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123-2022 普通公路指路標志設置規(guī)范_第1頁
DB12-T 1123-2022 普通公路指路標志設置規(guī)范_第2頁
DB12-T 1123-2022 普通公路指路標志設置規(guī)范_第3頁
DB12-T 1123-2022 普通公路指路標志設置規(guī)范_第4頁
DB12-T 1123-2022 普通公路指路標志設置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03.220.20CCS R 1012天 津 市 地 方 標 準DB12/T 11232022普通公路指路標志設置規(guī)范Specification for layout of highway guide signs2022-06-13發(fā)布2022-07-15實施天津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發(fā)布DB12/T 11232022目次前言. III1234范圍. 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1術語和定義 . 1基本規(guī)定 . 24.1一般規(guī)定 . 2計算基準點的選取 . 2標志版面要求 . 3設置位置 . 7支撐方式 . 8結構設計 . 9材料要求 . 94.24.34.44.54.64.75標志分類 .

2、115.1路徑指引標志 . 11地點指引標志 . 17沿線信息指引標志 . 19沿線設施指引標志 . 24旅游區(qū)標志 . 285.25.35.45.56標志信息 . 296.1一般規(guī)定 . 29指路信息的分類和分層 . 30指路標志信息選取 . 30指路標志信息傳遞 . 31公路編號(或名稱)作為指路信息的一般規(guī)定 . 31路線臨時封閉信息 . 326.26.36.46.56.678標志綜合設置 . 327.1普通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指路標志的設置 . 32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交通樞紐的銜接指引 . 32旅游區(qū)標志分類及引導范圍 . 337.27.3質量及驗收要求 . 348.1一般規(guī)

3、定 . 34基本要求 . 34施工質量控制 . 34外觀檢驗 . 34具體檢查項目及技術指標 . 35標志的管理及養(yǎng)護 . 358.28.38.48.58.6IDB12/T 11232022附錄A(資料性)指路標志版面布置圖示例. 36附錄B(規(guī)范性)指路標志常用名詞中英對照. 42附錄C(資料性)天津市常用旅游標志圖案. 43附錄D(資料性)天津市普通公路常用標志尺寸規(guī)格一覽表. 45附錄E(資料性)平面交叉指路標志設置示例. 46附錄F(資料性)天津市常用地點信息分類、分層對照表. 48附錄G(資料性)天津市公路常用旅游地點信息分類表. 49IIDB12/T 1123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

4、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天津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養(yǎng)護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養(yǎng)護服務中心、天津市交通工程學會、河北工業(yè)大學、3M中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照寶、趙文志、萬會國、韓嘉成、孫震瑋、黃山、陳亮、彭程、程錦、丘銀英、朱玉章、楊寶明、趙強、竇新躍、王超、王杰鳴、張秀紀、劉江偉、陳宇、徐鴻喆、王崢、許志廣、張咲雪、安泰、張寶虎、徐鵬、陳偉清、董磊、劉子宇、岳向武、李安、徐文波、羅明、楊雨笑、陳婷、李萍、李亞清、王少航。IIIDB12/T 11232022普

5、通公路指路標志設置規(guī)范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普通公路指路標志的基本規(guī)定、標志分類、標志信息、標志綜合設置、質量及驗收要本文件適用于天津市行政區(qū)域內普通公路指路標志的設置要求。求。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5768.2GB/T 18833GB/T 23827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志道路交通標志反光膜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GB/T 31446 LED主動發(fā)光道路交通標志JTG/T D81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

6、則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JTG D82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3.2基準點 reference point確定距離信息時作為標準的原點。路徑指引標志 path guidance signs為公路用戶提供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沿途所經路線信息的指路標志,包括路線編號(名稱)、沿線可達地區(qū)或地點的名稱、行駛的方向及到達目的地或出口的距離等信息。3.3沿線信息指引標志 road information signs為公路使用者提供所處位置信息的標志。3.4沿線設施指引標志 road facilities signs對沿線服務設施、管理設施、爬坡車道等設施的指引標志。3.5旅游區(qū)標志

7、 tourist area signs為吸引和指引人們從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上前往臨近的旅游區(qū),在通往旅游景點的路口設置的標志。1DB12/T 112320223.6控制性信息 control information公路在一定范圍內具有方向指示作用的主要控制點信息。4基本規(guī)定一般規(guī)定4.14.1.14.1.24.1.3指路標志總體設計應符合安全、暢通、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總體目標要求。指路標志的設置應符合GB 5768.2的規(guī)定。指路標志應根據公路的線形、技術等級、功能定位、交通狀況以及交通組織方式等要求進行合理分類。4.1.44.1.54.1.6指路信息應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服務對象及公路的功能

8、進行合理分層。指路信息選取應結合路網、總體布局,信息要準確、連續(xù),防止出現(xiàn)信息中斷或過載現(xiàn)象。普通公路指路標志系統(tǒng)應充分考慮與城市道路指路系統(tǒng)、高速公路指路系統(tǒng)以及綜合交通樞紐引導系統(tǒng)的信息銜接,避免信息傳遞中斷。4.1.7指路標志的設置應充分考慮道路使用者的行動特性,宜考慮在動態(tài)條件下識別、判讀及采取行動時間的前置距離。4.1.84.1.9指路標志在設計過程中,宜考慮節(jié)約養(yǎng)護施工成本,盡量整合標志結構尺寸,以便標準化管理。指路標志應根據道路運行情況、道路信息變化條件及時進行調整,包括拆除、新建以及改建等。計算基準點的選取4.24.2.1指示信息為普通公路時,應以平面交叉口車行道緣石圓曲線半徑

9、切點作為計算基準點,見圖1。圖1當指示信息為普通公路時的計算基準點4.2.2指示信息為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時,應以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連接線平面交叉或減速車道漸變段起點作為計算基準點,見圖2。圖2當指示信息為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時的計算基準點2DB12/T 112320224.2.3指示信息為地區(qū)信息時,若為天津中心城區(qū)或者有環(huán)線的行政區(qū)域,以及市域范圍外有環(huán)線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以城區(qū)環(huán)線的入口作為計算基準點,見圖 3a),如天津外環(huán)、北京五環(huán)路;若為無環(huán)線的行政區(qū)域,以中心區(qū)(老城區(qū))或政府所在地作為計算基準點,見圖3b)。a )當指示地區(qū)為天津中心城區(qū)或者有環(huán)線的行政區(qū)域b )

