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歷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縣級以上)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1_第1頁
2009-2022歷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縣級以上)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1_第2頁
2009-2022歷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縣級以上)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1_第3頁
2009-2022歷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縣級以上)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1_第4頁
2009-2022歷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縣級以上)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匯編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住在富人區(qū)的她 2009-2022歷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縣級以上)含答案帶詳解2022-2023上岸資料(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第壹套一.歷年真題薈萃(共30題)1.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元素組成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最中間圖形比較特殊,一般考查兩種:米字型規(guī)律或O字型規(guī)律,在這兩種思路中首先考慮米字形。觀察發(fā)現(xiàn),米字型兩端圖形去異存同疊加運算均可得到最中間圖形。 故正確答案為D。2.從高層決心和公眾

2、自覺方面看,大氣污染治理的步伐不斷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產業(yè)轉型升級,需要政府更有所作為,這是無可爭議的重頭。同時,作為每位公民卻可做到少些抱怨,多些從自身做起,比如不放鞭炮、多乘坐公共交通等等。作者通過這段文字主要想表達的是: A.每位公民在大氣污染治理中都應承擔相應責任 B.大氣污染治理需要政府與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C.政府在大氣污染治理中應承擔起最主要的責任 D.政府與公民都已經(jīng)開始積極投身于大氣污染治理中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為中心理解題。文段首句提出大氣污染治理這一話題,后兩句通過“同時”連接,為并列結構,強調政府與公民都需要發(fā)揮作用,故B項當選。 A、C兩項:分別側重于公民和政

3、府,表述片面,排除。D項:偷換時態(tài),文段中“需要”引導對策,表示呼吁,為對未來的倡導,而該項中的“已經(jīng)”為對現(xiàn)狀的描述,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了“大氣污染治理加快”這一信息,然后通過并列關聯(lián)詞“同時”分別對“政府”和“每位公民”提出要求來進行這種治理,且在講述“每位公民”怎么做時通過“比如”列舉了具體能做的小事解釋說明。文段是“分分”結構,概括后可知強調“政府”“每位公民”的具體做法。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結構。本題圍繞“大氣污染治

4、理”展開論述,沒有明確的主旨句,為并列結構,需要對每句話的內容進行綜合概括,總結出文段主旨。文段首句指出“從高層決心和公眾自覺方面看,大氣污染治理的步伐不斷加快”,接著分別指出在大氣污染治理時政府和公民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綜合可知,文段意在強調,大氣污染治理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B項表述正確。A、C兩項均只論及其一,不夠全面,排除。D項“都已經(jīng)”表示已然,與文段中“需要”“可做到”表達的倡議未來如何做的時態(tài)不符,排除。故本題選B。3.在全球“智慧風潮”和相關政策的激促下,我國很多地方紛紛提出創(chuàng)建“智慧城市”的口號,將建設“智慧城市”作為培育競爭力、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市民就業(yè)、搶占未來科技制高

5、點的重要戰(zhàn)略。但是,應當看到,目前的“智慧城市”實踐多處于概念構建期,人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僅僅局限于物聯(lián)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云計算等智能城市或數(shù)字城市層面,各大媒體出現(xiàn)的“智慧城市”也讓人難以區(qū)別哪些是城市營銷的手段,哪些是城市建設的實況。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建設“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 B.建設“智慧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C.目前對于“智慧城市”概念的界定尚不明確 D.媒體中的“智慧城市”很可能只是一種城市營銷手段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在當下城市建設大環(huán)境下的火熱與流行,隨后以“但是”轉折,指出當下“智慧城市”實踐多處于概念構建期,強調“智慧城市”

6、的實踐,即建設“智慧城市”。由此可知,建設“智慧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應B項。 A項僅僅提到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并非文段重點,排除;C項偏離了文段中“建設智慧城市”這一主題,僅論述“智慧城市”的概念問題,排除;D項中“媒體”并非文段重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了我國很多地方提出“智慧城市”口號,將“智慧城市”的建設作為重要戰(zhàn)略。然后通過轉折關聯(lián)詞“但是”引出我們應當看到當前的“智慧城市”實踐多處于概念構建期。文段主旨句在轉折之后,主要講的是目前的“智慧城市”實踐多處于概念構建期,人們的理解和媒體的宣傳都還有局限性。據(jù)此可知,建設“智慧城市”還有很

