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9/11共58張1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教學,讓學生明確病人角色的概念及適應;知道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變化及心理特征。第一節(jié):病人角色與角色適應第二節(jié):病人的心理需要第三節(jié):病人常見的心理變化和心理問題第四節(jié):病人的心理特征2022/9/11共58張2了解什么樣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么病更為重要 希波克拉底2022/9/11共58張3一、社會角色與病人角色二、病人角色的適應與調整2022/9/11共58張4病人角色:病人角色sick role)又稱為病人身份,是一種社會角色。是一種可以標識的病人身份、病人權利與病人義務。社會角色:是社會規(guī)定的用于表現社會地位的行為模式。 社會中的
2、一切行為都與各自特定的角色相聯系;反之,由其所處角色又可期望其發(fā)生與角色相適應的行為。 當一個人被確診患有疾病時,就具有了病人身份,在心理和行為上也就產生了變化 。2022/9/11共58張52022/9/11共58張6負有接受協(xié)助義務負有尋醫(yī)問藥責任負有恢復健康責任免除平日社會角色 病人角色適應與調整不良反應調整角色行為沖突角色行為異常角色行為缺如角色行為強化理解,安慰病人鼓勵病人防止過度活動心理干預2022/9/11共58張7角色行為沖突不愿或不能放棄原有角色行為,出現心理沖突 角色行為缺如不放在心上,不成認或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個病人,“視而不見否認機制。不配合治療2022/9/11共58張
3、8角色行為減退進入病人角色后,中途又從病人角色中退出。病情反復角色行為強化過分認同疾病狀態(tài),行為固著。2022/9/11共58張9 萊得勒Lederer,1965認為生病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形成過程。她提出三個互相獨立但又彼此重疊的接受疾病的時期:從健康到生病期 ,接受生病期 ,恢復期。2022/9/11共58張10 當個體意識到他生病時,有幾件事情需要完成:放棄原來的社會責任,接受別人的幫助、診斷和治療,與人合作以恢復健康,尋求適當的幫助。此階段適應良好的病人,能接受診斷和忍受治療所帶來的不適與限制,并定期就診。相反,適應不良的病人,可能會否認生病、否認出現的病癥,利用不明顯的病癥逃避責任,
4、或來操縱別人。2022/9/11共58張11 此期始于病人接受生病的事實,且扮演病人角色的時候。病人的行為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其他事情的興趣降低,因為需要依賴他人同時又怨恨此種依賴行為,情感顯得矛盾,會特別注意身體上的一些變化。不適應性的行為包括放棄復原的希望、拒絕接受協(xié)助、對治療疑心、防止談及自己的問題與感受及不能合作等。2022/9/11共58張12 此期是個體放棄病人角色,扮演健康人的角色。病人隨著體力的恢復而逐漸能獨立,愿意協(xié)助自己,積極參加復健活動,可以多做一些決定,并逐漸增加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表示自己已在康復之中。不適應的病人行為會停留在第二階段。2022/9/11共58張13
5、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2022/9/11共58張14自我實現尊重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安 全 需 要生 理 需 要需要尊重、需要接納和關心、需要信息、需要平安、需要和諧環(huán)境、適度活動與刺激。2022/9/11共58張15希望被理解、被重視、被尊重(地位,知情等)必要的醫(yī)療儀式2022/9/11共58張16歸屬感醫(yī)護態(tài)度患者之間的交流同病相憐2022/9/11共58張17 患病及醫(yī)院特定的環(huán)境致使病人的社會活動范圍縮小、信息來源渠道受限,因此,病人對于信息的了解與掌握成為一種需要。如生活制度、治療安排、疾病的進展與預后、如何配合治療等信息;2022/9/11共58張18對醫(yī)院條件的要求,大醫(yī)院還是小醫(yī)院
6、老醫(yī)生還是小醫(yī)生診療信息2022/9/11共58張19醫(yī)院房間的顏色宜用使人感到恬靜、舒適的淡藍色和淡綠色,柔和、悅目、寧靜的奶黃色。護理操作應做到操作輕、走路輕、說話輕,不必要的聲音。2022/9/11共58張20我們對病人說“你的氣色不錯!“你的精神很好!2022/9/11共58張21需要層次降低需要內容集中需要種類多變2022/9/11共58張22需要的不可預測性需要的不穩(wěn)定性需要的情緒化、掩飾性2022/9/11共58張23一、病人常見心理變化 二、病人常見心理問題 2022/9/11共58張24一認知功能的變化 主觀感覺異常 對客觀事物敏感 認知評價主觀片面二情緒活動的變化二意志行為
