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與四種字課件_第1頁
六書與四種字課件_第2頁
六書與四種字課件_第3頁
六書與四種字課件_第4頁
六書與四種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六書”與漢字的形體構(gòu)造 一、文字二、漢字的起源 三、“六書”1“六書”與漢字的形體構(gòu)造 一、文字1文字 尚書序正義:“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東塾讀書記(陳澧)“聲不能傳于異地,留于異時,于是乎書之為文字。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也?!?2文字 尚書序正義:“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 2漢字的起源 1漢字起源的傳說:倉頡造字說,結(jié)繩成書說, 八卦成文說 。 2漢字的起源大約在原始社會晚期,漢字體系的形成大約在夏代初年,最遲在夏代中期。3漢字的起源 1漢字起源的傳說:倉頡造字說,結(jié)繩成書說, 八 “六書”關(guān)于漢字的造字法,傳統(tǒng)有六書的說法: 班固漢書藝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zhuǎn)注、

2、假借。 鄭玄注釋周禮地官保氏:象形、會意、轉(zhuǎn)注、處事、假借、諧聲 許慎說文解字敘: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我們今天所說的六書,一般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 4 “六書”關(guān)于漢字的造字法,傳統(tǒng)1.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 象形字就是字形畫成字義所表示事物的形狀,隨著物體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筆畫,“日”、“月”就是這種字。 51.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 5象形返回本章目錄6象形返回本章目錄6象形返回本章目錄7象形返回本章目錄7象形 返回本章目錄8象形 返回本章目錄8象形返回本章目錄9象形返回本章目錄9象形返回本章目錄1

3、0象形返回本章目錄10象形返回本章目錄11象形返回本章目錄11象形返回本章目錄12象形返回本章目錄122.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 ” 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認識,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意義,“上”和“下”就是這種字。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加符號點明所要表示的局部,所加符號即是指事符號。132.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 ” 1指事上下返回本章目錄14指事上下返回本章目錄14指事返回本章目錄15指事返回本章目錄15指事 刃:刀鋒 末:樹梢 亦:腋 卒:步兵 牟:mu,哞 甘:甜 曰:說返回本章目錄16指事 刃:刀鋒 末:樹梢 亦:腋 卒:步兵 牟:m寸 中 朱1

4、7寸 中 朱3.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 武信是也。” 會意字是兩個以上的字,會合它們的形體或意義,來表現(xiàn)字義所指向的事物,“武”、 “信”就是這種字。 183.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 武信是也?!睍夥祷乇菊履夸?9會意返回本章目錄19“宀”讀min 象形,取房屋屋頂及其兩側(cè)墻壁之象本意為房屋。但經(jīng)演變而得的“宀”,現(xiàn)多不單用,而是作為偏旁使用。20“宀”20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1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1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2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2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3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3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4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4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5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5會意返

5、回本章目錄26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6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7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7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8會意返回本章目錄284.形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形聲字是用與字義所表事物有關(guān)的字來作形符造字,讀音與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跟它合成新字,“江”、“河”就是這種字。以聲符表示詞的聲音,形符表示詞的意義類屬的造字法,由表音和表義兩部分組成。 294.形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2形聲字的意符表示形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范疇,這種意義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形聲字本義的范疇,而不能準確表示出形聲字的本義,更不能準確表示形聲字的引申義.如:“江、河、瀉、注、沐。”(

6、跟“水”有關(guān))“虬、螞、蟻、蚓。(跟“蟲”有關(guān))“督、眷、相、。(跟眼睛有關(guān))“社、祖、祝、禍、祈、福。(跟鬼神祭祀有關(guān))注意:30注意:30聲符表示的讀音有些和形聲字的讀音是一致的,有些是近似的。由于發(fā)生歷史音變的原因,形聲字的音符許多已不能起到準確標音的作用。注意:31注意:31bi p p p p b b b bi g g k h l lu lo l k皮:陂 披 疲 坡 破 波 跛 彼 被各:胳 格 恪 貉 路 洛 酪 略 客臺:胎 苔 怠 治 冶 怡 始合:盒 鴿 答 給 拾 恰ti ti di zh y y shh g d gi sh qi返回本章目錄32bi p p p p(1)