7、長的路要走。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提煉文段關鍵信息,從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文段先指出我國將建設“智慧城市”作為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接著由“但是”一轉,指出“智慧城市”實踐多處于概念構建期,并且人們對于“智慧城市”的理解比較局限,媒體提出的“智慧城市”也讓人們無法區(qū)分其是營銷手段還是實況。故文段意在說明的是“智慧城市”雖然是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但人們對它的概念界定不夠清晰明確。C項與此表述一致,當選。4.糧食生產是國民經(jīng)濟的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立足國內耕地資源、

8、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關系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以下有關表述有誤的是()。 A.人多地少是我國基本國情,人均耕地少于世界上許多國家 B.“堅守18億畝紅線”是指確保我國耕地面積不能低于18億畝 C.除保障性安居工程外,任何住房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農田 D.目前,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技術已被應用于我國耕地保護工作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A項:我國土地面積居全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土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相當于全世界人均水平的30%左右,正確; B項:2007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于18億畝這條紅線,符合選項表述,正確;C項: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五條規(guī)定:“基本農田保

9、護區(qū)經(jīng)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占用。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qū),需要占用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征收土地的,必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因此,保障性安居工程不得占用基本農田,而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確實需占用基本農田的,經(jīng)國務院批準,可占用。故C項表述錯誤;D項:遙感技術在我國土地資源調查和耕地保護中,通過20多年的應用和實踐,正確。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本農田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15條規(guī)定,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開基

10、本農田保護區(qū),需要占用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故C選項中“任何住房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農田”說法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熟悉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狀況和保護制度。雖然本題主要涉及的是我國的國情知識,但是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將其與地理知識尤其是中國地理知識結合起來學習。A項正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土地壓力十分巨大。 B項正確。18億畝紅線是指全國耕地總數(shù)至少要保持在18億畝以上,決不能因為城市化及工業(yè)化過程而使耕地大量減少。 C項錯誤。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五條規(guī)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經(jīng)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

11、不得改變或者占用。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qū),需要占用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須經(jīng)國務院批準”。 D項正確。從2010年2月開始,中國通過衛(wèi)星遙感圖片執(zhí)法檢查,就耕地保護等土地管理問題對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問責。 故本題選C。5.當前意義上的人民福祉已經(jīng)不同于歷史上簡單的溫飽狀態(tài),而是包括極為豐富的內容:既包括人民的權利和尊嚴,也包括人民的收入和消費,同時也涉及自由、安全、社會保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人民福祉的內涵相比以往有了巨大的變化 B.人民已經(jīng)不僅僅滿足于溫飽狀態(tài)了 C.人民福祉的含

12、義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會不斷豐富 D.人民福祉已經(jīng)從物質層面向精神層面過渡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為中心理解題。 首先根據(jù)“人民福祉”這一主題詞可排除B項。文段以“不同于歷史上而是包括”表達對歷史與現(xiàn)在的對比,A項準確地表達了這一對比。C項僅說明了現(xiàn)在,而未體現(xiàn)出前后的對比,故不夠準確。D項的“過渡”意為從物質層面向精神層面轉移,即人民福祉僅包括精神層面,與后文中物質、精神都包括的語義不符。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對比“人民福祉在當前和歷史上意義的不同”,然后通過標點符號“:”對“人民福祉當前意義”進行解釋。文段屬于“總分”結構,主旨句是“:”之前的內容,主要講的是

13、人民福祉在當前和歷史兩個時間段上體現(xiàn)意義的不同。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分析文段結構,提取句子主干,明確文段主要闡述的是“當前意義上的人民福祉”。文段主要說的是當前意義上的人民福祉的內涵已經(jīng)不同于歷史上簡單的溫飽狀態(tài),而是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包括極為豐富的內容。A項是對文段主旨的正確表述。B項未提到“人民福祉”這一論述對象,排除;C項偷換概念,文段說的是“當前意義上的人民福祉包括極為豐富的內容”,排除;D項表述錯誤,“極為豐富”意為不僅包括物質層面而且包含精神層面,而非前者向后者過渡,排除。故本題選A。

14、6.2012年,廣東稅收總額約為多少億元: A.12273 B.13173 C.19312 D.57043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由第二段材料可知,民營經(jīng)濟上繳稅金6467.82億元,占全省稅收總額的49.1%,稅收總額為13000億元,與B項最接近。故正確答案為B。7.玉石:雕琢:玉器 A.蠶絲:織造:絲綢 B.糧食:釀造:美酒 C.生鐵:冶煉:鋼材 D.蚊香:點燃:煙霧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詞語的邏輯關系。 玉石指未經(jīng)雕琢的玉,玉石經(jīng)過雕琢成為玉器,且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題干三詞為原材料、工藝和成品之間的對應。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選項:蠶絲經(jīng)過織造成為絲綢,且發(fā)生的是物

