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數(shù)學新課教案(北師大版)七年級備課組課 題5.1認識一元一次方程(一)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在對實際問題情境的分析過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義;2、借助類比、歸納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過程中體驗歸納方法;3、使學生在分析實際問題情境的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點學生在實際問題中分析、找到等量關系,準確列出方程,并總結所列方程的共同特點,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學難點由特殊的幾個方程的共同特點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學方法啟發(fā)點撥法教學準備課件主備教師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一:閱讀章前圖回答以下3個問題:(大約4分鐘) 1、你能找到
2、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嗎?2、你對方程有什么認識?3、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么?環(huán)節(jié)二:自主閱讀、學習讓學生閱讀本節(jié)教材P132-P133隨堂練習之前的內容。結合課本多以問題串的形式呈現(xiàn)內容的特點,粗讀并完成書上的填空題。(大約10分鐘)環(huán)節(jié)三:情境引入與學生共同分析完成課本呈現(xiàn)的五個情境:(1)如果設小彬的年齡為 x 歲,那么“乘 2 再減 5 ”就是2 x - 5 ,所以得到方程:2 x - 5 = 21組織活動:四人小組做猜年齡的游戲,每個小組會有幾個不同的等式.如:我的年齡乘2減5等于91,你知道老師多大了嗎? 學生算出老師48歲了(2)小穎種了一株樹苗,開始時樹苗高為 40
3、cm,栽種后每周樹苗長高約 5 cm,大約幾周后樹苗長高到 1 m?如果設 x 周后樹苗長高到 1 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40 + 5 x = 100(3)甲、乙兩地相距 22 km,張叔叔從甲地出發(fā)到乙地,每時比原計劃多行走1 km,因此提前 12 min 到達乙地,張叔叔原計劃每時行走多少千米?設張叔叔原計劃每時行走x km,可以得到方程: (4)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 2010 年 11 月 1 日 0 時,全國每 10 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為 8 930 人,與 2000 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增長了 147.30%如果設 2000 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每
4、10 萬人中約有 x 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 1 + 147.30% ) x = 8 930(5)某長方形操場的面積是 5 850,長和寬之差為 25 m,這個操場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米?如果設這個操場的寬為 x m,那么長為(x + 25) m可以得到方程環(huán)節(jié)四: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含義內容1:P133 議一議(1)由上面的問題你得到了哪些方程?其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方程?與同伴進行交流.共得到五個方程。其中(1)、(2)、(4)都只有一個未知數(shù),在小學學習時常見。(2)方程 2 x - 5 = 21,40 + 5 x = 100, ( 1 + 147
5、.30% ) x = 8 930 有什么共同點? 它們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且未知數(shù)的指數(shù)都是 1。內容2:判斷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 (1) -2+5=3 ( ) (2) 3 x -1=0 ( ) (3) y=3 ( ) (4) x +y=2 ( ) (5) 2 x -5 x +1=0 ( ) (6) x y-1=0 ( ) (7) 2m -n ( ) (8) ( ) 內容3:方程的解得含義: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完成隨堂練習2題:x = 2 是下列方程的解嗎?(1)3 x + ( 10 - x ) = 20; (2)2 + 6 =
6、 7 x環(huán)節(jié)五:達標檢測1、完成教材上的隨堂練習1、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1) 在一卷公元前 1600 年左右遺留下來的古埃及紙草書中,記載著一些數(shù)學問題其中一個問題翻譯過來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 19”你能求出問題中的“它”嗎?(2) 甲、乙兩隊開展足球對抗賽,規(guī)定每隊勝一場得 3 分,平一場得 1 分,負一場得 0 分甲隊與乙隊一共比賽了 10 場,甲隊保持了不敗記錄,一共得了 22 分甲隊勝了多少場?平了多少場?2、達標練習:PPT環(huán)節(jié)六:課堂小結師生互動,梳理本節(jié)內容。(本節(jié)課你的收獲,你的疑惑)環(huán)節(jié)七:布置作業(yè) 1、習題5.1 2、思考:如何得到所列三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7、?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1認識一元一次方程(二)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借助直觀對象理解等式性質;2、掌握利用等式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3、進一步體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含義和解方程的基本過程。