10、當指示地區(qū)為無環(huán)線的行政區(qū)域圖3當指示信息為地區(qū)信息時的計算基準點4.2.4指示信息為旅游景區(qū),交通樞紐等較大型重要地物時,應以距其建筑物本身或外圍大門最近的平面出入口作為計算基準點。4.2.5數值單位的選取應符合以下要求:距離的數值為標志設置點與相關信息的計算基準點的間距;地點距離標志中的數值一般以公里為單位,并四舍五入取整,距離不足 1km的以1km計;交叉路口預告標志中,箭頭下方的距離數值以 m為單位,且按50倍數取整。4.3標志版面要求4.3.1一般規(guī)定4.3.1.14.3.1.2指路標志版面的形狀、顏色、邊框及襯邊要求均應按照GB 5768.2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指路標志版面應清晰易懂、

11、簡潔美觀、導向明確、不存歧義,不應誤導方向。顏色、文字、箭頭、符號、圖形及邊框等設計要素布局時(指路標志版面布置圖示例參見附錄A),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應正確處理顏色、文字、箭頭、符號、圖形及邊框的關系,使版面清晰、美觀;注意字距和行距的協(xié)調,漢字的字間距應明顯小于行間距;一個地名或專用詞組不應寫成兩行或兩列。4.3.2顏色4.3.2.1普通公路指路標志應為藍底、白字(圖形)、白邊框、藍色襯邊,見圖4a)。普通國道編號標志應為紅底、白字、白邊框、紅色襯邊;普通省道編號標志應為黃底、黑字、黑邊框、黃色襯邊;縣3DB12/T 11232022道、鄉(xiāng)道編號標志應為白底、黑字、黑邊框、白色襯邊,見圖 4b

12、)。普通國道、省道、縣道、鄉(xiāng)道編號標志用作指路標志的路線信息時,應保留邊框,刪除襯邊,見圖4c)。a )普通公路指路標志b )獨立設置的普通國道、省道、縣道編號標志c )作為指路標志信息的普通國道、省道、縣道編號標志圖4指路標志顏色4.3.2.24.3.2.3獨立設置于普通公路的高速公路入口預告標志應為綠底、白字、白邊框、綠色襯底。旅游區(qū)標志的顏色應為棕底、白字(圖案)、白邊框、棕色襯邊,見圖5。圖5旅游區(qū)標志顏色4.3.3形狀及尺寸4.3.3.14.3.3.2指路標志應采用矩形標志板,四個端角應為圓弧形。設置于同一門架式、懸臂式等支撐結構上的標志,標志的高度宜統(tǒng)一。4.3.4文字4.3.4.

13、1指路標志文字字符應規(guī)范、正確、工整,文字的高度應符合GB5768.2的相關規(guī)定。漢字的高度宜與寬度相等。4DB12/T 112320224.3.4.2當版面空間受限需要對信息進行優(yōu)化時,宜根據優(yōu)先順序采用表1的措施,如仍不滿足,應另外制定版面尺寸。表1版面信息優(yōu)化采用的措施優(yōu)先順序措施12345使用簡稱根據情況減去英文根據情況減去雙標識中的公路名稱減小高寬比,最小高寬比為1:0.75字母數字高度最小可采用低限值的0.8倍4.3.4.3a)指路標志中英文對照的要求如下:普通國、省道上的指路標志宜采用中英文對照的版面布置;地名使用漢語拼音,英文翻譯及漢語拼音內容應放在對應的中文詞語正下方,其字高

14、宜為漢字高度的1/31/2;b)c)除特殊規(guī)定外,英文(含漢語拼音)首字母應為大寫,其余小寫。交通標志專用名詞宜全部大寫,如“WEIGH STATION”;d)指路標志常用名詞中英對照見附錄B。4.3.4.4指路標志中的中、英文和阿拉伯數字應采用交通標志專用字體,交通標志專用字體分為A、B、C三種類型,見圖6a)、圖6b):位于平面交叉指路標志方向箭桿上的公路編號標志應采用 C型交通標志專用字體;公路命名編號標志和公路標志、出口編號標志、里程牌和百米牌中的英文和阿拉伯數字應采用B型交通標志專用字體;除公路命名編號標志和公路編號標志、里程牌和百米牌,以及指路標志方向箭桿上的公路編號標志外,指路標

15、志其他所有字體均采用A型交通標志專用字體。信息內容薊州、新開口、林亭口、北、平寶線、前方300m、英文S210采用字體ABCG233、S236、X561a )平面交叉指路標志字體使用示例信息內容北、克黃線、薊州方向G233采用字體ABb )公路命名編號標志字體使用示例圖6交通標志專用字體使用示例5DB12/T 112320224.3.4.54.3.5英文和阿拉伯數字宜采用交通標志專用字體中的正體字。圖案4.3.5.1指路標志版面中的圖案應包括但不限于:表示路線交叉的圖形、代表行駛方向的箭頭、表示大型交通設施的圖形符號,以及代表旅游區(qū)的圖案。4.3.5.2普通公路上設置的平面交叉標志圖案及指示互

16、通式立體交叉輪廓的標志圖案,應簡潔明了、易于理解。大型指路標志中的圖案推薦采用曲線箭頭,箭桿寬度宜為漢字字高的 0.25倍,箭頭寬度宜為漢字字高的0.75倍,見圖7a);中、小型菜單式指路標志中的圖案推薦采用常規(guī)箭頭,見圖7b)。a )曲線箭頭圖案示例b )常規(guī)箭頭圖案示例圖7指路標志圖案示例4.3.5.3指路標志上使用的箭頭應以一定角度反映車輛的行駛方向。圖8所示為指路標志中箭頭所指示的6個方向:a表示向右方向;b表示右側出口方向或者斜向右方向;c表示前進方向;d表示左側出口方向或者斜向左方向;e表示向左方向;f表示當前車道并僅用于門架或者懸臂標志中,此時箭頭朝下對準指示車行道的中心線。圖8

