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高中必修全一冊第六章 提高田徑運動技能-樊潔2023年9月展示課教學設計_第1頁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高中必修全一冊第六章 提高田徑運動技能-樊潔2023年9月展示課教學設計_第2頁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高中必修全一冊第六章 提高田徑運動技能-樊潔2023年9月展示課教學設計_第3頁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高中必修全一冊第六章 提高田徑運動技能-樊潔2023年9月展示課教學設計_第4頁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高中必修全一冊第六章 提高田徑運動技能-樊潔2023年9月展示課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年級接力交接棒課教案授課教師樊 潔班級:5班時間:2023年9月體育課安全教育一體育課前、課中安全要求1、課前備好教案,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同時在教案中體現(xiàn)安全措施,對體質(zhì)差、技能差、紀律差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把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2、體育教師課前須做好充分準備,嚴格實行體育器具使用前的安全檢查制度,針對每項體育活動預先準備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3、上課應集合整隊,記錄考勤,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同時妥善安排見習生活動。(1)殘疾學生或有嚴重疾患、確實不能參加體育課的學生,由本人憑區(qū)級及以上醫(yī)院證明或其它有效證明材料向體育組提出免修申請,體育組復核后書面通知班主任

2、。免修學生在體育課時間應自覺在本班教室自修。(2)如有傷、病或女生經(jīng)期,由學生本人到校衛(wèi)生室開具有關證明,并主動報告體育教師,聽從體育教師的見習安排。(3)學生請病假不能正常參加體育課,應根據(jù)體育教師的要求到規(guī)定地點見習。見習的學生不能參加體育活動,也不能中途離場。凡請病假而不參加見習的,一律按曠課處理。(4)體育教師應及時將缺課情況向班主任反饋。4、上體育課時,學生著裝要適宜運動,要求穿運動衣、運動鞋,不攜帶小刀、鑰匙、別針等尖銳、硬質(zhì)物品,不佩帶徽章、胸針等飾品。5、體育教師對授課項目要給予正確示范,對注意事項要給予提醒,認真組織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活動和課后整理活動,以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3、。6、在課堂教學和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不離學生,不離場地,對單杠、雙杠、鉛球等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項目,教師必須親自負責直接對學生進行保護。7、學生必須遵守課堂紀律,聽從教師的指導,學會正確的運動技術,掌握自我保護的要領,不準離開教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要服從體育教師和體育委員的安排,根據(jù)規(guī)定的教學練習內(nèi)容,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區(qū)域內(nèi)進行練習和活動。嚴禁學生在課堂上打鬧,教師要及時制止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安全行為。凡不按要求進行活動而造成自傷或他傷者,后果自負。8、講究運動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上課前后一小時不飲食,不大量喝水;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運動后做好放松活動。劇烈運動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應積極整理

4、、放松。9、在進行投擲項目練習時,學生要嚴格按教師發(fā)出的投擲和拾揀器材信號進行練習。嚴禁相互對擲練習。無器材的學生應遠離投擲區(qū),揀拾器材時,應持器材返回投擲區(qū),禁止拋擲回投擲區(qū)。二、體育課上出現(xiàn)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程序(一)扭傷、挫傷、脫臼等肢體硬傷1、受傷學生應及時報告體育教師;2、體育教師視學生傷情采取必要的正確的處理措施;3、一般情況下,體育教師指派學生護送受傷學生到學校衛(wèi)生室檢查;傷情嚴重的應及時撥打120救護。4、體育教師應將學生受傷情況及時報告班主任和校領導,以便學校及時聯(lián)絡家長,妥善處理善后工作。(二)若體育課上,發(fā)生學生嘔吐、暈厥等突發(fā)情況,應立即采取以下處置措施:1、迅速通知校

5、醫(yī)、班主任(年級組長)和學校領導。2、校醫(yī)對?。▊W生做出初步診斷及采取必要的處置,事后要及時做好學生?。▊┘芭R時處置情況的記錄,并上報學校。3、如果學生?。▊┣闆r較為嚴重,要立即送往就近醫(y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4、班主任(年級組長)要及時將學生?。▊┣闆r通知到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視具體情況上報區(qū)教育局相關部門和領導。三、課外活動安全要求1、課外活動必須有組織有指導進行。學生必須按規(guī)定的活動時間、活動內(nèi)容領取器材,到相應或指定的活動場地進行。凡非組織進行或不按要求進行活動而造成自傷或他傷者,后果自負。2、學生應認真按照各項活動的要求進行活動,自覺遵守體育道德和各項體育運動規(guī)則。3、不到有危險

