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抗震課件_第1頁
水工抗震課件_第2頁
水工抗震課件_第3頁
水工抗震課件_第4頁
水工抗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水工抗震 余蓮1.強震區(qū)高面板堆石壩抗震安全性評價趙劍明,劉小生,陳寧,劉啟旺,王宏(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 西北地震學報第33卷第3期 2011年9月 摘要:針對西部強震區(qū)高面板堆石壩,在三維非線性動力有限元分析基礎上分析評價了面板堆石壩的加速度和應力反應、面板的應力及接縫變形、壩體地震殘余變形、壩體單元抗震安全性、壩坡的抗震穩(wěn)定性,對大壩的抗震安全性進行了綜合評價。所提出的抗震安全性評價方法以及有關規(guī)律和結論可供工程建設參考。 工程建議:為確保工程安全,建議在大壩的表層、壩頂及壩頂附近壩坡區(qū)域采取適當?shù)目拐鸺庸檀胧?。根?jù)工程的實際情況,重點加強壩頂及下游坡面的抗震防護。應考慮在面

2、板周邊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擠壓破壞和因裂縫而形成的危害。 結論:根據(jù)大壩動力分析的計算結果,結合紫坪鋪等震資料,本工程面板堆石壩在給定的設計地震作用下,可能的震害是:壩頂附近的較大地震變形,壩頂附近下游壩坡坡面局部動力剪切破壞和淺層局部瞬間滑移,以及面板在河谷中部的局部擠壓破壞和面板周邊的拉裂縫等。如果工程設計和建設上按上述建議做好抗震措施,上述震害會減輕,總體上不會影響大壩的整體安全,可修復以恢復正常功能。2.密松水電站面板堆石壩抗震設計與安全性評價 王小毛1,2,龔道勇1,2,花俊杰1,2,曹艷輝1,2 (1長江韻測規(guī)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湖北武漢 2國家大壩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武

3、漢) 人民長江 第43卷 第11期 2012年6月 摘要:密松水電站面板堆石壩屬于超寬河谷的面板堆石壩,其抗震分析還缺少相應的工程經(jīng)驗。針對面板堆石壩雀強震中易產(chǎn)生壩體永久變形過大及面板易破損等問題,采用靜力法和有限元時程動力法,分析了堆石壩的加速度和應力反應、面板應力、接縫變形、壩體地震殘余變形以及壩坡的動力穩(wěn)定性,對大壩的抗震安全性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在設計與枝核地震作用下,壩坡穩(wěn)定性滿足規(guī)范要求。壩體永久變形與同類工程相當,面板應力狀態(tài)滿足抗震安全要求,面板接縫變形在止水結構允許范圍之內(nèi)。 結論:密松水電站面板堆石壩屬l級壅水建筑物,抗震設防類別為甲類,工程規(guī)模大,抗震問題突出。采

4、用擬靜力法和動力有限元法對大壩的抗震安全性進行分析評價,結果表明,在遭遇9度地震時,面板堆石壩是安全的。研究成果已應用于密松面板堆石壩的抗震設計,所采用的抗震安全評價方法及有關規(guī)律和結論對類似工程的抗震設計具有較好的借鑒和參考價值。3.潘口面板堆石壩地震反應與動力穩(wěn)定分析 賀蕾銘,杜麗惠,高鑫,黃鎰峰 (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水力發(fā)電學報 第38卷第2期 2012年2月 摘要:為了研究面板堆石壩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變形特性及安全性,以潘口面板堆石壩工程為研究對象,用有限元法對其進行地震反應分析,重點研究加速度反應特性、震后殘余變形及面板變形、壩體單元抗震安全性及

5、下游壩坡的抗震安全性。分析結果表明,大壩整體抗震性能較好,滿足給定地震下的抗震穩(wěn)定性要求;壩頂及壩頂附近下游坡部分區(qū)域的加速度反應較大,并發(fā)生相對較大的永久變形,為該面板堆石壩工程抗震中的薄弱部位。 結論:本文采用三維等效線性分析方法,對潘口面板堆石壩的地震反應及抗震穩(wěn)定性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壩體加速度反應、震后永久變形、面板變形、壩體單元抗震安全性及下游壩坡的抗震安全性,得出了以下相關結論,可供工程建設參考: (1)大壩的永久變形和動力穩(wěn)定分析結果表明,大壩整體抗震性能較好,滿足給定地震下的抗震穩(wěn)定性要求,不會發(fā)生動力剪切破壞。 (2)壩頂及壩頂附近下游坡區(qū)域的加速度反應較大,并且發(fā)生相對

6、較大的永久變形:動力穩(wěn)定分析的結果表明,該部分區(qū)域為面板堆石壩工程抗震中的薄弱部位,可考慮采取適當?shù)墓こ檀胧?.紫坪鋪面板堆石壩汶川地震永久變形實測結果分析 章為民,陳生水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蘇南京) 水力發(fā)電學報 第36卷 第8期 2010年8月 摘要:分析了汶川大地震紫坪鋪面板堆石壩永久變形實測結果。研究表明,大壩頂部區(qū)產(chǎn)生的永久沉降最大,而且在永久沉降變形構成中占主要的部分。地震后紫坪鋪大壩外形輪廓均在地震前外形輪廓之內(nèi)。壩坡地震永久變形矢量均指向壩內(nèi),表明大壩地震后整體是收縮的,有利于大壩的整體穩(wěn)定。建議了土石壩地震分區(qū)震陷率的概念與方法論證了壩頂加固的土石壩抗震加固技術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結論:(1)紫坪鋪面板堆石壩頂區(qū)產(chǎn)生的地震永久沉降最大而且在大壩地震永久沉降變形構成中占主要的部分。(2)常規(guī)震陷率判斷大壩地震的影響與危害并不可靠,采用 本文建議的分區(qū)震陷率更為科學合理。(3)壩頂加固的土石壩抗震加固技術抓住了土石壩頂部區(qū)產(chǎn) 生永久沉降最大的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