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并能應用它來解方程.教學難點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對等式進行變形.教學方法啟發(fā)點撥法教學準備課件主備教師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一:課前準備(學生預習)閱讀P134-P135隨堂練習之前的內容,總結所自學到的知識。1、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代數(shù)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shù)(或除以同一個不為 0 的數(shù)),所
8、得結果仍是等式.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可以解一元一次方程.環(huán)節(jié)二:情境引入(實踐操作,演示天平稱量過程)內容1: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學生實際操作用天平稱量物體.內容2:下列用等式性質進行的變形中,那些是正確的,并說明理由(1)若x=y,則5+x=5+y (2)若x=y,則5-x=5-y(3)若x=y,則5x=5y (4)若x=y,則(5)若 ,則bx=by (6)若2x(x-1)=x, 則2(x-1)=1 環(huán)節(jié)三:利用等式基本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例1 解下列方程:(1)x + 2 = 5; (2)3 = x - 5.(3)y+3=5; (4)6-m=-3例2 解下列方程:(1)- 3 x = 15;
9、 (2)- - 2 = 10.環(huán)節(jié)四:聯(lián)系與提高1、 還記得上一課小華和小彬猜年齡的問題嗎?你能幫小彬解開年齡之謎嗎?解方程 2 x - 5 = 21 解:兩邊同時加上5,得 2 x - 5 +5= 21+5 于是 2 x= 26 得 x=132、你能解方程 5 x = 3 x + 4 嗎? 解:兩邊同時減去3 x,得 5 x-3 x = 3 x + 4-3 x 得 2 x= 4 得 x=23、隨堂練習1解下列方程:(1)x - 9 = 8; (2)5 - y = - 16;(3)3 x + 4 = - 13; (4)x - 1 = 54、達標練習1、若2x-a=3,則2x=3+ ,這是根據(jù)等
10、式的性質,在等式兩邊同時 ,等式仍然成立。2、如果代數(shù)式8x-9與6-2x的值互為相反數(shù),則x的值為 。3、把 變形為 的依據(jù)是( )A 等式的基本性質1B 等式的基本性質2C 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D 以上都不對4、小明在解方程2x-3=5x-3時,按照以下步驟:解:方程兩邊都加上3,得2x=5x;方程兩邊都除以x,得2=5;以上解方程在第 步出現(xiàn)錯誤。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內容:師生共同歸納總結主要內容:等式的基本性質及注意事項.環(huán)節(jié)六:布置作業(yè) 1、習題5.2;2、探索等式基本性質1的變化特點,思考:能否理解為左右移項?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進一步熟悉
1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2.在解方程的過程中分析、歸納出移項法則,并能運用這一法則解方程3.體會學習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程必要性,使學生在動手、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方程模型的作用,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實用性.教學重點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教學難點在解方程的過程中分析、歸納出移項法則,并能運用這一法則解方程教學方法探索歸納總結教學準備課件PPT主備教師 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復習引入內容:復習上節(jié)課用等式基本性質一解方程的過程,觀察、分析、概括出移項法則.要求: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學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以小組形式交流各種解法,要
12、說明這樣解的依據(jù)(1) ; 解:方程兩同時加上2,得 也就是5x8+2. 方程兩邊同除以5,得 x2. 此題學生可能會用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的方法(2) 解:方程兩都加上,得也就是5x8x2.化簡,得 3x2. 方程兩邊同除以3,得 x. 此題學生可能會用: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目的是把含有未知項放一邊,已知數(shù)放一邊設問:在變形過程中,比較畫橫線的方程與原方程,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設問:上述變形過程中,方程中哪些項改變了原來的位置?怎樣變的?設問:為什么方程兩邊都要加上2呢?第2小題在解的過程中兩邊加上的目的是什么?歸納:像這樣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 后,從 一邊移到 ,這種變形叫做移項思考:(1)移項的依據(jù)是什
13、么?移項的目的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質;移項使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集中于方程的一邊,常數(shù)項集中于方程的另一邊) 如:解方程: ; . (1)方程(1)中的沒有移項,只是“換序”不應該變號.這就是對于移項的實質沒有理解清楚造成的.二、達標訓練及例題講解【達標訓練1】 1把下列方程進行移項變形(未知數(shù)的項集中于方程的左邊,常數(shù)項集中于方程的右邊)(1)移項,得 ;(2)移項,得 ; (3)移項,得 ;(4)移項,得 ;2. 下列變形符合移項法則的是( )A BCD目的:通過及時的訓練落實移項變形,并由學生總結出移項的注意事項并歸納出移項法則總結:移動的項要;移項通常是將 ,已知項 ;(移項法則)例 解方
