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閩侯縣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閩侯縣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閩侯縣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閩侯縣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閩侯縣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有關電路中電燈的連接,說法正確的是 AS1、S2均閉合時,燈L1與L2串聯(lián)BS1、S2均斷開時,燈L1與L2并聯(lián)CS1、S2均閉合時,燈L1與L2并聯(lián)DS1、S2均斷開時,燈L1與L2串聯(lián)2正常人平時步行的速度大約是( )A1.2 cm/sB12 m/sC

2、1.2 m/sD1.2 km/s3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中,關于聲音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一種波,它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我們能“聽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因為不同人的聲音的響度不同C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是指它的音調很高D用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具有能量4關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紅外線可使熒光物質發(fā)光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多種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D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的色彩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5下列數(shù)據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0s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C一根新鉛筆的

3、長約為18cmD最舒適的房間溫度約為376下列單位中屬于質量的國際單位是()A秒B千克C米D攝氏度7如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這個實驗說明了A發(fā)聲的音叉正在振動B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C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D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快8暗室中,將一束綠光照在綠葉陪襯的紅色玫瑰花上,你看到的是A綠葉紅花 B綠葉黑花 C綠葉綠花 D黑葉紅花9如圖為探究甲、乙兩種物質質量跟體積的圖象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B不同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C甲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乙物質大D甲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乙物質小10關于水銀溫度計,下列說

4、法正確的是A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344B測量體溫時,溫度計內水銀的密度不變C示數(shù)穩(wěn)定時,溫度計內水銀溫度和人體溫度相同D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人體11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圖像,由圖象可知()A若,則B若,則CD12(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試題)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時A電流表A1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V示數(shù)變小B電流表A2示數(shù)變大,電壓表V示數(shù)變大C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1示數(shù)比值不變D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2示數(shù)比值不變二、填空題13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S1,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1V,則電阻R1、R2的阻值之比為

5、_。若再斷開開關S1,則電壓表的示數(shù)將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4按要求填空。(1)300mL=_m3;(2)1.8103kg=_t;(3)銅=8.9g/cm3,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15戴著近視眼鏡的小明端起一碗熱水,正要喝時突然眼鏡便模糊了,水蒸氣在眼鏡上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他把碗放下,很快眼鏡又清晰了,這一過程中眼鏡上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過了一會兒水變涼了,他端起碗看到了水中還有一個“自己”與自己對視,這是光的_現(xiàn)象。16晚上,在桌面上鋪上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如圖所示,從側面看去,白紙是 _ (選填“亮”或“暗”,下同)的,平

6、面鏡是 _ 的,這時因為光照在白紙發(fā)生了_反射,照在平面鏡上發(fā)生了_反射三、實驗題17(8分)如圖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圖中的停表每格為1s(轉動未超過一周)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中點和底端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的原理是_;(2)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中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底端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_,理由是:_。18(8分)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時,不用平面鏡而用透明玻璃板,不僅能觀察到蠟燭的

7、像,還便于_。(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可以看到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_(填“點燃”或“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為了得到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關系,需將鏡前的物體放在_(填“同一”或“不同”)位置進行多次實驗。(3)為了探究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移去蠟燭B,并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在玻璃板的_(填“前”或“后”)側觀察光屏上是否有蠟燭A的像,通過觀察,在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像。(4)實驗過程中,如果玻璃板如圖乙所示傾斜放在白紙上,蠟燭A的像應是圖中的_(填“A1”、“A2

8、”或“A3”)。19(8分)以下是物理課本上的一些聲學實驗: 甲: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抽去鐘罩內的空氣,鈴聲逐漸減?。?乙:在衣架的掛鉤上系上細線,細線的兩端分別繞在兩根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敲擊衣架,可以聽到很清晰的聲音; 丙: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兩次聽到的聲音不同請你說出上述實驗分別在研究什么問題:甲:_; 乙:_;丙:_.四、作圖題20(8分)如圖所示,一條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照射到凹透鏡上,另一條入射光線通過光心O,請分別畫出它們經過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要求保留作圖痕跡)(_)21(8分)如圖所示,S為點光源、MN為平面鏡,請你畫出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經平

9、面鏡反射后過P點的光線。五、計算題22(10分)汕頭市民盼望已久的動車終于開進了汕頭(圖1),圖2是部分列車班次的時刻表,已知廣州東站到汕頭站的路程約420 km,則:(1)D7530次列車從汕頭到廣州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 若D7430列車與D7530次列車的平均速度相同,從汕頭到深圳北的路程是多少?23(12分) “五一”黃金周,征征和媽媽到無錫旅游,買了一只宜興茶壺,如圖所示她聽說宜興茶壺是用宜興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這種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測出壺蓋的質量為44.4g,再把壺蓋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并測得溢出水的質量是14.8g(1)溢出水的體積是多少?(2)請你幫

10、征征算出這種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若測得整個空茶壺的質量為159g,則該茶壺所用材料的體積為多大?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詳解】AC、由電路圖可知:S1、S2均閉合時,L3被短路,L1、L2首首相連、尾尾相連,它們并聯(lián),故A錯誤,C正確;BD、S1、S2均斷開時,燈L1、L3首尾順次連接,則L1、L3燈串聯(lián),故BD錯誤2、C【詳解】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1.2 m/s,故C接近實際。選C。3、D【解析】A聲音是一種波,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我們把它叫做聲波。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 B我們能夠辨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故B錯