17、箭頭方向示意圖6DB12/T 112320224.3.5.4箭頭的使用及規(guī)格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門架式標志或跨線橋上附著式標志的箭頭,用來指示車行道的用途或行駛的目的地時,箭頭應向下,并指向該車行道的中心線。如因結構的局限性,箭頭位置可以偏離車行道中心線00.75m;指示車輛前進方向而非專指某一車行道時,箭頭應向上。用來指示出口方向時,箭頭應傾斜向上,傾斜角度應能反映出口車行道的線形;路側安裝的指路標志,表示直行方向的箭頭應指向上方,表示轉向方向的箭頭應與轉向車行道的線形保持一致。同時出現(xiàn)向上和向左、向右的三個箭頭時,指向上、左的箭頭應放置在最左側,指向右側的箭頭應放置在最右側;菜單式指路標志中表

18、達的指路信息按箭頭方向,按照向上、向左、向右的順序自上而下排列。4.3.5.5表示大型交通設施的圖形符號應包括機場、火車站、港口符號等。4.3.5.6代表旅游景區(qū)特征的旅游區(qū)標志圖案宜采用抽象式圖形。常用旅游標志圖案參見附錄C。4.4設置位置4.4.1指路標志的設置位置應考慮到公路寬度、車輛的運行速度、駕駛人的反應能力等因素,設置在駕駛人視野范圍內易于視認的地點。4.4.24.4.34.4.4除特殊情況外,指路標志應設置在車輛前進方向的車行道上方或右側,見圖9a)。路側條件受限時,指路標志可設置于中央分隔帶處,見圖9b)。指路標志的設置不應影響停車視距。a)設置在道路右側b)設置在中央分隔帶上

19、圖9指路標志設置位置4.4.5指路標志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距,間距不宜小于150m。如需要在保持最小間隔的指路標志之間7DB12/T 11232022增設新的標志,則應采用互不遮擋的支撐結構形式。4.4.6指路標志的任何部分不應侵入公路建筑限界。柱式標志板內邊緣距離硬路肩外側邊緣應不小于25cm。懸臂、門架式等懸空標志下緣離地面的高度應大于所在公路規(guī)定的凈空高度50cm以上。4.4.7指路標志應避免被建筑物、上跨橋梁、機電設施、綠化設施等遮擋,見圖10。a)標志位置設置錯誤示例b)標志位置設置正確示例圖10標志設置應避免被遮擋4.5支撐方式4.5.1指路標志的支撐方式有單柱式、雙柱式、附著式、單

20、懸式、雙懸式、門架式等,見圖11。a )單柱式b )雙柱式c )附著式d )單懸式e )雙懸式8DB12/T 11232022f )門架式圖11指路標志支撐方式4.5.2指路標志支撐方式應根據交通量、車型構成、運行速度、公路寬度、車道數、沿線構造物分布、風荷載大小,以及路側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小型指路標志宜采用單柱式支撐方式;中、大型指路標志可采用懸臂式、門架式及雙柱式支撐方式;當地形條件受限時,在滿足行車安全和標志使用功能的情況下,標志板可采用不對稱安裝;b)當符合下列條件時,指路標志宜采用懸臂式或門架式等懸空支撐方式:1)2)3)4)5)6)7)8)路側指路標志視認受

21、到遮擋或影響;路側指路標志影響視距或交通安全;路側空間受限,無法安裝柱式指路標志;單向有三條或三條以上車道;交通量達到或接近設計通行能力,或大型車輛所占比例很大;樞紐型互通式立體交叉、形式復雜或出口較近的互通式立體交叉的出口指引標志;車道變換頻繁的路段;指路標志設置較為密集的路段。4.5.3在高架橋橋下、高壓線附近等凈空受限區(qū)域,指路標志的支撐方式宜采用柱式或附著式。指路標志的尺寸以及支撐方式應經濟、美觀且與路域環(huán)境相協(xié)調,避免出現(xiàn)窄路大標志的情況,4.5.4當雙向路面寬度12m時,懸臂式指路標志板面長度不宜超過4.8m。4.6結構設計4.6.14.6.2應根據JTG D81和JTG D82的

22、相關規(guī)定,合理選取風荷載等作用值,進行結構設計及驗算。指路標志支撐方式確定后,應對同一支撐結構類型的標志進行合理分組,并盡量減少不同支撐結構的材料規(guī)格類型,天津市普通公路常用標志尺寸規(guī)格一覽表參見附錄D。4.7材料要求反光材料4.7.14.7.1.14.7.1.2指路標志板應采用符合GB/T 18833要求的反光膜制作。一級公路宜采用IV類及以上反光膜,二級公路宜采用IV類反光膜,三級公路宜采用類反光膜,四級公路宜采用類反光膜。實際交通流量較大的公路,可提高反光膜的等級。9DB12/T 112320224.7.2標志板4.7.2.1指路標志底板宜采用鋁合金板、擠壓成型的鋁合金型材、合成樹脂類板

23、材等制作,所用材料應符合GB/T 23827的相關規(guī)定。4.7.2.24.7.2.3關規(guī)定。4.7.2.4應選用型鋁、型鋼等滑槽對標志底板進行加固,加固方式和滑槽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標志底板邊緣宜采用焊接角鋁或卷邊的方式進行加固,標志卷邊型式應符合GB/T23827的相標志底板與滑槽、角鋁的加固連接宜采用焊接、鉚接或其他工藝方法,且滿足下列要求:采用焊接工藝時,標志底板與滑槽的焊接工藝質量應穩(wěn)定可靠,無漏焊、虛焊等現(xiàn)象,焊接強度應均勻,焊接強度值不低于同類材料采用鉚釘連接時的強度要求;其他工藝連接方法應經證實安全可行,并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方可使用;采用鉚接工藝時,使用鋁合金板制作標志底板時,應