15、理變化,為原材料、工藝和成品之間的對應,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B選項:糧食經(jīng)過釀造成為美酒,為原材料、工藝和成品之間的對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釀酒經(jīng)過了發(fā)酵的過程,通過化學變化生成乙醇,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選項:生鐵通過冶煉成為鋼材,為原材料、工藝和成品之間的對應,但中間存在化學變化,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選項:點燃蚊香產生煙霧,煙霧不是一種成品,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8.政府部門應該在社區(qū)治理中鼓勵社區(qū)自治。假如政府部門在這過程中(),沒有處理好社區(qū)自治和政府管理的關系,那么,最終所作出的決策就很可能會引發(fā)社會矛盾。填入括號處最恰當?shù)?/p>

16、一項是: A.李代桃僵 B.蕭規(guī)曹隨 C.越俎代庖 D.廣納良言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由文段“政府部門應該鼓勵社區(qū)自治”以及后文沒有處理好社區(qū)自治和政府管理之間關系會引發(fā)社會矛盾可知,應該充分發(fā)揮社區(qū)自治的作用,政府不能越權過度干涉,C選項“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職能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符合文意。A選項“李代桃僵”是指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B選項“蕭規(guī)曹隨”指后人沿襲前人遺制;D選項“廣納良言”意為充分吸收好的建議,均不能體現(xiàn)干涉替代之意,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第一句談了“政府要鼓勵社區(qū)自治”。接著通過“假如沒有處理好社區(qū)自治和政府管理的關系”可知,第一空所

17、在分句的意思是“政府管理得多了,社區(qū)是沒有實現(xiàn)自治的”。 第二步,辨析選項。B項“蕭規(guī)曹隨”指按照前任的成規(guī)辦事,D項“廣納良言”指廣泛地聽取和采納好的建議,二者不能體現(xiàn)“政府代替社區(qū)管理過多”的意思,排除B項和D項。A項“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只體現(xiàn)了“代替”的意思,而C項“越俎代庖”比喻超過自己的職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情。不僅有“代替”的意思,還有“越過”的意思,正好體現(xiàn)了“政府管理多了”“越權了”這層意思,排除A項。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根據(jù)前后文邏輯關系找到對確定答案有幫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辨析四個成語的語義,首先排除與題干感情色彩不符

18、的D,然后選擇能夠體現(xiàn)政府越權含義的一項。由“鼓勵社區(qū)自治”可知,沒有處理好社區(qū)自治和政府管理之間的關系的情形可能是沒有讓社區(qū)自治起來,即政府部門越權干預了社區(qū)管理工作。所填詞語應含貶義?!皬V納良言”指廣泛地聽取、采納好的建議,為褒義詞,首先排除D?!袄畲医北扔飨嗷ヌ娲虼耸苓^,句中意在強調越權,并未體現(xiàn)取代之意,排除A?!笆捯?guī)曹隨”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規(guī)辦事,與文意無關,排除B。 “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的業(yè)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政府干預社區(qū)自治工作,應填“越俎代庖”。故本題選C。9.2013年,珠三角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約: A.6.4% B.14.9% C.23.2% D.30.5%

19、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由表格可知,珠三角地區(qū)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的投資增長率分別為10.4%、6.5%、18.5%,由混合增長率特性可知,整體增長率必然處于6.5%與18.5%之間,觀察選項可知答案為B項。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混合增長率計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珠三角比去年增長”一列。第三步,根據(jù)混合增長率口訣:整體增長率介于各個部分增長率之間,且偏向于基數(shù)大的部分的增長率,則珠三角完成投資增長率需介于6.5%和18.5%之間,只有B選項符合。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由“珠三角”定位到表格第二列、第三列,表格中給出了2013年珠三角三大產業(yè)各自的投資額及其增長