14、程: (1) ;(2)【達標訓練】 (1); (2); (3)三、合作學習內容:1例2.解方程.學生獨立完成例,學生互評(有哪些方法)2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出一個解方程的題,題型局限于本課時的題型,組內交換解答,組長負責檢查,組員負責看解答結果如何.四、鞏固提高內容:本節(jié)課后,隨堂練習4個小題. 五、課堂小結六、布置作業(yè)習題5.3第題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會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進一步體會解方程是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觀察、思考,使學生探索方程的解法,經歷和體驗用多種方法解方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數(shù)學問題的探
15、討,使學生在動手、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方程模型的作用,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實用性.教學重點會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進一步體會解方程是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難點會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進一步體會解方程是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教學準備PPT主備教師 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小組討論,引入課題 內容:設置問題串,觀看課本(或課前預習),請同學回答上課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題型有什么特點?本節(jié)課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特點?與上課時的題型差異何在?二、合作學習內容:請同學們分析理解174頁圖解題.由同學根據(jù)圖示編出一道合理的應用題.比較此題
16、與本章節(jié)第一節(jié)引例的實際問題有何區(qū)別?完整編出此題:小林到超市,準備買1聽果奶和4聽可樂,小明告訴他一聽可樂比一聽果奶貴5角錢,小林給了營業(yè)員20元錢,找回了3元,大家?guī)椭×炙闼阋宦牴蹋宦牽蓸犯魇嵌嗌馘X?列出方程:(x0.5)+ x =20-3.解方程:(x0.5)+ x =17.解:去括號,得 x2+ x =17.移項,得 x+ x =17-2.合并同類項,得 5x =15.方程兩邊同除以5,得 x =3.此題通過師生合作解決,強調規(guī)范的步驟格式.三、探索交流,深化認識內容:1.課本175頁,例4解方程: -2(x-1)=4.解法一:去括號,得 -2x+2=4. 移項,得 -2x=4-
17、2.化簡,得 -2x=2.方程兩邊同時除以-2,得x=-1.解法二:方程兩邊同時除以-2,得x-1=-2.移項,得 x=-2+1 即 x=-1. 2.學生自編一個類似例4的題目,用不同的方法給予解答. 編題:解方程:1、 1-(x+1)=2.2、 2(2x-1)-1=3(2x-1)+3.3、 .環(huán)節(jié)四:鞏固提高內容:課本175頁隨堂練習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哪些思想方法?.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什么?每步變形的依據(jù)及需注意什么?環(huán)節(jié)六:布置作業(yè)習題第5.4第、小題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會用較簡單的方法解含分數(shù)系
18、數(shù)的一元一次方程,并歸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并靈活運用解答相關題目,體驗把復雜轉化為簡單,把“陌生”轉化為“熟知”基本思想.提倡學生自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解題,關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教學重點會用較簡單的方法解含分數(shù)系數(shù)的一元一次方程,并歸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教學難點能選擇合理的方法解題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教學準備主備教師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課前小測(1)(x+1)-2(x-1)=1-3x (2) 2(x-2)-6(x-1)=3(1-x)(二)、新課講解 小組活動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選出自己的發(fā)言人,交流本組對本課學習內容的看法.例5
19、 解方程 .解法一:去括號,得.移項,合并同類項,得.兩邊同時除以(或同乘以),得.即 解法二:去分母,得 去括號,得 移項,合并同類項,得 方程兩邊同除以-3,得 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合作,總結、歸納出兩種不同的解法如在解方程時,有同學提到:于利用乘法分配律30 與方程兩邊的每一項都乘”這樣就對于解類似的方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學生在此歸納出解方程的步驟: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過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化為等步驟,把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轉化”成x=a的形式規(guī)范解方程:解:去分母,得去括號,得移項、合并同類項,得方程兩邊同除以16,得 .(三)、課堂聯(lián)系,鞏固提高內容:課本139
