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護理_第1頁
危重患者護理_第2頁
危重患者護理_第3頁
危重患者護理_第4頁
危重患者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要內容1 病情觀察2 呼吸系統(tǒng)3 循環(huán)系統(tǒng)4 常用儀器5 常用藥物6 常見管道第一頁,共五十七頁。病情觀察醫(yī)務人員在工作中運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及輔助工具來獲得患者信息的過程。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科學依據(jù);有助于判斷疾病的發(fā)展趨向和轉歸;及時了解治療效果和用藥反應;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危重癥患者病情變化的征象等。第二頁,共五十七頁。基本要求觀察中做到既有重點,又認真全面;既要細致,又準確及時;有一定的醫(yī)學知識,嚴謹?shù)墓ぷ髯黠L;有一絲不茍、高度的責任心;有去偽存真、詳細分析、反復驗證的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要做到“五勤”:勤巡視、勤觀察、勤詢問、勤思考、勤記錄。第三頁,共五十七

2、頁。一般觀察發(fā)育與體型 發(fā)育:年齡與智力、體格成長狀態(tài)的關系體型:勻稱型、瘦長型、矮胖型飲食與營養(yǎng)狀態(tài) 飲食:食欲、食量、進食后反應、飲食習慣等營養(yǎng)狀態(tài):良好、中等、不良第四頁,共五十七頁。一般觀察面容與表情:急性病容、慢性病容、二尖瓣病容、貧血病容等 體位:身體在休息時所處的狀態(tài)自主體位、被動體位、強迫體位 姿勢與步態(tài) 皮膚與黏膜 第五頁,共五十七頁。第六頁,共五十七頁。第七頁,共五十七頁。第八頁,共五十七頁。第九頁,共五十七頁。第十頁,共五十七頁。意識狀態(tài)的觀察意識障礙(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個體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缺乏正常反應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 嗜睡(som

3、nolence) 意識模糊(confusion) 昏睡(stupor) 昏迷(coma):淺昏迷、深昏迷第十一頁,共五十七頁。意識狀態(tài)的觀察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睜眼反應語言反應運動反應第十二頁,共五十七頁。運動語言睜眼6 - 按吩咐動作5 - 對疼痛刺激定位反應4 - 對疼痛刺激屈曲反應3 - 異常屈曲(去皮層狀態(tài))2 - 異常伸展(去腦狀態(tài))1 - 無反應5 - 正常交談4 - 言語錯亂3 - 只能說出(不適當)單詞2 - 只能發(fā)音1 - 無發(fā)音4 - 自發(fā)睜眼3 - 語言吩咐睜眼2 - 疼痛刺激睜眼1 - 無睜眼第十三頁,共五十七頁。輕度昏迷

4、:13分到14分。 中度昏迷:9分到12分。重度昏迷:3分到8分。 將三類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評分。(最低3分,最高15分)第十四頁,共五十七頁。瞳孔的觀察 瞳孔的形狀、大小與對稱性正常情況:自然光線下,直徑25mm,調節(jié)反射兩側相等變小:5mm,一側瞳孔擴大、固定提示同側顱內血腫或腦腫瘤所致小腦幕裂孔疝發(fā)生;雙側瞳孔散大常見于顱內壓增高、顱腦損傷、顛茄類藥物中毒、瀕死狀態(tài)。第十五頁,共五十七頁。危重患者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的觀察 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第十六頁,共五十七頁。換算公式:9/532(32)5/9第十七頁,共五十七頁。發(fā)熱第十八頁,共五十七頁。第十九頁,共五十七頁。護理降溫方法:物理降溫(

5、局部、全身)和藥物降溫,降溫后30分鐘測體溫。加強病情觀察:生命體征;伴隨癥狀;原因及誘因;治療效果;出入量。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流質或半流質(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多飲水,每日3000 ml。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及時更換衣服、床單,防止壓瘡等。室溫適宜,環(huán)境安靜,空氣流通。第二十頁,共五十七頁。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七頁。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七頁。亞低溫治療的護理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七頁。血壓的監(jiān)測正常血壓收縮壓 90139mmHg(1218.5kPa)舒張壓 6089mmHg (811.8kPa)脈 壓 3040mmHg (45.3kPa)換 算 kPa7.5 = mmHg ; mm