11、誤;C震耳欲聾,是形容聲音特別響亮,快把耳朵震聾了,我們用響度來表示聲音的大小,故C錯誤;D用超聲波可擊碎人體內“結石”,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故D正確;4、C【詳解】A紫外線可使熒光物質發(fā)光,可用來鑒定鈔票的真?zhèn)?,故A錯誤;B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錯誤;C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故C正確;D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的色彩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錯誤。故選C。5、C【詳解】A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0min,故A不符合題意;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B不符合題意;C一根新

12、鉛筆的長約為18cm,故C符合題意;D最舒適的房間溫度約為23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6、B【詳解】A秒為時間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B千克是質量的國際單位,故B符合題意;C米為長度單位,故C不符合題意;D攝氏度為溫度的單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7、A【詳解】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多次被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從而說明聲音是由音叉的振動產生的,因此,本探究實驗是研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故選A。8、B【詳解】在暗室中,綠光照射在綠葉上,綠葉能反射綠光,因此綠葉還是綠色;綠光照在紅色玫瑰花上,紅花只能反射紅色光不能反射綠光,因此紅色玫瑰花就成了黑色玫瑰花故選B9、C【詳解】從圖象可知,同種物質的

13、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物質不同,圖線不重合,說明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在體積相同時,甲物體的質量大于乙物體的質量,由此可以判斷甲物質的密度大于乙物質的密度正確的選擇是C10、C【詳解】A體溫計的測溫范圍是3542,故A錯誤;B在質量一定時,水銀溫度升高,體積增大,由公式可知,其密度變小,故B錯誤;C當體溫計示數(shù)穩(wěn)定時,玻璃泡中水銀與人體不發(fā)生熱傳遞,則二者的溫度相同,故C正確;D體溫計由于下方有一小細彎管,離開人體后水銀液面不會下降,因此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故D錯誤;故選C。11、C【詳解】A當兩種物質的體積相等時,由題圖知,甲的質量較大,即,故A項不符合題意;B當兩種物質的質量相等時

14、,由題圖知,乙的體積較大,即,故B項不符合題意;CD當兩種物質的體積都是“1”時,由題圖知,甲的質量較大,由公式知:甲物質的密度較大,故C項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2、C【詳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lián),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2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1測R1支路的電流,因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不變,故AB錯誤;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所以,滑片移動時,通過R1的電流不變,即電流表A1的示數(shù)不變,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由I= 可知,通過R2的電流變小,因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干路電流變

15、小,即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變小,因電壓表V的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A1的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變小,所以,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2示數(shù)比值變大,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1示數(shù)比值不變。故選C二、填空題13、2:1 變大 【詳解】12分析電路圖為串聯(lián)電路,電壓表測量R2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V,即R2兩端的電壓為1V ,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可知,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2V;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是相同的,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規(guī)律可知,電壓之比等于電阻之比故 R1與R2之比為21,斷開開關S1電壓表示數(shù)將變大。14、310-4 1.8 體積是1cm3的銅的質量是8.9g 【詳解】(1)1根據體積單位換算可

16、知300mL=300cm3=3001cm3=30010-6m3=310-4m3(2)2根據體積單位換算可知1.8103kg=1.81031kg=1.810310-3t=1.8t(3)3銅的密度銅=8.9g/cm3,它表示體積是1cm3的銅的質量是8.9g。15、液化 汽化 反射 【詳解】1戴眼鏡的小明在喝熱湯時鏡片會變模糊,是由于從熱湯中水汽化形成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鏡片放熱液化成細小的水珠附在鏡片上,鏡片變模糊。2過一段時間后,鏡片慢慢變清晰,是因為鏡片上的液態(tài)小水滴吸熱汽化。3小明看到水中還有一個“自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6、亮 暗 漫 鏡面 【詳解】1234手電筒

17、的光是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因為平面鏡發(fā)生的是鏡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鏡面豎直向上。因為人是從側面看的,所以鏡面反射的光幾乎沒有進入眼睛,故看到鏡子是暗的;而入射到白紙上的光會發(fā)生漫反射,會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側面看,也會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紙是亮的。三、實驗題17、 0.12m/s 不正確 小車在中點的速度不為0 【詳解】(1)1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實驗的原理是速度的公式v=。(2)2由圖可知,小車通過全程的路程s=70cm-10cm=60cm=0.6m用的時間t=5s,全程平均速度=0.12m/s(3)34小車在斜面上做加速運動,經過中點時,速度不為0;若讓小車從中

18、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時間,所測的時間比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要大,不能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18、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不點燃 不同 后 不能 虛 A1 【詳解】(1)1透明的玻璃板能反射,也能透光,所以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觀察到玻璃板后面代替蠟燭A的蠟燭B,當蠟燭B和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蠟燭B的位置就是蠟燭A像的位置,所以使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不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當眼睛從蠟燭A一側觀察時,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3通過實驗來探究實驗結論時,要進行多次實驗,實驗結論才具有普遍性,只有一次實驗得到的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所以鏡前蠟燭A要移動到不同的位置進行多次實驗。(3)456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眼睛要直接觀察光屏,所以在玻璃板的后面直接觀察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xiàn)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4)7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玻璃板向蠟燭A傾斜,像A1和蠟燭A關于玻璃板對稱,所以蠟燭A的像應是圖中的A1。19、探究聲音的傳播是否需要介質 探究固體是否可以傳聲 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解析】甲: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抽去鐘罩內的空氣,傳播聲音的介質減少,鈴聲逐漸減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即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