20、頁的練習題補充:解方程(1)+1=x1 (2) (四)、討論研究,深入理解內容:本課時的例題及練習題,分析它們的解答過程目的:1、進一步體會規(guī)范做題對解題的嚴謹、準確的積極影響作用 2、對于較復雜的方程,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反思求解過程和自覺檢驗方程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3、讓學生自覺發(fā)現(xiàn)解方程的方法,使他們體會解法步驟可以靈活多樣,但其基本思路是把“復雜”轉化為“簡單”,把“新”轉化為“舊”(五)、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有哪些收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什么?3解一元一次方程每步變形的依據(jù)及需注意事項有哪些?(六)、布置作業(yè) 課本140,習題5.5 第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3應用一元一次方程
21、水箱變高了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借助立體及平面圖形學會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等量關系,體會直接或間接設未知數(shù)的解題思路,從而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2.通過分析圖形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體會方程模型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能力.3.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討,使學生在動手獨立思考、方程意識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應用的價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教學重點會找等量關系,直接或間接設未知數(shù)從而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直接或間接設未知數(shù)從而建立方程教學方法啟發(fā)點撥法教學準備課件主備教師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
22、情境,引入新課情境1:成語“朝三暮四”的故事(附內容:從前有個叫狙公的人養(yǎng)了一群猴子.每一天他都拿足夠的栗子給猴子吃,猴子高興他也快樂.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如果再這樣喂猴子的話,等不到下一個栗子的收獲季節(jié),他和猴子都會餓死,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并且把這個辦法說給猴子聽,當猴子聽到只能早上吃四個,晚上吃三個栗子的時候很是生氣,呲牙咧嘴的.沒辦法狙公只好說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沒想到猴子一聽高興得直打筋斗.)問題1:猴子為什么高興了?這其中有什么數(shù)學奧秘嗎? 情境2:教師拿出了兩瓶礦泉水(容量一樣,A短而寬,B長而窄).問題2:請問大家哪瓶礦泉水多?為什么? 教師拿出兩個相同的量杯,讓學生把兩瓶礦泉水分別倒
23、進兩個量杯中,結果全體同學都說一樣多,沒有說對的同學,不好意思的笑了.教師:不要緊張,現(xiàn)在還有一個機會證明自己.情境3:先用一塊橡皮泥捏出一個“瘦長”的圓柱體,然后再讓這個“瘦長”的圓柱“變矮”,變成一個又矮又胖的圓柱,請思考下列幾個問題:在你操作的過程中,圓柱由“高”變“低”,圓柱的底面直徑變了沒有?圓柱的高呢?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是否有不變的量?是什么沒變?環(huán)節(jié)二:運用情景,解決問題張師傅將一個底面直徑為20厘米、高為9厘米的“矮胖”形圓柱鍛壓成底面直徑為10厘米的“瘦長”形圓柱.假設在張師傅鍛壓過程中圓柱的體積保持不變,那么圓柱的高變成了多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安排兩組同桌分別上黑板合作完成
24、.并把思路分析給大家.可給每個四人小組發(fā)一張表格,讓學生試著通過填寫表格尋找等量關系.)活動的實際效果:學生解答過程布列方程很順利,很多學生使用了下面的表格來幫助分析.鍛壓前鍛壓后底面半徑cmcm高9cmxcm體積 9 x由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知“鍛壓前的體積鍛壓后的體積”,從而得出方程.解:設鍛壓后的圓柱的高為xcm,由題意的9x,解之,得 x=36.黑板上兩組學生中有一組學生將的值取3.14,帶入方程,教師應在此給予指導,不要早說,現(xiàn)在恰到好處!此類題目中的值由等式的基本性質就可以約去,無須帶具體值;若題目中的值約不掉,也要看題目中對近似數(shù)有什么要求,再確定值取到什么精確程度.環(huán)節(jié)三:操作實踐,發(fā)
25、現(xiàn)規(guī)律學生用預先準備好的40厘米長的鐵絲,以小組作出不同形狀的長方形,通過測量邊長,近似求出長方形的面積,比較小組內四個同學的計算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環(huán)節(jié)四:練一練,體驗數(shù)學模型例1:一根長為10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若該長方形的長比寬多1.4米.此時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為多少米?若該長方形的長比寬多0.8米,此時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為多少米?它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1)中所圍成長方形相比,面積有什么變化?若該長方形的長與寬相等,即圍成一個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它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2)中相比,又有什么變化?如果把這根長為10米的鐵絲圍成一個圓,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面積是多少?請思考:解