24、使用沉頭鉚釘連接。鉚接間距應均勻一致,一般應為150mm50mm,且滑槽端部應加強鉚接以分散應力。鉚釘形狀應符合GB/T 869的要求,直徑不應小于4mm,并與標志底板及滑槽相匹配。4.7.3主動發(fā)光標志4.7.3.14.7.3.24.7.3.3主動發(fā)光標志的材質、性能指標應符合GB/T 31446的相關要求,見圖12。主動發(fā)光標志的亮度不應對駕駛員產生眩光干擾。無夜間照明道路的重要交叉路口、二級以上公路重要交叉口或立交橋重要匝道口可采用主動發(fā)光標志形式。4.7.3.44.7.3.54.7.3.6主動發(fā)光標志不應影響標志的晝間視認效果。指路標志主動發(fā)光單位顏色應為白色。主動發(fā)光標志的頻閃要求及

25、夜間視認距離,應滿足GB5768.2的最低要求。圖12主動發(fā)光標志4.7.4可變信息板可變信息板采用的材料及顯示方式,應根據標志類型、顯示內容、控制方式、環(huán)保節(jié)能、經濟性等要求確定。4.7.5支撐結構10DB12/T 112320224.7.5.1指路標志立柱、橫梁等應采用鋼管、H型鋼、槽鋼等材料制作。使用鋼管材料時,鋼管頂端應設置柱帽。鋼構件應進行防腐處理,并應符合GB/T 18226的相關規(guī)定。4.7.5.2路基段指路標志應設置鋼筋混凝土基礎。位于人行道、綠化帶內的標志基礎宜下沉,下沉深度應滿足管理需求。位于橋梁段的單柱式標志宜采用預留基礎件或植筋的方式附著在橋梁上。5標志分類5.1路徑指

26、引標志5.1.1一般規(guī)定5.1.1.1路徑指引標志應按功能分為交叉路口預告標志、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以及確認標志,普通公路路徑指引標志的設置方法見表2。表2普通公路路徑指引標志的設置方法被交公路主線公路縣道、城市主干路、干線功能國道集散功能國道,省道鄉(xiāng)道及支路城市次干路干線功能國道集散功能國道、省道縣道預、告、確預、告、確(預)、告、確(告)預、告、確預、告、確(預)、告、確(預)、告、確(預)、告、(確)(告)(告)(告)(告)(告)(預)、告、(確)(告)鄉(xiāng)道注1:預交叉路口預告標志注2:告平面交叉告知標志注3:確確認標志注4: ()可根據需要配置的指路標志。5.1.1.2路徑指引標志設置流程

27、見圖13。在公路與公路平面交叉處,應遵循“路權清晰、渠化合理、導向明確、安全有序”的原則綜5.1.1.3合設置指路標志。根據相交公路的功能及行政等級,按照表2的規(guī)定設置相應的指路標志,其設置位置參考圖13。平面交叉指路標志設置示例參見附錄E。11DB12/T 11232022圖13路徑指引標志設置流程5.1.2交叉路口預告標志5.1.2.1距離。交叉路口預告標志應指明通過該交叉路口可到達的道路、地點及由當前位置至該平面交叉的5.1.2.2車輛前進方向為東、西、南或北向的順直路段部分(正向左右不超過30,適用范圍見圖14),宜在標志板的左上角(版面受限制時可在右上角)指明方向信息,見圖15。圖1

28、4方向信息適用范圍12DB12/T 11232022圖15方向信息5.1.2.3交叉路口預告標志宜通過圖案體現(xiàn)交叉路口形狀,距離信息設置于箭頭圖案下方,當指示信息字高為50cm的情況下,距離信息字高宜采用30cm,見圖16a);當指示信息字高為40cm的情況下,距離信息字高宜采用25cm,見圖16b)。a)指示信息字高50cm,距離信息字高30cmb)指示信息字高40cm,距離信息字高25cm圖16交叉路口預告標志字高示例5.1.2.4當交叉處無路線重合時,可通過指示方向的箭桿上標識公路路線的編號(名稱),見圖 17a)所示。當指示信息字高為50cm的情況下,箭桿上字母標識符和阿拉伯數字高度宜

29、采用18cm,漢字高度宜采用20cm;當指示信息字高為40cm的情況下,箭桿上字母標識符和阿拉伯數字高度宜采用15cm,漢字高度宜采用16cm。5.1.2.5當交叉處有多條路線重合時,交叉路口預告標志指示方向的箭桿上不再標識公路路線的編號(名稱),公路編號(名稱)標志應單獨設置,各條公路的編號(名稱)標志應全部列出,如圖17b)。a)無路線重合交叉口預告標志示例13DB12/T 11232022b)路線重合交叉口預告標志示例圖17不同路段預告標志示例5.1.2.6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的公路交叉路口預告標志宜設置在距平面交叉告知標志500m處,設計速度小于80km/h的公路交叉路口預告

30、標志宜設置在距平面交叉告知標志300m處,如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設置時,可適當調整其位置。5.1.3交叉路口告知標志5.1.3.1交叉路口告知標志指明的公路編號(名稱)、地區(qū)或地點等的名稱和方向信息應與交叉路口預告標志相同,一般不標示距離??h道、鄉(xiāng)道上的交叉路口后未設地點距離標志時,交叉路口告知標志可指示目的地信息的距離。5.1.3.25.1.3.3在指示方向的箭桿上是否標識公路的編號(名稱)信息,處理方法同交叉路口預告標志。設置有減速車道的交叉路口告知標志,應設置于減速車道起點處;其他公路的交叉路口告知標志,應設置于距平面交叉30-80m處。5.1.3.4平面交叉路口告知標志應符合以下要求:a

31、)十字交叉路口標志,見圖18。圖18丁字交叉路口標志,見圖19。十字交叉路口標志b)圖19c) Y型交叉路口標志,見圖20。丁字交叉路口標志14DB12/T 11232022圖20 Y字交叉路口標志環(huán)形交叉路口標志,見圖21。d)圖21環(huán)形交叉路口標志5.1.3.5互通立交告知標志應符合以下要求:互通立交告知標志a)互通立交告知標志應設在互通立交前的適當位置。復雜立體交叉或連續(xù)立體交叉,宜將標志信息分解,逐步指引,見圖22。圖22互通立交告知標志b)分岔處標志分岔處標志應設在互通式立體交叉匝道處,一般采用雙懸臂式結構。宜在該標志支撐結構前設置一定的緩沖裝置或警示性標志、標線,見圖23。15DB