20、率。題干要求珠三角總投資額的增長率,可根據(jù)混合增長率介于各分量增長率之間估算其范圍,并結合選項進行判斷。2013年珠三角投資同比增長速度應大于其三大產業(yè)中最小增速的6.5%、小于最大的18.5%,符合的只有B。10.日常生活中的污染現(xiàn)象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下列污染不屬于物理性污染的是: A.遺棄的廢舊熒光燈管 B.夜間刺眼的汽車燈光 C.歌廳震耳欲聾的音樂 D.變壓器的電磁波輻射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了解物理污染和化學污染的相關知識??刹捎寐?lián)想法來區(qū)分二者,即聯(lián)想到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B、C、D三項顯然都屬于物理性的,不會發(fā)生化學變化和反應。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huán)境污染,

21、如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噪聲、光污染等?;瘜W性污染主要是指農用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容器和工業(yè)廢棄物的污染,汞、鎘、鉛、氰化物、有機磷及其他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廢舊熒光燈管屬于化學污染。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污染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huán)境污染,如: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噪聲、光污染等。遺棄的廢舊熒光燈管里面含有汞,釋出的汞化合物會嚴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屬于化學性污染(由化學物質進入環(huán)境后造成的污染),并不是物理性污染。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huán)境污染,如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噪聲、光

22、污染等,顯然B、C、D項都屬于物理性污染。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11.今年初,嚴重影響我國華北華東地區(qū)的灰霾天氣再次引發(fā)人們對PM2.5的關注。以下關于PM2.5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PM2.5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fā)電、工業(yè)生產、汽車燃油等過程中經(jīng)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 B.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 C.PM2.5主要對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造成傷害,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D.空氣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物均能降低能見度,不過相比于粗顆粒物,PM2.5由于顆粒細小,對空氣能見度的影響相對

23、較弱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可采用常理分析法解答。跳過A、B、C三項,灰霾天氣大家都切身感受過,PM2.5濃度大的時候,我們都知道空氣能見度很低,對環(huán)境影響很大,D項說法顯然錯誤。大氣能見度主要是由大氣顆粒物對光的散射和吸收決定的。顆粒物通過對光的散射而降低物體與背景之間的對比度,從而降低能見度。大量的研究表明,PM2.5與能見度密切相關。其中,二次粒子(含有硫或氮的顆粒物)最易散射可見光。PM2.5對光的吸收幾乎全部是由碳黑和含有碳黑的顆粒物造成的。所以PM2.5是造成大氣能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空氣污染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懸浮在空氣中的顆粒物對

24、光有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光的強度和方向發(fā)生改變,降低大氣能見度。粗顆粒物對光的散射并不明顯改變原來光的路徑,對大氣能見度的影響相對較小。PM2.5顆粒細小,對光的散射效率更大,對空氣能見度影響相對較大,并非較弱。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空氣能見度與空氣中顆粒物密度有關,PM2.5盡管直徑很小,但是當空氣中PM2.5密度加大時,仍然會嚴重降低能見度,所以D項說法不準確;其他三項均正確。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12.2010年,我國4145歲的普通高中專任教師中,至少約有( )萬人在2000年還不是普通高中專任教師。 A.5 B.8 C.18 D.76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2010年

25、,4145歲的人在2000年時是3135歲。分析題干可知,若2000年3135歲的普通高中專任教師都為2010年4145歲的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則2010年4145歲的普通高中專任教師中,2000年還不是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的人數(shù)最少。定位到表格,可知2010年4145歲和2000年3135歲的普通高中專任教師人數(shù),兩者作差即為所求。2010年年齡為4145歲的人在2000年時是3135歲,則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所求為2396161858735XXXX人,符合題意的是A。13.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

26、題元素組成完全相同,考查位置變化。每幅圖都由田字格中的四個圖形構成,觀察左下角圖形始終不動,左上角圖形從左到右,依次順時針旋轉90度,可以排除C、D選項;右上角圖形依次進行180度旋轉(或看成依次上下翻轉);右下角圖形應該是從左到右依次逆時針旋轉90度,只有B項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B。14.自然界中,我們看到大部分植物的葉片都呈現(xiàn)綠色,對此解釋正確的是: A.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了綠光 B.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綠光 C.葉片反射了太陽光中的綠光 D.葉片表皮覆蓋著一層綠色物質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據(jù)物理常識可知,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四個選項

27、中A、B、D三個選項均應排除,剩下C選項當選。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植物葉子是不透明的。當陽光照在葉片上,陽光的七彩顏色被葉片吸收,只有綠色光被反射。所以,植物的葉子大多是綠色的。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常識。 第二步,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取決于它反射的色光,它會反射與自己顏色相同的光,吸收與自己顏色不同的光。植物的葉子中本身含有葉綠素,且是不透明的,葉綠素吸收大部分的紅光和紫光但反射綠光,所以葉片呈現(xiàn)綠色。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的,植物葉子是不透明的。當陽光照在葉片上,陽光的七彩顏色被葉片吸收,只有