7、的變化三人格的變化 2022/9/11共58張25病人的心理變化病人一般心理特征情緒活動的變化意志行為反響認知功能的變化人格特征變化獨立性降低自卑、自責 人格改變 孤僻和退縮 主動性降低行為退化 焦慮抑郁、恐懼、憤怒感知覺異常記憶思維能力改變 期待性焦慮別離性焦慮閹割性焦慮焦慮心理 分期待性焦慮、別離性焦慮、閹割性焦慮恐懼心理 見于有較具體的危險和威脅時抑郁心理 常與病人的可能喪失和實際喪失關聯孤獨感 社會的隔離,伴有不平安感的陌生心理依賴心理 處理日常事物時表現出的信心缺乏退化心理 行為表現與年齡和社會身份不相符2022/9/11共58張27猜疑與疑心 缺乏根據的猜測和對事實的不認可憤怒見于
8、目標行為遇到不公平的阻礙時否認心理 指病人疑心和否認患病事實自我概念紊亂 對自身在認識上表現出的消極改變或不適應過高的期望 對醫(yī)務人員的態(tài)度、技術水平和能力的期望過高遵醫(yī)行為問題病人對醫(yī)囑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記憶,給治療帶來困難,甚至產生不良后果。2022/9/11共58張282022/9/11共58張29 對即將來臨的事件(潛在的, 可能的威脅)緊張不安的情緒狀態(tài)。有明顯的生理反響 (植物神經活動增強)2022/9/11共58張30認為自己疾病嚴重擔憂醫(yī)生的診斷與治療方案不明確因環(huán)境陌生,帶來人際關系緊張經濟負擔大對親人的牽掛等2022/9/11共58張31恐懼是人類和動物共有的原始情緒對恐
9、懼的心理護理關鍵在于消除或減弱使病人感到恐懼的心境2022/9/11共58張32病人不了解疾病的性質對治療喪失信心長期患慢性疾病,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和痛苦2022/9/11共58張33 因患病喪失了勞動能力,疾病導致了形象變化,病人情緒變得異常悲觀,少言寡語,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哭泣不語或叫苦連天;有的病人自暴自棄、放棄治療,甚至有輕生的念頭。2022/9/11共58張34又稱社會的隔離,伴有不平安感。不愿與人接觸,只盼早來親友探視。2022/9/11共58張35主要表現在沒主見,生活自信心缺乏,自己能做的事也向別人幫助2022/9/11共58張36又稱退化狀態(tài),病人患病后,出現幼稚,與身份不相
10、符的現象。主要表現在: 高度的自我中心 興趣狹窄 依賴別人 對自己身體關注過多2022/9/11共58張37 久病不愈的病人易盲目猜疑,對他人的表情、神態(tài)、行為等特別敏感、多疑。甚至對診斷、治療、護理也會產生疑心、不信任,對檢查、治療均要追根尋底詳細問詢;假設親人探視不及時或次數減少亦會疑心對他冷淡或另有新歡等。2022/9/11共58張38如果一個人認為面臨的不合理時就會憤怒在求醫(yī)過程中可能是病人憤怒的有: 自然原因,如交通等 社會與家庭方面 疾病本身 醫(yī)患關系不和諧等2022/9/11共58張39 指一個人拒不成認現實的某些方面,借以減輕焦慮和痛苦的心理機制。 被否認的東西是令自己過分難堪
11、而不愿正視的事實,或在心理上有威脅或會引起沖突的事物,一個人不僅不成認事實,而且以為它根本不存在。2022/9/11共58張40自我概念對個人心理心理與行為起調控作用,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主要原因: 疾病損害病人的自主感 疾病使病人喪失很多東西 疾病大消除病人的自信心2022/9/11共58張41 是指病人對未來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一個人生病后,不但軀體發(fā)生變化,心理上也備受著折磨。因此不管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獲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認真的診治和護理,急盼早日康復。期待心理是一個人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客觀上對治療是有益的。那些期望水準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屬的
12、撫慰、醫(yī)護人員的鼓勵視為病情好轉,甚至即將痊愈的征兆。但要預防一旦期待的目標落空,病人會陷入迷惘之中,情緒消沉,甚至精神崩潰。2022/9/11共58張421.認知活動特征感知:由外部轉向自身, 感受性發(fā)生變化。記憶:記憶減退或增強思維:判斷力下降,依賴性提高。2022/9/11共58張432. 情緒特征2022/9/11共58張44共同的特征心境不佳情緒不穩(wěn)定3. 意志行為特點 意志行為主動性降低 優(yōu)柔寡斷、 依賴增強。 自控力下降敏感多疑,耐受力差。 堅韌性下降不配合治療和檢查。2022/9/11共58張451、兒童的心理特征 2、兒童病人的心理反響3、心理護理2022/9/11共58張4
