案≡啤薄ⅰ奥淙?”和“孤蓬”一樣,都是送別詩常用的詩歌語匯。李白將“浮云”、“落日”分配給“游子意”、“故人情” ,實際上則是互文的修辭法。浮云出岫,日薄西山,也許就是分手時的光景,但詩人已經(jīng)將情移入 ,使景色成為依依難舍,而又無可如何的象征。不必明言“游子意 ”究竟是何意,“故人情”究竟是何情,離情愁腸已結于讀者心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皳]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痹娙酥粚懰汀e雙方揮手致意,而集中描寫本已長相廝伴的兩匹坐騎臨別前,相對長鳴。馬尚如此有情 ,何況人呢。李白送友人
40、基本上是寫景抒情再寫景(象喻式)再抒情,從“此地一為別”到 “揮手自茲去 ”,構成一個螺旋式推進的結構,頗有回腸蕩氣之感。詩人盡量避免直抒胸臆,反復運用山水云日等自然意象,來隱喻烘托別情,最后以班馬長嘶作結,余韻深長。秋浦歌 李 白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這是一首抒憤詩。詩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積蘊極深的怨憤和抑郁宣泄出來 ,發(fā)揮了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 “白發(fā)三千丈。白發(fā)哪能有三千丈長呢?李白詠廬山瀑布為“ 飛流直下三千尺”,已是奇語不凡;而這里詠白發(fā) ,竟說白發(fā)比廬山瀑布更長十倍,大膽夸張,非李白莫敢。詩人說:“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
41、個長。”顯然,詩人不是說白發(fā)真有三千丈長,而是說愁長;因為憂愁生白發(fā),所以白發(fā)像有三千丈長一般。這樣寫,既準確地表達了詩人內在感受的真實性,又巧妙地賦予詩歌外在形象以更大的感染力。詩人連用了“不知”與“何處”兩個詞組成問句。但他似問非問,或明知故問 ,純粹是借此抒發(fā)感慨而已?!扒锼惫倘恢赴装l(fā) ,但另給人以蕭瑟的感覺。詩人利用感覺的移借,用外部感覺表達其心理感受。使讀者自然聯(lián)想起詩人晚年的不幸際遇,便難免同生凄涼、寂寞之感了。 李白詩詞(4) 1、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酒肆留別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3、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4、人攀明月不可得,
42、月行卻與人相隨。 把酒問月 5、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 6、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 8、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行路難其二 9、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秋風詞 10、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11、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 1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行路難 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月下獨酌 1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古朗月行 1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7、天
43、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望天門山 1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19、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關山月 20、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早發(fā)白帝城 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2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靜夜思 23、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桑裊風。 相和歌辭陽春歌 24、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早春寄王漢陽 25、清湍鳴回溪,綠水繞飛閣。 游水西簡鄭明府 26、寶鏡似空水,落花如風吹。 擬古 27、陸機才多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雜曲歌辭行路難 28、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贈何七判官昌浩 29、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44、。 下途歸石門舊居 30、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秋下荊門 31、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32、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33、青云當自致,何必求知音。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34、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5、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楊叛兒 36、何當一來游,愜我雪山諾。 游水西簡鄭明府 37、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歌 38、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邯鄲南亭觀妓 39、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客中行 40、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41、高樓當此夜,嘆
45、息未應閑。 關山月 42、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夜泊牛渚懷古 43、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月夜金陵懷古 44、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把酒問月 45、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李白詩詞(5) 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詩詞全文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 兩龍不并躍,五緯與天同。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戰(zhàn)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 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翔云列曉陣,殺
46、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 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賞析:廣武山是公元前203年劉邦、項羽楚漢爭雄時的古戰(zhàn)場。楚漢爭霸天下,劉邦屯兵廣武,在西山筑城。項羽進軍廣武,隔廣武澗在東山筑城,形成楚漢對壘。漢霸二王城之間的廣武澗,是楚漢分界的鴻溝。當時劉邦有廣武山上的敖倉之糧為后盾,以逸待勞,士氣高昂,而項羽則兵瘦糧缺。后來韓信、英布圍打楚軍,最終迫使項羽接受漢約,劃定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44歲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李白、杜甫、高適三人游歷洛宋齊魯。途中李白經(jīng)過廣武山古戰(zhàn)場,大發(fā)懷古幽情,感慨項羽的失敗,劉邦的登基,有感于秦漢時代英雄成敗