7、一般結(jié)構(gòu) 左形右聲: 梧快江 右形左聲: 鳩胡頸 上形下聲: 草霧管 下形上聲: 婆案臂 外形內(nèi)聲: 國閣裹 內(nèi)形外聲: 聞辯鳳 33(1)一般結(jié)構(gòu) 左形右聲: 梧快江 右形左聲:(2)特殊結(jié)構(gòu) A 形符偏在一角 載栽哉裁:分別從車、木、口、衣,聲。 條修脩:分別從木、彡、肉,攸聲。 雜:從衣,集聲。 34(2)特殊結(jié)構(gòu) A 形符偏在一角 34B 聲符偏在一角 旗施旌:聲符分別是:其、也、生 從徒徙:聲符分別是:從、土、止C 形符聲符穿插 游:從,汓(泅的異體字)聲。 隨:從辵,隋聲。 35B 聲符偏在一角 35D 省形或省聲a省形 考:從老省,丂(kao3)聲。 耇(ou3):從老省,句聲。

8、 b.省聲 歎:從欠,難省聲。吟也。 融:從鬲,蟲省聲。炊氣上出也。 36D 省形或省聲36 許多形聲字的意符或聲符,其形體與它們獨立成字是的寫法不同,如形旁 “心”:寫作“心”,在字下部或中間:悲、愛、憂寫作“忄”,在字的左邊:慘、恨寫作“”,在字的下邊:恭、慕37 許多形聲字的意符或聲符,其形體與它們獨立成字是的寫法不同5轉(zhuǎn)注 許慎:“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轉(zhuǎn)注指有相同的部首,意義相近,可以互相解釋的一組字。如:考,老也。老:考也。 385轉(zhuǎn)注 許慎:“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轉(zhuǎn)注”的解說分歧最大。最有影響的是戴震、段玉裁等人的“互訓”說。他們認為,

9、轉(zhuǎn)注就是互訓。 一般認定,轉(zhuǎn)注是文字使用上的現(xiàn)象,而不是造字法。 “四體二用說”39396關(guān)于假借 許慎說:“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語言中有些詞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專門造字,而是借用一個已造的同音字來表示,這就是假借字。假借擴大了字的使用范圍,但字的總量并沒有增加。 其:本義是畚箕,借用作代詞。 我:本義是一種武器,借用作第一人稱代詞。 汝:本義是水名,借用作第二人稱代詞。 西:本義是指鳥棲息于巢,借用為方位名詞。 來:本義是麥名。象形字,借用作“到來”的來。406關(guān)于假借 許慎說:“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漢字異形一,假借字二,古今字三,異體字四,繁簡字41漢字異

10、形一,假借字41通假字在古籍中,本有其字卻未使用,借用了當時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字,兩字在意義上并不相同。分類:同音通假,雙聲通假,疊韻通假42通假字在古籍中,本有其字卻未使用,借用了當時讀音相同或相近的 道德經(jīng)論語用字約四五千; 許慎的說文解字只收了9353字,其中有許多是僻字,常用字實際上只有三四千個;而到了清代,康熙字典收47035個字。為何漢字會增加這么多?思考43思考43漢字增多的原因:(一)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不斷產(chǎn)生新字;(二)各個時代逐漸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漢字“兼職”現(xiàn)象多,后代不斷分化。44漢字增多的原因:44“辟”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左傳宣公二年

11、 )-后寫作“避”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同上) -后寫作“僻”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論語季氏)-后寫作嬖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后寫作譬45“辟”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左傳宣公二年 )-古今字 在原有字的基礎(chǔ)上,通過增加或改換形符另造新字,以分擔原有字一部分義項的文字現(xiàn)象。原有的字稱為古字,改造成的新字稱為新字。 分化方式:增加偏旁,改換偏旁46古今字 在原有字的基礎(chǔ)上,通過增加或改換形符另造暴曝 漢書王吉傳):“夏則為大暑之所暴炙?!北慌?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披:披在身上。47暴曝 漢書王吉傳):“夏則為大暑之

12、所暴炙?!碑愺w字 讀音和意義相同而形體不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48異體字 讀音和意義相同而形體不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異體字主要分化情況:一、表意字與形聲字之差。如“淚”是會意字,“涙”是形聲字;“巖”是會意字,“嚴”是形聲字。二、表意字成分變化。如“艸”增加聲符便為 “草”。三、形聲字成分與相對位置的變化。如“綫” 從戔得聲,而“線”卻是從泉得聲。四、字形省寫與否。如 “蚊”“螡” 。49異體字主要分化情況:一、表意字與形聲字之差。如“淚”是會意字繁簡字同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筆畫繁復的稱為繁體字,筆畫相對簡單的稱為簡體字。簡體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代;漢代民間應用的簡體字就有不少;北魏時代,亂字已經(jīng)簡化為亂,和現(xiàn)在公布的簡化字相同;宋元以來簡體字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間又有進一步的發(fā)展。今天我國通行的簡化字,絕大部分都是歷代相傳下來的。建國后,國家公布簡化字總表,一部分簡體字代替繁體字。50繁簡字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