28、綠色光被反射。所以,植物的葉子大多是綠色的。其他選項本身說法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C。15.在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每隔16米插一面彩旗?,F(xiàn)在要增加一些彩旗,并且保持每兩面相鄰彩旗的距離相等,起點的一面彩旗不動,重新插完后發(fā)現(xiàn)共有5面彩旗沒有移動,則現(xiàn)在彩旗間的間隔最大可達到()米。 A.15 B.12 C.10 D.5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原來一共插了4001625面旗。題中5面彩旗沒動,一共分隔出5段跑道,每段400580米。在被分隔出的80米內,原來是16米一個小段,現(xiàn)在被修改成另外一個長度x。兩種情況下,前后兩端的彩旗都沒動,中間全部被移動,那代表x與16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80。代入選項,C

29、、D兩項都符合要求,但題目求最大值,則選C。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植樹問題。第二步,根據(jù)題意,5面沒有移動的彩旗把跑道分成5段,每段長為(米)。設增加一些彩旗后間距為x米,原間距是16米。沒有移動的彩旗間距為兩次插旗間距的最小公倍數(shù),則16與x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80。第三步,觀察選項,只有C、D選項兩個數(shù)字與16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80。題目要求間隔最大,則增加彩旗后的間距為10米。因此,選擇C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植樹問題。第二步,用代入排除法解題。要使間隔最大,從大到小依次代入選項。A、B選項均不能被400整除,排除;C選項,16和10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80,共

30、有(面)彩旗沒有移動,符合題意。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環(huán)形種樹問題。第一次彩旗間距為16米,第二次變化后彩旗間距設為n,則在n和16的公倍數(shù)處,兩次彩旗位置重合,即彩旗不需要移動。已知有5面彩旗沒有移動,則在400米的環(huán)形路程中有5個n和16的公倍數(shù),結合選項判斷n的最大值。最后有5面彩旗沒有移動,400580米,即彩旗現(xiàn)在的間隔與16的公倍數(shù)為80,要增加彩旗數(shù)量則現(xiàn)在的間隔應小于16,滿足題意得最大數(shù)為10,故本題選C。16.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觀察題干圖形全都是6個正方形組成,

31、且全都可以折成一個正六面體(即題干圖形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正六面體的展開圖形),觀察選項: A選項:如圖,根據(jù)相對面特征可知,面1與面2是相對面,且面1與面3也是相對面,不符合六面體折合特征,排除。B選項:如圖,根據(jù)相對面特征可知,面1與面3是相對面,面2與面3也是相對面,不符合六面體折合特征,排除。C選項:如圖,根據(jù)相對面特征可知,面1與面4,面2與面5,面3與面6分別為三組相對面,符合六面體折合特征,為正確選項。D選項:如圖,根據(jù)相對面特征可知,面1與面2是相對面,且面1與面3也是相對面,不符合六面體折合特征,排除。A、B、D均不能折成正六面體,只有C選項可以折成。故正確答案為C。17.清明上

32、河圖是北宋作品,描述了800多個人物,70多匹牲畜,20多輛車、橋,29艘大小船只,以及各具特色的房屋、橋梁、城樓等。這幅畫主要表現(xiàn)的是: A.祭祀風光 B.山水景色 C.田園風光 D.社會風俗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屬國寶級文物,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jié)日集會,人們借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書法繪畫知識。 第二步,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描繪了中國北宋時期汴京的繁榮景

33、象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因此,選擇D選項。18.宋、明、清三代,非進士出身者,基本無法成為宰相,而許多炙手可熱的官職,也規(guī)定不是進士出身者不許擔任。能考上一個進士,已經(jīng)殊為不易,更何況作為進士中第一名的狀元了!狀元一旦出籠,便立刻進入國家的儲才機構翰林院,被作為未來的宰相加以重點培養(yǎng),各種別人削尖了腦袋也謀不到的美差也會撲面而來,擋都擋不住。根據(jù)這段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考取狀元是成為宰相的必經(jīng)之路 B.重要官職都由進士出身者擔任 C.狀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發(fā)展機會 D.只有狀元才能進入翰林院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根據(jù)文段“狀元一旦出籠,便立刻進入國家的儲才機構翰林院,被作為