26、此例題的關鍵是什么?通過此題你有哪些收獲和體驗?你能試著設計表格解決這個問題嗎?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六:布置作業(yè)P184 隨堂練習 習題5.7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4.應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銷售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理解成本、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復述。2.能在具體打折問題中準確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并根據(jù)所求方程的解來解釋和分析打折銷售中的具體現(xiàn)象。3.通過調查,體驗和分析,充分感受身邊的數(shù)學,嘗試用數(shù)學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打折現(xiàn)象,理性消費。4.會從問題情境中探索等量關系,經歷和體驗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抽象、概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在打
27、折問題中準確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教學難點在打折問題中準確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教學方法啟發(fā)點撥法教學準備課件主備教師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一 教學準備布置社會調查任務:選擇某種商品的打折活動做調查。(把學生逛商場進行打折銷售調查的場景播放出來(視頻))環(huán)節(jié)二:情景引入(匯報結果,獲取信息)同學們到商場了解了有關打折銷售的問題,獲得了那些信息,請大家交流一下,分組討論,形成知識體系。 環(huán)節(jié)三:活動探究根據(jù)調查了解到的有關商品打折銷售實際,解答學生自己編擬的題目.學生編題選:1.一件商品原價為120元,按八折(即原價的80%)出售,則現(xiàn)售價應為 元。2.某件商品進價是2
28、70元,八折銷售可獲利潤50元,則原售價為 元。3.某商品的進價是1530元,若按商品標價的九折出售,利潤率是15%。求該商品的標價。4.某老板先把一件商品按成本提高50%后標價,再打八折銷售,售價為600元,這種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商家的利潤為多少元?5.某商場售貨員同時賣出兩件衣服,每件都以135元售出,若按成本計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問這次售貨員是賠了還是賺了?(這里選了四人小組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五道題,學生們都準備得很充分。)環(huán)節(jié)四:講授例題,規(guī)范過程例1一家商店將某種服裝按成本價提高40%后標價,又以8折(即按標價的80%)優(yōu)惠銷售,結果仍獲利15元,這種服裝每件成本
29、是多少元?教師可出示表格,讓學生嘗試用填寫表格的形式理清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如果設每件服裝的成本價為x元成本價標價售價售價-成本價利潤xx(1+40%)(1+40%)x80%(1+40%)x80% - x15列出方程(1+40%)x80% - x = 15.解方程得x = 125 答:這種服裝每件成本為125元. 例2某商場將某種商品按原價的八折出售,此時商品的利潤率是10%。此商品的進價為1800元,那么商品的原價是多少?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讓學生分組討論,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環(huán)節(jié)六:布置作業(yè)1.課本P188隨堂練習及習題5.82.思考題:王女士看中的商品在甲乙兩個商場以相同
30、的價格銷售。兩商場采用的促銷方式不同:在甲商場一次性購物超過100元,超過的部分八折優(yōu)惠;在乙商場一次性購物超過50元,超過的部分九折優(yōu)惠。那么,她在甲商場購物超過多少元就比乙商場優(yōu)惠?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5.應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義演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借助表格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等量關系,體會間接設未知數(shù)的解題思路,從而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并要求學生進一步明確必須檢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題意.2、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體會方程模型的作用,發(fā)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具有數(shù)學知識,增強學生探究、推理數(shù)學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協(xié)助學生發(fā)展邏
