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基礎知識演示文稿_第1頁
正畸基礎知識演示文稿_第2頁
正畸基礎知識演示文稿_第3頁
正畸基礎知識演示文稿_第4頁
正畸基礎知識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正畸基礎知識演示文稿第一頁,共四十八頁。探討內(nèi)容一、矯治器分類?二、正畸矯治范圍?三、各年齡段的矯治適應癥?四、矯正治療流程?五、牙齒矯正治療前準備工作?六、X線頭影測量分析?七、牙齒矯正治療是否一定需要拔牙?第二頁,共四十八頁。矯治器分類?一第三頁,共四十八頁。矯治器分類固定矯治器12可摘矯治器3功能矯治器4第四頁,共四十八頁。(一)固定矯治器概念:固定矯治器是指矯治器通過粘固劑將一些矯正附件粘固于牙面,通過矯正弓絲與牙齒上的矯正附件發(fā)生關系來矯正牙齒。這類矯治器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目前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是方絲弓矯治器和直絲弓矯治器。第五頁,共四十八頁。第六頁,共四十八頁。第七頁,共四十八

2、頁。(二)可摘矯治器可摘矯治器由固位裝置的卡環(huán),鄰間鉤,基托,矯正彈簧等組成。這類矯治器患者可自行摘帶。這類矯治器目前多用于預防性矯治及阻斷性矯治。第八頁,共四十八頁。第九頁,共四十八頁。(三)功能性矯治功能性矯治器的主要特點是,其矯治牙齒的矯治力主要來源于患者的口頜系統(tǒng)肌力。功能矯治器絕大部分屬于可摘矯治器類,如Bionator,Frankel矯治器。小部分屬于固定矯治器類,如Herbst.第十頁,共四十八頁。第十一頁,共四十八頁。正畸矯治范圍二?第十二頁,共四十八頁。1、牙列擁擠2、牙齒散隙正畸矯治范圍3、雙牙合前突4、前牙開牙合7、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療8、聯(lián)合修復的正畸治療5、前牙反牙合

3、6、前牙深覆合、深覆蓋第十三頁,共四十八頁。第十四頁,共四十八頁。各年齡段的矯治適應癥三?第十五頁,共四十八頁。區(qū)別適應癥和非適應癥非適應癥: 由生長發(fā)育形成的暫時性錯合及不良習慣 造成的錯合,可以自行調(diào)整的。第十六頁,共四十八頁。一、乳牙期(1)前牙反牙合,下頜前突。(2)后牙反牙合。(3)嚴重深覆牙合,遠中牙合。(4)凡妨礙頜、面正常發(fā)育及正常功能的不良習慣所造成的開牙合、下頜前突等錯牙合畸形。第十七頁,共四十八頁。二、替牙期(1)前牙反牙合。(2)后牙鎖牙合、反牙合。(3)第一恒磨牙嚴重錯位。(4)個別牙嚴重錯位,包括由多生牙引起的。(5)上下牙弓間關系錯亂。(6)不良習慣未破除造成的各

4、類錯牙合。(7)上中切牙間隙在尖牙已萌出而不能關閉者。第十八頁,共四十八頁。三、恒牙期 恒牙期的錯牙合畸形多進行綜合正畸治療,對于各類錯牙合畸形均能開始治療,可以使用各類固定矯治器(方絲弓、亞歷山大、MEAW、MBT、Tip-edge、Z2等)。第十九頁,共四十八頁。矯正治療流程四?第二十頁,共四十八頁。矯正治療流程1、臨床檢查2、收集診斷資料 例如牙列X光檢查、 頭顱側位片、 石膏模型、 臉部外觀、 口內(nèi)照片等。3、病例診斷與分析,4、擬定治療計劃5、開始牙齒矯正治療。6、治療中、后之必定要檢查和記錄7、矯正治療后佩戴保持器,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以下幾個階段,待整個療程結束后理想的牙齒矯正治

5、療流程大可分成第二十一頁,共四十八頁。牙齒矯正治療 前準備工作五?第二十二頁,共四十八頁。牙齒矯正治療前準備工作1、顏色外觀與口腔內(nèi)軟組織構造的仔細檢查和記錄。2、上下牙列印模型分析。3、拍攝口外、口內(nèi)相片。4、全景X光片、頭顱側位片6、咬合關系記錄6、下頜運動之咬合動態(tài)分析7、檢查顳下頜關系狀況。矯正醫(yī)師在第一次診察并確認患者的牙齒矯正治療訴求后,會先安排牙齒矯正常規(guī)檢查,內(nèi)容包括第二十三頁,共四十八頁。牙齒矯正治療前準備工作綜合以上各項檢查結果后,醫(yī)師會在評估患者的生長發(fā)育、顱頜、面形態(tài)、上下頜骨關系、牙齒的排列、牙列咬合異常程度等,并參酌患者或家長的主觀訴求之后,擬出各種可能的治療方案,