34、未來的宰相加以重點培養(yǎng),各種別人削尖了腦袋也謀不到的美差也會撲面而來,擋都擋不住”可知,C項表述正確。 A項“必經(jīng)之路”程度過重,文段說的是基本無法,且“狀元”偷換概念,文段說的是非進士出身者基本無法成為宰相,而進士不等于狀元,排除;B項“都”表述絕對,文段說的是許多官差規(guī)定不是進士出身者不得擔任,只是許多,而不是所有,排除;D項“只有狀元才能進入翰林院”無中生有,文段說的是狀元可以進入翰林院,但無法得知別人能不能進,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非進士出身者,基本上無法成為宰相”,“基本上”變成了“必經(jīng)之路”,屬于偷換

35、語氣,不符合原文。B項對應“許多炙手可熱的官職,也規(guī)定”,“許多”不是所有,屬于偷換數(shù)量,不符合原文。C項和D項都對應尾句“狀元一旦出籠”,C項符合原文。D項,文段中說“狀元會進入翰林院”,并非只有狀元能進翰林院,屬于偷換概念,不符合原文。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解答本題需要在文段中找到與各選項相關的表述,然后對比判斷。由“非進士出身者,基本上無法成為宰相”可知,A項表述錯誤,進士不等同于狀元,且“必經(jīng)之路”過于絕對。B項“都”過于絕對,文段說的是“許多炙手可熱的官職”,而非“所有重要官職”。D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沒有說只有狀元才能進入翰林院。C項可由“狀元一旦出

36、籠,美差也會撲面而來,擋都擋不住”得出。故本題選C。19.已知甲、乙、丙、丁四人具有以下直系、旁系血親關系:甲是乙的父親,丙是甲的弟弟,丁是丙的母親。則甲、乙、丙、丁四人中年齡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排除法,由于甲是乙的父親,可知:甲乙,因此乙肯定不是年齡最大的,排除B;由丙是甲的弟弟,可知甲丙,因此丙肯定不是年齡最大的,排除C;由丁是丙的母親,可知丁丙,而丙是甲的弟弟說明甲與丙是同輩,因此丁肯定也大于甲,排除A,故丁年齡最大。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由“

37、甲是乙的父親”,可得乙不是年齡最大的,排除B項;由“丙是甲的弟弟”,可得丙不是年齡最大的,且甲與丙是平輩,排除C項;由“丁是丙的母親”,可得丁比丙大一輩,結合甲與丙是平輩,可知甲不是年齡最大的,排除A項。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四個人和他們之間的親緣關系,要求我們據(jù)此推出四人中年齡最大的人,可以結合常識進行解題,一般情況下,長輩的年齡都比晚輩的年齡大。根據(jù)題干可以得出:甲丙乙,其中甲和丙的輩分相同,而丁是丙的母親,因此丁的輩分在甲之上,故丁的年齡應該最大。故本題選D。20.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A.扶危濟困:落井下石 B.前車之鑒:后顧之憂 C.出雙入對:形單影只 D.好高騖遠:好

38、大喜功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明確題干詞項為反義關系,選擇對應恰當?shù)囊豁?。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是反義關系,且均沒有貶義。 A項,扶危濟困和落井下石是反義關系,但落井下石為貶義詞,與題干關系不同。 B項,前車之鑒和后顧之憂不是反義關系,與題干關系不同。 C項,出雙入對和形單影只是反義關系,且均沒有貶義,與題干關系相同。 D項,好高騖遠和好大喜功為近義關系,與題干關系不同。 故本題選C。21.近年來,社會熱點事件頻頻占據(jù)了我們的視線,從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饅頭事件,無疑給廣大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困惑;曾經(jīng)轟動全國的搶鹽事件,更是對社會正常秩序的一種沖擊。很明顯,這些社會熱點事件,給人

39、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破壞性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但是最為嚴重的影響,莫過于這些社會熱點事件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的不斷擴散,并由此引發(fā)的公眾的困惑和不安。 根據(jù)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是: A.呼吁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效應的擴散進行有效抑制 B.批判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混淆了公眾的視聽 C.揭示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不斷擴散的實質 D.提醒人們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提高甄別社會熱點事件的能力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作者的意圖傾向,實質仍是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明確文段寫作思路。文段為轉折結構,轉折后的內容應是文段強調的重點,正確選項應是對轉折后內容的準確表述。文段先指出近年來頻發(fā)的社