13、603歲,通過以母愛為中心的育兒方式,獲得舒適和平安感,進而對周圍環(huán)境有了根本信任感;對父母依賴性強,易產生母子別離性焦慮。36歲,通過以游戲為中心的教育,行為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開始獨立進行有目的的活動;游戲是其主導需要,游戲中的角色扮演促使其心理成熟。學齡期,通過知識和個性的培養(yǎng),獲得勤奮感并克服自卑感,開始將社會期望與自我成長結合;意識到社會的期望,由此產生成功感和失敗感 2022/9/11共58張47對生病的概念由不了解到有所了解;對住院診治的心理反響由強烈到減弱,1.5歲到達頂峰;對醫(yī)護工作的合作由被動到主動;對疾病造成的影響由不懂到擔憂。典型心理反響別離性焦慮 與父母別離所造成的緊
14、張不安。嬰兒期最為強烈恐懼不安 由環(huán)境的生疏感、氣氛的緊張感、經歷的痛苦感等導致的恐怖和懼怕。對抗 由焦慮和憤怒導致的抗拒治療的行為。抑郁自卑 由久治不愈、疾病折磨導致的自信心喪失。學齡期明顯 2022/9/11共58張48家長對患兒進行心理準備根據患兒年齡特點進行心理護理病房布置符合兒童特點2022/9/11共58張49認知能力變化主觀體驗老化情緒變化消極,易沖動性格變化保守,固執(zhí),易懷舊對死亡的態(tài)度害怕患病,恐懼死亡2022/9/11共58張50否認心理 由于害怕患病而導致的否認有病、拒絕就醫(yī);自尊心理 由于否認虛弱而導致的堅持己見、爭強好勝;恐懼心理 由于病情漸重而導致的心情緊張、煩躁不
15、安;幼稚心理 由于情緒過激而導致的倚老賣老、過度依賴;自卑、抑郁心理 由于孤獨寂寞而導致的悲觀郁悶、情緒低 沉2022/9/11共58張51重視和尊敬老年病人關心和照顧老年病人恰當的心理護理干預盡可能多的社會支持2022/9/11共58張52一女性病人共有的心理特點1、恐懼害羞心理:遇到隱私或異性醫(yī)生診療時。2、情感易表露:遇到疾病或精神刺激往往過分反響。二青春期、更年期、絕經期的心理1、青春期的對自我形象的不滿、對性成熟的惶恐、月經帶來的心理反響、生活事件帶來的心理反響2、更年期的精神障礙病癥3、絕經期的內分泌紊亂病癥2022/9/11共58張53焦慮和恐懼心理1怕手術,2對手術成功表示擔憂
16、抑郁心理復興情緒增加,猜疑心理擇優(yōu)心理生與死體驗的心理2022/9/11共58張54提供手術治療的必要信息;應用行為控制技術;增強社會支持;提供適宜環(huán)境。 2022/9/11共58張55否認期:不管迫在眉睫的死亡,求生欲望強烈,夢想著治療上出現新的奇跡將病治愈。憤怒期:認為自己的病不能治愈,是自己倒霉了,敵視周圍的一切。妥協(xié)期:病人的心態(tài)顯得平靜、安詳、友善。表現沉默寡言,能順從治療,但希望能延緩死亡的時間。抑郁期:表現為極度的傷感與失望,急于安排后事,立下遺囑。接受期:病人自知即將來臨的死亡已無法改變,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其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2022/9/11共58張561、對抗心理原因一:一般以人格偏離為根底過強的個人自由感自感行為受到醫(yī)院環(huán)境約束;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生產合同范例
- 喬木修剪合同范本
- 2014家裝合同范例
- 借用合同范例 英文
- 旅游業(yè)個性化旅游定制服務方案
- 兼職財務勞務合同范本
- 2024-2025年中國移動通信基站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風力發(fā)電基礎施工合同范本
- 軟件授權使用合同范本
- 廈門市中心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鄧稼先》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2024年浙江省自然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酒店春節(jié)營銷方案
- 營銷管理方案中的定價策略與盈利模式
- 2024年西寧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臨沂市高三一模(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模擬試題)物理試卷
- 廣州獵德大橋三維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 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22解讀
- 高級茶藝師技能鑒定(協(xié)會版)備考題庫-下(多選、判斷題匯總)
- 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體檢表(叉車)
- c30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