32、12/T 11232022圖23分岔處標志5.1.4確認標志5.1.4.1確認標志用以確認當前所行駛的道路信息及前方通往方向的信息,包括公路編號確認標志、地點距離標志。5.1.4.2a)公路編號確認標志應符合以下要求:公路編號確認標志宜采用雙標識,標明公路編號及名稱。b)公路編號確認標志宜獨立設置在平面交叉的公路入口后30-50m的位置。當兩個平面交叉間距大于10km時,可適當增設。c)d)路線總體走向為東、西、南或北向的順直路段部分,可在公路編號標志的上方設置方向標志,公路編號標志的下方宜使用輔助標志標明路線前方的控制性地點,見圖24a)。路線重合時,各條公路編號標志應全部列出,編號信息按行

33、政等級由高到低、數字從小到大的順序由上至下排列,見圖24b)。a )非路線重合路段圖24b )路線重合路段公路編號確認標志5.1.4.3地點距離標志應符合以下要求:a)地點信息應由近及遠,按自上而下的順序排列。國、省道上的地點距離標志宜設置三行地點距離信息,縣、鄉(xiāng)公路上的地點距離標志可根據需要設置兩行或三行地點距離信息,見圖25。地點距離標志指示信息中應與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中的信息相呼應。國、省道地點距離標志宜含有A層信息。b)16DB12/T 11232022c)地點距離標志應設置在平面交叉的公路入口后 150-400m或兩個平面交叉中間的適當位置處。當兩個平面交叉間距小于2km時,可不設置地

34、點距離標志;當兩個平面交叉間距大于10km時,可適當增設,并保持地點信息的關聯(lián)性。圖25地點距離標志5.2地點指引標志村名牌標志5.2.1村名牌標志應設在道路沿線經過的村莊的邊緣處。村名牌標志附設在村莊警告標志下,見圖26。a )村名牌標志b )村名牌與警告標志組合圖26村名牌標志5.2.2鎮(zhèn)名牌標志鎮(zhèn)名牌標志應設在道路沿線經過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區(qū)域邊緣處,見圖27。圖27鎮(zhèn)名牌標志5.2.3著名地點標志路徑指引標志中出現(xiàn)的著名地點,應在適當位置設置相應的著名地點標志,見圖28;公路沿線跨越河流、湖泊、海峽等長度大于1OOOm的橋梁,長度大于300m的隧道,大型樞紐型互通式立體交叉等交通設施可獨立設置

35、著名地點標志;著名地點標志可根據需要設置表示公共設施或旅游設施的象征性標記;著名地點標志設置在距其起點50-lOOm處的適當位置。17DB12/T 11232022圖28著名地點標志5.2.4行政區(qū)劃分界標志5.2.4.1設在行政區(qū)劃的分界處,版面面對行車方向,根據公路的行政等級,宜按照表 3的規(guī)定設置相應的行政區(qū)劃分界標志。表3行政區(qū)劃分界標志的設置被交公路主線公路省、直轄市、地級市界市內各區(qū)界鄉(xiāng)、鎮(zhèn)界國道省道縣道和鄉(xiāng)道注: 應設置的指路標志;一根據需要可設置的指路標志。5.2.4.2行政區(qū)劃分界標志可根據需要采取雙面設置型式,見圖29。a )市域內行政區(qū)劃分界標志b )省界處行政區(qū)劃分界標

36、志圖29行政區(qū)劃分界標志5.2.5地點識別標志5.2.5.1為道路使用者提供各種重要場所的識別和指向,設在所標識地點前適當位置。地點識別標志中的圖形應選用GB 5768.2中所規(guī)定的圖形,見圖30a)。5.2.5.2當地點識別標志的圖形符號套用于路徑指引標志時,宜與圖形符號所代表的機場、火車站、港口等名稱同時使用,圖案應放置于文字左側,名稱應采用正式登記注冊的名稱,當文字過多時,宜使用簡稱,如圖31b)。5.2.5.3“機場”符號中飛機機頭的指向應與行車方向一致,見圖30b)。18DB12/T 11232022a )機場識別標志b )機場識別標志套用于路徑指引標志圖30地點識別標志5.3沿線信

37、息指引標志5.3.1繞行標志用于指示前方路口車輛需繞行的路線,設于實施交通管制路口前適當位置。標志應為藍底、白色街區(qū),繞行路線應為黑色,見圖31。根據需要可在繞行標志上繪制相應的禁令標志圖形并應配合設置指路標志,指示實施交通管制下正確的行駛路徑。圖31繞行標志5.3.2此路不通標志用以指示前方道路無出口,不能通行。標志應為藍底、白色街區(qū)、紅色圖形。該標志可與其他指路標志配合使用,見圖32。圖32此路不通標志5.3.3車道數變少標志車道數變少標志用于表示前方車道數量變少,應設在變化點前適當位置,見圖33。19DB12/T 11232022圖33車道數變少標志5.3.4車道數增加標志用于提示車輛駕

38、駛人員車道數增加,應設在車道數量增加斷面前適當位置,見圖34。圖34車道數增加標志5.3.5交通監(jiān)控設備標志交通監(jiān)控設備標志見圖35,應設置于有圖像采集等交通監(jiān)控設備路段的適當位置。圖35交通監(jiān)控設備標志5.3.6線形誘導標5.3.6.15.3.6.2用于引導行車方向,提示道路使用者前方線形變化,注意謹慎駕駛。設于普通公路上易發(fā)生事故的彎道、小半徑匝道曲線外側、視線不好的T型交叉口等處,應為藍底白圖形,見圖 36a);設于中央隔離設施端部、渠化設施的端部、橋頭等處,應為紅底白圖形,見圖36c)、d)、e)。5.3.6.3線形誘導標的基本單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把幾個基本單元組合使用,見圖 3