6、由醫(yī)患雙方共同決定最合適需求的治療目標,擬訂可行的治療計劃。第二十四頁,共四十八頁。牙齒矯正治療前準備工作牙齒矯正治療前,齲齒充填、根管治療、阻生齒拔除、牙周病治療等牙科治療皆應完成,牙齒矯正需要反復重建牙列者,也必須在此時全盤考量未來牙列重建的方式與修復物的設計形式;因此,矯正醫(yī)生為患者擬定治療計劃時,需與牙體修復科、牙周病科等其他分科醫(yī)生會診,唯有全方位的周詳考慮,才能讓患者放心的接受治療。第二十五頁,共四十八頁。照 相 分 析1.正面相 顯示面部高度、對稱性、面型、其他面部畸形。2.側面相 顯示側面凸度、深度、下頜斜度、頦部突度。3.口內(nèi)相 顯示牙齒位置、牙體、牙周、牙弓形狀、咬合情況。

7、共五張:咬合位的正面、左右側位、及上下牙弓合面。4.定位相第二十六頁,共四十八頁。六、X線頭影測量分析六?第二十七頁,共四十八頁。X線頭影測量分析 X線頭影測量主要測量X線頭顱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對牙頜、顱面各標志點描繪出一定的線角進行測量分析,從而了解牙頜、顱面軟硬組織的結構,使對牙頜、顱面的檢查、診斷由表面形態(tài)深入到內(nèi)部的骨骼結構中去。第二十八頁,共四十八頁。(一)X線頭影測量的主要應用1.研究顱面生長發(fā)育2.牙頜、顱面畸形的診斷分析3.確定錯合畸形的矯治設計4.研究矯治過程中及矯治后的牙頜、顱面形態(tài)結構變化。5.外科正畸的診斷和矯治設計。6.下頜功能分析第二十九頁,共四十八頁。(二)頭顱

8、定位X線照相和頭影圖的描繪1.頭顱定位X線照相在頭顱定位儀的定位下拍攝使頭部固定在眼耳平面與地平面平行的位置上。2.頭影圖的描繪.第三十頁,共四十八頁。(三)常用X線頭影測量的標志點及平面1.頭影測量標志點(1)顱部標志點: S、N、P、Ba、Bolton(2)上頜標志點; O、Ptm、ANS、A、UI(3)下頜標志點: Co、Ar、Go、B、Li、 P、Me、Gn、D(4)軟組織側面標志點 Prm、Pos、Gs、Me、UL、LL第三十一頁,共四十八頁。頭 顱 側 位 X 片第三十二頁,共四十八頁。(1)顱 部 標 志 點第三十三頁,共四十八頁。(2) 上 頜 標 志 點第三十四頁,共四十八頁

9、。(3) 下 頜 標 志 點第三十五頁,共四十八頁。2.頭影測量平面(1)基準平面:是在頭影測量中作為相對穩(wěn)定的平面。由此平面與各測 量標志點及其它測量平面間構成角度、線距、比例等8個測量項目。 前顱底平面:蝶鞍點鼻根點,在顱部的矢狀平面上,代表 前顱底的前后范圍。由于這一平面在生長上具有相對的 穩(wěn)定性,因而常作為面部結構對顱底關系定位平面。 眼耳平面:耳點眶點,大部分個體在正常 頭位時, 眼耳平面與地面平行。 Bolton平面: Bolton點鼻根點(2)測量平面 腭平面:后鼻棘前鼻棘 全顱底平面:顱底點鼻根點 牙合平面;第一恒磨牙的咬合中點上下切牙間的中點; 均分后牙結觸點(功能合平面)

10、下頜平面:頦下點下頜角下緣;下頜下緣 最低部的切線;下頜角點下頜頦頂點 面平面:鼻根點頦前點第三十六頁,共四十八頁?;鶞势矫娴谌唔?,共四十八頁。測量平面第三十八頁,共四十八頁。(四) 常 用 硬 組 織 測 量 項 目1.上下頜骨的常用測量項目SNA角:反映上頜相對于顱部的前后位置關系。SNB角:反映下頜相對于顱部的前后位置關系。ANB角:上下頜骨對顱部的位置關系。NP-FH:反映下頜的突縮程度。Y軸角:反映頦部的突縮程度。代表面部的生長發(fā)育方向。NAPA:反映面部的上頜部分相對于整個側面的關系。MPFH角:代表下頜體的陡度、下頜角的大小、也反映面部的高度。NP-FH角:反映下頜的突縮程度

11、。第三十九頁,共四十八頁。1.上下頜骨的常用測量項目第四十頁,共四十八頁。2.上下切牙的常用測量項目第四十一頁,共四十八頁。3.面部高度的常用測量項目第四十二頁,共四十八頁。(五)常用分析法Downs分析法Tweed分析法Wits分析法第四十三頁,共四十八頁。牙齒矯正治療是否一定需要拔牙?七第四十四頁,共四十八頁。一、不拔牙治療介紹是否一定需要拔牙如果患者已經(jīng)有牙列間隙是存在,且顏面外觀也不錯,當然沒有道理再去拔牙齒。第四十五頁,共四十八頁。二、拔牙治療介紹是否一定需要拔牙如果需要拔牙治療的患者,多半是有下列幾項重要的情況其中之一:1、牙列的空間嚴重不足 (牙齒過大或是牙弓過?。?、前牙太過突出(門牙過暴)。3、嚴重破壞到無法修復的牙齒。第四十六頁,共四十八頁。三、牙位選擇牙位選擇臨床上最常被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