47、而作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兩龍不并躍,五緯與天同。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戰(zhàn)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猛虎嘯洞壑,饑鷹鳴長空。翔云列曉陣,殺氣赫長虹。撥亂屬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這首懷古詠史之作,第一部分(前七句)概括楚漢興亡成敗的歷史,第二部分(后八句)緬懷廣武古戰(zhàn)場楚漢對峙的歷史,以灑脫超逸、豪放豁達的風格,借廣武古戰(zhàn)場遺跡,評論亂世英雄項羽、劉邦的成敗,指出“撥亂屬豪圣”的規(guī)律。
48、李白詩詞(6) 李白詩詞賞析(六) 作者:趙榮; 作者機構:; 來源:老同志之友 ISSN:1002-8188 年:2023 卷:000 期:006 頁碼:P.38-38 頁數(shù):1 中圖分類:I207.22 正文語種:CHI 關鍵詞:詩詞賞析;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黃鶴樓;唐代;詩人 摘要: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與孟浩然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李白寫下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遂為千古絕唱。大約在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專程去襄陽拜訪孟浩然,不
49、巧孟已外出,李白寫下了這首詩贈孟浩然以表達敬仰之情。 李白詩詞(7) 李白詩詞讀后感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功業(yè)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 蔑視權貴,追求自由 他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對于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卑視,表現(xiàn)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俗沉?,F(xiàn)實的黑暗使他 李白圖片 理想幻滅,封建禮
50、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xiàn)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表現(xiàn)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愿望。 揭露現(xiàn)實,抨擊時政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爭,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驕縱,宦官權勢炙手可熱通過對政事朝綱的
51、分析,并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鞍彩分畞y”爆發(fā),他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涵,并富于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 情緒起伏,充滿矛盾 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xiāng)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齊一萬物、逃避現(xiàn)實等消極頹廢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
52、,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詩詞(8) 李白詩詞鑒賞大全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那他寫了哪些詩呢下面請看出guo為大家的關于李白寫的詩,歡迎大家參閱。更多資訊盡在實用資料欄目! 古典詩詞鑒賞之李白篇怨情 古典詩詞鑒賞之李白篇望廬山瀑布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春思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行路難 李白送友人 李白玉階怨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將進酒 李白贈汪倫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朝發(fā)白帝城 李白清平調 李白菩薩蠻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靜夜思 李白行路難(之一) 李白長干行 李白長
53、相思二首 李白丁都護歌 李白關山月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日出入行 李白蜀道難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望天門山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憶秦娥 李白贈孟浩然 李白子夜吳歌 李白憶秦娥 李白古風(其一) 李白古風(其三) 李白古風(其十五) 李白古風(其十九) 李白古風(其二十四) 李白古風(其三十一) 李白古風(其三十四) 李白古風(其四十六) 李白古風(其四十六) 李白遠別離 李白蜀道難 李白梁甫吟 李白烏夜啼 李白烏棲曲 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 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李白峨眉山月歌 李白清溪行 李白臨路歌 李白贈孟浩然 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徽外國語學院《教育數(shù)字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樹人學院《GNSS原理與應用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知識產權法(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不動產測繪與建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航天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圖形設計(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包頭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勞動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運城學院《發(fā)酵食品與工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電視播音與主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大學英語(英語演講入門技巧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廚廚房設計方案
- 北京郵電大學《移動通信》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
- DB35T 2032-2021 耕地質量監(jiān)測與評價技術規(guī)程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下學期質量調研(二模)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中考猜想】江蘇省南京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末考試(一模)數(shù)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秋新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4節(jié) 問題解決策略:直觀分析
- 2024年機修鉗工(高級技師)職業(yè)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海南文昌中學自主招生數(shù)學試卷試題真題(含答案)
- DL∕ T 802.3-2007 電力電纜用導管技術條件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電纜導管
- CJT 511-2017 鑄鐵檢查井蓋
- DZ∕T 0207-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硅質原料類(正式版)
- 拓撲空間的維數(shù)理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