39、7b)。線形誘導標的基本單元尺寸應根據設計速度來確定。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時,宜選用600mm800mm,設計速度小于80km/h時宜選用400mm600mm,最小不應小于220mm400mm。線形誘導標板的下緣至地面的高度應為120cm200cm,標志板應盡可能垂直于駕駛員的視線。20DB12/T 11232022a)基本單位b)組合使用c)兩側通行d)右側通行e)左側通行圖36線形誘導標5.3.6.4線形誘導標的設置應根據曲線半徑、曲線長度、偏角大小確定。偏角小于或等于 7的曲線路段,可在曲線中點位置設一塊線形誘導標;偏角大于7,曲線較長的彎道??筛鶕枰O置若干塊線形誘導標,并

40、應保證駕駛人員在曲線范圍內連續(xù)看到不少于三塊誘導標。5.3.6.55.3.6.6雙車道公路應并設兩個方向的線形誘導標。設置線形誘導標后,可不再設置公路平面線形警告標志。5.3.7里程碑、里程牌5.3.7.1里程碑用于指示公路的里程。設于公路樁號遞增方向的右側,設置間隔為 lkm,正反面均應標識道路編號及里程。里程碑表面應為白色,國道編號應為紅字,見圖37a),省道編號應為藍字,見圖37b),縣道、鄉(xiāng)道編號應為黑字,見圖37c)。21DB12/T 11232022注1:單位為cm。注2:里程數字不超過三位數時,采用圖中括號內的尺寸;里程數字為四位數時,采用圖中括號外的尺寸。圖37里程碑5.3.7

41、.2在設有護欄的路側宜設置里程牌,以免里程碑被護欄遮擋,見圖 38,里程牌版面應為藍底、白圖形、白邊框、藍色襯邊。里程牌可采用單柱形式或附著在路側護欄上。注:單位為mm。圖38里程牌5.3.8百米樁、百米牌5.3.8.15.3.8.2百米樁、百米牌應設在公路右側里程碑之間,每100m設一個。百米樁應為方柱體并根據需要在相應表面標識百米序號。柱體應為白色,國道應為紅字,省道應為藍字,縣道、鄉(xiāng)道應為黑字,見圖39。22DB12/T 11232022注:單位為cm。圖39百米樁5.3.8.3在設有護欄的路側宜設置百米牌,以免百米樁被護欄遮擋,百米牌宜附著在路側護欄上,見圖40。注:單位為mm。圖40

42、百米牌5.3.9公路界碑5.3.9.1加密。公路界碑應設在公路兩側用地范圍分界線上。一般每隔 200-500m設置一塊,曲線段可適當公路界碑應為方柱體,碑體應為白色,正反兩面標識“公路界”應為黑色文字,見圖41。5.3.9.2注:單位為cm。圖41公路界碑23DB12/T 112320225.3.10道口標注設在通往主路的支路路口兩側,提醒主路通行的車輛注意支路路口有車出入。標柱宜采取彈性材料,貼紅白相間反光膜,見圖42。注:單位為cm。圖42道口標注5.4沿線設施指引標志一般規(guī)定5.4.15.4.1.1設置。沿線設施應按表 4的規(guī)定設置相應的指引標志,其他等級公路出現(xiàn)相關設施時,宜參照表 4

43、5.4.1.2公路沿線設施應以版面易于被公路使用者識別、理解為前提進行版面設計。普通公路上設置的服務站(區(qū))、停車區(qū)等設施,其設置標準應滿足JTG D82的相關規(guī)定。表4部分沿線設施指引標志設置方法公路技術等級設施分類設置基準點一級、二級公路三級及以下等級公路距服務站(區(qū))入口500m及入口處;出口減速車道起點(入口標志設置在出口三角帶處)設置在距錯車道服務站(區(qū))停車區(qū)預告服務站(區(qū))、停車區(qū)、停車場標志;服務區(qū)、停車區(qū)a-b入口標志;1km、減速車道起點處設施預告標志錯車道觀景臺-b錯車道標志沿線設施100-150m處c500m預告、觀景臺指引距觀景臺出口200m及出口處疏散通道及其他應急

44、避難設施附近觀景臺指引標志標志應急避難設施(場所)預告及指引標志應急避難設施(場所)指引標志應急避難設施(場所)500m預告、減速車道起點處設施預告標志500m預告、超限檢測站入口減速車道起點處設施預告標志設施出口減速車道起點休息區(qū)距超限檢測站入口500m及入口處超限檢測站-abc服務站(區(qū))、停車區(qū)系列標志的版面應根據提供服務的實際內容進行設置。無此設施。可設置輔助標志指示距前方錯車道的距離。24DB12/T 112320225.4.2停車場(區(qū))標志停車場(區(qū))標志應設在停車場(區(qū))入口附近??捎幂o助標志表明停車場的位置。在標志下方可設輔助標志指示距前方停車場的距離,見圖43。圖43停車場

45、(區(qū))標志5.4.3錯車道標志用于指示前方設有避讓來車的處所,宜設在雙向錯車困難路段上距錯車道100-150m處。在標志下方可設輔助標志指示距前方錯車道的距離,見圖44。圖44錯車道標志5.4.4人行天橋標志和人行地下通道標志用于指引行人通往天橋或地下通道入口的位置。設在天橋或地下通道入口附近。在標志下方可設輔助標志指示其入口方向或距離,見圖45、圖46。圖45人行天橋標志25DB12/T 11232022圖46人行地下通道標志5.4.5無障礙設施標志用以指示殘疾人設施的位置。設在殘疾人設施附近適當位置。在標志下方可設輔助標志指示殘疾人設施的方向或距離,見圖47。圖47無障礙設施標志5.4.6