31、輯思維的能力,并能應用數(shù)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教學重點借助表格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等量關系教學難點借助表格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等量關系教學方法啟發(fā)點撥法教學準備課件主備教師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一、情景導入1.引導學生復習回顧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1.審通過審題找出等量關系;2.設設出合理的未知數(shù)(直接或間接),注意單位名稱;3.列依據(jù)找到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4.解求出方程的解(對間接設的未知數(shù)切記繼續(xù)求解);5.檢檢驗求出的值是否為方程的解,并檢驗是否符合實際問題;6.答注意單位名稱2.展示一組有關希望工程的圖片,讓學生談談他的所見所感(
32、PPT展示圖片),引出課題“希望工程”義演。板書:“希望工程”義演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新課1.教材實例分析:例:某文藝團體為“希望工程”募捐義演,成人票元,學生票元成人票賣出600張,學生票賣出300張,共得票款多少元?成人票款共得6400元,學生票款共得2500元,成人票和學生票共賣出多少張?如果本次義演共售出1000張票,籌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與學生票各售出多少張?2.引導學生對比哪種方法更簡便一些?思考“在以前,列方程時,通常找一個等量關系,即可列出方程,為什么在這個題中尋找到了兩個等量關系,它們各有什么用途?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到了在這個較為復雜的實際問題中,為了理清楚各個量之間的關系,我們
33、可以借助“列表格”的方法來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較復雜的問題3.變式:如果票價不變,那么售出1000張票所得的票款可能是6930元嗎?環(huán)節(jié)三、運用鞏固練習:初三班舉辦了一次集郵展覽,展出的郵票數(shù)若以平均每人3張則多24張,以平均每人4張則少26張,這個班級有多少學生?一共展出了多少張郵票?練習2:某工廠三個車間共有180人,第二車間人數(shù)是第一車間人數(shù)的3倍還多1人,第三車間人數(shù)是第一車間人數(shù)的一半還少1人,三個車間各有多少人?環(huán)節(jié)四、歸納小結學生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兩個未知量,兩個等量關系,如何列方程;尋找中間量;學會用表格分析數(shù)量間的關系環(huán)節(jié)五、當堂檢測1:甲、乙、丙三個村莊合修一條水渠,計劃
34、需要176個勞動力,由于各村人口數(shù)不等,只有按2:3:6的比例攤派才較合理,則三個村莊各派多少個勞動力?2:某校組織活動,共有100人參加,要把參加活動的人分成兩組,已知第一組人數(shù)比第二組人數(shù)的2倍少8人,問這兩組人數(shù)各有多少人?環(huán)節(jié)六、作業(yè)布置習題5.8 1, 2, 3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5.6 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趕小明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能借助“線段圖”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從而列出方程,解決問題熟悉行程問題中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xiàn)從文字語言到符號語言的轉換2、經歷畫“線段圖”找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驗畫“線段圖”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體會
35、“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模型,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的轉換能力教學重點借助“線段圖”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從而找出等量關系.教學難點能準確地用“線段圖”表示題目中的量,理解追趕問題的一般解法.教學方法啟發(fā)點撥法教學準備課件主備教師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復習回顧:1.小明家住龍翔,與實驗中學相距2000米,小明以100米/分的速度出發(fā)到學校上學,則小明從家到學校需 分鐘,如果小明爸爸以200米/分的速度跑步到學校,則從家到學校需 分鐘,比小明快了 分鐘。2.小明以100米/分的速度出發(fā)到學校上學,如果小明在途中走了x 分鐘,則小明走了
36、米,如果小明爸爸以200米/分的速度跑步到學校,則x 分鐘走了 米。(二)探究新課:1.相遇問題:活動探討1:.小明家住龍翔,與實驗中學相距2000米,小明和他爸爸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小明以100米/分的速度從學?;丶?,小明爸爸以200米/分的速度從家到學校接他,幾分鐘后兩人相遇?等量關系:小明所用時間爸爸所用時間;小明走的路程+爸爸走的路程=總路程小結: 相向而行相向而行等量關系:甲所用時間=乙所用時間;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總路程2.追及問題活動探討2:小明家住龍翔,與實驗中學相距2000米,一天小明以100米/分的速度從家出發(fā)上學,5分鐘后,小明爸爸發(fā)現(xiàn)他忘了帶語文書,于是爸爸以200米/分
37、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長時間? (2)追上小明時,距離學校還有多遠?分析:引導學生根據(jù)題目已知條件,畫出線段圖:找出等量關系:小明所用時間5爸爸所用時間;小明走的路程爸爸走的路程.板書規(guī)范并寫出解題過程。作出小結:同向而行,同向而行,同地不同時等量關系:快行者的路程=慢行者的路程活動探討3:小亮家在小明家與學校之間,兩家相距800米,一天小亮以100米/分的速度從家出發(fā)去上學,同時小明以200米/分的速度從家出發(fā),小明追上小亮用了多長時間?學生嘗試自主畫線段圖分析,找等量關系,解題作出小結:同向而行,同向而行,同時不同地等量關系:快行者的路程=慢行者的路程