6、Hg0.13 = kPa 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七頁。體型高大、肥胖者血壓較高體位臥位坐位立位身體不同部位右上肢高于左上肢(1020mmHg)下肢血壓高于上肢(2040mmHg)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七頁。第二十六頁,共五十七頁。呼吸系統(tǒng)監(jiān)測正常呼吸 頻率1620 次/分,節(jié)律規(guī)則,呼吸運動均勻無聲且不費力呼吸與脈搏比為1:4男性及兒童以腹式呼吸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為主第二十七頁,共五十七頁。異常呼吸呼吸過速 ( tachypnea,氣促) 特點:呼吸頻率24 次/分見于發(fā)熱、疼痛、甲亢體溫每升高1,呼吸頻率增加34次/分呼吸過緩 (bradypnea)特點:呼吸頻率12次/分見于顱內壓增高、巴比妥類

7、藥物中毒第二十八頁,共五十七頁。深度呼吸 又稱庫斯莫(Kussmauls)呼吸特點:深而規(guī)則的大呼吸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尿毒癥酸中毒淺快呼吸特點:淺表而不規(guī)則見于呼吸肌麻痹、肺與胸膜疾病、瀕死者第二十九頁,共五十七頁。潮式呼吸 又稱陳-施 (Cheyne-Stokes)呼吸特點:淺慢深快淺慢暫停,周而復始見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間斷呼吸 又稱畢奧(Biots)呼吸特點:呼吸和呼吸暫?,F(xiàn)象交替出現(xiàn)第三十頁,共五十七頁。第三十一頁,共五十七頁。蟬鳴樣(strident)呼吸特點:吸氣時產(chǎn)生一種極高的似蟬鳴樣音調見于喉頭水腫、喉頭異物鼾聲(stertorous)呼吸特點:呼吸時發(fā)生一種粗大的鼾聲見于昏

8、迷者第三十二頁,共五十七頁。呼吸困難吸氣性呼吸困難特點:吸氣顯著困難,有明顯的三凹癥見于氣管阻塞、異物、喉頭水腫呼氣性呼吸困難特點:呼氣費力見于支氣管哮喘、 阻塞性肺氣腫混合性呼吸困難特點:吸氣、呼氣均感費力見于廣泛性肺部疾病第三十三頁,共五十七頁。呼吸功能監(jiān)測-血氣分析是反映呼吸生理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動脈血內的氣體組成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肺泡氣體變化、吸入氣體分布、通氣和彌散等功能狀況。為什麼做血氣分析?判斷呼吸功能-缺氧和缺氧程度判斷酸堿平衡_-是否存在酸堿平衡失調第三十四頁,共五十七頁。血氣分析第三十五頁,共五十七頁。第三十六頁,共五十七頁。第三十七頁,共五十七頁。血氣分析簡易判定簡單地

9、講,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堿中毒?第二步,酸/堿中毒是呼吸性還是代謝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堿中毒,是單純呼吸因素,還是存在代謝成分?具體方法如下: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為7.40.05。PH7.35為酸中毒,PH7.45為堿中毒。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變的方向。同向改變(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為代謝性,異向改變?yōu)楹粑浴5谌隧?,共五十七頁。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變的比例。正常PCO2為405mmHg,單純呼吸性酸/堿中毒,PCO2每改變10mmHg,則PH值反方向改變0.080.02。 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

10、(降低10mmHg),那么PH值應該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為60mmHg(增加20mmHg),則PH值應為7.24(降低20.08)。第三十九頁,共五十七頁。如果不符合這一比例,表明還存在第二種因素,即代謝因素。這時,第三步就應比較理論上的PH值與實際PH值,如果實際PH值低于理論PH值,說明同時存在有代謝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實際PH值高于理論PH值,則說明同時有代謝性堿中毒。需注意,根據(jù)公式推算出來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動。第四十頁,共五十七頁。第四十一頁,共五十七頁。第四十二頁,共五十七頁。我科常用輸液泵入藥物第四十三頁,共五十七頁。第四十四頁,共五十七頁。常見管道

11、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中心靜脈置管PICC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腦室引流管VSD第四十五頁,共五十七頁。第四十六頁,共五十七頁。氣管插管護理第四十七頁,共五十七頁。第四十八頁,共五十七頁。氣管插管脫出的判斷(1)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現(xiàn)SpO2下降,血氣分析示PO2下降、PCO2上升;原無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出現(xiàn)自主呼吸明顯增多,呼吸費力,人機對抗明顯;患者心率、血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升高等。(2)呼吸機監(jiān)測顯示:呼出潮氣量低于設置潮氣量10%以上,氣道壓由于人機對抗及會厭阻擋等原因在脫管早期下降不明顯;(3)聽診兩肺呼吸音較低,但對稱;(4)導管口距門齒距離拉長;(5)吸痰管插入較不暢。當患者在機械通氣期間出現(xiàn)上述情況,在呼吸機管道連接緊密、氣囊無漏氣的情況下,用少許棉絲放于患者口腔旁,如棉絲飄動明顯,證明氣管導管已部分脫出,即導管前端(出口處)已露在聲門上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