6、的場地去活動,不用有危險的器材設施,不做有危險的動作。下壓式交接棒技術教案任課年級:高三 任課班級:5班 任課教師:樊潔上課人數(shù) :15人 上課時間:202309-25教材1、學習下壓式交接棒動作要領 2、接力比賽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了解下壓式交接棒的動作要領。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70%的學生初步掌握下壓式交接棒。情感目標:對各種練習、徑賽充滿興趣。積極參加學校體育活動,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教學重難點重點;下壓式傳棒技術。難點;傳接棒時機的選擇。教學過程教學內(nèi)容教師活動時間學生活動練習次數(shù)開始部分準備部分一、常規(guī)二、準備活動教師提前到場準備好場地、器材等候上課。在集合地點觀察、檢查學

7、生服裝并接受體育委員匯報。 1、“同學們好”2、宣布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目標和要求。安排見習生。4、講安全注意事項1、熱身跑 2-3分鐘教師帶領指揮學生熱身跑 2、準備操1-8節(jié)a、頭部運動b、擴胸運動c、上肢運動d、體轉(zhuǎn)運動e、腹背運動f、弓步壓腿g、側壓腿h、踝腕關節(jié)運動教師講解示范并領做??诹钪笓]學生集體練習。3、課課練高抬腿:25秒X2原地擺臂(8X8)俯臥撐交換腿10X2老師指揮學生練習2分鐘7分鐘體育委員帶領全班同學按約定地點集合檢查到班人數(shù)并向老師匯報出勤情況。 1、成四列橫隊集合。 組織如圖一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圖一2、“老師好

8、”!3、要求:認真聽講明確學習內(nèi)容和要求。4、見習生按要求隨堂聽課做力所能及之事。1.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按規(guī)定路線,積極的進行熱身跑步,進行熱身。2.要求隊列整齊,有序,禁止在隊列內(nèi)嬉戲打鬧。 圖二1、學生在老師帶領下進行徒手熱身操練習。2、要求:動作整齊到位,達到充分熱身的效果。 O O O O OO O O O O圖三老師口令指揮下進行練習,保質(zhì)保量高抬腿:25秒X2原地擺臂(8X8)俯臥撐交換腿10X2 O O O O OO O O O O圖四4X8拍基本部分技術動作的講解示范:教師進行動作講解示范。(安排前兩排同學蹲下,以便學生觀察講解示范)動作要領:接棒人將接棒手臂向后伸直,四指并攏,

9、虎口張開,掌心向上。傳棒人將棒的前端由上而下的壓入接棒人手中。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接棒后便于傳棒,接棒后不需換手。缺點是在接棒時手腕動作比較緊張。交接棒時一左一右,后面同學右手拿棒起跑那么第二棒同學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用左手接棒,后面依次類推示范 :身體姿勢:在跑道上按站立式起跑的預備姿勢(雙腳一前一后,后面同學右手拿棒,前面同學身體前傾,觀察隊友位置,左手在身體后方,虎口張開,掌心向上。)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在隊伍中糾錯。交接棒5-6次后相互交換位置完成5-6次交接棒為一組,共2組。(學生第一組采用右手接棒那么第二組就左手接棒輪換)4、老師糾正學生錯誤動作。27分鐘1、學生前兩排同學蹲下,觀看老師進行

10、原地運球的講解示范,要求認真聽講。 組織: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O O圖五學生聽完教師講解示范后,呈體操隊形散開,兩人一個接力棒,進行原地交接棒練習。要求認真練習,動作標準到位。 組織: O O O O O O O O O O:交棒學生 O :接棒學生圖六學生聽老師講解,看老師示范學生練習:(一)學習交接棒技術1、原地傳交接棒練習學生成二列橫隊,左右間隔2米,前后間距1米,原地擺臂按教師信號作傳接棒練習。2、在慢跑或中速跑中作交接棒練習練習隊形同上,按同伴信號作交接棒練習。3、在快速跑中進行傳接棒練習結束部分二、接力比

11、賽3人為一組,每人交接3次接力棒為一次,共完成2次。女生與女生比賽,男生與男生比賽最先完成為勝者。每根道分為3個點位 = 1 * GB3 ,每個點位站一人,比賽開始循環(huán)交接棒,交棒后準備下一次接棒。如果掉棒,撿棒后要回到交接棒處再開始出發(fā)。1、組織學生進行放松。2、小結本堂課的學習情況。3、布置課后作業(yè)(徒手交接棒動作,觀看田徑比賽接力項目的比賽),安排學生歸還器材。4、“同學們再見”4分鐘 圖七組織: O O O O OO O O O O 同學按老師要求進行放松,要求認真放松,下課后完成課后作業(yè)。2 3組預計負荷練習密度:40-45%平均心率:135-140次/分場地器材田徑場一個接力棒若干 音箱一臺教學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