46、觀景臺標志設置在路側可供駕駛員停車觀景地帶的兩側。必要時,宜設置預告標志,見圖48。圖48觀景臺標志5.4.7應急避難設施(場所)標志設置在應急避難場所、隧道等設施的疏散通道以及其他應急避難設施附近。指示應急避難設施的位置,通常配合輔助標志設置。用于一般道路時,為藍底、白圖形、白邊框、藍色襯邊,見圖49。26DB12/T 11232022圖49應急避難設施(場所)標志5.4.8休息區(qū)標志一般設置在路側休息區(qū)的兩側,宜結合休息區(qū)功能調整圖案內容。必要時,宜設置預告標志,見圖50。圖50休息區(qū)標志5.4.9服務站(區(qū))標志用以預告和指引服務站的標志,設在服務站入口附近,宜結合服務站功能調整圖案內容

47、。必要時,宜設置500m或300m預告標志,見圖51。圖51服務站(區(qū))標志5.4.10超限檢測站標志用以預告和指引超限檢測站的標志,設在超限檢測站入口以及距超限檢測站入口500m處,見圖52。27DB12/T 11232022圖52超限檢測站標志5.5旅游區(qū)標志一般規(guī)定5.5.15.5.1.15.5.1.2旅游區(qū)標志分為旅游區(qū)方向標志和旅游區(qū)距離標志,見圖53a)、圖53b)。旅游區(qū)標志的顏色、文字和圖形符號應符合標志版面要求的規(guī)定(見 4.3),一個旅游景區(qū)名稱不應寫成兩行或兩列,中、英文名稱過長時宜使用縮略簡稱。5.5.1.3旅游區(qū)標志的版面內容、旅游項目類別圖案,應醒目易辨、信息準確、

48、美觀明晰;版面內容不應附帶商業(yè)性文字、數字及圖案等。5.5.1.4旅游區(qū)圖案可選用GB5768.2及附錄C所規(guī)定的圖案,也可采用其他經過抽象化處理的圖形,圖形的設計應簡潔易辨,不宜使用過于復雜的圖形。5.5.2設置原則5.5.2.15.5.2.25.5.2.3旅游區(qū)標志應結合指路系統(tǒng),進行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劃與設計。旅游區(qū)標志可單獨設置,設置位置不應遮擋或影響其他交通標志。在不引起信息過載的前提下,旅游信息宜通過指路標志進行指引,指路標志上的旅游區(qū)信息應采用棕底白字,不加邊框,見圖53c)。旅游區(qū)方向標志應設置在交叉路口前10m60m左右。當該交叉路口距離旅游區(qū)較遠時,可在交叉路口后500m1000m

49、位置設置旅游區(qū)距離標志。旅游區(qū)距離標志中的旅游信息不應超過3個。當符合指引條件的沿線旅游區(qū)信息超過3個時,5.5.2.45.5.2.5應根據旅游區(qū)信息的重要程度進行選擇。特殊情況下,若指引的沿線旅游區(qū)信息必須超過3個時,宜用2塊標志分別指引,不應相互遮擋。5.5.2.6應在普通公路和通往旅游景點的地方道路交叉口設置旅游區(qū)方向標志,并可以與地方道路停車場配合設置,見圖53d)所示。a )旅游區(qū)方向標志b )旅游區(qū)距離標志28DB12/T 11232022c)指路標志上的旅游區(qū)信息示例c )與地方停車場配合旅游標志設置示例圖53旅游區(qū)標志6標志信息6.1一般規(guī)定6.1.16.1.2指路標志表示信息

50、的基本要素為公路編號及名稱、地點名稱、方向和距離。指路標志所提供的信息應全部與交通安全、服務和管理需求有關,指路標志版面及支撐結構不應附帶商業(yè)廣告和其他無關的信息。6.1.3指路標志信息的選取應按路網整體布局,不應出現(xiàn)信息不足、不當或過載的現(xiàn)象。公路沿線同等級的信息較多時,應根據公路性質、功能和主要交通流需求進行選取。6.1.4指路標志上的路名和地名信息應采用各地區(qū)地名主管部門確認發(fā)布的信息為準。當路名和地名信息的文字過長時,應采用不產生歧義的簡稱。6.1.5指路標志應和其他標志及標線相互協(xié)調,還應與其他交通設施表達的信息相匹配,傳遞的交通29DB12/T 11232022信息不應相互矛盾。6

51、.1.6指路標志顯示的標志信息應正確并及時更新,保持信息的連續(xù)。信息必須清晰、簡明和易讀。6.2指路信息的分類和分層將所有的指路信息按其屬性進行分類,再根據其重要程度和服務功能進行分層,以便于不同等級的公路選取適當的指路標志信息。普通公路的指路信息可參照表5的規(guī)定并結合線路的具體情況進行分類和分層。天津市常用地點信息分類、分層對照表參見附錄F。表5指路標志信息要素選擇參考表標志所在位置公路行政等級支線方向省道主線方向國道縣、鄉(xiāng)道國道省道A層、B層(A層)、B層、(C層)(B層)、C層A層、B層A層、B層A層、B層(A層)、B層、(C層)(B層)、C層(A層)、B層、(C層)(B層)、C層(A層

52、)、B層、(C層)(B層)、C層縣、鄉(xiāng)道注1:表中不帶括號的信息為首選信息,帶括號的信息適用于無首選信息時,或根據需要作為第二個信息。注2:接近首選信息所揭示的地點時則該信息作為第一個信息。如需選取第二個,則仍按本表的順序篩選。6.3指路標志信息選取6.3.1指路標志信息的選取應符合以下原則:關聯(lián)、有序;便于不熟悉路網的道路使用者順利到達目的地;信息量適中:一塊指路標志版面中,單方向指示的目的地信息數量不宜超過2個,各方向指示的目的地信息數量之和不宜超過6個,見圖54;普通公路與其他各等級道路連接時,宜參考表 5選擇信息層次,同時還應考慮相交道路服務區(qū)域的特點和交通流的流向和流量。圖54標志信

53、息示例30DB12/T 112320226.3.2指路標志信息的選取6.3.2.1交叉路口預告、告知標志信息的選取交叉路口預告、告知標志信息應根據相交公路的行政等級和服務區(qū)域,在對交通流的流向和流量加以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按表5選取,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同一方向有同層多類信息時,應根據附錄 F按由上至下的順序信息類型加以選擇。公路編號信息宜與同級地區(qū)名稱并用;同一方向有同層同類多個信息時,應按由近到遠的順序加以選擇。當有多個C層信息時,應綜合考慮交通吸引量、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因素選取相對更為重要的信息;位于國、省道上的標志所選取的信息應與交通地圖的信息相呼應,縣、鄉(xiāng)道上的標志所選取的信息宜與交通地圖的信