40、會熱點事件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破壞性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接著以“但是”進一步強調了這些熱點事件不斷擴散引發(fā)的社會不安。故作者的意圖是呼吁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效應的擴散進行有效抑制。A項表述正確。B項是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影響的闡述,非重點,排除。C項,文段并未提及負面效應擴散的實質,排除。D項,文段意在強調要對負面效應的擴散進行有效抑制,而非提醒人們要提高甄別社會熱點事件的能力,排除。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以“毒奶粉事件”“搶鹽事件”為背景指出社會熱點事件會給社會秩序與社會生活造成破壞性甚至是毀滅性影響,然后通過轉折詞“但是”引出重點句,即社會熱點事件產生的負面效應擴散

41、會帶來最為嚴重的結果。文段為“分總”結構,主旨句是最后一句,主要論述對社會熱點事件不斷擴散的負面影響很大,意在抑制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效應的擴散。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指出近年來社會熱點事件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破壞性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后文通過轉折關聯(lián)詞“但是”進一步強調這些熱點事件的不斷擴散引發(fā)了公眾的困惑和不安,故作者的意圖是呼吁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效應的擴散進行有效抑制,對應 A 項。 B 項:混淆視聽只對應文段中的“困惑”,而文段中除了“困惑”,還有“不安”,表述片面,排除。C 項:“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不斷擴散的實質”在文段中并未

42、提及,屬于無中生有,排除。D 項:“甄別社會熱點事件”偷換概念,文段重在強調防止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擴散,排除。故正確答案為 A?!疚亩纬鎏帯靠茖W普及與社會熱點事件的效應擴散22.干細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是形成各種組織器官的起源細胞。當機體成熟體細胞因衰老或受傷死亡,干細胞隨時生產它們的替代品來維持各種的細胞更新和組織修復。可惜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中的干細胞族群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會嚴重減弱。從這個角度看,通過某種方式干預和恢復干細胞的活力就有望修復組織功能,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人類實現(xiàn)青春不老的美麗夙愿依賴于干細胞技術的應用 B.恢復活

43、力的干細胞能替換各種因衰老或受傷而死亡的細胞 C.干細胞技術將有助于改善人類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D.人體之所以會老去是因為衰老細胞不能及時被干細胞替代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結構。文段圍繞“干細胞”展開論述,為典型的提出問題+解決對策的結構,其中對解決對策的論述應是文段主旨所在。文段首先對干細胞的定義進行了闡述,并論述了其對機體的積極作用,然后以輕度轉折詞“可惜”指出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會嚴重減弱,最后以“從這個角度看”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通過某種方式干預和恢復干細胞活力,可以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C項為解決問題

44、辦法的同義轉述。A項將“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偷換為“青春不老”,且“依賴于”表述絕對,排除。B、D兩項未涉及末句的結論,非文段重點,排除。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的第一句闡述了干細胞的概念及其作用,然后運用“可惜的是”提出了問題,即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中的干細胞族群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會嚴重減弱。接下來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即干細胞技術的運用有望達到延緩衰老的作用。文段為“分總”結構,重點在最后一句,強調干細胞技術的好處。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對干細胞做出定義,“這”引導的尾句表總結,提出干細胞有望

45、起到延緩衰老的效果。結合選項,C項中改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為文段中心的同義替換,并且“將”字與文段中“有望”一詞表達出的將來、可能的語義對應也十分準確。A項偷換概念,將“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偷換為“青春不老”。B、D兩項混淆概念,將“干細胞生產的替代品”混淆為“干細胞”。 故正確答案為C。23.以下適合于建設防火林帶的樹種是( )。 A.木荷 B.松樹 C.樟樹 D.杉木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通過對可燃物的易燃性分析得出,杉木難燃可燃物占總量的比例明顯低于8年生以上木荷,而杉木較易燃和較難燃可燃物占有比例明顯高于木荷。木荷著火溫度高,含水量大,不易燃燒,是營造生物防火林帶的理想樹種,故A

46、項當選,D項排除。樟樹本身也是不易燃的,但是就其枯葉持水能力而言是易燃的,故排除C項。松樹屬于有油脂的樹木,有油脂的樹木都是易燃樹種,故排除B項。 故正確答案為A。24.梯田是在山坡上開辟的農田,樣子像樓梯,每一級邊緣均筑有田埂。一些歷史悠久的梯田已成為受國家保護的文化遺產。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護環(huán)境 B.傳承文化 C.保持水土 D.節(jié)約人力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修建梯田可以使田地的坡度減小,防止丘陵斜坡上的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持水土,發(fā)展農業(yè)。A項說的過于寬泛,B、D項與題干無關。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梯田相關常識。 第二步,梯田的修建降低了田地的坡度,