38、相距路程.(三)能力提升:育紅學校七年級學生步行到郊外旅行。(1)班學生組成前隊,步行速度為4千米/時,(2)班學生組成后隊,速度為6千米/時。前隊出發(fā)1小時后,后隊才出發(fā),同時后隊派一名聯(lián)絡員騎自行車在兩隊之間不間斷地來回進行聯(lián)絡,他騎車的速度為12千米/時根據(jù)上面的事實提出問題并嘗試解答.(四)課堂小結:解決行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方法是什么?(五)課后作業(yè):習題5.9 第2,3題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 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回顧與思考課型復習課教學目標1經歷梳理本章知識的過程,能說出本章的知識要點及其聯(lián)系,體會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有效數(shù)學模型; 2通過解一元一次方程,能說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
39、驟以及每一步的依據(jù),發(fā)展有條理地思考與表達的能力,提高運算能力;3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否是方程的解,能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判斷方程的解是否符合要求,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教學難點依據(jù)相等關系準確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教學準備課件PPT主備教師 張炎生使用教師教學時間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 情景引入(預計1分鐘)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章我們已經學完了,那么本章學了哪些內容?知識要點是什么?學習每一個知識要點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這節(jié)課進行回顧與思考(教師板書).二、 知識梳理(預計10分鐘)1本章所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解法以及應用與小學
40、學過的方程知識有怎樣的聯(lián)系?2等式基本性質的內容是什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嗎?3解下面兩個方程,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及每一步的依據(jù). (1)12(4+x)=3; (2).4思考: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判斷一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要求?5列方程解決下列問題:(1)小穎在日歷上任意圈出一個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日期,她計算出這三個日期的和是60.你知道這三天分別是幾號嗎?(2)你能在日歷中任意圈出一個豎列上相鄰的3個數(shù),使得它們的和是40嗎?為什么?三、 典例分析(預計10分鐘) 師生共同完成下列四個問題,幫助學生分析解題格式與解題思路. 1若方程x22a=20+a的解為x=4,求a的值.分析:這是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噴砂套筒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A-19聚氨酯防水涂料檢驗報告
- 竹木日用品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2025年中國連續(xù)式合片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衛(wèi)星式柔印機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2024年中國地膜行業(yè)市場調查報告
- 2023-2029年中國殘食臺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19-2025年中國雞精顆粒機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Ψ治黾巴顿Y方向研究報告
- LED室內全彩屏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中國AI開放平臺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法學本科《中國法律史》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古代小說戲曲專題》期末紙質考試第二大題填空題庫2025春期版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單元測試卷-第一單元-有理數(shù)(含答案)
- 應急城市城市防沙治沙應急管理預案
- 2021衛(wèi)生監(jiān)督法律法規(guī)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懲罰游戲學校班會公司早會小游戲晨會年會團建課堂娛樂互動340
-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國企招聘筆試真題2024
- 第三方檢測委托書模板
- 數(shù)據(jù)資產:會計研究的新領域
- 2024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qū)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
- 產前篩查相關工作規(guī)章規(guī)章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