54、息相呼應;無法按表5的規(guī)定選取必要的信息時,可降級選取信息。必要時,也可升級選取信息;同一方向選取兩個地名時,宜按由近到遠采用同一行內由左到右或在兩行內由上到下的順序排列。在條件允許時,遠程信息宜選取前方的基準地區(qū)。6.3.2.2地點距離標志信息的選取地點距離標志宜采用三行排列,一般情況下,宜優(yōu)先選擇沿線可到達的地區(qū)名稱。國、省道版面信息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第一行的地點為近程目的地,應在沿線的 A層、B層(C層)信息中選取距當前所在地最近的信息;第三行的地點為遠程目的地,同時作為指示路線總體前進方向的基準地區(qū),在一定距離內保持相對固定。沿線存在直轄市(直轄市各行政區(qū))、省會、副省級城市、地級

55、市等A層信息時,應以距當前所在地最近的上述地區(qū)名稱作為基準地區(qū)。臨近基準地區(qū)時,再按照上述原則選取下一個A層信息作為新的基準地區(qū)。沿線不存在上述基準地區(qū)時,應選取沿線距當前所在地最遠的其他A層信息(高速公路、國道編號或其他重要地區(qū))作為遠程目的地;第二行的地點為中間遠程目的地,宜選取上述兩個目的地之間的最近的其他A層、B層信息(重要地區(qū))。如無重要地區(qū),則可選取其他A層信息或B層信息(主要地區(qū))。接近基準地區(qū)時,則選用基準地區(qū)作為第二行的地點。6.4指路標志信息傳遞6.4.1路口預告、告知標志和確認標志是表示某一公路路線的指路信息鏈,應清晰、簡明、準確和易于識讀,能在動態(tài)行車的環(huán)境下及時提供準

56、確有效的信息,并保證信息傳遞的連續(xù)性。6.4.1.1同。路口告知標志指明的公路編號(名稱)、地區(qū)或地點等的名稱和方向信息應與路口預告標志相6.4.1.2路口預告、告知標志中的遠程目的地信息宜與確認標志中的遠程目的地信息保持一致。指路標志宜與周邊?。ㄊ校┑臉酥颈3中畔⑦B續(xù),順暢,過渡平穩(wěn),以保證京津冀的區(qū)域交通6.4.2信息銜接通暢。6.5公路編號(或名稱)作為指路信息的一般規(guī)定6.5.1在告知、預告標志中,高速公路、國道信息僅采用公路編號;省道信息采用雙標識(標明公路31DB12/T 11232022編號及名稱);縣道信息僅采用公路名稱,見圖55。圖55公路編號作為告知、預告標志指路信息6.5

57、.2在地點距離標志中,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信息采用雙標識(標明公路編號及名稱),縣道信息僅采用公路名稱,如圖56。圖56公路編號作為地點距離標志指路信息6.6路線臨時封閉信息6.6.1當與主線交叉的道路由于新建、維修等原因,導致車輛無法正常完成路線轉換的情況下,除依據規(guī)范設置必要的作業(yè)區(qū)標志外,還應對已有的交通標志信息進行調整或遮蓋。6.6.26.6.3標志信息臨時調整的范圍主要為路徑指引標志。路徑指引標志中需要遮蓋的信息宜使用即時貼或其他耐候性較好的不透光材料粘貼,并使用紅色反光膜標明“未開通”字樣,反光膜宜采用GB/T 18833所規(guī)定的V類反光膜。6.6.4當交叉口告知標志位于道路交叉口

58、施工范圍內,或施工后無法保證標志的前置距離時,可拆除交叉口告知標志,只對交叉口預告標志進行調整,調整方式同6.6.3。6.6.5選擇的不透光粘貼材料應便于清除,清除時不應對原標志版面造成損傷。7標志綜合設置7.1普通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指路標志的設置7.1.17.1.2除標志版面顏色外,一級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指路標志設置參見GB5768.2高速公路部分。二級及以下等級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的預告及告知標志可選用圖形化標志。7.2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交通樞紐的銜接指引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的銜接指引7.2.17.2.1.1a)入口引導應符合以下要求:普通公路上獨立設置的高速公路入口預告標志參見G

59、B5768.2高速公路部分。普通公路上非獨立設置的高速公路入口指引標志的一般規(guī)定:b)32DB12/T 112320221)2)距高速公路 510km范圍內,應根據道路條件、交通條件及交通管理的需要在主要平面交叉處開始指引高速公路入口信息,信息應保持連續(xù);當指路標志與獨立設置的高速公路入口預告標志的設置位置相沖突時,高速編號信息應直接體現(xiàn)在指路標志上,同時取消獨立設置的高速公路入口預告標志。c)在普通公路一定區(qū)域范圍內,與同一高速公路或不同高速公路形成多個入口時,可根據需要在第一處獨立設置的高速公路入口預告標志前(如2km入口預告標志前)適當位置預告前方13個入口的信息,入口信息可選取互通式立

60、體交叉(或收費站)名稱。出口引導應符合以下要求:7.2.1.2過高速公路交口后,在普通公路上應設置確認標志,其指路信息應與高速公路出口標志的指路信息相呼應。7.2.2普通公路與城市道路的銜接指引普通國、省道繞城或穿城時,編號信息應保持連續(xù),指路標志信息選取時應兼顧城市道路信息和公路信息。為保證公路編號連續(xù),可增設公路編號標志,并用輔助標志標明路線走向。7.2.3普通公路與交通樞紐的銜接指引7.2.3.1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天津南站及同等以上規(guī)模的綜合客運樞紐,自中心10km范圍內的普通公路開始指引,根據實際需求其指引范圍可適當擴大。天津港各港區(qū)可根據需要在國省道與主要集疏港道路重要節(jié)點交叉口附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