47、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能夠達到蓄水、保土、增產的作用。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可采用常理法解答。修建梯田主要是跟農業(yè)生產有關,由于陡坡上的耕地水土流失嚴重,這對農作物收成的影響較大,修建梯田在蓄水、保土、增產方面的作用明顯。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紅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5處世界遺產。修建梯田可以使田地的坡度減小,防止丘陵斜坡上的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持水土,發(fā)展農業(yè)。故本題選C。25.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題干圖形的組成元素相

48、同,只是位置不同,考慮圖形移動,根據(jù)移動后的圖形與空白處對比,即可確定選項。對比前幾列條紋可知后一列條紋相當于是前一列條紋向上移動所得??紤]第四列條紋的第一個方格,就可以確定本題答案是C。故本題選C。26.只有遇到下雨天,客車才不會準時到達?,F(xiàn)在,客車沒有準時到達,所以( )遇到下雨天。 A.沒有 B.可能 C.一定 D.不可能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只有才”這一關鍵詞,可將題干信息轉化為推理關系,再結合推理規(guī)則進行解題?!爸挥杏龅较掠晏?,客車才不會準時到達”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其有效推理規(guī)則為“否前則否后,肯后則肯前”?!翱蛙嚊]有準時到達”肯定了后件,因此就可以得出肯定的前件,

49、即一定遇到了下雨天。故本題選C。27.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那些態(tài)度最積極樂觀的被調查者在研究持續(xù)期間膳食結構的改善幅度最大,而最消極悲觀的被調查者不僅從一開始便更傾向于選擇較不健康的飲食,而且在運用各種手段加以干預后,改善的情況也不理想。研究者指出,自控能力是令樂觀者更易成功戒除抽煙、喝酒和暴飲暴食等壞習慣的關鍵。 對這段文字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飲食結構取決于人的情緒的好壞 B.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難通過干預而改善 C.積極樂觀的人更容易改善不良飲食習慣 D.悲觀者的自控能力無法通過干預而改善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解答本題需要在文段中找到與各選項相關的表述,然后對比

50、判斷。文段首先由一項調查結果指出,態(tài)度積極樂觀的被調查者飲食結構改善幅度最大,最消極悲觀的被調查者即使用各種手段干預后,飲食結構改善情況也不理想。最后指出自控力是另樂觀者改掉壞習慣的關鍵。A項的“取決于”表述絕對,且“情緒的好壞”與文段闡述的“樂觀”“悲觀”也非同一概念,排除;B項以偏概全,文段說的是消極悲觀者其不健康飲食習慣改善情況不理想,排除;D項的“無法”表述絕對,排除。C項可由“那些態(tài)度最積極樂觀膳食結構的改善幅度最大”可得出。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取決于”條件關系未在文段中體現(xiàn),屬于無中生有,不符合原文。B項和D項均

51、對應“最消極悲觀的被調查者不理想”,文段針對的對象是“最悲觀消極的被調查者”,而B項表述針對的是所有人群,屬于偷換概念,不符合原文。D項錯誤在于文中“改善不理想”不等于選項里的“無法改善”,屬于偷換語氣,不符合原文。C項對應“那些態(tài)度最積極樂觀的被調查者在研究持續(xù)期間膳食結構的改善幅度最大”和尾句“自控能力是令樂觀者更易成功戒除抽煙、喝酒和暴飲暴食等壞習慣的關鍵”,符合原文。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細節(jié)的一一對應。A項中飲食結構與人情緒好壞之間的條件關系屬于無中生有,排除;B項內容表述過于絕對,文段中明確表示飲食習慣難以通過干預而改善的群體為消極悲觀者,排除;D項程度過重,文段中為“改善的情況不理想”而非“無法改善”,排除;C項內容對應首尾句,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28.泥土:煅燒:陶瓷 A.泥炭:燃燒:熱能 B.玉石:雕刻:飾品 C.學生:學習:人才 D.糧食:發(fā)酵:白酒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泥土通過煅燒得到陶瓷,三者為原材料、工藝及成品的對應關系,且煅燒為化學變化。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泥炭通過燃燒得到熱能,但熱能不是成品,最終得到的實物是灰燼,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