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復述需要重新整合語言_第1頁
基于復述需要重新整合語言_第2頁
基于復述需要重新整合語言_第3頁
基于復述需要重新整合語言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基于復述需要,重新整合語言 陸志娟摘 要復述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教師重視語言內在的邏輯關系,有的教師則關注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對文本語言的感知、悅納與細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聚焦文本內在的結構,以重新整合的方式,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如調整復述順序,歷練復述思維;改變文本體裁,感知語言風格;置換表達人稱,增強自我體驗。Key復述語言;歷練思維;感知風格;增強體驗 G623.2 A 1007-9068(2017)07-0067-01蘇教版教材從二年級上冊開始就提出了“復述”課文的要求。很多學生對這些課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都極感興趣,但一經教師的教學分析,學生就會變得索然

2、無味。筆者以為,閱讀教學可以依托學生愛講故事的特點,引領學生在感悟、積累語言的基礎上,深入把握文本的典范效能,開掘文本中所蘊藏的語用資料,通過對文本進行細致、全面的復述,提升學生的言語智慧。一、調整復述順序,歷練復述思維敘事性作品都是根據作者表達意圖,依循著故事發(fā)展的整體軌跡進行嚴謹描述。對這類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文本進行復述,如果大量地刪減文本內容、調整故事情節(jié),就會造成故事情節(jié)之間的相互脫節(jié);如果一味地凸顯、強化某一個情節(jié),則會導致喧賓奪主的后果。指導學生進行復述,并不是要調整作者的謀篇布局,而是通過復述順序的調整,為學生深入感知文本的內在脈絡、厘清自己復述的條理奠定基礎。如在教學完負荊請罪

3、這篇劇本之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文情節(jié)的復述時,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劇本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作的,那我們在復述時,是不是可以嘗試調整一下復述的順序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學生提出可以將課文將相和中的故事與情節(jié)補充進來,讓聽眾對兩人之間的矛盾、和好過程擁有更深入的了解;有的學生則提出,可以將廉頗負荊請罪的情節(jié)提到故事的最前端,以倒敘的方式開頭,從而喚起聽眾的疑問:廉頗身為趙國的大將,為什么會如此委屈自己?他和藺相如之間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呢?學生提出的種種方案,都已經打破了課文原本的敘事情節(jié)與表達順序。這對于學生表達邏輯的歷練以及語言組織能力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二、改變文本

4、體裁,感知語言風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提出“語用”教學理念的同時,也相應地提出了“關注文體”的教學要求。的確,不同的文體其表達的內容、語言的風格、材料的選擇、結構的設置都有著完全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改變文體的方式進行復述,讓學生在結構的重置、語言風格的游走中,獲得復述能力的生長。麋鹿作為一篇典型的說明性文本,學生原本閱讀的興趣就不大,如果教師依照傳統(tǒng)的方式提出復述要求,必然會導致學生的抵觸情緒。因此,教師提出了變換文體的方式,即將原本說明性的文本以記敘文的方式加以復述。教師首先設置了“我是麋鹿,介紹自己”的復述情境。然后引領學生從生長環(huán)境、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悲慘遭遇等內容

5、入手,嘗試改變說明文理性嚴謹?shù)娘L格,以更加有趣、形象的語言加以介紹。這有效促進了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提升。正是這種文體形式的轉變,使學生經歷了感知語言、積累語言,而后又轉換語言、創(chuàng)生語言的過程,可謂一箭雙雕。三、置換表達人稱,增強自我體驗相同的故事在不同人的視角下,都會衍生出不同的體驗感受。而很多的文本,都有著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物,這些人物身處于具體的認知情境,對于事件有著自己獨特的認知。如果我們在復述時轉換人稱,借助文本中不同人物的視角來觀照文本,就能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這對于學生語言的調整、故事意蘊的價值闡發(fā),都會形成一定的挑戰(zhàn)。筆者曾經模仿過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執(zhí)教哪吒鬧海一文

6、中的“轉述”板塊,即改變課文以第三人稱進行表達的方式,引領不同小組的學生分別從哪吒和東海龍王的角度對這一事件進行復述,并創(chuàng)設了“向玉帝告狀”的情境。筆者在實施過程中,還創(chuàng)生了“龍王與哪吒各持己見、相互辯論”的情節(jié)。“哪吒小組”是正義的一方,義正詞嚴,痛斥龍王父子的作惡多端;而“龍王小組”則歷數(shù)哪吒為非作歹、濫殺無辜的“頑劣”品行整個過程,學生真正將故事復述與分享體驗融合在一起,增強了他們在復述過程中的角色感與體驗感。總之,復述課文并不是一成不變地將課文內容和盤托出。高超的復述能力應在基于文本內容和語言的基礎上,從自身復述要求和需要出發(fā),在文本內容、語言以及表達方式上做出適當?shù)恼{整,從而真正提升學生復述的整體效果。(責編 劉宇帆)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2017年3期小學教學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